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地理初一下学期各单元知识点总结五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3697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b.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1.1 大气圈大气圈是围绕地球表面的一层气体,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中间层。
1.2 水圈地球上水的分布不平均,主要来源于雨水和冰雪融水。
1.3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做旋转,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的运动。
1.4 太阳能太阳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太阳能可以通过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来转化成电能或热能。
第二章中国地理环境2.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和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2.2 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多样,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等不同类型的地貌。
2.3 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季风气候。
2.4 中国的水系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这些河流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3.1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速度、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不均等是全球范围内的人口问题。
3.2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主要分为城市化、农村流出、国际移民等几种类型。
3.3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环境4.1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多种类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4.2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对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3 水资源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但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4.4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生物群落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五章世界地理环境5.1 世界的大洲世界上的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
5.2 世界的气候世界的气候多样,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和极地气候等几种类型。
七下知识点总结地理人教版
![七下知识点总结地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1843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8.png)
七下知识点总结地理人教版一、地理学基本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综合科学。
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1.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
包括地球形态学、气候学、水文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内容。
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主要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地形地貌类型。
气候:气候是某地区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统计的一种永久性现象。
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速等要素。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内容。
2.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包括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等内容。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研究人类数量、分布、增长率、人口构成等问题。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产生、发展和结构、功能等问题。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地理环境下的资源分布与开发等问题。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研究国土范围内行政区划、国境线、国家领土等问题。
二、地球的表层地球的表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1.地壳地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是地球表层的最外层。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洋壳。
地壳运动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地质现象之一,包括地壳的构造运动和地壳的变形运动。
2.地幔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个区域,主要由固态岩石和部分熔融岩石组成。
地幔的运动导致地壳的板块运动。
3.地核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是地球的磁场和地震等地质现象的产生地。
三、地球的形态和运动地球的形态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不规则椭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
2.地球的地形地貌地球的地形地貌包括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等。
主要由地球板块运动和地表侵蚀作用等地质现象形成。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转轴做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做近似于椭圆形轨道的运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c09ff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5.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口与城市
1.1 人口与城市
•城市的人口密度和人口数量的计算方法
•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成就
1.2 我国的城市
•中国城市的类型和分布
•中国的城市群和城市经济区
1.3 城市的生存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垃圾和废物处理的方法
第二章地球运动与地图
2.1 地球的运动方式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
2.2 地球的地理坐标
•地球的经纬度和时区
•地球坐标系和地球定位系统
2.3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
•地图的制图方法
•地图上的比例尺和注记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3.1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和地貌概况
•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3.2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和水利建设
•中国的气体和矿产资源
3.3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和分布
•中国的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第四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1 环境污染与保护
•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和污染物的来源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4.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常见的能源类型和能源利用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4.3 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和损害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恢复的策略和方法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全部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学习和复习地理知识有所帮助。
初一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知识要点
![初一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4a220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c.png)
2019 年初一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知识重点这篇对于 2019 年初一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知识重点,是查词典地理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四节俄罗斯1.世界上边积最大的国家。
(1)范围和地理地点:地跨亚、欧两大洲,位于欧洲都不睦亚洲北部,处于中高纬度。
(2)地形:大多数地域比较平展(3)天气:各地差别较大,以温带大陆性天气为主差别较大,以温带大陆性天气为主差别较大,以温带大陆性天气为主,冬天长而严寒,夏天短暂而暖和。
(4)河流域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水力丰富,航运价值高 ;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2.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1)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
(2)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迟缓。
(3)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3.发达的交通。
(1)欧洲部分铁路网显然茂盛,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罕见。
(2)第一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
(3)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铁路、管道、大海运输都很发达。
4.国都和主要城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
第八章东半球其余的国家和地域第一节中东1.中东范围:包含西亚 (除阿富汗 )、北非的埃及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2.长久的热门地域。
(1)焦点之一: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洲、欧洲、非洲,五海指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黑海 ),交流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2)焦点之二: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散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域 ;中东是当前生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域,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3)焦点之三:困穷的水资源。
中东天气干旱,河流稀有,沙漠广布,水资源缺少。
(4)焦点之四:宗教纷争和文化差别。
第二节欧洲西部1.发达国家几种的地域。
欧洲西部地域是指欧洲的西半部,人口茂盛,国家众多,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
2.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2019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2019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54cab8700abb68a982fb9e.png)
2019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世界第一大洲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一个大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二、地形和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湖泊:里海~~世界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3、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4、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的高脚屋长达200米,人们过聚居生活5、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交通工具是船。
6、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7、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主要岛屿:北海道岛(纬度的岛屿)、本州岛(面积的岛屿)、四国岛、九州岛;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2、多火山地震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富士山是一座火山,海拔3776米。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9c207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6.png)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亚洲及欧洲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欧洲也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大部分在北温带,没有热带。
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并与非洲隔海相望。
地形特点:亚洲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气候特点: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受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特征显著。
二、非洲非洲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由赤道向北向南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三、河流与湖泊亚洲河流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如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亚洲著名湖泊:里海(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最低的湖泊和最咸的咸水湖)。
四、人口与文化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但人口密度大,文化历史底蕴深厚。
五、其他知识点自然资源:亚洲和欧洲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森林、水资源等。
经济发展:亚洲和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都在不断发展壮大。
以上是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的部分内容。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概述,具体的知识点还需要根据教材和课堂讲解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建议多做练习题和参加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地理下册每节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每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7a0cf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6.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每节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在中学阶段,地理学是必修课程之一。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整理七年级地理下册每节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第一章中国地理这一章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从一个宏观的层面来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对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中国的区域性差异和资源分布状况。
此外,还在这一章涉及了中国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湖泊等地貌类型,对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帮助。
2. 第二章中国的气候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气候区划和气候类型。
了解中国大陆内的不同气候带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地区的天气变化和气候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和旅游。
3.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灾害这一章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旱灾、风灾、海啸等。
通过学习自然灾害,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4. 第四章世界地图与世界的大洲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世界地图和世界的大洲。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对于生活和旅游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增加我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5. 第五章中国的交通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交通运输。
了解中国的交通运输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规划出行路线,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中国各个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发展趋势。
6. 第六章中国的资源与能源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资源和能源情况。
了解资源和能源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7. 第七章中国的人口与城市这一章介绍了中国的人口和城市情况。
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和城市化进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8. 第八章中国的旅游资源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旅游资源。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部分知识点 人教版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部分知识点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6c982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1.png)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部分知识点人教版
本文旨在总结七年级下学期地理部分的主要知识点,供同学们复使用。
以下为详细内容:
1. 中国的地理位置
-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东西宽约5,000多千米,南北长约5,500多千米。
- 中国的东部和南部是沿海地区,西部和北部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要地貌。
2. 中国的气候
- 中国境内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寒冷的温带气候、暖湿的亚热带气候和寒冷的高原气候等。
- 南方地区多雨,北方地区较干燥。
3. 中国的地形
- 中国的地形以四大山脉为主要特征:祁连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和天山。
- 中国还拥有大片的平原和盆地,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和四川盆地等。
4. 中国的主要河流
- 中国的主要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
-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5. 中国的主要湖泊
- 中国的主要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
- 杨t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6. 中国的特产资源
- 中国拥有丰富的特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 中国也以农作物和水果的产量丰富,如稻米、小麦、苹果等。
7. 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域
- 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域包括华北经济区、华东经济区、西南经
济区等。
- 这些经济区域拥有发达的城市和工业基地。
以上为七年级下学期地理部分的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1014d10b4e767f5bcfce20.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尽量充实自己。
不要停止学习初一下册地理知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编的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大家快来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6-7章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与北美洲相望.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线亚、欧洲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亚、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2.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悬殊.3.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③季风气候典型. 掌握: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气候特征(图见课本P7 1-7).季风气候典型原因: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对气候的影响(图见课本P8 1-8,1-9)发源地性质风向影响下的气候特点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西北、东北寒冷干燥夏季风印度洋、太平洋温暖湿润西南、东南高温多雨4.河流特征: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长江是亚洲最长河流.5.亚洲的世界之最:(1)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湖面.(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3)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首都:东京,重要港口:横滨、神户,国花:樱花)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范围(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本州.(掌握图上位置)(2)位置:纬度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温带.海陆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4)海岸线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2、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1、资源特点:两多一少,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2、工业发展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说明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3、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4、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P235、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九州岛——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濑户内工业区;九州岛——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P236、对外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传统与现代结合.2、民族和传统服装: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和服.第二节东南亚位置和范围:(1)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就是因在中国南部而得名.)(2)位置:纬度位置:热带;海陆位置: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性;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原因: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而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3)国家:内陆国:老挝.临海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岛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火山.2、气候: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中南半岛和菲律宾半岛北部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全年高温多雨对农业的影响雨季种,旱季收随时种随时收3、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P29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中南半岛上山河分布特点: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2、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澜沧江)红河(元江)注入南海(太平洋)3、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特点:河内(越南首都)金边(柬埔寨首都)、万象(老挝首都)、曼谷(泰国首都)、仰光(缅甸的大城市,原首都).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P314、人种: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5、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新加坡比重最大.6、东南亚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新马泰是重要的旅游路线.主要的旅游资源是: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波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图P33).备注:读图掌握东南亚主要岛屿、半岛,濒临海域、邻国和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国家、河流和城市;马六甲海峡位置.第三节印度(首都:新德里)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位置(1)纬度位置:热带,亚热带(2)海陆位置:西临孟加拉湾,东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位于我国的西南面,属于南亚,也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2、自然环境:(1)、地形: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间: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对农业影响: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0月至次年5月)东北季风,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风→水旱灾害频繁.(3)、河流:恒河---从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湾,被印度人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3、人文环境(2)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增长速度快.(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压力)(3)官方语言:英语二、水旱灾害频繁1、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雨季为6月至9月,旱季为10月到次年5月)为主,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乞拉朋齐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2、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主要经济作物:黄麻、棉花和茶叶等.水稻、小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平原和半岛两侧沿海平原,降水丰沛的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降水较少的高原山区.3、绿色革命:60年代后,实行了绿色革命,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三、发展中的工业1、主要矿产资源:煤、铁、锰2、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工业中心的分布接近原料产地,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3、主要城市及特点:新德里--首都;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最大的城市--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最大的港口).第四节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国土辽阔1、位置范围(1)范围:由东欧平原和北亚地区组成,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是一个传统上的欧洲国家(2)位置:纬度位置;东、西两半球;处北温带和北寒带.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南临黑海和里海.2、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1)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分布: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P42(2)地势特点:南高北低,东高西低.(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点为: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降水较少,夏季较多.奥伊米亚康为北半球的寒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俄罗斯东西部气候差异大,气温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降水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4)河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皆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欧洲最长的河流).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湖泊.二、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1俄罗斯自然资源特点: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2、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地区:铁矿——库尔斯克;石油——第二巴库油田、秋煤矿:库兹巴斯煤矿.3、主要工业区及特点:圣彼得堡工业区(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4、工业区的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5、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三、发达的交通:1、交通特点:交通部门齐全,均很发达,但不平衡.欧洲部分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比较稀疏,但有一条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符拉迪沃斯2、主要运输方式:铁路和管道运输.(1)客运主要方式:铁路和公路;(2)货运主要方式:铁路和管道.3、俄罗斯管道数量多,与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丰富有关.4、俄罗斯南部多山,但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1)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部气温更高,气候更宜人;(2)北部有冻土层,建设难度大,安全系数低;(3)距离周边临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5、五海通航: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全长3600米,是俄罗斯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P466、主要城市及其特点:莫斯科(俄罗斯首都)最大的城市,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北冰洋沿岸的港口摩尔曼斯克为终年不冻港.7、俄罗斯文化:俄罗斯人对交响乐和芭蕾舞等艺术有这特殊的爱好.(备注:在图上填注俄罗斯主要濒临水域、临国,地形区、山脉和河流;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地区,主要工业区和主要城市;主要铁路和伏尔加河沟通的“五海”.)。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教学地理下册--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教学地理下册--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88556f5cc1755270622086f.png)
精选文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概括大洲和大洋的散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点,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亚洲大多半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地点);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大洲分界限(联合图):亚欧分界限——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限——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限——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限——巴拿马运河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3图“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侧重认识不一样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
国家地区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菲律宾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亚洲的地形地势特色——⑴亚洲地形种类复杂多样,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丘陵为主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P7图亚洲的地形要联合图要点记)天气特色:①天气种类复杂多样②季民风候明显③大陆性天气散布广的特色。
各个天气的特色:热带荒漠天气:整年高温少雨热带雨林天气:整年高温多雨东岸三种季风热带季民风候:整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民风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低温少雨温带季民风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严寒干燥温带大陆性天气:气温年较差大,整年降水少地中海天气:夏天高温干燥,冬天平和多雨.精选文档●天气特色分析:①天气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极地地区
一、南极地区
1、位置:地球最南端,范围:南极圈(66.5°N)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指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要求能够在图中准确填出三个大洋的位置以及周围三大洲的位置和名称,即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其中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地形:以高原为主,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
3、南极地区特征:烈风——海拔高,有“风库”之称、干燥——强反射,有“白色沙漠”之称,严寒——纬度高。
人类宝贵的淡水库(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上的冰川)。
4世界之最: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洲,是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
5南极上空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要求利用地球自转方向能够判断点与点之间的方向关系。
6代表动物:企鹅
7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在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和昆仑站(这两个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内部,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难度系数最大的科考站是昆仑站,该站是南极地区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南极点被称为不可接近的地区,建立了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
8南极地区建造房屋为了采光好应坐南朝北。
9南极地区的暖季每年11月——次年3月,去南极考察最理想的月份是2月。
10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但植物资源稀少。
11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
12《南极条约》——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中国是其中一员。
二、北极地区
1、位置:北极圈(66.5°N)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能够准确找出周围三个大洲的位置)
2、特征: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美洲;白令海峡是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是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能在地图中准确找出这两个海峡的位置。
3、北极上空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4、代表动物:北极熊
5、考察:建立了黄河站
6北极地区的暖季是北半球的夏季,6、7、8三个月份。
7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8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区别:气温稍高、降水较多、风速较小、有永居人类居住(因纽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