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获取的微分解耦方法

合集下载

基于磁流变抛光法的光学元件抛光专利技术综述

基于磁流变抛光法的光学元件抛光专利技术综述

基于磁流变抛光法的光学元件抛光专利技术综述磁流变抛光(MRF)是一种基于磁流变流体的技术,用于光学元件的抛光和表面改善。

它以其高效、精确和可控的特点,成为光学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本文将对磁流变抛光法的相关专利技术进行综述。

磁流变抛光法的原理是利用磁流变流体的流变特性实现对光学元件表面的精密抛光。

磁流变流体是一种可以根据外加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改变其流变特性的流体。

当磁场施加到磁流变流体上时,它的黏度和流动性会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对光学元件表面的精细抛光。

这种抛光方法既可用于玻璃、陶瓷等硬质材料的抛光,也可以用于软性材料的抛光。

磁流变抛光法的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磁流变流体的制备技术:磁流变流体是磁流变抛光法的核心。

专利技术中涉及了磁流变流体的成分、比例和制备方法等。

一些专利技术提出了采用特定的胶体颗粒和稳定剂来制备高性能的磁流变流体。

2. 磁流变抛光机械装置:磁流变抛光需要一定的机械装置来施加磁场和控制磁流变流体的流动。

专利技术中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磁流变抛光机械装置,如采用永磁体或电磁铁制造的磁极等。

3. 光学元件的抛光方法:磁流变抛光法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光学元件的抛光,如透镜、棱镜、反射镜等。

专利技术中介绍了不同的抛光方法,包括逐点抛光、逐面抛光、全表面抛光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加工中可以根据元件的形状和要求进行选择。

4. 磁流变抛光工艺参数的优化:专利技术中还涉及了磁流变抛光的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

这些参数包括磁场强度、磁场方向、磁流变流体流量和压力等。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对光学元件表面的高效、精确抛光。

磁流变抛光法的专利技术不仅应用于光学元件的抛光,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的表面改善。

磁流变抛光法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抛光、半导体材料的抛光和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的抛光等。

这些应用拓宽了磁流变抛光法的应用领域,也促进了磁流变抛光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改进。

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的研究

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的研究

第27卷第6期2001年11月 光学技术OPT I CAL T ECHN IQU EVo l 127N o 16Nov 1 2001 文章编号:1002-1582(2001)06-0522-02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的研究X张峰1,潘守甫1,张学军2,王权陡2,张忠玉2(11吉林大学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23)(21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022)摘 要:磁流变抛光是近十年来的一种新兴的先进光学制造技术,它利用磁流变抛光液在梯度磁场中发生流变而形成的具有粘塑行为的柔性/小磨头0进行抛光。

被抛光光学元件的材料去除是在抛光区内实现的。

首先简要阐述了磁流变抛光的抛光机理,然后利用标准磁流变抛光液进行抛光实验。

研究了磁流变抛光中几种主要工艺参数对抛光区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材料去除率的影响情况。

最后给出了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的规律。

关键词:磁流变抛光;抛光区;材料去除中图分类号:T H706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material removal of 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ZHANG Feng 1,PAN Shou -fu 1,ZH AN G Xue -jun 2,WAN G Quan -dou 2,ZH AN G Z hong -yu 2(11Jilin U niversity,Changchun 130023,Chian)(21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 ics,Fine M echanics and Physics,Changchun 130022,China)Abstract:A new optical manufactur ing technolo gy called mag 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M RF )has developed over last decade 1I n M RF,the magnetic field stiffened magnetorheological polishing fluid (M PF )co nstitutes a small lap,w hich i s used to polish optical element 1M aterial remov al o f optical element is done in 0polishing spot 01M echanism of M RF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1In or der to study the size and shape of 0polishing spot 0and the material remov al rate of opt ical element,several M RF ex periments have been done by using 0standard 0M PF 1A t last,the material removal rules of M R F have been g iven in the pa -per 1Key words:mag netorheolog ical finishing;poli shing spot;material r emoval1 引 言20世纪90年代初,W I K ordonski,I V Prokhorov 及其合作者[1,2]突破了传统光学加工的束缚,将电磁学和流体动力学理论结合于光学加工中,发明了磁流变抛光技术(M RF )。

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中几种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中几种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中几种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1王慧军,张飞虎,赵航,栾殿荣,陈亚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E-mail:hj_wang2003@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光学抛光新方法—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

文中首先介绍了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装置。

进行了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实验,采用轮廓仪实测光学玻璃超声波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轮廓曲线。

通过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工艺实验,研究了几种工艺参数,包括磁场强度、超声振幅、抛光工具头与工件的间隙、抛光工具头转速、工件转速对光学玻璃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获得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出了光学玻璃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材料去除规律。

光学玻璃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材料去除规律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技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材料去除率,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超声波抛光,磁流变抛光,超精密加工中图分类号: TH1611. 引言随着现代光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光学系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例如高分辨率、大视场等,这些要求促使光学设计者越来越多地考虑采用非球面镜。

非球面光学元器件也广泛应用于航空机载设备、卫星、激光制导、红外探测、激光核聚变、巡航导弹、眼科仪器、各种民用照相机及摄影机、望远镜、显微镜等诸多军工和民用领域。

非球面的应用离不开非球面的加工和检测技术,由于受抛光工具尺寸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非球曲面光学元器件的超精密加工问题一直困扰着光学制造业[1]。

本文介绍了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这一新的光学加工方法,该方法为非球面的超精密加工,尤其是具有小曲率半径的凹曲面的超精密加工开拓了一种新思路。

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方法将超声波抛光[2,3]与磁流变抛光[4-6]有机的复合在一起,因此兼有两种方法的优点。

在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中,由于材料是在小范围内被去除,因此,该方法可应用于小曲率半径的凹曲面的抛光加工。

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实验已经证明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方法具有比常规磁流变抛光方法更高的抛光效率[7]. 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光学玻璃K9的材料去除率理论去除模型也已经讨论过[8]。

KDP晶体磁流变抛光过程中去除函数稳定性研究

KDP晶体磁流变抛光过程中去除函数稳定性研究

幅骸 , 功抑制 j 铁 粉氧 化 ,解决 J 磁 流变 抛 光 人¨径 KD P 晶体 f l 、 f 抛) 匕 液 的流 变性 火稳 难题 , 实现
, , _ ——. . '
一 —
. பைடு நூலகம் 一
中 国 工 程 物 理 研 究 院 科 技 年 报
了抛 光斑 的稳 定化 ,如 图 2所 示 。
图 1 抛 光 液 流 变 性 与 抛 光 斑 不 稳 定 性 示 意 图
1 l
l J
一。 瑚
i . _
图 2 抛 光 液 流 变 性 及 抛 光 斑 稳 定 性 示 意 图
2 KD P晶体 非水 基磁 流 变抛 光液 互 溶 易挥 发体 系微 量 水检 测研 究
基_ j 潮解 原理 的 K DP抛 光液 体 系 中 , 水含 量 是影 响 去除 率 的重 要 因素 。 大 口径 K DP抛 光时 『 ¨ J K, 水 份必 然存 在流 失 、挥 发 等现 象 ,含水 量 降低会 明显 导致 去除函数 波 动较 大 ,从而 影 响到 去除 函 数 的稳
近似认为 除 函数波 动不 人 ,这 Ⅱ 三 址 已有 义献 报道 均 只涉 及小 口径 KD P 抛光 的重 要原 【 夫 】 之 。但 程 应 L } J 』 I j 的 大 口径 K DP ,抛光 时间较 长 ,j 水 份挥 发及 去除 函数波 动 不能忽 略 , 此 测且 溶 易挥 发体 系微 } 水 及 其稳 定化技 术 足人 u径 K DP磁 流变 抛 光的技 术 础 与前提 。
力学 与工 程 学科
王 超
高级 工程 师
【 } j 6 -- 4, 7 6 _
E ma i l : l 1 a n g c h u ) h i t ( a l e p . ‘ "

光学零件磁流变抛光磁流变抛光液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去除深度硕士论文

光学零件磁流变抛光磁流变抛光液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去除深度硕士论文

高效率磁流变抛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激光核聚变、航空、航天、宇宙探测、军事侦察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人们对光学零件的表面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在常规光学玻璃加工中,研磨、抛光是最常用的制造光滑镜面的方法,但是传统的抛光技术存在着效率低、精度不能满足现代光电技术发展的要求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磁流变液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其性能也逐步提高。

磁流变抛光技术(MRF)正是在磁流变液发展的基础上被提出的,是一种新兴的光学表面精密加工技术。

随着人们对超精密抛光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超光滑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磁流变抛光技术以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研制磁流变抛光液。

根据磁流变抛光的机理和特点,提出了适用于K9光学玻璃抛光的磁流变液的要求。

根据这一标准,分析了磁流变抛光液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原理及特性要求,由此确定了磁流变抛光液的各组成成分和配置工艺路线,成功研制了性能良好的磁流变抛光液。

2.材料去除率实验研究。

利用制备的磁流变抛光液进行材料去除实验,根据正交实验法以及单因素法的补充,得到了各因素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主次关系和影响规律,为材料去除的定量控制和磁流变抛光液的性能改良打下了基础... 更多还原【Abstract】 With the laser fusion, aviation, aerospace, space exploration, military reconnaissance and other high-tech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requirements of people on the surface of precision optical components increasing. In conventional optical glass machining, grinding and polishing ar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mooth mirror. However, there are issues that the traditional low efficiency polishing technology, accuracy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opticaltechnology.In the... 更多还原【关键词】光学零件;磁流变抛光;磁流变抛光液;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去除深度;【Key words】Optical Components;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MR Fluids for Finishing;Material Removal Rate;Surface Roughness;Removal Depth;摘要5-7ABSTRACT 7-8目录9-11第一章绪论11-171.1 前言11-121.2 磁流变抛光技术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12-151.3 高效率磁流变抛光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5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15-17第二章磁流变抛光机理分析及其装置实现17-242.1 光学零件的传统加工方法17-192.2 磁流变抛光机理19-212.3 磁流变抛光装置实现21-232.4 本章小结23-24第三章磁流变抛光液的研究24-383.1 磁流变液的研究与发展24-263.2 磁流变抛光液的性能要求26-273.3 磁流变抛光液的组成选取27-333.3.1 磁敏微粒选取27-293.3.2 基载液选取29-313.3.3 添加剂选取31-323.3.4 抛光磨粒选取32-333.4 磁流变抛光液的制备工艺路线33-343.5 磁流变液本构模型比较34-373.5.1 Bingham粘塑性模型34-353.5.2 双粘度模型353.5.3 Herschel-Bulkley模型35-363.5.4 其他模型研究36-373.6 本章小结37-38第四章磁流变抛光液的初步应用及实验38-634.1 磁流变抛光的实验目的及实验条件38-394.2 实验工艺参数的选定39-404.3 材料去除实验及结果分析40-574.3.1 实验方案设计及结果40-424.3.2 对材料去除率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分析42-444.3.3 抛光磨粒浓度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分析44-464.3.4 抛光磨粒粒径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分析46-484.3.5 磁敏微粒含量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分析48-504.3.6 材料去除深度微观形貌的初步研究50-574.4 表面粗糙度实验及结果分析57-614.4.1 实验方案设计及结果57-604.4.2 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分析60-614.5 本章小结61-63第五章总结与展望63-665.1 研究工作总结63-645.2 进一步的展望64-66参考文献【索购全文】Q联系Q:138113721 1030850491全文提供服务费:25元RMB 即付即发支付宝账号:xinhua59168@【说明】1、本站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代理商,作者如对著作权益有异议请与总库或学校联系;2、为方便读者学习和引用,我们可将图片格式成WORD文档,费用加倍。

往复式动磁场磁流变抛光机理及抛光液制备

往复式动磁场磁流变抛光机理及抛光液制备

往复式动磁场磁流变抛光机理及抛光液制备孙百万;黎胜权;王任胜;修世超【摘要】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往复式动磁场磁流变抛光试验方法,分析了往复式动磁场磁流变抛光的微观去除机理及工作特点.根据试验要求研究了磁流变抛光液的制备工艺和各成分配比,配制了磁流变抛光液.在分析了其组成和各成分特性的基础上,对配制的磁流变抛光液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采用制备的磁流变抛光液,利用往复式动磁场磁流变抛光方法对材料光学玻璃进行了磁流变抛光试验,结果证明了制备的磁流变抛光液与往复式动磁场磁流变抛光方法的有效性.【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往复式磁流变抛光;动磁场;磁流变抛光液;制备【作者】孙百万;黎胜权;王任胜;修世超【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8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磁流变抛光是二十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抛光技术,利用磁流变抛光液在磁场中的流变效应进行抛光。

光学元件表面的纹理特征直接影响其性能,性能较好的光学元件应具有表面纹理均一及纹理各向同性特点。

现有的磁流变抛光方法往往工件与抛光头相对运动比较单一,因而抛光表面纹理均化特性不够理想,同时还具有抛光区的磁流变液交换不充分的缺点,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获得较高均一特性表面纹理的磁流变抛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1]。

往复式磁流变抛光装置采用载液槽相对抛光头(或工件)往复移动,抛光头(或工件)高速旋转,因此工件与磁流变抛光液形成一种复杂的相对运动,避免了传统磁流变抛光装置中磁场发生装置固定导致抛光纹路单一的问题。

而且有利于抛光区域内的磁流变抛光液不断的更新和补充,也有利于改善抛光加工的去除率。

当将载液槽与磁场发生器固联时,载液槽与磁场一起做往复运动。

磁流变抛光预补偿交叉耦合轮廓控制算法

磁流变抛光预补偿交叉耦合轮廓控制算法

磁流变抛光预补偿交叉耦合轮廓控制算法孙希威【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直线和圆弧的轮廓误差模型,根据磁流变抛光运动特点推出了三轴联动时的轮廓误差模型,并针对该模型提出了三轴联动预补偿交叉耦合轮廓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及加工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跟踪圆弧轮廓时,采用三轴预补偿交叉耦合轮廓控制算法,轮廓误差由0.045mm减小到0.006mm,可见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小轮廓误差.通过对球面K9光学玻璃进行的磁流变抛光实验,获得了表面粗糙度Ra0.636nm、面形精度P-V值52.14nm的球形表面.【期刊名称】《制造业自动化》【年(卷),期】2012(034)011【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轮廓误差;交叉耦合;磁流变抛光;控制算法【作者】孙希威【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90 引言超精密加工的轮廓精度控制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1],就数控系统而言,其轮廓加工轨迹是多轴协调运动的结果。

因此,为提高伺服系统的轮廓控制精度,可采用两种办法:一是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提高每个单轴的跟踪精度,从而达到改善轮廓精度的目的。

这种控制方法对单轴的伺服控制而言是闭环控制,但对由各联动轴组成的轮廓控制系统来说则是开环控制的,这实际上很难保证超精密机床轮廓加工精度。

二是以轮廓精度为控制目标,将各个轴组成的轮廓控制系统设计为轮廓闭环系统,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单轴控制精度的基础上,大大的提高系统轮廓控制精度。

本文主要以轮廓控制为目标,讨论预补偿交叉耦合轮廓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1 轮廓误差模型1.1 轮廓误差模型1.1.1 直线轮廓误差模型刀具的实际位置距离轨迹在法线方向上的偏差为轮廓误差。

对于不同形状的轨迹,推导轮廓误差模型如下:直线轮廓误差可以从图1(a)的几何关系中得到。

图1 线性和圆轮廓误差模型式中,Ex和Ey分别为x轴和y轴的实际跟踪误差,θ为直线轮廓的倾角。

磁流变抛光工具及其去除函数

磁流变抛光工具及其去除函数

ISSN 100020054CN 112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ua U niv (Sci &Tech ),2004年第44卷第2期2004,V o l .44,N o .213 381902193磁流变抛光工具及其去除函数张 云, 冯之敬, 赵广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03204203基金项目:国家“八六三”高技术项目(2001AA 4211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75062)作者简介:张云(19742),男(汉),山东,博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冯之敬,教授,E 2m ail :fengzj @ntl.p i m .tsinghua .edu .cn 摘 要:在确定性抛光过程中,去除函数对于工件表面精度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该文提出了一种磁流变抛光工具,在机床加工范围内能够加工任意形状、任意尺寸的工件。

分别求出了抛光区域内压力的两个组成部分,磁化压力和流体动压力的数学表达式。

根据P reston 经验公式,得到了磁流变抛光的理论去除函数模型。

最后通过实验得到了这种抛光工具的去除函数,验证了理论去除函数的合理性,满足使工件面形误差收敛的必要条件。

精确获得去除函数是实现数控磁流变抛光的前提。

关键词:制造工艺;确定性抛光;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中图分类号:TH 7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054(2004)022*******M agnetorheolog ica l f i n ish i ng tool and rem ova l functionZH ANG Yun ,FENG Zhijing ,ZH AO Gua ngm u(D epart men t of Prec ision I n stru men ts and M echanology ,Tsi nghua Un iversity ,Be ij i ng 100084,Chi na )Abstract :In deter m inistic finishing,the removal functi on is a very i m po rtant step to i m p rove the surface accuracy of the wo rkp iece .T h is paper p resents a new m agneto rheo logical finishing too l w ith exp ressi ons fo r the m agnetic p ressure and flow p ressure in the finishing zone .T he too l can p rocess a wo rkp iece w ith any shape and size in the li m ited di m ensi on of the m ach ine too l .T he P restonequati on w as used to determ ine the theo retical removal functi on fo r the too l w ith a m ethod that satisfies the necessary erro r convergence conditi on .T hetoo lremovalfuncti onw asalsom easuredexperi m entally to verify the theo retical analysis .T he p reconditi on fo r N C m agneto rheo logical finishing is to determ ine the removal functi on .Key words :fabricati onp rocess;determ inisticfinish ing;m agneto rheo logical finish ing;removal functi on利用磁流变数控抛光技术对脆性材料进行确定性误差修正和抛光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形状动态预测方法

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形状动态预测方法

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形状动态预测方法
杨航;何建国;黄文;张云飞
【期刊名称】《强激光与粒子束》
【年(卷),期】2015(27)9
【摘要】提出了一种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形状的动态预测方法.建立了去除函数形状的演变机制,并根据实际的磁流变抛光应用范围,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得到了较简单的去除函数形状的演变方法.分析表明,对于实际抛光过程,去除函数长度和宽度的改变量与浸入深度的改变量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均在95%以上.与实验结果对比,对去除函数的49次预测中,长度预测的相对误差在-4.52%~5.51%之间,宽度预测的相对误差在-7.20%~6.63%之间.
【总页数】6页(P144-149)
【作者】杨航;何建国;黄文;张云飞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62.1
【相关文献】
1.基于去除函数预测模型的磁流变抛光工艺优化研究 [J], 宋辞;彭小强;戴一帆;石峰
2.磁流变抛光系统去除函数的原点位置标定 [J], 郑立功;李龙响;王孝坤;薛栋林;张学军
3.行星运动方式下不同形状磨头的去除函数 [J], 姚永胜;马臻;许亮;丁蛟腾;王永杰;沈乐;蒋波
4.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获取的微分解耦方法 [J], 杨航;何建国;黄文;张云飞
5.磁流变抛光头形状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J], 尹韶辉;陈越;王宇;朱科军;胡天;范玉峰;朱勇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计算机控制磁流变抛光软件去除算法设计

计算机控制磁流变抛光软件去除算法设计

计算机控制磁流变抛光软件去除算法设计
郑楠;李海波;袁志刚
【期刊名称】《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年(卷),期】2010(008)005
【摘要】根据计算机控制磁流变抛光的去除机理,分析了抛光工艺软件的去除算法核心问题即求解驻留时间函数和加工路径设计.采用简森-范锡图特法对驻留时间函数进行迭代求解,同时优化设计工艺软件的加工路径算法,开展工艺软件全过程模块化、流程化设计,完成工艺软件的代码集成测试.最后,通过工艺软件控制磁流变抛光330mm×330mm石英平面反射镜实验,验证去除算法控制抛光过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从而证实工艺软件去除算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指导大口径光学元件的磁流变加工.
【总页数】4页(P616-619)
【作者】郑楠;李海波;袁志刚
【作者单位】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7;TP273
【相关文献】
1.磁流变抛光系统去除函数的原点位置标定 [J], 郑立功;李龙响;王孝坤;薛栋林;张学军
2.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获取的微分解耦方法 [J], 杨航;何建国;黄文;张云飞
3.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形状动态预测方法 [J], 杨航;何建国;黄文;张云飞
4.酸碱度对磁流变抛光去除作用的调节机制 [J], 李晓媛; 叶敏恒; 刘佳保; 田东; 张云飞; 董会; 王超
5.磁场分布对多磨头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的影响 [J], 路家斌; 宾水明; 阎秋生; 黄银黎; 熊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流变抛光驻留时间算法

磁流变抛光驻留时间算法

磁流变抛光驻留时间算法
孙希威;韩强;于大泳;刘胜
【期刊名称】《光电工程》
【年(卷),期】2009(36)1
【摘要】针对磁流变抛光去除量与驻留时间呈线性关系特点,本文以Preston方程为依据,根据磁流变抛光专用机床的运动形式,提出了基于矩阵的磁流变抛光驻留时间算法,该算法通过调整各点驻留时间控制光学器件表面的去除量,达到面形误差修正的目的,适用于非球面等可用通用光学方程表示的回转对称曲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仿真加工可以使球形表面面形误差收敛至十几个纳米.通过对K9光学玻璃球面进行的磁流变抛光实验,获得了表面粗糙度Ra0.636 nm的球形表面,面形精度P-V值由抛光前的158.219nm减小到52.14 nm,验证了驻留时间算法的合理性.
【总页数】6页(P114-119)
【作者】孙希威;韩强;于大泳;刘胜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哈尔滨150001;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电器实验室,广东东莞523072;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5
【相关文献】
1.磁流变抛光去除模型及驻留时间算法研究 [J], 孙希威;张飞虎;董申;康桂文
2.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的驻留时间算法 [J], 吴清飞;任志英;高诚辉;林春生
3.基于最优化思想的磁流变抛光驻留时间算法 [J], 张云飞;王洋;王亚军;何建国;吉方
4.一种舰载相控阵制导雷达驻留时间动态调度算法 [J], 田琳宇; 李波; 梁诗阳
5.认知雷达组网时的带宽与驻留时间分配算法 [J], 杜聪;张贞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椭圆运动方式的小工具抛光去除函数

基于椭圆运动方式的小工具抛光去除函数

基于椭圆运动方式的小工具抛光去除函数刘猛猛;洪鹰【期刊名称】《激光技术》【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removal function of small tool polish , ellipse motion method was achieved through three-rotor movement on the basis of planet motion .Then, a new removal function was investigated and deduc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Preston .At last, the surface matrix of removal function was calculated by computer and after optimization .The final parameters and the removal function which was close to the ideal Gaussian function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ellipse motion is better than planetary removal ’ s.Removal function based on ellipse motion can avoid the defect of previous function of planet motion and increas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during polishing process .%为了改进传统的小工具抛光的去除函数的特性和提高去除效率,在行星和平转动抛光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三转子机构,实现了椭圆式运动方式;以Preston理论为基础,研究并推导了在这种运动方式下的材料去除函数;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了去除函数的面形矩阵,经过优化后获得了最终的抛光参量,得到了与理想的高斯型函数吻合程度高的去除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㊂ 磁流变抛光技术的 非球面光学元件在空间光学 ㊁ 强激光系统 ㊁ 红外和紫外光学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术作为一种先进光学制造技术 , 具有加工过程确定可控 ㊁ 加工结果精确可测以及高精 高 效 去 除 等 特 点 , 有望解
] 5 7 ㊂ 磁流变抛光非球面光学元件的收敛效率取决于高去除效率的去除函数 ㊁ 决非球面制造中的相关难题 [ 曲面 ] 8 ㊂ 目前非球面去除函数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在最接近曲率的球面件 去除函数的确定性以及抛光过程的确定性 [
] 1 1] 1 2] 1 3 ; )水解层塑性断裂理论 [ ; )化学摩擦磨削过程理论 [ ㊂ 微结构断裂理论 [ 2 3
在于破坏微结构的 S 从而降低其 硬 度 , 加 速 了 材 料 去 除 过 程㊂水 解 层 塑 性 断 裂 理 论 认 为 水 在 玻 璃 表 i O 键, 面发生化学作用 , 产生数十纳米厚的水解层 , 水解层不断被抛光粉带走又重新形成实 现 材 料 去 除 , 去除速率取 决于水解层的形成速率 ㊂ 化学摩擦磨削过程理论认为抛光粉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晶格缺陷促进了抛光粉与工件 的结合 , 其与玻璃表面亲密接触后产生的破坏暴露了晶格中的离子空位 , 与玻璃结合 成 键 , 进而抛光粉才得以 对工件实现持续的材料去除 ㊂
0 8 2 0 0 5 1







̇ 其中 : 抛光粉力学特性 ㊁ 基载液流变特性 ㊁ 过 d γ 是剪切率 , K 与抛光液浓度 ㊁ p 是抛光粉密度 , p 是抛光粉直径 , ρ
1. 2 现有去除函数获取方法 去除函数有两种获取方法 : 实验测试法和理论计算法 ㊂ 目前工程上对磁流变抛光 去 除 函 数 的 获 取 采 用 实 验的方法 , 即先在磁流变机床上采斑 , 再利用干涉仪等光学检测手段测量获得抛光斑 实 际 形 貌 , 进而分析计算 当前工艺条件下抛光的去除函数 ㊂ 性误差 ㊂ 多个连续变化的去除函数是不可能的 , 工程上一般采用最接近的去除函数近似 , 该方法会引入去除函数的非线 建立的去除函数模型综合了抛光过程中的机械化学作用 , 能较好预测去除函数对于不同 的 参 数 变 化 的 演 变 趋
) ㊂ 分析得到了抛光粉的接触载荷 Gp, 见式 ( 2
Gp =K
π 4 2 ̇ d γ p p ρ 4
( ) 2
* 收稿日期 : 2 0 1 5 0 5 2 7;
修订日期 : 2 0 1 5 0 7 0 1 ) 基金项目 : 国防基础科研项目 ( A 1 5 2 0 1 3 3 0 0 5 , ㊂ 作者简介 : 杨 航( 男, 硕士 , 主要从事超精密加工和光学元件制造 ; 1 9 8 9- ) h a n d e @m a i l . d l u t . e d u . c n y g
p ∂ τ ∂ ( ) 4 = ∂ z ∂ x 过程 3 表示各点 处 剪 切 力 对 抛 光 液 的 作 用 , 一般
F i . 2 I n t e r a c t i o n so fg e o m e t r n dn o n e o m e t r g ya g y f a c t o r s i nf o r m a t i o no fMR Fr e m o v a l f u n c t i o n 图 2 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形成中几何与 非几何因素的耦合作用关系
2 微分解耦模型
2. 1 微分解耦模型的提出 从E 去除函数形成机理的复杂性使得将演变过程的几何因素分离出来 I P到 E E P 去除函数的演变过程中 ,
成为一个难题 ㊂ 我们提出去除函数的微分解耦模型 , 利用该模型可以将去除函数形成 中 的 几 何 因 素 从 复 杂 的 机械 ㊁ 化学的统计作用中解耦 , 进而利用几何关系和实际的平面斑演绎得到曲面上难以直接获得的去除函数 ㊂ ̇ 根据 1. 材料去除效率 R 的形成因素中 , 其余 1 节分析 , γ 和 K 与几何因素有关且与非几何工艺参数耦合 , ) , ( ) 为非几何工艺参数 ㊂ 式 ( 均表明 R 是 机 械 ㊁ 化 学 共 同 作 用 的 结 果 ㊂ 本 文 在 1. 1 2 3节中提出的非球面去除 函数获取方法中 , 因此只需要将几何因素从机械作用中解 R 形成中的化学参数 在 不 同 工 件 抛 光 时 变 化 较 小 ,
( 响, 据此从 E E P 去除函数演变获得当前球面的去除函数 ; 4)
响结果直接反映在实 验 的 平 面 去 除 函 数 上 , 省去了复杂的理 论分析并且结果可信 , 只考虑工件表面与抛光轮之间的几何 关系 , 利用这种演变关 系 获 得 非 球 面 去 除 函 数 ㊂ 平 面 采 斑 是 非常容易的 , 这样也就同时提高了预测精度和预测效率 ㊂
第2 7 卷第 8 期 2 0 1 5年8月
H I GH P OWE RL A S E R AN DP A R T I C L EB E AM S






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 o l . 2 7, N o . 8 , A u . 2 0 1 5 g
*
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获取的微分解耦方法


航 , 何建国 , 黄
F i . 1 I l l u s t r a t i o no f t h ep r o c e s so fp r o c u r i n g g 图 1 非球面去除函数获取过程示意图 a s h e r i cMR Fr e m o v a l f u n c t i o n p
( 具体可以分为四 步 : 对 非 球 面 面 形 进 行 离 散, 离散面 1)
程几何参数等有关系 ㊂ 可见 , 材料的去除过程与液流的剪切率密切相关 ㊂
实验法获取去除函数简单直接且准确度高 , 但是由于非球面光学元件连续变化曲率的特点 , 实验获得无穷
较好地预测去除函数 , 超出该范围时 , 理论计算结果会过大 , 对于凹曲面 , 曲率 增 大 时 , 预 测 偏 差 越 大㊂目 前 理 论计算方法用于非球面去除函数计算尚不可行 ㊂ 非线性误差问题 ; 理论方法虽然简单 , 限于目前对磁流变抛光机理认识不充分 , 尚不能用于工程实践 ㊂ 总之 , 对于非球面斑的获取 , 实验方法虽然准确 , 但是采斑过程繁琐且无法解决非 球 面 固 有 的 去 除 函 数 的
上采斑近似地得到 ,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分解耦的磁流变去除函数获取的新方法 , 有望改善非球面磁流变抛光 的精度和效率 ㊂
1 去除函数形成机理及现有获取方法
1. 1 去除函数形成机理 磁流变抛光液一般采用磁敏颗粒 ㊁ 非磁敏抛光粉和水基或者非水基的基载液以及添 加 剂 按 一 定 比 例 配 制
9] ㊂ 光学抛光过程材料去除模 而成 , 利用其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柔性缎带 , 实现对光学元件的纳米级材料去除 [ ] 1 0 型[

航等 : 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获取的微分解耦方法
光轮的实际间隙 , R 为各点处的去除率分布 ㊂
共同决定压力分布 , 可以根据雷诺方程进行分析 , 其二 ) , 维形式为式 ( 实际情况下应当考虑三维的流场压力 3 分布以及合适的边界条件 ㊂
图 2 中过程 1 表示初始几何关系和其他工艺条件
p) ∂ (3 ∂ p) ∂ (3 ∂ d h h h u + =6 ηd ∂ x ∂ x ∂ z ∂ z x ㊂ 式中 : 为动力粘度 η
[4 ] 果 ㊂ 抛光粉在工件表面的剪切作用主 宰 了 材 料 去 除 过 程 , 按照一般的颗粒剪切流 Q E D 公司 K o r d o n s k i等 1
微结构断裂理论认为抛光过程是在正压力辅助下 , 剪切力破坏工件表面微凸起 实 现 材 料 去 除 ㊂ 水 的 作 用
一般认为 , 磁流变抛光中的材料去 除 是 抛 光 粉 ㊁ 基载液和工件三体微观机械化学共同作用的宏观统计结
[ 1 8] 耦 ㊂ 结合 S 可以将这种耦合作用关系示意如图 2 所示 ㊂ h o r e y 的研究 ,
示已浸没工件各点处的压力分布 , τ 表示剪切力 分 布 , u 表 示 速 度 分 布, h i n h a m 流体成核后各点处与抛 g a 为B
0 8 2 0 0 5 2
图 2 中 h 表示浸没到抛光液中的工件各点与抛光轮之间的间隙 , 反映了去除效率形成中的几何因素 , p表
1. 3 基于平面斑演变的非球面去除函数获取方法 针对目前非球面去除函数获取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获取非球面 磁 流 变 抛 光 斑 的 技 术 途径 : 利用平面工件采斑 , 在相同工况下对相同材料的去除函数进行演变 , 得到不同曲率 ㊁ 不同浸深下的去除函 数㊂ ( ) 形分别用球面近似 ; 利用平面斑的演变关系将球面等浸深 2 ; ( 平面 ( 的去除函数演变 到 其 等 边 沿 平 面 ( 评估 E I P) E E P) 3) 球面面形的曲 率 和 浸 入 深 度 对 面 形 凸 起 ( 或 凹 陷) 程度的影 分别利用不同球面的去除函数代替非球面全面形各处的实际 去除函数 ㊂ 如图 1 所示 ㊂ 该方法的优势在 于 : 各种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函数的影
[6 ] , 势, 但尚不能用于理论计算去除函数 ㊂ M. 根据非球面的几何关系建 S c h i n h a e r l等人基于张峰建立的模型 1 1 7] ㊂ 该方法在抛光轮与工件间隙为 0. 立了一种不同曲率工件的去除函数的理论获取方法 [ 7~0. 9 mm 时可以 [5 ] 理论获取方法方面 , 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 ㊂ 主要有 : 美国 R o c h e s t e r大学 J . E. D e G r o o t e等 人 1
系, 其关系可由 N 一般有 S 方程确定 ,
( ) 3
过程 2 表示在当前工艺条件下压力和剪切力的关
磁流变抛光液可以用 B 抛光液成核进而改变工件和抛光轮之间 i n h a m 模型处理 ㊂ 当剪切力小于屈服应力时 , g 的间隙 , 即改变原有几何因素 , 反之则不会影响间隙 ㊂ ) 度由式 ( 决定 ㊂ 5 过程 1, 最终形成稳定的核 , 也就确定了工件和抛光轮之间的实际几何关系 h 2, 3 不断循环迭代作用 , a㊂ d u τ= τ 0+ ηd z , ㊁ ㊂ 过程 5, 表示压力场 速度场和实际几何因素 共同作用下形成材料去除的过程 67 h a 将图2所示 R 形成模型中的几何因素和非几何 过程 4 表示了各点处剪切力分布决定的速度场 ㊂ 对于 B 当成核时 , 速度为 0, 未成核时 , 其速 i n h a m 流体 , g (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