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943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943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15•【文号】•【施行日期】2021.09.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943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新机制的建议收悉。
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涵盖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4省区沿黄地区,包括太原、呼和浩特、银川等3个省会(首府)城市,以及宁夏吴忠、中卫,内蒙古乌海、巴彦淖尔、包头、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朔州、忻州、吕梁等主要城市,经济基础较好,生态功能突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粮食主产区。
支持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加强沿黄生态保护,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环境污染系统治理力度,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委在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过程中,将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作为重要内容,以专设章节的形式提出了相关重大任务、工程和重要举措。
一、关于加快构建规划引领一体化机制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对城市群布局和建设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包括呼包鄂榆、兰州—西宁等城市群规划,有关地方编制实施了山西中部等省内城市群规划,明确了各城市群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
国家中心城市的含金量有多大?
国家中心城市的含金量有多大?江寒秋北京,中央商务区。
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仍将以城市群为依托?目前我国9个中心城市分布情况是这样的:华北有北京和天津,华东有上海,华南有广州,西南地区有成都和重庆,中部地区有武汉和郑州,西北则有西安。
东北地区尚未布局国家中心城市。
记者注意到,这些国家中心城市背后,都有城市群做支撑。
北京和天津背后是京津冀城市群,上海背后是长三角城市群,广州背后是粤港澳大湾区,成都重庆背后是成渝城市群,郑州背后是中原城市群,武汉背后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西安则有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依托。
这种发展模式有规律可依。
2018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发布,提出要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
“一个强大的城市群,是中心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没有城市群作为依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就发挥不出来。
因此,国家中心城市首先是城市群的中心。
无论从城市发展趋势,还是目前出台的文件政策,未来的城市竞争格局很明确就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也正是这样,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关注度也会日益升温。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孙久文表示。
如按城市群的逻辑,记者梳理发现,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核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南京、苏州、杭州等为核心)、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核心)、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泉州、厦门、温州、汕头5大中心城市为核心)等几大城市群中的沈阳、南京、杭州、济南、青岛、厦门这些城市正在进行激烈的国家中心城市“争夺战”。
多城“暗战”国家中心城市上述城市正不遗余力地争取国家中心城市。
在辽中南城市群中,沈阳的积极性很高。
2020年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城市发展等级,加快推动沈阳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争取早日纳入国家中心城市体系。
与沈阳形成竞争的是大连。
2023公需必修科目题库及答案全
2023公需必修题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
对[2]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新中国历史上都没有完美的方案。
对[3]要通过出局反观的我,不断地促进思想解放,让思想配合身体和感觉,去更好地适应、改造世界,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和融合。
对[4]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的特点是相对自然展开,在每一个阶段和环节有时间和空间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现代化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的叠加性不强,带来的难度相心不大。
对[5]根据本讲,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体现为“3+4+1”。
错[6]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应当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
错[7]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对[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对[9]以乡镇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
错[10]人口老龄化规律: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越来越老龄化,活力下降。
[11]黄河是我国第一长河。
错[12]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了"执政党"。
错[13]在单位,如果能够通过行动,长期创造出一种“争创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氛围,那么沟通的效果就能达到最大化。
错[14]黄河曾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忧患,水沙之害天下之冠!对[15]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的关键,是头脑内思想的碰撞、交流和搏杀。
对[16]根据本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为“3+4+1”。
错[17]《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降低人为活动过度影响,就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着力减少过度放牧、过度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旅游等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对[18]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容纳的生产力没有完全释放之前,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社会革命还不能出现。
河南省国家战略叠加
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
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中原经济区
——以中原城市群核心9市为依托,打造形成核心发展区域 《规划》明确了“郑州—焦作、郑州—新郑机场—许昌、郑州—开封、郑州—新乡、 焦作—济源—洛阳、许昌—平顶山、洛阳—平顶山”等一批城际铁路,通过加快完善 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形成高效率、高品质的组合型城市地区,打造成为中原经 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 ——以快速铁路通道为依托,构建“米”字形发展轴 《规划》明确了“郑州至徐州、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郑州至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 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一批快速铁路通道项目。以此为依托,构筑沿陇海发展轴、 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等4条重点 开发地带,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发展轴,显著强化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区域 发展中的核心纽带作用。
中原经济区
出 台 过 程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 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
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标志着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河南18个地级市,山西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山东
规 模 范 围
省聊城市、菏泽市及泰安市东平县,安徽宿州市、淮北
措施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
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正式印发了《促进中部地区
夯实产业基 础,全面提 升综合经济 实力 坚持内外 联动,构 筑内陆开 放型经济 高地 突出改革 创新,加 快培育壮 大新动能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3.14•【字号】郑政办〔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郑政办〔2024〕12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3月14日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贯彻落实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和《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农计财发〔2023〕6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农计财发〔2023〕10号)、《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现代设施农业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文〔2023〕541号)等有关部署,加快郑州市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菜篮子”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升级改造老旧设施为重点,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三大工程,构建布局科学、用地节约、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为拓展食物来源、保障“菜篮子”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8.16•【文号】发改地区[2016]1771号•【施行日期】2016.08.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17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8月16日附件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指引下,我国区域发展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区域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特别是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区域无序开发情况比较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协调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工作部署,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创新完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积极推动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河南省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重点归纳笔记
河南省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获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
这说明了( )①要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③科技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④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①②:根据教材知识和题干信息,我国研制C919大型客机说明我国坚持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故①②选项说法正确;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故③选项排除;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故④选项排除;故本题选A。
2、第十四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转播工作在我国大型赛会转播中开创了多项先河:第一次在国内大型综合运动会大规模提供4K公用信号;第一次使用8K技术进行现场直播;第一次使用云计算技术进行转播;第一次深度使用5G技术进行转播……运动场上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说明()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②我国在世界科技创新领域占主导地位③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④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①③④:国家高度重视创新,题干中第十四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转播工作在我国大型赛会转播中开创了多项先河,体现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故①③④正确;②:我国在世界科技创新领域没有占主导地位,故排除②;故本题选D。
3、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断证明,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A.共同富裕B.依法治国C.改革开放D.按劳分配答案:C该题考查改革开放。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B:不符合题意,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不符合题意,按劳分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之一;故本题选C。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3.29•【文号】发改基础〔2019〕599号•【施行日期】2019.03.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9〕599号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呈报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4年)的请示》(豫发改城市〔2018〕619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支撑郑州都市区空间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原则同意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12号线一期、14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规划期为2019-2024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三、深入做好项目建设方案论证。
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应避开文物本体,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的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物保护。
进一步研究有关项目穿越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加强铁路路基、桥梁防护,尽可能减小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四、本期建设项目要与郑州火车站、郑州东站、郑州西站等主要对外交通枢纽做好规划衔接。
统筹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规划布局的衔接,做好换乘设计,提升旅客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五、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和权限审批(核准)项目,基本建设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郑汴一体化
郑汴一体化
来看看时间线:
2005年,“郑汴一体化”由河南大学教授、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最早提出,后来被河南官方采纳。
2006年10月,郑州开封电信同价,于是长途费取消或降低。
2006年11月19日,郑汴城市快速通道——郑开大道通车。
2011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及“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明确将“郑汴一体化”、郑汴新区列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
2013年1月1日起,郑州开封正式实施金融城。
2013年10月26日起,郑州电信城开封共用0371区号,开封原有号码加2位0378区号退出历史舞台。
2014年12月28日,郑恺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2017年1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发改规划〔2017〕154号),要求郑州“引领大都市区建设。
加快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融合发展”。
2017年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批准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开封与郑州的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对民生、通信、金融、交通的直观感受会更明显。
像区号郑州(加2),银行服务费算同城,城际铁路很方便。
纵观城市规划建设,以房地产、政府机关大楼为代表的城市建成区,开封向西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郑与边之间还有很多设施:商场、游乐园、学校、影视基地。
总的来说,郑州-边程建成区正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中牟作为中间点也在快速发展。
郑汴一体化是在稳步进行啦~~。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附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
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区位优势突出,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同时仍需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创新发展能力和开放竞争水平。
为加快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
武汉市城区人口居沿江城市第3位、地区经济总量居第4位,具有支撑长江中游地区和承启上下游的独特作用。
但武汉市“一城独大”“大而不强”,城市圈建设滞后,高端服务功能不足,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还难以发挥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支撑作用。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补齐武汉高端功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服务带动功能,有力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
二是有利于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推动中西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武汉市具有内陆老工业城市的基本特征,改革任务重,同时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又具有创新资源优势。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武汉市先行先试、整合优势,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改革压力转化为制度红利,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模式、新路子,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和引领。
三是有利于构筑内陆开放平台,纵深拓展国家开放总体格局。
武汉市作为沿江城市、立体交通枢纽城市,具备打造对外开放窗口和平台的先天优势,但开放水平和层次不高,窗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武汉市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开放领域,推动沿海与内陆开放联动,优化全国开放总体格局。
国家中心城市
学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意义,推进郑州卫生事业,助力郑州建设新篇章去年年底,国务院相继批复了《促进中部崛起“十三五”规划》和《中原城市群规划》中均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
根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动中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积极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二、为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我们制定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附后,以下简称《意见》),现印送你们。
请你省按照《意见》要求,指导郑州市编制具体实施方案。
郑州市要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功能。
我委将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给予指导支持。
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及大都市区,既是中部与中原崛起的重大战略谋划,也是当前阶段我省经济工作的重点。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义?郑州为什么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功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联系?城市,是产业聚集的载体,也是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社会事业聚集的活动中心及行政管理中心。
国家中心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承担某些国家功能的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所覆盖、辐射和影响的范围应该是全国,或者说辐射和影响范围覆盖全国的城市才叫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但经济发展体量、科技创新水平、辐射带动能力等仍需加快提升,迫切需要抢抓机遇、勇担使命,实现更大作为。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近可引领中原发展、中会支撑中部崛起、远能服务全国大局。
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2016年12月国务院先后审议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和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底,国家发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在该规划中明确的提出了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7年初,国家发行改革委又发布了《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此文件对关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出多方面的要求。
2019年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期间讲话中特别强调,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市体系。
因此,从以上相关文件的相继落地我们不难看出,在国家层面上对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非常重视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之前一直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这种高速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应该是调整经济结构使其不断地优化,朝着一个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的几个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服务业的发展态势赶超第一产业,形成了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态势。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区域,服务业已经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很多地区开始越来越关注服务业的发展。
针对国家中心城市背景下郑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丰富了现有的关于中心城市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
当前,关于生产性服务的相关研究成果不胜枚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聚焦于国家中心城市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研究更有助于丰富完善其相关理论体系。
(2)有助于国家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起步较晚,有关理论的梳理对于我国相关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引言(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发展的趋势,随着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显然这两者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体。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城市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是越来越重要。
一般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我们认为具备一定的集聚和辐射、拉动功能的城市,我们称之为区域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国务院先后审议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和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在该规划中明确的提出了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7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又发布了《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此文件对关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出多方面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中国经历改革开放已有40多年,在这40多年里,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全球化,并且向多个方面(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渗透,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中国何以能谋求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一个国家在参与竞争时最基本的单位是城市,因此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国外学者从各个方面对中心城市进行研究,与国内相比,国外的研究起步是比较早的,所以其研究是比较成熟的。
Tomoya(1997)研究了都市群是如何形成的,发现都市群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模式的。
Lucas(2003)研究发现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外在因素是有一定关系的。
Berliant(2000)研究了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建设中心城市,并且在其研究中对这些因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了排列。
国内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较,起步是比较晚的,目前还不太成熟,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所以其研究成果是比较分散的。
周阳(2012)、王凯(2012)等根据目前状况,对相关理论、概念和特征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和说明,并且在其研究中对国家中心城市的职能和意义进行深入的研究。
武汉和郑州到底算不算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和郑州到底算不算国家中心城市春节前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武汉和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
但近日却有媒体援引相关人士的话称,中心层面批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不代表这座城市就是“国家中心城市”。
那么,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和郑州究竟算不算呢?国家中心城市,是2023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提出的,是指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
但这只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界定,至于怎样才算是“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迄今并没有国家层面权威的定性和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由于这个概念本身的含金量太高,所以有一些争辩、一些不同的理解和引起大家竞争是很正常的。
关于武汉和郑州算不算国家中心城市,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应当算是。
这主要是参照我们已有的国家中心城市作出的推断。
之前6个国家中心城市是如何产生的在武汉和郑州之前,国家中心城市已经有了6个,包括4个直辖市、广州和成都。
它们是分两批进入这个行列的。
一是2023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23-2023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
但文件同时对五大城市的功能又有所区分。
详细内容是:北京:着眼建设世界型大都市,强化首都功能,进展首都经济,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联袂天津引领环渤海地区进展。
上海:优化提升经济功能,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联袂南京、杭州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进展。
广州:增加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功能,强化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联袂深圳、香港、澳门建成创新型国际大都市,推动珠三角地区现代化。
天津:提升国际港口城市、生态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功能,重点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和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协同北京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进展。
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发展问题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462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发展问题研究朱晓燕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摘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郑州市的发展目标,更是郑州市的发展方面和发展动力,目前郑州市已具备了较大的优势,如历史发展机遇,区位交通优势突出,现代产业发展较快,人力资源丰富等,但与国家六大中心城市相比尚存在一些如现代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并从产业构建、航空枢纽打造、创新驱动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现代产业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462-02一、引言中央把郑州定位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对郑州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交通枢纽寄予厚望,更是提出要早日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为我国内陆省份或地区开拓摸索出适合的扩大开放的路径,也为我国早日实现中部崛起目标提供战略支撑。
在2016年河南省十次党代会上,把郑州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被首次在省内最高会议上正式提出,将集全省之力把郑州进一步打造成国际性现代化开放型创新型城市,从交通方面来说,将进一步把郑州打造成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从对外开放方面要把郑州建设成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从产业支撑方面要把郑州建成全国性的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综合提升郑州市的经济、金融、商贸、科技文化中心地位,实现郑州市对全河南省整体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形象树立,区域辐射、带动、引领、集散等任务与使命,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和成都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家六大中心城市。
因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功能,全国各地不少实力较强的城市,如深圳、杭州、长沙、武汉、沈阳、西安等城市也在积极申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人口大省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近些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调整布局成效显著,也在积极地加快郑州市现代化进程,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争取在将来最新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早日实现郑州作为国家十大中心城市之一的目标。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09•【字号】郑政文[2012]244号•【施行日期】2012.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郑政文〔2012〕24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文件精神,加快郑州都市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把郑州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最佳宜居环境城市,率先走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特制定政策措施如下:一、土地政策1.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点保障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需求。
对于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以农用地转用组卷报批;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的,以土地征收组卷报批,用地计划优先安排。
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组卷报批,计划优先安排。
使用原有集体建设用地,符合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流转条件的,可经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后进行变更登记。
2.涉及土地征收的,在土地报批之前,土地储备机构提前做好土地补偿、拆迁安置等准备工作,缩短土地供应周期。
市内五区土地征收补偿方案、国有土地收购方案由三级会审改为二级会审,经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通过后,市政府采用签批制,不再通过联审联批会研究。
3.合村并城安置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意愿,以不同方式供应:使用国有土地的,以划拨或挂牌出让方式供应,其中,安置区和社区内用于经营性发展的经营性用地,参照经济适用住房配建的商业用房管理。
洛阳市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基础知识手册
洛阳市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基础知识手册单选题1、以下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共同富裕就是同时、同等、同步富裕②共同富裕是先富带后富的一个过程③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④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C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正确认识。
①: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同等和同步富裕,①说法错误;②③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先富带后富的一个过程;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
2、《“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21年12月17日对外公布,将“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作为总目标,明确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此举()①反映我国中小企业增长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②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③能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创新升级④表明我国巩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其稳步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本题考查高质量发展、创新、非公有制经济。
②③:我国之所以将“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作为总目标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创新升级,②③正确;①“中小企业增长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与材料主旨无关,①排除;④:我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C。
3、“十三五”期间,从探月、“北斗”再上层楼,到高铁、5G日新月异,从量子、干细胞研究深入“无人区”,到疫情防控得到有力支撑……创新的脉动,随处可以感知。
从探月、“北斗”再上层楼,到高铁、5G日新月异等体现了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是()A.我国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B.从整体上看,我国创新能力强、科技发展水平高C.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D.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答案:C本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布局建设若干国家中心城市,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举措。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但经济发展体量、科技创新水平、辐射带动能力等仍需加快提升,迫切需要抢抓机遇、勇担使命,实现更大作为。
为加快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
郑州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交汇处,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
但郑州经济首位度不高,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力不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
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推动郑州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补齐创新发展和高端功能短板,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
二是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动中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郑州坐依中原经济区广阔腹地,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拥有郑东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郑州整合资源和政策,将人力资源、市场空间、功能平台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积极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模式,带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
三是有利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积极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郑州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是我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内陆进出口大市,具有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先天优势,但开放水平不高、窗口作用不强。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郑州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推动对内对外开放联动,不断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积极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二、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把握引领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以全面创新促转型,着力发展枢纽经济,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改革创新,提升功能。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国内外聚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提升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综合枢纽功能,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形成更多以制度创新为引领、高端功能为支撑的发展新优势。
开放引领、区域联动。
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提升内陆开放门户地位,深化与中原、沿海地区的联动,形成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中原和中部地区开发开放。
生态优先、文化传承。
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明确城镇开发边界,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华夏历史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城市,增强城市软实力和吸引力。
三、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一)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全面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新一代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合金材料等新兴产业。
(二)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增强国际物流通道和文化旅游交流功能,提高服务业外向度,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区域性、功能性总部。
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郑州期货交易所等平台发展,搭建辐射全国的特色化、专业化服务平台,提升服务经济层次和水平。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服务经济。
建设好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三)加快培育发展新经济。
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发展分享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社区经济。
建设龙子湖大数据谷,打造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
推进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建设。
在下一代信息网络、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培育一批未来产业。
四、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四)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以高效市场、有限政府为目标,基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现代治理体系要求的政府管理服务模式。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全面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和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
全面实施政府办事“单一窗口”模式。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五)改革优化创新政策制度。
清理妨碍创新的制度规定和行业标准,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
深化保障和激励创新分配机制改革,落实创新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改革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的相关政策。
完善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机制,建设在线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六)加快聚合创新要素资源。
支持开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全国重要科教中心。
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集聚国内外创新型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专业人才队伍。
加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
(七)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开(封)创新创业走廊等建设,积极开展重大政策先行先试。
培育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推进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创新,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
加快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开放式众创空间。
建设国家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促进国内外技术成果就地转移转化。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高水平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科技合作基地。
五、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枢(八)着力增强航空枢纽作用。
进一步增加连接全球主要枢纽机场的货运航线和洲际客运航线,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
加强国际国内航线对接,强化郑州机场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便捷高效交通系统的无缝衔接,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
推动低空空域开放,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九)巩固提升全国铁路枢纽功能。
优化铁路枢纽布局,加快建设郑州南站和高铁快件物流集散中心,完善枢纽货物转运集疏系统。
拓展铁路枢纽对外通道网络,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大通道,强化郑州铁路枢纽在全国铁路网的作用和地位。
完善提升国际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功能,扩大中欧班列(郑州)服务范围。
(十)建设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
结合郑州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和示范物流园区建设,推进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国际陆港)一体协同,建设以航空、铁路为骨干的国际物流通道,完善以快速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国内集疏网络。
创新多式联运方式,支持开展国家空铁联运试点,建设物流一体化公共信息平台。
六、坚持内外联动,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十一)提升“一带一路”节点作用。
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口岸互联互通,建设东联西进的陆海通道。
聚焦物流、装备制造、工程承包等优势领域,深化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东中欧等重点区域的合作,建设双向经贸产业合作园区和海外物流基地,全面加强文化、旅游、教育、医疗、人才等领域交流合作。
深化与连云港、西安、乌鲁木齐等城市合作,提升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重要节点作用。
(十二)构筑双向开放大平台。
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扩大投资领域开放,积极有效吸引境外资金、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扩大航空服务对外开放,创新国际医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功能,布局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十三)大力发展口岸经济。
拓展郑州国际航空口岸和国际铁路口岸功能,健全口岸经济发展机制,促进口岸与枢纽、物流、贸易、金融联动发展。
提高功能性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运行效益,加快发展中转贸易、离岸贸易等新型业态。
创新大通关协作机制和模式,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十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强化郑州核心功能,推进中原城市群交通一体、产业链接、生态共建、服务共享。
发挥中部崛起战略支撑作用,加强与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互动合作。
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引领中原城市群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的联动互动。
七、彰显人文特色,建设国际化现代都市(十五)引领大都市区建设。
加快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融合发展,共建高效衔接基础设施,共守生态安全,健全多元共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现代化大都市区。
强化重大交通廊道支撑作用,推动城市功能整合和产业布局优化,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大都市区空间结构。
(十六)营造美丽宜居环境。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着力构建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和城市五大生态系统,构筑主城区绿色生活圈、城市周边生态隔离圈、外围森林防护圈。
突出西部山地、黄河沿岸等生态空间主体功能,加强黄河湿地保护修复。
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打造彰显绿城特色的生态网络。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促进资源集约复合利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十七)彰显中原文化魅力。
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古都文化、功夫文化、根亲文化和儒释道文化,提升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和展示交流功能,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提升嵩山论坛影响力,打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
强化城市文化设计,塑造具有中原文化特色、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形象。
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
(十八)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规模和结构,统筹全域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布局、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庄分布、生态涵养。
推进公交都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提升城镇现代基础设施水平。
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增加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郑州市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主体,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改革创新,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给予支持指导,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改革试点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