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共32页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a0ce2e10661ed9ad51f3a2.png)
4、跳远的规则介绍
•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判为试跳失败
• (1)跳远比赛试跳时从起跳板两端之外起跳,无论是 否超过起跳线的延长线,都应判为试跳失败。
• (2)在未做起跳的助跑中或跳跃中,运动员身体任何 部位触及起跳线以前的地面。 • (3)在助跑或跳跃中采用任何空翻姿势 • (4)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的地面,而落地区 外的触地点较落地区内的最近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 • (5)触及起跳线和落地区之间的地面
全能
• 男子青年和成年五项和十项全能 • 1、五项全能包括5个单项,在同一天按下列顺 序进行 • 跳远、掷标枪、200米、掷铁饼、1500米 • 2、男子十项全能包括10个单项,在连续两天 内按下列顺序进行: • 第一天,100米、跳远、推铅球、跳高、400米 • 第二天,110米栏、掷铁饼、撑杆跳高、掷标 枪、1500米。
• 1、健身功能 • 田径运动是一项健身功能很强的运动项 目,是人们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推迟 衰老、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 2、竞技功能 • 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田径 比赛可以增加国际交往,振奋民族精神。
(一)田径运动的功能
• 3、基础功能 • 生活水平提高,但是人类永远不会摆脱 依靠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技能去 提高人类的生活、生存和生命质量。田 径运动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 • 教育功能 • 田径运动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 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 谢谢观看
(二)接力跑
• 1、接力跑有: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 (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4×200米接力 • 2、在接力跑中传、接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 上挑式,一种是下压式。 • 上挑式的传、接棒方法,接棒的运动员在听到 “接”的口令时,迅速将四指和拇指分开,虎口 向下,放于体侧下方。传棒运动员则向上挑传, 尽力将手握持的棒端送至接棒队员的手中。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f2707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7.png)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规则。
2. 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普及情况和竞技水平。
3.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田径运动的定义、分类(田赛、径赛、全能运动)、竞技田径与业余田径。
2. 田径运动的规则:比赛场地、比赛器材、比赛程序、犯规与判罚。
3. 田径运动的发展:国际田径运动的发展、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田径运动记录的认定。
4. 田径运动的意义:锻炼身体、提高竞技水平、培养道德品质、促进交流与合作。
5. 田径运动的参与:如何观看田径比赛、如何参与田径运动、如何提高田径运动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发展历程。
难点:田径运动规则的理解和应用,田径运动的发展情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发展历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田径运动的意义和参与方式。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田径比赛案例,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和判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田径运动的特点和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分类和特点。
3. 规则讲解:详细讲解田径运动的规则,让学生了解比赛场地的要求、器材的使用和比赛的程序。
4. 发展历程:介绍田径运动的国际和我国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历史和现状。
5. 意义与参与:讲解田径运动的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观看比赛、参与运动和提高水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田径运动的资料,加深对田径运动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田径运动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田径运动意义的理解。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查找的资料,评估学生对田径运动发展情况的了解。
田径理论课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c5208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6.png)
田径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2、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
3、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4、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分类和项目特点。
田径运动中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等主要项目的基本技术和训练要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中的技术动作要领,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如何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长期参与田径运动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
2、演示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正确的技术动作。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田径比赛视频,如奥运会的百米飞人大战、跳高比赛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了解程度,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田径运动概述(20 分钟)1、田径运动的概念田径运动是田赛、径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田”是指广阔的空地,在跑道所围绕的中央或临近的场地上举行的跳跃、投掷,统称为田赛;“径”是指跑道,在跑道上举行的竞走和各类形式的赛跑都属于径赛。
2、田径运动的分类田赛:包括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链球等项目。
径赛:包括短跑(100 米、200 米、400 米)、中长跑(800 米、1500 米、3000 米、5000 米、10000 米)、长跑(马拉松)、跨栏跑(110 米栏、400 米栏)、接力跑(4×100 米接力、4×400 米接力)等项目。
全能比赛:男子十项全能(100 米、跳远、铅球、跳高、400 米、110 米栏、铁饼、撑杆跳高、标枪、1500 米),女子七项全能(100 米栏、跳高、铅球、200 米、跳远、标枪、800 米)。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269f9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c.png)
一、教案名称: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二、课时:45分钟三、年级:高中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规则。
2. 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五、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田径运动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 田径运动的分类:田赛、径赛和全能赛。
3. 田径运动的规则:比赛场地、参赛资格、比赛程序等。
4. 田径运动的技术要领:起跑、跳跃、投掷等基本技术。
5. 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间歇训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田径运动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规则、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技术动作的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2. 技术掌握情况:通过练习和展示,评价学生对田径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
3.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和测试,评价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了解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场地器材:田径场地、起跑器、投掷器材等。
3.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田径运动的技术和规则。
2. 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3. 鼓励学生参加田径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
十、课后作业:1. 复习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规则。
2. 练习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拍摄视频并发给教师进行评价。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和优秀运动员的事迹。
六、教案名称: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续)七、课时:45分钟八、年级:高中九、教学目标:1. 加深学生对田径运动训练方法的理解。
田径理论课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33d8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b.png)
重要性
速度是田径运动中的关 键要素,对于短距离项
目尤为重要。
起跑训练
加强起跑反应速度和爆 发力,提高起跑阶段的
加速能力。
间歇训练
通过不同距离和时间的 快速跑练习,提高运动 员的最高速度和耐力。
变速跑训练
在跑步过程中进行加速和 减速的变换,提高运动员 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耐力训练
01
02
03
04
重要性
动态拉伸
通过活动关节和肌肉进行拉伸,提高肌肉的 灵活性和协调性。
静态拉伸
通过保持特定姿势进行拉伸,增加肌肉和关 节的伸展性。
瑜伽和普拉提
通过练习瑜伽和普拉提,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和平衡能力。
技术训练
重要性
技术是田径运动中的核心要素,正确 的技术动作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和减少 损伤风险。
分解练习
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分解为若干个部分, 分别进行针对性练习。
团队合作与个人辅导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同时针对田径运动员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 心理辅导和指导。
长期发展
注重田径运动员的长期发展,不断挖掘其潜力,提高其竞技水平和综 合素质。
06 田径运动损伤与预防
运动损伤的类型与原因
01
肌肉拉伤
由于肌肉突然受到过度拉伸或收缩, 导致肌肉纤维或肌腱损伤。
骨折
骨骼受到强烈外力冲击导致断裂。
加速距离应根据运动员的 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加速 至接近最高速度的距离为 20-30米左右。
途中跑技术
步频与步幅
途中跑时,运动员应保持 适当的步频和步幅,以保 持稳定的跑步速度。
身体姿势
途中跑时,运动员的身体 应保持直立,重心稍微前 倾,手臂和腿部动作协调 配合。
田径大学全套教案
![田径大学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ae04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d.png)
授课对象:大学田径课程学生课时:16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2. 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2. 田径运动的规则3.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4. 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5. 田径运动的竞赛组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1. 课堂导入:介绍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田径运动的分类、比赛项目等。
3. 讲解田径运动的规则,让学生了解比赛中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方法。
第二课时: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1. 讲解和示范短跑技术,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等。
2. 讲解和示范跳远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
3. 讲解和示范投掷技术,包括助跑、出手、跟进等。
第三课时: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1. 讲解田径运动的训练原则和方法。
2. 讲解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强度、时间等。
3. 讲解如何进行科学的恢复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第四课时:田径运动的竞赛组织1. 讲解田径运动的竞赛规则和组织形式。
2. 讲解如何参加田径比赛,包括报名、参赛资格等。
3. 讲解如何观看和欣赏田径比赛。
第五课时:短跑技术实践1. 学生进行短跑技术练习,教师指导。
2. 学生进行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等技术的实践。
第六课时:跳远技术实践1. 学生进行跳远技术练习,教师指导。
2. 学生进行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技术的实践。
第七课时:投掷技术实践1. 学生进行投掷技术练习,教师指导。
2. 学生进行助跑、出手、跟进等技术的实践。
第八课时:身体素质训练1. 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关注学生的训练效果。
第九课时:田径运动竞赛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田径比赛,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2. 学生参与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c3f71cfad6195f312ba633.png)
(二)接力跑
• 1、接力跑有: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 (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4×200米接力 • 2、在接力跑中传、接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 上挑式,一种是下压式。 • 上挑式的传、接棒方法,接棒的运动员在听到 “接”的口令时,迅速将四指和拇指分开,虎口 向下,放于体侧下方。传棒运动员则向上挑传, 尽力将手握持的棒端送至接棒队员的手中。 • 下压是的传、接棒方法,接棒队员在听到“接” 的口令时,迅速将四指和拇指分开,虎口朝后, 掌心向上,置于体侧后方向。传棒队员将手中棒 的前端自上而下传送到接棒队员的手中。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
郑进结
•一、田径运动的起源
• 人类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在公元前776年, 即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举行的。 • 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 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获得运动技能,提高运运动之母”之称。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 中国代表团共获32枚金牌。 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 他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 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的 110 米栏世界纪录,并获得 金牌。 这枚金牌是中国男选手在 奥运会田径的短距离运动项 目上夺得的第一枚金牌。
(三)跨栏跑
• 1、跨栏跑分为起跑、起跑过第一栏、跨栏步栏间 跑和终点跑四个阶段。 • 2、标准栏的距离和高度:(见表)
项目 内容 栏高 栏间距 起跑至第一栏距离 110米栏 (m) 1.067 9.14 13.72 100米栏 (m) 0.84 8.50 13.00
• 3、男子110米栏,女子100米栏栏间应跑三步。三 步的比例为小、大、中。
4、跳远的规则介绍
• (1)跳远比赛试跳时从起跳板两端之外 起跳,无论是否超过起跳线的延长线,都 应判为试跳失败。
初中田径理论 教案
![初中田径理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50046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0.png)
初中田径理论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项目分类和比赛规则。
2. 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和项目分类2. 田径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方法3.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田径运动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提问:同学们对田径运动有哪些了解?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基本概念和项目分类(10分钟)1. 教师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如:田径运动的定义、特点等。
2. 介绍田径运动的项目分类,如:径赛、田赛、全能赛等。
3.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田径项目?它们有什么特点?三、田径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如:比赛程序、犯规行为等。
2. 介绍裁判方法,如:如何判断犯规、如何计算成绩等。
3. 提问:同学们是否能理解田径比赛的规则?有没有什么疑问?四、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如:跑步姿势、跳跃技巧等。
2. 介绍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如:有氧训练、无氧训练等。
3. 提问:同学们知道如何进行田径运动的训练吗?有没有什么疑问?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了解一个田径运动员的成长故事,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他们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了解田径运动员成长故事的情况,评估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课后测试或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田径运动基本概念、项目分类、比赛规则和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知识和技能水平。
田径理论课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f7353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1.png)
一、教案名称:田径理论课教案章节一:田径运动概述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 了解田径运动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田径运动的项目分类和比赛规则。
3. 培养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认识。
四、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定义:田径运动是指在规定的场地和器材上,以跑步、跳跃、投掷等方式进行的体育项目。
2. 田径运动的起源:田径运动起源于古代奥运会,是古希腊祭祀宙斯的一项仪式。
3. 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田径运动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奥运会的主要项目之一。
4. 田径运动的项目分类:田径运动分为径赛、田赛和全能赛三大类。
5. 田径比赛规则:田径比赛按照国际田联的规定进行,包括起跑、赛程、犯规等方面的规则。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田径运动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问答法:提问学生关于田径运动的项目分类和比赛规则,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3. 图片展示法:展示田径运动的项目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田径运动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田径运动项目分类和比赛规则的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理论教材。
2. 图片:田径运动项目图片。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引出田径运动的话题。
2. 讲解:讲解田径运动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3. 展示:展示田径运动的项目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项目的外观特点。
4. 讲解:讲解田径运动的项目分类和比赛规则。
5. 问答:提问学生关于田径运动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7.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田径运动项目分类和比赛规则的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田径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问答环节,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发现部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项目分类和比赛规则还不够清晰,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巩固。
田径理论课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1179207c1cfad6185fa7d5.png)
入第23届奥运会。
田赛项目的起源
跳跃项目的起源和沿革
跳远,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第1届现代奥运会上就设置 了男子跳远项目。腾空动作从蹲踞式发展到挺身式、走步式。
三级跳远,最初起源于爱尔兰。当时的跳法是两次单足跳加一次 跳跃的形式,现在的跳法是19世纪后期从英国发展起来的。
跳高,具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技术动作出现过5次重大演变, 即: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
链球,据传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英国的居尔特族人就进行以 双手握马车轮的车轴进行旋转的投掷比赛。后来改为投带有柄的 圆石和铁匠用的铁锤,因此取名叫掷“铁锤”比赛,一直延续到 现在,我国称之为掷链球。
标枪,是四大投掷项目中唯一允许助跑的项目。标枪是古代劳动 人民的原始捕猎工具,后来作为一种武器用在战场上。最早的标 枪比赛是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五项运动中,不但比掷远,
田径理论课教案
第一节 田径运动的定义和分类
一、田径运动的定义:田径运动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长 期的过程。与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紧密联系。由 于各国对田径运动理解和分类不同,许多国家对田径有不同 的命名。在英国叫ATHLETICS,法国叫ATHLTISME,都是体育 运动的意思,泛指走、跑、跳、投掷等多项涵义;在德国叫 LEICHTATHLETIK,苏联叫ЛEZKAЯATЛETHKA,都是轻竞技的 意思,这主要是同举重,摔跤等项目相比较而言;在日本叫 陆上竞技,这是与游泳、水上、雪上和空中(跳伞)等项目 相区别而命名;在美国叫TRACK AND FIELD,中国叫田径运动, 都是依据项目特点来命名的田径。理论课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案
还要比掷准。
全能运动的起源
田径理论课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6ca38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c.png)
田径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2.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
二、教学内容1.田径运动的概述;2.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3.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跑步、跳远、跳高、投掷、接力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2.教学难点:田径运动的技术细节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3.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4.互动法:通过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田径运动的概述,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
2. 讲授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10分钟)教师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项目、比赛规则等。
3. 示范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包括跑步、跳远、跳高、投掷、接力等。
4. 练习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2.学生能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良好。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参与度高,但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下节课需要调整。
同时,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技术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田径运动的技能。
田径理论教案
![田径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1220002020740be1e9b80.png)
田径理论教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初步知道快速跑的基本技术。
2、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养成良好的跑动姿态,并学会欣赏体育动作。
学习内容:快速跑的基本技术一、学习与导入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
二、探讨与分析跑的基本技术分析(一)儿童、少年运动员跑的技术规范化的重要性儿童、少年期必须重视跑的技术规范化。
跑的动作比较简单,因而往往易为人们所忽视。
有的少年运动员,转入成年不能进一步提高成绩,这与从小忽视跑的技术有密切关系。
所以我们必须从小抓好跑的规范技术,从儿童、少年时期就形成正确技术的动力定型,使他们在进入成年后能发挥更高的运动水平。
(二)跑的规范化技术跑的技术必须轻快、协调、富有弹性。
要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过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以及在高速度跑进中控制自己动作的能力。
跑得放松就是在完成动作时对抗肌群能够充分放松,使参加收缩的主动肌群和协同肌群能够集中用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快速而协调配合地放松和收缩,能增加动作的频率与幅度。
在训练和比赛中往往可以从运动员的面部表情、颈部、肩部以及躯干姿势来判断跑的动作是否过分紧张。
有经验的教练员还可以从运动员下肢三个关节,特别是膝关节的动作中发现动作是否过分紧张。
过分紧张严重影响步频与步幅的提高,所以在技术训练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放松能力的培养。
1、跑的技术分析:跑时,头部位置正直,上体稍前倾,前倾角为8—12度。
后蹬时上体前倾角稍减小;着地时稍增大。
两臂前后摆动。
臂的摆动可以增大腿的动作速度,维持身体平衡。
摆臂技术要求,两臂屈肘成90度,手指成半握拳或自然伸掌。
前摆时屈肘角减小,后摆至体侧时屈肘角增大,由体侧至后摆最高点逐渐缩小约至90度。
摆臂动作应自然、有力,前摆稍超过下颌,后摆稍向外。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单腿一个复步中的动作,分为后蹬、大小腿折叠前摆,着地缓冲三个阶段。
(1)后蹬当身体重心移过人体支点的垂直面时,即进入后蹬阶段。
这时摆动腿在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等肌肉的协同收缩下,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并且带动同侧骨盆前送,使大腿摆至水平或略低于水平位置。
田径理论课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6ca5c3ba0d4a7302763abd.png)
田径理论课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田径运动常识。
2、让学生了解学院田径运动会相关内容。
3、结合学院田径运动会熟悉比赛规则。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田径运动常识
田径运动是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常从事田径运动,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与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
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以及飞禽走兽的斗争中,需要有快速的奔跑,敏的跳跃和准确的投掷等本领。
由于在劳动实践中经常地重复这些动作,便逐渐形成了走、跑、跳、投等各种技能。
为了提高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人们又有意识地进行走、跑、跳、投的练习,以至逐渐形成了这些项目的比赛形式。
据记载,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进行的,项目只有一个--短距离赛跑,跑道是一条直道,长192.27米。
到公元前648年,又增加了跳跃、投标枪、掷铁饼、摔跤等比赛项目
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
它能全面地、有效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对其他各项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作用。
因此,各项体育运动都把田径运动作为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手段。
实践证明,许多优秀运动员,特别是球类运动员,都有较高的田径运动能力和素质水平。
可见,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是。
初中田径理论 教案
![初中田径理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1b45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e.png)
初中田径理论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田径理论课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分类和比赛规则等。
2. 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包括跑步、跳远、投掷等方面的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2. 田径运动的分类和比赛规则3.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田径运动有哪些了解?田径运动有哪些项目?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田径运动的分类,包括田赛、径赛和全能比赛等项目。
2. 讲解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场地、比赛方式、犯规等方面的内容。
三、基本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跑步的基本技巧,包括起跑、摆臂、步频、步幅等方面的内容。
2. 讲解跳远的基本技巧,包括起跳、腾空、落地等方面的内容。
3. 讲解投掷的基本技巧,包括姿势、用力、角度等方面的内容。
四、实践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跑步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 学生分组进行跳远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分组进行投掷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提出自己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和进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在实践练习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田径理论课教案》课件
![《田径理论课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83016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8.png)
《田径理论课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3.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素质和竞技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 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3.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4. 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5. 田径比赛规则简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基本概念,基本技术,训练方法,比赛规则。
2. 教学难点: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的应用,比赛规则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技术动作、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2. 演示法:展示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田径运动,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技术动作、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3. 演示:展示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4. 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田径运动,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
5.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田径运动的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和练习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田径运动起源、发展、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田径运动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田径运动训练方法的运用能力。
4. 学生对田径比赛规则的熟悉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理论教材。
2. 课件:田径运动图片、视频等教学课件。
3. 场地器材:田径运动场地、器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田径运动起源与发展、基本概念。
2. 第二课时:田径运动基本技术。
3. 第三课时:田径运动训练方法。
4. 第四课时:田径比赛规则简介。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田径运动的相关知识。
初中体育田径理论课教案
![初中体育田径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cc283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08.png)
初中体育田径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项目分类和规则。
2.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 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技巧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特点等。
2. 田径运动的项目分类:田赛、径赛、全能赛等。
3. 田径运动的规则:比赛场地、比赛方式、犯规判罚等。
4. 田径运动的技巧:起跑、起跳、投掷、跑步姿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项目分类、规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田径运动的规则理解和技巧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项目分类、规则和技巧。
2. 演示法:展示田径运动的技巧和动作。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田径运动,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项目分类、规则和技巧。
3. 展示:播放田径运动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运动技巧。
4. 实践:分组进行田径运动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了解一位田径运动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田径运动基本概念、项目分类、规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田径运动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七、教学资源1. 田径运动相关书籍和资料。
2. 田径运动视频资料。
3. 田径运动场地和器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发展。
2. 第二周:讲解田径运动的项目分类和规则。
3. 第三周:讲解田径运动的技巧和动作。
4. 第四周:进行田径运动的实践和总结。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田径理论课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4ba429b6648d7c1c7465e.png)
田径理论课教案【篇一: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场地,具备基本的田径理论知识。
2、通过结合实例讲解田径比赛通则,让学生初步学会各规则。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扩宽知识面。
教学内容:1、简介田径运动场地(基本常识。
相关知识内容)2、简介田径竞赛规则重点:场地介绍难点: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解与运用一、田径运动场地的介绍2、田径运动场地的弯道半径最好的是36.5米。
3,运动场地一般有8-10道分道,弯道有8道,分道宽1.22-1.25米,所以分道线宽均为5厘米。
4、田径运动场地除竞赛场地外还应在跑道外地空地上,合理安排跳跃和投掷的场地。
(推铅球、掷链球和掷铁饼三个项目的落地有效区均为40度角;跳远、三级跳远场地沙坑至少宽2.75米,跳远沙坑远端至起跳线距离至少10米,一般沙坑长在6-9米,坑宽2.75-4.00米;跳高用的沙坑或海绵包至少长5米、宽3米,。
半圆形助跑道德半径至少20米;撑杆跳高场地的助跑道宽至少1.22米,长至少40米。
)二、田径运动比赛介绍田径分为田赛、径赛,全能三大类1、径赛有:短跑、中长跑、长跑、马拉松(42.195)、竞走。
其中400米及400米以下的项目,如100米、200米、400米、110米栏、4x100接力为短跑。
采用蹲踞式起跑,使用全自动电子计时。
800米及其以上距离项目为中长跑、长跑。
此外,还有2000米障碍,3000米障碍,5000米竞走,10000—20000米竞走。
等等2、田赛主要有:跳跃类和投掷类(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撑杆跳高)3、全能主要有七项全能和十项全能。
三、田径竞赛规则介绍1、田径比赛的跑进方向一般为逆时针跑向。
2、起跑犯规:运动员在做好最后预备姿势后,只能在接收到发令枪或批准的发令装置信号后开始起跑。
(2次犯规是指同一组非同一个人,只要同组已有一人犯规,你再次犯规就判犯规)3、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从而妨碍其他运动员走或跑进时,应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4、分道跑到比赛中,运动员应自自始至终在自己的分道内跑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2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