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空间分布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象学与气候学-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
2、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
(1)7月北半球等温线比1月稀疏,则夏季的南北温差小于冬季。 (2)北半球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赤道,海洋则凸向极地,7月
完全相反。 (3)夏季全球最高气温在20°N ,冬季则在5-10°N。 (4)北半球冬季最低气温位于高纬大陆内部和格陵兰地区,夏季
在极地。南半球冬夏都在南极。 (5)冬季太平洋、大西洋北部等温线凸向极地,夏季则凸向赤道。 (6)全球气温冬夏分布基本上体现了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
(4)下沉逆温
由于下沉运动压缩增温而导致的
如果气层下沉过程是 绝热的,而且气层内各部 分空气的相对位置不发生 改变。
这样空气层顶部下沉 的距离要比底部下沉的距 离大,其顶部空气的绝热 增温要比底部多 。
(5)锋面逆温
由于锋面的温差所产生的。
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现象。
这种因空气的平流而产生的逆温,称平流逆温。 由于暖空气流到冷的地面上形成的。 条件:暖空气与冷地面的温差要大。
平流具有一定
风速,会产生空气 湍流,常使平流逆 温的近地面部分遭 到破坏,使逆温层 不能与地面相联。
湍流的垂直混
合作用使逆温层底 部气温降得更低, 逆温也愈加明显。
(二)气温的垂直分布
1、逆温层; 在对流层中下层,经常出现r=0或r<0的现象,称逆温,此
层称为逆温层。 2、 逆温层的类型:根据成因分类 (1)辐射逆温: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形成的逆温。 条件: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2-3m/s) 地区:中高纬度冬季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PPT课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差异,
25°
季风 强烈
20°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10°
赤道低压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10°
0°
0°
热带草原气候成因
赤道低气压
地中海气候成因
南亚季风气候夏季风成因
赤道低气压
东亚季风气候夏季风成因
(3)根据气候分布规律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2、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3、受气压带和风带同时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和信风控制) 4、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是7月
5
0
-5
-1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北半球,大陆上, 7 月最高, 月1最低;
海洋上, 月最8 高, 月最低2。
问:为什么海洋与大陆的最冷或最热月不同步?
3、等温线图——可以表现气温的水平分布状况
4、世界气温的(垂直、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气温的垂直分布
前后
30
25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4.1气温与气温的分布说课课件 (共17张PPT)
三、说学情及学法
聪明好动不好学
学
生 学习习惯不主动
情
部分学生厌学情绪很严重
况
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三、说学情及学法
七年级学生接触地理学科时间不长,而且七年 级地理上 册内容是最基础也是较难的部分,所以学生对部分 知识只 记住而不理解,知道一节知识重点,没有理解单元 相关知 识的内在联系,对容易混淆的知识掌握不透;所以 在学习 的过程中穿插讨论学习法,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 运用图表法、比较法能够比较直观的体现知识的相 互联系,使学生一目了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气温、降水和气候的分布及影响素
教学难点:通过年气温降水图分析气候特征,辨别气候类型。
二、说教法及教学手段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问答法、归纳总结法、 比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知识梳理成系统的 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结构。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 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 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这 样能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 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挖 掘教材潜力,提高课堂效率。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 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主要气候类型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
中国的气候ppt课件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 三熟
热带 >8000 ℃ 一年三熟
主要作物
春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
春小麦、大豆、 玉米、高梁等
冬小麦、玉米、 谷子、甘薯等
水稻、油菜、冬 小麦等
水稻、热带作物 等
14
(二)、降水
1、降水的分布 (1)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原因: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
东、南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 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 响小或不影响,降水少 (2)时间分布: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 5—9月的夏秋季节
15
雨带的移动规 律
16
南方雨季开始____,结束晚,雨季_____;
北方雨季开始____,结束早,雨季_____.
17
18
2、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1
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
(一)、气温 1、气温的分布
2
思考:这两张照片都是春 节时期拍的,从照片上看, 冬季我国南北两地气温有 什么差异?
哈尔滨冰雕
南北气温 相差悬殊
3
读图分析回答
1、黑龙江省最北部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2℃
2、海南省一月的 平均气温大约是多 少摄氏度?
>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400—800mm
热带 >8000 ℃ 一年三熟
主要作物
春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
春小麦、大豆、 玉米、高梁等
冬小麦、玉米、 谷子、甘薯等
水稻、油菜、冬 小麦等
水稻、热带作物 等
14
(二)、降水
1、降水的分布 (1)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原因: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
东、南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 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 响小或不影响,降水少 (2)时间分布: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 5—9月的夏秋季节
15
雨带的移动规 律
16
南方雨季开始____,结束晚,雨季_____;
北方雨季开始____,结束早,雨季_____.
17
18
2、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1
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
(一)、气温 1、气温的分布
2
思考:这两张照片都是春 节时期拍的,从照片上看, 冬季我国南北两地气温有 什么差异?
哈尔滨冰雕
南北气温 相差悬殊
3
读图分析回答
1、黑龙江省最北部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2℃
2、海南省一月的 平均气温大约是多 少摄氏度?
>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400—800mm
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共33张PPT)
等温线图的分析 1、根据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措施:修建跨
流域调水工程。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原因:我国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季风气候显著, 降水集中在夏 秋两季,降水 变率大。
措施:修建水
库蓄水。
(二)中国的锋面雨带推移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9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开始迟 北方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二)季风性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 小,使得喜温农作物(比如水稻)在我国纬度较高 的东北地区也可以种植。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1、寒潮
冷空气入 侵使气温 在24小时 内下降10 摄氏度以 上,而且 最低气温 降至5摄氏 度以下。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 行 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3、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状况——判断温差大小
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共81张PPT)
0℃等温线(秦岭 —— 淮河一线)的地理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 意义 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①800 mm 等降水量线; ②南北方分界线。 秦岭 淮河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④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⑤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一月0°C等温线大致经过哪些地区?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2.降水的时间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广州 、 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____ 北京 、_______ 哈尔滨 。 武汉、_____ _____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降水的时间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 6、 7、 8 、 9 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 4、5 ____________ 3、4、5、 6、7、8 月,北京为 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 7、8 月,哈尔滨为_____ 7、8 月。 ______
最高:吐鲁番盆地 原因: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 气流越过山地后下沉增温; ②沙漠广布,比热容小, 夏季增温快;③空气干燥, 云量少,太阳辐射强。
最低:青藏高原 原因: 海拔高,气温低。
我国7月气温最高最低的地区分别在哪里?分 别是什么原因?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强烈推荐5,气温空间分布.ppt
4、最低温度:
南半球:南极
北半球:
夏—极地
冬—东西伯利亚、格陵兰(-44℃、-40℃)
(Why)
优选
11
优选
12
二、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
一般规律: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
(why)
原因:1、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2、空气密度、水汽和固体杂质
分布:平均:0.65℃/100m(不是常数)
上层:0.65—0.75℃/100m,变化小
优选
8
7月等温线沿非洲和北美的西岸向南凸出,这 是受加那利寒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的结果。
优选
9
在南半球的夏季(1月),等温线沿非洲和南美的 西岸向北弯曲,这是受本格拉寒流与秘鲁寒流影响 的结果。
优选
10
3、最高温度:
冬:5o—10oN,夏:20oN
热赤道,1月和7月均高于24℃
北半球年有效总辐射最大值在20oN左右;太阳 直射点从冬到夏北移;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 夏季强烈受热。
-10℃ 下沉时,P增大, 下沉的空气层来自 气层厚度减小; 高空,水汽含量少;
干绝热下沉
下沉后温度上升,E
增18℃,为6℃ 增大,f(=e/E 100%) 显著减小,空气干燥。
中层:0.Baidu Nhomakorabea—0.6℃/100m,变化小
下层:0.3—0.4℃/100m,变化大
2023秋晋教版地理七上4 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课件
4、说明该地的气温年变化
1、22摄氏度、7月 2、1.5摄氏度、1月 3、20.5 ℃ 4、冬冷夏热,气温年 较差大,1月气温最低, 7月气温最高。
气温的空间分布
温故知新
▪ 什么是等高线? ▪ 等高线上所有的点什么都相同 ▪ 等高线的疏密代表什么意义
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 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同一条等温 线上各点气温相同,由等温线组成的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原因:太阳辐射从赤道 向两极递减
2.分别指出年平均气温高
于20oC和低于-10oC的主 要纬度范围。
高于20oC:大部分分布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低于-10oC:南寒带、北 寒带
3.最炎热的大洲是 非洲 最寒冷的大洲是 南极洲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平直,这是为什么?
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大,气温变化小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山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山脚
山顶?
气温是15oC,那么山顶的温度
是多少呢?
海拔1000米
山顶9oC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山脚15oC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
你知道吗 ?
气温分布规律: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在同一地点,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1、22摄氏度、7月 2、1.5摄氏度、1月 3、20.5 ℃ 4、冬冷夏热,气温年 较差大,1月气温最低, 7月气温最高。
气温的空间分布
温故知新
▪ 什么是等高线? ▪ 等高线上所有的点什么都相同 ▪ 等高线的疏密代表什么意义
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 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同一条等温 线上各点气温相同,由等温线组成的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原因:太阳辐射从赤道 向两极递减
2.分别指出年平均气温高
于20oC和低于-10oC的主 要纬度范围。
高于20oC:大部分分布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低于-10oC:南寒带、北 寒带
3.最炎热的大洲是 非洲 最寒冷的大洲是 南极洲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平直,这是为什么?
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大,气温变化小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山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山脚
山顶?
气温是15oC,那么山顶的温度
是多少呢?
海拔1000米
山顶9oC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山脚15oC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
你知道吗 ?
气温分布规律: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在同一地点,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共70张PPT)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0℃等温线分布 1月平均气温
0°C等温线大致
通过秦岭-淮河
一线,向西到青
藏高原的东南边 缘。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1月等温线大致呈 东西方向延伸, 说明影响我国南 北温度差异的主
要因素是纬度因
素。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夏季,除了 青藏高原、天山
16℃
和大小兴安岭外,
④台风雨
形成于热带洋面
上,暖湿空气强
烈旋转上升。 台风雨强度很大, 多为暴雨,且伴 有狂风、雷电。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2.我国降水的地区(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
A、年降水量超过 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 东南沿海地区 在 _____________。
降水量 (㎜) 降水量
1600 800 800 400 200 200 50
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
南方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3.我国降水的季节(时间)分布
冷气流
五月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3.我国降水的季节(时间)分布
六月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ppt
00 900s
海陆分布 同纬度地区夏季
气温高 气温低
陆地
海洋
地 形 同纬度陆地
海拔增高 气温降低 。
校园气象站招聘
请说出温 度计此时测 得的气温是
多少?
(℃)
20
10
0
-10
校园气象站招聘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一 般出现在什么时间?
热带、温带、寒带,气温年变化最 小的是哪个带?
校园气象站招聘
气温(℃)
25 20 15 10 5 0 -5
2
气温(℃)
25 20 15 10 5 0 -5
12
24 时
2
12
? 甲 早穿皮袄午穿纱 乙
24 时
校园气象站招聘
A、B所示各位于哪个温度带?
气温(℃)
30
20 10
0
-10
-20 -30 1
4 7 10
A
气温(℃)
30
20 10
0
-10
-20 -30 1 4 7 10
假如这个愿望实现了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播种一个一个就够了 会结出许多的许多的太阳 一个送给送给南极 一个送给送给北冰洋 一个挂在挂在冬天 一个挂在晚上挂在晚上 ……
2005年 青岛统计局网站
月份 1
2
温度空间分布与变化
3 水体温度的变化
(1)水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海洋水温昼夜变化不超过4℃,15m以下深度,海水 温度无昼夜变化,140m以下,无季节性变化。 (2)水体温度的成层现象 较冷的水位于较暖的水层之上。 分为:上湖层,斜温层,下湖层。
2.2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光的适应
一 光质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绿色植物依赖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换 成具丰富能量的糖。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 一个有限带,即从 380~710nm 之间波长的辐射能,称为 光合有效辐射。 光质不同对植物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的影响 也不同。 短波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可引起人类皮肤产生红疹 及皮肤癌,但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随太阳高度升高,紫外线和可见光所占比例随之增大;反之, 高度变小,长波光比例增加。在空间变化上,低纬度处短波光多, 高纬度长光波多;同时,随海拔升高短光波随之增多。在时间变化 上,夏季短光波多,冬季长光波多;中午短光波多,早晚长光波多。
1,在空间上的分布 •纬度
图1 不同纬度处的日照长度
光照强度在赤道最大;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高度变低,光照强度相应减弱。 日照长度随纬度变化而进行不同的周期性变化。纬度越低,最长日和最短日光照 差距越小,如赤道地区分别都是12小时;随着纬度的增加,最长日和最短日的差 距越来越大,即纬度越高日照长短的变化越明显。
高三地理专题气温专题(共71张PPT)
B
)
2.该地寒冷期( C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下题。
3.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经纬度 1月平均 7月平均 年降水量
①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沙尘暴发生条件——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结论:影响气温的第三大因素是地形
摩尔曼斯克(约68°N)——终年不冻 海参崴(43°N)——半年的结冰期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刚才讲的是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人类
活动也能影响气温的,随着人类的发展,人 类对自然地影响越来越大,对气温的影响也 越来越大。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就会影响 气温的变化。植被覆盖率越低,气温的变化 越大。荒漠地区的温差大,森林地区的温差 较小。
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 的影响。
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 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 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 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2013全国卷)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 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 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 冬季的“温暖之都”。图4-35(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 区的位置,图4-35(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气温时空分布专题复习.ppt
地形地势;洋流
思考:导致A地等温线发生弯曲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A地气温高于B地: 夏季的大陆 冬季的海洋 暖流经过 地势较低 冬季风的背风坡
a°
B
A
10℃
20℃ b°
近地面等温线分布图 ( a 、b是纬度)
※分析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可先采用画辅助线的方法判 断弯曲处气温的高低,等温线向高值区凸的区域气温较低, 反之较高。后综合气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福州小于北京
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气温每升高100米,气温 下降0.6 ℃.若没有下降0.6 ℃就 出现逆温层
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 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因而形成由 地面开始的逆温(b图)。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 上扩展,黎明达最强(c图)。日出后,地面增温,逆温逐渐消失 de图。---------------这种现象冬季最强
例4、右图 为北京、南京、 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 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 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 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 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丁、丙、乙 C B.甲、乙、丙、丁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人类的哪些行为活动会影响气温?
使气温百度文库高
改变下垫面的状 况和大气的成分
例2、下图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 温度为T0,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0时,近 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日 变化图,回答问题:
思考:导致A地等温线发生弯曲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A地气温高于B地: 夏季的大陆 冬季的海洋 暖流经过 地势较低 冬季风的背风坡
a°
B
A
10℃
20℃ b°
近地面等温线分布图 ( a 、b是纬度)
※分析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可先采用画辅助线的方法判 断弯曲处气温的高低,等温线向高值区凸的区域气温较低, 反之较高。后综合气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福州小于北京
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气温每升高100米,气温 下降0.6 ℃.若没有下降0.6 ℃就 出现逆温层
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 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因而形成由 地面开始的逆温(b图)。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 上扩展,黎明达最强(c图)。日出后,地面增温,逆温逐渐消失 de图。---------------这种现象冬季最强
例4、右图 为北京、南京、 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 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 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 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 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丁、丙、乙 C B.甲、乙、丙、丁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人类的哪些行为活动会影响气温?
使气温百度文库高
改变下垫面的状 况和大气的成分
例2、下图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 温度为T0,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0时,近 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日 变化图,回答问题: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上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气温的分布》 课件 (共26张PPT)
气温的分布
南曹中学 李姣
1、知道气温的时间变化并学 会分析气温曲线图 2、掌握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并能灵活运用
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 午后2时左右(14时)
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日出前后 _______ 气温日较差: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小明乘船在大海上旅行,船一直 在向北行驶,小明感觉气温逐渐升高, 你能告诉他,他在哪个半球吗?
活动二:探究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1月份,A地气温为 -20℃ ;B地气温为 0℃ 。 说明冬季陆地气温低于 海洋气温。
活动二:探究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7月份,A地气温为 20℃ ;B地气温为 10℃ 。 说明夏季陆地气温 高于 海洋气温。
规律2:
同纬度地区: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
考考你:
9℃ .B .A 10 ℃ 11 ℃
读1月等温线分布图,填空: 1、你能判断该地在( )半球。 2、A、B两地中,( )位于陆地, ( )位于海洋。 3、判断A、B海陆分布的依据是: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 盛开”,也有“高处不胜寒”,这说明气温 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
日变化
时间变化 年变化
气温日较差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 增高而升高的逆温现象。
逆温层的气温直减率为负值,是稳定度较大的 气层。
该层冷而重的空气在下,暖而轻的空气在上, 很难使大气发生上下扰动,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逆温层可以阻碍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 烟、尘、水汽凝结物聚集在其下面,使能见度 变坏,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等。
4、最低温度:
南半球:南极
北半球:
夏—极地
冬—东西伯利亚、格陵兰(-44℃、-40℃)
(Why)
.
.
二、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
一般规律: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
(why)
原因:1、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2、空气密度、水汽和固体杂质
分布:平均:0.65℃/100m(不是常数) 上层:0.65—0.75℃/100m,变化小 中层:0.5—0.6℃/100m,变化小 下层:0.3—0.4℃/100m,变化大 (地面性质、季节、昼夜、天气条件,
DE为逆温层
因湍流逆温出现在湍流混合层的顶部, 所以其离地的高度随湍流层的厚薄而定; 湍流强时,湍流层厚,它所在的高度就 高;反之,高度就低。
一般它都位于摩擦层的中上部。 其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几十米。
也称乱流逆温、涡动逆温。
.
(三)平流逆温
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而形成的逆温。 与辐射作用、湍流分不开。
一是海平面等温线图,它是消除高度影响的 气温分布图。
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高度
绘图时常把温度值订正到海平面上(将高山、 高原的气温按当地的平均气温直减率γ订正 到海平面, γ 为0.45~0.55℃/100m), 把纬度、海陆及其它因素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地理科学经常采用这种等温线图。
Z
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之加强; 白天辐射增温作用,使之减弱。 使之具有强度日变化。
平流,风速,湍流 使之不能与地面相联; 使之愈加明显。
.
逆温层
湍流层
无暖平流时γ T
产生暖平流后γ
假想无湍流时的平流逆温
平流逆温厚度一般不大,但水平范围却很广。 热带气团向高纬度地区推进时,就可出现大范
围的平流逆温现象。一支范围很小的暖气流经 过冷地面,也可形成小区域的平流逆温。 冬半年,在中纬度沿海地区,因海陆温差显著, 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时,常出现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流经冰、雪面时,一般也会产生平流 逆温。如果冰、雪表面因暖空气的流过发生融 冰或融雪现象,吸收了一部分热量,使得平流 逆温得到加强,这样的逆温称为雪面逆温或冰 面逆温。
在低洼地区,由于冷空气还会沿斜坡流入低 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其辐射逆温加强,常持 续数天而不消失。(地形逆温)
.
人们往往认为早晨的空气最新鲜,这其实是 误解。
在一天中,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4点空气 最为新鲜;
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较严重,因为, 在夜间、早晨和傍晚易出现逆温层。
白天,当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迅速上升, 逆温层就会逐渐消散。于是污染物也就很快 扩散了。一般到上午10点以后,地面空气就 很新鲜了。
.
(一)辐射逆温
Z
Z
Z
Z
Z
T
形成前
T
T
T
入夜开始发生 黎明达最强 日出后减弱
T
消失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
一般说来,中、高纬度大陆地区产生辐射逆 温的现象最多,常年都可以出现,以冬季最 强。因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逆温层厚度可从数十米到数百米。
在极地,因地面非常冷,辐射逆温常可达数 千米厚。
因此有下沉逆温时,
二是实际等温线图,就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气 温值绘制的等温线图。它清楚地表示出一个 地区的温度分布。在生产实际中被广泛应用。
.
P54图2·33、P55图2·34
冬夏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分布特征:
(赤道高,向两极逐渐降低—基本特征)
1、在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密集,南北 温差大。(Why)
因为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高纬:h低,昼较短(北极圈内有极夜) 低纬:h较高,昼较长;因而南北温差大 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高纬:h低,昼较长(北极圈内有极昼) 低纬:h较高,昼较短.;因而南北温差较小
.
(四)下沉逆温(压缩逆温)
因整层空气下沉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
3500m 3ຫໍສະໝຸດ Baidu00m
1700m 1500m
-12℃
-10℃ 下沉时,P增大, 下沉的空气层来自 气层厚度减小; 高空,水汽含量少;
干绝热下沉
下沉后温度上升,E
增18℃,为6℃ 增大,f(=e/E 100%) 显著减小,空气干燥。
增15℃,为5℃
因此,早晨锻炼身体时间应选择在日出以后, 最好选择上午10点和下午3-4点,因为,这 时的空气最新鲜。 .
(二)湍流逆温
高度
由于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而形成的逆温。
B E D
γ< γd
湍 流 混 合 层
A C 气温
.
湍流运动中,按γd变化
上升:使上层空气降温; 下沉:使下层空气升温。
充分混合后,气层的γ就 逐渐趋近于γd。
2、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在大陆上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凸 向极地;夏季相反。
南半球:大陆面积小,等温线平直,遇有陆地,也发 生弯曲。
.
.
海陆分布、洋流等的影响: 1月,陆地降温快,同一纬 度上,陆地温度低于海洋:
7月,陆地升温快,同一纬 度上,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
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部,1月等温线急剧地向北极 凸出,还反映了暖流(黑潮、墨西哥湾暖流等)巨大 的增暖作用。
.
7月等温线沿非洲和北美的西岸向南凸出,这 是受加那利寒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的结果。
.
在南半球的夏季(1月),等温线沿非洲和南美的 西岸向北弯曲,这是受本格拉寒流与秘鲁寒流影响 的结果。
.
3、最高温度:
冬:5o—10oN,夏:20oN
热赤道,1月和7月均高于24℃
北半球年有效总辐射最大值在20oN左右;太阳 直射点从冬到夏北移;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 夏季强烈受热。
第五节 大气温度的空间 分布
.
一、气温的水平分布
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 等温线:地面上气温相等地点的连线。即同
一等温线上,各处温度相等。
等温线的不同排列表示气温分布的不同特点:
稀疏—相差不大, 密集—悬殊
平直—影响因素少,弯曲—影响因素 多
东西向—纬度,.
与海岸平行—
等温线图有两种: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 增高而升高的逆温现象。
逆温层的气温直减率为负值,是稳定度较大的 气层。
该层冷而重的空气在下,暖而轻的空气在上, 很难使大气发生上下扰动,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逆温层可以阻碍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 烟、尘、水汽凝结物聚集在其下面,使能见度 变坏,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等。
4、最低温度:
南半球:南极
北半球:
夏—极地
冬—东西伯利亚、格陵兰(-44℃、-40℃)
(Why)
.
.
二、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
一般规律: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
(why)
原因:1、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2、空气密度、水汽和固体杂质
分布:平均:0.65℃/100m(不是常数) 上层:0.65—0.75℃/100m,变化小 中层:0.5—0.6℃/100m,变化小 下层:0.3—0.4℃/100m,变化大 (地面性质、季节、昼夜、天气条件,
DE为逆温层
因湍流逆温出现在湍流混合层的顶部, 所以其离地的高度随湍流层的厚薄而定; 湍流强时,湍流层厚,它所在的高度就 高;反之,高度就低。
一般它都位于摩擦层的中上部。 其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几十米。
也称乱流逆温、涡动逆温。
.
(三)平流逆温
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而形成的逆温。 与辐射作用、湍流分不开。
一是海平面等温线图,它是消除高度影响的 气温分布图。
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高度
绘图时常把温度值订正到海平面上(将高山、 高原的气温按当地的平均气温直减率γ订正 到海平面, γ 为0.45~0.55℃/100m), 把纬度、海陆及其它因素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地理科学经常采用这种等温线图。
Z
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之加强; 白天辐射增温作用,使之减弱。 使之具有强度日变化。
平流,风速,湍流 使之不能与地面相联; 使之愈加明显。
.
逆温层
湍流层
无暖平流时γ T
产生暖平流后γ
假想无湍流时的平流逆温
平流逆温厚度一般不大,但水平范围却很广。 热带气团向高纬度地区推进时,就可出现大范
围的平流逆温现象。一支范围很小的暖气流经 过冷地面,也可形成小区域的平流逆温。 冬半年,在中纬度沿海地区,因海陆温差显著, 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时,常出现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流经冰、雪面时,一般也会产生平流 逆温。如果冰、雪表面因暖空气的流过发生融 冰或融雪现象,吸收了一部分热量,使得平流 逆温得到加强,这样的逆温称为雪面逆温或冰 面逆温。
在低洼地区,由于冷空气还会沿斜坡流入低 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其辐射逆温加强,常持 续数天而不消失。(地形逆温)
.
人们往往认为早晨的空气最新鲜,这其实是 误解。
在一天中,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4点空气 最为新鲜;
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较严重,因为, 在夜间、早晨和傍晚易出现逆温层。
白天,当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迅速上升, 逆温层就会逐渐消散。于是污染物也就很快 扩散了。一般到上午10点以后,地面空气就 很新鲜了。
.
(一)辐射逆温
Z
Z
Z
Z
Z
T
形成前
T
T
T
入夜开始发生 黎明达最强 日出后减弱
T
消失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
一般说来,中、高纬度大陆地区产生辐射逆 温的现象最多,常年都可以出现,以冬季最 强。因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逆温层厚度可从数十米到数百米。
在极地,因地面非常冷,辐射逆温常可达数 千米厚。
因此有下沉逆温时,
二是实际等温线图,就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气 温值绘制的等温线图。它清楚地表示出一个 地区的温度分布。在生产实际中被广泛应用。
.
P54图2·33、P55图2·34
冬夏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分布特征:
(赤道高,向两极逐渐降低—基本特征)
1、在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密集,南北 温差大。(Why)
因为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高纬:h低,昼较短(北极圈内有极夜) 低纬:h较高,昼较长;因而南北温差大 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高纬:h低,昼较长(北极圈内有极昼) 低纬:h较高,昼较短.;因而南北温差较小
.
(四)下沉逆温(压缩逆温)
因整层空气下沉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
3500m 3ຫໍສະໝຸດ Baidu00m
1700m 1500m
-12℃
-10℃ 下沉时,P增大, 下沉的空气层来自 气层厚度减小; 高空,水汽含量少;
干绝热下沉
下沉后温度上升,E
增18℃,为6℃ 增大,f(=e/E 100%) 显著减小,空气干燥。
增15℃,为5℃
因此,早晨锻炼身体时间应选择在日出以后, 最好选择上午10点和下午3-4点,因为,这 时的空气最新鲜。 .
(二)湍流逆温
高度
由于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而形成的逆温。
B E D
γ< γd
湍 流 混 合 层
A C 气温
.
湍流运动中,按γd变化
上升:使上层空气降温; 下沉:使下层空气升温。
充分混合后,气层的γ就 逐渐趋近于γd。
2、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在大陆上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凸 向极地;夏季相反。
南半球:大陆面积小,等温线平直,遇有陆地,也发 生弯曲。
.
.
海陆分布、洋流等的影响: 1月,陆地降温快,同一纬 度上,陆地温度低于海洋:
7月,陆地升温快,同一纬 度上,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
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部,1月等温线急剧地向北极 凸出,还反映了暖流(黑潮、墨西哥湾暖流等)巨大 的增暖作用。
.
7月等温线沿非洲和北美的西岸向南凸出,这 是受加那利寒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的结果。
.
在南半球的夏季(1月),等温线沿非洲和南美的 西岸向北弯曲,这是受本格拉寒流与秘鲁寒流影响 的结果。
.
3、最高温度:
冬:5o—10oN,夏:20oN
热赤道,1月和7月均高于24℃
北半球年有效总辐射最大值在20oN左右;太阳 直射点从冬到夏北移;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 夏季强烈受热。
第五节 大气温度的空间 分布
.
一、气温的水平分布
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 等温线:地面上气温相等地点的连线。即同
一等温线上,各处温度相等。
等温线的不同排列表示气温分布的不同特点:
稀疏—相差不大, 密集—悬殊
平直—影响因素少,弯曲—影响因素 多
东西向—纬度,.
与海岸平行—
等温线图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