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碎,破碎的物料,高速冲向架体内挡板,筛条,与此同时 物料相互撞击,遭到多次破碎,小于筛条之间隙的物料, 从间隙中排出,个别较大的物料,在筛条上再次经锤头的 冲击而破碎,物料被锤头从间隙中挤出。
❖ 单转子锤式破碎机
❖ 双转子锤式破碎机
※ 特点和应用
◄ 优点:生产能力高、粉碎比大、电耗低、机械结构简单、投资费用少。
※ 分类
※ 特点和应用
◄ 优点:生产能力大、电耗低、
磨损少、产品粒度均匀。 ◄ 缺点:防堵性能差、噪音大、
粉尘多。
◄ 应用:粉碎碎石灰石、水
泥熟料、石膏、煤等。
※ 各类破碎机机械的对比
2.1.1 概述
2.2 均化
(a) 均化的原因
某些矿山成分波动很大;eg. 生料CaCO3的质量分数不一;
入库生料波动大,仅仅用均化生料的方法来保证生料均齐性, 要耗用更多资金;
◄ 工作原理:动鄂相对定鄂做周期性摆动,使破碎腔内的 物料受到挤压、劈裂和折断作用而破碎。
按动鄂运动方式可分为:
简摆式
复摆式
综合摆动式
1—固定额板;2—动颚悬挂轴;3—可动颚板;4—前(后)推力板;5—偏心轴; 6—连杆;7—连杆液压油缸;8—调整液压油缸
◄ 特点:构造简单、管理维修方便、工作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 ◄ 缺点:由于工作是间歇的,存在空行程,增加非生产性功率消耗,
另外,零件承受的负载较大。
※ 应用:主要用于中碎和细碎硬矿石和岩石,最适宜于破碎 抗压强度不高于320MPa的各种矿石。
(b) 圆锥破碎机 ※ 工作原理
◄ 在圆锥破碎机的工作过程中,电动机通过传动装
置带动偏心套旋转,动锥在偏心轴套的迫动下做旋 转摆动,动锥靠近静锥的区段即成为破碎腔,物料 受到动锥和静锥的多次挤压和撞击而破碎。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 水泥工艺
Technology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水泥生产的原料及消耗
水泥生产主要是石灰石和粘土。 原料中钙质原料主要指石灰石、电石渣等; 硅铝质原料主要指砂岩、页岩、粘土、粉煤灰、煤矸等; 铁质原料主要指铁矿石、铁矿粉、硫酸渣等; 混合生材产1主t熟料要原指料需粉用比煤例灰、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生灰产质1t水材泥所料需等比例。
※ 圆形预均化堆场
特点:
❖ 原料由皮带机送到堆场中心,由可以 做360o回转的悬臂皮带机进行堆料;
❖ 取料由桥式刮板取料机完成,桥架的 一端架设在料堆外围的圆形轨道上, 可作360o回旋。取出的原料经刮机送 到堆料底部的中心卸料口,由地沟内 的出料皮带机运走。
云南兴建集团
作业方法:
3*120o人字型料堆
◄ 原料成分波动呈非线性正态分布
✓措施:原料矿山开采时注意搭配。 合理搭配开采时的台段、采区,合理规定各区的采掘量和 运输方式。
◄ 物料的离析作用
✓措施:减小物料颗粒级差; 加强堆料工作; 加强取料工作。
◄ 料堆端部椎体部分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措施: 尽量减小端锥的影响,研究端堆部分在布料时的特点。
集中了大块物料而料堆中上部分多为细粒, 且有端堆。
※ 波浪形堆料法
◄ 优点:
均化效果好,特别是当 物料颗 粒相差较大,或者物料的成分 在粒度大小不同的颗粒中差别 很大的情况下,效果比较显著。
◄ 缺点: 堆料点要在整个堆场宽度范围内移动,堆料机必须能够 横向伸缩或回转,设备价格贵,操作比较复杂, 此法一般仅限于少数物料。
※ 原理: “平铺直取”
❖ 堆放时,尽可能地以最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的同厚度的 料层构成料堆;
❖ 取料时,按垂直于料层方向的截面对所有料层切取一定厚度 的物料。
(a) 原料预均化堆场的布置形式 ※ 矩形预均化堆场
特点:
❖ 两个料堆,一个堆料,一个取料, 相互交替;
❖ 进料皮带机和出料皮带机分别布置 在堆场两侧,取料机一般堆料之间, 可向两个方向任意取料。
连续式堆料
(b) 堆料、取料方式
❖ 人字形堆料——端面取料法; ❖ 波浪形堆料——端面取料法; ❖ 水平层堆料法——端面取料法; ❖ 横向倾斜层堆料法——侧面取料法; ❖ 纵向倾斜层堆料法——底部取料法;
※ “人”字形堆料 法
◄ 优点:堆料的方法和设备简单,
均化效果较高,使用普遍。
◄ 主要缺点:物料颗粒离析比较显著,料堆两侧及底部
H S进 S出
S——均化效果,按多少倍来计算; S进——均化前物料标准偏差; S出——均化后物料标准偏差。
H越大,表示均化效果越好
2.2.2 原、燃料的预均化
※ 定义
原燃料在储存、取用过程中,通过采用特殊的堆取料方式及设 施,使原料或燃料化学成分趋于均匀一致的过程。 简言之,所谓原燃料的预均化就是原料或燃料在粉磨之前所进 行的均化。
生料库的均化,只能减小或解决短时间内的波动,不能解决周 期较长的大波动;
原料预均化堆场的均化作用是在储存原料的同时实现的,既有 利于减少投资费用,又能满足均化的需要。
(b) 均化的意义
✓ 有利于稳定水泥窑的正常热工操作制度,提高产品质量, 维持长期安全运转;
✓ 扩大原料资源; ✓ 尽量利用夹层废石,延长现有矿山的使用年限; ✓ 适应大型水泥企业要求,节约投资、降低成本。
※ 其他堆料方法
✓ 纵向倾斜层堆料法; ✓ 交替倾斜层堆料法; ✓ 三人字形; ✓ 双圆堆形; ✓ 人字形和圆锥形结合的chevcon法。
※ 取料方法
❖ 端面取料: 取料机从料堆的一端,包括圆形料堆的截面端开始,向另一端或整 个环形料堆推进。取料在整个断面上完成。 适用于:人字形、波浪形和水平层的料堆。
自动化、功能化。
开路流程:从破碎机卸除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 破碎效率低 闭路流程:从破碎机卸除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 破碎效率高
一级破碎系统-举例说明
1
二级破碎系统-举例说明
1 2
2.1.3 破碎设备 (a) 颚式破碎机
◄ 鄂式破碎机的工作部分是两块鄂板,一个是定鄂 (垂直固定在机体前壁上),另一块是动鄂,位置倾 斜,与定鄂形成上大下小的破碎腔。
※ 特点:体积小,破碎比大、噪声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优点。
※ 分类
单辊
双辊 按棍子数目分 三辊
四辊
光面棍
按辊面形式分
槽型辊 齿辊
※ 应用对象
适用于硬度不大的脆性或粘性物料的破碎; 通常指的是中硬或松软物料的中、细碎。
(d) 锤式破碎机 ※ 工作原理
◄ 物料进入破碎机中,遭受到高速回转的锤头的冲击而破
生料均化库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靠机械倒库,动力消耗大,均化效 果不好。因生料浆易于搅匀,当时积极发展湿法生产。
50年代初期,间歇式空气搅拌库开始迅速发展; 60年代,双层库(上层搅拌库,下层储存库)出现; 70年代德国缪勒、伊堡、克拉得斯·彼特斯等公司研究
开发了多种连续式均化库,随后伊堡、伯力休斯、史 密斯公司又研发了多料流式均化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i
x )2
算数平均值
S——标准偏差(%) n——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0~30个; x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xi~xn——各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注: 标准偏差是一项表示物料成分均匀性的指标, 其值越小,成分越均匀。
波动范围(离散度)
一组测量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大小: R S x
1. 水泥生产工艺过程
石 灰
原料
石
、
矿
破碎
渣
包装
包装
粉磨
、
粘
烘干 配料 粉磨 生料库 均化 煅烧 冷却 熟料库 配料
土
煤
煤磨
煤粉
石膏等
2.1 破 碎
2.1.1 基本概念
粉碎: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了内聚力,使固体物料破碎的过程。
(a) 定义、意义
破碎 粉碎
粉磨
粗碎:碎至100mm左右 中碎:碎至30~100mm左右 细碎:碎至3~30mm左右
多用于硬、脆性大块物料的破碎 多用于小块物料或韧性物料的粉碎 多用于脆性物料的破碎
(c) 粉碎比
◄ (平均)尺寸为D的物料,经过粉碎机粉碎后(平均)尺寸
为d,则D/d = i为粉碎比(平均粉碎比)。
即物料破碎前后的粒度之比。
◄ 为了更简便的衡量各种破碎机械的性能指标等,也可
用破碎机的最大进料口宽度与最大出料口宽度之比作为 粉碎比(公称粉碎比)。
❖ 侧面取料: 取料机从料堆的一侧到另一侧沿料堆纵向往返取料。在侧面沿纵长 方向一层层刮去物料。 适用于:横向倾斜层料堆。
❖ 底部取料: 在料堆底部设有缝形仓的巨型均化库,可在底部取料。 适用于:纵向倾斜层或圆锥形堆料。
※ 各式取料机
适用于端面取料
适用于端面取料 适用于侧面取料
(c) 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和防治措施
破碎机:3~100 粉磨机:500~1000
◄ 鉴于破碎机粉碎比较小,需要多台破碎机组合进行破碎
以达到要求,最后破碎产品与原料尺寸之比为总粉碎比。
i总= i1·i2·i3···in
2.1.2 破碎系统
目前,破碎系统不仅向减少破碎级数、简单生产流程,而 且在单一工序中同时进行破碎、烘干等多种作业的方向发展。
生产1t熟料所需比例
1.25
0.25 0.245 0.02
石灰石 粘土 铁质料 燃煤
生产1t水泥所需比例
72%
28%
熟料 混合材料
概述
水泥的生产工艺可以简述为两磨一烧,即原料要经过采掘、 破碎、磨细和混匀制成生料,生料经1450℃的高温烧成熟料, 熟料再经破碎,与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细成为水泥。由于 生料制备有干湿之别,所以将生产方法分为湿法,半干法或半 湿法,干法3种。
粗碎
悬挂式
※ 分类 按用途分 细碎 按结构分 托轴式
◄ 特点 ◄ 缺点
相比于鄂式破碎机
✓生产能力较大 ✓单位电耗低 ✓工作较平稳 ✓破碎粒度均匀
结构复杂、造价较高、检修困难、机身高,要求厂方及基础 构建费用较高。
※ 应用对象
适用于生产能力较大的工厂中。
(c) 辊式破碎机 ※ 工作原理
◄ 主要采用特殊耐磨齿辊高速旋转对物料进行劈裂破碎。
表示物料成分的相对波动情况,S或R越小则成分的均匀性越好。
◄ S值越大,曲线越平坦,测定值 xi的离散程度大,偏离 的距离越 大————混合程度不均匀。
◄ S值越小,曲线越尖锐,测定值 xi的离散程度小,偏离 的距离越 小————混合程度均匀。
x x
※ 均化效果
均化前物料的标准偏差与均化后物料的标准偏差之比。 ——进料和出料标准偏差之比。
(a) 机械均化系统
多库搭配 均化库骨四个组成,编成两组,交替进料,交替均 化,交替排料。
机械倒库(漏斗均化及多库搭配) 几个库中的生料按一定的比例释放,再回到这几个 库中。
(b) 气力均化系统—间歇式均化库
※ 水平层堆料法
◄ 优点:
可以完全消除颗粒离析作用, 每层内部也比较稳定。
◄ 缺点: 堆料机结构复杂,操作也不简单。 一般用于多种原料混合配料的堆场。
※ 横向倾斜层堆料法
◄ 优点:
设备价格特别便宜。
◄ 缺点: 颗粒离析现象比“人”字形堆料法更严重,大颗粒几乎 全部落到了料堆底部,均化效果不理想。 一般用于对均化要求不高的原材料。
◄ 堆料机布料不均匀造成的影响
✓措施:规定破碎机喂料制度、增添破碎机的喂料及控制系 统、定期检测预均化堆场进料量等等。
2.2.3 生料的均化
※ 均化方式
机械均化
均化在封闭的 圆库内完成
多库搭配
投资省,操作简便,均化效果差
机械倒库
小厂,立窑厂
间歇式
气力均化
双层式 连续式
均化效果好,投资高 大厂
多料流式
大块物料碎裂成小块
粗磨:碎至0.1mm左右
细磨:磨至0.06~0.1mm左右 小块物料碎裂成细末
超细磨:磨至5m或更小左右
(b) 方法和分类
水泥工业中采用的粉碎方法,主要是靠机械力的作用, 常见的粉碎方法有:
❖ 压碎
力的作用范围大,用于大块物料破碎
❖ 劈碎
多用于脆性物料的破碎
❖ 剪碎 ❖ 磨碎 ❖ 击碎
◄ 缺点:磨损大、需要均匀喂料、不能粉碎湿物料(含水量<10~15%)。
◄ 应用:破碎石灰石、白云石、长石、萤石、泥灰岩、石膏等。
(e) 反击式破碎机 ※ 工作原理
◄ 物料进入破碎机中,在转子回转范围内受到板锤冲 击,
并被高速抛向反击板,再次受到冲击,然后又从反击板 反弹到板锤,继续重复上述过程。 ◄ 由于物料受到板锤的打击和反击板的冲击以及物料之 间的碰撞,物料不断产生裂缝而导致粉碎。
(c) 均化的评价
样品合格率
评价指标 标准偏差
均化效果
※ 样品合格率
◄ 物料中若干个样品在规定质量标准上下限之内的百分 率,即在一定范围内的合格率。
◄ 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反映样品的波动情况,但并不 能反映全部样品的波动幅度,举例说明如下:
92.85% 92.03%
※ 标准偏差
S =
1 n 1
n i1
❖ 单转子锤式破碎机
❖ 双转子锤式破碎机
※ 特点和应用
◄ 优点:生产能力高、粉碎比大、电耗低、机械结构简单、投资费用少。
※ 分类
※ 特点和应用
◄ 优点:生产能力大、电耗低、
磨损少、产品粒度均匀。 ◄ 缺点:防堵性能差、噪音大、
粉尘多。
◄ 应用:粉碎碎石灰石、水
泥熟料、石膏、煤等。
※ 各类破碎机机械的对比
2.1.1 概述
2.2 均化
(a) 均化的原因
某些矿山成分波动很大;eg. 生料CaCO3的质量分数不一;
入库生料波动大,仅仅用均化生料的方法来保证生料均齐性, 要耗用更多资金;
◄ 工作原理:动鄂相对定鄂做周期性摆动,使破碎腔内的 物料受到挤压、劈裂和折断作用而破碎。
按动鄂运动方式可分为:
简摆式
复摆式
综合摆动式
1—固定额板;2—动颚悬挂轴;3—可动颚板;4—前(后)推力板;5—偏心轴; 6—连杆;7—连杆液压油缸;8—调整液压油缸
◄ 特点:构造简单、管理维修方便、工作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 ◄ 缺点:由于工作是间歇的,存在空行程,增加非生产性功率消耗,
另外,零件承受的负载较大。
※ 应用:主要用于中碎和细碎硬矿石和岩石,最适宜于破碎 抗压强度不高于320MPa的各种矿石。
(b) 圆锥破碎机 ※ 工作原理
◄ 在圆锥破碎机的工作过程中,电动机通过传动装
置带动偏心套旋转,动锥在偏心轴套的迫动下做旋 转摆动,动锥靠近静锥的区段即成为破碎腔,物料 受到动锥和静锥的多次挤压和撞击而破碎。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 水泥工艺
Technology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水泥生产的原料及消耗
水泥生产主要是石灰石和粘土。 原料中钙质原料主要指石灰石、电石渣等; 硅铝质原料主要指砂岩、页岩、粘土、粉煤灰、煤矸等; 铁质原料主要指铁矿石、铁矿粉、硫酸渣等; 混合生材产1主t熟料要原指料需粉用比煤例灰、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生灰产质1t水材泥所料需等比例。
※ 圆形预均化堆场
特点:
❖ 原料由皮带机送到堆场中心,由可以 做360o回转的悬臂皮带机进行堆料;
❖ 取料由桥式刮板取料机完成,桥架的 一端架设在料堆外围的圆形轨道上, 可作360o回旋。取出的原料经刮机送 到堆料底部的中心卸料口,由地沟内 的出料皮带机运走。
云南兴建集团
作业方法:
3*120o人字型料堆
◄ 原料成分波动呈非线性正态分布
✓措施:原料矿山开采时注意搭配。 合理搭配开采时的台段、采区,合理规定各区的采掘量和 运输方式。
◄ 物料的离析作用
✓措施:减小物料颗粒级差; 加强堆料工作; 加强取料工作。
◄ 料堆端部椎体部分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措施: 尽量减小端锥的影响,研究端堆部分在布料时的特点。
集中了大块物料而料堆中上部分多为细粒, 且有端堆。
※ 波浪形堆料法
◄ 优点:
均化效果好,特别是当 物料颗 粒相差较大,或者物料的成分 在粒度大小不同的颗粒中差别 很大的情况下,效果比较显著。
◄ 缺点: 堆料点要在整个堆场宽度范围内移动,堆料机必须能够 横向伸缩或回转,设备价格贵,操作比较复杂, 此法一般仅限于少数物料。
※ 原理: “平铺直取”
❖ 堆放时,尽可能地以最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的同厚度的 料层构成料堆;
❖ 取料时,按垂直于料层方向的截面对所有料层切取一定厚度 的物料。
(a) 原料预均化堆场的布置形式 ※ 矩形预均化堆场
特点:
❖ 两个料堆,一个堆料,一个取料, 相互交替;
❖ 进料皮带机和出料皮带机分别布置 在堆场两侧,取料机一般堆料之间, 可向两个方向任意取料。
连续式堆料
(b) 堆料、取料方式
❖ 人字形堆料——端面取料法; ❖ 波浪形堆料——端面取料法; ❖ 水平层堆料法——端面取料法; ❖ 横向倾斜层堆料法——侧面取料法; ❖ 纵向倾斜层堆料法——底部取料法;
※ “人”字形堆料 法
◄ 优点:堆料的方法和设备简单,
均化效果较高,使用普遍。
◄ 主要缺点:物料颗粒离析比较显著,料堆两侧及底部
H S进 S出
S——均化效果,按多少倍来计算; S进——均化前物料标准偏差; S出——均化后物料标准偏差。
H越大,表示均化效果越好
2.2.2 原、燃料的预均化
※ 定义
原燃料在储存、取用过程中,通过采用特殊的堆取料方式及设 施,使原料或燃料化学成分趋于均匀一致的过程。 简言之,所谓原燃料的预均化就是原料或燃料在粉磨之前所进 行的均化。
生料库的均化,只能减小或解决短时间内的波动,不能解决周 期较长的大波动;
原料预均化堆场的均化作用是在储存原料的同时实现的,既有 利于减少投资费用,又能满足均化的需要。
(b) 均化的意义
✓ 有利于稳定水泥窑的正常热工操作制度,提高产品质量, 维持长期安全运转;
✓ 扩大原料资源; ✓ 尽量利用夹层废石,延长现有矿山的使用年限; ✓ 适应大型水泥企业要求,节约投资、降低成本。
※ 其他堆料方法
✓ 纵向倾斜层堆料法; ✓ 交替倾斜层堆料法; ✓ 三人字形; ✓ 双圆堆形; ✓ 人字形和圆锥形结合的chevcon法。
※ 取料方法
❖ 端面取料: 取料机从料堆的一端,包括圆形料堆的截面端开始,向另一端或整 个环形料堆推进。取料在整个断面上完成。 适用于:人字形、波浪形和水平层的料堆。
自动化、功能化。
开路流程:从破碎机卸除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 破碎效率低 闭路流程:从破碎机卸除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 破碎效率高
一级破碎系统-举例说明
1
二级破碎系统-举例说明
1 2
2.1.3 破碎设备 (a) 颚式破碎机
◄ 鄂式破碎机的工作部分是两块鄂板,一个是定鄂 (垂直固定在机体前壁上),另一块是动鄂,位置倾 斜,与定鄂形成上大下小的破碎腔。
※ 特点:体积小,破碎比大、噪声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优点。
※ 分类
单辊
双辊 按棍子数目分 三辊
四辊
光面棍
按辊面形式分
槽型辊 齿辊
※ 应用对象
适用于硬度不大的脆性或粘性物料的破碎; 通常指的是中硬或松软物料的中、细碎。
(d) 锤式破碎机 ※ 工作原理
◄ 物料进入破碎机中,遭受到高速回转的锤头的冲击而破
生料均化库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靠机械倒库,动力消耗大,均化效 果不好。因生料浆易于搅匀,当时积极发展湿法生产。
50年代初期,间歇式空气搅拌库开始迅速发展; 60年代,双层库(上层搅拌库,下层储存库)出现; 70年代德国缪勒、伊堡、克拉得斯·彼特斯等公司研究
开发了多种连续式均化库,随后伊堡、伯力休斯、史 密斯公司又研发了多料流式均化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i
x )2
算数平均值
S——标准偏差(%) n——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0~30个; x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xi~xn——各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注: 标准偏差是一项表示物料成分均匀性的指标, 其值越小,成分越均匀。
波动范围(离散度)
一组测量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大小: R S x
1. 水泥生产工艺过程
石 灰
原料
石
、
矿
破碎
渣
包装
包装
粉磨
、
粘
烘干 配料 粉磨 生料库 均化 煅烧 冷却 熟料库 配料
土
煤
煤磨
煤粉
石膏等
2.1 破 碎
2.1.1 基本概念
粉碎: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了内聚力,使固体物料破碎的过程。
(a) 定义、意义
破碎 粉碎
粉磨
粗碎:碎至100mm左右 中碎:碎至30~100mm左右 细碎:碎至3~30mm左右
多用于硬、脆性大块物料的破碎 多用于小块物料或韧性物料的粉碎 多用于脆性物料的破碎
(c) 粉碎比
◄ (平均)尺寸为D的物料,经过粉碎机粉碎后(平均)尺寸
为d,则D/d = i为粉碎比(平均粉碎比)。
即物料破碎前后的粒度之比。
◄ 为了更简便的衡量各种破碎机械的性能指标等,也可
用破碎机的最大进料口宽度与最大出料口宽度之比作为 粉碎比(公称粉碎比)。
❖ 侧面取料: 取料机从料堆的一侧到另一侧沿料堆纵向往返取料。在侧面沿纵长 方向一层层刮去物料。 适用于:横向倾斜层料堆。
❖ 底部取料: 在料堆底部设有缝形仓的巨型均化库,可在底部取料。 适用于:纵向倾斜层或圆锥形堆料。
※ 各式取料机
适用于端面取料
适用于端面取料 适用于侧面取料
(c) 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和防治措施
破碎机:3~100 粉磨机:500~1000
◄ 鉴于破碎机粉碎比较小,需要多台破碎机组合进行破碎
以达到要求,最后破碎产品与原料尺寸之比为总粉碎比。
i总= i1·i2·i3···in
2.1.2 破碎系统
目前,破碎系统不仅向减少破碎级数、简单生产流程,而 且在单一工序中同时进行破碎、烘干等多种作业的方向发展。
生产1t熟料所需比例
1.25
0.25 0.245 0.02
石灰石 粘土 铁质料 燃煤
生产1t水泥所需比例
72%
28%
熟料 混合材料
概述
水泥的生产工艺可以简述为两磨一烧,即原料要经过采掘、 破碎、磨细和混匀制成生料,生料经1450℃的高温烧成熟料, 熟料再经破碎,与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细成为水泥。由于 生料制备有干湿之别,所以将生产方法分为湿法,半干法或半 湿法,干法3种。
粗碎
悬挂式
※ 分类 按用途分 细碎 按结构分 托轴式
◄ 特点 ◄ 缺点
相比于鄂式破碎机
✓生产能力较大 ✓单位电耗低 ✓工作较平稳 ✓破碎粒度均匀
结构复杂、造价较高、检修困难、机身高,要求厂方及基础 构建费用较高。
※ 应用对象
适用于生产能力较大的工厂中。
(c) 辊式破碎机 ※ 工作原理
◄ 主要采用特殊耐磨齿辊高速旋转对物料进行劈裂破碎。
表示物料成分的相对波动情况,S或R越小则成分的均匀性越好。
◄ S值越大,曲线越平坦,测定值 xi的离散程度大,偏离 的距离越 大————混合程度不均匀。
◄ S值越小,曲线越尖锐,测定值 xi的离散程度小,偏离 的距离越 小————混合程度均匀。
x x
※ 均化效果
均化前物料的标准偏差与均化后物料的标准偏差之比。 ——进料和出料标准偏差之比。
(a) 机械均化系统
多库搭配 均化库骨四个组成,编成两组,交替进料,交替均 化,交替排料。
机械倒库(漏斗均化及多库搭配) 几个库中的生料按一定的比例释放,再回到这几个 库中。
(b) 气力均化系统—间歇式均化库
※ 水平层堆料法
◄ 优点:
可以完全消除颗粒离析作用, 每层内部也比较稳定。
◄ 缺点: 堆料机结构复杂,操作也不简单。 一般用于多种原料混合配料的堆场。
※ 横向倾斜层堆料法
◄ 优点:
设备价格特别便宜。
◄ 缺点: 颗粒离析现象比“人”字形堆料法更严重,大颗粒几乎 全部落到了料堆底部,均化效果不理想。 一般用于对均化要求不高的原材料。
◄ 堆料机布料不均匀造成的影响
✓措施:规定破碎机喂料制度、增添破碎机的喂料及控制系 统、定期检测预均化堆场进料量等等。
2.2.3 生料的均化
※ 均化方式
机械均化
均化在封闭的 圆库内完成
多库搭配
投资省,操作简便,均化效果差
机械倒库
小厂,立窑厂
间歇式
气力均化
双层式 连续式
均化效果好,投资高 大厂
多料流式
大块物料碎裂成小块
粗磨:碎至0.1mm左右
细磨:磨至0.06~0.1mm左右 小块物料碎裂成细末
超细磨:磨至5m或更小左右
(b) 方法和分类
水泥工业中采用的粉碎方法,主要是靠机械力的作用, 常见的粉碎方法有:
❖ 压碎
力的作用范围大,用于大块物料破碎
❖ 劈碎
多用于脆性物料的破碎
❖ 剪碎 ❖ 磨碎 ❖ 击碎
◄ 缺点:磨损大、需要均匀喂料、不能粉碎湿物料(含水量<10~15%)。
◄ 应用:破碎石灰石、白云石、长石、萤石、泥灰岩、石膏等。
(e) 反击式破碎机 ※ 工作原理
◄ 物料进入破碎机中,在转子回转范围内受到板锤冲 击,
并被高速抛向反击板,再次受到冲击,然后又从反击板 反弹到板锤,继续重复上述过程。 ◄ 由于物料受到板锤的打击和反击板的冲击以及物料之 间的碰撞,物料不断产生裂缝而导致粉碎。
(c) 均化的评价
样品合格率
评价指标 标准偏差
均化效果
※ 样品合格率
◄ 物料中若干个样品在规定质量标准上下限之内的百分 率,即在一定范围内的合格率。
◄ 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反映样品的波动情况,但并不 能反映全部样品的波动幅度,举例说明如下:
92.85% 92.03%
※ 标准偏差
S =
1 n 1
n 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