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更新)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与传扬专业综合能力(334)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扬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扬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扬专业的特点,科学、平等、确切、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国际视野和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新闻传扬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新闻传扬史、传扬学理论、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扬伦理与规矩等。测试考生对新闻与传扬专业所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控制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1、挑选题(20分);
2、简答题(30分);
3、论述题(40分);
4、材料分析题(60分)。
五、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扬史
(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扬活动
1.中国新闻传扬活动的历史渊源
2.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新闻传扬活动及其形态
(二)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中国近代报刊的发端
2.近代报刊的初步发展
3.在华外报网的社会影响与历史评价(三)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1.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2.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3.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4.自由新闻体制与新闻事业的演变
5.第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出生与发展
2.革命按照地的新闻事业
3.抗日民主按照地的新闻事业
4.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事业的历史意义(五)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初试统考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代码:[334]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媒介与社会
1.理解传播媒介
1)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2)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2.1)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2.2)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3)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3.1)传播媒介的界定
3.2)传播媒介的类型
2.媒介的社会功能
1)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2)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3)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4)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3.媒介的社会影响
1)媒介与政治舆论
2)媒介与经济发展
3)媒介与社会文化
4)媒介与国际关系
5)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5.1)效果与效果研究
5.2)媒介与说服
5.3)媒介与议程
5.4)媒介与教养
4.社会中的媒介
1)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2)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二)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1.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1)口语传播
2)书写传播
3)印刷传播
4)电子传播
5)数字多媒体传播
6)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2.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
1)报纸及其传播特点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摘要:
一、引言
1.背景介绍: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重要性
2.文章目的:提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二、核心知识点梳理
1.新闻理论
1.1 新闻定义与特点
1.2 新闻价值与新闻分类
1.3 新闻工作者素养与职责
2.传播学理论
2.1 传播模式与过程
2.2 传播媒介与发展趋势
2.3 传播效果与受众研究
三、学习方法与策略
1.课堂学习
1.1 积极参与讨论,巩固基础知识
1.2 关注业界动态,结合实例理解理论
2.课外拓展
2.1 阅读经典教材,系统学习相关理论
2.2 关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前沿研究
2.3 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3.考核与评价
3.1 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查漏补缺
3.2 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与要求
3.3 结合历年真题,总结答题技巧
四、学习资源推荐
1.教材与著作
1.1 《新闻学概论》
1.2 《传播学教程》
1.3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2.在线资源
2.1 专业网站与论坛
2.2 学术论文数据库
2.3 知名学者与专家的博客、微博等
五、结语
1.强调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2.鼓励持续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正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与传播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日益繁荣。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对于培养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引言
1.背景介绍
在我国,新闻与传播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涵盖了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等多个领域,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对于学生在业界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试大纲为国家颁布的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其中334为全国通用,重视实践和综合能力的考察,440为高校根据自己的学校的特色编写,往往注重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的考察。
然而,334的大纲由于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以及提供的参考书目的不完整,所以一份完整的334考试大纲解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以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334专业综合能力为例。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334的大纲参考书目为《传播学通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新闻媒体的自律与他律》。然而研究发现,334大纲除了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可以再通论中找到之外,其余的知识点都无法在参考书中找到。所以一份分完整的334考试大纲解析是多么的迫切和珍贵。
所以,为了方便参加全国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学弟学妹们,行之记者根据自己亲身的考研的经验,以及求教学长学姐们,整理编写完成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现附上小部分截图展示:
资料很厚,A4纸,满满的400
凡是订购资料的学弟学妹们,即可赠送新闻传播专题知识点串讲。(核心考点,十分重要!!!)
PS:订购行之记者全套资料,享受超值优惠和政治、英语、专业课电子资料,并在通过初试后进行复试指导。
愿考研的你们岁月静好,心想事成!
考研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考研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18年考研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阶段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相关实务知识,具有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一)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二)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一)传播媒介的界定
(二)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
一、媒介与政治舆论
二、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文化
四、媒介与国际关系
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一)效果与效果研究
(二)媒介与说服
(三)媒介与议程
(四)媒介与教养
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一、口语传播
二、书写传播
三、印刷传播
三、电子传播
四、数字多媒体传播
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第二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
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
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
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
第三节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
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
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
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
(一)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二)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三)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四)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三章媒介内容生产
第一节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
(一)媒介制度及其功能
(二)媒介制度的类型
二、媒介产业
(一)作为产业的媒介业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4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满分:150分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科目之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业务技能的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1.新闻理论方面:需要掌握新闻的定义及特性、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客观性原则、大众传媒的职能、新闻出版自由、新闻法规、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宣传学、舆论学、新闻写作与评论、新闻传播业新近现象分析。
2.网络传播方面:需要掌握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网络属性与传播形态、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网络媒体与新闻传播、网络中的用户、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社会化媒体应用策略、网络传播的效果、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3.广告与营销方面:需要掌握广告概述、广告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广告学及其基本原理、广告产业与广告的市场运作、广告产业组织及其运作、广告传播模式、广告运动的基本流程、广告的信息生产及其内容分析、广告传播的渠道分析、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参考书目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参考书目
1.《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谢玮、吴迪著
2.《新闻与传播编导技巧》邱新红、吴红薇、孙璐著
3.《新闻写作学》吴礼幸著
4.《编辑记者手册》刘坤著
5.《新闻学原理》凯夫曼著
6.《信息传播学》王义夫、张书通、蒋谊著
7.《媒介研究》陈伟著
8.《媒介伦理与新闻职业道德》高文迪、张新辉著
9.《新闻写作之道》黄云著
10.《媒介法律与伦理》谢春燕、陈静、许彦忆编著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科目大纲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2019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时间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传播
第一节传播的概念
一、传播概念的演变
二、传播的定义
第二节传播的基本分类
一、自我传播(人内传播/内向传播)
二、人际传播
三、组织传播
四、大众传播
第二章传播者分析
第一节大众传播者
一、大众传播者的出现
二、大众传播者的特点
三、大众传播者的任务
四、大众传播者的权利
第二节大众传播者与“把关人”理论
第三章受众分析
第一节受众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分类
二、特点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第三节受众对讯息的选择行为
一、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
二、受众对传播活动的主动控制
第四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第四章信息与符号
第一节对信息的基本认识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1.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2.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1. 传播媒介的界定
2. 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
一、媒介与政治舆论
二、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文化
四、媒介与国际关系
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1. 效果与效果研究
2. 媒介与说服
3. 媒介与议程
4. 媒介与教养
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一、口语传播
二、书写传播
三、印刷传播
三、电子传播
四、数字多媒体传播
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第二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
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
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
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
新闻与传播硕士334综合能力大纲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 传播媒介的界定
. 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
一、媒介与政治舆论
二、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文化
四、媒介与国际关系
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 效果与效果研究
. 媒介与说服
. 媒介与议程
. 媒介与教养
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一、口语传播
二、书写传播
三、印刷传播
三、电子传播
四、数字多媒体传播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科目。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比较扎实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较好掌握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1.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相关知识点分析解决新闻传播相关实务问题。
二、考试范围
1.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2.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3.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4.网络媒体与新闻传播
5.网络中的用户
6.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
7.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
8.社会化媒体应用策略
9.网络传播的效果
10.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
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传播的表层分析communication
最普遍的解释,是把信息、意见、经验、态度,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
由第一层意思的延伸意义,产生出了第二层意义——交通,指车、船、飞机等工业革命后出
现的科技发明。
相当于今天的大众媒介,即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等,代表了新的科技发明。
传播学对传播意义的界定
1 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共享说)
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影响说)
3. 强调传播是交流的互动过程(互动说)
“共享”说
就是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有的过程。(亚历山大·戈德,1959)
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宣韦伯,1971)传播乃是建立共同性,也就是设法共同享有一则消息、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态度。(徐佳士,1987)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试大纲为国家颁布的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其中334为全国通用,重视实践和综合能力的考察,440为高校根据自己的学校的特色
编写,往往注重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的考察。
然而,334的大纲由于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以及提供的参考书目的不完整,所以一份完整
的334考试大纲解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大
欢迎共阅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更新)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页脚内容1
1.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2.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1. 传播媒介的界定
2. 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
一、媒介与政治舆论
二、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文化
四、媒介与国际关系
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1. 效果与效果研究
页脚内容2
2. 媒介与说服
3. 媒介与议程
4. 媒介与教养
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一、口语传播
二、书写传播
三、印刷传播
三、电子传播
四、数字多媒体传播
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
第二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
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
页脚内容3
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
334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 传播媒介的界定 分类
1. 传播媒介的界定 2. 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 一 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 望 协调 三 四 传 娱乐 预警的功能 商讨的功能 教化的功能 商业的功能
1
334
第三节 一
新闻
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媒介的社会影响 媒介 媒介 政治舆论 经济发展 社会文化 国际关系 效果理论
传播特征
传播特点 传播特点 传播特点 传播特征 新媒体
互联网及 数字 术
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 三 网络传播的 要类型
2
334
新闻
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2.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3.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4. 网络中的大 传播
第三章 第一节 一
媒介内容生产 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 媒介 度 度及 功能
第四章 第一节 一
媒介伦理
法规
媒介伦理知识 媒介伦理概述
1. 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 2. 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 媒介伦理的失范 1. 有偿新闻 新闻敲诈 租腐败 偏 道德问题
2. 媒介管理中的
3. 媒介内容中的歧视 4. 媒介内容中的文化 第 一 节 媒介法规 媒介 1. 媒介 3. 媒介 媒介 1. 媒介 2. 媒介 3. 媒介 三 政策
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 1.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 2.广播电视节目的采 和播出 频道化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传播的表层分析communication
最普遍的解释,是把信息、意见、经验、态度,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
由第一层意思的延伸意义,产生出了第二层意义——交通,指车、船、飞机等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科技发明。
相当于今天的大众媒介,即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等,代表了新的科技发明。
传播学对传播意义的界定
1 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共享说)
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影响说)
3. 强调传播是交流的互动过程(互动说)
“共享”说
就是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有的过程。(亚历山大·戈德,1959)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宣韦伯,1971)传播乃是建立共同性,也就是设法共同享有一则消息、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态度。(徐佳士,198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1.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2.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1. 传播媒介的界定
2. 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
一、媒介与政治舆论
二、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文化
四、媒介与国际关系
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1. 效果与效果研究
2. 媒介与说服
3. 媒介与议程
4. 媒介与教养
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一、口语传播
二、书写传播
三、印刷传播
三、电子传播
四、数字多媒体传播
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第二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
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
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
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
第三节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
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
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
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
1.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2.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3.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4.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三章媒介内容生产
第一节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
1. 媒介制度及其功能
2. 媒介制度的类型
二、媒介产业
1. 作为产业的媒介业
2. 媒介产业的特点
3. 媒介产业的全球化
三、媒介组织
1. 媒介组织的类型
2. 媒介组织的结构
3. 媒介组织的管理
第二节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
一、报纸的生产
1. 报纸的选题与策划
2. 报纸的采访与编辑
3. 报纸的版面设计
4. 报纸的出版发行
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
1.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
2.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
3.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
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
1.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
2.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
第三节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
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
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
第四章媒介伦理与法规
第一节媒介伦理知识
一、媒介伦理概述
1. 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
2. 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
二、媒介伦理的失范
1. 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
2. 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
3. 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
4. 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
第二节媒介法规与政策
一、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
1. 媒介与国家安全:煽动、泄密、危害统一
3. 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色情
二、媒介与权利
1. 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
2. 媒介与著作权利:侵权、赔偿
3. 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
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
1. 报刊业管理规制
2. 广播电视业管理规制
3. 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
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四、考试题型与分值
建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为主,少用或不用名词解释、填空等题型。本科目满分150分。
五、考试方式
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六、特别说明:
新闻与传播专业06口语传播实务方向,除笔试外,还需提供“播音主持作品”创作视频文件。笔试部分占该科目成绩50%,“播音主持作品”创作部分占50%。
“播音主持作品”创作,主要是通过考生按要求提交的播音主持作品,考查考生的基本专业条件、镜头前形象与状态、播音主持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实践能力。
1. 内容要求
(1)新闻播报(限3分钟,内容不限)
(2)节目主持(限3分钟,内容不限,节目形态不限)
(3)文学作品朗诵(限3分钟,内容不限)
2. 数字文件格式:mp4格式
3. 其他要求:作品内容的总时长应在10分钟以内,考生自行制作,并按《招生简章》指定时间和要求报送“播音主持作品”。不符合要求或过期未报送者按该科目考试违规或缺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