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商品
常见的假冒伪劣商品识别方法
常见的假冒伪劣商品识别方法
1.观察外包装:假冒伪劣商品通常在外包装上做手脚,无论是字体、
颜色、印刷质量还是商标标志都与正品有所不同。
购买者可以通过对比正
品包装和可疑商品包装的细节差异,来判断是否是假冒伪劣商品。
2.仔细检查商标标志:商标标志是商品真实性的重要证明,在购买时
应仔细观察商标标志的质感、反光度和色彩等细节,使用放大镜可以更加
容易辨别真伪。
3.注册查询商标信息:购买者可以通过商标注册查询系统查看商品商
标的注册信息,包括商标的注册号、使用范围等,进一步确认商品是否合法。
4.价格判断:假冒伪劣商品通常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如果一些商品的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很可能是假冒伪劣商品。
购买者应理性对比价格,
警惕过低价格的商品。
5.嗅觉判断:假冒伪劣商品有可能使用了劣质材料,会有特殊的气味。
购买者可以通过闻一闻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气味来鉴别真伪。
6.商品包装质量:假冒伪劣商品的制作工艺和包装质量通常较差,外
观上可能存在开胶、掉色、划痕等现象。
购买者应仔细观察包装是否完整
以及包装质量是否符合正品标准。
7.网购售后服务:网购商品存在较大的风险,购买者可以通过查看卖
家的信誉度、评价和售后服务等情况来判断商品的真实性。
选择信誉好的
卖家,购买时注意商品的评价信息和售后保障。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辨识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购买者也应自觉增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警惕性,不盲目追求低价购买,选择有保障的渠道和信誉好的品牌。
假冒伪劣产品调研报告
假冒伪劣产品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假冒伪劣产品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给消费者的权益造成损害,还对正当经营者的利益构成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假冒伪劣产品的现状和影响,本次调研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假冒伪劣产品的种类和数量;2. 探究假冒伪劣产品的供应链和流通渠道;3. 分析消费者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态度和影响;4. 寻求解决假冒伪劣产品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以下方法和途径进行数据收集:1. 网络搜索:通过搜索引擎和相关专业网站,收集相关报道、调查和统计数据;2. 实地调研:选择几家常见的商场、超市和电商平台,对部分商品进行实地检查和比对;3.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在线或纸质问卷调查;4. 采访访谈:联系相关行业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和举报投诉渠道,进行访谈和采访。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假冒伪劣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根据调研数据,目前假冒伪劣产品涉及范围广泛,主要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等。
其中,食品和药品是受众关注的焦点领域。
据相关统计数据,过去五年内,我国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案件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
2. 假冒伪劣产品的供应链和流通渠道通过调研,假冒伪劣产品的供应链和流通渠道比较复杂。
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生产环节:滥用商标、仿冒产品的生产,主要通过小作坊、黑工厂等非法生产点进行。
- 销售环节:假冒伪劣产品主要通过传统零售店、网店和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也有一些通过小广告、地摊等方式进行销售。
3. 消费者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态度和影响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假冒伪劣产品表示担忧,其主要原因如下:- 对健康的威胁:假冒伪劣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 损害权益: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会导致经济损失,并且很难维权。
4. 解决假冒伪劣产品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访谈和采访调查的结果,解决假冒伪劣产品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
辨别假冒伪劣商品方法
辨别假冒伪劣商品方法
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认明商标标识。
名优商品通常会在包装上印有商标标识及商标注册标记。
无良商家可能会使用与名优商品相似的装潢图案,但不使用名优的注册商标标识。
因此,购买时应仔细观察商品注册商标。
注意包装印刷质量。
名优商品的包装用料通常比较考究,包装图案印刷清晰、色彩适度。
假冒伪劣商品的包装可能存在颜色不正、走形走版、图案模糊等现象。
注意包装上的说明。
名优商品会按规定在包装上注明品名、厂名、厂址、成分、出厂日期等说明内容。
而假冒伪劣商品可能故意不标明这些信息,最常见的是没有厂名、厂址或只写“中国制造”等。
选择正规购物场所。
正规商场和超市通常有较为严格的进货管理制度,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可能性较小。
路边无照经营的地摊或小超市出售的假货较多,因此购买时应优先选择正规商超。
检查商品特有标记。
部分名优商品在其特定部位有特殊标记,如自行车、烟、酒等。
这些标记可以作为辨别商品真伪的依据。
检查商品生产厂名。
对于传统名优商品,如果商品名称以地名命名,正宗的传统名优商品通常只有一家生产厂家。
购买时应检查商品的生产厂家是否与商品名称相符。
检查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假冒伪劣商品可能不标明生产日期或保质期,或者标注不清晰。
购买时应检查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确保购买的是新鲜、合格的商品。
通过这些方法,消费者可以有效地辨别假冒伪劣商品,保护自己的权益。
假冒伪劣商品打击保证措施
假冒伪劣商品打击保证措施近年来,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加强市场监管,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本文将就假冒伪劣商品的定义、危害以及打击措施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假冒伪劣商品的定义和危害假冒伪劣商品是指以伪造标识、冒用名牌、仿制包装等手段制造出来,与正品相似甚至几乎一模一样的商品,但质量低劣、成分伪装、安全隐患或功能不全,以获取不当利益的一类商品。
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带来了诸多危害。
首先,假冒伪劣商品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由于质量无法保证,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消费者容易遭受到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犯,信任和满意度也将受到打击。
其次,假冒伪劣商品破坏了市场秩序。
正品厂商因为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而面临销量下滑和声誉受损的风险,影响了正品市场的发展,甚至使得一些优质品牌被迫退出市场。
同时,由于假冒伪劣商品的低价竞争,也给诚信企业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最后,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涉及到非法经济活动。
这些活动有可能会牵扯到跨国犯罪组织,威胁社会安全和稳定。
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措施为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以下将重点介绍其中的几项主要举措。
1.加强法律法规和执法力度针对假冒伪劣商品,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有力地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惩罚。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执法力度,通过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来维护市场秩序。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强执法的同时,也要避免滥用执法权力对合法企业和商品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2.加强市场监管和合作市场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密切关注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和销售行为。
加强市场监管与执法机构的合作,共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传销等违法行为。
同时,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境假冒伪劣商品。
假冒伪劣产品怎么赔偿消费者,消费欺诈的认定是什么
一、假冒伪劣产品怎么赔偿消费者,消费欺诈的认定是什么
假冒伪劣产品赔偿消费者是商家需要按照商品价格的三倍进行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消费欺诈的认定是: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是否构成消费欺诈行为;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意思,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
二、假冒伪劣产品如何举报
发举报假冒伪劣产品需要举报证据,有产品的检测报告,或者是提供商品包装、装潢与正品的差异,也可以拿着产品进行现场检验。
向其提供对方售假的证据,如发票和官方鉴定结果、产品的商标注册证、营业执照及购买发票相关手续等材料。
生产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向当地质监部门举报或投诉,流通领域发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或投诉。
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
三、假冒伪劣商品纠纷的诉讼当事人是谁
因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发生纠纷的购销合同纠纷案件,依据债的发生根据不同区分为合同制度中的产品质量之债和特殊的产品责任侵权之债。
法律快车提醒您,前者依据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法律关系确定案件当事人,而后者属特殊的侵权责任。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的规定,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而设立的,其中的财产损害是指由有缺陷产品引发的消费者其他财产的损害,并非指有缺陷的产品本身。
s。
如何防范假冒伪劣商品欺骗
标题:如何防范假冒伪劣商品欺骗导言:在现代社会,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
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假冒伪劣商品欺骗。
本文将从加强消费者知识与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重商品质量、维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防范假冒伪劣商品的欺骗。
一、加强消费者知识与意识1. 提高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认识:了解假冒伪劣商品的定义、特点和危害,增强警惕性。
2. 学习辨别真伪的方法: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获取有关鉴别商品真伪的知识,学习辨别真伪的技巧。
二、选择正规渠道购买1. 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或品牌:购买时选择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商家或品牌,降低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风险。
2. 注意官方授权渠道:购买时选择官方授权的销售渠道,如官方网站、授权代理商等,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三、注重商品质量1. 注意包装和标识:仔细观察商品的包装、标识、防伪标志等,判断其真实性。
2. 了解商品价格区间:了解商品的市场价格区间,避免过低价格的商品,以免遭受欺骗。
四、加强交流与分享1. 向他人咨询和交流购物经验:多向亲朋好友、同事等询问购物经验,分享购物心得。
2. 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主动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通过集体行动推动相关部门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打击。
五、维权意识与方式1. 保存购物凭证:保留购物凭证、发票等相关证据,为维权提供依据。
2. 联系厂家或商家:如遇到问题商品,及时联系厂家或商家进行投诉或退换货。
3. 寻求法律帮助:如果商家未能解决问题,可寻求相关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六、举报假冒伪劣商品1. 主动参与假冒伪劣商品举报:对于发现的假冒伪劣商品,可以主动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提供线索协助他们打击。
结尾:假冒伪劣商品欺骗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消费者知识与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重商品质量、维权等方式来防范此类欺骗。
维权攻略如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
维权攻略如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在当今社会,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因此,学会辨别真假商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维权攻略,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假冒伪劣商品。
首先,要注意商品的外包装。
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外包装通常会印刷清晰、色彩鲜艳,没有错别字、涂改或模糊不清的地方。
而假冒伪劣商品的外包装往往印刷粗糙,色彩暗淡,甚至有拼凑、模糊不清的情况。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仔细观察外包装,尤其是注意包装上的标识、文字、图案等细节。
其次,要留意商品的质地和做工。
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质地一般较好,手感舒适,做工精细,无明显的瑕疵和破损。
而假冒伪劣商品往往质地较差,手感粗糙,做工粗糙,容易出现脱线、断裂等问题。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以通过触摸、拉扯等方式检验商品的质地和做工,以判断其真伪。
此外,要关注商品的价格。
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价格一般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会过低或过高。
而假冒伪劣商品往往以低价诱惑消费者,吸引消费者购买。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对比市场价格,警惕价格过低的商品,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再者,要查验商品的相关证件和标识。
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通常会附带完整的产品说明书、保修卡、合格证等证件,以及清晰可辨的商标、防伪标识等标识。
而假冒伪劣商品往往没有相关证件,或者证件内容模糊、错误,标识也不清晰。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验商品的证件和标识,确保其完整和真实。
最后,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
正规渠道销售的商品,通常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认证,保证商品的质量和真实性。
而一些小商小贩、街边摊等地方销售的商品,存在较大的真伪不明风险。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尽量选择正规的商场、专卖店、官方网店等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综上所述,要想辨别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需要注意商品的外包装、质地和做工、价格、证件和标识,以及购买渠道等方面。
何谓假冒伪劣商品
何谓假冒伪劣商品假冒商品是指含有某种足以导致用户、消费者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
不真实因素中的外部因素包括商标、商品名称、商品外观装潢设计、商品标志标识、产地、商品的生产者等;内部因素包括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价值。
伪劣商品指是指生产、经销的商品,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质量、性能指标达不到我国已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甚至是无标生产的产品。
假冒伪劣产品产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使得生产者低估其生产成本而制假造假。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每个理性生产者所追求的目标,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如果取之无道,则会对社会、对他人带来危害。
每个生产者在进行生产之前都会考虑成本和收益问题。
造假者也是生产者,有自己的成本收益观,在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衡量。
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假冒国内外的知名、驰名商品,能使制假者获得成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的非法利润。
2、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信息不对称。
传统计划经济,完全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市场完全受政府的控制,不存在搜寻信息的问题,买者按照国家或上级的指令向相关的卖者购买产品,卖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再起主导作用,而是起一个辅助作用,买方和卖方必须通过市场达成协议,完成交易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卖方明显掌握着更多的产品信息,相比较来说处于强势的地位。
所以这就给卖方隐瞒信息,以次充好提供了客观的便利条件。
3、法制不完善,使执法者难以找到法律依据。
行政执法手段缺乏,调查取证困难,难以震慑造假的违法分子。
此外,市场缺乏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管手段也是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原因。
4、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及一定的虚荣心理。
有些消费者虽然经济能力有限,但由于强烈的虚荣攀比心理,因此知假买假,特别是买假名牌。
这种虚荣贪图名牌的购买行为给了假冒伪劣的生产及销售以可趁之机,客观上损害了真正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卖假货500元处罚标准
卖假货500元处罚标准
在我国,售卖假冒伪劣商品是严重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售卖假货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定。
下面,我们将对卖假货500元处罚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根据我国法律,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将受到以下处罚:
1.警告:对于初次违法的企业或个人,执法部门可以给予警告,要求其停止违法行为。
2.罚款:对于违法销售金额在500元以上的,执法部门可以处以罚款。
罚款金额根据违法销售金额的百分比确定,一般在1%至20%之间。
3.没收违法所得:执法部门有权没收违法销售所得以及用于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工具、设备等。
4.吊销营业执照:对于严重违法的企业或个人,执法部门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使其无法继续经营。
5.刑事责任:如果违法行为涉嫌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针对500元的处罚标准,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
执法部门会根据违法销售商品的种类、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因素,综合判断处罚力度。
此外,处罚决定还需遵循法律程序,如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制作处罚决定书等。
为了避免卖假货所带来的法律风险,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2.加强对商品的审核与管理,确保商品质量。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
4.了解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意识。
5.及时关注执法部门的政策动态,积极配合执法检查。
最后,我们再次提醒广大商家,售卖假冒伪劣商品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还可能导致自身遭受严厉的法律制裁。
如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
如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假冒伪劣商品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它们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会导致财产损失。
然而,许多人对于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缺乏基础知识,以至于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疏忽。
所以,本篇文章将会为大家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从外观上识别在市场上,许多假冒伪劣商品会和正品在外观上几乎一模一样,以致于让消费者难以区别。
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假冒伪劣产品往往会使用劣质材料,外观细节处理不到位。
比如,颜色过于艳丽、印刷字迹不清晰、边角容易磨损等等。
其次,一些产品上的标志、商标和批次码也很重要。
消费者可以通过认真对比标志和商标的字体和造型是否与官方网站或实体店售卖的产品一致来判断是否是假冒伪劣商品。
批次码也是很重要的证据之一,通过查询批次码的来源实现对产品真伪的确定。
2. 从价格上判断通常情况下,正品商品与假冒伪劣商品的价格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可以从价格上判断商品是否为假冒伪劣商品。
比如,一些品牌的电子产品在市场价值上已经超过了10000元,而其几乎没有优惠的售价却在几千元左右,这就提示我们应该更加小心。
虽然价格不是判断假冒伪劣商品是否真实的唯一标准,但是合理的价格水平可以提醒我们去进一步确认其真实性。
3. 通过壳体和包装识别假冒伪劣商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原彩原味、原貌原样的产品设计,而是简单粗暴地复制外观,并降低甚至彻底省略包装上的细节和辨识度。
消费者只要将壳体、包装与卖家宣传图对比,放大观看,就轻松识别出其是否为假冒伪劣产品。
4. 识别真伪通过售后服务售后服务也可以成为消费者判断产品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为正品厂家一般都会提供专业的售后服务,如专业的售后维修服务、保修期的延长等等。
而假冒伪劣商品卖家往往都没有这些服务,甚至连基本的7天退换货服务都没有,所以消费者可以通过与销售商联系获取相关信息。
总之,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多想、多问、多比较,以避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而受到损失。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方案
击跨境假冒伪劣商品效率。
开展联合行动
03
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跨境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境假
冒伪劣商品。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相关活动,加强信息共享
加入国际组织
积极参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国际组织,如世界海关组织、国际 刑警组织等。
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各国之间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信息交流 与分享。
01
02
03
04
完善法律法规
进一步完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
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 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提升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假 冒伪劣商品的认知和抵制意识
。
促进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 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假冒伪劣
商品。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媒体监督,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进行曝光和 谴责。
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 共同抵制假冒伪劣商品。
04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宣传教育方案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识别能力
开展普及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 保护知识宣传活动,向公众传授 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和技巧
定期交流
定期参加国际组织举办的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加强经验交流和 学习。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合作
考察学习
组织人员到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成效显著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 学习。
经验交流
定期举办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各国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方面的成功 案例和经验。
深化合作
与国际先进机构开展合作,共同研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有效措施和 方法。
假冒伪劣商品的鉴别方法与要点
在查处许多假冒伪劣案件中,大量的假冒产品来自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集散地。这些集散地市场周围是大量的从事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的个人、专业户和生产厂家,造假达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当地政府对此不闻不问,甚至暗中支持。另一方面,造假售假的大量存在还有腐败作为支持。许多被查处的造假案件背后都有行贿、受贿等腐败相伴。假冒伪劣生产呈现出专业化和分散化特点。
属于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
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被假冒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2) 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
2、产品假冒和防伪标识物假冒相伴
假冒伪劣的泛滥刺激了防伪产业的发展,但几乎市场销售好、市场定位较高的产品或多或少都在使用防伪产品。造假和防伪始终就在相互斗争中存和发展。当前的假冒商品中,身披激光防伪标识等防伪外衣的比比皆是,这成了我国假冒产品的一大特点。
3、仿造品和仿冒品并存
目的商品市场上,在假冒产品之外还有大量的仿造品和仿冒品存在。这些仿冒品突出的特征是在商标标识和包装上使用与名牌产品相同或极为相似的图案和风格;在商品的品牌上取与名牌产品相近的名称。
药品和食品有发霉情况的应禁止销售和使用。粉状商品(如面粉、药粉、水泥等)出现团块的,表明受潮失效或变质。
10.手感
手握饱满干燥的谷物及农作物的种子,应感到光滑顶手,插人种子堆(包)时阻力小,感觉发凉;如手握感到松软,插入时阻力大的,则籽粒不饱满,含水量大。
检查香烟时,可用手捏,名牌条装烟从外面轻捏会感觉很硬,冒牌条装名烟里面往往是软纸包装的杂牌次烟,轻捏就觉得纸软。检查烟支时可用手捏,感到烟丝有弹性的为正常;手感疲软、容易弯曲是受潮,发脆的则是干燥。
商家是否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如何判断
商家是否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如何判断商家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以下是判断商家是否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一些方法:1.检查包装和商标:假冒伪劣产品通常在包装和商标上做工粗糙,颜色不均匀,图案模糊等。
消费者可以仔细检查产品的包装和商标有无明显的瑕疵或变形,是否存在与正品不符的印刷错误。
2.了解正品特征:消费者可以事先了解正品的特征和特点,例如颜色、质地、气味等。
如若发现商品与正品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则可能存在假冒伪劣的可能。
3.注意商品价格:价格过低的商品往往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
消费者应该对市场价格有所了解,如若发现一些商品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相比偏低,就要提高警惕。
4.检查销售渠道和商家信誉:合法的正规渠道和商家往往有一定的信誉和声誉,可以通过消费者反馈、媒体报道以及商家官方网站等途径了解商家的经营状态和信誉度。
若商家的信誉度较低,或者其他消费者曾经遇到过该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投诉,则需要警惕。
5.密切关注维权信息:如果消费者购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可以使用官方渠道反馈给相关政府部门或消费者协会,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行动。
关注维权信息也能帮助消费者判断商家是否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6.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有相关认证标志的商品,例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认证、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
这些认证标志通常代表着产品质量和商家信誉的保证。
7.另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来判断商品的真伪。
观察商品的材质、手感、颜色、气味等特征,与正品进行对比。
如果差异过大,可能存在假冒伪劣的可能。
在判断商家是否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时,消费者应保持警惕,同时加强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意识,掌握相关的权益保护途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有合理的怀疑,消费者也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进行鉴别,以确保自己购买到真正的正品商品。
假冒伪劣商品及其特征一
假冒伪劣商品及其特征一假冒伪劣商品及其特征一1.规模庞大且种类繁多: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销售规模日益扩大,种类越来越多。
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药品、化妆品、手机、电子产品到建材、汽车配件等领域,都可能出现假冒伪劣产品。
2.质量低劣:假冒伪劣商品通常采用劣质原材料和工艺制作而成,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产品质量。
这些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使用寿命短、易损坏、易变形等。
3.冒充知名品牌:假冒伪劣商品常冒充知名品牌,以其声誉和口碑吸引消费者购买。
他们仿冒名牌的商标、包装、外观等方面,通过特殊设计和技术手段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这让消费者很难辨别真假,容易上当受骗。
4.价格低廉:假冒伪劣商品的价格通常较低,诱使消费者购买。
他们以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利用消费者对高价商品的认同心理,以获得更多的购买量和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消费者乐于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原因之一5.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通常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他们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非法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从而获得经济利益。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创新者的权益,也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发展。
6.影响消费者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假冒伪劣商品给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产品质量差、安全风险高、服务质量低劣,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害。
同时,假冒伪劣商品也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扰乱了正常经济秩序,使得正规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
针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特征,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监管体制: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和力度,给违法者一个强有力的震慑。
2.提升消费者意识:提高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识别能力,加强消费者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意识的普及,鼓励消费者举报假冒伪劣商品,通过舆论压力和社会监督来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
3.建立信用体系: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建立公开透明的信用信息体系,实行信用奖励和惩戒机制,提高企业违法违规成本,使企业诚信经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违规销售假冒假冒伪劣商品行政处罚种类和依据概览
违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政处罚种类和依据概览1. 引言近年来,随着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对于违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有了更为严格的管理和处罚制度。
本文将从行政处罚的视角,对违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处罚种类和依据进行概述。
2. 假冒伪劣商品的定义假冒伪劣商品,是指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国家强制性标准,通过冒用他人或者其他方式,使其看起来与合格商品相似或者以其他方式迷惑他人的商品。
3. 违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政处罚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计量法》4. 违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政处罚种类4.1 警告对于初犯或情节较轻的违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相关部门可以给予警告处罚。
警告的目的是提醒企业或个人,告诫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警示其不要再次违规行为。
4.2 罚款罚款是较为常见和常用的行政处罚方式之一。
对于违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或违法所得金额,对企业或个人进行罚款处罚。
罚款的目的一方面是惩罚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挤压违法所得。
4.3 暂扣或吊销相关证照或许可证对于严重违法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暂扣或吊销相关证照或许可证的处罚措施。
这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可以有效剥夺违法企业继续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权利,保护市场秩序。
4.4 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违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相关部门可以依法将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这是最为严厉的行政处罚方式,旨在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5. 结论针对违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我国拥有丰富的行政处罚种类和依据。
从警告、罚款、暂扣或吊销相关证照或许可证到追究刑事责任,这些处罚方式都有助于打击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为了更好地遏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还需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以及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打造一个诚信、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
什么是假冒伪劣商品
什么是假冒伪劣商品---------------------------------------什么是假冒伪劣商品“假冒伪劣商品”是指那些含有一种或多种可以导致普通大众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
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分为假冒商品和劣质商品两种类型。
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的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
其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
1.假冒商品:商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别人的产品外形,或未经授权,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借以冒充别人的产品。
在当前市场上主要表现冒用、伪造他人商标、标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冒用优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和生产许可证标识的产品。
2.伪劣商品:是指生产、经销的商品,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质量、性能指标达不到我国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甚至是无标生产的产品。
假冒商品和伪劣商品的区别和联系假冒商品和伪劣商品,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可以互相转化或相互包含的相同类型的商品。
假冒商品,如前所述,是指非常逼真地模仿某个商品的外观,从而使用户、消费者误认为该商品就是真商品。
假冒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是在未经授权、许可(或认可)的情况下,对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商品进行复制和销售。
复制一般是指商品的商标、包装、标签或具有其他重要的特性进行复制。
所谓假冒,就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假借名牌或名家旗号的手法,生产销售其产品(商品),坑害用户、消费者的行为。
因此,从广义上讲,假冒商品的内容与名称不相符,也属于伪劣商品的一种。
但从狭义的角度看,伪劣商品主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了使用价值,与假冒商品也有区别。
如上述所指的假冒产地、厂名或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他人注册商标的,属于假冒商品,不属于伪劣商品。
伪劣商品有时也假冒其他名牌商品进行销售,则此时它既是伪劣商品,又是假冒商品。
伪劣商品和正品有严格区别。
正品是指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有时可分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
如何鉴别假冒伪劣商品
一、如何鉴别假冒伪劣商品1、认准商标标识商标假冒伪劣商品一般都是假冒名优商品。
我国名优商品都使用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商标。
要印刷时,在商标标识周围加上标记:“注册商标”。
真品商标为正规厂家印制,商标纸质好,印刷美观,精细考究,文字图案清晰,色泽鲜艳、纯正、光亮,烫金精细。
而假冒商标是仿印真品商标,由于机器设备、印刷技术差,与真品商标相比,往往纸质较低差,印刷粗糙,线条、花纹、笔划模糊,套色不正,光泽差,色调不分明,图案、造型不协调,版面不洁,无防伪标记。
已注册的商标应由公安部门所属特种行业管理的正规印刷厂印制,而假冒商标一般出自不正当渠道,这些渠道不正规的印刷技术会使所印商标上出现许多疵点特征。
可以通过检验商标上是否有这些疵点特征来确定其真伪。
假冒商标的印刷疵点特征有:(l)墨稿疵点特征:字体不正、笔划偏粗、间隔不均、字迹不清晰,笔不流畅,图案细节被省略,或很粗糙,花纹粗细不一,该圆滑处不圆滑,边线棱角不明显。
(2)制版疵点特征:印刷板周边有缺损,不光滑,版与版之间有差异,字迹变粗,笔划连接不清晰,粗细不均。
(3)印刷疵点特征:多色图案花纹衔接不好,版面拼接处不连贯或重叠部分过多、过少,商标边缘颜色有外溢,该印的地方没有印到。
(4)模切疵点特征:切边外有未切断的纤维,切边与商标边缘没有共同的起伏,切边处有缺损,不圆滑。
2、查看商品标识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规定,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应符合下列要求:(l)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3)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都应予以标明;(4)限期使用的产品,要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5)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假冒伪劣商品的标识一般不是正规企业生产,外包装标识或残缺不全,或乱用乱写,或假冒优质奖标记,欺骗消费者。
如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
如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日益严重。
无论是线下商店还是网购平台,消费者都面临着无数的假冒伪劣商品的威胁。
辨别和避免假冒伪劣商品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假冒伪劣商品,避免财产损失和安全风险。
一、仔细观察包装和标志合法商品在包装和标志上通常会注重细节和质量。
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1. 包装外观:假冒伪劣商品的包装常常存在明显的瑕疵,如颜色不匹配、图案模糊等。
同时还要留意包装上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2. 商标标识:正版商品往往有精细的商标标识,字迹清晰、图案细腻。
而假冒伪劣商品的商标通常存在拼写错误、模糊不清等问题。
3. 包装防伪标识:很多品牌都采用了各种防伪技术来保护自己的产品。
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防伪标签、条形码等来判断商品的真伪。
二、留意商品价格和渠道来源价格是判断商品真伪的重要指标之一。
虽然价格不是绝对的标准,但过低的价格通常是假冒伪劣商品的一个明显特征。
此外,留意商品的渠道来源也很重要:1. 警惕“一元特价”:一些假冒伪劣商品通过“一元特价”等虚假宣传手段吸引消费者。
消费者要保持警觉,理性判断商品的价值与质量。
2.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购买商品时,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是避免假冒伪劣商品的有效方法。
尽量选择大型商场、官方网站和知名电商平台。
三、注意商品质量和细节商品的质量和细节是判断商品真伪的重要依据。
在购买时要细心观察、检查商品的质量和细节:1. 材料与做工:正版商品通常采用优质材料,工艺精细。
而假冒伪劣商品的材料常常粗制滥造,做工粗糙。
消费者可以通过触摸、闻味、摇晃等方式来判断商品的质量。
2. 比对商品型号和规格:购买前要先了解商品的型号、规格等详细信息,再与实物进行比对。
假冒伪劣商品往往存在型号和规格不符的情况。
3. 注意使用说明和保修卡:正版商品通常附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和保修卡。
打击假冒伪劣工作制度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假冒伪劣商品,是指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规,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伪造产地,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其他手段制造、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
第三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执法制度,加强执法力量,确保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知识产权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工作。
第五条鼓励消费者、权利人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对举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二、执法检查第六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知识产权部门应当加强对商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
第七条执法检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执法检查工作。
第八条执法检查人员在进行执法检查时,有权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商品的证明材料、生产记录、销售记录等资料,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九条执法检查人员应当依法行使职权,文明执法,不得泄露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十条对涉嫌假冒伪劣商品的,执法检查人员应当依法采取查封、扣押、抽检等措施,及时固定证据,防止证据灭失。
三、行政处罚第十一条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应当依法予以没收,并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违法行为人,可以依法予以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销售许可证。
第十三条对拒绝、阻碍执法检查的人员,可以依法予以行政拘留或者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冒伪劣商品范文(五)
Writi ng (图画提纲式议论文)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you are to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within 30--35 minu tes. Your essay must meet the requireme nts below.
1.Show your un dersta 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picture below
2.Stat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fake and in ferior products
3.Suggest ways to fight
aga inst fake and in ferior products 假冒伪劣产品
范文
As the picture give n depicts, the socialist market-orie nted economy in our country is develop ing rapidly, just like a truck running at a high speed. But the gen eral public is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ake and in ferior products seriously
hampering the expansion of our market economy. Consumers have to
be very careful in purchasing goods and services they need; otherwise they will fall into the traps set by the illegal manufacturer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fake and in ferior products are extremely harmful. In the first place, they endanger people's health, giving rise to a lot of injury accidents. For in sta nee, in ferior-quality medici nes not only aggravate a patie nt's con diti on, but also tend to threaten his life and, what's worse, to result in his death. Secondly,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are usually sold on the cheap. In many cases they interfere with the no rmal econo mic order in our coun try, affecti ng the marketi ng of many high-quality goods. This, in a great degree,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harms the interests of our state. 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fake and in ferior products are a dan gerous "tumor" in our healthy economy, which must be cut away as soon as possible.
In my opinion, several strong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fight aga inst fake and
in ferior products. On the one hand, those who make them deserve to be severely puni shed by the law. On the other hand, con sumers should lear n to discer n betwee n true and false.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defend their own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263 words)
译文:
正如所给的图画所描绘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
但是公众惊讶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消费者必须经常谨慎地去购买他们所需的货物或服务,否则他们会落入不法制假人所设的陷
阱。
毫无疑问,假冒伪劣产品极其有害。
首先,它们危害人民的健康,引发了许多伤害事故。
例如,伪劣药品不仅使病人的病情恶化,而且往往会威胁病人的生命,更糟的是,导致病人
的死亡。
其次,假冒伪劣产品通常廉价出售。
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又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了许多高质量产品的销路。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损害了我们国家的利益。
因此,我们可以说,假冒伪劣产品是我们健康经济中的一
颗"毒瘤",对此必须尽快清除。
依我看,必须采取若干有力措施来与假冒伪劣产品斗争。
一方面,制假者应该依法严惩。
另一方面,消费者应该学会识别真假。
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