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翻译活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简述五四时期的西方文学翻译
简述五四时期的西方文学翻译
五四时期的西方文学翻译,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运动以刘少奇为首,以“新文化”为口号,致力于改革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推行新民主文化。在五四运动时期,翻译西方文学是运动参加者们最重要的一项任务。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海量西方著作在中国出现。英美作家的著作,尤其是大量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品,被翻译为中文版本,由运动参加者发表在新建立的《新青年》与《求是》等期刊上,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引发了新的思想变革。
五四时期,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正式进入中国,其中包括波柳、米开朗基罗、狄更斯、雨果、塞林格等各国作家,他们的著作被翻译,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贡献。五四时期的译者,不仅有熟悉欧洲文化的学者,还有一些具有新文化运动主张的优秀学生。他们把欧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改革和变革的灵感,将欧洲先进思想翻译成中文,使西方文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载体。
此外,在五四时期的翻译运动中,来自海外的译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四时期,海外译者贡献了大量的西方文学翻译,其中包括上海的庞梅尔,是第一位翻译狄更斯的中国人,墨西哥的黄梅尔等。他们把狄更斯的经典小说《双城记》、《石像鬼》等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对狄更斯的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四时期,毛泽东、鲁迅等运动参加者也参与到了西方文学翻译的运动中来,鲁迅曾经说过:“藉着西洋的作品,深深地把清代的蒙
昧给驱除出去,把近代文学加以引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叫中国文学实现不被外国文学凌驾的胜利。”他们也把自己的新文化观点和社会
主义思想融入了翻译工作当中,植入了新的文学思想。
“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题材选择研究--以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为例
“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题材选择研究———以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为例
■李 涛/四川外国语大学
摘 要:“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都积极从事文学翻译活动,促进了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发展。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他们在翻译作品的选择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文学研究会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而创造社以浪漫主义题材为主。这不仅仅是由于“五四”时期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两个社团成员对待翻译题材选择的思想观念不同,也就是两个社团成员的主体性不同。
关键词:“五四”时期 文学翻译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主体性
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状态,西方列强的入侵促使仁人志士们开始向西方学习,经过学习西方器物和西方制度之后,更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于是将外国文学文化引进中国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文学翻译工作此时便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文学社团的成立不仅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文学翻译的开展,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在促进文学翻译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但它们在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选择上,却有着不同的实践。
一、文学研究会翻译题材的选择
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以《小说月报》作为他们的机关刊物,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重点介绍了俄国、法国、北欧及“被损害民族国家”等现实主义因素较强的作品,介绍世界文学潮流、派别、文艺理论和文学发展概括等,先后刊出了俄国文学、法国文学、被损害民族国家等专号,同时还刊出外国著名作家如安徒生、莫泊桑、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罗曼·罗兰等专号。《小说月报》发表了大量译作,据统计,从1921年1月出版的第12卷第1期至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第17卷第12期,《小说月报》发表的译作仅俄国文学就有33种,法国文学27种,日本文学有13种,印度文学有6种,英国文学有8种。①此外,文学研究会还编
五四运动时期翻译的发展
57
海外文摘
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
2020年第2期总第787期No.2,2020
Total of 7871919年5月4日在北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它是一场由青年学生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它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也是中国翻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五四运动前后掀起了一股介绍西方的浪潮,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他们输出了大量优秀的译作,为中国翻译史带来了第三次高潮。追其原因,五四运动时期翻译的发展也离不开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如先进青年学者对西方读物十分渴求,知名学者和翻译家也乐于翻译西方读物,以实现救国理想。
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文化启蒙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触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先进思想,为共产党的创立和新中国的成立起到了积极作用。五四运动后的翻译家根据自身的翻译经验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翻译理论,丰富了我国翻译的发展。
1五四运动时期翻译发展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的主要战场虽不在东亚,但日本却趁机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不断侵害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摧残着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尊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强权的压榨,政府的无能使中国人民无法忍受屈辱,进而愤起,终于于5月4日爆发。北京学生的罢课就此拉开五四运动的序幕,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响应。
五四运动开始之前,曾有多位翻译家早已翻译了西方的著作,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传播到中国,间接影响了五四运动的产生。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人
五四时期英美文化的译介及影响
五四时期英美文化的译介及影响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我国与外国文学接触频繁时期,社会要变革,文学要革新,从而出现了对外国文学的强烈要求,这就出现了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大潮。无数的外国文学被译介进来,当然包括英美文学。它们使当时的中国看见了另一个世界,更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并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英美文学译介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翻译活动异常活跃,译介了大量外国作品,其中英美文学占了很大比例。此时的翻译不是个别人的事业了,而成了庞大的翻译队伍的要求。《新青年》《小说月报》等刊物大量登载翻译过来的英美文学作品。此时的翻译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是以前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据不完全统计1919年-1927年间译介的各国作品总数达437种,其中英美作品占114种,占26%
一. 此时英美文学作品的译介因当时的社会情况有着鲜明的特点
1.1译介的英美文学作品有独特的思想性
英美文学初期的译介注重趣味性,译介作品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五四时期,处于社会变革的需要。提出了新文化喝新文学运动批判封建主义的旧文化,这就使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也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因此这个时期的译介活动主要针对能对中国文学起到文化批判和文化启蒙作用的外国作品尤其是那些有现实意义及具有社会批判力量的17世纪以后的现当代作品。拜伦的《哀希腊》最初由梁启超翻译过,“五四”时期又有胡适、柳无意等的译文。《哀希腊》之所以受到重视,不是因为它的文学性,而是它的反抗精神。梁启超曾说“他这诗歌正是用了激励希腊人而作。但我们今日听来,倒像有几分是为中国说话哩。”(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鲁迅先生也揭示过时代原因:“其实,那时Byron之所以比较的为中国人所知,还有别的原因,就是他的助希腊独立。时当清朝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们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惹起感应”。(鲁迅,《坟・杂忆》,《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翻译的历史概述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当许多的国家还没有⾃⼰的⽂字的时候,我国的翻译事业就产⽣了。据有关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时代,语⾔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有翻译活动了。但⽐较⼀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年,即公元⼀四⼋年。根据翻译的内容,可以把翻译史分为四个时期。
⼀ 东汉⾄北宋时期
这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时期,历时约⼀千四百多年。
后汉时安息国⼈安世⾼,他将梵⽂《安般守意经》等九⼗五部佛经译成汉⽂;过些时候娄迦谶来到我国,他也翻译了⼗多部佛经,他的学⽣⽀亮,⽀亮的弟⼦⽀谦,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望的⼈;还有⼀个名叫竺法护的⼈,他也译了⼀百七⼗五部佛经,对佛经的⼴泛流传作出了贡献。
从隋到唐,是我国翻译事业发达的⼀个阶段。隋代的释彦琮,梵⽂造诣深,并总结出⼀些翻译理论来指导实践。释彦琮以后,出现了⼀个翻译巨星⽞奘。⽞奘于唐太宗贞观⼆年去印度求经,⼗七年后回国,带回佛经六百五⼗七部,译出七⼗五部⼀千三百三⼗五卷;并将⽼⼦著作的⼀部分译成梵⽂,成为第⼀个把汉⽂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奘在翻译理论⽅⾯也有所贡献,他提出的“既须求真,⼜须喻俗”的翻译标准,今天仍有⼀定的指导意义。
北宋时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派⼈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僧来传法。宋太宗还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从事佛经翻译,但盛况已不如唐初的极盛 时期,到南宋,则渐渐地⾛向衰落。
佛经的翻译 ,对中国影响的是思想和⽂化⽅⾯。由于佛教思想是⼀种迷信思想,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国家和民族,⽐如亚洲的国家和民族,迷信思想严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在⽂化上的影响有语⾔、⽂学、学术思想等,尤其在语⾔⽅⾯,⾮常显著,不仅吸收了梵语词,还利⽤汉语构词法创造了许多词,如菩萨、刹那、因缘、天堂、地狱等,语法的长定语、倒装句也多起来。其他的如⾳韵学、雕刻、建筑、⾳乐、绘画等都有佛教的烙印,敦煌艺术就是明显的例⼦。
试论翻译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试论翻译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试论翻译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开始从文化层面上审视和考察翻译。中国有明确记载的笔译活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翻译史上共出现了五次高潮,我们以翻译史上的这五次高潮来探讨翻译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
一、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内政治混乱,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又滋扰边境,内忧外患,普通民众无力通过现世渠道改变这一切,自然将关注投向了异域传入的思想。佛经的翻译导致了佛教的传入,引进了一种新的东方思想。佛教中的忍让思想、来世思想和色空观念,在相当程度上对老百姓起到了一种镇静作用,弱化了老百姓对统治的对抗心理。我国古代佛经翻译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协调阶级矛盾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历代统治者不断遣人取经,设立译场,形成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翻译高潮。佛经翻译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在世界翻译史上都是少见的。仅自汉至唐早期,已译出经传3616部,8641卷。①中国佛教史记载,有大量佛经翻译是由政府支持的,虽然自南北朝至隋代有个别君主的确是佛教忠实信徒,但他们只占极少数。佛经的翻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同历代封建统治者政治统治的需要分不开。
二、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
17世纪开始,欧洲各国完成了由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下,近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继获得迅速发展。与欧洲各国相比,在明末清初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制度下,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此时耶稣会的传教士来华从事宗教活动,传教士把科技翻译活动作为其传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自然离不开翻译。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且每一次翻译高潮均有其特点,都或多或少对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文化
在中国悠久的翻译发展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
1.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
(1)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
我国佛经翻译的历史最迟从东汉桓帝时安世高译经开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代达到鼎盛。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东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意思是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由此我国的译论论述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唐代玄奘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并在翻译中使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佛经翻译将佛教引入中国,丰富了人民大众的宗教信仰,也为中
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佛经翻译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佛教经典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明末清初我国翻译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高潮。此次翻译高潮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被人誉为“中国圣教三柱石”,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
从多元系统论角度看“五四”时期中国的翻译
_ - 曩
1 j 年篡l 期
~
生
从 多 元 系统 论 角 度 看 “ 四 ” 时 期 中 国 的 翻 译 五
王 慧 丽
(河 南 师 范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2 0 级 研 究 生 班 ) 08
摘 要 Ima E e — o a通 过 观 察 翻 译 对 社 会 的影 响 而提 出 多元 系 统理 论 , 对 翻 译研 究 产 生 了很 大 的 影 响 ,在 现 代 翻 译 学 中 占 t r vn Z h r a
颠倒 了 。关于这 一点鲁迅 与梁 实秋之 间还 进行 了一场长 时间 的 沦 战 。梁实秋称 鲁迅的翻译为 “ 死译 ”, “ 硬译”。不过 ,鲁迅认为在 输入新表现 法时 , “ 好陆续 吃一点苦 ” ,也就 是 “ 进异样 的句 只 装 法” , 他要求读者在这个阶段 “ 容忍 ‘ 多少的不顺 一 ’,甚至要像粱 实秋所 说 “ 伸着手指来寻找 ‘ 句法的线索位置 … ,但经过一段时间 后,新句法 已经同化 ,便大可以 “ 据为己有 ”,就是这 样中国的语 言
学 术 研 讨
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翻泽文学具有很强 的描述和解释能力 ,五四 前后的翻泽文学的确经历了从中国文学系统 的边缘走向中心的一个特 殊过程。虽然多元系统理论本身还有某些缺失 , 但该理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再局限于 文本内部研究 ,再谈翻 译时不再仅 仅局限 于 “ 对等 ”、 “ 直译 ”、 “ 意译”等 。勒费弗尔也 曾说过 ,系统观念让研究者能够避开优劣 , 对 错等字眼 ,用不动感情的 ,相 当中立地方法来描述权利 。多元 系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1. 引言
1.1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背景
在五四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其
中儿童文学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逐渐兴起。五四时期是中国
现代文学的重要阶段,不仅在成人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发展,而且在
儿童文学领域也有着显著的变革。在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重
视儿童文学的翻译工作,希望通过翻译西方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为
中国的儿童带来新的文学体验和启发。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
现代文学的引入,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开始引进大量西方文
学作品,其中包括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二是新教育观念的兴起,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强调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文学是
培养儿童健康心灵的重要途径;三是儿童文学市场的发展,随着城市
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国城市中的儿童读者日益增多,儿童文学翻译
作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逐渐展开,为中
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0字】
1.2 研究意义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意义》
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历史时期,文学翻译在其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而儿童文学翻译则是五四时期文学翻译领域中的一个
重要分支,其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社会文
化背景下的儿童文学发展情况。儿童文学一直被视为文学的发展指标,通过研究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对儿童文学的重
视程度以及对儿童成长的关注程度。
五四时期的童话翻译概述
五四时期的童话翻译概述
作者:张曼
来源:《文学教育》 2021年第9期
张曼
内容摘要:“五四”前,由于受到“父为子纲”儿童观的影响,中国儿童并未受到重视。“五四”时期,由于西方思潮的影响,儿童意识开始觉醒,儿童文学的创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童话是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类型,由于本身具有的特点能够起到引导儿童的作用。而在一
时之间无法创作足够的童话满足中国广大儿童的需要,因此在五四时期,很多外国优秀童话被
翻译过来,也出现了大批翻译家将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对我国的儿童和儿童作家
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童话童话翻译五四时期
一.引言
现代社会儿童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重视,人们认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但儿童不是一直都这么重要的地位,在“五四”前,只是作为成人的一种附属物而存在。
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题材的童话,在中国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但现代意义上的童话可以
说是“五四”之后才出现的,因为“自五四开始出现真正由文人创作的童话始,‘童话’才越
来越清晰地成为儿童文学文体之一,而与民间故事等其他文学类型及文体分开,并拥有了自己
的特定内涵”[1]142。本文从“五四”时期的背景,童话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五四”时期
的童话翻译三个方面,对童话和“五四”时期的童话翻译进行简单介绍。
二.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前的,在中国“孔教的精神枷锁禁锢着人们的头脑,神鬼之学猖獗,文学上的
‘桐城谬种,选学妖孽’从思想、文学语言上禁锢着人们的解放”,[2]93-94几千年来,统治
中国的核心儿童观是“父为子纲”为核心的,儿童被看做是成人的附属物,没有受到根本上的
浅析“五四”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浅析“五四”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作者:曾展妍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01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文学成为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填补了我国现代文学的空白。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包含了文学体裁、文学内容、审美价值观、表达修辞等,为我国文学现代性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我们阐述了翻译文学的重要价值,并分析了“五四”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文学;中国文学;现代性
一、翻译文学推动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重要价值
翻译文学是指抽象意义上的汉译外国文学,翻译文学属于典型的文学范畴,其离不开语言规定互,同时翻译文学是一种作品总集,体现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五四”翻译文学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并开启了文学创作的新潮流,翻译文学逐步演变成为一种文学运动,实现了文学文体形式、文学内容的创新,“五四”翻译文学在引入西方文学文本的同时也引入了现代的思考方式,以写实的手法构建了真实的家庭和社会,表达了时代下人们的深思和反省,激起了国内民众高昂的革命热情。“五四”翻译文学小说完成了由讲故事到表现现代性的转化,将西方文学中的现代世界价值观展现出来,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二、“五四”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影响
2.1以“人学”为思想中心
“五四”翻译文学带给了新的思想装束,传统的中国文学缺少对社会和个人人生的关注,往往充斥着帝王将相和个人功绩的宣扬,在革命思想热潮的带动下,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的题材和主题影响深远,其强调解放人性、解放社会,体现了“人学”的思想主旨。“五四”文学在翻译文学的影响了,逐步树立了“人学”价值观,深入思想现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突出了人的创作主体位置,现代文学的创新意识也得于彰显,中国文学的题材领域扩展到“宇宙之大”的层面上,并明确了人性解放的创作主体,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
摘要:五四时期作为一个特殊而典型的时期,其文学翻译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旨在通过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时代性、文学翻译选材和翻译主体的构成和姿态三个方面浅谈五四时期翻译的特点。认为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翻译选材;翻译主体
abstract:as a typical period,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lso special in the period of may 4 th .this article is to talk about the characters of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era,the selection of subject matters,and the composing & attitud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main body.in the author’s opinion,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of the period of may 4 t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key words:the period of may 4 th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 matters ;main body;
五四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的文献综述
清政府军事以及外交的需要,翻译的内容也都基本陷于军事技 术等方面。而在戊戌变法时期,随着留学生的派出,那时的著 作翻译主要是要引进西方的制度,学习先进的政治理念。后来 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 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也并没有彻底地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整个军阀混战的局面中,人们的意 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以前的封闭 性的文化和排斥性的文化传统给人们带来的只要落后,如不改 正,中国的将永远处于被动的局面。因此为挽救民族于危亡 中,当时中国的知识界兴起了一场文化思想启蒙运动,陈独秀, 李大钊等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提倡新道德,反对 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历史机遇就赋予了中国文 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让中 国人民头脑中第一次出现了社会主义的理念,中国的先进知识 分子开始注意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来认识中国 和世界的现状。此时对于西方文学的翻译,一方面反映了民国 初期西学东渐的全面化,纵深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 出了广大知识分子在追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时的比较化心态历 程。五四时期作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翻译在题 材内容上更为丰富多样,在主题立意上更为精髓深刻,既涉及 世界各种社会思潮的一般介绍,也涉及对中国普通国民性的集 中评判,还涉及对新文学,新思想的重新建构等等,那时的翻译 活动可谓是一片繁荣,大量的优秀翻译著作涌现出来。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五四时期的翻译活动
( ahr aR is 合 们 完 成 《 通 翻 译 理 论 基 础》 一 书 k tai en) n 普 ( ru d okfr eea T er o rnl i ) G o n w r o G nrl ho Tas t n 。在书 的 第 a yf ao
一
千 余 人 之 多 。 五 四 前 期 回 国 的 大 批 留学 生 为 中 国 来 了新 思
弟 1 8篷
2 1 Ol 2
lj
琼 州 学院 学报
Juh l f in zfI 、 r t o la o og t) L“ es > ’ O I/ i i
VoI 1 . 8. No 1 .
F l u l .2 I eI aT i  ̄ , 0 l
从 目的论 的角 度 看 五 四时期 的 翻译 活 动
是 围 绕 中 国 新 文 学 事 业 的 开 拓 而 有 目的 地 进 行 ,在 译 介 对 象 的选 择 和 相 应 的 评 介 态 度 上 ,往 往 从 有 利 于 新 文 学 发 展 的角 度 出发 。 总 的 来 说 ,这 一 时 期 的 译 作 , 配合 当 时 五 四
功能 翻译 理论是 帮 翻译 者摆脱 原语文 本束缚 的一 场革
史 小 平
( 信息职业技 术学院 ,湖南 湖南
摘
望城
400 ) 12 0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给中华民族进行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而外国文学则像一缕清风,吹醒了中国的有志之士,而这些外国文学也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影响。
标签:外国文学;翻译;中国现代文学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有志之士希望通过学习西方、不断摸索适合的发展道路来挽救处于危急之中的中华民族,翻译外国文学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五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的文学也是人们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这一时期翻译文学的研究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正处于我国翻译的第三次高潮,先进的知识分子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不仅使国人了解了西方,还直接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新文学的建设。下面通过结合当时的翻译状况来分析一下外国文学翻译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1 外国文学翻译的概况
在“五四”期间,各路知识分子纷纷做出了“思想救国”的尝试,由于我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思想的局限性,本身已无力担起挽救中华民族亡族灭种的命运,而先进的西方文化的渗透则能给人们一种思想上的启迪。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五四时期既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国告别旧文学、倡导新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倡导新文学,就需要学习西方。这时候,翻译活动则显得异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种目的,也是一种手段。茅盾曾说过“我觉得翻译文学作品和创作一般的重要,而在尚未有成熟的‘人的文学’之邦像现在的我国,翻译尤为重要否则,将以何者疗救灵魂的贫乏,修补人性的缺陷呢?”(陈福康2000:73)。
五四时期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的特点 。“ 四运动 ”时期 的翻译 ,处 于我 国翻译 的第三次 高潮时期 ,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也是 中国式 五
翻译理论 的大发展和大争论 时期 ,对 当时的社会发展 以及 中国语 言与文化都起到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 四运动” 中国现代翻译 ;语 言与文化 ;作用与影响 五 ; 中图分类号:H 1 . 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7 - 2 9( 0 2 5 04 - 3 6 3 2 1 2 1 )0 - 12 0
一
引 言
二 “ 四运 动 ”时期 的翻 译推 动 五
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 , 翻译推动文化的发展 , 每一 次人
类思想史 的进步与发展都伴随翻译的身影与脚步 。 我国翻译
和繁 荣 了我 国的语 言文 学创作
五 四时期 ,先进 知识分子翻译、介绍外 国文学 ,不仅 扩 大了 国人的阅读范围和知识领 域 , 而且直接推进了中 国的文
1 1 ,陈独秀 、李大钊创办 青年杂志> 从第 2卷 9 5年 )( 起改名为 新 青年 , 新青年 的文 学翻译 活动 ,就其发 ) 展过程而言 ,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1 1— 1 1 年是第一阶 9 5 97 段, 侧重欧洲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 文学的翻译 ;1 1一 l2 9 8 91
刊 等。 四时期的文学翻译 形成 了翻译 队伍和 不同翻译 流 五 派 。这些社团在 致力于文学创 作的同时 , 开展了大量的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时期翻译活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摘要: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一段时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制度衔接、新旧知识衔接、新旧道德衔接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时期,为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翻译大量西方著作,引进西学,对当时社会的文学、教育、政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定的历史环境因素也对翻译活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催生了不同的翻译理论,使翻译作品各具特色,进而促进翻译界的大繁荣。
关键词:五四时期;翻译理论;翻译作品特色;繁荣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n Society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Abstract: The May Fourth Period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period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What‟s more, Chinese society of the May 4th Period is in the important turning period when system, knowledge and morals ar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During such a changeable era, numerous Chinese advanced intellectuals translated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from the west and introduced western knowledge to Chinese people in order to save Chinese nation from deep sufferings, which made a great impact on literature, education, politics, etc. Specific cultural factors also made a great impact o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bring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 theories into being, endowing translation works full of unique features, which led to prosperity of translation circles.
Key words: The May 4th Period;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 features of translation work; prosperity
Nowadays, we human beings are living in the global village wher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our daily life. Actually, back to ninety years ago,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re equally important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However, the situation is different because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at time were more complex as they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life at that time such as literature, education, politics, etc. The May 4th Period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ten years from 1917 to 1927, a period in which western learning flocked into China, influencing a great number of intellectual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During the ten year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presented an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and different translation theories arose freely, thus such period was regarded as a milestone in our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Though nine decades passed,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are put forward to study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at time.
1.2 Objectives and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It‟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western learning occupies an i 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learning is often realized by the means of translation. In the past ninety years, western learning and Chinese learning have changed a lot relatively. 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kinds of learning, however, we can easily find it seem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learning and Chinese learning doesn‟t change so much. Thus, studying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ociety of that tim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irstly, the analysis on type, quantity and origin country of translation works helps us learn mo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at day. Secondly,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makes sense to some historical debates, then further emphasize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meaning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Last but not least,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n society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can also draw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n present society.
1.3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The May 4th Move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a. And comparing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is period with that in late Qing Dynasty, we can fi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becaus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Generally speaking, foreign work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is period often plays the role to awaken Chinese people. Looking back in 21st century, it‟s necessary and availabl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n society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such as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politics. And before tha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various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great translators emerged in that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