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步骤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企业建立和执行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该程序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管理。以下为具体描述。
一、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伤害或场所、设备引发事故的因素和条件。企业应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
1. 收集信息:企业应当收集与其生产过程、设备、物质等相关的危险源信息。
2. 列表化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企业需要将危险源进行分类,并制作成清单或者图表。
3. 确定危险源的特征:对于每一个危险源,企业需要明确其特征,比如危险源的性质、来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等。
4. 评估危险源的严重性:企业需要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确定危险源对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以下是风险评价的步骤:
1. 识别潜在事故:企业应该根据危险源的特征和潜在危害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
2. 评估风险概率:企业需要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的概率。
3. 评估风险后果:企业需要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后可能给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4. 综合评价风险:企业根据概率和后果的评估结果,综合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三、控制措施管理
控制措施管理是指对危险源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发生。以下是控制措施管理的步骤:
1. 制定控制措施:企业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对危险源进行改造、使用安全设备、建立安全制度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
一、危险源辨识
1.检查和观察:对企业生产过程、设备和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和观察,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资料和文献调查:收集和分析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危险源的发生机理和特点,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3.经验和教训总结:总结以往的事故和事故隐患,查找造成这些事故的危险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并评估发生概率。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伤害和损失评估: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评估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潜在伤害和损失。
2.发生概率评估:评估危险源发生的概率,包括因素如设备故障率、人员误操作率等。
3.风险等级确定:根据伤害和损失评估结果以及发生概率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以便后续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确定控制措施
确定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潜在的危险和风险。确定控制措施的要点包括:
1.原则和目标:制定安全和健康的原则和目标,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
性和可持续性。
2.措施选择:根据风险等级和可能造成的伤害,选择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工程控制、管理控制等不同层次的措施。
3.措施实施和监控:实施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其可行
性和效果。
4.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事故和紧急情况,减少损失和风险。
这些程序的实施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
1.建立相关制度和规范,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
的职责和要求。
2.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员工对危险源和风险的认识,并加强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
1 目旳
对企业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旳筹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
2 合用范围
合用于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旳筹划工作。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企业危险源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旳筹划工作。
3.2 EHS小组是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旳筹划工作旳归口管理部门。
3.3各部门负责其管辖范围内旳危险源辨识工作,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筹划工作。
4 工作程序
4.1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过程
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4.2危险源旳辩识
识别旳范围
1) 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中所有人员(包括外来人员)旳活动,除常规活动外,还包括异常
和紧急状况下旳活动。
2) 企业所有工作场所旳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旳),如建筑物、机械、车辆等。
3) 企业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旳物资(包括企业外部提供旳),如原材料、物品等。
4) 多种工作环境原因带来旳影响。
5) 考虑六种危害类型
--化学危害:多种有毒有害化学品旳挥发、泄漏所导致旳人员伤害、火灾等;
--物理危害:导致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机械危害:导致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导致旳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人体工程危害:不合适旳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旳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导致旳发病感染。
6) 覆盖三种时态: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旳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旳人体伤害事故;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步骤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步骤
1.制定工作计划:确定策划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表,并指定相关部门
或人员负责实施。同时,明确所需的资源和支持,并进行风险沟通与培训。
2.辨识危险源:通过现场勘察、数据收集、设备检查和工艺分析等方式,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编制危险源清单。
3.评估风险:针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这包括确定事件的可
能性和严重程度,评估损失和伤亡的潜在后果,并确定风险等级。
4.优先排序: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按照优先级排序。通常,优
先处理风险等级较高的危险源,以减少潜在风险和损失。
5.设定风险控制措施:针对每个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采取预防、保护和应急措施等,旨在降低风险等级并减少潜
在风险。
6.实施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的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并分配责任。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并监督和检查控制效果。
7.修订和持续改进:定期复评和修订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
制结果。根据新的风险情况和经验教训,适时进行修订和持续改进。
以上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步骤,每个步骤都需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并需要持续审查和改进。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步骤(精)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步骤
一、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指识别潜在危险源的过程,是安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建立可行的
风险管理计划的基础。
1.1 了解场所和作业流程
要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需要对场所和作业流程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工作环境、条件、场地、设备、工艺和条件,并辨识出与安全相关的所有危险因素。
1.2 借鉴相关文件和标准
国家和行业都有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程,可以从中了解不同行业的危险源和
安全措施。可以借鉴这些文件和标准的经验,以便更好地辨识危险源。
1.3 询问有关方面人员
在辨识危险源时还可以向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咨询和
学习,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危险源。
1.4 制定危险源清单
根据前面的分析,将潜在的危险源记录在表格中,以便后续更好地进行评价和
管理。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评价和量化分析的过程,按照一定的
评价方法和步骤,以便更好地确定各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2.1 确定风险评价方法
根据危险源的特点和评价的目的,确定要使用哪种风险评价方法。常用的风险
评价方法有本质安全性评价、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
2.2 进行风险评价
根据前面的危险源清单,对每个危险源按照事故发生的概率、后果严重性、风
险级别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
2.3 确定风险优先级
按照评估结果,确定每个危险源的安全等级,设置优先级,以便后续根据优先
级决定风险控制的方案和实施计划。
三、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并实施相应安全措施的过程。通过风险控制,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保障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是指在安全管理中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步骤和流程。通过该程序,企业可以识别出可能对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下面将就该程序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系统地对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流程和工作设备进行观察和分析,识别出存在的潜在危险源。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机械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具体的危险源辨识包括以下步骤:
1. 收集信息:了解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流程和工作设备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作业程序等。
2. 观察和分析: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例如,观察工作场所的布局、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操作方式,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条件。
3. 记录和整理:将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危险源的种类、位置、可能的影响和可能的控制措施等。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的风险程度。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风
险的优先级,确定优先采取控制措施的危险源。风险评价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风险的评估指标:根据不同的危险源,选择相应的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可能的伤害程度、可能的发生频率、可能的影响范围等。
2. 进行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指标,对危险源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
3. 优先级排序:对评估结果进行排序,确定风险的优先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哪些危险源需要优先考虑,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一、危险源辨识
1.1 确定危险源的范畴和分类
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危险源的范畴和分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和心理性危险源等。在焦化项目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高温设备、压力容器、煤气管道、化学药品等。
1.2 识别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在确定危险源后,应进一步识别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例如,高温设备可能导致烫伤事故,化学药品可能导致中毒或腐蚀等。通过对事故和伤害的识别,可以更好地了解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 记录并分析危险源数据
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应包括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等。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风险评价
2.1 确定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风险评价是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确定其可能导致的风险程度及影响范围。在焦化项目中,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标准。
2.2 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
根据选定的风险评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根据评估结果,将危险源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级
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确定其优先级。对于高等级的危险源,应优先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对于低等级的危险源,可以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
要的一环,它们的实施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危险源辨识、风
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分析的过程。危险源辨识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工作场所巡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巡查,识别可能存在的
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电气设备、人为因素等。
2.危险源辨识调查:对已发生的事故和不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中的危险源,并加以改正。
3.员工培训:培训员工对危险源的辨识和处理方法,提高员工的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对人身
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的过程。风险评
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1.风险识别: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确认。
2.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其对员工安全和
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
3.风险评估: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其优先级,确定优
先处理的风险。
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危险源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
影响,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三、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控制程序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风险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是指在工作场所中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水平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以下是一个完整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的步骤介绍。
1. 辨识危险源:
首先,需要识别和列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这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实地观察、工作经验和专家意见来完成。危险源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人为的等等。
2. 分析危险源的特性: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其特性、性质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这包括危险源的类型、危害程度、暴露途径、暴露频率等等。
3. 评估风险:
根据危险源的特性和影响,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风险矩阵评估法、风险值评估法、风险优先评估法等。评估风险需要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的等级和优先级。
4. 制定控制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通常采用控制措施的层次性原则,即优先采取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如实施集体防护措
施、改变工艺流程、使用安全设备等。如果采用技术控制措施无法完全消除风险,还需要配合使用行为控制措施,如培训员工、制定操作规程等。
5. 实施控制措施:
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改造或安装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减少或消除风险的潜在和现实威胁。
6. 监督和评估:
对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要求。可以通过监控设备、定期巡检、员工培训等方式来开展监督和评估工作。监督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措施的依据,不断优化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一、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1.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辨识的范围,例如其中一生产车间、一些设备等;明确辨识的目标,例如辨识危险源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等。
2.收集信息和数据:通过工艺流程图、设备说明书、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等途径,收集与辨识范围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4.记录和整理危险源:将识别出的危险源记录在危险源清单中,标明危险源的名称、特性、危害程度、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等相关信息。二、风险评价的程序
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危险程度和风险等级,其程序如下:
1.确定风险评价的目标: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例如评估危险源对人身安全的威胁程度、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2.收集信息和数据:通过对危险源的进一步调查和研究,收集与风险评价目标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3.评估危险源的危险程度: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的方法,对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例如使用风险矩阵或风险评分模型等。
4.确定风险等级:根据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如红色、橙色、黄色等,以便进行后续的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
5.编制风险评价报告:将评估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编制风险评价报告,明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主要危害因素、需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等。三、风险控制管理的程序
风险控制管理是为了降低潜在危险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保障人员
安全的重要环节,其程序如下:
1.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明确措施的具体内容、责任人和执行时间等。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方面。在策划这些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包括所在行业的特点、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员工的需求等。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过程。
一、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识别和梳理。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需要采用系统性的方法,包括:
1.进行全面的场地勘察,了解工作场所的布局、设备、材料等情况;
2.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记录、事故事件等;
3.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了解适用于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
4.与员工、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获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辨识危险源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因素:包括有毒、有害等物质,高温、高压等物理条件;
2.机械因素: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因素;
3.生物因素:包括病原体、噪声、辐射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因素;
4.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心理疲劳等因素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概率: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历史数据、专家经验等来进行评估;
2.后果:即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需要考虑不同等级的后果;
3.风险等级:通过综合考虑概率和后果,将风险进行分类评级;
4.风险源的重要性:即对于工作场所安全影响较大的危险源,需要特别关注。
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包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一、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
分析,确定危险源的具体位置和性质。危险源的辨识是风险评价和风
险控制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危险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价和
风险控制。
1.1常见的危险源
在工作场所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的运转,
电气设备的使用,高处作业,化学品的接触,火灾爆炸,高温高压等。这些危险源都可能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1.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的辨识可以通过现场勘查、设备检查、工艺分析、职业危
害因素监测和事故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通过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设
备和作业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1.3例证
举例来说,某企业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其生产现场存在着多种化学品,这些化学品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在危险源辨识时,要重点关注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过程,确定其存在的潜在风险,然后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其对员工的影响程度和可能发生的频率,确定风险的级别,为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1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风险矩阵法、事件树分析、故障模式效应分析、层次分析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具体的风险级别,为风险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2例子
继续以化工企业为例,对于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法,将化学品的毒性,腐蚀性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综合评估其对员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1.工作活动分类
编制一份工作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2.危险源辨识
辨识与各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3.风险评价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
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
4.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职业安全卫生措施是否足以把危险源控制住并
符合法规的要求。
5.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
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组织应确保新采取的和已有的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
6.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容许。
●工作活动分类
组织执行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首先要准备一份工作活动分类表。工作活动的分类要考虑对危险源的易于控制和必要信息的收集,既要包括日常的生产活动,又要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等。工作活动的分类方法可包括:
(1)组织厂房内(外)的地理位臵;
(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阶段;
(3)计划的和被动性的工作;
(4)确定的任务(如:驾驶)。
在工作活动分类的基础上,全面有针对性地执行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组织应设计一种简单的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格式,一般内容如下:
(1)工作活动;
(2)危险源;
(3)现行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共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共5篇)
第一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
⑴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一份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⑵辨识危险源:辨识与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⑶确定风险: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
⑷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预防措施是否以把危害控制住并符合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⑸制订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
⑹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承受。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因素,环境缺陷(温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等方面的问题)
1按能量分为7种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或心理)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和我们有关的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好、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通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对潜在危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过程。它们是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和员工健康的重要步骤。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的定义、目的、步骤和实施措施。
一、危险源辨识的定义、目的和步骤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潜在的风险。其目的是确保工作场所以及工作过程中潜在危险的识别,从而为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如下:
1. 收集相关信息:收集关于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相关设备的信息,包括工作场所布置、设备状况、工艺流程等。
2. 识别潜在危险源:从收集的信息中识别出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源,例如机械设备的运行风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风险、人员行为风险等。
3. 评估危险程度: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4. 优先排序:根据危险程度对危险源进行优先排序,以确定需要优先处理的危险源。
5. 制定对策:对每个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二、风险评价的定义、目的和步骤
风险评价是指对识别出的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风险的大小,并判断是否接受该风险程度。其目的是为制定和实施针对各种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评价的步骤如下:
1. 评估风险程度:根据危险源辨识中识别出的危险源的性质、频率和暴露程度等因素,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可能造成的损害。
2. 比较风险程度:将评估得到的风险程度与事先设定的风险接受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接受该风险程度。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
1.工作活动分类
编制一份工作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2.危险源辨识
辨识与各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3.风险评价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
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
4.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职业安全卫生措施是否足以把危险源控制住并
符合法规的要求。
5.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
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组织应确保新采取的和已有的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
6.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容许。
●工作活动分类
组织执行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首先要准备一份工作活动分类表。工作活动的分类要考虑对危险源的易于控制和必要信息的收集,既要包括日常的生产活动,又要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等。工作活动的分类方法可包括:
(1)组织厂房内(外)的地理位置;
(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阶段;
(3)计划的和被动性的工作;
(4)确定的任务(如:驾驶)。
在工作活动分类的基础上,全面有针对性地执行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组织应设计一种简单的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格式,一般内容如下:
(1)工作活动;
(2)危险源;
(3)现行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步骤
一、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划分作业活动(也可称业务活动):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
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②辨识危害: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③确定风险: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做出主
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
④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OSH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住并符合
法律的要求。
⑤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组织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
⑥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承受。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这在辨识上给我们增加了难度。如果把各种构成危险源的因素,按照其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划分成类别,无疑会给我们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带来方便。
二、危险源的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以下两大类:1.第一类危险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
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2.第二类危险源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
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
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
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2)人的失误
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环境因素
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
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
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
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
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此外,还可从一些广义的角度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例如:
——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与爆炸类;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和生理性、行为性、其他。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也可列出一份问题的提示单,例如:
——在平地上滑倒(跌倒);
——人员从高处坠落;
——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头上空间不足;
——与工具、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
——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险源;
——车辆危险源,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
——火灾和爆炸;
——对员工的暴力行为;
——可吸入的物质;
——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
——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伤害的物质;
——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
——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
——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
——照明度;
——易滑、不平坦的场地或地面;
——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
——合同方人员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