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学习的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5.2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类型。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涉及到一些重点概念,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其中染色体组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学习其他概念的基础和关键。
本节内容与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只是有联系,还与生产、生活有关,对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知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够使亲子代间的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以及在前一节学习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类型与原因,再学习本节染色体数目变异,就有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但在掌握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可能存在理解偏差,需要借助实例、构建模型辅助理解。
三、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比较正常个体和某些变异个体的染色体组成。
列举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应用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思维:能够分析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并比较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以及植株的特点。3、科学探究:通过对三倍体、四倍体形成过程,能够阐述多倍体的形成过程。
4、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爱好,并让他们可以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二)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五、教学过程一、色体数目变异③图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问】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什么类型?【展示】野生马铃薯正常体细胞染色体图和个别染色体异常图。
【问】哪对染色体发生了异常?【归纳】类型1: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2.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展示】野生马铃薯正常体细胞染色体图和染色体数异常图。
【归纳】类型2: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问】怎么理解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游戏】拇指游戏【讲述】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请大家伸出双手,现在我们用十个手指头模拟十条染色体。
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了解单倍体育种、化学方法诱导多倍体育种及杂交育种的几种方法等。
【教学重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3)多倍体育种原理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染色体变异的特点
从例子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会对生物的性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染色体变异的一种。然后指导学生看书。
老师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
学生回答: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可以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就叫染色体变异。
老师问: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如何?
板书设计: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
第一节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组
教后反思:
【设计思路】
按照《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并依据探究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的原理,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侧求学生的基动。对比交流、合作报究、归纳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原有知识系统。构建新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情分析】
作为高学生已经学过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概念,为染色体组等新概念的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
2、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等基础知识。为创设间题情景新田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3.我校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指本概念过程和原理往往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应设置好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论:达明适时书发适时战动由设人课,建立染色体组等基本限念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生物 学 教学 2 0 1 7 年( 第4 2 卷) 第5 期
个染色体组 中的非 同源染色体 由同源染 色体的哪一 条
组 成是随机 的” , 实 现 与孟 德 尔 “ 基 因 自 由组 合 定 律 ”
・
2 9・
染色体有 几条就含 有几个 染色体组 ; ②根据 基 因型判
类型 ; 理解染色体 组 、 二倍体 、 多倍体 和单倍 体的概念 。 和获取信 息能力 ; 尝试构建与分析染 色体组模型 。
2 . 3 情 感态度 与价值 观 目标
釜一
价, 提高学生 的合作意识 。
3 教 学 过 程
3 . 1 温故知新 , 复 习导入
通过必修 ①和必 修②部 分
知识 的学 习 , 教 师引导 , 师生合作共 同构建染 色体思维
导 图( 图1 ) , 然后 以学 生熟 悉 的人体 细胞 染 色体 组成 图为例创设情 境 , 学生观察说 出人 体细胞 含有 2 3对 同
过 亲身体验构 建染 色体 组模 型并 突破难 点 , 再 通过 变
式训练 强化理 解 , 最 后绘 制思维 导 图对染 色体 变异 内 容进行 信息转 换 , 建立记忆链接 , 培养学 生获取信 息能
定: 控制同一性状 的基因出现几 次就 有几个染色体组 ;
知识的联系 , 理解 “ 同源 染色 体分离 , 非 同源染 色体 自
③ 根据染 色体数 目和染色体 形态判 定 : 染色体 组数 =
和图 3 ) , 并让 学生观察 比较 , 使学生 能理解或说 出“ 一
①是一组非 同源染色体 ; ②在形 态和功能上 各不相 同。 再结合 同源染色体上相 同位 置上基 因的关 系以及学生 已知的雄蜂 的发育起点 , 得 出第 3 个 特点 : ③ 携带着控 制一种生物 生 长 发 育、 遗 传 和变 异 的全 部 信 息 , 生成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优秀教案(染色体变异 第1课时)
第2节染色体变异●从容说课本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与人类遗传病有关,“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单倍体、多倍体育种关系密切,染色体组是一个难点,学生不易掌握,但它是掌握单倍体、多倍体等有关知识的基础。
本节中的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部分所列入的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但增加的确切数目难以确定。
在复习基因突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从而引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学生了解的内容,教材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但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尽管大多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变异是有利的,人们研究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为生产实践服务,也可以为人类健康服务。
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如果直接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实质的。
教师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
问题情境如下。
观察课本图5-8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图5-9雄果蝇的染色体组,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8条。
3对)(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3)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Ⅱ和Ⅱ,Ⅲ和Ⅲ,Ⅳ和Ⅳ,X和Y)(4)果蝇的精子中有哪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Ⅱ、Ⅲ、Ⅳ、X或Ⅱ、Ⅲ、Ⅳ、Y。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否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能够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进而引出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二、讲授新课(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变异。
②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变异。
③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
(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知识解析】比较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④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包括两种:一种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教师展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成),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结合导入过程中提到的香蕉和马铃薯的染色体变化进行分析)。
1.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它只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种类型。
原因:亲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例如,人类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染色体——21号染色体是三条,其征状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展示患者症状以及染色体组成);再如,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叫“性腺发育不良(Turner综合征)”,患者少了一条X染色体,外观表现为女性,但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展示患者症状以及染色体组成)2.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另一种类型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或减少,这种类型的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为普遍。
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教案
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对生物的影响。
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染色体组的确认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目标】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树立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二、教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第二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关于变异在历届高考题中都有体现,并且所占比例很大,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高考题中多考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尤其是单倍体、多倍体、染色体组是考查的热点。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及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的知识作为铺垫,因而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变异2.教学难点:染色体组的概念3.教学方法: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讨论结合。
讲练结合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情景引入)(2 min)展示猫叫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
设问: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呢?引起大家思考讨论,老师引出课题,这就与我们今天要学的可遗传变异第三个来源——染色体变异有关,引入新课。
板书:染色体变异(二)新课学习1.染色体变异(4 min)设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由染色体改变引起的变异哪些生物有染色体?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它可以发生哪些种类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吗?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为什么)?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观察的就是染色体。
因此,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可以有两类,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板书)引入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10 min)提问: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种类有哪些?结果怎样?请学生阅读教材勾划出相关内容。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的第一课时,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来源。
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学生了解的内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重点内容,是学习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对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基因突变的知识已有学习,对无籽西瓜、多倍体草莓也有一定认识,对图片、资料等直观材料较感兴趣,学习难度主要是对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及联系和有关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知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资料、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1、通过复习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引入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再通过图片资料,由学生归纳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通过三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对比,使学生自然推测出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与生物性状的改变的关系,从而得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二种类型。
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果蝇的染色体图入手,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进而理解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4、利用蜜蜂中工蜂、蜂王与雄蜂的染色体差异,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概念,并设计多种动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对比表,让学生比较辨析单倍体与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之间的本质区别。
5、通过对多倍体、单倍体和普通个体的图片比较,得出三者之间的区别,结合多倍体、单倍体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通过实例理解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②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能力目标:概念、原理、应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演绎思维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②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在育种上应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生物 《染色体变异》的教案(第一课时)
《染色体变异》的教案(第一课时)文昌市田家炳中学谭小炼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
能够解释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1)以辨图、设问、讨论和动手操作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2)通过对具体事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
(3)用图解、事例和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
(4)以实验的方式认识低温对诱导染色体加倍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染色体数目变化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2)通过实验,养成与人合作、共享并能够欣赏别人的观点和创意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染色体数目变异2、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2)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及其关系三、教学策略实物引入、多媒体与动手操作相结合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实物引入:西瓜是炎热夏天的很好的解渴佳品。
展示西瓜,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无籽”“所以我们叫做无籽西瓜,这种西瓜是由于正常西瓜染色体加倍以后产生的”。
接下来播放几个视频:猫叫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看了视频学生急需知道:这些病症是怎样引起的?“这些病症都是染色体变化引起的,我们叫做染色体变异”。
引入新课:染色体变异(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多媒体展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几种类型,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出每种变异的特点及名称:缺失、增添、倒位、易位,让学生回忆易位跟前面哪个内容比较相似?师生一同归纳:易位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较相似:都是发生在两条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但前者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部分片段的交换,叫染色体的变异;而后者发生在两条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部分片段的互换,叫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作者:陆忠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9年第11期[摘; ;要]在《染色体变异》教学中,通过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采用演绎、类比、构建模型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建构、完善概念,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立体透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建构概念[中图分类号]; ; G633.91;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19)32-0084-02一、教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的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理论教学。
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由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学生学习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基础,所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该部分内容涉及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等基本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异,极易混淆,所以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鉴于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知识多且容易混淆,教师需要适时地采用演绎、类比、构建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前科学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简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说出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之间的区别;简述染色体组的概念、特征及数目的判定;辨别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预学,提高自主学习、识图、辨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实例的分析,具备分析、辨别和归纳概念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认同染色体变异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形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保护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新闻导入,引出课题教师播放“邯郸发现罕见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的视频,指出人类的一些疾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染色体变异。
设计意图:由源于生活的新闻报道导入,一方面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染色体变异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染色体变异姓名:王婷工作单位:省大竹学科年级:高二生物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并掌握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本节内容是对第3、4章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学习生物育种的根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根据教师提供的染色体变异概念,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的根本类型。
〔2〕比照基因突变,说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本质。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果蝇染色体组成,学会判断染色体组。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形成从个例到一般规律的观点。
4.教学重点:掌握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类型。
5.教学难点:阐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本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必修一学习过有关染色体的知识,但没有涉及同源染色体,并且相隔时间比拟长了,学生有所遗忘,学生对同源染色体的理解有难度,不会识别,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图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比照分析→反思总结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出示无籽西瓜和无子香蕉的图片教师设问:无籽西瓜和无子香蕉是怎样形成的?提示:无籽西瓜和无子香蕉是染色体变异的产物。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染色体变异的内容。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好奇心高涨,学习兴致较高,积极参与探讨。
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教师给出概念:在自然条件或人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染色体__结构_的改变和染色体__数目__的增减导致生物__性状__的变异。
让学生总结出染色体变异的两大类型。
学生自己总结出:1.问: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几种类型?2.投影片放映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及相关例子。
参与式课堂——“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35卷第3期2019年中学生物学Middle School BiologyVol.35No.32019文件编号:1003-7586(2019)03-0012-03参与式课堂一一“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教学设计李玉娜刘晓菊(河北省卢龙县中学河北秦皇岛066400)摘要结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把染色体结构变异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概念与实例相结合,呈现给学生,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相应探究活动让学生竞猜,设计小组合作制作模型,通过学生的充分展示交流,教师引导鼓励,适当评价。
整节课体现为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充分动手,充分表达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会学生从身边做起,热爱环境、热爱生命、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变异中图分类号G633.91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生产实际,使学生理解生命与结构的统一,树立生命的观念,并教会学生从身边做起,热爱环境、热爱生命、承担社会责任。
本节课上,学生通过分析人类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性状异常实例,提高对生命的理解;通过对重点概念的解读与区分,提高理解能力;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提高动手探究实践能力及团结合作能力;通过在课堂上主动地充分表达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能力。
1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1.1教材分析“染色体变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文献标志码B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五章第二节内容,讲述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与染色体数目变异。
本节内容承接上节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的第三种类型,又是理解下节“人类遗传病”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基础和关键,本节内容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对第六章所学的育种方法有铺垫作用,因而本节内容在整本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较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利用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辨别“1个染色体组”“2个、3个染色体组”,总结染色体变异的规律。
染色体变异教案第一课时
2、猫叫综合症是人的第五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症, 这种变异是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 ) A.染色体缺失片断 B 染色体增加片断 C 染色体是一片断位置倒 180 度 D 染色体是一片断移按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固练习 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 A、B、C、D、E 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 化的是 ( )
一、预习作业 1、据研究,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 个体之间仍有些差异,导致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① 基因 突变 ② 基因重组 ③ 染色体变异 ( ) A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① ② ③ 2.一个染色体组是指( ) A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一半 B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数 D每两个同源染色体作为一个染色体组 二、知识点梳理 ㈠染色体结构变异 1、 概念: 2、 类型: A.缺失
图 5-4 6.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 XXY 的非正常儿子,此染色体畸变是发生在什么之中? 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 么之中?假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正常,则此染 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其中正确的是 ( ) A.精子、卵细胞、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细胞 C.卵细胞、精子、不确定 D.卵细胞、不确定、精子 7.下列各图中,所表示的是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根据下列 条件判断:
染色体中某一片断缺失引起变异,如:果蝇缺刻翅的形成。 B.重复
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断引起变异。例如,果蝇棒状眼的形成。 C.易位
染色体上的某一片断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 异。如:一种夜来香 D.倒位
染色体中某一片断位置颠倒也可引起变异。 (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区别。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5.2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举例说出并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及染色体数目变异。
2.知道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染色体结构、数目变异以及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的概念,提高观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理解以及对单倍体、多倍体的特点和应用,理解生物界这种可遗传变异类型,感受生命的奥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二)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五问教学法。
四.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人教版)第章第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
类型
结果
意义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二.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增减
染色体组成倍增减。
基于概念学习的“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基于概念学习的“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基因组和染色体基本概念;2.了解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并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和原因;3.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分析方法和应用;4.了解染色体变异在遗传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染色体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2.染色体畸变的种类和原因;3.染色体畸变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介绍基因、染色体、基因组等基本概念,引出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同时展示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引起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兴趣和好奇心。
2.理论讲解:(1)染色体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包括核糖核酸、染色体、染色体的分类等。
(2)染色体畸变的种类和原因,包括染色体的数量变异、结构变异等。
(3)染色体畸变的分析方法和应用,包括核型分析、基因靶向测序等。
3.案例分析:(1)以人类染色体畸变为例,讲解常见的染色体畸变,如唐氏综合症、爱德华综合症等。
(2)以某个生物的染色体畸变为例,讲解染色体畸变对生物的影响和应用价值。
比如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某个染色体断裂和融合,对翅膀的形态和大小产生了显著影响。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染色体变异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以及进一步学习染色体变异的必要性。
同时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手段:1. PPT演示;2. 视频演示;3. 生物实物展示。
五、教学评价:针对染色体变异的案例分析中,通过提问和学生反馈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程度,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下节课进行调整和改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二、设计思想本小节可用两课时,第1课时主要是讲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第2课时做实验。
而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的理解是本章节的又一个难点,这组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而课本上没有把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放在一起讲,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些网络和计算机知识,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在本节课,尝试让学生先查找有关蜜蜂的资料来分析,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单倍体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3、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分类依据的学习,学生得到了比较、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过程方法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体验入手,合理设计问题,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多媒体,使学生轻松自主获取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教育。
2、通过查阅资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讨论交流,进行合作学习四、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五、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六、教学准备1、提前布置任务:利用网络,搜集蜜蜂的蜂王、工蜂、雄蜂的发育;搜集关于无籽西瓜的信息2、课件制作七、学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八、教学过程九、教学反思:这部分知识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较薄弱,教学时应注意由浅入深,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需要加强,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
对于单倍体概念的引入,课后感觉学生掌握较为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概念学习的“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之后,继续对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学习。
本节教材包括2个课时的内容,课标中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以及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和二倍体及多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的教学; 第二课时为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概念多,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密切。
如果教师课堂上处理不当,会导致课堂教学结构零乱,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节内容还与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识相联系,也是学生学习“人类遗传病” 一节的基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本节学习,帮助学生构建更为直观、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对“遗传和变异” 整体理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概念分析
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又分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倍数的增减。
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概念。
这些概念的形成都以染色体组为基础,因此,“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 一节中的核心概念。
本概念的地位十分重要,处于核心地位,并能够有效地组织起相关的事实和其他概念。
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抽象和复杂, 与减数分裂的知识密切联系,所以,“染色体组”概念的教学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3. 1知识目标
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理解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3.2能力目标
培养运用图形说明或阐释抽象知识能力;培养运用生物学相关概念建构概念图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准确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激发探究生命现象的兴趣;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4教学策略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笔者应用了多轮认知教学策略展开教学, 采用概念教学设计。
教师以学生原有的概念为教学的起点,以概念转变过程为模型,以概念图为工具,通过利用实例,使用事实,对事实的分析,帮助学生获得“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组”等概念, 再通过相关概念的比较、归纳获得“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等概念。
在概念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使得学生认知结构的
多轮次的持续改造,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过程得以不断优化。
基本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5教学过程
5. 1初识新课知识结构
教师按照表1所示,指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分类整理新课中的学习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单元内容,对所学内容进行研读和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5. 2检视原有认知结构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和对新教材的初步学习,尝试画出概念图。
教师查看学生建构的概念图。
设计意图:原有认知是获取新认知的基础,教学的起点自然是要弄清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和还不知道什么。
学生通过概念图形式将已有认知结构表征出来,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弄清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认知结构,学生需要习得哪些必需的前期知识,从而找准教学起点,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5. 3打破原有认知结构
教师投影展示图2和图3,引导学生观察,展开讨论:
(1)图2和图3中两条染色体都是同源染色体吗?(2)这两幅图发生什么变化?(3)是否都发生基因重组?
设计意图:通过上节内容“基因重组”学习,学生认识了基因重组
的实质,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状态,呈现“染色体易位”图解,让学生展开讨论和辨别,发现两者的区别,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出现“认知失衡”状态,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不满足感和急于获取新知的积极心向。
5.4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5.4. 1染色体结构变异
通过上例,让学生了解可遗传变异有前面学习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外,还有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变异一一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教师播放PPT显示染色体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的动态变化,要求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染色体结构发生的变异。
教师再归纳出染色体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的特点,用PPT显示染色体异常的代表例子和变异导致的影响,进一步帮助学生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重复”与基因突变中的“增添”;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与基因重组的“交叉互换”,教师需要加以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内涵以及三者间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构建染色体变异概念图。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和动画,形象直观地说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同时也获得新概念:可遗传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有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这四种类型。
学生通过概念图的构建对染色体变异有初步的认识,并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变异概念的理解。
5.4. 2染色体组概念
活动一:用PPT展示教科书P86图5-8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
观察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雌、雄果蝇体细胞中各有儿条染色体?②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哪些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③雌雄个体所含的性染色体有何
不同?活动二:播放“减数分裂过程”动画,以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请学生画出雌果蝇的配子染色体图解。
观察后,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果蝇卵细胞中有哪几条染色体?②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活动三:用PPT展示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基因(图4),请学生根据所学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在雌果蝇配子染色体上标注基因。
讨论:它们是否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经过3个讨论活动,师生共同探讨,由学生总结出染色体组的概念: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乂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设计意图: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和抽象,如果直接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实质。
教师提供生物学事实以支撑,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主动参与概念的形成、分析、运用和辨析,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
这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过程,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生物学事实的总体特征,建构新的概念。
5. 4. 3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教师用PPT展示单倍体雄蜂、二倍体葡萄和多倍体葡萄的实例和相关资料,让学生结合预习教材内容,讨论和归纳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以及其他相关内容(表2)。
设计意图:在掌握“染色体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回归到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过程中,完成对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学习,通过概念间横向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5. 5巩固新的认知结构
5. 5. 1构建新概念图
新的认知结构建立起来后,需要及时巩固,教师引导学生提取概念的核心词,完成概念图,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在构建概念图过程中, 不同的学生也可能存在理解偏差,建构出来的概念图也存在差异教师在巡看过程中,发现学生错误及时地反馈。
最后,组织学生将建构出来的概念图进行分享和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习得新概念后,及时通过精加工策略来将新旧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用概念图表征出来。
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将小的知识结构合并为大的知识结构,并增进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以建立更为牢固的概念系统。
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和交流,让更多的学生进行相互的学习和借鉴,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5.5.2实践中巩固概念习题略。
设计意图:概念获得后,需要及时的巩固。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而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6教学反思
在应用多轮认知教学策略的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较深刻, 在实践中得以合理的应用和迁移。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原有的概念为教学的起点,通过利用实例,使用事实,对事实的分析,帮助学生建构新的概念,学生在建构概念图过程中对原有知识进行内省、分析、重新评价和组织,进行有意义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同时,教师的教学重心从讲授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过程得以不断优化,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