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整合】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整合】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理解: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学习要求:(1)认真阅读课本,做好读书标记,掌握基本知识点。

(2)小组讨论时,要求人人发言,其他同学给予纠正或补充。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1)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负盈亏。

(2)改革:

2.城市改革: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

(1)初期改革:1985年开始。

①所有制形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管理体制:实行_______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分配方式:实行以____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改革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

①目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制。

②内容: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___________,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导学案_第9课_改革开放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导学案_第9课_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42页内容,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如何进行的?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教材43页内容,结合44页《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如何?

3.阅读教材45页,说出对内改革在城市改革的情况/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开始:

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制,随后农村逐步实行。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首先在广东的、珠海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含课

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

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

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

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

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

生理想;

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

◇观念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本课包括三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目,着重叙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制定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一年多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肤浅,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作用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注意历史现象的前后对比,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本课包括三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目,着重叙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制定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一年多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肤浅,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作用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注意历史现象的前后对比,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主要举措。

3. 分析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和影响。

导学重点:

1.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主要举措。

导学难点:

1. 分析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和影响。

导学步骤:

Step 1:导入新课

1. 向学生们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变化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坏处?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带领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思考:这种变化是怎样实现的?对外开放是如何发生的?

3. 引出“对外开放”一词,并告知学生今天的学习内容。

Step 2:知识梳理

1. 学生根据课本第9课的标题“对外开放”,以小组形式进行互

相商议和讨论,试图凭借自己的理解概括课文内容。

2. 随后,每个小组汇报出自己的概括,并教师指导下整理出一个全班共同的概括。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生们的概括,作为整个探究过程的导引。

Step 3:重点内容解析

1.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变与不变”,并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怀疑和改革之间的辩论、改革的必要性、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失败。

2.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文第二部分:“沉重的包袱”,并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的基础、决策者的决心。

Step 4:能力训练

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讨论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举措。探讨并总结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八年级历史学案:第9课改革开放新人教

【课标要求】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

改革开放是在党的后开始的。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开始。

一.对内改革:

(一)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农村人民公社实行计划经济,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率先实行的时间及地区:1978年省凤阳小岗村

4.主要内容:到户,盈亏。

5.意义:①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②随着农业生产向、、发展,农村也迅

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6.评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

的重大改革。

(二)在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1.开始时间:年

2.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发展:年党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步伐加快。

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二.对外开放:

1.过程:

第一步:1980年,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增设经济特区)

第二步:开放广州、上海等个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开发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含答案)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重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情景导入】

从《一位农民的足迹》谈起

四、【自主学习】

(一)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背景:农村人民公社实行计划经济,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目的:调动,促进。

措施:实行责任制。

作用:①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②农业生产向,,发展,农村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在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时间:从起。

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对国有企业实行

,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发展:年党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二)对外开放

1、目的:

2、内容:。

3、对外开放的格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五、【问题探究】

1、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几次的变革和调整?

3、今天的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首先在深圳等4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

4、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提示:从背景、国家行使主权、内容、影响等方面作答)

山东省泰安市2010-2011学年八级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山东省泰安市2010-2011学年八级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九课改革开放

【教师寄语】: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学习目标】:

1.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问题。

3.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测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

2.安徽农民首先实行,自负盈亏。农村逐步实现以

为主的责任制.

3.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经济特区。

4.设立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和。

5.形成了———,这样一

个、、、的对外开放格局。

6.从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

二、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结构。

农村:实行,作用:

对内改革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和开辟新路

改城市: 1985年改革重点是

革 1992年,提出建立

经济特区:、、、,后来

放对外开放的。个沿海开放城市。

开发区是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开放格局:。

三、学法指导

本课重点多,理论性强。学习时,可按照“为什么改革开放?----怎么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这条思维路线来进行探究学习。

四、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对外开放》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对外开放》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导学案

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青岛

3.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一五计划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改革开放

4.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A.广东深圳

B.上海浦东

C.福建厦门

D.辽宁大连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

——摘编自苏格《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材料二:

材料三:材料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奋斗,让这个国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发展奇迹。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

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9课 《改革开放》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9课 《改革开放》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导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逐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知识链接】

1979年4月中旬,中央召开专门讨论经济建设问题的工作会议。广东方面的领导在向中央汇报工作时,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珠海和重要的侨乡汕头举办出口加工区。中央很重视广东的意见,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首先表示赞成和支持。在约见广东方面的同志时,邓小平讲:“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怎么样?” “特区?”广东方面的同志一时还没有领悟。邓小平接着说:“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建立。之所以选择将这四个地区设为经济特区,是由于其地理、人文条件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历史上,这些地方就与海外有着密切的联系;临近港澳,华侨众多,容易吸引外资;靠近国际市场;海陆交通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为依托。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特”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举办经济特区是为了吸引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拓宽对外贸易,观察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提高参与国际经济交往的能力。实践证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经验是成功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新人教版

对外开放

3. 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 •对外扩大开放的基本情况。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2. 在此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还没有停歇,后面还有哪些措施?

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

向纵深推进,包括沿江城市和陆地边境城市和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3.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按时间顺序)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目标导学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 加入 WTO 的基本情况。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 我国加入WTO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五、检查反馈:

1.

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

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

A.孙中山

毛泽东 B. 毛泽东 邓小平 C.邓小平 江泽民 D. 江泽民 胡锦涛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

学案新人教版

【教师寄语】: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学习目标】:

1.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问题。

3.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测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对内改革先从开始。

2、农村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农民的,促进;主要形式是,率先改革的地点是;作用:农民的

大大提高,得到发展,开始富裕起来。

3、城市改革的重点是的改革;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体制,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制、制,向建立迈进。

4、对外开放: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城”。)

5、设立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和。形成了————————————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学法指导

本课重点多,理论性强。学习时,可按照“为什么改革开放?----怎么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这条思维路线来进行探究学习。

三、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对内改革,是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建立各种责任制。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国外资金及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请回答: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8课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一、自主学习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 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对引进外资、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过程:1984年个沿海城市→1985年三角洲、三角洲、三角地区→半岛、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格局: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作用: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合作探究

1.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不少厂家惊呼:狼真的来了”,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呢? 你应怎样全面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1.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的这一讲话主要强调了( )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回民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回民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9课改革开放

五、体系构建:

六、总结反思:

七、检测训练

()1.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主要原因包括

①人民公社“吃大锅饭”②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③农民收入偏低④农民缺少生产的自主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1978年的中国对内改革首先发端于A.国有企业 B.沿海城市 C.经济特区

()3.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阐述错误的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改革开放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改革开放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本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要讲述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二、课程标准

通过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掌握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了解改革开放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感受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感受身边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

2.五个经济特区

3.开展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难点:1.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对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粮票、布票图片,提出问题,“以上图片是建国初期我国使用的粮票、布票,为什么要使用这种票证呢?什么时候取消了使用票证呢?为什么会取消呢”说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用实物展示效果更好,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带着疑问去了解改革开放,学生自主预习课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开始: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制,随后农村逐步实行。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首先在广东的、珠海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体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合作探究】(C级)

1.阅读教材42页内容,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如何进行的?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教材43页内容,结合44页《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如何?

3.阅读教材45页,说出对内改革在城市改革的情况

【拓展延伸】

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玉清朝后期开放的通商口岸,在目的和作用方面有何不同?

【重、难点解析】

1.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区别与联系?

时间上:土地改革(1950—195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

内容上:①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耕种,同时留给地主一块应得的份地,自食其力。这是第一次分田地。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消除了封建剥削,但仍然属于私有制,因为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归农民所有。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合作化的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加入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样就把土地的所有权收归国家,农民保留使用权,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得到集体的帮助。而在所有制上,就把土地农民私有变为集体公有。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要组建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吃公共食堂,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数目都收归公社所有。这样农民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保留的使用权也被收归公社,农民只是按照安排劳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改之后的第二次分田。“大包干”就是分田分产到户,自负盈亏。土地使用权再次交给农民,但是土地所有权还是归集体公有。所以说土地公有制和生产关系并没有改变,只是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支配权。在向国家集体交税之后,农业收获归自己所有。

由此可以看出,从土地改革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几次变化

①所有制上:土地改革(农民私有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土地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公有制)

②所有权上:土地改革(农民所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集体公有)→人民公社化运动(集体公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公有)

③使用权上:土地改革(农民拥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民拥有)→人民公社化运动(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

正是因为土地的使用权的变化,农民对土地支配权的得失导致这几次改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具体意义见课本),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使农民拥有对土地的支配权,并且给农民生产以帮助,这样就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却将土地的支配权收归集体,搞平均主义,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群众觉悟水平,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导致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2.对外开放的含义是什么?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1)含义:①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②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有本质区别。即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条约基础的。

(2)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条件,是强国之路。

【课堂小结】(B级)

请你试着评价一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当堂检测】

1.1980年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上海③广州④汕头⑤珠海⑥厦门

2.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珠海 B汕头 C深圳 D厦门

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

①资金②先进科学技术③企业管理经验④思想意识形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①农业②国有企业③建立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 ③②①

D.①③②

3.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它就是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4.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5.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④内地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