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看图讲述《城里的大象》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象》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象》教案背景这是一节针对幼儿园中班的语言教学课程。
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会通过学习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特征,加深他们对于动物和自然的认识和体验。
同时,我们将通过音乐、游戏、绘本等形式,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通过音乐、游戏、绘本等形式,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孩子们对动物和自然的认识和体验;•提高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音乐和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绘本《小小大象》;•乐器:鼓、小号、木琴;•大象玩具模型;•气球、纸板、颜料等材料。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环节在课程开始前,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大象,并展示大象玩具模型,引导孩子们一起看、摸、感受大象的特点。
同时,老师询问孩子们是否见过大象、对大象有没有什么了解,鼓励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大象的认知和感受。
第二步:音乐游戏1.音乐游戏:用鼓和小号模拟大象的脚步声和叫声,引导孩子们跟随音乐舞动身体,感受大象的动感和力量。
2.模仿游戏:向孩子们展示大象行动的特点,如用鼻子吸食、迈大步、摇晃脑袋等,让孩子们分组模仿大象行动,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步:故事时间老师为孩子们讲述《小小大象》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大象家族的爱情、友谊以及力量等特点,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步:创作活动利用纸板、气球、颜料等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制作大象的模型,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同时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大象的外貌特征。
第五步:总结反思通过问答的方式向孩子们询问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体验,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习内容,同时老师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来更好地改进今后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评价在本节课程中,孩子们对于大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他们通过音乐、游戏、绘本和创作等形式,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城里的大象教案

城里的大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象在城市中的经历和遭遇。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中大象在城市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体会大象的心情变化以及从中领悟到的道理。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保护动物和自然环境。
(2)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能够站在大象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生动的讲述,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深入体会角色的情感和处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些城市的图片,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街道等,让学生谈谈对城市的印象。
(2)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有一只大象来到城市,会发生什么呢?”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导入故事。
2、讲述故事(1)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讲述《城里的大象》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大象生活在森林里。
一天,它好奇地走进了城市。
城市里的人们看到大象都惊讶极了,纷纷围过来观看。
大象在城市的街道上走着,它的身体太大了,不小心撞倒了路边的路灯和垃圾桶。
交通也因为它变得堵塞,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
大象感到很困惑和害怕,它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2)讲到关键情节时,适当停顿,让学生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讨论与交流(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大象为什么会来到城市?②大象在城市里遇到了哪些困难?③人们对大象的到来是什么反应?④如果你是大象,你会有什么感受?(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深入思考(1)引导学生思考:城市的发展给动物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在城市中为动物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2)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角色扮演(1)选择部分学生分别扮演大象、城市居民等角色,再现故事中的场景。
五大领域语言中班可爱的大象教案

五大领域语言中班可爱的大象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使幼儿能仔细观察图片中大象的形态,认识大象的特点。
2.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象的了解,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意识。
3.技能目标: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大象的图片、视频资料、大象模型或玩具等。
2.经验准备:幼儿对动物园或电视上见过的大象有初步印象。
三、活动过程:
【导入】
1.谈话导入:询问幼儿是否见过大象,大象给他们留下了哪些印象。
2.出示大象图片或模型,激发幼儿兴趣。
【展开】
1.观察图片或模型,引导幼儿描述大象的外形特征(如长鼻子、大耳朵、粗壮的腿等)。
2.通过视频资料,让幼儿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和本领(如用鼻子吸水、用耳朵散热等)。
3.情感引导:讲述大象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如不去伤害它们、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等)。
4.分组讨论:每组幼儿围绕“如果我是一头大象,我想对人类说……”的话题进行讨论,并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结束】
1.小结:总结大象的特点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
2.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动物园观察真实的大象,并将观察结果分享给同伴。
四、活动评价:
1.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积极参与、大胆表达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2.结果评价: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讨论,了解他们对大象的认知程度和情感态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象》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象》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象》》,希望能够帮到你!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象》1活动目标:学习根据单幅图片中的景色和人物,按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的方式讲述。
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大象救小鸡》课件,单幅故事图片人手一张,故事要素标志一套。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讲清楚一件事必须具备的几个要素。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些谁?(同时出示要素标志)2、引导幼儿观察动物表情,猜想可能发生的事情及结果。
(同时出示要素标志)小结:我们在看一幅图讲故事的时候,要讲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些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这样就能把故事讲的清楚、明白,完整、好听。
大家都喜欢听。
二、幼儿学习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讲述。
1、请个别幼儿尝试看图讲述,引导幼儿评议讲得是否清楚、完整、好听,为什么?2、幼儿和教师共同讲述故事,获得完整讲述的体验,并给故事起名字。
3、每人一张图片(图片内容不一定相同),练习按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结果进行讲述。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互相讲述。
4、请个别幼儿讲述图片里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三、活动延伸:故事图片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选择、互相讲述。
活动反思:这是一节语言领域中看图讲述活动,活动中教师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征将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以图片符号出示,帮助幼儿学习看图讲述,掌握看图讲述的方法。
在进行活动时,教师的图片符号应在简化一些,更贴近幼儿,使幼儿易于掌握。
教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设计讲述符号,这样孩子们会更喜欢看图讲述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象》2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AB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风格,尝试用大象和小鸟的动作进行表现。
阅读《城里的大象》

师:小刺猬和小松鼠看到的是大象吗?那是什么?(出示大象和大吊车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问:大象和大吊车像不像?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大吊车和大象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初步了解仿生学)
小结:人们可真厉害,能够模仿大象的鼻子造出大吊车,来帮助我们建高楼大厦。其实人们向动物学了很多本领,利用动物的长处,造出的物品和机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这叫做仿生学(仿照生物)
幼儿学校教师备课表
活动名称:
阅读《城里的大象》
授课时间
备课人
王丽丽
授课班级
授课人
活动目标1、欣赏并理解故事《城里的“大象”》,初步了解仿生学概念。
2、认识生字:动物、大象、朋友、力大无比、汽车
活动准备:PPT
幼儿图画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大象图片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大象么?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可以和小朋友观看投影仪从头讲述故事。师:小松鼠和小刺猬知道了仿生学,他们在城里又遇到了许多仿生学的东西,瞧(挂图)看看他们又遇见了谁。
3、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字:
1、出示字卡动物、朋友、汽车、大象、力大无比,边出示边读出来,
2、比赛分组读,变换不同的形式来认识字!并将图书分发给小朋友
师:那我们一起在上书中仔细看看城里的大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吧,找出你认识的字宝宝并把它圈出来吧!
2、瞧,谁来了,小刺猬和小松鼠没有见过大象,但是它们听说城里有一个奇怪的“动物”,它们说很像大象,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师讲述故事《城里的大象》
1、教师讲述故事到“力大无比”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猜想他们两个看见了什么动物。
师:咦,他们究竟看见了什么动物呢?
《大城市里的小象》小学绘本阅读写作教案知识讲解

《大城市里的小象》一、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故事,感受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帮助他人和寻求帮助;2、积累阅读中学会的词语、句式并模仿运用;3、练习梳理绘本故事情节,在老师引导下合理想象并表达;二、激趣:1、猜谜语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猜出这个谜语里面藏着一只什么动物?四条大腿粗又圆,两把长刀硬又尖,全身披挂银盔甲,后面甩根细皮鞭。
揭晓谜底,出示教具大象或图片。
这个谜语其实来源于瞎子摸象的笑话,故事里的瞎子摸到腿就说是柱子,摸到牙齿就说是尖刀,其实是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当然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象实在是太大了(此处教师应该要配上表示大的肢体语言)。
2、拿出绘本展示《大城市里的小象》可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只小象的故事(出示绘本)。
有没有细心地同学发现,老师用来形容大象和小象的量词不一样呢?一(头)大象一(只)小象平常我们还会用“头”和“只”来形容哪些动物呢?一头猪,一头牛;一只鸟、一只鸡。
原来,“头”是形容体积比较庞大大的动物,而“只”一般是用在小动物的身上,我们又收获了一个小知识哦。
3、背景及作者介绍荣誉:美国亚马逊网最佳儿童绘本、入选2014年《赫芬顿邮报》最佳选书、荣获2014年冬季美国插画界原创艺术展创始人奖、荣获2015年美国《传媒艺术插画年鉴》评选最佳奖、荣获2015年杰克·济慈插画荣誉奖、入选2015年美国书商协会最佳图书榜单。
迈克·库拉托:当代绘本作家,喜欢绘画和写作,正如他喜欢纸杯蛋糕和冰淇淋一样。
《大城市里的小象》于2014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曾获得多个奖项,并被翻译成11种语言。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纽约。
为了真实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甚至去了博物馆、档案馆,寻找历史老照片和模型,比对进行创作。
当然啦,多来几场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旅,观察各种建筑和街道的细节更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园大班阅读活动《大城市里的小象》教案

幼儿园大班阅读活动《大城市里的小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城市生活的兴趣,激发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大城市里的小象的生活。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以《大城市里的小象》为主题,讲述了一只小象在城市生活中的种种遭遇。
2. 故事情节:小象因为身高矮小,被其他动物嘲笑,但在城市生活中,小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其他动物解决问题,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 难点:让幼儿通过故事,学会倾听和表达,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小象手工材料、绘画纸、画笔等。
2. 教学环境:安静的阅读角,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小象跳舞》引发幼儿对小象的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讲故事:利用课件,生动讲述《大城市里的小象》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小象的行为。
3. 讨论故事:讲完故事后,引导幼儿讨论小象在城市生活中的遭遇,让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
4.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小象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5.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城市,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6.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近距离观察大象,让幼儿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
2.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
《大城市里的小象》小学绘本阅读写作教案

《大城市里的小象》小学绘本阅读写作教案《大城市里的小象》一、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故事,感受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帮助他人和寻求帮助;2、积累阅读中学会的词语、句式并模仿运用;3、练习梳理绘本故事情节,在老师引导下合理想象并表达;二、激趣:1、猜谜语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猜出这个谜语里面藏着一只什么动物?四条大腿粗又圆,两把长刀硬又尖,全身披挂银盔甲,后面甩根细皮鞭。
揭晓谜底,出示教具大象或图片。
这个谜语其实来源于瞎子摸象的笑话,故事里的瞎子摸到腿就说是柱子,摸到牙齿就说是尖刀,其实是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当然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象实在是太大了(此处教师应该要配上表示大的肢体语言)。
2、拿出绘本展示《大城市里的小象》可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只小象的故事(出示绘本)。
有没有细心地同学发现,老师用来形容大象和小象的量词不一样呢?一(头)大象一(只)小象平常我们还会用“头”和“只”来形容哪些动物呢?一头猪,一头牛;一只鸟、一只鸡。
原来,“头”是形容体积比较庞大大的动物,而“只”一般是用在小动物的身上,我们又收获了一个小知识哦。
3、背景及作者介绍荣誉:美国亚马逊网最佳儿童绘本、入选2014年《赫芬顿邮报》最佳选书、荣获2014年冬季美国插画界原创艺术展创始人奖、荣获2015年美国《传媒艺术插画年鉴》评选最佳奖、荣获2015年杰克·济慈插画荣誉奖、入选2015年美国书商协会最佳图书榜单。
迈克·库拉托:当代绘本作家,喜欢绘画和写作,正如他喜欢纸杯蛋糕和冰淇淋一样。
《大城市里的小象》于2014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曾获得多个奖项,并被翻译成11种语言。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纽约。
为了真实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甚至去了博物馆、档案馆,寻找历史老照片和模型,比对进行创作。
当然啦,多来几场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旅,观察各种建筑和街道的细节更是必不可少的。
《大城市里的小象》小学绘本阅读写作教案

《大城市里的小象》一、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故事,感受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帮助他人和寻求帮助;2、积累阅读中学会的词语、句式并模仿运用;3、练习梳理绘本故事情节,在老师引导下合理想象并表达;二、激趣:1、猜谜语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猜出这个谜语里面藏着一只什么动物?四条大腿粗又圆,两把长刀硬又尖,全身披挂银盔甲,后面甩根细皮鞭。
揭晓谜底,出示教具大象或图片。
这个谜语其实来源于瞎子摸象的笑话,故事里的瞎子摸到腿就说是柱子,摸到牙齿就说是尖刀,其实是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当然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象实在是太大了(此处教师应该要配上表示大的肢体语言)。
2、拿出绘本展示《大城市里的小象》可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只小象的故事(出示绘本)。
有没有细心地同学发现,老师用来形容大象和小象的量词不一样呢?一(头)大象一(只)小象平常我们还会用“头”和“只”来形容哪些动物呢?一头猪,一头牛;一只鸟、一只鸡。
原来,“头”是形容体积比较庞大大的动物,而“只”一般是用在小动物的身上,我们又收获了一个小知识哦。
3、背景及作者介绍荣誉:美国亚马逊网最佳儿童绘本、入选2014年《赫芬顿邮报》最佳选书、荣获2014年冬季美国插画界原创艺术展创始人奖、荣获2015年美国《传媒艺术插画年鉴》评选最佳奖、荣获2015年杰克·济慈插画荣誉奖、入选2015年美国书商协会最佳图书榜单。
迈克·库拉托:当代绘本作家,喜欢绘画和写作,正如他喜欢纸杯蛋糕和冰淇淋一样。
《大城市里的小象》于2014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曾获得多个奖项,并被翻译成11种语言。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纽约。
为了真实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甚至去了博物馆、档案馆,寻找历史老照片和模型,比对进行创作。
当然啦,多来几场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旅,观察各种建筑和街道的细节更是必不可少的。
大城市里的小象教案

大城市里的小象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大城市里的小象,让学生了解关于保护野生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保护环境的措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和环境。
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包括大城市里的小象的图片、野生动物和破坏环境的图片。
2.小组讨论问题的提示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观看大城市里的小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城市里的小象”这个话题的思考。
2.提问:“你们知道大城市里怎么会有小象吗?你们认为野生动物为什么会进入城市?”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野生动物和环境的保护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
二、学习(15分钟)1.阅读大城市里的小象的文章,并观看相关图片。
2.课堂讲解相关生词和理解课文的关键信息。
3.小组讨论:请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回答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a. 为什么大城市会有野生动物出现?b. 为什么野生动物进入城市会造成问题?c.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和环境?三、总结归纳(10分钟)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并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2.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进一步了解国内外正在进行的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项目。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保护野生动物和环境的项目,并展示给全班。
五、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以“我为野生动物和环境做贡献”为题,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保护野生动物和环境的行动。
2.贴心提醒:希望学生在行动中注意自己的安全和不侵犯野生动物的行为准则。
六、收尾(5分钟)1.小组讨论中优秀的设计方案进行表扬并展示。
2.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并思考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结合小组讨论和项目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象》看图讲叙语言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象》看图讲叙语言活动一、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大象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图片《大象》:一张清晰、生动的大象图片。
2.大象的相关知识: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大象的简单知识点,如大象的体型、食物、生活环境等。
三、活动过程步骤一:导入活动(5分钟)1.教师出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内容。
2.教师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等待幼儿回答。
3.教师再问:“我们今天要学习关于大象的知识,你们都喜欢大象吗?”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4.教师简单介绍一些大象的特点,激发幼儿对大象的兴趣。
步骤二:观察图片(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大象形象、颜色、动作等细节。
2.教师提出问题,如:“大象有多少只脚?”,“大象的长鼻子有什么作用?”等,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大象,比如:“大象有大大的耳朵和长长的鼻子”,“大象的皮肤是灰色的”,等等。
步骤三:小组讨论(15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幼儿组成。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发言人,其他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
3.小组成员讨论自己所观察到的大象形象、特点和习性,并互相交流。
4.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时进行补充和引导,帮助幼儿更全面地认识大象。
步骤四:语言活动(20分钟)1.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幼儿大字报纸和一些彩色笔。
2.小组成员在大字报纸上绘制大象的形象,并用文字描述大象的特点和习性。
3.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讲解。
4.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解情况,鼓励他们进行补充和提问,扩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五:活动总结(5分钟)1.教师和幼儿共同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
2.教师总结幼儿对大象的认知,强调大象的一些特殊之处。
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增加对世界的认识。
4.教师给予幼儿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大象教育教案反思模板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大象》2. 教学年级:中班3. 教学科目:语言教育4. 教学时间:XX课时5. 教学对象:中班幼儿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世界的热情。
(2)通过故事《城里的大象》,让幼儿初步了解仿生学概念。
(3)认识生字:动物、大象、朋友、力大无比、汽车。
2. 教学内容:(1)欣赏并理解故事《城里的大象》。
(2)通过图片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大象与大吊车的相似之处,初步了解仿生学。
(3)学习生字:动物、大象、朋友、力大无比、汽车。
三、教学过程与实施1. 导入:展示大象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见过的大象,激发幼儿兴趣。
2. 教师讲述故事《城里的大象》:(1)教师讲述故事到“力大无比”,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猜想他们两个看见了什么动物。
(2)教师讲述故事到“没错,这就是大象”,引导幼儿思考小刺猬和小松鼠在城里看见的到底是不是大象。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和大吊车的图片,初步了解仿生学。
3. 总结: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人们可以模仿大象的鼻子,激发幼儿对仿生学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本节课通过故事《城里的大象》,让幼儿初步了解了仿生学概念,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幼儿对大象和大吊车的相似之处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仿生学的探索欲望。
2.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故事导入、图片观察、教师讲述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图片观察,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大象和大吊车的相似之处,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故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图片观察环节,幼儿能够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教学方法得当。
4. 教学改进措施:(1)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动物图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儿童故事】城里的大象

【儿童故事】城里的大象从前有一只小象,它生活在灿烂的非洲大草原上。
小象非常聪明,它喜欢和其他动物一起玩耍,每天都度过快乐的时光。
小象早晚会长大,成为一头巨大的大象,它的家庭决定将它送到一个城市的动物园里。
小象很伤心,它舍不得离开好朋友们和它爱的大草原。
它的家人告诉它,动物园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它会得到很好的照顾。
小象带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城市的动物园。
一进入动物园,它就被围观的人群吸引住了。
小孩子们指指点点、欢呼雀跃,觉得小象很可爱。
小象感受到了来自城市的温暖和关爱,它慢慢地适应了新环境。
动物园里的工作人员非常好心,他们每天都给小象提供美味的食物和清凉的水。
小象逐渐长大了,它变得更加强壮和健康。
动物园里其他的动物也成为了它的朋友,它们一起玩耍、分享食物。
小象在动物园里熟悉了许多城市的声音和气味,它发现这座城市非常繁忙而美丽。
人们经过小象的围栏时,都会亲切地招手和微笑。
小象渐渐明白,城市也有很多的美好和快乐。
小象总是心里想念着大草原。
它知道,自己的家人也还在那里。
每当夜晚来临,小象在床上睡不着觉。
它总是幻想着大草原上的星空和家人们的笑容。
小象非常怀念它的家乡。
有一天,小象的家人突然来到了城市,他们从动物园的工作人员那里得知小象的思念之情。
家人们早已想起了小象,想念它的温柔和开朗。
他们决定把小象带回大草原。
小象和家人们重聚了,它们在大草原上尽情的欢笑和玩耍。
小象觉得,这里才是它真正的家。
它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和思乡了。
从此以后,小象和家人们一起生活在大草原上。
每天,小象都会来到城市的动物园去,去看望那些居住在城市里的动物们。
它用温柔的眼神告诉它们,城市也是充满亲情和友爱的地方。
小象明白了,无论身在何处,重要的是心中的家永远都在。
无论是城市还是大草原,只要还有亲人和朋友,小象就会感到幸福快乐。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象》看图讲叙语言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象》看图讲叙语言活动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大象这一动物形象,并了解其基本特征和习性。
2.通过观察图片,学习一些大象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的智力、语言、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加强幼儿故事背景的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1.认识大象这种动物。
2.从图片中了解并了解大象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力,了解大象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通过图片的认识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教学准备:教师:大象图片、大象手指剧学生:大象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神奇的动物——大象,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师拿出大象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图片,看看我们可以从这些图片中了解到什么。
二、讲解活动:1、观察图片老师:好的,让我们通过这些图片来认识一下大象,看看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征和习性。
(过程:老师先针对图片上大象的特征和外形等,向同学们解释并介绍这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比如,大象很大,有长长的鼻子,大耳朵等;大象的身体有很多皱纹,很重,能够用长长的鼻子吃东西,并且它喜欢泼水玩,非常聪明等)2、手指剧老师:好的,我们已经了解了大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现在,让我们来模拟一下大象的生活情景。
请大家把手指弯曲,用手指拼凑出一个小小的大象。
(过程:老师示范,让同学们跟着自己的手指,组成一个小小的大象。
如果需要,可以给予同学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三、总结活动:老师:好的,今天我们认识了大象,了解了大象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习性,还通过手指剧,体验了大象的生活情景。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四、拓展活动:老师:如果你们到动物园里,会不会去看大象呢?(找几个同学来回答)如果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大象,我们应该怎么去看?(给同学们一些提示,让他们要爱护生物,保持安全距离等)五、实践活动:老师:好的,今天我们认识了大象,你们是否想做一些有关于大象的活动呢?比如画一幅大象的画,或写一个大象的故事等。
幼儿园中班《城里的大象》语言阅读教案

幼儿园中班《城里的大象》语言阅读教案活动目标1、欣赏并理解故事《城里的“大象”》,初步了解仿生学概念。
2、认识生字:动物、大象、朋友、力大无比、汽车活动准备:PPT 幼儿图画书挂图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大象图片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大象么?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2、瞧,谁来了,小刺猬和小松鼠没有见过大象,但是它们听说城里有一个奇怪的“动物”,它们说很像大象,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师讲述故事《城里的大象》1、教师讲述故事到“力大无比”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欢迎关注公众号:幼儿教案,猜想他们两个看见了什么动物。
师:咦,他们究竟看见了什么动物呢?2、讲述故事到“没错,这就是大象”师:小刺猬和小松鼠在城里看见的到底是不是大象?那会是什么呢?我们继续听一听。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许多想小甲虫一样的汽车……”师:小刺猬和小松鼠看到的是大象吗?那是什么?(出示大象和大吊车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问:大象和大吊车像不像?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大吊车和大象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初步了解仿生学)小结:人们可真厉害,能够模仿大象的鼻子造出大吊车,来帮助我们建高楼大厦。
其实人们向动物学了很多本领,利用动物的长处,造出的物品和机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这叫做仿生学(仿照生物)教师可以和小朋友观看投影仪从头讲述故事。
师:小松鼠和小刺猬知道了仿生学,他们在城里又遇到了许多仿生学的东西,瞧(挂图)看看他们又遇见了谁。
三、认识生字:1、出示字卡动物、朋友、汽车、大象、力大无比,边出示边读出来,2、比赛分组读,变换不同的形式来认识字!并将图书分发给小朋友师:那我们一起在上书中仔细看看城里的大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吧,找出你认识的字宝宝并把它圈出来吧!4、我们今天讲的故事叫什么?带领幼儿读标题《城里的大象》四、活动延伸老师已经将这些字宝宝藏在了我们的图书角里,小朋友可以去找找,把你认识的字宝宝找出来。
阅读《城里的大象》听说,城里的工地上有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他的鼻子长长的,一下能卷起很多东西,力大无比。
大城市里的小象教案

大城市里的小象教案教案标题:大城市里的小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大城市中的动物多样性,以及它们在城市环境中的生活方式。
2. 通过观察和探索,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3. 提升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动物多样性的介绍: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大城市中常见的动物种类。
2. 大城市中的小象:重点介绍大城市中的象群,包括它们的习性、生活环境等。
3. 动物保护意识的培养: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在城市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保护动物的方法和措施。
4. 观察和描述: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城市中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行为,并进行描述。
5. 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城市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海报、PPT等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些大城市中的动物照片,引发学生对城市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城市中见过的动物,并与农村地区的动物进行比较。
主体:3. 介绍动物多样性: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大城市中常见的动物种类,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4. 重点介绍大城市中的小象: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向学生介绍大城市中的象群,包括它们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
5. 讨论动物保护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动物在城市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如生存空间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等,并提出保护动物的方法和措施。
6. 观察和描述: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城市中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行为,并进行描述。
拓展:7. 团队合作项目: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城市动物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有关该动物的信息,并用海报、PPT等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8. 学生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加深对城市动物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儿童故事】城里的大象

【儿童故事】城里的大象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叫小红,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里生活。
小红喜欢去动物园,尤其喜欢大象。
每次来到动物园,小红总是会去看大象,而且她觉得大象一定能明白她的话。
一天,小红到动物园时,发现大象的笼子外面挤满了围观的人,他们都在热烈讨论着什么。
小红好奇地问一个人:“大象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围着它?”那个人告诉小红:“大象生病了,现在正在找兽医来看它,我们都很担心它的健康。
”小红听了心里非常难过,她想:大象为什么会生病呢?它难道不是很强壮的吗?不久之后,兽医赶到了动物园。
他仔细地观察大象,做了一些检查。
然后他对工作人员说:“大象只是感冒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我给它开了药,希望它能早日康复。
”小红听了这些,松了一口气。
她觉得大象一定会好起来的。
几天过去了,小红忍不住想去看看大象。
她去到动物园时,发现大象还是躺在笼子里,看起来依然很虚弱。
小红心生一丝同情,她坐在大象笼子边的长椅上,轻声地和大象说话:“大象,你要振作起来,我知道你一定能康复。
”大象好像明白了小红的话,它抬起头,向小红露出了笑容。
每天,小红都会来看大象,并陪它聊天。
她告诉大象她的生活琐事,分享了她的快乐和烦恼。
她相信大象能听懂她的话,能感受到她的关心。
渐渐地,小红觉得大象的状态有所改善,它的眼神明亮了起来,它的身体也变得有些活跃了。
有一天,小红向爸爸提起她每天与大象的交流。
她说:“爸爸,我觉得大象听得懂我的话,我能感受到它的回应。
”爸爸微笑着说:“小红,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大象其实不懂人类的语言,但它能够感受到你的善意和关怀。
就像我们在动物园看到它一样,它也能感受到我们对它的关注。
”从那天起,小红更加坚信大象能够听到她的心声。
她告诉大象:“大象,你是这个动物园里最棒的动物,我相信你会更加健康和强壮的。
”每次来到动物园,小红都和大象交流,她觉得这样能给大象带来温暖和安慰。
而大象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它变得更加活跃和开心。
渐渐地,大象变成了动物园的明星。
设计素材大象图纸教案中班

设计素材大象图纸教案中班教案标题:设计素材大象图纸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中班学生了解大象的外貌特征和基本形状。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设计素材大象图纸,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 通过合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教学准备:1. 大象的图片和插图。
2. 白纸、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铅笔或蜡笔。
3. 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展示一张大象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大象是一种大型动物,有长鼻子和大耳朵。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外貌特征,如身体的形状、颜色等,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
主体: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大象的简单线条图,并解释这是一个设计素材大象图纸的示例。
2. 教师向学生提供白纸和彩色纸,并鼓励他们使用彩色纸剪出大象的身体、头部、四条腿、长鼻子和大耳朵的形状。
3. 学生完成剪纸后,可以用胶水将各个部分粘贴在白纸上,组成一个完整的大象形象。
4.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铅笔或蜡笔为大象图纸上色,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5.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大象图纸,并与同学分享设计过程和创意。
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象的外貌特征和形状。
2. 教师鼓励学生总结自己在设计素材大象图纸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学生优秀作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板书设计:大象的外貌特征:- 长鼻子- 大耳朵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其他动物的素材图纸,如狮子、长颈鹿等,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如贴纸、彩色纸条等,设计更加多样化的大象图纸。
3.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大象图纸,参与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大象的行为和声音,进一步加深对大象的了解。
通过这个教案,中班学生将有机会通过设计素材大象图纸,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合作和分享的活动也将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
中班看图讲述——《城里的大象》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故事《城里的大象》,将大象与大吊车的特点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人产生有趣的联想。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我班幼儿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希望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有些东西存在着共同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要用自己的实践去了解,同时也让幼儿懂得分析和观察。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些东西存在着共同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2、根据图片提示,尝试述故事的基节情节。
3、体验故事带来的幽默与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孩子了解大象鼻子长、力气
大的特点;到建筑工地旁看看大吊车,让孩子知道大象和大吊车的相同点和不同的地方。
2、物质准备:课件、大象和吊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城里吗?你去过城里的哪些地方?
2、教师:小动物们也听说城里的工地上来了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它的鼻子长长的,一下子能卷起很多东西。
你们觉得是什么动物?
二、结合课件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
1、教师:到底是不是大象呢?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
(1)教师(讲述课件第一、二幅图):球球和淘淘觉得这个奇怪的动物是什么?他们见过大象吗?
(2)教师:它们很想去见见大象,他们会去吗?我们继续来看一看、听一听。
(3)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课件第三、四、五幅图,了解图片内容,带领幼儿讲述该内容。
(4)教师:它们能不能在城里的工地上看见“大象”呢?我们一起听听
(5)教师(讲述故事第六、七、八、九幅图片):这个大家伙正在做什么?它长什么样?球球和淘淘对大家伙大
喊什么?大家伙回答他们了吗?它们被大家伙吊到了哪里?
(6)教师:故事讲到这里你们觉得这个大家伙是大象吗?我们一起听听。
教师(讲述故事第十、十一、十二幅图片):马路上的孩子说了什么?球球和淘淘明白了什么?它们要告诉朋友什么?
(7)教师(介绍故事名称):这个有趣的故事的字叫做城里的大象。
三、结合图片,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四、引导幼儿根据图片提示,讲述故事基本情节。
五、引导幼儿思考:球球和淘淘为什么觉得吊车是大象呢?
(1)教师:出示大象和吊车图片,引导幼儿对照图片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教师小结。
六、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