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垂体腺瘤-ppt课件(2)
![垂体腺瘤-ppt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9721aad0011ca300a6c390c9.png)
精品课件
镜下改变:
3.混合性生长激素-泌乳素腺瘤 4.泌乳生长激素腺瘤:单一的细胞同时产生
GH和PRL 2种激素。细胞多角形,嗜酸性弥漫 分布。GH、PRL定位于同一细胞内。 5.嗜酸性干细胞腺瘤:细胞嫌色伴嗜酸性, 明显多形性。核仁明显,可见胞质空泡。PRL (+),GH(弱+/-),低分子CK(+)。 6.多激素的生长激素腺瘤
精品课件
二、泌乳激素腺瘤
部位:好发于垂体后叶或两侧,偶有异位。
临床表现:多数为微腺瘤,好发于育龄妇 女,表现为闭经溢乳和不孕。大腺瘤多发 于老年女性和男性,表现为头痛、神经功 能障碍、视力下降、男性阳萎和性欲减退 等高泌乳素血症。
精品课件
肉眼检查:肿瘤红棕褐色质软,大腺瘤可 发生纤维化和囊性变。
2.静止性ACTH肿瘤(无功能性)分2种亚型,Ⅰ 型形态学与功能性腺瘤相似,Ⅱ型可呈嗜碱性或 嫌色性,PAS染色强至中等阳性。
精品课件
五、促性腺激素腺瘤
部位:肿瘤在诊断时常常已是大腺瘤,常 表现为蝶鞍上扩展和蝶鞍周围侵犯。小腺 瘤无明确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常为无功能性肿瘤,多数为肿 瘤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减退、 头痛、性欲丧失和脑神经麻木,垂体卒中 比其他腺瘤常见。
精品课件
病理学改变
垂体腺瘤细胞形态单一,核圆形较一致, 染色质纤细,核仁不明显,胞质中等量。 核分裂不常见,Ki-67阳性细胞<3%。
垂体不典型腺瘤除单一细胞形态外,可见 核分裂, Ki-67阳性细胞>3%,伴有p53核 阳性。并有侵犯性生长的侵袭性生物行为。 但无转移性德的证据。
免疫表型:Syn(+),CgA和低分子CK阳性 率较低,激素表型用于腺瘤的分类。
镜下改变:
3.混合性生长激素-泌乳素腺瘤 4.泌乳生长激素腺瘤:单一的细胞同时产生
GH和PRL 2种激素。细胞多角形,嗜酸性弥漫 分布。GH、PRL定位于同一细胞内。 5.嗜酸性干细胞腺瘤:细胞嫌色伴嗜酸性, 明显多形性。核仁明显,可见胞质空泡。PRL (+),GH(弱+/-),低分子CK(+)。 6.多激素的生长激素腺瘤
精品课件
二、泌乳激素腺瘤
部位:好发于垂体后叶或两侧,偶有异位。
临床表现:多数为微腺瘤,好发于育龄妇 女,表现为闭经溢乳和不孕。大腺瘤多发 于老年女性和男性,表现为头痛、神经功 能障碍、视力下降、男性阳萎和性欲减退 等高泌乳素血症。
精品课件
肉眼检查:肿瘤红棕褐色质软,大腺瘤可 发生纤维化和囊性变。
2.静止性ACTH肿瘤(无功能性)分2种亚型,Ⅰ 型形态学与功能性腺瘤相似,Ⅱ型可呈嗜碱性或 嫌色性,PAS染色强至中等阳性。
精品课件
五、促性腺激素腺瘤
部位:肿瘤在诊断时常常已是大腺瘤,常 表现为蝶鞍上扩展和蝶鞍周围侵犯。小腺 瘤无明确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常为无功能性肿瘤,多数为肿 瘤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减退、 头痛、性欲丧失和脑神经麻木,垂体卒中 比其他腺瘤常见。
精品课件
病理学改变
垂体腺瘤细胞形态单一,核圆形较一致, 染色质纤细,核仁不明显,胞质中等量。 核分裂不常见,Ki-67阳性细胞<3%。
垂体不典型腺瘤除单一细胞形态外,可见 核分裂, Ki-67阳性细胞>3%,伴有p53核 阳性。并有侵犯性生长的侵袭性生物行为。 但无转移性德的证据。
免疫表型:Syn(+),CgA和低分子CK阳性 率较低,激素表型用于腺瘤的分类。
《垂体瘤的影像诊断》课件
![《垂体瘤的影像诊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c0b9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d.png)
病因与症状
总结词
垂体瘤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 关。垂体瘤的症状表现多样,与肿瘤的大小和类型有关。
详细描述
垂体瘤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等多 种因素有关。垂体瘤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 、视力视野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此外,不同类型的垂 体瘤还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特点。
。
确诊检查
进行MRI检查,详细了解肿瘤 的形态、信号强度、侵犯范围
等信息。
鉴别诊断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的疾
病。
随诊复查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肿 瘤的生长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
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诊断的联系
影像学特征
联系
垂体瘤在MRI上通常表现为鞍内或鞍 上占位性病变,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信号强度不均。
MRI检查
常规MRI
提供多平面、高分辨率的 肿瘤影像,是诊断垂体瘤 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MRI增强扫描
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肿瘤的 边界和强化特征。
功能MRI
如MRS、DWI等,可提供 更多关于肿瘤生物学特性 的信息。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PET-CT
可用于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及转移情 况。
超声检查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垂体瘤,如侵袭 性垂体瘤,可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辅助 诊断。
04
挑战2
小肿瘤的检测:小垂体瘤在影像学上 可能难以发现,易漏诊。
06
解决方案2
采用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提高小肿瘤的检出率 。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发展趋势1
发展趋势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 发展,利用AI辅助医生进行垂体瘤的诊断 将成为趋势。
垂体瘤影像诊断PPT
![垂体瘤影像诊断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c45b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9.png)
影像学与临床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
跨学科合作
影像科医生与临床医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共 同探讨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提高诊疗 水平。
学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学术会议、研究合作等方式,促进影像 学与临床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垂体瘤影
像诊断的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垂体瘤影像诊断的进展与 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MRI)
随着高分辨率、功能成像和分子成像等新技术的应用,MRI在垂体瘤诊断中的准确性和敏 感性得到显著提高。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随着多排螺旋CT和低剂量CT技术的发展,CT在垂体瘤诊断中的价值逐渐被发掘,尤其在 评估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方面具有优势。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
利用新型示踪剂和成像技术,PET/CT在鉴别肿瘤性质、评估肿瘤复发和转移等方面具有 重要价值。
个性化诊断与精准医疗的探索与实践
个体化诊断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遗传 背景等,制定个性化的诊断方案,以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精准医疗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对垂体 瘤进行分子分型,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 疗方案。
垂体瘤的分期与分级
垂体瘤的分期通常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和侵犯范围进行划 分,如鞍内期、鞍上期、鞍旁侵犯等。不同分期对治疗方 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垂体瘤的分级通常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进行划分,一般分 为良性、恶性及转移性垂体瘤。分级对于评估病情和治疗 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04
垂体瘤影像诊断的临床应 用
垂体瘤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形态、大小、密度或信 号强度等。在CT或MRI图像上,垂体瘤通常表现为 鞍内或鞍上的占位性病变,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 。有时肿瘤可侵犯鞍旁组织,如海绵窦或鞍上池。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e21d9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3.png)
详细描述
X线是一种传统的影像诊断技术,操作简便且价格低廉。通过X线平片和造影检查,可以观察垂体的位 置和形态,有助于某些垂体疾病的诊断。然而,X线辐射暴露较大,且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有限,因此 在垂体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少。
04
垂体疾病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瘤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瘤的影像表现
垂体瘤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鞍 内占位性病变,可压迫周围组织 ,导致鞍内结构变形。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于大出血等紧急情况的治疗。
预后与康复
预后与康复是垂体疾病治疗的重要环 节,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 方式、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
康复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指导、 运动康复等,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 社会和生活。
预后与康复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减少并发症、恢复社会功能和 心理健康。
THANKS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经蝶 窦手术、开颅手术等,需要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介 入治疗等,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垂 体疾病和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
放射治疗主要通过放射线杀灭病 变细胞,适用于某些肿瘤类型的
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通过血管内操作来 阻塞供应病变组织的血管,适用
垂体瘤的诊断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结合临 床表现和激素水平检测,可以明 确诊断垂体瘤。
垂体脓肿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脓肿的影像表现
垂体脓肿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鞍内低密 度或等密度病变,周围可见炎症反应 和水肿。
垂体脓肿的诊断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特征,可以确诊垂体脓肿。
X线是一种传统的影像诊断技术,操作简便且价格低廉。通过X线平片和造影检查,可以观察垂体的位 置和形态,有助于某些垂体疾病的诊断。然而,X线辐射暴露较大,且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有限,因此 在垂体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少。
04
垂体疾病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瘤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瘤的影像表现
垂体瘤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鞍 内占位性病变,可压迫周围组织 ,导致鞍内结构变形。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于大出血等紧急情况的治疗。
预后与康复
预后与康复是垂体疾病治疗的重要环 节,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 方式、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
康复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指导、 运动康复等,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 社会和生活。
预后与康复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减少并发症、恢复社会功能和 心理健康。
THANKS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经蝶 窦手术、开颅手术等,需要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介 入治疗等,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垂 体疾病和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
放射治疗主要通过放射线杀灭病 变细胞,适用于某些肿瘤类型的
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通过血管内操作来 阻塞供应病变组织的血管,适用
垂体瘤的诊断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结合临 床表现和激素水平检测,可以明 确诊断垂体瘤。
垂体脓肿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脓肿的影像表现
垂体脓肿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鞍内低密 度或等密度病变,周围可见炎症反应 和水肿。
垂体脓肿的诊断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特征,可以确诊垂体脓肿。
垂体瘤MR表现PPT课件
![垂体瘤MR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d901b5b7360b4c2e3f64d2.png)
编辑版ppt
17
编辑版ppt
18
编辑版ppt
19
编辑版ppt
20
编辑版ppt
21
编辑版ppt
22
编辑版ppt
23
编辑版ppt
24
编辑版ppt
25
编辑版ppt
26
编辑版ppt
27
编辑版ppt
28
编辑版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
编辑版ppt
30
编辑版ppt
31
编辑版ppt
32
编辑版ppt
垂体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1
编辑版ppt
一、垂体扫描基本序列
2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6
编辑版ppt
7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编辑版ppt
16
48
编辑版ppt
49
编辑版ppt
50
编辑版ppt
51
编辑版ppt
52
编辑版ppt
垂体微腺瘤 53
编辑版ppt
垂体微腺瘤
54
编辑版ppt
垂 体 微 腺 瘤
55
编辑版ppt
56
编辑版ppt
57
编辑版ppt
58
编辑版ppt
59
编辑版ppt
Rathke囊肿 60
垂体肿瘤诊断幻灯片
![垂体肿瘤诊断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e8f5f175cc7931b765ce15f4.png)
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最常见部位为鞍内和鞍上(75%),完 全位于鞍上(20%),完全位于鞍内(5%), 极少数生长在第三脑内。
颅咽管瘤
囊性成份在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或中等信号, 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
肿瘤实质部分以等T1和长T2信号为主。 增强扫描后无钙化的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
囊 性 颅 咽 管 瘤
视交叉胶质瘤(毛细胞型)
MRI的T1加权像上,肿瘤呈等信号, 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Gd-DTPA增 强后肿瘤有显著强化。视交叉和下丘 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囊变明显。
灰结节异位瘤 (错构瘤)
•在T1加权像上信号与灰质相等。 •在T2加权像上信号通常增强。 •增强扫描后肿瘤有强化。 •极少数或有钙化、脂肪或囊肿形成。
侵袭性腺瘤是Jefferson首先使用,指垂体腺瘤 侵及包膜和局部呈广泛浸润性生长者,一直沿用 至今。
侵袭性垂体腺瘤
对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研究方法不同,侵 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亦不同: 影象学研究为10%; 外科手术肉眼观察为35%; 病理学镜下观察高达85%,其中大部分为微侵袭, 即肉眼无异常,镜下观察到轻微侵袭,多为肿瘤 侵袭邻近的硬脑膜。
垂体前叶明显缩小、 扁平紧贴鞍底,鞍内 空虚,充满脑脊液, 形成类似部分空蝶鞍 改变;
垂体柄明显缩短或消 失,后叶高信号区消 失;
在鞍上池中垂体柄的 顶端有高信号的小结 节,为异位的神经垂 体即垂体后叶
二、垂体腺瘤的MRI诊断
垂体微腺瘤 垂体腺瘤 侵袭性垂体腺瘤
垂体微腺瘤
直径小于10mm者称微腺瘤。 信号改变不大,在T1WI和T2WI上多数为等信号。 形态可有改变,垂体上缘隆起。 增强扫描病变为低信号(增强早期)
灰结节异位瘤 (错构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20
MRI检查:
• 垂体微腺瘤显示优于 CT。
PPT学习交流
21
微腺瘤MR表现:
1. 瘤体直径《10mm
2. 垂体腺内局灶性信号异常,多呈稍长T1长T2信号
3. 垂体上缘局灶性对称或不对称上凸
4. 垂体柄移位
间接征象
5. 鞍底下陷或轻微下陷 6. Gd-DTPA动态增强,正常垂体先强化,微腺瘤延迟强化。
5
PPTPPT学习交流
8
PPT学习交流
9
PPT学习交流
10
PPT学习交流
11
PPT学习交流
12
PPT学习交流
13
PPT学习交流
14
PPT学习交流
15
【临床与病理】
• 按其是否分泌激素可分为非功能性腺瘤和功能性腺瘤。 功能性腺瘤包括泌乳素、生长激素、性激素和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腺瘤等。
PPT学习交流
24
• 垂体大腺瘤常突破鞍隔向鞍上池生长,其形状典型的呈“8”字征或 “束腰征”。
• MRI图像上,其信号特点在任何序列均与脑灰质呈等信号。不过垂 体大腺瘤经常在瘤体内部发生出血或囊变,使其MRI信号变得不均 匀。
• MRA可显示肿瘤对WilliS环的形态和血流的影响。
PPT学习交流
25
PPT学习交流
26
PPT学习交流
27
• 复习思考题:各种NS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与影像表现之间关系?
PPT学习交流
28
• 最后,概述整堂课讲述内容,强调重点,布置复习思考题,提供 扩展阅读的资源
PPT学习交流
29
• 参考书目及互联网资源见幻灯
PPT学习交流
30
• 直径小于10mm者为微腺瘤,大于10mm者为大腺瘤。
PPT学习交流
16
【临床与病理】
• 肿瘤包膜完整,较大肿瘤常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坏死、 囊变。肿瘤可表现出侵袭性,向上生长可穿破鞍隔突人 鞍上池,向下可侵人蝶窦,向两侧可侵入海绵窦。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垂体功能异常和视野缺损。
PPT学习交流
17
【影像学表现】
• CT检查 • MRI检查
PPT学习交流
18
CT检查:
• 微腺瘤:局限于鞍内,宜采取冠状面观察,平扫不易显 示,增强呈等、低或稍高密度结节。依靠间接征象:垂 体高度>8mm,垂体上缘隆突,垂体柄偏移和鞍底下陷。
PPT学习交流
19
CT检查:
• 垂体大腺瘤: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入鞍上池,可 侵犯一侧或者两侧海绵窦。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内常 有低密度灶,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
医学影像学
PPT学习交流
1
3.垂体瘤(pituitary tumor)
绝大多数为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占脑 肿瘤的10%左右,居第三位。以30-60岁常见,性别无 明显差异。但分泌泌乳素的微腺瘤多为女性。
PPT学习交流
2
垂体的解剖
PPT学习交流
3
PPT学习交流
4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22
PPT学习交流
23
垂体大腺瘤MR表现:
1. 瘤体直径〉10mm 2. 鞍内正常垂体信号消失,实体肿瘤为与脑组织等T1、T2信号 ;
囊变与坏死区呈长T1、T2信号 ;瘤内出血可见T1、T2高信号 改变。 3. 肿块向上生长,占鞍上池可压迫视交叉上抬。向两侧可侵入海 绵窦,见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移位、受压或包绕。部分肿瘤在 鞍隔平面肿瘤可呈“束腰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