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的制备图文稿

合集下载

实验名称:己内酰胺的制备.ppt

实验名称:己内酰胺的制备.ppt


控制反应温度在要求范围之内,防止反 应复杂化; 环己酮肟要干燥,否则反应很难进行; 温度上升到110~120, 当有气泡产生 时,立即移去火源,
课堂提问:


环己酮肟制备时为什么要加入醋酸钠. 贝克曼重排的反应为 反应.(放 热还是吸热) 为什么要加入20%氨水中和? 滴加氨水时为什么要控制反应温度? 粗产品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水层为哪一 层?应从漏斗的哪个口放出?
实验步骤:

250 mL的三角烧瓶中加入7 g的盐酸羟胺和10 g的结晶状 的醋酸钠,加入30 mL的水使之完全溶解。水浴加热到 35~40,分批加入7.5 mL 的环己酮,剧烈振荡,既有固 体析出,冷却,过滤,少量冷水洗涤,干燥,计算产率。 在800 mL的烧杯中加入5g的环己酮肟和10 mL 85%的 硫酸,放置一支温度剂,小火加热烧杯,使温度上升到 110~120, 当有气泡产生时,立即移区火源,温度迅速 升到160,反应在几秒钟内完成,冰水冷却到0~5,在搅 拌下小心滴加30 mL的浓氨水,控制反应温度在12~20。 粗产品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加入1 g无水硫酸镁 干燥,转入到25 mL的克式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收集 140~144/14 mmHg的馏分,测熔点,计算产率。
实验步骤流程图:
7 g 盐酸羟胺 10 g 醋酸钠 30 mL 水 7.5 mL 环己酮, 振荡 混合物
过滤 水层 产品(5 g) 10 mL 浓硫酸 110oC 混合物 0~5oC 30 mL20%氨水(d) 过滤 粗品 水层(弃之) 减压蒸馏 残液(弃之) 产品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注意事项或实验关键环节:

实验名称:己内酰胺的制备


已内酰胺生产总框图

已内酰胺生产总框图

环己醇精馏
去环己烷氧化装置
环己烷
环己烷精制
环己醇脱氢
氢气
去环己酮肟化装置
环己酮精馏
三、环己酮氨肟化装置
新鲜叔丁醇
新鲜甲苯
叔丁醇罐
氨 气 双 氧 水 环 己 酮
甲苯储罐
氨肟化反应
催化剂
催化剂过滤
溶剂回收
甲苯萃取
废水汽提
甲苯
甲苯/肟水洗
废水冷却
醇酮去分离
甲苯脱酮
肟回收
甲苯/肟精馏
废水去生 化处理
肟去贝克曼重排
四、己内酰胺装置
碱液
苯精馏
残渣去焚烧
酰胺油
酰胺油碱洗
苯萃取
水反萃取
己/水溶液汽提
残夜汽提
氢气
己/水溶液加氢
去焚烧
三效蒸发
己内酰胺产品
己内酰胺精馏Βιβλιοθήκη 脱除轻组分己/水脱水
重组分去焚烧
五、 硫铵装置
氨气 环己酮肟 发烟硫酸
贝克曼重排反应
硫铵中和结晶
离心分离
干燥
包装
去己内酰胺精制
酰胺油
离心母液
已内酰胺生产总框图 一、环己烷法制环己酮
环己烷 加氢催化剂再生 空 气 醋酸钴
苯 氢气
苯加氢制环己烷
环己烷空气氧化
过氧化物定向分解
醇酮精馏
废碱液
去焚烧 氢气 铜-锌催化剂 去环己酮肟化装置 环己醇脱氢 环己酮
二、环己烯法制环己酮
双氧水
加氢催化剂再生
水合催化剂再生
苯 氢气
苯部分加氢反应
萃取精馏
环己烯水合反应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己内酰胺的三种工业化技巧:►液相Beckmann 重排法苯T 环己烷T 环己酮T 环己酮册T 粗己内酰胺T 产品►竣酸酰胺化法甲苯T 苯甲酸T 环己烷竣酸 T 粗己内酰胺T 产品►光亚硝化法制备亚硝基硫酸 Pt/Rh2 NH3 + 3 O 2 ------------------------------- N 2O 3 +N 2O 3 + H 2SO 4 + SO 3 <_ 己内酰胺caprolactam (简称CPL) / (CH 2)5、 NH分子式:CJi’iNO分子量:133. 16 ——CI I 2——CII 2 ——CI 12——C = C构造式:1 ------- C H 2 --------- N H ---------- 1常温下轻易吸湿,有柔弱的胺类刺激气味,手触有润滑感,易溶于水、屮醇、 乙醇、乙豔、石油绘、环己烯、氯仿和苯等溶剂。

受热时易产生聚合反响。

不合制程方法比较1•传统制程:本制程是由环己酮与(NH2OH)2-H2SOf 和氨水反响得环己酮垢 (cyclohexanone oxime)后,再经贝克曼重排反响(Beckmann rearrangement)而制成 CPL 。

传统法的理论产率约70%(以环己烷为基准),即每消费1公斤的环己烷可 生成0.94公斤的CPL ;若以苯酚为基准,理论产率达92%,即每消费1公斤苯 酚可至得1.11公斤CPL 。

2.BASF 制程:苯T 环己烷T 粗己内酰胺 T 产品甲苯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OH + H2OCOOHPd/C +3 H2 ----------- COOH3 H2O 2 NOHSO 4苯甲酸加氢 +3/2 O 2BASF制程和传统制程的不合处在于制造(NH2OH)2-H2SO4的方法不合,本制程是山一氧化氮、硫酸、氢气经触媒感化所获得(NH2OH)2・H2SO4°此种制程所得CPL的产率理论值约70%,平均每消费1公斤环己烷可生成0.94公斤的CPLo3.SNIA VISCOSA 制程:SNIA VISCOSA制程是是以甲苯为原料,经氧化、氢化等反响得HBA(Hexahydrobenzoic acid),再制得CPL。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i>己内酰胺</i>路线见图1。

(NH4)2SO4溶液中的环己酮用蒸汽气提回收后返回反应系统。

反应生成的环己酮肟经过饱和浓度的硫铵母液干燥脱水。

环己酮肟在发烟H2SO4催化作用下经两级串联贝克曼重排器制得己内酰胺,用气氨在真空条件下进行中和反应,并利用反应热蒸发部分水分,同时(NH4)2SO4结晶从母液中分离出来。

己内酰胺精制过程有萃取、蒸馏,流程较短。

图1 SNIA工艺Fig.1 SNIAtechnic该工艺可以避免羟胺制备过程中生成(NH4)2SO4,因而该工艺技术被迅速推广,BASF公司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现生产能力为1015kt 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19.00%,生产装置分布在美国、德国和比利时。

工艺路线见图2。

-1在SNIA工艺制备己内酰胺中,含己内酰胺60%左右的酰胺油先经NH3 H2O苛化,然后经甲苯萃取、水萃取制成30%的己内酰胺水溶液。

己内酰胺水溶液经KMnO4氧化和过滤、三效蒸发、脱水浓缩、预蒸馏、NaOH处理和蒸馏、轻副产物蒸馏和精馏、重副产物蒸馏和精馏等精制过程,才能得到符合标准的纤维级己内酰胺成品。

1999年,中国石化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采用意大利SNIA公司甲苯法生产技术,耗资35亿-1元,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50kt a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2002年与中国石化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并应用非晶态镍催化剂引入苯甲酸加氢反应系统部分取代Pd/C催化剂以及己内酰胺水溶液加氢取代KMnO4工艺技术,将生产能力扩建到70kt a。

尽管SNIA工艺为己内酰胺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料路线,采用甲苯为原料,不经过环己酮肟直接生产己内酰胺,但酰胺化反应过程条件苛刻,收率较低,生成的副产物成分复杂,每生产1t己内酰胺副产3.8t(NH4)2SO4。

而且工艺精制过程存在流程长、工艺控制复杂、能耗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优级品率低的问题,投资大,生产设备高度专业化,难以转换用途。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己内酰胺的三种工业化技巧:液相Beckmann重排法苯→环己烷→环己酮→环己酮肟→粗己内酰胺→产品羧酸酰胺化法甲苯→苯甲酸→环己烷羧酸→粗己内酰胺→产品 光亚硝化法苯→环己烷→粗己内酰胺→产品苯甲酸加氢制备亚硝基硫酸己内酰胺caprolactam(简称CPL)分子式:C6H11NO 分子量:133.16构造式:常温下轻易吸湿,有柔弱的胺类刺激气味,手触有润滑感,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石油烃、环己烯、氯仿和苯等溶剂。

受热时易产生聚合反响。

不合制程方法比较1.传统制程:本制程是由环己酮与(NH2OH)2-H2SO4和氨水反响得环己酮圬(cyclohexanone oxime)后,再经贝克曼重排反响(Beckmann rearrangement)而制成CPL。

传统法的理论产率约70%(以环己烷为基准),即每消费1公斤的环己烷可生成0.94公斤的CPL;若以苯酚为基准,理论产率达92%,即每消费1公斤苯酚可至得1.11公斤CPL。

2.BASF制程:CH3+3/2O2COOH+H2OCoCOOH+3H2Pd/C HCOOH 2NH3+3O2N2O3+3H2ON2O3+H2SO4+SO32NOHSO4Pt/RhBASF制程和传统制程的不合处在于制造(NH2OH)2-H2SO4的方法不合,本制程是由一氧化氮、硫酸、氢气经触媒感化所获得(NH2OH)2-H2SO4。

此种制程所得CPL的产率理论值约70%,平均每消费1公斤环己烷可生成0.94公斤的CPL。

3.SNIA VISCOSA制程:SNIA VISCOSA制程是是以甲苯为原料,经氧化、氢化等反响得HBA(Hexahydrobenzoic acid),再制得CPL。

此法的理论产率为72%;即每消费1公斤的甲苯可产生0.89公斤的CPL。

此外,Inventa-NO Reductin制程和BASF制程相当类似;DSM/HPO制程为传统的改进。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ε-己内酰胺(简称己内酰胺,CP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作生产聚酰胺6工程塑料和聚酰胺6纤维的原料。

聚酰胺6工程塑料主要用作汽车、船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日用消费晶的构件和组件等,聚酰胺6纤维可制成纺织品、工业丝和地毯用丝等,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生产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

1 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己内酰胺的生产有多种技术和原料路线,按技术方法分主要有环己酮-羟胺法、甲苯法、环己烷光亚硝化法等,按原料路线方法分主要有苯法和甲苯法两种。

1.1 HSO工艺(苯法)1943年,德国I.C.Fanben公司(BASF公司的前身)最早实现了以苯酚为原料的己内酰胺工业化生产,该工艺称为拉西法(Raschig),又名环己酮-羟胺(HSO)工艺。

生产工艺流程为:苯酚加氢制得环己醇,环己醇脱氢制得环己酮。

由于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价廉的苯,采用苯为原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工艺,苯加氢制得环己烷,环己烷氧化制得环己酮。

氨与空气催化氧化制NO2,用(NH4)3PN4吸收NO2得NH4NO2,用NH4NO2吸收NH3及SO2生产羟胺二磺酸盐,水解得硫酸羟胺。

环己酮和硫酸羟胺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环己酮肟在发烟H2SO4催化作用下经贝克曼Beckmann重排得己内酰胺,再用NH3·H2O中和多余的发烟H2SO4而生成(NH4)2SO4。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是采用HSO工艺技术的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商,现生产能力为365kt·a-1,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6.84%,生产装置分布在日本、西班牙和泰国。

该工艺技术成熟,投资小,操作简单,催化剂价廉易得,安全性好。

但主要缺点是:(1)原料液NH3·H2O和H2SO4消耗量大,在羟胺制备、环己酮肟化反应和贝克曼重排反应过程中均副产大量经济价值较低的(NH4)2SO4,每生产1t己内酰胺大约会副产4.5t(NH4)2SO4,副产(NH4)2SO4最多;(2)能耗(水、电、蒸汽)高,环境污染大,设备腐蚀严重,三废排放量大。

18 己内酰胺的合成

18 己内酰胺的合成
己内酰胺的合成(半微量)
一、实验目的


学习环己酮圬的制备方法; 通过环己酮圬的贝克曼重排,学习己内 酰胺的制备方法。 用减压蒸馏提纯己内酰胺粗品。
二、实验原理

酮与羟胺作用生成圬:



圬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多聚磷酸、苯 磺酰氯等作用下,发生分子内重排生成 酰胺的反应称为贝克曼重排反应。 其结果是羟基与处于反位的集团对调位 置。 环己酮即利用贝克曼重排得到己内酰 胺。
不超过20 ℃ )。用少量水溶解固体,反 应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萃取三 次,每次5ml,合并有机层。 无水硫酸镁干燥,常压蒸馏除氯仿 残液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27~133 ℃/7mmHg时的馏分。 馏出物很快固化为无色晶体。
六、注意事项

制备环己酮圬时振荡要剧烈。 用浓氨水中和时,开始要慢慢滴加,不 断搅拌。
(2)环己酮圬重排制备己内酰胺 小烧杯中加入3ml冷水及4ml浓硫酸;在另一 小烧杯中加入约3.5g环己酮圬,用3. 5ml 70% 硫酸溶解后移入滴液漏斗中。在一个250ml烧 杯中加入2.3 70%硫酸,小火加热至130140℃,边搅拌边滴加环己酮圬溶液(保持温 度),滴完后继续搅拌5-10分钟。 冷却至80 ℃后,再放入冰盐浴冷至0-5 ℃ 。 冷却下,边搅拌边用滴液漏斗慢慢滴加浓氨水 (约12.5ml)恰至碱性(pH=8)(控制滴加温度

反应式
三、实验装置
四、试剂与仪器


试剂:环己酮,盐酸羟胺,结晶乙酸 钠,85%硫酸,20%氨水,氯仿,无水 硫酸镁 仪器:锥形瓶,烧杯,滴液漏斗,分液 漏斗,吸滤瓶,克氏蒸馏头,直形冷凝 管,减压设备
五、实验操作
(1)环己酮圬的制备 在锥形瓶中加入3.5g盐酸羟胺,5g无水乙酸钠 和15ml水,振荡使其溶解。 小火加热溶液至35-40℃,分批慢慢加入3.5环 己酮,加塞,剧烈振荡5~10min环己酮圬以白 色粉状固体析出。 冷却后抽滤,并用少量水洗涤沉淀,抽干。 晾干后得到产物。

己内酰胺工艺流程图

己内酰胺工艺流程图

己内酰胺工艺流程图
己内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9NO,常用作合
成纤维素酯类、染料、树脂等。

下面是己内酰胺的工艺流程图。

己内酰胺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材料准备、反应反应、分离纯化、产品包装。

首先是材料准备阶段。

需要准备的原材料有氨水(NH3)、丁二
酸(DA)和氢氧化钠(NaOH)。

这些原材料通常以一定比例称重,并储存在容器中。

接下来是反应反应阶段。

首先将准备好的氨水和丁二酸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适量的液体催化剂。

然后通过加热和搅拌的方式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保证反应的效果和产率。

在反应结束后,进入分离纯化阶段。

首先将反应釜中的混合物进行冷却,使其沉淀。

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式,将沉淀物与液体分离。

分离后的液体通过蒸发浓缩,得到纯化的己内酰胺。

最后是产品包装阶段。

将纯化的己内酰胺转移到特定的容器中,并进行密封包装,以防止氧气和湿气的侵入。

同时,需要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以上就是己内酰胺的工艺流程图。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加入一些辅助工艺和设备,如加热和冷却系统、搅拌设备、过
滤和离心设备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条件和参数,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主要应用于聚酰胺纤维、树脂、涂料、油墨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通常采用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制备己内酰胺的方法。

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1. 原料准备:准备苯、氮气、邻苯二甲酸酐和低聚己内酰胺。

2. 反应装置:采用密闭反应釜,内装搅拌器和冷却器。

3. 反应过程:
(1)将苯加入反应釜中,开始加热至80℃;
(2)在80℃时将邻苯二甲酸酐加入反应釜中,反应生成己内酰胺;
(3)反应物持续加热搅拌,直至反应完全进行;
(4)冷却后得到己内酰胺产物。

4. 产品提取:采用蒸馏分离得到纯品。

5. 产品后处理:对得到的己内酰胺产品进行包装、存储等后处理工作。

以上是己内酰胺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添加速率等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目前世界上己内酰胺制备工艺主要有苯酚法, 甲苯法,苯法,环己烷光亚硝化法。如下图 [7]:
OH 苯酚法:
+ 3H2 Cat
OH -H2
Cat
O
NOH
+NH2OH H2SO4.SO3
C=O NH
O
苯法:
+ 3H2 Cat
+O2
环己烷光亚硝化法:
NOCl,hr
COOH 甲苯法:
+O2
Cat
苯加氢制环己烷工艺有两种,即液相和气相加氢两种。
+3H 2 Cat
苯法制己内酰胺
2.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醇和环己酮: 2.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醇和环己酮:
环己烷氧化主要有催化氧化和无催化氧化。 反应式如下:
= O +O 2 Cat
或无
OH + +H 2O
OOH
苯法制己内酰胺
3.环己醇再脱氢为环己酮: 3.环己醇再脱氢为环己酮:
=NOH.2HCl
+NOCl +HCl
λ
<600nm
(环己酮肟盐酸盐)
环己烷光亚硝化法制己内酰胺
环己酮肟盐酸盐在发烟硫酸的作用下贝克曼重排为己内酰 胺:
C =O NH . H 2SO 4
+2NH 3
C =O NH +(NH 4) 2SO 4
甲苯法制己内酰胺
甲苯法制CPL是由意大利SNIA公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发 甲苯法制CPL是由意大利SNIA公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发 研制的,并于1962年实现工业化,1968年、1975年分别在 研制的,并于1962年实现工业化,1968年、1975年分别在 意大利的MARFLIDONIA,前苏联乌兹别克的CIRCIK建成8 意大利的MARFLIDONIA,前苏联乌兹别克的CIRCIK建成8 万吨/年工业装置,但目前均已停产。1996年,中国石家庄 万吨/年工业装置,但目前均已停产。1996年,中国石家庄 引进该技术建成5万吨/ 引进该技术建成5万吨/年己内酰胺装置,至今运行良好,并 已扩能至6.5万吨/ 已扩能至6.5万吨/年。该工艺主要有如下步骤: 1.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1.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己内酰胺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己内酰胺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己内酰胺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7.1 己内酰胺的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己内酰胺的制法主要有:①以苯酚为原料,经环己醇、环己酮、环己酮肟而制得;②以环己烷为原料,用空气氧化法或光亚硝化法转化成环己酮肟,经重排而制得;③以甲苯为原料,用SNIA(斯尼亚)法合成。

此外,也可以糠醛或乙炔为原料合成。

在制造过程中,环己酮是主要的关键性中间原料,此关键性原料可藉由环己烷氢化或苯酚氢化得到,这两种制程相当类似,不同点仅在于触媒的使用和操作条件的不同而已。

……7.1.1 苯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目前世界上纯苯生产主要来自于石油馏分催化重整生成油和裂解汽油,少部分来自煤焦油。

我国纯苯行业经历了近些年的长足发展,不仅从产量、技术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而且产业链发展迅速,涉及上万种产品,并且国际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目前,我国纯苯产量主要由4部分组成,乙烯装置联产、炼油厂重整芳烃抽提、对二甲苯装置甲苯歧化和煤焦油抽提。

过去国内煤焦油抽提制纯苯的精制过程以酸洗法为主,制的苯纯度低,污染严重,被淘汰。

自2006年国内开发的焦化苯加氢工艺工业化后,国内新建了多套这类装置,其产品质量基本可以满足下游化工装置的需求,规模以5万吨/年或8万吨/年为主。

……7.1.2 苯酚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苯酚(俗称石炭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丙烯的重要衍生物之一,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

也是一种电解质。

苯酚用途广泛,产量大,工业上主要由异丙苯制得。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苯酚的唯一来源是从煤焦油中提取。

目前绝大部分是通过合成方法得到。

有磺化法、氯苯法、异丙苯法等方法。

目前(2011年),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约为……7.1.3 环已烷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环己烷是生产环己酮、己内酰胺的中间体,又可用作溶剂、萃取剂、漆类去除剂、聚合反应的稀释等。

其后衍产品极多,是多种化工产品、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己内酰胺实验报告

己内酰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己内酰胺的合成方法。

2. 掌握己内酰胺的性质及鉴定方法。

3. 提高有机合成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己内酰胺(C6H11N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合成尼龙-6、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

本实验采用化学合成法,以己内酰胺盐酸盐为原料,通过酸催化缩合反应制备己内酰胺。

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1NOCl + H2O → C6H11NO + HCl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己内酰胺盐酸盐、浓硫酸、无水乙醇、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烧杯、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酒精灯、加热器、干燥器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反应液: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己内酰胺盐酸盐和浓硫酸,搅拌均匀。

2. 加热反应:将反应液加热至沸腾,保持一定时间,使反应进行完全。

3. 中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

4. 萃取分离:将中和后的反应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振荡,静置分层。

5. 收集己内酰胺:将己内酰胺层通过漏斗分离出来,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

6. 己内酰胺性质鉴定: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性质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己内酰胺的制备:按照实验步骤,成功制备出己内酰胺,产率较高。

2. 己内酰胺性质鉴定: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性质鉴定,结果表明产物为己内酰胺。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加热反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反应过度,导致产物质量下降。

2. 中和反应时,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应适中,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产物的质量。

3. 萃取分离过程中,应充分振荡,以确保己内酰胺充分提取。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己内酰胺的合成方法,熟悉了有机合成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对己内酰胺性质的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内酰胺的制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化学实验论文题目:己内酰胺的制备学校:长春工业大学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化学班级:080704姓名:王昌胜目录一.摘要二.关键词三.前言四.实验部分五.结果与讨论六.参考文献己内酰胺的制备作者:王昌胜单位: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摘要:随着合成纤维工业发展,对己内酰胺需要量增加,又有不少新生产方法问世。

先后出现了甲苯法(又称斯尼亚法);光亚硝化法(又称PNC法);己内酯法(又称 UCC法);环己烷硝化法和环己酮硝化法。

新近正在开发的环己酮氨化氧化法,由于生产过程中无需采用羟胺进行环己酮肟化,且流程简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已工业化的己内酰胺各生产方法中,肟法仍是80年代工业应用最广的方法,其产量占己内酰胺产量中的绝大部分。

甲苯法由于甲苯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其他各种生产方法,鉴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未能推广。

如以环己烷为原料的方法中,PNC法具有流程短、原料价廉等优点;但耗电多、设备腐蚀严重。

在己内酰胺的生产过程中,往往副产硫酸铵,但由于硫酸铵滞销,因此,减少或消除副产硫酸铵,成为评价当今己内酰胺工业生产经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环己酮环己酮肟己内酰胺前言:2006年,中国己内酰胺的产量为29.08万吨,进口量44.47万吨,表观消费量73.55万吨。

在中国,己内酰胺绝大部分用于生产尼龙6纤维,2005年尼龙6纤维产量为71.7万吨t,消耗己内酰胺60.6万吨,占消费量的86.18% 。

中国尼龙6工程塑料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电子电器、纺织工业以及薄膜等,2005年消费己内酰胺8.8万吨,占消费量的12.51%。

依据尼龙6纤维行业的今后的发展规划,预计2006~2010年中国尼龙6纤维的需求量将以年均8.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对己内酰胺的总需求量将达到90.0万吨。

同时,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尼龙6工程塑料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将以年均6.4%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工程塑料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将达到12万吨。

加上其他方面的需求量,预计2010年中国对己内酰胺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04万吨。

2006年中国己内酰胺生产能力达到36.5万t/a,尽管近年来中国己内酰胺生产能力在不断增加,产量也有一定的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尼龙丝、帘子布、聚酰胺工程塑料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每年需大量进口己内酰胺。

由此,到2010年,中国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合计有77万t/a,比照2010年需求量达到104万吨的预测,即使装置满负荷运转,也将有27万t的缺口仍需要依靠进口来解决。

近几年,中国己内酰胺进口量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发展一直面临主要原料之一苯的供应以及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预计近几年我国己内酰胺对外依存度高的状况仍难以扭转。

【1】实验部分实验仪器与药品:(试剂.规格及厂家)浓硫酸C.P.(北京化学试剂厂); 环己醇A.P.(天津光复试剂厂);重铬酸钠(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污水碳酸钠(北京化工厂);草酸A.P.(沈阳市东兴试剂厂);盐酸羟胺A.P.(天津市津北精细化工厂有限公司);醋酸钠A.P.(北京化工厂);环己酮C.P.(自备);环己酮肟(自备);20%氢氧化铵(化学厂化工试剂厂);85%硫酸溶液(北京化学试剂厂)仪器:红外光谱仪实验过程1.环己酮的合成[2]基本原理:一级醇及二级醇的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上有氢,可以被氧化成醛、酮或羧酸。

三级醇由于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不易被氧化,如在剧烈的条件下,碳碳键氧化断裂,形成含碳较少的产物。

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在冷、稀、中性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一级醇、二级醇不被氧化,如在比较强烈的条件下(如加热)可被氧化,一级醇生成羧酸钾盐,溶于水,并有二氧化锰沉淀析出。

二级醇氧化为酮,但易进一步氧化,使碳碳键断裂,故很少用于合成酮。

由二级醇制备酮,最常用的氧化剂为重铬酸钠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或三氧化铬的冰醋酸溶液等,酮在此条件下比较稳定,产率也较高,因此是比较有用的方法。

在实验室中,多用氧化环己醇,酸性重铬酸钠式最常用的氧化剂之一。

如:反应中,重铬酸盐在硫酸作用下先生成铬酸酐,在和醇发生氧化反应,因酮比较稳定不易进一步被氧化,故一般能得到较高的产率。

为防止因进一步氧化而发生断链,控制反应条件仍然十分重要。

实验步骤:在250ml圆底烧瓶内,放置60ml冰水,在搅拌下慢慢加入10ml浓硫酸,充分混匀,小心加入10g环己醇(10.5ml,0.1mo1)。

在上述混合液内插入一支温度计,将溶液冷至30℃以下。

在烧杯中将21g重铬酸钠(Na2Cr2O7·2H2O,0.035mo1)(或用重铬酸钾10.3g,0.035mol)溶解于6ml水中。

取此溶液lml加入圆底烧瓶中,充分振摇,这时可观察到反应温度上升和反应液由橙红色变为墨绿色,表明氧化反应已经发生。

继续向圆底烧瓶中滴加剩余的重铬酸钠(或重铬酸钾)溶液,同时不断振摇烧瓶,控制滴加速度,保持烧瓶内反应液温度在55~60℃之间。

若超过此温度时立即在冰水浴中冷却。

滴加完毕,继续振摇反应瓶直至观察到温度自动下降1~2℃以上。

然后再加入少量的草酸(约需0.5g),使反应液完全变成墨绿色,以破坏过量的重铬酸盐。

在反应瓶内加入50ml水,再加几粒沸石,装成蒸馏装置(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水蒸气蒸馏装置),将环己酮与水一起蒸馏出来,环己酮与水能形成沸点为95℃的共沸混合物。

直至馏出液不再混浊后再多蒸约10ml (共收集馏液40~50m1),用食盐(需7~10g)饱和馏液后移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后分出有机层,用无水碳酸钾干燥,蒸馏,收集150~156℃馏分.产量6~6.5g,产率62%~67%)。

2.环己酮肟的合成[3]基本原理:醛,酮与羟胺,2,4-二硝基苯肼及胺基脲的加成缩合物都是好的结晶,具备固定熔点,因而常用来鉴别醛,酮。

这类化合物在稀酸作用下,能够水解为原来的醛,酮。

因而可利用这种反应来分离和提纯醛,酮。

环己酮肟的制备,在工业上较新的方法是用环己醇和氯及一氧化氮进行光化学反应,首先得到1-氯-1-亚硝基环己烷,然后进行还原反应,及得到环己酮肟。

本实验一环己酮和盐酸羟胺为原料制备环己酮肟。

反应式为:实验步骤:在250ml磨口锥形瓶中,将14g盐酸羟胺及20g结晶醋酸钠溶解在60ml水中,温热此溶液,使达到35~40℃。

每次2ml分批加入15ml环己酮,边加边振荡,此时即有固体析出。

加完后将混合物抽滤,固体用少量的水洗涤。

抽干后,在滤纸上进一步压干。

用红外灯干燥,得到产品为白色晶体,熔点为89~90℃。

己内酰胺的制备:在500ml烧杯中,加入10g环己酮肟和20ml 85%硫酸,玻璃棒搅拌使反应物混合均匀。

在烧杯中放置一只200℃的温度计,小心慢慢加热烧杯,当开始有气泡的时候,立即移去热源,此时发生强烈的放热反应,温度很快自行上升,反应在几秒钟内立即冷却完成。

稍冷却后,将此溶液倒入250ml三口瓶中。

三口瓶分别安装搅拌器、温度计和筒形滴液漏斗,在冰盐水中冷却。

当溶液温度下降至0~5℃时,不断的搅拌下小心滴入20%氢氧化铵溶液,控制温度在20℃以下,以免己内酰胺在温度较高时发生水解,直至溶液恰好对石蕊试纸呈碱性。

3.己内酰胺的合成:基本原理:脂肪族醛,酮和芳香族醛,酮与氨的衍生物在羟胺作用下生成肟,酮肟或醛肟在五氯化磷,硫酸,多聚磷酸,苯磺酰氯等酸性试剂作用下发生分子重排生成酰胺。

这种反应即为贝克曼重排。

不对称的酮肟或醛肟进行重排时,总是肟羟基反式位置的羟基迁移到N原子上,即为反式迁移。

在重排过程中,羟基的迁移与羟基的离去时用时发生的同步反应。

该反应是立体专一的。

贝克曼重排反映通常在醚溶液中进行。

通过贝克曼重排反应,鉴定生成的酰胺或酰胺的水解产物,可以知道酮肟的构型,因而可以知道原来的结构。

应用贝克曼重排可以合成一系列酰胺,尤其是环己酮肟重排为己内酰胺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

己内酰胺开环聚合可以得到聚己内酰胺树脂,后者是一种优良的高分子材料。

实验步骤:烧杯中,加入5g环己酮肟和20ml 85%硫酸,玻璃棒搅拌使反应物混合均匀。

在烧杯中放置一只200℃的温度计,小心慢慢加热烧杯,当开始有气泡的时候,立即移去热源,此时发生强烈的放热反应,温度很快自行上升,反应在几秒钟内立即冷却完成。

稍冷却后,将此溶液倒入250ml三口瓶中。

三口瓶分别安装搅拌器、温度计和筒形滴液漏斗,在冰盐水中冷却。

当溶液温度下降至0~5℃时,不断的搅拌下小心滴入20%氢氧化铵溶液,控制温度在20℃以下,以免己内酰胺在温度较高时发生水解,直至溶液恰好对石蕊试纸呈碱性,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分去水层。

有机层转入30ml克氏蒸馏瓶,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27~133℃/0,93kPa,137~140℃或140~144℃/1.87kPa的馏分。

镏出物在接收瓶中固化成无色结晶。

产量2-3克,产率40%-50%。

结果与讨论1.实验表征与讨论:物理性质比较:环己酮分子量98.14,沸点155.6℃,无色可燃液体,微溶于水,能与醇醚及其它有机溶剂混容。

环己酮肟的分子量113.14,熔点89-90.1℃,棱柱体白色晶体。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己内酰胺分子量113.16.熔点68.70℃,沸点160.19℃,白色粉末或结晶固体,有吸水性,溶于石油烃,乙醇,乙醚和氯代烃等。

红外光谱讨论:环己酮肟在2934-3189之间有吸收峰说明其化学式中含有-OH,在1655有吸收峰说明有C=N。

环己酮肟红外光谱图影响产率及品质的因素:1.制备环己酮肟,激烈摇动是没有使所有的小球碰裂,是反应进行的不完全,故生成环己酮肟的量减少。

2.制备的环己酮的纯度不高。

3.氢氧化氨进行中和时,开始的速度过快,使反应突然升温,影响产率。

4.在实验过程中试剂的称量有一定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5.在实验过程中温度控制的不当。

6.在31℃时,环己酮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g,即使用盐析,仍不可避免有少量的环己酮损失。

2.实验结论:白色粉末或结晶体,有油性手感,具有吸水性,易溶于水及乙醇,乙醚,丙酮,氯仿及苯等有机溶剂。

略带有有叔胺类化合物的气味。

3.试验感想:通过这次综合性实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深刻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各种性质。

其次使对红外光谱仪的操作使用,让我能亲手操作,给我们实践的机会,很难得这也增加了我们的知识。

平时学的都是理论,而实验把我们带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能锻炼我们的能力,培养我们。

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1】 2007-07-31【2】【3】《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实验四十一环己酮的制备P119实验四十四环己酮肟的制备P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