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运行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江西省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江西省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附件7江西省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申报项目:申报单位(盖章):参与单位(盖章):自评星级:申报日期:年月日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二○一一年六月填表说明1、此表用于申报江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自行填写;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选“√”,不满足要求的项选“×”,不参评的项选“○”。
3、“实际提交材料”中逐条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证明材料的全称,如有材料编号请一并注明。
4、模拟分析报告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进行介绍,并提供模拟计算电子文件。
目录一、评价标准 (1)二、自评综述 (2)三、自评内容 (26)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27)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28)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29)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30)一、评价标准公共建筑建成后的星级评价应满足《江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试行)》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1确定。
表1 设计阶段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二、自评综述经自评估,本项目建成后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达到公共建筑建成后星级绿色建筑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总情况见表2.表2 项目设计阶段达标总情况三、自评内容表3 绿色建筑建成后自评表(公共建筑)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场地内若有以上资源或地形,是否有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有,□无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是、□否幕墙建筑的设计与选材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的要求:□是、□否是否控制室外照明中射向夜空与住户外窗以及溢出场地边界的光束:□是、□否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是、□否建筑是否不影响周边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是、□否项目在竣工过程中,对周边主要可能产生以下污染及影响:□扬尘及大气污染、□土壤侵蚀和污染、□污水、□噪声影响、□光污染、□设施安全影响、□其他污染或影、□以上皆无竣工过程污水、食堂污水、厕所污水处理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的要求:□是、建筑竣工噪声符合《建筑竣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的要求:□是、□否避免电焊及夜间作业照明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是、□否采取措施保障竣工场地周边人群、设施的安全:□是、□否场地位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类型环境噪声标准值(dB)测试值(dB)昼间夜间室外风环境模拟得到的建筑周围人形区 1.5m 处风速是否<5m/s:□是、□否是否采用屋顶绿化:□是、□否是否采用垂直绿化:□是、□否屋顶可绿化总面积:m2屋顶绿化面积:m2屋顶绿化占屋顶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是30%:□是、□否简要说明绿化位置、方式和主要植物种类等交通组织是否人车分行:□是、□否距离主要出入口500m内公交线路公交线路名称为:距离主要出入口800m内地铁线路地铁线路名称为:对交通组织进行简要分析:是否利用废弃场地:□是、□否所选废弃场地为:□不可建设用地、□仓库、□工厂弃置地、□其他对原有场地是否进行检测或处理:□是、□否是否将尚可利用的旧建筑纳入规划项目:□是、□否保留和利用的旧建筑部分为:□立面、□环境、□主体结构、□室内空间简要原有建筑情况、如何再利用:严格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规定性指标进行外墙、屋面、窗墙比、外窗及遮阳等设计与选择。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GBT50378-2023)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GBT50378-2023)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GBT-2023)
简介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俗称为GBT-2023。
该标准旨在评估建筑物的绿色性能,并提供指导和标准化的方法,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建筑行业发展。
标准内容
GBT-2023 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 绿色建筑原则:该标准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原则和目标,如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环境舒适等。
2. 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定义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建筑物的绿色性能。
指标体系包括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等方面。
3. 评估方法和程序:标准提供了绿色建筑评估的具体方法和评估程序,包括评估申请、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结果反馈等步骤。
4. 参考指标和要求:标准提供了参考指标和要求,以便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和运营中可以参考,以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
应用范围
GBT-2023 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绿色建筑评估,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办公楼、公共设施等。
重要性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发布,对于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建筑物的绿色性能评估,可以鼓励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健康舒适等目标,从而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
结论
GBT50378-2023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绿色建筑评估的重要标准。
它提供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参考指标等内容,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规范建筑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1.08.15•【字号】粤建科函[2011]527号•【施行日期】2011.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粤建科函〔2011〕527号)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委),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为规范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引导我省绿色建筑健康发展,我厅制定了《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O一一年八月十五日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本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建科〔2007〕206号)和《关于推进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通知》(建科〔2009〕10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实施与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依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和《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83-2011),对建筑物进行等级确认,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
根据不同的评价阶段,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两类,其中:“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是对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进行标识评价,标识有效期为两年;“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是对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一年的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进行标识评价,标识有效期为三年。
改建、扩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仅能申报“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
第四条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评定、颁发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建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和选择技术依托单位。
绿色建筑自评得分表(公建)
XX项目绿色建筑自评得分表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星级:一星级1目录表1 项目基本信息表 (3)表2.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表2.2 节能与能源利用 (8)表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3)表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7)表2.5 室内环境质量 (20)表2.6 提高与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2.7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表1 项目基本信息表3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一览表表2.1 节地与室外环境4567表2.2 节能与能源利用891011表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2131415表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61718表2.5 室内环境质量19202122表2.6 提高与创新232425表2.7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1)适用总分=100-不参评分;注:2)得分Qi=实际得分/适用总分×100;3)加权得分W i Q i= Q i×W i4)总得分∑Q= W1Q1+ W2Q2+ W3Q3+ W4Q4+ W5Q55)26。
绿色建筑设计审查报告书(公共建筑)
3
3
2
—
专家审查
达标项数
审查单位审查情况
建筑专业审查人意见:
(签章):
结构专业审查人意见:
(签章):
给排水暖通专业审查人意见:
(签章):
建电气专业审查人意见:
(签章):
审查单位审查结论: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公章)Βιβλιοθήκη 年月日备案部门意见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意见:
(公章)
年月日
绿色建筑设计审查报告书(公共建筑)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审查依据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T 1591-2012
吉林省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要点(试行)
标准
规定
达标
项数
设计
等级
一般项数
优选项数
节地与
室外环境
节能与
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
境质量
运营
管理
★
3
4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300字以内)
场地附近不包含以上污染源,并且地处于安全区域,所以可以避免威胁或危险源
0.18
—
公共建筑权重
0.16
0.28
0.18
0.19
0.19
—
加权得分
12
22
19
13
10
10
自评总分:87;
本项目星级:★★★;
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项目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层数、高度、主要功能等概述:项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华北科技学院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2352,层高为8层,主要功能为办公。
一、 项目概况
项目的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华科绿建模型分析
2、项目地址: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华北科技学院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建筑类型及数量:
建筑类型:□住宅、√办公、□商业、□旅馆、□养老、□幼儿园、□医院、□其他
数量:1栋
5、建筑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28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352(平方米),
5、证明项目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文件,可提供城市(镇)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图纸及文件,如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图”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项目的规划图纸,或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带的规划设计条件。
实际提交材料:
4.1.2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
绿色建筑预评估报告
体育馆绿色建筑专篇计算软件:绿色建筑方案软件PKPM-GBS 开发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版本:Ver1.0计算日期:2019.3.12 16:26一、项目简介本工程为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哈尔滨石油学院)体育馆,项目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内;总建筑面积13111.14地上二层;建筑总高度12米;本项目所处气候分区为严寒地区B区。
项目效果图二、基本信息项目名称:体育馆项目地址:哈尔滨建设单位: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哈尔滨石油学院)设计单位:黑龙江省龙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规范标准参考依据:1、《黑龙江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3/T1642-20152、《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筑概况建筑名称:体育馆建筑类型:办公建筑建筑形式:框架结构建筑目标星级:一星级建筑单体栋数: 1 栋规划用地面积: 329959.00 m2 总建筑面积: 13111.14 m2建筑占地面积: 7709.04 m2 建筑面积(地上): 13111.14 m2 建筑面积(地下): 0.00 m2建筑高度: 12 m 建筑层数: 2 层建筑密度: 11.18 容积率: 0.04 人均用地指标: 1.5 m2 绿地率: 43.00 % 机动车停车位: 124 个三、绿色建筑达标情况等级评分项创新项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提高与创新每类指标得分40 47 51 54 49 -- 不参评分 6 13 0 0 17 -- 指标最低得分40 40 40 40 40 -- 指标折算得分42.6 54.0 51.0 54.0 59.0 -- 指标权重0.16 0.28 0.18 0.19 0.19 -- 加权得分 6.8 15.1 9.2 10.3 11.2 -- 总得分52.6星级等级绿色建筑星级得分要求本项目星级★50 ★★★60★★★80四、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本项目设计目标为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一星级,需要实现以下技术内容技术列表说明图片透水地面透水地面可增强地面透水能力,降低热岛效应,调节微小气候,增加场地雨水与地下水涵养,改善生态环境及强化天然降水的地下渗透能力,补充地下水量。
绿色建筑星级自评
2.2自评设计要求:经过我方技术及经济性评估,申报“绿色建筑评价设计三星认证”基本没有风险。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除去项目设计阶段的不参评项,表2.2-1中红色部分为三星设计应满足的项数,蓝色部分为我方自评估可达到的项数。
表2.2-1 划分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等级的项数要求(三星公共建筑)等级一般项数(共36项)优选项数(共14项)节地与室外环境(共6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10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6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5项)室内环境质量(共6项)运营管理(共3项)★ 3 3 3 3 2 1 0 ★★ 4 5 4 3 3 2 5 ★★★ 5 7 5 4 4 2 8 不参评项0 1 0 0 1 0 2 自评结果 5 7 6 5 5 3 8 (注:星级评价项为去除前期不参评项所需达到的项数)1.各条款设计要求3.1 节地与室外环境名称类别编号标准条文自评判定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5.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5.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5.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1.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5.1.6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
√5.1.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5.1.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5.1.10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绿色建筑自评表
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自评表项目名称:文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建设单位:宁波市江北区文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单位: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负责:陈彩婷项目设计:邬文彬项目校对:李志勇设计审核:韩慧君填表时间:2017年01 月12 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七年一本篇是对本项目的绿色建筑预评估。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同时给业主提供一个了解绿色建筑的窗口,从国情出发,真正提高建筑节能的可操作性,以便后续的申报工作顺利开展。
1.1、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分类1.1、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关键词是“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
1.2、绿色建筑的分级目前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
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1.3. 绿色建筑的分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施工图审查、取得施工许可,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符合以上要求后方可参评,通过后颁发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证书和标志(授牌)。
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工程款。
符合以上要求后方可参评,通过后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和标志(授牌)。
1.4、绿色建筑的规范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1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1.5、条款分析根据《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第七条规定: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农民自建住宅除外),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
绿色建筑(公共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公共建筑)评价标准(试行)绿城房地产集团二零一一年十月前言为了更好地践行绿城集团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企业文化理念,引导绿城建筑科技(公共建筑)的绿色健康发展,接轨时代需求,住宅科技部归纳、整合了我国现行的相关绿色建筑评价/认证体系,总结出本《绿色建筑(公共建筑)评价标准(草案)》。
编写本标准是为了使绿城绿色建筑(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城建筑科技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多角度、多层面推进绿城集团对绿色建筑(公共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本标准的编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借鉴了美国LEED评价标准(2009)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其内容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与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一面,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
1 总则1.1 基本规定1.1.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集团内部的绿色建筑设计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制定本标准。
1.1.2 本标准依照我国业内现行的主流评价标准、认证体系的内容和要求编制,适用于指导绿色建筑(公共建筑)的评价标识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管理。
1.1.3按照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评价内容判定得分情况和达标情况。
根据达标情况评定建筑绿色等级;根据得分情况,区分同一星级绿色建筑的相对水平,可适用于工程项目评审工作。
1.1.4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应从满足控制项的要求开始。
1.1.5一般项、优选项,进行达标判定,判定结果分为是、否、不参评三种。
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1.1.6某条文要求不适应该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作为参评项,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建验收 《绿色建筑工程分部竣工验收自评估报告》
(区)绿色建筑工程分部竣工验收自评估报告4、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4.2.10);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4.2.15)。
建 筑 给 水 排 水控制项设计情况满足:1、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情况(6.1.1);2 、给排水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6.1.2);3 、采用节水器具情况(6.1.3)。
验收情况验收合格评分项设计情况 满足:1、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6.2.2);2、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6.2.3);3、设置用水计量装置(6.2.4);4、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6.2.6);5、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6.2.9);6、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6.2.7);7、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60%,且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水质(6.2.12)。
验收情况验收合格围 护 结 构 建 筑 热 工 设 计 与 验 收 情 况(包括非透明幕墙)外墙设计情况材料类型、品种、厚度验收情况 材料类型、品种、厚度使用比例 填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100% //隔热层玻化微珠保温浆料40厚/反射涂料+20厚玻化微珠 隔热层玻化微珠保温浆料40厚/反射涂料+20厚玻化微珠//(包括透明幕墙)外窗设计情况外窗框型材玻璃品种、厚度、规格 验收情况外窗框型材 玻璃品种、厚度、规格 铝型材 透明双层中空玻璃;5+9+5(mm)铝型材 透明双层中空玻璃; 5+9+5(mm)遮阳措施平板遮阳遮阳措施平板遮阳屋面设计情况非透明屋面主要隔热材料 ■ 正置式□ 倒置式 隔热层材料品种、厚度 验收情况非透明屋面主要隔热材料 ■ 正置式 □ 倒置式 隔热层材料品种、厚度 挤塑聚苯板50厚挤塑聚苯板50厚天窗窗框型材玻璃品种、规格天窗窗框型材玻璃品种、规格// //可 再 生 能 源 利 用 情 况设计是否使用可再生能源□是 实际是否使用可再生能源□是项目类型□太阳能光热应用 □太阳能光电应用 □地源热泵 □其他: . 应用面积 / ㎡ 项目规模 / kW ■否 ■否总 投 资/ 万元 国家补贴 / 万元 开始时间 20 / 年 / 月 完成时间 20 / 年 / 月 节 能 量/ 万吨减 排 量/ 万吨集 中 空 调 系 统 情 况设计是否采用集中空调系统 □是 ■否 实际是否采用集中空调系统 □是 ■否 设计是否采用空调废热回收利用装置□是 ■否实际是否采用空调废热回收利用装置□是 ■否注:如项目建设各阶段存在咨询单位承担该阶段绿色建筑主要工作任务,则该咨询单位应在对应阶段进行自评估并签署自评估意见。
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_公共建筑部分
6 公共建筑6.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6.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 场地设计充分保留与利用场地内有环保价值和资源再利用价值的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2 根据国家及深圳相关规定保护场地内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确实需要改造的,工程结束后,须生态复原。
6.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省市的相关安全规定。
1 对用地的选址与水文状况做出分析,用地位于洪水水位之上或有可靠的城市防洪设施,防汛能力达到《防洪标准》GB 50201的要求,充分考虑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2 用地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要求;3 选址周围土壤氡浓度符合国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
如利用原有工业用地的,进行土壤化学污染检测和评估,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4 选址周围电磁辐射强度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与《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的要求,远离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同时远离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和毒气泄漏等区域。
6.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1 幕墙建筑的设计与选材合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的要求;2 控制室外照明中射向夜空与住户外窗以及溢出场地边界的光束;3 日照分析证明不影响周边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6.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 饮食店、锅炉房、发电机房、配套商业、厨房、垃圾站和垃圾处理场等排放的有害气体、粉尘等经净化处理后排放或高空排放。
污废水经净化处理后排放;2 空调排热与排风采取高位排放措施,并不对行人产生影响;3 空调制冷设备采用环保制冷剂,不采用CFC制冷剂。
绿色建筑(公共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公共建筑)评价标准(试行)绿城房地产集团二零一一年十月前言为了更好地践行绿城集团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企业文化理念,引导绿城建筑科技(公共建筑)的绿色健康发展,接轨时代需求,住宅科技部归纳、整合了我国现行的相关绿色建筑评价/认证体系,总结出本《绿色建筑(公共建筑)评价标准(草案)》。
编写本标准是为了使绿城绿色建筑(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城建筑科技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多角度、多层面推进绿城集团对绿色建筑(公共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本标准的编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借鉴了美国LEED评价标准(2009)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其内容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与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一面,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
1 总则1.1 基本规定1.1.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集团内部的绿色建筑设计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制定本标准。
1.1.2 本标准依照我国业内现行的主流评价标准、认证体系的内容和要求编制,适用于指导绿色建筑(公共建筑)的评价标识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管理。
1.1.3按照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评价内容判定得分情况和达标情况。
根据达标情况评定建筑绿色等级;根据得分情况,区分同一星级绿色建筑的相对水平,可适用于工程项目评审工作。
1.1.4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应从满足控制项的要求开始。
1.1.5一般项、优选项,进行达标判定,判定结果分为是、否、不参评三种。
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1.1.6某条文要求不适应该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作为参评项,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审报告(公共建筑)
附件5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审报告(公共建筑)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评定星级:年月日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公共建筑。
2.本报告由组织评审单位在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后,按照申报单位的申报情况和专家评审情况如实填写。
3.“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主要内容”中阐明原因。
4.各项指标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技术指标数值、满足该项指标要求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及相关说明。
评审过程中经过修改的,需填写经专家复审通过的技术措施,并与专家复审意见一致。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名称类别编号标准条文达标判定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5.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5.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5.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1.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5.1.6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
□5.1.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5.1.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5.1.10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5.1.1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优选项5.1.1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预评价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预评价自评估报告项目名称:单击或点击此处输入文字。
建设单位名称:单击或点击此处输入文字。
参与单位名称:单击或点击此处输入文字。
建筑类型:单击或点击此处输入文字。
项目自评等级:铂金级项目交付状态:毛坯交付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JG47-2018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编制 V1.1二〇一九年八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绿色建筑设计预评价,由建设单位组织填写。
2.本报告自评结果仅代表本项目经过自评符合绿色建筑预评价的相应等级要求,不代表项目获得最终绿色建筑等级认证;3.评价指标体系所有参评项的总分为100分。
如存在不参评项,应按照比例将其余参评项总分调整至满分再计算实际得分。
4.“达标判定”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参评的项填写“○”。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应在该项“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5.“自评得分”的分值应与“评价分值”一致,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和因项目情况可不参评的项已注明,其余项如不满足“评价内容”要求则为“0”分。
6.“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及查阅路径,并具体到文件名称;实际提交材料若为图纸文件,应注明图纸名及图号。
7.不得自行删除或修改本报告的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三、自评内容 (2)4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4)4.2评分项 (11)Ⅰ土地利用 (11)Ⅱ室外环境 (16)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24)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35)5 节能与能源利用 (46)5.1 控制项 (47)5.2评分项 (51)Ⅰ建筑能耗指标 (51)Ⅱ建筑与围护结构 (53)Ⅲ通风与空调 (57)Ⅳ照明与电气 (62)Ⅴ能量综合利用 (69)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74)6.1 控制项 (75)6.2评分项 (79)Ⅰ建筑水耗指标 (79)Ⅱ节水系统 (81)Ⅲ节水器具与设备 (88)Ⅳ非传统水源利用 (94)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0)7.1 控制项 (101)7.2 评分项 (102)Ⅰ节材设计 (102)Ⅱ材料选用 (113)8 室内环境质量 (126)8.1 控制项 (127)8.2 评分项 (132)I室内声环境 (132)II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40)III室内热湿环境 (146)IV室内空气质量 (151)11 提高与创新 (163)11.2 加分项 (164)I性能提高 (164)II 创新 (179)经自评估,本项目的建成评价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总分值为点击填写分,达到建成评价阶段点击填写级不低于点击填写分的要求,各章节得分情况见表1。
LEED绿色建筑认证预评估报告
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评估报告1.美国LEED评估体系1.1.LEED体系简介LEED是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的缩写,意即“能源及环境设计先锋”、“能源及环境设计领先者”的意思,是对在环保节能方面有着优异表现的优秀房地产建筑项目的一种认可和奖励。
LEED绿色建筑评估认证系统是一种基于对高品质的,可持续的建筑物进行第三方的,建立在自愿基础上一种标准。
该系统由代表建筑行业领域各方面的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订和完善。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是世界上推动绿色建筑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非营利性、非官方的组织。
其宗旨是整合建筑业各机构、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引导绿色建筑的市场机制、推广并教育建筑业主、建筑师、建造师的绿色实践。
LEED 提供评估建筑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系列完整框架,基于一系列完善的科学标准基础上,LEED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邻里社区建设,节水,节能,材料使用和室内空气质量等领域的最佳应用。
LEED通过专业评估团队和系统对上述领域进行认证并籍此推广绿色建筑物的理念。
LEED认证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由于环境保护问题和能源,水资源的缺乏等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的时候,LEED认证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LEEDTM认证系统的国际性LEED系统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立各自建筑绿色及可持续性评估标准的范本。
世界各国都对LEED评分体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下国家和地区都有项目注册进行认证: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香港、印度、日本、西班牙、新加坡等。
下图表明2010年10月份止,已注册的LEED项目有29101项,已认证的LEED项目有7368项,中国已注册项目为332项,已获得认证的项目有99项。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北京奥运村获得LEED金奖认证,象征中美在节能环保事业上又一次亲密的合作。
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总结
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总结一、引言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对于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
二、节能设计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布局、外形、门窗等方面的节能设计。
例如,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的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适度的外墙保温和隔热措施,减少夏季空调和冬季采暖的能耗;优化窗户设计,选用高性能玻璃和窗框材料,减少窗户的热损失等。
通过合理的节能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资源利用绿色建筑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同时,还应考虑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此外,还应关注建筑材料的选择,优先选用可再生、可回收、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建材。
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可以降低建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四、室内环境室内环境质量是绿色建筑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居住和工作品质。
绿色建筑通常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智能照明、空气净化等措施,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布局和窗户形式,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采用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实际需求和自然光变化调节照明强度和色温;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创造一个健康、舒适、节能的室内环境。
五、绿色建材绿色建材是指具有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等特点的建筑材料。
在绿色建筑中,应优先选用绿色建材,如低碳水泥、再生塑料、生物质材料等。
这些建材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功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明材料清单(住宅部分)
(公建部分)
说明:
1. 所有的文件都必须提交签字盖章的有效纸质文件,图纸应是经过审查的签字盖章的施工图蓝图,相关证明文件须加盖完成单位公章;除特别规定外,相关的设计内容应有设计施工图作为证明,单独文本说明文件一般不能起到证明作用;
2. 括号中的内容必须包含但不限于此类材料应提供的信息;
3. 清单中涉及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均指根据项目实际条件进行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需提供相应的图纸等支持文件,并加盖完成单位公章;对于模拟报告,其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以及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的介绍。
另外,模拟报告除需提供打印版本之外,还应提供模拟过程;中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版).
4. 清单中涉及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由相关管理机构或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及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复印件,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应包括该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5. 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图纸、技术书、施工图等,在明确参评范围后,只需提供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相关的资料;
6. 所有证明材料按“基本材料”、“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暖通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和“其他材料”分类整理并编号;电子版资料与纸质版资料必须一致,并在申报书的相应材料列表中注明(图纸材料仅需归类列出类别名称,注明图号范围,无需详单);电子版材料分类归入不同文件夹,纸质版材料分类装订成册并装盒;
7. 在打包或装订的各类材料的首页附此类材料的清单及图纸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