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陶艺烧窑 ppt

合集下载

陶艺 陶瓷烧成课件

陶艺 陶瓷烧成课件

(2).龙窑——一般都是依山坡而建,坡的大 小缓急直接影响烧成时间和产量。
一般窑头坡度大,易上火,窑尾坡度小,易 存火,低的一端为火膛,高的一端有排烟 口。
龙窑的只要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维持 火焰和还原时间长。使用的材料为松柴。
在我国南方比较多见。(如浙江龙泉、福建 德化、在景德镇的湖田也多出发现了龙 窑。)
一次烧成和二次烧成
一次烧成:是指经过成型、干燥或施釉后的 生坯,在烧成窑内一次烧成陶瓷产品的工艺 路线。 二次烧成:是指经过成型干燥的生坯,先在 素烧窑内进行第一次烧成(素烧)后的产品, 经拣选,施釉等工序后,再进行第二次烧成 (釉烧)的工艺路线。
设置烧制曲线
釉下烧成曲线
釉上烧成曲线
(三)升温曲线
使之变成“形如覆瓮”的蛋型, 所以也叫瓮形 窑或蛋形窑,景德镇人把这各独具地方特色, 独具技术优势的属于平焰式的窑叫镇窑。
电窑认识
以此款八边形顶 开盖窑炉为例。
此款窑为顶开 盖,小且轻便。 0.07立方、6kw、 220v、接线为4m ㎡以上的全铜 线。
窑炉结构
采用五层不同结构层完美结合。 最里层为高温砖,然后以高保温耐火棉保
150~500℃:坯体可快速升温,比较安全,失去结合 水,碳酸盐、黑云母的分解,气体很容易溢出。
500~700℃:较松散,石英在573℃有突变,膨胀系数 较大。
700~900℃:可快速加热坯体,比较安全,碳化物燃 烧成气体,并排出,坯体气孔增多,可不限制加热速 度,因为坯体很薄,可渗透性强。
• 900~1100℃:在烧成收缩很严重之前要减小制品间 的温差,在900度是升温较慢,盐酸盐分解许多气泡 在釉面玻化之前必须排出,快速升温会导致石膏混入 坯体或已干燥的可溶性盐类集中到一起,坯体炸裂。

陶艺制作ppPPT课件

陶艺制作ppPPT课件

瓷土——又称高岭土,
是天然岩石经过风化分解后形成 的较纯净黏土。 含铁极少,耐火度高,烧结后呈 白色,硬度高。
2021
陶土——岩石风化后沉积下来的黏土。
其可塑性较好,但含铁(杂质)较多, 耐火度较低烧结后呈铁红色或浅咖啡色,硬度较低。
2021
1.1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1.1.3 陶艺制作工艺简介
(5)双手指尖内外相对,左手稍用力外扩逐渐拉薄坯体,可反复保 持坯体的厚薄均匀。
2021
(5)拉坯机减慢速度,双手平行轮盘拉紧割线,轻轻靠近并嵌入底足部 位约三分之一处,左手松开任割线卷入,拔出割线。
(6)关闭电源,双手中指夹住坯体根部轻轻托起。
2021
2.4 陶艺制作成型工艺——手捏成型法
2.4.1手捏成型法的概念
在陶艺的成型技法中,手捏法 是最基本的方法。徒手捏制可以最 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也 一如我们儿时的玩泥巴游戏一样原 始、简单。
大件的陶艺作品的坯体应该是 空心的,并要有一个通气孔。
手捏成型的作品,由于坯壁薄 厚不易控制,一般仅限于小型作品。
2021
2.4.2手捏成型工艺简介
1.先将泥捏成一个圆筒形状,泥壁厚度均匀。 2.装上四肢也应该是空心的。
2021
泥条盘筑的语言特征
相比较其它陶艺成型手段,泥条盘筑的语言 特征表现为严谨性、敦厚性和朴实感。通过 实践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它是一种理性的方 式,由不得作者情感的肆意渲泄。毕竟从头 到尾它靠手来完成。它不同于拉坯所体现出 的流动性、柔软性和迷离性,也不同于泥板 成型的敏感性、脆弱性和冷峻性。
1.1.4 陶艺制作工艺简介
简单制陶工具
2021
1.2 传统陶瓷、民族民间陶瓷 和现代陶艺的欣赏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知识分享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知识分享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隋唐瓷器
汉代瓷器
宋代瓷器
• 宋代是制瓷业的第一繁荣时期,这一 时期名窑涌现,当时的名窑包括钧窑、 汝窑、定窑、哥窑。
钧 窑 瓷 器
定 窑 瓷 器
哥 窑 瓷 器
汝 窑
瓷的种类及其特点
• 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 粉青、奶白诸色。
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 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 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花 瓷
珐琅彩
斗 彩
粉 彩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犹如冰裂纹,或 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 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其三、“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 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 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陶瓷工艺学第8章-烧成课件

陶瓷工艺学第8章-烧成课件

第八章 烧 成
第三篇 陶瓷工艺学
2、分解反应 a. 结构水的分解、排除
坯料中各种粘土原料和其它含水矿物,在此阶段进行结构水 的排除,升温速度对脱除结构水有直接影响,快速升温时,结构
水的温度移向高温,而且比较集中。 b. 碳酸盐的分解 陶瓷坯体中含碳酸盐类物质,其分解温度一般<1050℃。 c. 硫酸盐的分解 陶瓷坯体中的硫酸盐,分解温度一般在650℃左右。
第八章 烧 成
第三篇 陶瓷工艺学
烧成 对陶瓷坯体按一定规律加热至高温,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
反应,然后再冷却至室温,坯体的矿物组成与显微结构发生 显著变化,外形尺寸固定,强度提高,最终成为人们预期的、 具有某种特定使用性能的陶瓷制品的过程。
烧结 是一种利用热能使粉末坯体致密化的技术。其具体的定义
是指多孔状陶瓷坯体在高温条件下,表面积减小、孔隙率降 低、机械性能提高的致密化过程。
第八章 烧 成
第三篇 陶瓷工艺学
3、石英的多晶转化和少量液相的生成 石英在配方中一般用量较多,本阶段将发生多晶转化。
573℃ ,β-石英转化为a-石英,伴随体积膨胀0.82%; 900 ℃附近,长石与石英,长石与分解后的粘土颗粒,在
接触位置处有共熔体的液滴生成。
本阶段发生的物理变化: 随着结构水和分解气体的排除, 坯体质量急速减少,密度减小,气孔增加。
第三篇 陶瓷工艺学
一次烧成的特点
1. 干生坯直接上釉,入窑烧成,工艺流程简化。 2. 劳动强度下降,操作人员减少,劳动生产率提高。 3. 由于减少了素烧窑、素检及其附属设施,占地面积小,基
建投资减少,烧成设备投资及占地可减少1/3~2/3。 4. 节约能源。因为只需烧成一次,燃料消耗和电耗下降。
我国生产的瓷器,除青瓷和薄胎瓷外,一般采用一次烧 成工艺。但在国外,瓷器绝大多数是二次烧成。

《陶瓷的烧成》课件

《陶瓷的烧成》课件

烧成的条件
1 温度
2 时间
烧成温度是决定陶瓷烧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陶瓷材料对应不同的烧成温度范围。
烧成时间取决于陶瓷材料的性质和尺寸,较小的 制品通常烧成时间较短,而较大的制品需要更长 的时间。
3 空气循环
4 烧成环境
适当的空气流动可以使烧成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 体逸散,同时促进陶瓷制品中的化学反应和结构 形成。
烧成失误与解决方法
1 烧结
2 烧焦
烧结是指陶瓷材料在烧成过程中出现的不完全烧 结现象,导致制品强度低、水分渗透等问题。解 决方法包括调整烧成温度和时间。
烧焦是指陶瓷制品在烧成过程中过烧,导致制品 表面出现焦痕和颜色异常等问题。解决方法包括 调整烧成温度、增加保护层等。
3 爆炸
4 解决方法
爆炸是指陶瓷制品在烧成过程中由于内部应力过 大而发生破裂。解决方法包括增加排气孔、减少 烧成温度梯度等。
《陶瓷的烧成》PPT课件
陶瓷的烧成是一门重要的工艺,它通过恰当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使陶瓷材料 获得理想的性能和装饰效果。
什么是陶瓷烧成
陶瓷烧成是指将陶瓷材料加热至充分成熟的过程,以使其变成瓷质体并获得所需的性能。 陶瓷烧成在制作陶瓷制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主要目标是提高陶瓷的密度和硬度,并赋予其特殊的性质和装 饰效果。 根据烧成温度和时间的不同,陶瓷烧成可以分为低温烧成、中温烧成和高温烧成等不同的分类。
烧成过程
1
成型
2
将原料制备好的陶瓷糊料进行成型,可以通
过注塑、转盘成型、手工成型等方法实现。
3
烧成
4
将干燥后的陶瓷制品放入专用的烧成设备中, 按照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进行加热烧结处
理,使其成为坚硬的瓷质体。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陶瓷ppt(75张)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陶瓷ppt(75张)

• 灰陶
白陶
• 印纹陶
红陶
• 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 和花鸟。这时的陶器也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 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
•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 。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
• 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 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 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 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 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 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 ,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 、深绿、天蓝、褐红、茄紫 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 、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出 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 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小组成员: 本三:zhangmiaomiao liqin 本一:leijuan jinhanci zhanglu
主讲内容
陶瓷
1.概念
2.陶器的发 展
3.工艺流程
微雕
1.微雕历史的 发展
2.制作工艺
刺绣
1.刺绣的概况 2.历代刺绣 3.刺绣流派
陶 瓷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 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 各种制品。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 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 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 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 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 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 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 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
• 夏、商、周三代的陶器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 、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 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 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 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 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 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 等等 。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 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 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 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 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陶瓷的成型、施釉及烧成 52页PPT文档

陶瓷的成型、施釉及烧成 52页PPT文档
(1)温度制度
一般用烧成温度曲线来表示,主要包括各阶段的升温速 度、最 高烧成温度(止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2)气氛制度 氧化焰:空气供给充足,燃烧完全时产生的一种无烟而透明的火焰, 氧含量在弱氧化焰时2~5%,强氧化焰时大于5% 还原焰:空气供给不充足,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一种有烟而混浊的 火焰,此时空气过剩系数0.7~0.9
d. 刷釉法:多用于工艺瓷的施釉及补釉
e. 气化施釉、荡釉、滚釉等
五、干燥与烧成
1、陶瓷制备过程中需要干燥的环节
(1)由泥浆或泥饼制备成型粉料;
(2)成型后坯体的干燥; (3)施釉前的干燥; (4)施釉后的干燥。
2、陶瓷坯体的干燥过程
水的存在状态
晶体配位水
化学结合水 (结晶水)
层间水
物理结合水
自由水(游离水、机械结合水)
二次烧成特点:
(1)有利于提高釉面光泽度和白度 (2)素烧后坯体吸水性能改善,容易上釉,且釉面质量好 (3)经素烧后坯体强度提高,降低半成品破损率
(4)釉烧时收缩较小,有利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止产品变形
(5)素烧后不合格的素坯可返回到配料中,提高了釉烧的合 格率,减少了原料损失
5、坯体烧成的四个阶段
6、烧成制度:
几个关键参数:零压位、预热带最大负压、窑头微正压、冷却 带压力
7、烧成窑炉
根据烧成过程连续与否分为间歇式窑、连续式窑。
连续式窑内分为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使用最广泛 的是隧道窑和辊道窑。
本章学习小结
陶瓷的原料 可塑料的制备及成型 注浆料的制备及成型 压制粉料的制备及成型 釉料的制备及施釉 陶瓷的干燥及烧成
注浆成型的方法 a. 空心注浆(单面注浆) b. 实心注浆(双面注浆) c. 压力注浆 d. 离心注浆 e. 真空注浆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02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夏、商、周时期的陶瓷艺术
01
早期陶器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陶器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陶器以灰陶、
黑陶、红陶等为主,器型主要有炊器、盛器等,工艺比较粗糙。
02 03
陶器工艺
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器的普及,陶器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印 纹陶、硬陶等品种,器型也更加多样化,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还包括 建筑装饰等。
分类
按照不同的制作工艺和用途,陶 瓷艺术可分为日用陶瓷、艺术陶 瓷和建筑陶瓷等。
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
起源
中国陶瓷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 早的陶器用于生活实用,随着工艺技 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演变为具有艺术 价值的陶瓷作品。
发展历程
从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到唐宋时期 的名窑繁荣,再到明清时期的瓷都景 德镇,中国陶瓷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 展历程。
代表人物有王锡良、李进、张志坚等,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 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作品
《红梅瓶》、《青花釉里红瓶》、《五彩花鸟盘》等,这些 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05
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总结词:互补优势
详细描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在中国陶瓷艺术中相辅相成,传统工艺注重手工制作和经验传承,现 代技术则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通过互补优势,可以实现陶瓷艺术的创新 和发展。
THANKS。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目录
• 中国陶瓷艺术简介 •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 中国近代陶瓷艺术 •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 • 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中国陶瓷艺术精品欣赏
01
中国陶瓷艺术简介
陶瓷艺术的定义与分类

中国风手艺陶瓷陶艺作品展示ppt模板

中国风手艺陶瓷陶艺作品展示ppt模板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输入标题
01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02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如需更换请在(设置形状格式)菜单下(文本选项)中调剂
输入标题
标题文本预设
或许大小不同的文字错落的排版,更能够让枯燥的段落赋予变化! 主次分明的布局排版帮助PPT更好的传递和表达信息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中国风手工
陶瓷陶艺作
品展现ppt


目录/CONTENS
01 添加标题内容 03 添加标题内容
02 添加标题内容 04 添加标题内容
01 添加标题内容
输入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信息
此处填写内容此处填写内容此处填写内容 此处填写内容此处填写内容此处填写内容 此处填写内容此处填写内容此处填写内容
输入标题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界首彩陶烧制工艺》课件——第八章 釉烧

《界首彩陶烧制工艺》课件——第八章 釉烧

微课程
界首彩陶
第二节 配釉
上釉
用毛笔蘸上适量事先调好的与釉料一样呈红色的氧化亚 铜浆液。
上釉
说明:浆液的形状和位置并 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讲究 的是随意性。 经过釉烧之后,陶器上面原 本点过氧化亚铜浆液的地方 便会呈现出鲜亮的深绿色。
上釉
对口部进行上釉,直接将口 部插进盛放浆液的盆中,然 后迅速地提起来。
釉料的认识
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韩美林 大师指导下又创新出孔雀蓝 釉、玫瑰红釉、乌金釉、金 砂釉等新品种。由于烧窑温 度的提高,釉的流动性增强, 各种釉色更加绚丽夺目。
釉料的认识
清代绿釉刻花罐,口外撇,束 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 起一周锯齿纹凸棱,腹部刻划 一朵花卉,线条随意流畅洒脱。 草绿色釉,施釉到底。
配釉
配釉
釉料的配制还是有讲究的,需要先将铅、石英粉、粉土 按3∶1∶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把釉料稀 释成浓度为40%~50%的釉浆,然后用球磨机把釉浆调 和均匀。
配釉
调和均匀的釉浆,还要用细筛进行过滤,去除较大的颗 粒后,才可以使用。
课程小结:
这单元讲的釉料的发展过程、釉料的美及配釉过程,希望 大家通过大量的图片,领会釉料之美。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认真实践,谢谢大家!
脱胎漆器
素髹工艺--髹漆和研磨2(中涂)
谢谢大家!
釉料的认识
含铜着色剂彩釉生成为绿色, 含铁氧化剂的彩釉与含铁元 素较高的化妆土则生成为棕 红色、酱黄色,含铁元素较 低的化妆土则生成白色或米 黄色,交相辉映,形成棕红 (酱黄)地白花绿彩的三彩 釉色。
釉料的认识
界首彩陶单色釉出现比较早, 有资料可考的已追溯到宋代, 有绿釉、酱釉、黄釉、枣皮 红釉等。

陶瓷新思维之陶瓷烧成47页PPT

陶瓷新思维之陶瓷烧成47页PPT

烧成的故事
入窑残余水分的排除(吸附水) 水分蒸发期 (室温~300℃)
低温吸碳反应(CO的分解)
故事一详解
1.坯体的水分蒸发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排 除干燥中所没有除掉的吸附水。一般日 用瓷的入窑水分控制在2%左右。
2.本阶段要求加强通风。目的是使饱和了 汽的炉气得到及时的排除,从而避免造 成“水迹”、“开裂”等缺陷。
3.分解反应 杂质矿物的分解、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故事二详解
4.石英的晶型转变(体积变化)
烧成的故事
玻化成瓷期
(950℃~烧成温度)
氧化分解继续进行。 继续上轮没有完成的反应。
铁的还原与分解。 坯体与釉面呈青白色,氧化铁 高温下分解。 液相的生成
新晶相的形成。
故事三详解
这是故事的高潮 是烧成最关键的部分 故事的主角终于现身,它姓莫 不叫莫言,叫莫来石
任务三、烧成制度 让瓷器艺术更加美妙、让烧成故事更精彩
任务四、烧成窑炉 让我们参观五花八门的窑炉世界
任务五、烧成缺陷 缺陷也是一种美、没有缺陷当然更美
任务一、烧成过程
烧成中的四个阶段
低温
中温
高温
预热带
烧成带
加热 蒸发期
氧化分解 晶型转换
玻化 成瓷期
冷却 冷却带
冷却
烧成的故事
故事的“演员” 1.水(配角) 2.杂质矿物(配角) 3.有害矿物(铁和钛)(配角) 4.坯体中主要原料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角) 5.神秘人(主角)
烧成工艺
一次烧成
生坯施釉、干燥后 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 制品。
二次烧成
将未施釉的坯体干 燥后素烧,然后施釉, 再进行第二次烧成。
快速烧成
烧成工艺
常规烧成

陶瓷工艺原理--烧成与窑具PPT共62页

陶瓷工艺原理--烧成与窑具PPT共62页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学问。
-
3
入窑之前,烧窑的关键是装窑了。
1、辅助工 具:
①:硼板用 来盛放瓷器, 置入窑中。
-
4
②:马脚;
“马脚”用来预留 空间高度,因此称 之为“适烧层高”,
一般为15cm、 10cm、5cm,根据 瓷器的大小,可选
择不同的马脚。
-
5
图中师傅正 在测量马脚 的高度,适 当添加。
-
6
③:氧化 铝垫饼: 器物收缩 时仿止挂 足,产生
变形。
-
7
2、摆放整齐
-
8
“烧窑”是窑场上最为关 键的活。每一位老成的 烧窑师傅在窑场上都有 至尊的地位,都会得到 窑主细心而殷勤的招待。
-
9
待调整好高度 之后,先调冷 火,除去窑中
湿气。
-
10
烧窑师傅将窑半 推入窑中,再一 次确定瓷器是否 平稳、高矮是否 合适、瓷器之间 整体空间气流是 否合适,才可完 全进入,如有问 题,则需重新调
试。
-
11
最后,封门。
-
12
陶瓷在制造上, 最重要的操作就 是烧窑。因为陶 瓷的制造,从选 择原料到制成成 品的工序很多, 古人说“过手七
十二,方可成 器”,现在大概 也有二十到六十
左右的工序。
-
13
在这些工重要, 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 既浪费了原材料和燃料, 又浪费了大量人力,在陶 瓷工艺方面,就重要性来 说,可以分为“一烧,二 土,三制作”,从某种意 义来说,烧窑是何等重要,
也是关键之关键。
-
14
谢谢
-
15
陶瓷工艺--烧窑
-
1
烧窑,泛指在一个人工搭建的 建筑物里,通过生火加热产生 高温,使粘土烧制成型的过程。 通常所说烧窑是指烧制陶器, 瓷器等。也是八十后男孩最喜 欢的童年娱乐,只要是出生在 乡村的八十后,大多数人都知 道烧窑这个美好童年回忆的, 窑有几种盖法,一可用土片去 盖,二可用煤饼去盖,三可用 粉石去盖,不同省份,不同地 区,略有差异。每种盖法的耐 热性不同,土窑耐热时间最短,
耐热时间最长的是石头窑。
-
2
当人们利用地球上各 种硅酸盐原料制作陶 瓷的时候,就与火结 下了不解之缘,陶瓷 的烧制必需要依靠火 的作用才能显色,只 有经过火的烧炼才能 做成各种各样色彩斑 斓的陶瓷艺术品。烧 窑工人的任务,也就 是烧火、看火、管火、 用火。所以在某种意 义上,我们可以说陶 瓷器的制作也是一种 火的艺术,而窑炉的 技术就是一门研究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