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棱镜在长区间地铁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

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

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摘要: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监测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动化监测技术手段在地铁保护区施工中的应用,不但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同时因其高效、快速、实时的监测方式,更能保证监测结果及时、快速地传递到施工方手中,使其掌握地铁隧道实时变形情况,从而指导施工,该技术已经成为地铁运营维护监测的一个重要手段。

真实高效地反映了地铁线路周边工程施工对隧道的影响规律,有效保证了地铁的结构和运营安全,适宜在类似项目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引言地铁因其速度快、能耗低、运量大、污染少等特点,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地铁的建成极大地拉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使得大量非地铁工程项目投入建设。

按现行规范规定在地铁周边特定区域设置保护区域,简称地铁保护区。

在地铁保护区内的建设施工会对既有地铁隧道结构产生影响,为了便于观测影响是否可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进行监测监测成为确保地铁结构和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地铁保护区监测不仅要确保监测数据可靠性,更要保证监测结果能及时、快速地传递到施工方手中,使其掌握地铁隧道实时变形情况,从而指导施工。

对于这样的需求,传统监测方法不具备实时性,测量结束后数据处理、分析周期长,不能及时反馈变形情况,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快速施工和不断提高运营维护效率的要求。

而自动化监测系统以其高效、快速、实时的监测方式,已经成为地铁运营维护监测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构成与工作模式自动化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分析处理子系统和成果Web发布子系统。

系统采用的基本原理为:由自动化监测系统通过网络无限通讯技术实现对仪器的程序化控制,进行各监测点三维信息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以此获取监测对象的物理信息,并与初始信息进行对比求得监测对象相关变形指标的绝对变形量,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图1自动化监测系统基本结构原理图二、地铁保护区监测测点布设自动化监测系统监测测点按类型可分为基准点、搭接点及变形监测点。

测边交会精度分析及在变形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测边交会精度分析及在变形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测边交会精度分析及在变形监测工作中的应用作者:焦川川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20年第08期【摘要】根据测边后方交会的原理和误差传播律,推导全站仪测边交会误差模型。

分析仪器精度、视距、角度等因素对架站点误差的影响,探讨提高变形监测精度的可行性。

【关键词】全站仪;边长测量;精度分析;交会角度变形监测工作中,常用的平面位移监测方法有视准线法、小角法、极坐标法等。

以上方法对基准点或工作基点稳定性或者场地通视条件要求较高,但是一般城区基坑监测受场地限制很难满足以上要求,如围挡临近基坑边、基坑边转折较多、基坑边机械施工、堆载物料等影响视线,均可能导致监测工作难以按计划进行。

此时若能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采用测边交会测量,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测量精度。

1、两基准点测边交会坐标计算与精度分析测边后方交会用于变形监测工作时,通常需要在基坑变形影响区域外布置3-4个稳定的基准点。

通过测量架站点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解算出仪器坐标。

仪器测量到两个基准点的边长是测边交会的最基本形式,现以这种形式进行分析。

如图1,A、B为基准点,坐标已知。

T为架站点,现场测量TA与TB的边长即可确定T 点坐标。

T点坐标计算公式如下:根据以上公式可知,测边交会误差与边长误差和夹角γ大小有关。

全站仪测距误差公式mL=±(a+b*L),目前常用的监测型全站仪固定误差a值在0.5-1.5mm范围内,比例误差b值在1-2ppm范围内。

根据常见基坑规模大小,交会法测量时,基准点到架站点的距离很少超过200m,此时比例误差影响相对较小。

实际测量时边长差异不大,不同边长测量误差基本一致。

公式(8)可近似表示为:(9)式中:L为平均边长。

当夹角γ在45°-135°范围内时,交汇点平面位置中误差变化不大。

且当夹角为90°时,点位精度最高。

以全站仪TCA1201+(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1.5ppm)为例,平均边长200m时,γ=90°时,交会点平面误差约为±1.8mm;γ=45°时交会点平面误差约为±2.6mm。

自动化监测在运营地铁车站保护区的应用——以长沙地铁2号线长沙

自动化监测在运营地铁车站保护区的应用——以长沙地铁2号线长沙

Research papers研究论文自动化监测在运营地铁车站保护区的应用——以长沙地铁 号线长沙火车站站为例文|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杨长清【摘要】通过对已开通运营的长沙地铁 号线火车站站实行自动化监测,介绍了自动化监测原理、方案设计、数据处理等过程,从而阐述自动化监测在运营地铁车站保护区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自动化监测地铁施工一、前言日前,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日益增大,地铁出行也成为人们首选出行方式,随着各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时代,在新的的城轨线路建设施工时,如何保障其对临近的既有运营线路的安全则是建设者最为关注的难点和重点,而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

本文以长沙地铁为例,阐述长沙地铁3号线火车站站项目施工期间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既有2号线地铁保护区的应用。

二、项目介绍长沙地铁火车站站位处五一大道与车站北路交叉路口东侧,是长沙地铁3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3号线与2号线十字交叉换乘,2号线位于3号线上方。

其中2号线长沙火车站站为地下二层,其正下方的3号线部分已与2号线建设时同步施工完成并于2014年开通运营。

3号线火车站站新建部分于2015年1月开始动工建设,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沿车站长度方向依次分别开挖施工,埋深约24米。

位置关系图如下:三、自动化监测系统构成及原理(一)自动化监测系统构成监测系统包括:①监测单元(测量机器人、基准点、监测点棱镜、传感器)、②控制通讯单元(监测设备的电源供给和控制、监测设备的测量控制和数据读取、服务器远程通讯和数据上传)、③服务器管理单元(安装RocMoS的控制中心服务器)④用户交互单元(RocMoS-Cloud用户云平台)(二)监测原理及监测过程1、监测原理:在连接到监测服务器上的计算机终端上,通过变形监测软件系统远程向测量机器人发送测量指令,使测量机器人在设定的时间、按设定的测量程序自动进行测量,测量数据返回到监测服务器,监测数据分析模块自动对监测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给出各监测点的三维变形量(平面及高程),并绘制变形时程曲线。

基于智能型全站仪的地铁隧道变形自动化监测技术及应用

基于智能型全站仪的地铁隧道变形自动化监测技术及应用

基于智能型全站仪的地铁隧道变形自动化监测技术及应用摘要:在地铁建设和运行的时候,要始终监测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以往使用的人工监测技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为了使地铁既有线路正常运行和在建项目顺利施工,可利用智能型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技术,实现对地铁隧道变形情况的实时监测。

文章从全站仪变形监测的原理入手,具体包含三维坐标监测原理、围岩收敛变形监测的目的与原理等内容,并围绕其设计和实现展开探讨,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其应用,保证地铁既有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在建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智能型全站仪;自动化监测;地铁隧道引言由于新建地铁工程工作量大,施工、计量工作繁杂,各种工作过程错综复杂,对邻近运营的轨道交通监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对已经投入运营的地铁进行实时监控。

智能全站仪的自动监控技术能够实现地下隧道的实时数据采集,从而准确、及时地掌握和了解隧道的变形情况,因此,采用智能全站仪对地下隧道的变形进行自动监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精度高、频次高、时效性强,但是隧道变形监测环境复杂,天窗时间段,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常规的手工操作方式很难适应地铁监控的需要。

采用全天候自动化的变形监测方法,是目前地铁隧道监控的最佳方法。

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控系统能够全天候、高精度、高频率、安全稳定地进行变形监测,并能实时、准确、快速、安全、稳定地进行变形监测,并产生变形曲线、变形报告,对安全事故进行预测,消除隐患,确保地铁的安全施工和运行。

1.地铁隧道施工监测现状目前国内隧道工程监测主要采用手工监测,其优点是简单、技术成熟可靠,但其缺点是时间短、监测效率低、成本高、危险性大。

采用自动监控技术对地铁隧道施工进行实时监控,是目前地铁隧道工程监控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自动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对隧道工程的实时监控,并对其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对解决人工测量弊端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目前,我国隧道工程监测的重点是隧道纵向变形监测、隧道横向变形监测、隧道管径收敛变形监测。

地铁自动化监测方案

地铁自动化监测方案

基坑工程临近地铁自动化第三方监测技术方案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审批:审核: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0二、监测技术方案设计依据 (1)三、监测重点及采取的措施 (1)四、监测频率 (2)五、监测允许值和预警值 (2)六、地铁隧道监测 (3)1、地铁监测系统组成 (3)2、全站仪观测站 (4)3、控制计算机房 (5)4、基准点和变形点 (6)5、徕卡TS30型测量机器人技术指标: (6)6、地铁2号线隧道断面变形监测设备 (7)七、监测信息反馈 (7)附图 (8)一、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地处高新区核心地带基坑占地面积约4万平米,基坑深度约13.7米。

拟建地下室3层。

基坑工程的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

地铁位于本基坑的南侧,基坑边线距地铁隧道最近处约14.4m,基坑施工对地铁的影响有多大,直接关系地铁的安全。

为了确保地铁结构和运营安全,同时为兼顾施工、验证设计、为开发该地块房地产积累资料等,必须对深基坑开挖范围内和可能受到开挖影响的地铁站站台、砼沉管隧道、盾构隧道等主要构筑物进行安全监测。

二、监测技术方案设计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4、《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监测技术规范》(QB/SZMC-10102-2010);5、现场实地踏勘了解的相关情况及相关工程经验。

三、监测重点及采取的措施1、基坑南侧距地铁2号线的最近距离约14.4米,确保地铁安全是基坑施工需考虑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基坑南侧的各项监测是本项目的重中之重。

2、按设计要求在2号线地铁上、下行隧道按间距约10m布置变形监测断面,各布置22个断面,共44个断面,每个变形监测断面下行隧道布置5个点,隧道顶部布置一个顶部变形观测点,隧道腰左右两侧各布置一个变形观测点,轨道左右两侧靠近隧道腰下侧各布置一个变形观测点。

GeoMoS在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中的应用_陈喜凤

GeoMoS在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中的应用_陈喜凤
监测网点 的 设 置 要 综 合 考 虑 监 测 要 求 和 自 动 全站仪的视场要求,布 网 前 可 根 据 所 用 全 站 仪 的 小 视场功能进行点 位 估 算。 在 上、下 行 线 隧 道 相 同 里 程处布设对称的监测 点 位,点 名 分 别 以 S(上 行)、X (下行)开头进行 标 注。 因 下 行 线 靠 近 基 坑,本 文 以 下行线监测情况为 例 进 行 分 析,点 位 布 设 情 况 如 图 1、图 2 所 示 。
第 22 卷 第 2 期 2013 年 4 月
测 绘 工 程 Engineering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Vol.22,No.2 Apr.,2013
GeoMoS 在 地 铁 保 护 区 自 动 化 监 测 中 的 应 用
陈 喜 凤 ,黄 腾 ,刘 岭omatic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aims 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ts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The composition of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GeoMo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monitoring of the protected area of Subway Line One in a certain city is introduced.The monitoring precision and the deformation trend of the tunnel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GeoMoS working together with TM30Total Station meets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s in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the protected area of subway,which will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protected area of subway;GeoMoS;TM30;automatic monitoring

地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地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地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一、项目概述地铁工程建设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项目。

在地铁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地铁隧道、车站和地下结构的变形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地铁工程的变形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地铁工程运营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就地铁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监测的对象、监测的内容、监测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旨在为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可靠的变形监测方案。

二、监测对象地铁工程的变形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地铁隧道、车站和地下结构。

地铁隧道是地铁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地铁车站是地铁线路的重要节点,其安全稳定性对地铁的客流量和运营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结构主要包括隧道周边的地基土体和基础设施,其变形状态直接关系到地铁工程的整体安全。

三、监测内容地铁工程的变形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沉降、隧道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地铁结构振动等多个方面。

其中,地表沉降是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变形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地表沉降造成的安全隐患。

隧道变形是地铁工程变形监测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隧道的收敛变形、开挖变形、压裂变形等多种形式。

地下水位变化是地铁工程变形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变形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地下水位引发的地铁工程漏水等安全隐患。

地铁结构振动是地铁运营期间的变形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铁列车行驶和乘客运营等因素引发的地铁结构振动。

四、监测方法地铁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监测方法和新兴监测技术两种。

传统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地表测点监测、隧道地表沉降观测、地下水位监测等。

新兴监测技术主要包括遥感监测、激光测量、地面雷达等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能够较好地实现地铁工程变形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五、监测技术手段地铁工程变形监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监测系统、传感器设备、数据处理软件等多个方面。

监测系统是地铁工程变形监测的基础设施,其能够通过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实现对不同变形内容的监测。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方案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方案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珠江新城海心沙绿化改造及地下空间(三区)基础工程位于珠江新城海心沙区域的西部,正在运营的地铁三号线“珠江新城〜赤岗塔”区间盾构隧道在该工程的地下由西北向东南通过。

该工程位于地铁隧道上方的地基基础主要为直径 1.6和2.2米的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桩底高程约为-23.35〜-20.7米(广州城建高程),并设置横、纵向转换梁支撑跨越地铁隧道的上部主体结构,最大的转换梁梁底高程约 2.70米。

经核查,位于地铁隧道两侧的钻(冲)孔桩与地铁隧道的最小水平净距约2.90米,位于地铁左、右线隧道中间的钻(冲)孔桩与地铁隧道的最小水平净距约 2.60米。

横、纵向转换梁梁底与地铁隧道结构顶面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约为15.50米。

该工程范围内的地铁隧道结构顶面高程约-13.15米,地铁隧道结构底高程约-19.35米。

二、监测目的正在运营的地铁三号线“珠江新城〜赤岗塔”区间盾构隧道在该项目看台工程的地下由西北向东南通过,在地铁隧道结构外侧左右垂直距离15.0米范围内的看台工程桩及上部主体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地铁隧道结构产生变形、倾斜、位移、隆起或沉降等方面的影响。

受广州新中轴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对此区间的盾构隧道进行变形监测和裂缝监测。

主要目的是:1、了解各种因素对地铁盾构结构变形等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工艺和修改施工参数提供依据;2、预测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趋势,根据变形发展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3、了解上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铁隧道结构有无裂缝情况及其变化规律;4、建立预警机制,避免结构和环境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可靠保障。

三、遵循的监测技术及方案编制依据3.1遵循的技术为TPS极坐标差分法该方法采用瑞士Leica公司的具有ATR (自动目标识别) 功能的TCA系列的全站仪(又称测量机器人),进行极坐标差分作业。

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中图分 类号 : 2 4 P 0
差分 多 目标
测 站不稳 定
文 献标 识码 : B
工程 建设 等行 业 的迅猛 发 展 , 变形 监 测 工 作 提 对
出了更高 的要 求 , 逐渐 形 成 了 对 自动化 变 形 监 测 的实
变形 监测 系统 可 以发 现 : 国外 的 软件 已经 相 对 比较 完 善 , 是存 在 的问题 是 功 能 过 于 丰 富 , 对性 不 强 , 但 针 产
化监 测过程 中存 在 的 实际 问题 和 解决 方法 。在 一个 工 程 实例 中, 用 自动 化 变形监 测 系统 和人 工手段 应 同时进 行 了测试 , 并进 行 了比较 , 结 果表 明 了 自动 化 变形监 测 系统的 可行性 和优 势 所在 。 其
关 键词 自动化 变 形监测 全站仪
棱镜 布设 在 能反 映结 构 体 变 形 特 征 的 特 征 点 位
置 , 应 注意加 以保 护 。全 站 仪 设 立在 基 准 点 或 工 作 并
等 。
比较 目前 国内外 已有 的基 于 自动全 站仪 的 自动化
收 稿 日期 :0 1 8— 4 2 1 —0 2 第一作者简介 : 谷 川 ( 9 3 ), ,0 9年 毕 业 于 同 济 大 学 大 地 测 量 18 一 男 2 0
改 正
图 1 全 站 仪 自动化 变 形 监 测 系统 组成
∑ △ s
As= 一

( 2)
12 软件 功 能设 计 .
自动 化变 形 监测 软 件 主界 面 主 要 由菜 单 操 作 区
域 、 程信 息操作 区域 、 工 观测数 据 区域 、 日志信息 区域 、
图形 区域几 部分组 成 , 图 2所 示 。 如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地铁隧道中的应用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地铁隧道中的应用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主要仪器设备
表1
序号 1 2 3 4 5 6
仪器设备
徕卡 TS30 自动化全站仪 反射棱镜
计算机及其他设备 SmartMonitor 监测软件 GPRS / CDMA / EDGE 数据链及模块
供电设备
( 1) 徕卡 TS30 全站仪 地铁自动化监测使用仪器为徕卡 TS30 全站仪,该 仪器标称精度为: 测距精度 ± ( 0. 6 mm + 1 ppm × D) mm,测角精度 0. 5″。并可通过专用的 SmartMonitor 监 测软件来控制监测目标及设定监测时间。徕卡 TS30 自动化全站仪实现了整平、调焦、正倒镜观测、记录观 测数据等的全自动化,并且具备自动目标识别与照准 ( ATR) 功能,只需操作人员粗略的瞄准棱镜,TS30 全 站仪就可以自动搜寻到目标棱镜,并自动瞄准,不再需 要人工干预精确瞄准和调焦,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 监测的工作效率。
2012 年 12 月 第6 期
城市勘测 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文章编号: 1672 - 8262( 2012) 06 - 143 - 05
中图分类号: P258
Dec. 2012 No. 6
文献标识码: B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地铁隧道中的应用
1引言
深圳市“卓 越 梅 林 基 坑 支 护 工 程 项 目 ”与 正 在 运 营的深圳地铁 4 号线上民区间毗邻,场地西侧为上民 区间隧道,其他侧为临建及待建道路。根据深圳市政 府和深圳 地 铁 公 司 的 有 关 规 定,位 于 地 铁 周 边 两 侧 50 m范围的区域为地铁保护区,保护区内实施基坑开 挖支护不得破坏地铁结构及相关构筑物,对地铁的影 响必须满足相关规定。

地铁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与变形分析

地铁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与变形分析

地铁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与变形分析摘要:随着城市人口总量和密度的快速提升,有限的城市空间、城市道路带来了人口超饱和、交通阻塞、车速下降、事故频繁、城市绿化面积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地铁以高效快捷、节能环保、运能大、受气候影响小等众多优势成为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主体。

地铁结构的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地铁施工、既有地铁沿线建筑施工以及地下穿越工程施工均会影响原有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

因此,为确保在建或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需对其进行变形监测。

本文论述了变形监测方案在地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对基准网点和监测点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地铁的变形监测由于精度要求高,而且基准点和监测点都只能布设在地铁隧道的狭长空间中,地面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目前还难于达到要求;此外,地铁施工位于地下,而精密水准测量只能作沉降监测,且费工费时。

因此,用高精度测量机器人建立地铁变形固定式持续监测系统或移动式周期监测系统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荷载变化不大且变形缓慢的地铁监测可采用监测模式,实时分析可用日报告代替。

一、概述由于地铁它具有载客多、时速快、营运时间准、污染较少和安全舒适等特点,很多城市选择建设地铁的方法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地铁建于复杂的城市环境条件,在地下开展工程建设破坏了原有稳定的地下结构会引起地铁地表发生变形.那么形变量达到什么程度会使周围建筑物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倒塌,这就需要在地铁施工期间进行监测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并且了解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提供参考。

地铁施工变形监测,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监测相比,都属于精密工程测量,要求监测精度高以外,还要求监测周期的更短,基坑开挖阶段要观测3次/天,变形量更小等特点,对于变行量本身就很小,所以要求采用的观测方法和观测仪器精度一定要高,符合要求,尽量减小数据误差。

二、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1、变形监测基点网的设计。

变形观测中的测量点通常分为:基准点、工作点和观测点,基准点通常位于变形影响区域外、而且其点位稳定不易发生变形,作为建筑物是否发生变形的参照基准点,作为量取数据分析的依据。

自动化变形监测

自动化变形监测

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摘要:在各项工程的变形自动化监测方面,测量机器人正逐步成为首选的自动化测量技术设备。

与传统人工测量手段相比,测量机器人以它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等优越性,在变形监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动化变形监测能够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完成变形监测,完全能够取代人工测量,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可视化的动态变形信息,做到了信息化施工,也避免了工程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自动变形监测;传统人工测量;自动全站仪;可视化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deformationmonitoringSubtract:In the project of the automati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measuring robot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preferred automation measuring technology equipment.The system is simple operation, high automation level.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measurement methods, measuring robot to its high precision, high stabi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etc- advantages i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pla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When no one guards,it can complet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completely replace artificial measur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us with a visualization of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information. We can do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void engineering accident.Key words: automatic deformation surveying ;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measurement; automatic total station; visualization1 引言传统的工程变形监测测量是靠人工实地测量,工作量大,测出的各项参数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和人工误差,还要受天气和现场条件状况的影响,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周期也很长,不能及时地发现工程隐患。

铁路轨道工程中的观测棱镜变形监测技术应用分析

铁路轨道工程中的观测棱镜变形监测技术应用分析

铁路轨道工程中的观测棱镜变形监测技术应用分析1、工程背景新龙岗大道下穿向莆铁顶进框架桥工程,穿越南昌西客站向莆场10股道,桥长104.9米,采用桥式盾构+管棚超前支护中继间法顶进施工。

顶面管棚采用Φ299*10mm的无缝钢管,中对中间距50cm,采用“导向扩孔回拖法”施工工艺。

管棚施工分导向、扩孔、拉管,需24小时连续施工,以上工艺施工必然会改变原有土体结构,进而影响线路几何尺寸变化。

因在天窗时间以外禁止进入线路防护栅栏内对线路检查,我项目部自主设计的既有线轨道变形观测棱镜能在线路外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

2、轨道变形观测棱镜法2.1轨道变形观测棱镜组成轨道变形观测棱镜,主要由L型全站仪小棱镜、锁轨钩、定位板、固定螺栓组成,如下图1所示。

施工时,先在线路内地表放样单根管棚轴线,沿着管棚轴线在每股道钢轨底部安装棱镜,如图2、图3所示。

2.2轨道变形观测棱镜基本原理监测前预先在线路外侧设置永久固定全站仪观测点,施工前通过全站仪取得各棱镜位置原始三维坐标值,采集每趟列车通过前、后测量数据,与原始三维坐标数据对比反映轨道几何尺寸变化。

3、轨道变形观测棱镜应用轨道变形观测棱镜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可通过棱镜的多点布置,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达到对线路轨距、水平、高低、三角坑、支距各参数进行监测。

3.1单线轨道轨距、水平、高低检查在单线左、右股钢轨上等距、对称安装变形观测棱镜,可通过对称棱镜监测比较左右股轨距及高低。

通过单股钢轨多棱镜监测反映单股轨道直线方向水平及方向。

3.2曲线轨道支距检查在曲线各支距检查点布设变形观测棱镜,通过平面坐标可计算出曲线各点支距。

3.3区域内大面积沉降检查在框架顶进过程中,多点成面的布置变形观测棱镜,可反映顶进上方线路几何尺寸变化,相邻股道几何尺寸变化规律,进一步指导下步框架4、应用效果管棚施工期间由于安装了轨道变形观测棱镜,大大提高了监测力度,保证了线路运行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地铁(既有线)地铁保护监测方案

地铁(既有线)地铁保护监测方案

沈阳地铁XXXXXXXXXXXXXX 地铁保护监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工程概况 (1)1.1 工程地理位置及概况 (1)1.2 本工程与地铁位置关系 (1)1.3 基坑施工计划 (3)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3)2.1 工程地质 (3)2.2 水文地质 (4)3监测依据及标准 (4)4监测目的及监控指标 (5)4.1 监测目的 (5)4.2 监测控制指标 (5)4.3总体监测思路 (6)5自动化监测方案设计及实施 (6)5.1 监测内容及工作量 (6)5.2 监测频率 (8)5.3监测系统组成 (8)5.4 系统布设 (9)5.4.1 测站布设 (9)5.4.2 基准点布设 (9)5.4.3 监测点布设 (10)5.5监测方法与精度 (10)5.6 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 (13)5.6.1 系统结构 (13)5.6.2 系统特点 (14)5.6.3 系统功能 (15)6人工监测 (17)6.1监测内容及工作量 (17)6.1.1地铁2号线车站人工监测内容及断面布设 (17)6.1.2既有地下变电所人工监测内容及断面布设 (18)6.2监测频率 (18)6.3人工监测点布设 (18)6.4人工监测方法 (19)6.4.1水平位移监测 (19)6.4.2沉降监测 (19)7工程进度措施及资源配置计划 (20)7.1 工程进度计划 (20)7.2 保证工程进度措施 (20)7.3 项目投入的主要人员 (21)7.4项目投入监测设备及仪器 (22)8监测成果及反馈 (23)8.1 监测成果 (23)8.1.1 监测成果日常报表的内容 (23)8.1.2 监测总报告的内容 (23)8.1.3 监测项目成果表格格式 (24)8.1.4其它 (24)8.2 施工监测及预警流程图 (25)8.2.1施工监测流程图 (25)8.2.2监测预警流程图 (26)9监测工作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27)9.1 质量保证措施 (27)9.2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7)10其他事项及建议 (28)1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及概况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沈阳地铁9号线奥体中心站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三义街与营盘北街之间,下穿青年南大街,与地铁2号线青年大街站成T字形交叉,车站东端头井临近2号线青年大街站(如图1-1所示)。

地铁保护区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地铁保护区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地铁保护区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系统设计陈喜凤;刘岭【摘要】以某市地铁1号线南延线某项目段监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地铁保护区变形监测的内容、方法,并针对目前国内地铁保护区变形监测内容多、测期频繁、人工数据处理时间极其紧张、无法实现变形预测等现状,阐述了基于VB和Ac-cess 数据库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设计.本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该地铁保护区监测项目中,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监测数据得到统一管理,并实现了对隧道变形进行预测分析,为类似地铁保护区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城市勘测》【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5页(P147-151)【关键词】地铁保护区;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变形预测【作者】陈喜凤;刘岭【作者单位】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杭州 31000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196;P2091 引言地铁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其沿线自然而然会成为商业经济开发的焦点。

地铁沿线的某些施工活动特别是紧邻地铁的大型基坑开挖,会引起周围地基地下水位和应力场的变化,导致隧道结构发生沉降、位移、裂缝、倾斜等变形,致使运营中的地铁隧道面临一定的安全威胁。

鉴于地铁隧道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其保护等级高,对变形的控制指标极为严格[1,2]。

因此在基坑施工期间,必须对邻近的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以下称为“地铁保护区”[3])进行全方位变形监测,以掌握基坑施工过程中邻近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化,为建设方及地铁相关方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关于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一些学者对隧道垂直位移或水平位移做过相关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4~6],但鲜有学者对地铁保护区隧道变形监测进行过较为全面而详尽的阐述。

另外,目前国内地铁保护区监测的现状为:①以人工监测、人工处理数据为主;②测期相当频繁,尤其在基坑开挖阶段须每天监测;③数据处理时间极其紧张,作业时段一般为夜间0:30-3:40,测量完毕后须尽快完成监测成果的计算、整理与分析,6:30前向有关单位提交监测成果及分析报告,以及时反馈变形情况,确保地铁结构安全;④可积累大量监测资料,但数据成果零散,无法实现统一管理,难以用其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亦无法实现变形预测,因此亟须开发一个集数据处理、管理和预测分析于一体的系统。

超站仪应用案例6:在非固定测站法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超站仪应用案例6:在非固定测站法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超站仪应用案例6:在非固定测站法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超站仪非固定测站法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与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测观测的工作。

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基坑变形监测是为监测基坑支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基坑主体及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实际变形程度和变形趋势,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及时为施工方提供现场第一手的测量数据,指导施工或施工方案修改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基坑周边相邻建(构)筑物正常运行。

传统的地面变形监测方法主要有两方向(或三方向)前方交会法、双边距离交会法、极坐标法、视准线法、小角法、测距法及几何水准测量法,以及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等。

这些传统方法中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固定点损毁丢失和通视被遮挡的情况,再者这些方法都是假设固定点所在区域相对稳固,而现实施工中常常会遇到施工区域内找不到稳固的区域无法设立固定点,因此,引进超站仪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种困难。

1)全站仪非固定测站变形监测原理在不同的位置上架设全站仪,整平后在随意方向后视的情况下观测一系列点,此时在不同测站得到的各点的平面坐标值一般是不一样的,但各点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只需要将本次测站测得的固定点与初始坐标系里的固定点建立联系,其他监测点坐标也按照这样的联系进行平移、旋转、缩放就可以把它们放到初始坐标系中,再进行平面变形程度判断。

对于监测点高程的变形监测,只需要将本测站实测监测点高程与实测固定点高程做差分求出高程差,将此高程差加到相应初始高程上,就是本次所监测到的实际高程,再判断监测点高程变化。

2)超站仪变形监测原理与传统非固定测站变形监测不一样的是,采用超站仪进行变形监测可以将任意点位置当做固定点,因为用超站仪可以将任意点位置坐标通过自带的导航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利用这一功能,可以确定另一点坐标作为后视点进行后视。

利用超站仪所具有的精确测角测距功能直接观测各监测点3维坐标,进行多次观测,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离散性分析去除精度较差的值,取其余观测值的平均值与初始坐标中相应的点坐标进行比较,判断该点的变形情况。

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2024)

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2024)

引言概述: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是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它结合了全站仪和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工程结构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的原理和应用,以及该技术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一、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的原理1.全站仪原理概述引述全站仪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全站仪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原理2.自动化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解释自动化变形监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介绍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的特点论述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的高精度和高效率说明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的实时性和多参数监测能力二、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的应用领域1.土木工程领域解释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在桥梁、高楼等土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分析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对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性2.建筑工程领域论述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对建筑结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3.矿山工程领域说明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分析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对矿山工程安全的重要性4.水利工程领域论述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对水利工程结构安全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5.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介绍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在交通工程、能源工程等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在不同工程领域中的共同特点和重要性三、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的优势和挑战1.优势分析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相比传统监测方法的优点,如高精度、高效率等引用实际案例和数据,证明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的优势2.挑战论述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面临的挑战,如设备成本、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困难介绍目前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的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趋势四、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1.实施步骤详细介绍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的实施步骤,包括仪器安装、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强调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操作规范2.注意事项提供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的注意事项,如环境因素、数据传输和存储等问题需注意强调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应具备的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五、总结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使得工程结构的变形监测更加准确和可靠。

全站仪自动化监测中的控制测量和坐标传递

全站仪自动化监测中的控制测量和坐标传递

全站仪自动化监测中的控制测量和坐标传递发布时间:2022-03-05T07:36:20.994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11月上21期作者:隋洪东[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以及受到过去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城市地表空间日益拥挤,增加了地表交通出行的拥堵现象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地铁的优势主要有安全、快捷、环保以及最为重要的建设区域在地下,所以在城市各地区建设地铁是有效解决我国地上空间拥挤和道路堵塞的有效解决方法。

因此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群众也就愈发重视地铁工程的建设和建设质量。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隋洪东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以及受到过去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城市地表空间日益拥挤,增加了地表交通出行的拥堵现象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地铁的优势主要有安全、快捷、环保以及最为重要的建设区域在地下,所以在城市各地区建设地铁是有效解决我国地上空间拥挤和道路堵塞的有效解决方法。

因此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群众也就愈发重视地铁工程的建设和建设质量。

而确保地铁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安全性的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地铁工程测量工作。

必须对地铁工程各施工阶段采用先进现代化的测量技术来确保各施工环节质量的监管,以及对于各种危险因素的排查能力提升,有效实现对于地铁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有效掌握和测量的精准度。

本文重在探讨全站仪自动化监测中的控制测量和坐标传递,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控制测量;坐标传递;引言在隧道内实施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的方法中,实时获取测站点的坐标,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由于测站一般处于变形区域内,因此需将测站两端的基准点坐标实时传递给测站。

然而,隧道内较狭小,降低了自由设站方法的适应性,在多测站的坐标传递中,后方交会方法经过多次运用后,其图形强度的问题较突出。

鉴于此,本文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后方交会方法的应用特点,提出了通过测边三角形进行测站坐标修正的方法;并基于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技术在隧道监测中的应用,论述了测站坐标传递网形设计、测站点位移修正与检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面棱镜在长区间地铁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摘要:以A市B区C镇南大干线为例,对双面棱镜应用于长区间地铁自动化变形监测进行研究,为长区间地铁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基准网检测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双面棱镜;长区间地铁自动化变形监测;基准网检测。

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修建了地铁。

地铁准时,运送量大,安全高效作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首选。

地铁安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保证地铁的安全,特别是在地铁线路周边有施工场地时。

全自动全站仪,也称测量机器人,是具有目标自动识别、照准及自动测量功能的全站仪。

在地铁安全监测中,地铁结构位移和沉降变化监测的设备通常采用全自动全站仪。

当需要监测的区段比较长,就需要多台仪器一起联测。

为了得到仪器位置的精确坐标,就需要在仪器之间加入双面小棱镜作为连接点,传递坐标,再通过专业平差软件得到仪器位置的精确坐标,从而得到监测点位置的准确坐标,再计算出监测点的变化量,给地铁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保障地铁设施的安全。

2、双面棱镜棱镜,一种由两两相交但彼此均不平行的平面围成的透明物体,用以分光或使光束发生色散。

棱镜是透明材料(如玻璃、水晶等)做成的多面体。

在光学仪器中应用很广。

棱镜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若干种。

例如,在光谱仪器中把复合光分解为光谱的“色散棱镜”,较常用的是等边三棱镜;测量棱镜通常使用角锥棱镜,角锥棱镜回射器可反射各种到达棱镜面的光线或光束,不论棱镜的方向如何,都可反射出去。

反射镜只会反射一定角度入射角的光线。

因此角锥棱镜回射器可用在比较难以精密对准且耗时的场合。

角锥棱镜具有三个全内反射,即使是在比较大的入射角都可精密对准。

双面棱镜是将平时测量时使用的2个棱镜通过一定的装置背靠背组合在一起,具有相同的棱镜常数。

3、工程案例分析3.1、工程概况南大干线(省妇幼医院至市新路段)工程位于B区C镇,路线全长4.38km,起、止点桩号为K0-141~K4+240,其中涉及到运营地铁X号线的区段有K0-141~K1+100段、K1+100~K2+540段、K2+540~K3+030段共3段。

与运营地铁X号线E站及“F~G”区间盾构隧道同路由;互通立交包括A、F匝道桥桩基位于地铁区间隧道侧。

本项目监测工作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地铁X号线隧道D大道妇幼医院节点基坑工程监测范围为K0+396~K0+988(南大干线里程),相应的地铁里程为Y(Z)DK14+993~ Y(Z)DK15+573;(二)、地铁X号线隧道D大道路基段及500kV穗西电力隧道(南大干线共建段)工程-第6路段监测范围为K0-141~K0+396及K0+988~K2+761(南大干线里程),相应的地铁里程为Y(Z)DK14+449~Y(Z)DK14+989、Y(Z)DK15+581~Y(Z)DK17+331;(三)、地铁X号线“E站”车站站台、出入口通道沉降监测;(四)、地铁X号线“F站”车站站台、出入口通道沉降监测。

3.2、监测方法本工程监测分为地铁内部隧道结构和隧道外部结构监测,地铁隧道内部结构监测采用远程无线控制的自动化监测方式。

隧道外部结构车站站台及车站出入口通道等结构变形监测采用人工监测的方式。

三维位移监测点包括:左、右线隧道监测点。

本项目对地铁隧道轨道层结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自动跟踪的监测方式,后方交会及极坐标测量原理----即采用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法,进行自动化监测。

采用基于瑞士徕卡TM30型或徕卡1201+自动测量仪器和徕卡先进且成熟的监测系统软件GEOMOS建立的自动化监测系统。

在该项目建设施工期间,采用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法测量地铁隧道轨道层结构在三维方向---X、Y、Z方向(其中:X、Y为水平方向,Z为垂直方向)的变形变位值,以及变形的准确位置、最大最小值、变形方向和变形速率等。

位移量计算公式:坐标增量即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量ΔXn=Xn-Xn-1,ΔYn=Yn-Yn-1,ΔZn=Zn-Zn-1,各次位移量之和即为该点的累计位移量。

3.3、监测基准的布置安装监测基准包含基准点、测站点、临时基准点、校核基准点等。

(1)基准点的布设:Ⅰ、地铁X号线隧道D大道妇幼医院节点基坑工程:监测基准点布置在隧道监测段的两端监测范围30m外,每端设置3个基准点,编号为KZ1…KZ12。

Ⅱ、地铁X号线隧道D大道路基段及500千伏穗西电力隧道(南大干线共建段)工程-第6路段:监测基准点布置在隧道监测段的两端监测范围30m外,每端设置3个基准点,编号为JZ1…JZ24。

基准点的埋设:埋设稳固,保证整个监测过程中不受破坏,采用钢支架,牢固安装在隧道内壁,支架固定装上棱镜连接螺丝,实现强制对中(如下图1),棱镜距隧道壁3~5cm,确保观测通视良好,为了防止碰动点位,必要时加装保护架进行保护。

图1基准点示意图(2)测站点的布设:Ⅰ、地铁X号线隧道D大道妇幼医院节点基坑工程:因本工程项目受施工影响的隧道结构距离较长,根据隧道结构具体情况以及地下轨道自动化监测的有关技术要求,设计在隧道轨道层左、右线侧壁每一边各布设3个测站点,编号为CZ1…CZ6;每条隧道3个测站点3台仪器。

Ⅱ、地铁X号线隧道D大道路基段及500千伏穗西电力隧道(南大干线共建段)工程-第6路段:因本工程项目受施工影响的隧道结构距离很长,根据隧道结构具体情况以及地下轨道自动化监测的有关技术要求,设计在隧道轨道层左、右线侧壁每一边各布设11个测站点,编号为LCZ1、……、LCZ11,RCZ1、……、RCZ11;每条隧道11个测站点11台仪器。

测站点安装:测站点是变形监测的主测站,要求能监测到所有变形观测点,且基座埋设稳固,利于观测和保存。

测站点采用钢支架,牢固安装在隧道结构内壁,实现强制对中,即于支架固定装仪器、棱镜连接螺丝,以作仪器、棱镜安装之用。

测站点的基座如下图5、6:图2测站点基座实物图图3测站点安装全站仪后效果图基准点、测站点以及监测点组网示意图如下(图7):图4自动监测网组网示意图(3)公共连接点的布设:公共连接点是用来连接监测基准点的连接点。

由于该项目监测区间较长,因此需要在监测区间布设临时基准点作为每个监测周期监测基准网进行自检校核以及监测基准的传递点。

公共连接点布设在隧道监测段中部,每个工作基点之间最少需要设置3对公共连接点才能满足精度需要。

Ⅰ、地铁X号线隧道D大道妇幼医院节点基坑工程:本项目左、右线隧道各设置6对共24个公共连接点,编号KD1~KD24。

Ⅱ、地铁X号线隧道D大道路基段及500千伏穗西电力隧道(南大干线共建段)工程-第6路段:本项目左、右线隧道各设置27对共108个公共连接点,编号GD1~GD108。

公共连接点的埋设:公共连接点采用双面棱镜,埋设方法与基准点埋设方法一致。

图5公共连接点双面圆棱镜示意图(4)校核基准点布设:在隧道外部远离隧道结构范围外的隧道内部稳固处,设置校核基准点,编号为JH1…JH6。

校核基准点用于定期联测检校轨道层监测基准点的稳定可靠性。

3.4、监测点安装(1)轨道层监测点的安装:侧壁采用L型棱镜,在侧壁结构面上牢固安装好棱镜(如下图6),并使棱镜面正对测站点,对于处在下方的监测点,为了防止碰动点位,必要时加角钢进行保护。

另外,由于存在小视场中的棱镜分辨问题,距离较远的断面在埋设时,应相互错开一些距离,同时监测点的编号按设计断面编号,同时在监测报表中注明相应的里程。

图6监测点L型棱镜安装示意图3.5、监测实施1)测量基准点和传递点参考平面示意图进行现场安装布设,基准点布设在监测区间两侧稳定区域,基准点布设稳固,注意小视场影响。

需要注意:①基准点每侧至少安装3个圆棱镜,保障平差时有足够的参考点;②全站仪与每侧后视基准点全部必须通视;2)从SQL数据库中获取平差点组数据并发送到StarNet软件中工具软件自动从SQL数据库中获取最新测量的平差点组(基准点和传递点)数据,并按照StarNet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进行整理、保存为dat文件。

3)StarNet软件附合导线平差StarNet 是美国 MicroSurvey 公司旗下一款测量平差软件,其采用最小二乘技术对2D/3D测量网进行平差。

软件加载dat文件,并自动执行附合导线平差。

需要注意的是,测站均执行独立测量,相互之间没有联系,通过配置测站与旁边传递点的三维坐标差实现了附合导线的平差。

4)将平差后准确的坐标数据返还到SQL数据库中StarNet软件执行完平差后,工具软件负责将平差后测站点和传递点准确的坐标数据返还到SQL数据库中进行更新,工作基点不更新。

至此,GeoMoS已经获得了监测区间中测站和基准点的准确坐标。

5)测站定向全站仪选择任一基准点进行定向。

6)开始监测定向完成后,即可开始测量监测点。

3.6、轨道层三维自动化监测实施监测设备安装在现场,通过网络建立全站仪与监测软件之间的通信关系,每次监测作业时通过客户端监测软件即可远程进行监测工作。

监测设备安装埋设完毕后需要首期人工采集初始值后,从第二次开始由监测软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监测指令,仪器接受指令开始监测并返回监测数据,其后设定好监测周期、监测时间由自动监测系统自主进行。

简单来说就是将仪器、通信设备固定安装在隧道内,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操作测量仪器,定期定时自动循环监测、自动计算、分析监测结果。

4、结语以A市B区C镇南大干线为例,对双面棱镜应用于长区间地铁自动化变形监测进行研究,为长区间地铁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基准网检测提供了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贺磊,许诚权.双面棱镜自动化测量在地铁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 城市勘测. 2015(01)【2】吴意谦,朱彦鹏.兰州市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4,36(S2):404-411.第一作者简介:余志平,男,1979年出生,注册测绘师,从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变形监测、公路测量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