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图文稿
书湖阴先生壁 电子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课题
名称
书湖阴先生壁
科目语文
教学对
象
五年级学
生
教
师
李恩慧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型新授课
课
时
第二课
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四、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学习方法的选择
教法:诵读学习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情感朗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依据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为教学内容,通过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诗句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让学生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1.2 教学目标1. 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及诗意;2. 分析诗句的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3. 领悟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恬淡生活的赞美之情;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原文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2 创作背景2.3 诗句解析1)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描述了湖阴先生的居所环境,展现出清新、宁静的田园风光。
2)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通过“吴音”和“白发翁媪”这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和谐、美满的家庭画卷。
3)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描绘了湖阴先生两个儿子的勤劳场面,反映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4)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以顽皮可爱的小儿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纯真、自由童趣的喜爱。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使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3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以自然景色或家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介绍诗人王安石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4.2 朗读诗歌让学生齐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3 解析诗句分析诗句的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课后作业1. 背诵《书湖阴先生壁》;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首以自然景色或家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3. 深入了解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成就,下节课分享。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

4书湖阴先生壁3教案一、赭题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3,说说你时诗SS的理解,2,介绍作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苑的半山园,常跟耐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的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慨色十分欣赏.随“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遨写在当院靖壁上。
二、诵读,明确诗意2.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旬广3.再读,借助注称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惭了什么?(了解全诗大玄、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荔调)提示:几间简朴的茅台由于经常打扫,檄洁地净,没有苔理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行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印的守护苕:两座多情的山峰.不特遨请就推门而入,把淌淌的秀色送入眼帘.(前两行写庭沈景色,以静态描写方式,令扬庭优环境清洁由乾;后两行采用拟人手法,进行动态描写,把庭院内部与外部美景或系起来,杼动互补。
全诗•把这座乡间小院的美最和主人的高收品格联现在读者面访.给人安用出饮的感受)三、精读.悟诗情1.默读,抓词感悟,说说你新的体会.(倒立于人物彩亲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恰)提示:(I)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官于生活情趣:清加脱俗,朴实勤劳.(2)澜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2.带着新的体会感情朗读。
3.描写兔初,赞美主人晶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操.你感受到了吗?说说吧!表达了诗人退陪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4.诗人是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生动地传递出他的思想情博的呢?提示I礴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N巧妙结合的衣达方法。
5.再次朗读并背诵.。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分析并欣赏《书湖阴先生壁》的艺术特色。
提升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书湖阴先生壁》全文。
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课文难点解析。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利用图像和视频资料辅助教学。
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第二章:作者与背景2.1 作者简介介绍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强调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2 创作背景解析《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三章:文本解析3.1 文本结构分析分析课文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
3.2 语言特色分析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欣赏古文的韵律美。
第四章:艺术特色分析4.1 视觉艺术特色分析课文中的视觉描写。
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画面。
4.2 听觉艺术特色解析课文中的听觉描写。
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中的声音效果。
第五章:课堂活动与作业5.1 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翻译课文。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第六章:课文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的比较推荐与《书湖阴先生壁》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
6.2 文化背景拓展介绍唐代壁画艺术的发展背景。
探讨《书湖阴先生壁》在壁画艺术史上的意义。
第七章:讨论与思考7.1 课文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书湖阴先生壁》的主题思想。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不同观点。
7.2 文化意义思考探讨《书湖阴先生壁》在当代社会的文化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第八章:评价与反馈8.1 学生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和展示中的表现。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8.2 教学效果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九章:教学总结9.1 课程回顾回顾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PPT教案

1、背诵并默写全诗,感悟古诗内涵。
2、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 《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三首PPT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世称临川先生。宋代改革家、思想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 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初读课文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解诗题
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明诗意
大意: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 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 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
明诗意
护卫环绕 着田园
拟人
大意: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 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 开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资料链接
护田:出自《史记》,指汉朝派出使 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
排闼:出自《史记》,指汉高祖卧病 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
通过了解诗意,你觉得湖阴先生是 个怎样的人呢?
朴实勤快
拓展延伸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课堂演练
一、“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拟人、对偶
二、对《江南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 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 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 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 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D.《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 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读一读
全诗可以用较为舒缓、闲 适的语气来读,读出湖阴先生 居所的清幽之感。在读后两句பைடு நூலகம்时,节奏可适当放缓,读出诗 中的自然田园之美。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教案1:课题: 《书湖阴先生壁》导读教材: 《文言文阅读教程》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课文《书湖阴先生壁》的背景、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2. 掌握《书湖阴先生壁》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书湖阴先生壁》的内容和意义。
2. 熟悉文中出现的古代词汇和句式结构。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解读文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列示一个“湖阴先生壁”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回想之前学习的文言文课文,了解一些常见的句式和词汇。
二、讲解课文 (15分钟)1. 带领学生读课文《书湖阴先生壁》。
2. 通过问答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三、课文分析与讨论 (20分钟)1. 分组讨论,就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展开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四、词汇学习 (15分钟)1. 教师讲解文中的生僻词汇,并指导学生进行拼读和理解。
2. 学生们根据给出的词汇表,自行总结并记忆所遇到的生词。
五、句式分析与记忆 (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主要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强化对句式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记忆。
六、课文背诵 (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进行课文的背诵。
2. 分组展示和评选出最佳的背诵者。
七、课堂小结 (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
2. 布置预习任务,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扩展活动:1. 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湖阴先生壁在古代文学中的影响和重要性。
2. 开展文言文阅读比赛,通过朗读和解读课文,展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教案2:主题:《书湖阴先生壁》阅读与解析教材:《文言文阅读教程》教学目标:1. 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情节和含义。
17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14张PPT)

➢ 新课导入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壁
册
此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2
己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特别是要注重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3
六 年 级
课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古诗所
书 湖
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 阴
语 文
后
的进步,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自然的美。
上
小
册
结
先 生 壁
2
0 2
下课!
3
六
书
年 级 语
同学们再见!
文
湖 阴 先 生 壁
上
册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0日
以下为备用PPT课件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2
0
六 年 级 语 文 书 湖 阴 先 生壁23
书 湖 阴 先 生 壁
上
册
2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此 处 可 以 修 改删 除023
书 湖
课 级
语 文
后 上 小 册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不仅了解了古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还领悟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特 殊情感和赞美。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古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历史价值。
阴 先 生 壁
结
课后小结
2 0 2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我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还需要加强。我会通过多阅读、多学习来提高自
册
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心境。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32张PPT)

书 湖
级
阴
语 文
花木成畦手自栽
先 生 壁
上
册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 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2
0 2
杨德逢的庭院 谁家的?
3
六
年
级
语 文
诗人怎样写净的?
上
册
仅用“无苔”二字
长扫净无苔,
何意?
书
湖
阴
先
生
净,即干净 壁
赏析“无苔”
2 0
青
2 3
苔
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
册 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
又不单调。
●茅檐长扫净无苔,
2 0 2
花木成畦手自栽。
从前两句可以看出杨德逢 是什么 ?
3
六
书
年
湖
级
阴
语 文
朴实勤快
爱好洁净
先 生 壁
上
册
兴趣高雅
热爱生活
2
0
2
3
六 年
一水护田将绿绕,
书 湖
级
阴
语 文
两山排闼送青来。
先 生 壁
上
册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 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2
3 六
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净脱俗,
书
年
湖
级 语
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 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
文
阴 先 生 壁
上 册
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
到的无穷乐趣。
2
0
2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2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为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使学生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感受湖阴先生的高尚品质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作者生平王安石(1021-10),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神宗时宰相,提倡新学,反对旧礼教,主张变法改革。
2.2 文学成就王安石的诗歌、散文、论文均有较高成就,尤其以诗歌最为著名。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既有咏史抒怀之作,也有山水田园之篇。
其中,《书湖阴先生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第三章:诗歌解析3.1 诗歌背景《书湖阴先生壁》创作于北宋时期,描绘了湖阴先生高尚的品质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中通过描绘湖阴先生的庭院、竹林、水池等景物,展现了湖阴先生清雅脱俗的生活态度。
3.2 诗歌内容解析诗中首句“书湖阴先生壁”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几句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竹林、水池等景物的描绘,表现了湖阴先生高雅的生活环境。
两句“一水抱孤村,千山绕画屏”则以山水之美烘托出湖阴先生的高尚品质。
第四章:艺术特色分析4.1 对比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竹子与桃花的对比,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4.2 寓情于景诗人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景物的描绘,将湖阴先生的高尚品质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寓意。
4.3 对仗工整诗中运用了对仗手法,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第五章:教学设计5.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2 教学步骤(1)介绍作者王安石及其文学成就;(2)解析诗歌背景及创作意图;(3)分析诗歌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4)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5)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书湖阴先生壁》 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第一章:《书湖阴先生壁》的背景及作者简介1.1 介绍《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1.2 介绍湖阴先生李清照的生平及文学成就1.3 分析李清照的文学风格及其对《书湖阴先生壁》的影响第二章:诗词的整体理解2.1 解读《书湖阴先生壁》的题目及诗意2.2 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2.3 阐述诗词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第三章:词语解析3.1 分析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及其含义3.2 解释生僻词语和古代文化知识点的含义3.3 举例说明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第四章:诗句解析4.1 逐句解析诗词的意境和内涵4.2 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形象描绘4.3 探讨诗句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第五章:教学实践与拓展5.1 设计教学活动,如朗读、默写、翻译等5.2 分析教学目标,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3 提出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第六章:文学鉴赏与审美教育6.1 探讨《书湖阴先生壁》中的审美特色6.2 分析诗词中的艺术手法,如对比、烘托、寓情于景等6.3 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第七章: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7.1 介绍《书湖阴先生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7.2 分析诗词中对家庭、友情、国家等主题的关怀7.3 探讨如何将诗词中的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融入现代生活第八章:比较阅读与创意写作8.1 推荐与《书湖阴先生壁》相关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8.2 分析不同诗词间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8.3 引导学生基于《书湖阴先生壁》进行创意写作,如写一首以“墙”为主题的现代诗第九章:课堂讨论与课题研究9.1 设计关于《书湖阴先生壁》的课堂讨论话题,如诗词中的女性形象9.2 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如调查古代诗词中墙的意象9.3 组织学生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反思10.1 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回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0.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10.3 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节:诗词的整体理解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词的题目和诗意是至关重要的。
六年级上:书湖阴先生壁教案

第一课:书湖阴先生壁教案
主要内容:
一、学业志愿:
1、介绍书湖阴先生的伟大贡献;
2、重视书湖阴先生学业志愿:全心全意投身于国家的革命事业;
3、鼓励学生们模仿书湖阴先生勤奋学习,坚持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业志愿。
二、礼仪礼貌:
1、介绍书湖阴先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重视书湖阴先生化繁就简的礼仪礼貌:有气质不拘小节;
3、鼓励学生们模仿书湖阴先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会礼仪礼貌,做文明合格的人才。
三、课业素养:
1、介绍书湖阴先生的学习态度;
2、重视书湖阴先生的学习素养:虚心积极学习,勤奋求精,求真求实;
3、鼓励学生们模仿书湖阴先生的学习态度,勤奋课业,做真正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少年。
教学过程:
1、教师讲授《书湖阴先生壁教案》的相关内容;
2、通过影视片段进行示范,引导学生体会书湖阴先生的伟大精神;
3、通过磁带录音分解书湖阴先生的金句,使学生理解金句的
深刻含义;
4、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就学习志愿、礼仪礼貌和课业素养等内容进行交流讨论,以提高学生的观念意识。
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书湖阴先生的伟大贡献,关于学业志愿、礼仪礼貌和课业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书湖阴先生的行为习惯中汲取教训。
希望同学们模仿书湖阴先生的伟大精神,在学习上树立正确的志向,争取优异的成绩!。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书湖阴先生壁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写了一位隐居山水的先生的生活环境。
本章将介绍如何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以及如何利用电子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1.3 教学内容1.3.1 电子教案的特点和优势1.3.2 电子教案的制作和使用方法1.3.3 利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的注意事项第二章:诗歌解析2.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及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
2.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中的意象、寓意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2.3 诗歌欣赏通过电子教案展示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
第三章:意象分析3.1 自然意象分析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如山水、花草、树木等,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3.2 人物意象分析诗中描绘的湖阴先生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理解隐居生活的意义。
第四章:寓意解读4.1 人生哲理从诗中提炼出的人生哲理,如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4.2 社会意义分析诗中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评,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
第五章:教学实践5.1 课堂讲解利用电子教案进行课堂讲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意象和寓意。
5.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六章:互动教学活动6.1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模仿刘禹锡的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6.2 诗歌表演学生可以选择诗歌中的某一段落,通过朗诵或表演的方式来展现诗歌的意境,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理解力。
第七章:现代视角解读7.1 当代关联引导学生探讨这首诗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如何将古人的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中。
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1张PPT)

3
六
想象力
书
年
湖
级
3、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
语
文
心境。
阴 先 生 壁
上
册
过程与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2
0
2
3
六 年
四、说教学重难点
级
语
文
书 湖 阴 先 生 壁
上
册
2
0
2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了一个词来形容。(无苔)
7、老师提出疑问,普及知识。(这就奇怪了!南京多雨当时又时值初夏多雨时节,这对青苔
的生长比之其他时节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以扫
2 除,诗人是如何让院子干净到连苔藓都不长了呢?)(时常打扫)
0 2
8、想象:这到底是个多爱干净的男子呀,想象一下春雨过后地上长满了苔藓,湖阴先生在打
壁。)
(二)讲授新课:
1、自由地读一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师强调畦)
2 2、再读此诗(叫学生),指导学生读诗时的停顿在哪?怎么停顿?
0 2
①讲授读诗要遵循平仄规律。(平仄分法:一声二声字是平声,三声四声字是仄声)
3 分法: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 ②按照平仄规律,自由练读,请人展示。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积累了一定量的古典诗
2
歌,也学习了多首王安石的诗歌,对古诗学习具备一定的解读能力
3 六 年
和方法。这首诗在预习过的情况下有不少学生早已会背诵,且通过
18 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12张PPT)

上 册一水/护田/将绿绕, 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
湖 阴 先 生 壁
两山/排闼/送青来。 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
送上满山的青翠。
情感
2 0 2 3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
书
壁上的。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
湖 阴 先
生
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 壁
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
2
0 2 3
《书湖阴先生壁》
六 年 级
宋代·王安石
书 湖 阴
语 文
先 生 壁
上
册
知人论世
2
0
2 3
王安石(1021年一1086年5月21日),
六
年 级
字介甫,号半山,封国公。汉族。临
语 文
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上 册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
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
➢ 新课导入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24学年
六年级语文上册《书湖阴先生壁》课件
书 湖 阴 先 生 壁
册
此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上
小
册
结
先 生 壁
2
0 2
下课!
3
六
书
年 级 语
同学们再见!
文
湖 阴 先 生 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
册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0日
以下为备用PPT课件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为教学内容,通过对诗文的解读,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第二章:作者及创作背景2.1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0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提倡改革,反对骈文,力求文章清新、明快、简洁。
2.2 创作背景《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在任宰相期间,巡视湖阴时为湖阴先生题写的壁诗。
这首诗以湖阴先生的庭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的赞美之情。
第三章:诗文解析3.1 诗歌结构本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属于近体诗中的绝句。
诗的结构紧凑,对仗工整,富有韵律感。
3.2 意象分析诗中主要描绘了湖阴先生的庭院、山水、花木等景象,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品质和诗人对他的赞美之情。
3.3 表达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拟人等手法,使诗文具有更深的意境。
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通过对比描绘出庭院宁静的气氛;“一水抱幽山,山青花欲染”,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品质。
第四章:诗文鉴赏4.1 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反复阅读诗文,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掌握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4.2 体会诗文意境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文的美好意境,感受诗人对湖阴先生的赞美之情。
4.3 分析诗文特点分析诗文的结构、韵律、表达手法等,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第五章:拓展与实践5.1 诗文拓展介绍王安石的其他诗作,使学生了解他的文学风格,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5.2 实践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以自然景色为题材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5.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优秀课件)

课件在线
7
课件在线
8
\\ \\ \\ \\
朗读练习
两一花茅 山水木檐
ta 排 护 成 长 闼田畦扫
送将手静 青绿自无 来绕栽苔 。,。,
书
湖
qi 阴
( 宋
先
) 王
生
安 石
壁
课件在线
9
方式,赞扬庭院环境清洁幽雅;后两行采用 拟人手法,进行动态描写,把庭院内部与外 部美景联系起来,静动互补。全诗把这座乡 间小院的美景和主人的高雅品格展现在读者 面前,给人安闲幽雅的感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件在线
6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
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 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 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 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 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 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 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 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 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 的善施教化。
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讲课人:优质老师
课件在线
1
课件在线
2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
大琡家,当过宰相,在褆宗皇帝支持下实行过改革,历史 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 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 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 美谈。 ①湖阴先生——杨德逢,王安石在金陵(南京)的邻居。 ②长——同“常”,经常。 ③静——同“净”,洁净。 ④畦——田园中划分成的小区。 ⑤排闼——猛地推开六。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

三立国际学校(小学部)课堂教学设计执教时间月日课题《书湖阴先生壁》课型新授课时数1课时主备教师秦亚攀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句意境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3.赏析诗句,培养审美情趣。
4.背诵两首古诗,吟咏积累相关优美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1.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句意境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2.赏析诗句,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教师:PPT学生:1.回忆、收集、了解王安石生平简介。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1.回忆我们学习第一首诗的步骤和方法,(PPT)我们首先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明白大意;其次,我们悟:悟诗句意境,悟诗人表达的情感;最后我们欣赏妙词佳句,欣赏相关诗文。
那,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首诗吗?2.读:①读准字音,读出节奏;②读懂大意:看图,结合注释,你读出了什么信息?本诗是(谁)在(什么地方)写的?前两行主要写了、;后两行主要写了、。
③听听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PPT)七言四顿,读得准确又有节奏。
你是这样读的吗?再试试吧。
在反复的读中你获得了个性化修改些什么信息呢?(PPT录音)3.悟:①边读边想象诗中描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一、二两行可以看出胡阴先生;三四两句用的是的修辞手法,写出山水对胡阴先生的之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胡阴先生的之情。
4、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学习成果吧!(PPT)(PPT)从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二两行通过写庭院的干净整洁以及亲自栽种,突出了胡阴先生朴实勤劳、十分富有生活情趣;而三四两行写山水前来送美,其实是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引用了“护田”和“排闼”两个典故,写出了山水对胡阴先生的喜爱之情;但不管是庭院的美还是写门前的美,诗人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情呢?是对胡阴先生的敬仰之情。
所以才把这首诗题写在了胡阴先生的屋壁上。
那你能试着读出这种敬仰之情吗?(范读)小结:这两首诗分别描写的什么季节的景色?能总结一下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依据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
书湖阴先生壁电子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书湖阴先生壁
科目
语文
教?学对
象
五年级学生
教 师
李恩慧课时安排二课时Fra bibliotek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二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4、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1. 默读,抓词感悟,说说你新的体会。(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
2. 汇报交流:
(1)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2)湖阴先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 带着新的体会感情朗读。
4. 描写景物,赞美主人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你感受到了吗说说吧!(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5. 诗人是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生动地传递出他的思想情感的呢(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6. 再次感情朗读。
7. 尝试背诵。
学生自读古诗,品诗意
学生再读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王安石访问朋友湖阴先生,即兴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全文景与人处处照应,融化无痕。
3、师小结并介绍作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庭院墙壁上。
指名回答
二、诵读,明诗意。
三、精读,悟诗情。
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四、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学习方法的选择
教法:诵读学习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学法:情感朗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释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读题。
2、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师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