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
古建筑屋顶形式
古建筑屋顶形式
古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屋顶形式也是其独特之处。在古代的建筑形制中,屋顶是承载建筑重量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建筑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古建筑屋顶形式的特点和演变。
古代中国的屋顶形式,一般分成单檐、双檐和多檐三种,其中以单檐和双檐最为常见。单檐屋顶形式简洁大方,适用于较小的建筑物,例如庭院、小房屋等。而双檐屋顶形式则更适合大型建筑物,例如庙宇、宫殿等。在多檐屋顶形式中,多层的檐口和拱形结构,更能突出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和美学风格。
古代双檐屋顶的构造一般分为四部分:顶部炬台、下层悬山、中层悬山和下方斗拱,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装饰和构造。例如顶部炬台,一般是以宝珠、珂罗、葫芦等为顶饰,底部则有拱、角、翼等装饰,有时候还会有金银鱼雷等装饰品。古代双檐屋顶的悬山部分也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拱形悬山、角形悬山、扶壁悬山等,每种悬山都有其独特的构造和装饰。
除了双檐屋顶形式,中国古代的单檐屋顶形式也同样独具特色。单檐屋顶的构造通常包括檐口、斗栱、翼角、短檩、长檩等,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装饰和构造。例如斗栱,一般是由斗拱和栱拱构成,其内部还可以有装饰画等装饰。在短檩和长檩的构造中,还可以加入滚绳、篦子、画梁等装饰,使建筑物更加精美美观。
对于古建筑屋顶形式的演变,从战国时期开始,屋顶的形式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木制到砖石结构,从碑亭、进士院、庙宇到宫殿,古建筑屋顶的形式逐渐演变成了完美的国宝。尽管古建筑屋顶形式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但是其独特性、实用性和美学价值至今仍然难以被超越。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浅析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浅析
作者:谷向乐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9期
摘要:中国古建筑屋顶汉初即已形成雏形,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变化,越来越规模化和成熟,具有多种形式,有的较为常见,有的较为特殊,有的则是几种不同形式的屋顶的组合形式。其优美的曲线和上扬的飞檐既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欣赏价值。文章试对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进行整理分析,以探析古建筑文化。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古建筑多为土木结构,构造方法一般是筑土台为基础,在台上安石础立木柱,之后在柱上横向安置梁架,梁架上架檩,檩上再架椽,构成整个梁柱系统呈人字形结构的骨架。骨架建成之后在其上架屋顶。①古建筑整体一般由台基、构架和屋顶三部分组成,俗称“三段式”,而其中又以大屋顶最为典型,所以世人习惯称中国古建筑为大屋顶建筑。汉初已基本形成屋顶的雏形,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种种变化和发展,至明清时期渐趋规模化,并走向成熟。建筑学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古建筑在形式上变化最多、最丰富的部分就是屋顶。《诗经》中“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即以鸟的飞势来形容飞檐的灵动之美。梁思成更将中国古建筑屋顶誉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认为“屋顶坡面、脊端及檐边、转角各种曲线,柔和壮丽”②。
屋顶一般体形硕大,屋檐成曲线形,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有翘起的飞檐。中国古建筑屋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流畅的曲线和轻快的飞檐。这些高翘的屋角使硕大的屋顶显得不那么笨拙而沉重,尤其是楼阁、亭榭,由于有了这些翘角,整座建筑变得轻巧而活泼。③同时,微翘的飞檐扩大了采光面、使雨水较快地排泄,还可以防止雨水对墙壁、门窗等的冲刷、侵蚀,而且增添了建筑物灵动轻快的美感。建筑整体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且更和谐雄伟。④随着社会的发展,屋顶后来又逐步成为等级的象征。
中国古建筑的形制与特征
低坡垄
正立面
侧立面
B 屋脊—明清民居、园林建筑
明清民居、园林建筑的屋脊多较活泼
鞍子脊:
特点:在屋面上采用阴阳合瓦时,其正脊如马鞍形; 使用范围:多用于北方民居;
脊帽子
小当沟
仰面瓦
正立面
脊帽盖瓦
盖瓦灰
仰面瓦 当沟
当沟条头砖 瓦圈
盖瓦垒 盖瓦泥 底瓦垒
底瓦泥
脊帽盖瓦 盖瓦垒 盖瓦泥
剖面
B 屋脊—明清民居、园林建筑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 形制与时代特征
•屋面式样的发展概况 •木构建筑的主要形制
一、屋面形制概述
功能:建筑体木构架的保护层; 遮蔽风雨。
特点:形态丰富。 分类:从层数上 —— 单檐、重檐、多檐;
从坡数上 —— 平顶、单坡、双坡(卷棚、囤顶)、四坡、 多坡(如四边形以上的亭)、圆穹顶。
单檐
重檐
两坡(悬山) 多坡(毡包式圆顶)
注:攒尖也称斗尖
圆攒尖无 垂脊
常用于园林 亭阁建筑中
重檐攒尖
F 盔顶
使用范围:多用于礼仪纪念性建筑; 地域分布:四川、湖南等地区较常见; 特征:屋面坡度上下者较平缓,中间较陡,断面如弓,宝顶下的垂脊向
上拱起似古代的武士头盔。
盔顶
G 盝顶
特征:下部屋面似亭,上部屋面为平顶,中部有脊交圈如女儿墙;
为了使雨水顺利排出, 一般根据屋面排水需 要,在若干处屋脊下 两个筒瓦之间的板瓦 上安装一个过水当沟.
传统建筑的特征
传统建筑的显著特征在屋顶,传统屋顶的最高成就在故宫。故宫囊括了屋顶的各种形制,辉煌灿烂,皇权等级严格。
首先,按传统礼制选择屋顶形制。
大屋顶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等,其中庑殿顶等级最高。太和殿采用重檐庑殿顶,用材硕大,雄伟显赫。同样形制的,还有午门、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皇极殿。
等级仅次于庑殿的,是歇山顶。天安门、端门、太和门、保和殿都采用重檐歇山顶。峻拔陡峭,玲珑精巧,山墙成为重点装饰。
悬山顶与硬山顶相似,都是两坡出水。区别在两侧山墙,悬山顶上的檩头伸出墙外,硬山顶山墙把檩头全部封住,多用于故宫两侧殿房。
卷棚顶有外露的主脊,两坡出水的瓦陇相通。造型简单、轻盈,用于戏台等辅助建筑。
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和圆形之分,顶部设宝顶。俏丽,多用于园林建筑。
其次,不同形制屋顶组合,突出主要建筑。
午门是宫殿大门,采用古代阙门形制。中部为重檐庑殿屋顶,两翼由四座重檐攒尖阙亭拱卫,以两面坡廊庑相连,立面复杂,庄重宏伟。
前朝三大殿的屋顶,按重檐庑殿—攒尖—重檐歇山排列,如音律的高—低—次高。这组音律在后三宫又重复了一次,区别是体量小于前朝三殿,坤宁宫因用于祭神和大婚,也采用重檐庑殿。
太和殿广场,为突出太和殿重檐庑殿,两厢的体仁阁、弘义阁降为单檐庑殿顶,其它为重檐歇山顶、歇山顶,主次分明。
角楼为三重檐,以歇山顶组合为主,72条屋脊错落有致,镏金宝顶居中。卷棚硬山顶相邻,对比鲜明,玲珑秀美。
再次,屋脊、宝顶的装饰和屋檐下的彩绘,同样非常精彩。
太和殿正脊的鸱吻规格最大,垂脊上望兽数目最多,有11个。其它按阳数递减,区别宫殿等级。
古代建筑常识——屋顶结构
古代建筑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它不仅为中国古建筑在美观上增加了不少神韵,而且对建筑物的风格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封建社会中,对于屋顶的形制及其装饰都有许多等级化的规定。屋顶的形式、高度,脊饰的形象、尺寸、数目、颜色均须根据建筑的等级而定,不得超越。作为古代建筑造型中最主要的部分,屋顶一般均呈曲线,由不同形式的梁架结构组成。重要的建筑都以斗拱挑出檐口,在屋檐转角处形成翼角起翘。屋顶有五种基本形式,即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并根据其本身的造型性格,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如庑殿顶格调恢宏,用于高级建筑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堂和门屋;歇山顶性格华丽活泼,一般用于配殿;攒尖顶多用于亭、塔;悬山;硬山顶则多用于住宅。
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丰富,变化多端,但总离不开几种“基本顶”,包括: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卷棚式、攒尖式、庑殿式等;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特殊顶”,常见的有:十字脊屋顶、盔顶、盝顶、万字顶、扇面顶等;其实大部分顶是由基本顶或特殊顶派生过来的。“派生顶”其基本的派生方法就是不同的顶的进行不同的组合。
(一)、基本顶
1、硬山式
宋《营造法式》中没有记载,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基本可以推想出现在宋代以后。明清时期硬山式广泛应用。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简单朴素,同时等级最低,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这
种屋顶。
2、悬山式
悬山式与硬山式基本相同,只是悬山式的屋顶不像硬山式一样与山墙齐平,而是伸出山墙之外。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檩承托的。从外观上看,这是悬山式与硬山式最大的不同。
古代建筑屋顶的特点
古代建筑屋顶的特点
古代建筑屋顶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斗拱结构:古代建筑的屋顶通常采用斗拱结构,即由多个斗拱相连组成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和承载屋顶的重量,使得建筑更加稳固。
2. 垂直坡屋顶:古代建筑的屋顶通常是坡屋顶,即呈现出一个斜面。这有助于雨水迅速排出,避免积水对建筑造成损害。
3. 筒瓦覆盖:古代建筑的屋顶使用筒状的瓦片来进行覆盖,这种瓦片通常是用陶土或石材制成的,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保温性能。
4. 重檐结构:古代建筑的屋顶通常采用重檐结构,即屋檐设置有多层,形状上下叠加。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屋顶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5. 装饰独特:古代建筑的屋顶常常进行精美的装饰,如雕刻、彩画等,以增加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吸引力。这些装饰常常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宗教意义。
总的来说,古代建筑的屋顶以斗拱结构、坡屋顶、筒瓦覆盖、重檐结构和精美装饰为特点,展现了古代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1,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重檐庑殿顶
2,歇山顶(注:重檐三滴水:即三重檐歇山顶)
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十字歇山顶歇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重檐悬山顶
悬山顶
4,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硬山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攒尖顶
6,卷棚顶
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
卷棚顶硬山卷棚顶
7,平顶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 m2,高26.92 m,连同台基通高35.05 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 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角(音录)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角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中国传统建筑形制
中国传统建筑形制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精华,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木质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体结构采用木质结构。它又被称为“架子结构”,主要由梁、柱、
桁组成,梁和柱承受着整个建筑物的荷载。中国传统建筑使用的木材种类有很多,比如
松木、柏木、榆木等,其中用于建筑的松木是最常用的。木材在使用前需要经过处理,比
如浸泡在水中、晾干等操作,以保证其稳定性和防腐性。
2. 筒瓦和歇山式屋顶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一般采用筒瓦和歇山式。筒瓦又被称为“圆瓦”,通常是用黄泥
和黄河泥混合制成,呈圆筒状。筒瓦在屋顶上排列成排,下面的瓦覆盖上面的瓦,以形成
一个防水的外壳。歇山式屋顶的形状看起来像是一个人压着双手的头部姿势,其中两边
的檐板向上翘起,形成了一个山形。歇山式屋顶上端通常有一对装饰物,称为“鸟角”,有做瑞兽或者凤凰等图案的。
3. 四合院布局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常见的布局形式,它由四个建筑围成一个中心庭院,四面都
有房间和门厅。四合院式建筑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改进,成为
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典型形式。四合院的布局有利于采光和通风,以及社会关系的建
立和维护。
4. 重檐歇山式建筑
重檐歇山式建筑的特点是,每层屋顶均有双重檐口,两侧较低,两侧较高,形成了一
种逐层递进的美感效果。这种建筑形式通常被用于寺庙、宫殿、祠堂等建筑。
5. 中轴线式布局
中轴线式布局是中国传统建筑常见的布局形式。建筑物的主体部分沿中轴线对称布局。这种布局的中心通常是一处寺庙,宫殿或其他重要的建筑物,以形成一种尊重和平衡的美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屋顶
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单 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 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 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屋顶有庑殿顶 、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 ,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⑤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 次,力求均衡对称。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 廓。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 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 为庭院。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 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 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 ,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⑦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木结构建筑的 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 彩画。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以木材 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棊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是 实用兼装饰的杰作。北魏以后出现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建筑灿 烂多彩、晶莹辉煌。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于世的建筑美学和朴素的哲学思想,在飞檐斗拱的有机组合下,成就了足以屹立于世而为万方敬仰的地位。《诗》云:〞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廊园庙塔,殿宇亭台,在一大批能工巧匠的精心建构下,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树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作为传统建筑最富有灵魂力的部位——屋顶,位于屋身的上部份,形制多样,体积庞大,不但是显示屋主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传统建筑美学的精华之处。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由而外依次由三局部组成,是为基层,结合层与面层,并加上屋脊装饰等。传统屋顶有很多不同的形制,主要是坡顶,也有平顶的。坡顶有一坡顶,两坡顶,四坡顶几种。两坡顶根据屋顶与山墙的关系分为硬山和悬山两种,四坡顶一般有四坡五脊的庑殿顶和四坡九脊的歇山顶。在处理大脊上还有清水脊和卷棚脊等形式。此外还有攒尖顶〔分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攒尖等〕、盔顶、盝顶、十字脊顶。
屋顶的形制与其屋主的身份地位等级有关。按照形制等级上下可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形制因为不用在重要的建筑,故而不列入等级。
一、主要的屋顶形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
主要的建筑形制,一般用在宫殿建筑、官府、皇家园林、寺院等。
1.庑殿顶: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最高型制。宋称为“五脊殿〞、“吴
殿〞;清时称为“四阿殿〞,《营造法原》称为“四合舍〞。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多用于殿堂式建筑。在中国古建筑形制体系定型后,庑殿建筑成为中古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制。由于它屋顶陡曲峻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雄伟浩大,在封建社会时代,他是表达皇权、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所以多用作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级建筑上,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太庙大戟门、享殿与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筑。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它建筑如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写出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
写出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
中国传统建筑在全球独树一帜,在天文、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建筑设计的核心是屋顶,它既是抵御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建筑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由于其丰富的造型形制、独具特色的穹顶结构方式和灵活多变的施工技术,一直备受关注,有许多笼统的类别。本文将讨论一下常用的五种屋顶,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
首先,蜗杆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一种,所谓的蜗杆屋顶,其实就是采用陡峭的梯形屋顶,由于屋顶的斜角比较大,比较容易排水,也方便种植植物,因此比较受欢迎。这些屋顶通常采用瓦片作为材料,尤其是传统的红瓦屋顶,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外观,而且能把室内温度提高,更加温暖舒适。
其次,琉璃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一种,它使用彩色的玻璃屋顶的材料,例如琉璃,给传统建筑带来了更加繁荣的美感,整个建筑物充满活力。琉璃屋顶常见于皇家宫殿及宗教建筑,有时也作为普通家庭和公共建筑的装饰部分,它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绝佳选择。
此外,栅格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另一种,它采用瓦片做成的细小栅格,这种栅格可以形成不同大小的方形空间,可以作为家庭的天台或阳台,以给室内提供新鲜空气。而且,栅格屋顶的造型也比较好看,整体的美感也比较强,可以给建筑物更加亮丽艳丽的外观。
再者,顶坡屋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一种,它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屋顶,最大的特点就是屋顶采用低矮、斜坡的设计,可以把室
内温度控制在室外气温最低的水平,让室内保持凉爽舒适。此外,顶坡屋顶还可以给室内减少阳光的暴晒,从而保护室内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
1.平顶:平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早出现的屋顶形式之一、在早期的
古代建筑中,平顶常用于祭祀场所和宫殿等重要建筑。平顶不仅简洁大气,还具有凝聚和神圣化的象征意义。
2.斗拱顶:斗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它由一
系列逐渐升高的层次构成,每层之间用斗拱相连。斗拱顶常见于寺庙、宫
殿和宅院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牢固稳定的结构,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
对曲线美的追求。
3.黄瓦顶:黄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它由一层或多
层黄色瓦片组成。黄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
观大方的外观,还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4.筒瓦顶:筒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数十
只或数百只圆筒状的瓦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筒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寺庙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独特的外观,还可以起到保护
建筑的作用。
5.飞檐翘角:飞檐翘角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形式,它具
有类似于出檐和悬角的构造,常用于宫殿、庙宇和宅院等建筑的屋顶。飞
檐翘角不仅可以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6.重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具有典型特色的屋
顶形式,它由两层或多层的歇山顶结构相叠而成。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古代
建筑中的宫殿和重要祭祀场所,它不仅具有庄重大气的外观,还展现了古
代建筑师在结构设计和装饰形式上的非凡才华。
7.斗栱顶:斗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装饰性较强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斗栱相连而成。斗栱顶常用于寺庙、祠堂和重要建筑中,它不仅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度和艺术价值。
古建筑顶部形制
古建筑顶部形制
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筑工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古建筑的顶部形制是古建筑的一大特色,其造型精美,形态优美。古建筑的顶部形制主要包括檐口、斗拱、刹顶、脊兽等,每一种形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古建筑的顶部形制。
一、檐口
檐口是古建筑顶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块块贴合在一起的檐瓦组成的。檐口的形制有檐檩、檐条、宝盖、斗栱、雀替等,每种形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檐口以其形态的优美和装饰的精致而成为古建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斗拱
斗拱是古建筑顶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块块石头组合而成的,形态优美,制作工艺精湛。斗拱的形制有飞檐斗拱、灵芝斗拱、悬山斗拱、蝙蝠斗拱等,每种形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斗拱以其造型的独特和雕刻的细致而成为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三、刹顶
刹顶是古建筑顶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块块瓦片组合而成的,形态优美,制作工艺精致。刹顶的形制有八角刹顶、十角刹顶、十六角刹顶等,每种形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刹顶以其造型的独特和雕刻的细致而成为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四、脊兽
脊兽是古建筑顶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块块石头雕刻而成的,形态优美,雕刻精湛。脊兽的形制有骏马脊兽、神兽脊兽、凤凰脊兽等,每种形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脊兽以其造型的独特和雕刻的细致而成为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总的来说,古建筑的顶部形制是古建筑的一大特色,它以其造型的优美和雕刻的精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了解古建筑的顶部形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建筑形制
中国古代建筑形制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制,包括屋顶、屋身、台基、平面布局、装饰和总体规划等方面。
1.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屋顶通常采用人字形或坡屋顶的形式,以琉璃瓦或灰瓦为材料,色彩鲜艳、工艺精湛。屋顶的檐口通常有雕刻精美的装饰,如龙、凤、鱼、鸟等。
2.屋身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身通常采用木结构框架,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配以石材、灰砖等。屋身的结构坚固耐用,同时具有较高的装饰性。门窗通常采用雕花工艺,如格子门窗、花鸟图案等。
3.台基
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通常比较高,以显示建筑的高贵和威严。台基通常采用石材建造,分为多层,每层都有雕刻精美的栏杆和台阶。台基的侧面和顶部也有装饰性的雕刻和图案。
4.平面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通常采用四合院或三合院的形制,以庭院为中心,建筑分为前堂、后室、书房、休息室等。这种布局形式具有较高的私密性和舒适性,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非常丰富,包括雕刻、绘画、镶嵌等多种形
式。装饰的主题通常与文化、历史、神话等有关,如龙、凤、狮子、麒麟等吉祥物,以及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
6.总体规划
中国古代建筑的总体规划非常注重轴线对称和层次感。建筑物的布局和高度通常按照等级制度进行安排,以突出皇权和神权的至高无上。同时,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也考虑到风水和自然环境等因素。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这些建筑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今天旅游和观赏的重要景点。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
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
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而闻名于世,其中,古建筑的屋顶结构更是其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的设计精湛,通过精巧的构造和独特的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
1. 檐部结构
檐部是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仅能提供保护建筑物的功能,还能体现建筑物的美感。檐部结构通常由斗拱、悬山、斗栱等构件组成,这些构件在中国古建筑中被广泛运用,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对构造的巧妙运用。
2. 瓦当
瓦当是中国古建筑中屋顶瓦片之间的连接构件,它不仅具有美观的作用,还能加强屋面的稳定性。瓦当的种类繁多,包括卧鸟瓦当、梅花瓦当等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瓦当赋予了建筑物不同的风格和气质。
3. 搭建技艺
中国古建筑屋顶的搭建技艺是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木构架的搭建、瓦片的铺设、屋面的勾缝等步骤。这些搭建技艺要求工匠们极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以确保建筑物的坚固和美观。
4. 屋面形制
中国古建筑的屋面形制包括单檐、复檐、重檐等形式,每种形制都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建筑特色。通过不同形制的设计,中国古建筑的屋顶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创造力和智慧。
5. 传统技艺传承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的传统技艺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组织和个人致力于推广古建筑建筑技艺,并通过教育和培训,传承和发扬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的精髓。
总之,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古建筑屋顶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珍惜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屋顶形式
坡屋顶
排水坡度一般大于10%的屋顶叫做坡屋顶或斜屋顶。坡屋顶的形式和坡度主要取决于建筑平面、结构形式、屋面材料、气候环境、风俗习惯和建筑造型等因素。形式坡屋顶在建筑中应用较广,主要有单坡式、双坡式、四坡式和折腰式等。以双坡式和四坡式采用较多。双坡屋顶尽端屋面出挑在山墙外的称悬山;山墙与屋面砌平的称硬山。中国传统的四坡顶四角起翘的称庑殿;正脊延长,两侧形成两个山花面的称歇山
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庑殿顶
单檐庑殿顶
中国传统屋顶中以重檐庑殿顶(wǔdiàndǐng)、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佛殿、皇宫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筑是采用重檐庑殿顶,是最尊贵的形式。
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
其中庑殿顶最早,约出现于先秦时期。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铜器、汉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有反映。实物则以汉代阙楼和唐代佛光寺大殿为早。
重檐庑殿顶: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如太和殿即此种殿顶。
重檐庑殿顶
单檐庑殿顶: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均是。
庑殿顶
建筑等级主要通过对财富(包括人力)的消耗来体现,建筑的尺度、材料的贵重程度、装饰的精细程度等成为表现建筑等级的主要因素,但中国古代建筑也有一些等级因素并不是财富消耗的体现,而另有其社会文化原因,比如屋顶形式的等级、建筑色彩等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于世的建筑美学和朴素的哲学思想,在飞檐斗拱的有机组合下,成就了足以屹立于世而为万方敬仰的地位。《诗》云:”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廊园庙塔,殿宇亭台,在一大批能工巧匠的精心建构下,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树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作为传统建筑最富有灵魂力的部位——屋顶,位于屋身的上部份,形制多样,体积庞大,不但是显示屋主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传统建筑美学的精华之处。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由内而外依次由三部分组成,是为基层,结合层与面层,并加上屋脊装饰等。传统屋顶有很多不同的形制,主要是坡顶,也有平顶的。坡顶有一坡顶,两坡顶,四坡顶几种。两坡顶根据屋顶与山墙的关系分为硬山和悬山两种,四坡顶一般有四坡五脊的庑殿顶和四坡九脊的歇山顶。在处理大脊上还有清水脊和卷棚脊等形式。此外还有攒尖顶(分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攒尖等)、盔顶、盝顶、十字脊顶。
屋顶的形制与其屋主的身份地位等级有关。按照形制等级高低可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形制因为不用在重要的建筑,故而不列入等级。
一、主要的屋顶形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
主要的建筑形制,一般用在宫殿建筑、官府、皇家园林、寺院等。
1.庑殿顶: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最高型制。宋称为“五脊殿”、“吴
殿”;清时称为“四阿殿”,《营造法原》称为“四合舍”。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多用于殿堂式建筑。在中国古建筑形制体系定型后,庑殿建筑成为中古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制。由于它屋顶陡曲峻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雄伟浩大,在封建社会时代,他是体现皇权、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所以多用作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级建筑上,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太庙大戟门、享殿及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筑。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它建筑如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故宫的太和殿就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则为单檐庑殿顶。
重檐庑殿顶太和殿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属单檐庑殿顶建筑,晚唐建筑,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结构建筑,现存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山西南禅寺)。
独乐寺为中国仅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其山门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山门正脊的鸱吻,属辽代原物,为中国现存最早的鸱吻。
山东省泰安岱庙天贶殿,中国最早的重檐庑殿顶的宫殿。宋大中祥符二年建。
汉朝的阙楼也是庑殿顶建筑的代表
2.歇山顶:仅次于庑殿顶的屋顶形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因歇山顶一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
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到了宋、元时期,歇山顶已经大为流行,一些建筑物的单檐庑殿式主殿开始改为重檐歇山式,明代时重檐歇山更广为运用到殿宇建筑之中,超越单檐庑殿,成为仅次于重檐庑殿的最高等级建筑样式,基本上只准官署使用。
歇山顶亦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第一层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例如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为重檐歇山顶,妙应寺山门、智化寺智化殿、台湾台北府城北门则为单檐歇山顶。
天安门重檐歇山顶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最早的单檐歇山顶
早期的歇山顶比较小,山墙侧透空,没有山花板,只有悬山式的博风板。明清时期,由于官式做法使用采步金(歇山建筑屋顶四面出檐,其中,前后檐檐椽的后尾搭置在前后檐的下金檩上,两山面檐椽后尾则搭置在山面的一个既非梁又非檩的特殊构件上,这个只有歇山建筑才有的特殊构件叫“踩步金”)和草架柱子,因此出现了大歇山,同时,山面开始不透空,明朝时多用砖头垒砌山花,到了清朝才常在博风板里加上山花板。而自明代以来,歇山式建筑日益高大,同时收山的尺度缩小、正脊的尺度加长,这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高峻凝重。
歇山顶的变体:
由歇山顶的基本样式加以延伸,可以演变出四面歇山顶、卷棚歇山顶等变体。
所谓四面歇山顶是由两个歇山顶用十字脊的方式相交所构成的屋顶,也称歇山式十字脊顶,北京故宫的角楼是典型代表。
卷棚歇山顶是指没有正脊,而采用卷棚脊的方式建造的歇山顶,又称歇山式卷棚顶。这种屋顶比较柔和,富于变化,常用于非正式的皇室离宫,例如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就多卷棚歇山。
故宫角楼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3.悬山顶(挑山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但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和硬山顶不同,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凹进屋顶,屋顶的檩伸出墙外,加博风板保护。由于此类建筑的屋顶悬伸外挑于山墙之外,故名悬山顶或挑山顶。悬山建筑稍间的檩木不是包砌在山墙之内,而是挑出山墙之外,挑出的部分称为“出梢”,这是它区别于硬山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