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三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2.5米=2.5×1000=2500毫米B.2.5米=2.5米×1000=2500毫米C.2.5米=2.5米×1000毫米=2500毫米D.2.5米=2.5×1000毫米=2500毫米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城市道路两旁的隔离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传播D.采用B超检查患者的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3.(3分)如图所示,热爱运动的小刚同学正在晨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是静止的B.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是运动的C.以小刚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静止的D.以小刚为参照物,迎面跑来的同学是静止的4.(3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则它在前3s内的速度是()A.4m/s B.3m/s C.5m/s D.无法判断5.(3分)根据图中所给A、B两物体s﹣t图象,判断对应的v﹣t图象哪个是正确的()A.B.C.D.6.(3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课本几个小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声的响度变化B.向试管中吹气,水量越多音调越低C.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音色不同D.硬卡片划过梳齿,快划时音调低7.(3分)小明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A位置由静止下滑,到达斜面B位置。

关于实验的操作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让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小车运动时间会更长B.使用机械停表前,需要先观察机械停表是否调零C.小车过了A位置才开始计时,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大D.测得的平均速度表示小车在AB段每一时刻的运动快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响度不同2.如图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声音的音调不同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4.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景海鹏、刘旺、刘洋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6.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也沿该公路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A. 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经过4秒,两车相距10米B. 经过6秒,两车相距10米C. 通过4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D. 通过6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8.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 )A.听到枪声同时按下跑表B.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C.听枪声和看到白烟都有可以按跑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少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减少由于刻度尺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C、减少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产生的错误10.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90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11.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 的值为()A.32km/hB.345km/hC.56km/hD.90km/h 12.若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dmB、1mmC、1cmD、1μm 13.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D.孕妇作“B超”14.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西瓜是否成熟可以用手轻敲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D.用超声波来清洁牙齿15.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16.让钢琴和手风琴都发出C调的“do”,我们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手风琴的声音,这是依据()A.它们声音的高低的不同B.它们的音调不同C.它们的响度不同D.它们的音色不同17.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下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

2016-2017学年天津三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试卷解析

2016-2017学年天津三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试卷解析

2016-2017学年天津三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3分)(2016春•安徽期中)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南辕北辙B.夸父追日C.顺水推舟D.精忠报国【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说物体做了机械运动,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A、“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讲的是我国古代某人要去南方,却向北走了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夸父追日”这个成语中的夸父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顺水推舟”这个成语中的舟和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精忠报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将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的理想信念连接在一起,没有机械运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将物理知识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这类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也能很好的利用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2.(3分)(2016•黔西南州)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A.3μm B.3mm C.3cm D.3dm【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在2cm左右,一元硬币的直径比2cm大一些,在3cm=30mm=0.3dm=3×104μm 左右.故选C.【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3.(3分)(2016•江南区校级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大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到;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液体次之;声音的特征有音色、音调、响度.【解答】解: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声,但是频率不同,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能听到,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故C错误;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音色,知识点较多,但都较简单.4.(3分)(2016•聊城二模)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也就是说声音特别大,因此它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故选A.【点评】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含义,能结合实例做出辨别是正确解答的关键.5.(3分)(2016•苏州)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C.地面D.自家小车【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解: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说明汽车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在选项中,自家小车相对于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而相对于小明爸爸、地面、和自家小车,其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选A.【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结果会不同.参照物虽然是任意选取,但要本着方便的原则,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明确两辆车运动情况的差别是解决此题的突破口.6.(3分)(2016•随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分析】解决此实验需要利用放大法进行分析,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解答】解:发声的音叉振动较弱,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放大法进行分析解答.7.(3分)(2016•郴州)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2)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解答】解:A、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是否完好,使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不符合题意;B、医生用“超声”排石,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符合题意;C、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说明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中.8.(3分)(2016秋•红桥区校级月考)做匀速运动的两物体,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1,运动的路程之比是1: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3:4 B.4:3 C.12:1 D.1:12【分析】先列出时间与路程的比例,再根据速度公式就可算出它们的速度之比.【解答】解:已知:t1:t2=4:1,s1:s2=1:3,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故选D.【点评】比值的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题型,解题时的方法是,明确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条理清楚地进行运算,切不可想象心算.9.(3分)(2015秋•浪卡子县期末)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2min内奔跑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分析】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通常比较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则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v===10m/s.人羚羊2min内奔跑2.4km,则羚羊的平均速度为:v==20m/s.羊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则v=54km/h=15m/s.车∵运动员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汽车的速度小于羚羊的速度,∴选项A、B、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先统一速度单位,再比较速度的大小.10.(3分)(2016•南京)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A、用湿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生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能改变频率,不能改变音调,符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D、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区分判断声音的特征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易错点.11.(3分)(2016•百色)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分析】(1)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路程不相等,物体做变速运动,速度不断变化,分析图示其情景答题.(2)(3)(4)比较甲乙两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判断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甲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300m、300m、300m、30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车的路程相等,故甲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观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故甲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示可知,在30~40s内,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小.故B错误;C、由图示可知,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由图示可知,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其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车的速度变化、速度大小的比较等知识,掌握基础知识、由图示求出车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12.(3分)(2016•潍坊)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③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④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 错误;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2m/s;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13.(3分)(2016•营口三模)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8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为8m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min【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在3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8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4.(3分)(2016秋•陆河县校级期中)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解答】解: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A、B、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易错点在于:很多同学会认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选择D.二、不定项选择题15.(3分)(2012秋•东阿县校级期中)“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A.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B.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少C.在相同的时间内,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D.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短【分析】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物体前进的距离,即距离与时间的比值,若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控制变量,如: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或相等路程内所用时间的长短.【解答】解: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意思有两个:①相同时间内,骑车人比步行人通过的路程大;②通过相等路程,骑车人所用时间少.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物理意义,应注意理解物体速度大,是指运动快,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多.16.(3分)(2006•烟台)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少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D.用力敲打鼓面,纸面上的纸屑会跳起【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解答】解:A、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B、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物体发声时振动.符合题意.D、用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说明物体发声时振动.符合题意.故选C、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产生,要会运用.17.(3分)(2016秋•阳信县期中)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分析】(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解答】解:A、兔子在前半程比乌龟用的时间少,在整个路程则比乌龟用的时间长,运动较慢,故A选项说法错误.B、选择地面上的树木等为参照物,乌龟与参照物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同样说明乌龟是运动的,故B 说法错误.C、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则兔子是运动的,此C说法错误.D、在全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平均速度大,故D说法正确.故选A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运用及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18.(3分)(2016秋•红桥区校级月考)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对【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因为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因此要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当物体的速度不变时,比较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解答】解:A、B、已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其速度大小不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其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C、在速度一定时,由v=变形公式s=vt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此选项正确;D、选项B错误.此选项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关键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三、填空题19.(3分)(2016秋•红桥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合337.5s.【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5min与6min之间(且超过5.5min);大表盘分度值为0.1s,指针所指时间在37.5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5min37.5s;337.5.【点评】本题考查了秒表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一定要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法.20.(3分)(2016•黔西南州)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选填“A”或“B”),物体的读数为2.48cm.【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答】解:①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②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5.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7.45~7.48cm之间,物体的长度约为L=2.48cm.故答案为:B;2.4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忘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1.(3分)(2016•六合区模拟)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当纸片滑动较快时,纸片振动较快,音调就会越高,这就说明了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故答案为:高,振动频率.【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利用频率和音调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22.(3分)(2016•定远县一模)2016年2月23日,印尼华语歌手协会成功举办了“2016年华语歌唱比赛”.有的评委形容歌手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歌手声音的音色比较独特.【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物质的特征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会不同.【解答】解: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的人的声音.因此有的评委形容歌手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歌手声音的音色比较独特.故答案为:音色.【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乐音的特征的辨别,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23.(3分)(2011•烟台)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丙、乙、甲、丁.【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中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因为声音是由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由图可知,空气柱由长到短的排列是:丙、乙、甲、丁;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丁;故答案为:丙、乙、甲、丁.【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是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知道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四、综合题24.(2016秋•红桥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点,图中AB段的距离S AB=40.0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局速度v AB=25.0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4)v BC>v AC(填”>“、”<“或”=“).【分析】(1)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下滑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短,时间不容易记录,所以选择坡度小的斜面.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2)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3)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4)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解答】解:(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要使物体运动速度慢一些,所以斜面坡度要小.小车运动距离s AB=80.0cm﹣40.0cm=40.0cm,t 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25.0cm/s;(2)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4)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 BC >v AC.故答案为:(1)小;40.0;25.0;(2)小;(3)同一位置;(4)>.【点评】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求出平均速度.25.(2016秋•红桥区校级月考)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地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9:36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G1386次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分析】(1)由交通标志牌可得,到南昌西站的路程和最快速度,利用v=求到南昌西站最少时间,进而求出到达南昌西站的时间,据此选择车次;(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所选车次到达上海所用时间及总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天津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天津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天津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中,正确的是:( )2.图,A、B、C、D中所示的为滑线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 )3.将三各阻值为60Ω的电阻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其总自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A.180Ω 90Ω;B.90Ω 40Ω;C.90Ω 20Ω;D.180Ω20Ω.4.如图所示.将开关S闭合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灯的亮度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分别是:( )A.灯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B.灯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小;C.灯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D.灯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5.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表格中的一组数据。

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6.为了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AB是锰铜线,CD是镍铬合金线,它们应该:( )A .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B .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也相同;C .长度不同,横截面积也不同;D .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相同。

7.关于公式R=U/I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 .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越大,电阻就越小C .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该导体电流强度之比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成反比8.在图的电路中,闭合电键后,灯都正常发光,伏特表和安培表均有示数,在某一时刻突然两灯熄灭,且伏特表的示数变大,安培表的示数为0,此时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A .安培表烧坏B .灯L 1断路C .灯L 2断路D .灯L 2短路9.两根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导线,长度的关系是L 1>L 2,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是 ( )A .I 1<I 2,U 1>U 2B .I 1>I 2,U 1<U 21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14伏,当电键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电压表的示数为4V ,则R 2的电阻值是:( )A .0.28ΩB .20ΩC .8ΩD .4Ω11.下列关于电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是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实事例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水的蒸发B。

树木生长C。

铁钉生锈D。

骏马奔驰2.下列单位换算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A。

4.5m = 4.5 × 100 = 450cmB。

4.5m = 4.5m × 100cm = 450cmC。

4.5m = 4.5m / 1000 = 0.0045kmD。

4.5m = 4.5 × 100cm = 450cm3.XXX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A。

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2m的钢卷尺B。

选用分度值是lmm,量程是20cm的学生用尺C。

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15m的皮卷尺D。

游标卡尺4.将在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的恒温箱后()。

A。

冰继续熔化B。

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在开始凝固C。

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D。

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5.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主要原因是()。

A。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B。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C。

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D。

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低6.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可能引起测量结果()。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7.我国一分硬币的厚度接近于()。

A。

1厘米B。

1毫米C。

1微米D。

1分米8.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A。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

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

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9.站台旁停有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运动了,这个乘客选定的参照物是()。

A。

甲车B。

乙车C。

站台D。

乘客自己10.如图所示,用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哪种方法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

2016-2017 学年天津二十一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有温度的说法中,你以为最吻合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是50℃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C.人感觉到暖和而又酣畅的房间温度是23℃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2.关于物质的融化和凝固,下边哪句话是正确的()A.各种固体都有必定的熔点B.晶体在融化时要汲取热量,但温度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汲取热量,温度不断上涨3.萘的熔点是 80.5 ℃,那么温度为80.5 ℃的萘所处的状态是()A.必定是固态B.必定是液态C.必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4.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 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序次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 图象为以以下图a、b、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s 甲、乙的距离大于 2m,则()A.甲的 s﹣ t 图象必定为图线 a B.甲的 s﹣ t 图象必定为图线bC.乙的 s﹣ t 图象必定为图线 c D.乙的 s﹣ t 图象必定为图线a6.甲、乙两小车同向运动的s﹣ t 图象以以下图,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 米 / 秒,乙车的速度为C.经过 6 秒,甲、乙两车相距 2 米D.经过 5 秒,甲、乙两车经过的行程均为2米/秒10 米7. 2013 年 4 月 20 清早,雅安芦山发生激烈地震,距灾区105km 的某驻军队伍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营救.出发50min 后半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 抢通道路,连续行进40min 到达指定地点.营救队伍全程均匀速度应为()A. 126km/h B. 70km/h C.. 30km/h8.李明显是体育委员,一次他协助体育来时丈量60m的跑道长度,老师给他供给了以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选择()A.长度为30 cm ,分度值为的钢卷尺B.长度为为2m,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C.长度为50m,分度值为1m的钢卷尺D.长度为20m,分度值为 1 cm 的皮卷尺9.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认真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此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10.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后以的优异成绩获取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明在前50m必定用了B.小明每秒钟经过的行程都是8mC.小明的均匀速度是8m/sD.小明的均匀速度是8km/h二、多项选择题11.下边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选项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一样,音色不一样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流传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冲刷眼镜﹣﹣声波可以流传能量12.下边词语中“高”字,表示声音特色性正确的选项是()A.引吭高歌﹣﹣响度 B .女高音﹣﹣音调C.调子高﹣﹣响度D.高声喧华﹣﹣响度13.以下单位换算中,推导和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 2.5m=2.5 × 100=250 cm B . 2.5m=2.5 × 10 cm=250 cmC. 2.5m=2.5 ×D. 2.5m=2.5 × 100 cm=250 cm三、填空题14.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依据的规律制成摄氏温度的单位是.15.某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以后,惹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日对学生进行晨检、晚兼,并报告检查状况,此顶用到了体温计.如有一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示数以以下图,用这只体温计给两个体温分别是 38.2 ℃和 39.1 ℃的感冒病人丈量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和.16.两种不一样规格的刻度尺丈量同一只铅笔的长度,笔的长度是cm.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cm,图乙中铅17.以以下图,秒表的读数为,分度值.18.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喊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海豚和 10t 的蓝鲸喊声的声波形图,蓝鲸发出的.此中.(甲)、(乙)两曲线为科(填“甲”或“乙”)是19.乘客坐内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同一长度的四次丈量结果记录为、、、,则物体的长度为mm.20.小霞同学听老师讲了“伽利略观察教室吊灯”的故事.他猜想摆往返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 m,摆的长度 l 以及摆的幅度 s 有关.于是她一根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螺帽做成了一个摆,如图.(1)为了研究摆往返一次的时间与摆的长度能否有关,她应当控制摆的幅度s 和摆的不变,只改变摆的.(2)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A.类比法B.控制变量法 C .等效代替法 D .推理法(3)小霞同学发现摆往返一次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测准.为了减小偏差,你以为该怎么做?21.为了研究小球自由着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摄影一次,拍下小球着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原由是.(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响出该小球着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22.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构成一个“乐器”,经过吹响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吹响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以以下图.(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依据声音判断水能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23.学习声音以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何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以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为了研究猜想①能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以以下图,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祛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而后在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改变A、B 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 B 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小李他们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1)小李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余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 B 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断地挪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答:.A 点又静止开始下滑,24.在以以下图的斜面上丈量小车运动的均匀速度.让小车在斜面的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一样阶段的均匀速度.(1)在丈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假如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均匀速度v AB会偏.(2)实验中要丈量出全程、上半段、小半段的均匀速度,请你帮助得出此实验用于记录数据的表格:2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清早7:30 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天 16:30 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 的速度匀速经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所有经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均匀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2016-2017 学年天津二十一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有温度的说法中,你以为最吻合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是50℃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C.人感觉到暖和而又酣畅的房间温度是23℃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考点】温度.【分析】依据我们关于生活中常有物体温度的认识来作答.【解答】解: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这是一项生理知识,故 A 错;B、火柴的温度高于 400℃,故 B 错;C、暖和、酣畅的房间温度大体是23℃左右,这与我们的生活经验吻合,故 C 正确.D、我国北方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以下,故D错.应选 C.2.关于物质的融化和凝固,下边哪句话是正确的()A.各种固体都有必定的熔点B.晶体在融化时要汲取热量,但温度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汲取热量,温度不断上涨【考点】融化与融化吸热特色;凝固与凝固放热特色.【分析】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融化是需要汲取热量的.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凝固是需要放出热量的.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别是晶体有必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必定的熔点.【解答】解: A、晶体融化时,需在必定温度下进行,即晶体有必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此选项错误,不吻合题意.B、晶体在融化过程中需要汲取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选项正确,吻合题意.C、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一样晶体熔点不一样,晶体达到熔点才能融化.此选项错误,不吻合题意.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落.不合题意.应选 B.3.萘的熔点是80.5 ℃,那么温度为80.5 ℃的萘所处的状态是()A.必定是固态B.必定是液态C.必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考点】熔点和凝固点.【分析】任何晶体都有必定的熔点,晶体高于熔点时,晶体处于固态;晶体低于熔点时,晶体处于液态;晶体等于熔点时,晶体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某晶体的熔点是 80.5 ℃,那么对温度为 80.5 ℃时的该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体、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应选: D.4.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序次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而后一致运动员、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而后按从小到大的序次摆列三者的速度.【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 运动员 = ==10m/s ;汽车的速度: v 汽车 =54km/h=54 ×=15m/s;羚羊的速度: v 羚羊 =20m/s ;所以速度从大到小的序次是:羚羊、汽车、运动员,故 C 吻合题意;应选 C.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 ﹣t 图象为以以下图a、b、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s 甲、乙的距离大于2m,则()A.甲的 s﹣ t 图象必定为图线 a B.甲的 s﹣ t 图象必定为图线bC.乙的 s﹣ t 图象必定为图线 c D.乙的 s﹣ t 图象必定为图线a【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 1)依据 s﹣ t 图象找出同一时辰 a、 b、 c 对应的行程,而后由速度公式判断三图象对应速度的大小关系;(2)由图象判断 5s 内,三图象的行程差;(3)依据图象 a、 b、 c 的速度及它们 5s 的行程差,依据题意选择答案.【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经过 5s 后 a 的行程为 s a=5m, b 的行程为 s b, c 的行程为 s c =1m,由此可知 a 的速度大于 b 的速度,大于 c 的速度,由题意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可能是a、 b,乙可能是b、 c;﹣﹣﹣﹣﹣﹣①由题意知,运动 5 秒后,甲、乙间的距离大于 2 米,而 a 和 b 的距离大于 2m,a 和 c 的距离大于2m,可见甲只好是 a,乙可能是 b、c﹣﹣﹣﹣﹣﹣②综合①②可知,甲必定为图线a,应选 A.6.甲、乙两小车同向运动的s﹣ t 图象以以下图,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 米 / 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 6 秒,甲、乙两车相距 2 米D.经过 5 秒,甲、乙两车经过的行程均为10 米【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 1)由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 图象可知,跟着时间的推移,乙的行程逐渐的变大,行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行程和时间成正比,行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做匀速运动,当运动行程为10.0m 时,运动时间为5s,运动的速度V乙===2m/s;跟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行程是不变的,甲向来在10.0m 处不动,处于静止状态;据此判断出A、 B 的正误.(2)依据甲和乙的速度求出 6s甲、乙运动的行程,再依据甲和乙本来的距离,判断出甲、乙之间的距离;相同的方法求出甲、乙的运动行程;据此判断出C、 D的正误.【解答】解: A、乙行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行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乙做匀速运动;甲的图象是一条过 10.0m 的射线,跟着时间的变化,行程不变,甲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A 错误;B、因为甲是静止的,运动速度为0,所以 B 错误;C、经过6s,甲仍旧在 10.0m 处;由图象可知,乙在 5s 内运动的行程是10m,速度为=2m/s,6s 的时间内运动的行程S=Vt=2m/s × 6s=12m,甲和乙相距的距离为12m﹣ 10.0m=2m,所以 C 是正确的;D、由图象可知:乙在5s内运动的行程是10m,甲静止,经过的行程为0m,所以 D 是错误的.应选 C.7. 2013 年 4 月 20 清早,雅安芦山发生激烈地震,距灾区105km 的某驻军队伍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营救.出发50min 后半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 抢通道路,连续行进40min 到达指定地点.营救队伍全程均匀速度应为()A. 126km/h B. 70km/h C.. 30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均匀速度;速度的计算.【分析】知道经过的行程,算出所用的总时间,再依据速度公式V=即可求出队伍从驻地到指定地点的均匀速度.S=105km,所用的总时间【解答】解:营救队伍营救过程经过的总行程t=50min+2h+40min=3.5h ;∴整个过程中的均匀速度V= ==30km/h.应选 D.8.李明显是体育委员,一次他协助体育来时丈量60m的跑道长度,老师给他供给了以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选择()A.长度为 30 cm ,分度值为的钢卷尺B.长度为为 2m,分度值为 1mm的钢卷尺C.长度为 50m,分度值为1m的钢卷尺D.长度为 20m,分度值为 1 cm 的皮卷尺【考点】长度的丈量.【分析】第一依据实质状况确立丈量工具的量程和需要达到的正确程度,而后选择相应的测量工具,丈量跑道的长度,所以尺子的量程要尽可能大一些.【解答】解:A、长度为30 cm ,分度值为的钢卷尺,分度值偏小,故 A 不合理;B、长度为为 2m,分度值为 1mm的钢卷尺,分度值和量程都偏小,故 B 不合理;C、长度为50m,分度值为1m的钢卷尺,分度值偏大,故 C 不合理;D、长度为20m,分度值为1cm的皮卷尺,对比较量程大,同时正确程度不需要太高,分度值是 1cm 可以,故D合理.应选 D.9.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认真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此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在依据物体的运动状况选择参照物时,第一不可以选研究对象自己为参照物;假如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就选择和对象地点发生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假如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就选择和对象地点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解答】解: A、“看山恰似走来迎”意思是说“山”在运动,山和船的地点发生了变化,可以选船为参照物;“是船行”指船在运动,相同可以选山为参照物,故 A 正确;B、“看山恰似走来迎”的研究对象是山,故不可以选山为参照物,相同“是船行”也不可以选船为参照物,不然两个物体都是静止的,故 B 错误;C、“看山恰似走来迎”:假如选地面为参照物,山与地面之间地点没有发生变化,应是静止,与题意不符,故 C 错.D、“看山恰似走来迎”:假如选择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地点也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应选 A.10.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后以的优异成绩获取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明在前50m必定用了B.小明每秒钟经过的行程都是8mC.小明的均匀速度是8m/sD.小明的均匀速度是8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均匀速度.【分析】此题观察了均匀速度的定义,即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段内的均匀速度v 等于在这段时间t内经过的行程s 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所以行程s=100m,所用时间,所以全程的均匀速度为:v==8m/s,所以C吻合题意,D 不吻合题意;A、 B 不吻合题意;小明在整个百米竞赛中做到是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应选 C.二、多项选择题11.下边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选项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一样,音色不一样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流传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冲刷眼镜﹣﹣声波可以流传能量【考点】回声;声音的流传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色;声与能量.【分析】( 1)音色是由发声体的资料和构造决定的.(2)次声波是频率低于 20 赫兹的声波.(3)声波可以传达能量.【解答】解: A、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音色不一样.故 A 不吻合题意.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的是回声.故 B 吻合题意.C、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 C 不吻合题意.D、用超声波冲刷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达能量.故 D 不吻合题意.应选 B.12.下边词语中“高”字,表示声音特色性正确的选项是()A.引吭高歌﹣﹣响度 B .女高音﹣﹣音调C.调子高﹣﹣响度D.高声喧华﹣﹣响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划分.【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 A、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 A 正确;B、女高音中的“高”说明声音的音调高,故 B 正确;C、调子高中的“高”说明声音的音调高;故C错误;D、高声喧华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 D 正确.应选 ABD.13.以下单位换算中,推导和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 2.5m=2.5 × 100=250 cm B . 2.5m=2.5 × 10 cm=250 cmC. 2.5m=2.5 ×D. 2.5m=2.5 × 100 cm=250 c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依据长度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本来的数字、乘号、进率、以后的单位、最后结果.【解答】解: A、换算过程没有单位,此过程错误;B、 2.5 × 10 cm=25cm,不是 250cm,此过程错误;CD、因为 1m=100cm,所以 2.5m=2.5 ×100cm=250cm,故 C错误, D正确.应选 ABC.三、填空题14.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分析】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解答】解: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摄氏度.15.某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以后,惹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日对学生进行晨检、晚兼,并报告检查状况,此顶用到了体温计.如有一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示数以以下图,用这只体温计给两个体温分别是38.2 ℃和 39.1 ℃的感冒病人丈量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8.2 ℃和39.1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特别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可以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走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解答】解:依据体温计的特色,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以以下图,一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低于35℃,直接用来丈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体温高于 3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涨,是较正确的;所以体温是38.2 ℃的人丈量的结果是38.2 ℃,体温是39.1 ℃的人丈量的结果是39.1 ℃.故答案为: 38.2 ℃; 39.1 ℃.16.两种不一样规格的刻度尺丈量同一只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cm.【考点】长度的丈量.【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初步端从 0 开始,读出尾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初步端没有从 0 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尾端刻度值,减去初步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①图甲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1cm;物体左边与 2.0cm 对齐,右边在为 6.7cm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0cm=4.7cm ;②图乙的刻度尺,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6cm和 7cm 之间,估读0.1c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左边与2.00cm 刻度线对齐,右边在 6.70cm 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2.00cm=4.70cm .故答案为: 4.7 ; 4.70 .17.以以下图,秒表的读数为,分度值.【考点】时间的丈量.【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四周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6”之间,刚偏过“ 5.5 ”,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 ,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 .故答案为: 5min37.5s ; 0.1s .0.5min ,指针在“ 5”和0.1s ,指针在 37.5s 处,所以18.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喊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大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海豚和10t 的蓝鲸喊声的声波形图,此中是蓝鲸发出的..(甲)、(乙)两曲线为甲(填“甲”或“乙”)【考点】响度.【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喊声越是有力而低沉,故响度大,音调低;由图象知:甲的振幅大,频率低,故甲是质量大的蓝鲸的喊声的波形图,相反乙是海豚的喊声的波形图,并且波形图振动频率快,所以表示的音调高.故答案为:大;甲.19.乘客坐内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同一长度的四次丈量结果记录为、、、,则物体的长度为mm.【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长度的丈量.【分析】(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看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能否有地点的变化,若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若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2)依据丈量要求,用正确的结果取均匀值表示丈量结果,以减小偏差.【解答】解:(1)乘客坐内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与火车的相对地点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2)把四次丈量的均匀值作为物体的长度:≈.故答案为:静止;25.2 .20.小霞同学听老师讲了“伽利略观察教室吊灯”的故事.他猜想摆往返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 m,摆的长度 l 以及摆的幅度 s 有关.于是她一根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螺帽做成了一个摆,如图.(1)为了研究摆往返一次的时间与摆的长度能否有关,她应当控制摆的幅度s 和摆的质量不变,只改变摆的长度.(2)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BA.类比法B.控制变量法 C .等效代替法 D .推理法(3)小霞同学发现摆往返一次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测准.为了减小偏差,你以为该怎么做?【考点】控制变量法与研究性实验方案.【分析】( 1)( 2)依据猜想,往返摇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m、摆的长度以及摇动的幅度 S 有关,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3)掌握丈量摇动一次所用时间的方法,测出摇动多次所用的时间,而后除以摇动的次数.【解答】解:( 1)由题意知,往返摇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m、摆的长度l 以及摇动的幅度 S 有关,所以要研究摆往返摇动一次的时间与摆的长度能否有关,她应当控制摆的幅度和摆的质量不变,只改变摆的长度;(2)上述方法是控制变量法;(3)为了减小偏差,可以测出摇动20 次所用的时间,而后除以20.故答案为:( 1)质量;长度;( 2) B;( 3)测出摇动20 次所用的时间,而后除以20.21.为了研究小球自由着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摄影一次,拍下小球着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2019-2020年天津市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年天津市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天津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姓名:得分:日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27 分)1、“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微粒。

它的浓度直接影响到空气的质量和能见度。

其中2.5μm相当于()A.2.5×10-7mB.2.5×10-8mC.2.5×10-6mD.2.5×10-9m2、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A.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3、身高160cm的小名,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0c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4、“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

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

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A.路旁风景树B.路旁的房子C.小明乘坐的动车D.铁轨5、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6、以下各项中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②声呐捕鱼;③超声波碎石④B超探病;⑤用声波来清洗眼镜片;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

A.①⑤⑥B.②③④C.③⑤D.①②④⑥7、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沈阳市规定二环路以内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8、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根据v﹦s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C.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9、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当冰熔化后,水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那么,当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变为()A.92℃B.94℃C.96℃D.98℃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2 分)10、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2、某同学看到学校中的一个水管在滴水,马上前去拧紧。

天津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天津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天津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2.一个发育正常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A.0.16m B.1.6mC.16m D.160dm3.跳伞是一种极具挑战的活动,跳伞者在下落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近,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跳伞者D.飞机4.如图所示三幅图画,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A.猎豹最小B.旗鱼最小C.褐海燕最小D.三者一样大5.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马上就听不到发声了,是因为:()A.手吸收了声音B.手太用力了C.手使音叉停止了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6.凤凰传奇组合歌唱中,一般是女高音放声歌唱,男低音轻声伴唱,这里的“高”“低”是指()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7.语文老师上课时使用一种便携式扩音设备,使讲课声音更加洪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8.下列示例中,不属于利用声能传递信息的是()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9.用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图像是()A.甲图和丙图B.甲图和丁图C.乙图和丙图D.乙图和丁图10.如图所示,图中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噪声的波形是哪幅图()A.B.C.D.11.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1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个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二、多选题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三、填空题1.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m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

天津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天津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天津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 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C.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 D.一元硬币的质量是6kg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4.岸边的柳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和在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 ( )A.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B.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D.前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6.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汽车后视镜7.如图所示的“眼睛”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与矫正远视眼相符的是()A.B.C.D.8.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9.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5,体积之比是2:1,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2:5B.1:2C.3:5D.1:510.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二、双选题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2.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4倍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三、填空题1.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不同来加以辨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天津三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南辕北辙 B.夸父追日 C.顺水推舟 D.精忠报国2.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A.3μm B.3mm C.3cm D.3dm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大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4.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5.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 B.小明爸爸C.地面 D.自家小车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7.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8.做匀速运动的两物体,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1,运动的路程之比是1: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3:4 B.4:3 C.12:1 D.1:129.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2min内奔跑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10.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11.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12.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13.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8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为8m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min14.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二、不定项选择题15.“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A.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B.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少C.在相同的时间内,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D.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短1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少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D.用力敲打鼓面,纸面上的纸屑会跳起17.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1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对三、填空题19.如图所示,秒表的度数为,合s.20.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读数为cm.21.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有关.22.2016年2月23日,印尼华语歌手协会成功举办了“2016年华语歌唱比赛”.有的评委形容歌手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歌手声音的比较独特.2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四、综合题24.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点,图中AB段的距离S AB= 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局速度v AB= 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4)v BC v AC(填”>“、”<“或”=“).25.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地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9:36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车次南昌西开上海虹桥到运行距离G1346 09:43 13:18 780kmG1386 10:05 13:59 780kmG1348 10:26 14:41 780km(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G1386次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2016-2017学年天津三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南辕北辙 B.夸父追日 C.顺水推舟 D.精忠报国【考点】机械运动.【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说物体做了机械运动,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A、“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讲的是我国古代某人要去南方,却向北走了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夸父追日”这个成语中的夸父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顺水推舟”这个成语中的舟和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精忠报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将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的理想信念连接在一起,没有机械运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A.3μm B.3mm C.3cm D.3d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在2cm左右,一元硬币的直径比2cm大一些,在3cm=30mm=0.3dm=3×104μm左右.故选C.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大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音色.【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到;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液体次之;声音的特征有音色、音调、响度.【解答】解: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声,但是频率不同,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能听到,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故C错误;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故D错误.故选:B.4.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考点】响度.【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也就是说声音特别大,因此它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故选A.5.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 B.小明爸爸C.地面 D.自家小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解: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说明汽车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在选项中,自家小车相对于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而相对于小明爸爸、地面、和自家小车,其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选A.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解决此实验需要利用放大法进行分析,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解答】解:发声的音叉振动较弱,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选C.7.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考点】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2)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解答】解:A、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是否完好,使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不符合题意;B、医生用“超声”排石,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符合题意;C、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说明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故选B.8.做匀速运动的两物体,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1,运动的路程之比是1: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3:4 B.4:3 C.12:1 D.1:12【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先列出时间与路程的比例,再根据速度公式就可算出它们的速度之比.【解答】解:已知:t1:t2=4:1,s1:s2=1:3,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 ==×=×=.故选D.9.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2min内奔跑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通常比较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则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v人===10m/s.羚羊2min内奔跑2.4km,则羚羊的平均速度为:v羊==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则v车=54km/h=15m/s.∵运动员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汽车的速度小于羚羊的速度,∴选项A、B、D不正确.故选C.10.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考点】音调.【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A、用湿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生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能改变频率,不能改变音调,符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D、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不符合题意;故选B.11.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路程不相等,物体做变速运动,速度不断变化,分析图示其情景答题.(2)(3)(4)比较甲乙两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判断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甲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300m、300m、300m、30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车的路程相等,故甲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观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故甲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示可知,在30~40s内,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小.故B错误;C、由图示可知,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由图示可知,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其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12.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③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④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故选B.13.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8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为8m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min【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在3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8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14.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解答】解: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A、B、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15.“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A.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B.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少C.在相同的时间内,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D.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短【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物体前进的距离,即距离与时间的比值,若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控制变量,如: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或相等路程内所用时间的长短.【解答】解: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意思有两个:①相同时间内,骑车人比步行人通过的路程大;②通过相等路程,骑车人所用时间少.故选BC.1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少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D.用力敲打鼓面,纸面上的纸屑会跳起【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解答】解:A、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B、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物体发声时振动.符合题意.D、用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说明物体发声时振动.符合题意.故选C、D.17.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解答】解:A、兔子在前半程比乌龟用的时间少,在整个路程则比乌龟用的时间长,运动较慢,故A选项说法错误.B、选择地面上的树木等为参照物,乌龟与参照物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同样说明乌龟是运动的,故B说法错误.C、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则兔子是运动的,此C说法错误.D、在全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平均速度大,故D说法正确.故选ABC.1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对【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因为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因此要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当物体的速度不变时,比较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解答】解:A、B、已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其速度大小不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其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C、在速度一定时,由v=变形公式s=vt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此选项正确;D、选项B错误.此选项错误.故选A、C.三、填空题19.如图所示,秒表的度数为5min37.5s ,合337.5 s.【考点】时间的测量.【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5min与6min之间(且超过5.5min);大表盘分度值为0.1s,指针所指时间在37.5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5min37.5s;337.5.20.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选填“A”或“B”),物体的读数为 2.48 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答】解:①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②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5.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7.48cm,物体的长度L=2.48cm.故答案为:B;2.48.21.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当纸片滑动较快时,纸片振动较快,音调就会越高,这就说明了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故答案为:高,振动频率.22.2016年2月23日,印尼华语歌手协会成功举办了“2016年华语歌唱比赛”.有的评委形容歌手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歌手声音的音色比较独特.【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物质的特征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会不同.【解答】解: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的人的声音.因此有的评委形容歌手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歌手声音的音色比较独特.故答案为:音色.2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丙、乙、甲、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