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翻译活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翻译概论之翻译有什么作用
翻译有什么作用?8.1对“译何为”的理论思考8.1.1“译何为”与翻译目的论“译何为”即“翻译应该有何作为?”,而更多的是要落在“应该”一词上。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一些翻译理论流派,其中有尤其是“目的学派”的理论作为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弥补了传统翻译的不足,也为思考“译何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译论家弗美儿发展起来的翻译模式。
他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动,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视为一种行动。
任何行动都必须有目的”狭义角度下的翻译“目的”:一是“谈翻译过程时,指过程的目标”二是“谈翻译结果时,指译文的功能”三是“谈翻译模式时,指模式的意图”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翻译的目的是目的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这个目的有三种因素: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目的(如谋生);目标与环境中译文的目的(如启发读者);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体现某种语言结构的特点而采用的直译法)弗美尔目的论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根据目的论,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原则”。
根据目的原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
若我们在进一步研究,不难看到,弗美尔所指的“目标”,“功能”与“意图”与“译何为”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目的,是翻译应该达到的要求,或者说是实现原文的原动力;制定目标,实际上为翻译应有何为确定一个坐标;而“译文的功能”更是翻译行为最终完成到底能起何种作用的具体体现;至于“模式的意图”的确立,直接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采取,涉及到“欲何为”的关键所在。
8.1.2“译何为”与译之“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果说“译何为”是对翻译作用的理想期待,那么译之“用”则是对翻译所实际发挥作用的揭示。
首先,翻译之“用”的探讨需以翻译观的确立为前提。
翻译观是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它决定着对翻译的理论思考以及翻译的实际操作中的价值取向。
简述五四时期的西方文学翻译
简述五四时期的西方文学翻译五四时期的西方文学翻译,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四运动以刘少奇为首,以“新文化”为口号,致力于改革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推行新民主文化。
在五四运动时期,翻译西方文学是运动参加者们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海量西方著作在中国出现。
英美作家的著作,尤其是大量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品,被翻译为中文版本,由运动参加者发表在新建立的《新青年》与《求是》等期刊上,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引发了新的思想变革。
五四时期,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正式进入中国,其中包括波柳、米开朗基罗、狄更斯、雨果、塞林格等各国作家,他们的著作被翻译,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贡献。
五四时期的译者,不仅有熟悉欧洲文化的学者,还有一些具有新文化运动主张的优秀学生。
他们把欧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改革和变革的灵感,将欧洲先进思想翻译成中文,使西方文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载体。
此外,在五四时期的翻译运动中,来自海外的译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四时期,海外译者贡献了大量的西方文学翻译,其中包括上海的庞梅尔,是第一位翻译狄更斯的中国人,墨西哥的黄梅尔等。
他们把狄更斯的经典小说《双城记》、《石像鬼》等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对狄更斯的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四时期,毛泽东、鲁迅等运动参加者也参与到了西方文学翻译的运动中来,鲁迅曾经说过:“藉着西洋的作品,深深地把清代的蒙昧给驱除出去,把近代文学加以引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叫中国文学实现不被外国文学凌驾的胜利。
”他们也把自己的新文化观点和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了翻译工作当中,植入了新的文学思想。
五四时期,西方文学翻译活动启动了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翻译活动,把西方文学翻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新的思想样本,引领了日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变化,推行了它的新民主文化。
五四文学翻译的开拓和完善,也使西方文学走入了中国的每个家庭,使中国读者可以更好地接受西方文化和思想,从而实现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交流。
1919-1949年韩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
1919-1949年韩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1919年至1949年期间,韩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段时期正是中国文化和文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韩国文学的传播也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
韩国文学最早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
当时,一些日本翻译家将韩国古典文学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发行。
这部分韩国文学作品主要是古代的诗歌和小说,如《施公案》和《离骚》等。
这种传播方式相对有限,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而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热切追求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时期,韩国文学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推动作用,也为韩国文学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提供了机会。
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一些中国学者开始翻译和介绍韩国现代文学作品,如朴东輿的小说《稻草人》和金东仁的小说《碧绿的河流》等。
1920年代,中国成立了一些文学团体和刊物,它们致力于推广新文学运动和现代派文学。
这些文学团体和刊物开始关注韩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翻译。
臧克家等中国翻译家开始介绍韩国作家的作品,如《野百合花》和《镜子》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主题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1930年代,韩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进一步扩大。
当时,中国翻译家陆维咸翻译了朴龙河的小说《静秋》和《若水之歌》等,这些作品被广泛阅读和讨论。
中国的一些文化名人也开始关注韩国文学,并主编了相应的选集,如胡愈之、冯雪峰等。
这些选集在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40年代,韩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受到了战争和政治动荡的影响,进展放缓。
在中国解放战争胜利后,中韩两国关系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有了更多的机会。
此时,韩国文学开始逐渐在中国的学术界和文学界占据一定的地位。
中国翻译家如周作人、张辛亥等开始翻译韩国文学作品,并在中国的文学刊物中发表。
五四运动时期翻译的发展
5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期总第787期No.2,2020Total of 7871919年5月4日在北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
它是一场由青年学生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它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它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也是中国翻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五四运动前后掀起了一股介绍西方的浪潮,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他们输出了大量优秀的译作,为中国翻译史带来了第三次高潮。
追其原因,五四运动时期翻译的发展也离不开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如先进青年学者对西方读物十分渴求,知名学者和翻译家也乐于翻译西方读物,以实现救国理想。
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文化启蒙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触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先进思想,为共产党的创立和新中国的成立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四运动后的翻译家根据自身的翻译经验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翻译理论,丰富了我国翻译的发展。
1五四运动时期翻译发展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的主要战场虽不在东亚,但日本却趁机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不断侵害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摧残着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尊严。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强权的压榨,政府的无能使中国人民无法忍受屈辱,进而愤起,终于于5月4日爆发。
北京学生的罢课就此拉开五四运动的序幕,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响应。
五四运动开始之前,曾有多位翻译家早已翻译了西方的著作,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传播到中国,间接影响了五四运动的产生。
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为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曾主导维新变法以实现中国的救亡图存。
他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大部分作品为政治小说。
翻译家严复也是维新变法的倡导者,为介绍西学,他翻译了《天演论》、《国富论》。
为实现中国思想的革新,严复将西方先进的政治科学民主思想介绍到中国,使中国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能够享受西方思想的洗礼,实现中外文化的碰撞。
明末清初与“五四”时期我国译学思想对比及对翻译文学地位的思考
明末清初与“五四”时期我国译学思想对比及对翻译文学地位的思考作者:肖双金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5期摘要:本文主要从我国历史上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译论思想的对比来探讨我国翻译思想发展状况,主要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翻译活动家,以及他们的译学思想为例,运用多元系统理论来分析翻译文学所处的地位,从而说明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与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和译者的意识形态及其主体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明末清初“五四”时期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文学一、引言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翻译历史的国家,曾经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翻译高潮,即汉唐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思潮。
翻译活动一直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文化发展的进程。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在《中国翻译词典》一书中作序说:“无论是从历史的长短来看,还是从翻译作品的数量看,以及从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来看,中国翻译都是世界之最。
”(转引自王秉钦,2004:1)的确如此,翻译在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为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几乎每次翻译高潮都产生了极其丰富的译论思想和出色的翻译实践家,这些译学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和翻译理论体系的建设。
本文从明末与“五四”时期翻译高潮中诞生的一些翻译思想出发,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并对翻译文学在这两个不同时期所处的地位作出思考。
二、明末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以及译学思想这一时期翻译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注重科技翻译,西方国家的传教士,如意大利的利玛窦,德国的汤若望,以及比利时的南怀仁等频频来华传教,试图在中国撒播天主教义的种子,改造国民的思想,他们带来了大量先进的科学著作,其中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与这一时期的封建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杨廷均等相互结识并开启了科技翻译的先河,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科技文本成为我国翻译学界的不朽力作。
五四时期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第33卷第5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5 2012年5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y.2012五四时期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马婕(河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71000)摘 要: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翻译推动文化的发展。
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加强,“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处于我国翻译的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也是中国式翻译理论的大发展和大争论时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中国语言与文化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五四运动”;中国现代翻译;语言与文化;作用与影响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5-0142-03一引言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翻译推动文化的发展,每一次人类思想史的进步与发展都伴随翻译的身影与脚步。
我国翻译史上的几次高潮作为翻译史上不同时期的划分标准,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对中国语言与文化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现代翻译,处于我国翻译的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也是中国式翻译理论的大发展和大争论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 翻译从孕育新思想和新知识开始,不仅为国人排除语言文字障碍,推动了我国的文学建设,更是促进了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域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人民的文化交流,特别是经典著作的译介更是引发了一场文化裂变和思想革命。
五四时期翻译的三重追求,即思想启蒙、政治救亡和审美情趣。
翻译在承担社会功用的同时,其文学性不再受到忽略,审美情趣也纳入了译者的视野。
“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在译介外来文化的同时,也逐步完善了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体系。
而译者在翻译的语际间交流和语言转换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对我国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张景丰(载《语言与翻译》杂志,2002年第三期)摘要: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作者简介]张景丰(1958-),女,汉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823(2002)03-0048-04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
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
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
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五四翻译与明清翻译对比
五四时期翻译与明清时期翻译之对比研究作者简介:张松炎(1982—),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助教,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翻译。
明清时期的西学翻译和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两次影响较为深远的翻译活动。
一方面,这两次翻译活动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两者在译者的构成、翻译材料的选择、语体格局、翻译思想理论及方法等方面却表现出迥异之处。
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这两个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拟在这一方面做一尝试,以期对这两次翻译活动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译者的构成明清时期的西学翻译多由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和中国封建士大夫合作进行。
这些士大夫们本身就是科学家或某一方面的专家,杰出的代表人物有著名科技翻译家、中国“科学译祖”徐光启,“中华才士”李之藻,数学家华蘅芳等。
意大利人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葡萄牙人傅泛际与李之藻合译了《名理论》,华蘅芳与玛高温、傅兰雅合译了《金石识别》和《地学浅释》。
正是通过中西合译的方式,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传入了中国。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希望以变法图自强,介绍西学为其途径之一。
“这一时期译者多为政论家,他们独立译书,不再依靠西人合译”[1]。
严复和梁启超是最杰出的代表。
严复曾留学英国,精通英文,古文功底亦是甚为深厚。
受西方政治思想文化影响,他回国后翻译了一大批西方著名的哲学社会书籍,如《天演论》《群己权界论》等。
梁启超主张翻译政治小说以开民智,虽译作不多,却是译述西方诗歌的先驱。
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主要由受过良好外语教育的生力军担当。
这些文学翻译者大都接触过新思想,都至少精通一门外语。
其中有一批是留学生出身,如鲁迅、周作人、胡适、郭沫若、刘半农、梁实秋等。
五四新文学运动尚未兴起时,身在海外的留学生,虽然所学专业不同,但出于学习外语的需要,接触了大量本色的外国文学。
由于西方思潮的鼓荡,要借文学来启蒙,或出于良好的文史功底和浓厚的文学兴趣,他们早早便开始了翻译。
试论翻译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试论翻译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试论翻译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开始从文化层面上审视和考察翻译。
中国有明确记载的笔译活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翻译史上共出现了五次高潮,我们以翻译史上的这五次高潮来探讨翻译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
一、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内政治混乱,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又滋扰边境,内忧外患,普通民众无力通过现世渠道改变这一切,自然将关注投向了异域传入的思想。
佛经的翻译导致了佛教的传入,引进了一种新的东方思想。
佛教中的忍让思想、来世思想和色空观念,在相当程度上对老百姓起到了一种镇静作用,弱化了老百姓对统治的对抗心理。
我国古代佛经翻译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协调阶级矛盾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历代统治者不断遣人取经,设立译场,形成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翻译高潮。
佛经翻译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在世界翻译史上都是少见的。
仅自汉至唐早期,已译出经传3616部,8641卷。
①中国佛教史记载,有大量佛经翻译是由政府支持的,虽然自南北朝至隋代有个别君主的确是佛教忠实信徒,但他们只占极少数。
佛经的翻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同历代封建统治者政治统治的需要分不开。
二、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17世纪开始,欧洲各国完成了由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下,近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继获得迅速发展。
与欧洲各国相比,在明末清初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制度下,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进步。
而此时耶稣会的传教士来华从事宗教活动,传教士把科技翻译活动作为其传教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带来了范围远比宗教广泛的欧洲文化。
一些具有西方科学知识的士大夫,先后帮助耶稣会的传教士进行译述工作。
科技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治学上的浮泛,一改宋明理学的空疏之弊,走上实学之路。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大量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被引进和翻译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的儿童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四时期的翻译界以鲁迅、李益、萧红等著名文学家为代表,他们的翻译成就与当时的儿童文学发展密切相关。
他们在翻译中注重表现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和文化,在传递外国作品的同时也更好地传达了中华文化。
在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领域,最有影响的当属鲁迅所翻译的《神笔马良》和萧红所翻译的《安徒生童话》。
这两本作品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大力推广和普及起到了关键作用。
《神笔马良》是中国最早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它与《安徒生童话》一样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鲁迅通过对这本书的翻译,不仅是将一部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带入了中国,更是激发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热情。
另外,萧红所翻译的《安徒生童话》更是成为了中国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汇集了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故事,经过翻译后传到了中国儿童的身边,让他们开启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也是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翻译家们不仅注重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更注重在传递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也传达中国文化的精髓。
在五四时期,翻译界注重翻译的质量,而不是翻译的数量,这种翻译理念对于当今的翻译事业也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总之,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个时期的翻译家们不仅民族大义得到了体现,更为国内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儿童文学作为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体现形式,其翻译在当今中国文化发展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的影响摘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自然离不开翻译。
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且每一次翻译高潮均有其特点,都或多或少对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文化在中国悠久的翻译发展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
1.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我国佛经翻译的历史最迟从东汉桓帝时安世高译经开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代达到鼎盛。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东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意思是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由此我国的译论论述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
唐代玄奘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并在翻译中使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佛经翻译将佛教引入中国,丰富了人民大众的宗教信仰,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佛经翻译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佛教经典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我国翻译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此次翻译高潮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被人誉为“中国圣教三柱石”,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开启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之后还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见解。
李之藻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在自己的论述中还坚持“辞能达意”的原则。
杨廷筠论述了翻译之难,尤其是哲理类科学著作,并意识到培养翻译工作者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浅析“五四”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浅析“五四”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作者:曾展妍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01期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文学成为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填补了我国现代文学的空白。
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包含了文学体裁、文学内容、审美价值观、表达修辞等,为我国文学现代性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我们阐述了翻译文学的重要价值,并分析了“五四”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文学;中国文学;现代性一、翻译文学推动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重要价值翻译文学是指抽象意义上的汉译外国文学,翻译文学属于典型的文学范畴,其离不开语言规定互,同时翻译文学是一种作品总集,体现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五四”翻译文学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并开启了文学创作的新潮流,翻译文学逐步演变成为一种文学运动,实现了文学文体形式、文学内容的创新,“五四”翻译文学在引入西方文学文本的同时也引入了现代的思考方式,以写实的手法构建了真实的家庭和社会,表达了时代下人们的深思和反省,激起了国内民众高昂的革命热情。
“五四”翻译文学小说完成了由讲故事到表现现代性的转化,将西方文学中的现代世界价值观展现出来,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二、“五四”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影响2.1以“人学”为思想中心“五四”翻译文学带给了新的思想装束,传统的中国文学缺少对社会和个人人生的关注,往往充斥着帝王将相和个人功绩的宣扬,在革命思想热潮的带动下,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的题材和主题影响深远,其强调解放人性、解放社会,体现了“人学”的思想主旨。
“五四”文学在翻译文学的影响了,逐步树立了“人学”价值观,深入思想现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突出了人的创作主体位置,现代文学的创新意识也得于彰显,中国文学的题材领域扩展到“宇宙之大”的层面上,并明确了人性解放的创作主体,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2世界性、民族性和创造性的融合构建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要实现世界性、民族性和创造性的融合,因此,要树立民族意识的文学意识,汲取西方文学中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时要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学观念融入到文学中,牢牢把握中国民族的立场,对我国文化宝库进行重新的构建。
浅谈五四时期周作人的翻译思想
浅谈五四时期周作人的翻译思想杜鹃周作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他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经过西方文化的洗礼,经历过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并最终走上了翻译生涯,将近半生的时间与精力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翻译事业。
周作人一生著译约一千五百万字,翻译约占去一半。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能像他那样兼事著译并取得如此成就的怕是屈指可数。
如果说周作人作为文学家与思想家的地位是在五四运动中才开始得到认可的话,那么他作为翻译家的声名则成于更早时期。
周作人正式从事文学翻译可追溯到1904年,译作有《侠女奴》、《玉虫缘》、《荒矶》、《天鶓儿》。
其中《侠女奴》译文序基本上反映了他早期激进的翻译思想,借用异域文学作品中具有叛逆精神的人物形象来激发国人的热情,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争取民族独立与个性解放。
鸦片战争后的科技翻译和晚清小说翻译,基本目的大都在于启蒙、新民和新政,于此相比之下,周作人的翻译思想则多出了某种超越成分,他提出了“学以移情”的观点,此观点的提出已经超越了上一代翻译家,它在我国整个翻译史上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五四时期,由于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强力推动,新文学开创基业的急切需求,以及新闻出版业与新式教育的迅速发展,翻译文学迈进了一个新纪元。
翻译文体逐渐丰富,促成了白话文学语体的成熟。
周作人早期的翻译可划分为古文与白话两类译文,为顺应时代的要求,周作人也意识到古文译书会行之不远,他毫不迟疑地弃而舍之,成为白话文坛和译坛的开拓者。
周作人最初成熟的白话文学作品也应该说是他翻译的《童子Lin之奇迹》、《皇帝之公园》、《酋长》、《卖火柴的女儿》等,伴随着翻译艺术的进步,他的白话写作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鸦片战争以来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逐渐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在品尝了巨大的耻辱之后对民族压迫的话题分外敏。
继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等反帝爱国运动的发生,被压迫的弱小民族的文学得到了五四时期翻译界的热切关注。
翻译与传统冲突下的中国现代诗歌语言问题
翻译与传统冲突下的中国现代诗歌语言问题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非常高的地位,其中古典诗歌因其在众文学体裁中的特殊性和悠久的历史,向来被视作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
较之于传统,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于动荡的世纪之初,随着大量西方思想的译介,汉语本体受到了外来语言的巨大冲击,加之新文学家们一方面迫切要求语言形式的革新,另一方面又无法快速摆脱旧体文学的惯性,中国现代诗歌成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语体,其稚嫩来源于形式和思想上的不完善。
因此,很多的研究者们对于现代诗歌的价值并不看重,把它视作翻译背景下的复制品。
然而,如果从文学创作的工具,即语言的角度来看,诗歌的发展实际上是语体的不断变革(常文昌,2004)。
语体指的是按功能风格对话语进行的分类,其变革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研究:语境和语言手段(王德春陈瑞端,2000),前者涉及到大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较为抽象笼统,而后者则可以分别从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来进行系统性的描述。
从20世纪初期到30年代,翻译的文学作品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原创作品的数量(陈玉刚,1989),大量涌入的西方思想促使文学创作的语言开始寻求新的、更加自由的形式,这就导致了诗歌根深蒂固的传统和革新冲突下的一系列语言问题。
对于现代诗歌的价值探讨,若轻视语言变革的根本性原因,及中国知识分子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身份挣扎,则往往有失公允。
那么,新文学的语言产生是个怎样的过程?为什么要从语言变革来发动文学革命?翻译给汉语本体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具体反映到典型的欧化诗人创作上的语言情况又如何?前人主要侧重依托文艺理论评估诗人的价值,很少考虑到翻译背景下的语言问题(朱自清,1982;温儒敏,1993等),本论文意在突破对待中国现代诗歌单纯的文学评批,从语言学的角度,形成较为理性的分析手段,考量翻译给新文学家们带来的创作视野,从而客观的看待现代诗歌的价值问题。
五四时期大量西方作品通过翻译的形式进入中国,对汉语本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五四时期的翻译活动
( 信息职业技 术学院 ,湖南 湖南
摘
望城
400 ) 12 0
要 :本 丈 试 从 五 四 时 期 的 翻译 活 动人 手 ,探 目的论 对 翻 译 活 动 的影 响 。
文 章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6 7 ( 0 0 一 O 1 0 8 7 2 2 1) 1 l 1 2
Tas t n 一 文 中 首 次 论 述 了 目的 论 的 基 本 原 则 和 规 则 , rnl i ) ao
认为 翻译 是跨文化交 际 ( trutr t at n 的一个 次 i ecl a i e ci ) n u ln r o 范 畴 , 目的 ( oo) 规 则 、连 贯 规 则 和 忠 实 规 则 三 者 的 关 s ps k
命 , 他 摆 脱 了 以 文 本 为 中 心 等 值 论 的 束 缚 ,有 利 于 翻 译 者 的 能 动 性 的 发 挥 ( 自力 ,2 0 :8 ) 目的 论 并 不 意 味 着 段 00 3 。
所有 的翻译 都采用译 入语 文化规范取 代译 出语 文化规 范根 据 翻 译 目的 和 翻译 种 类 ,译 者 可 以 再 现 译 出 语 文 化 规 范 ,
也 可 以 将 其 归 化 为 译 入 语 文 化 规 范 ,在 翻译 中 , 译 者 可 以 再 现 一 部 分 译 出 语 文 化 规 范 ,也 可 以 调 整 某 些 规 范 ,以 适 应 译 入 语 文 化 标 准 和 规 范 ,译 文 文 本 和 原 文 所 传 达 的 内 容 和 文 化 可 以达 到 最 大 限 度 的 忠 实 ,也 可 以 是 最 小 限 度 的 忠 实 。 这 种 忠 实 的程 度 和 形 式宏 观 上 取 决 于 翻 译 目的 的 要 求 。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
Ke rs h eido y4t ;leayt nlin ;teslco f ujc m t r ywod :tep r fMa o h irr s t t a r ao h e t no bet at s;m i oy ei s e anb d ; 中图分类号 :I0 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0 2 8— 0 0- 2 0 6— 2 X 2 1 )0 0 0 0
有叛逆和反抗精 神的,如拜伦和雪莱的诗 ; 二是偏重艺术性 的唯美主义
作品 ,如王尔德 的戏剧 《 莎乐美》 等 。这两类作品都具有浓厚 的个性主 义色彩 ,或者说 浪漫主义色彩 。这类作 家及作 品之所 以会在 五四红极一
时 ,是因为它引起 了渴望个性得到 自由张扬 的五四一代青年 的共鸣 ,满
足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特定历史诉求。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整体 性的 反传统运动,而反传统 的核心是破坏传统的伦理整体而建立 自时局的风云变幻 中。人们 的意识 形态也
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对 旧事物 的质疑 ,对新 事物的渴 盼,充 分反映 出当 时人们 的心理特征 。二十世纪初的内忧外患给中国的知识分 子带来了严
eayt nltntruhteea h l t no bet at ,adtecm oi r r s i o g r,tes e i fu jc m tr n o p s g& atu eo t ayt nlt nm i bd . I e u o’s pn r a ao h h e co s e s h n ttd firr a s i an ey nt t l i— i le r ao h ah" o
从译 介选取 的国度来说 ,大致 以 1 1 9 9年 的五四运动 为分水 岭。在
论翻译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翻译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张文英刘儒茜来源:《教育界·上旬》2014年第09期【摘要】高质量、高水平的翻译现实能够有效地反映国家文化特征及文化传统,能使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而译介的数量少、能力弱,则说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弱,这将阻碍中华文化向世界的传播。
【关键词】翻译国家文化战略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播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国家文化传播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
交流媒介的增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走向世界,而异域文化的展现也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发扬带来更多潜在的风险。
中国想要成为世界强国,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基础,也要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在此情况下,文化战略问题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成功的文化战略不仅可以激发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增强国家凝聚力,也可以强有力地配合外交外宣工作,为外交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而翻译作为对外传播文化的桥梁,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吸收借鉴全人类文化文明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时俱进地不断加强和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文学翻译,重视文学译介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作用文学翻译是国家文化战略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基本形式有两种:本国文学的外译和外国文学的本土化翻译。
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不仅能够扩大国家文化影响力,还能起到改进民族语言,丰富民族智慧的作用。
在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论语》《老子》《孙子兵法》等典籍目前已有许多英文版本,也因此对世界有较大的影响。
有着“中国人的《圣经》”之美誉的《论语》在西方世界流行,不仅对世界各地的政治及道德观念有巨大的影响,也是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之一;此外,《老子》的英译本在西方十分畅销,老子的思想在西方也很受欢迎;而《孙子兵法》也已经成为西方军校的必读书目之一。
正因为有了文学翻译,中国的先进思想才得以传向世界。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剖析五四以前译事的与国与民
动 人 民 , 灭 他 们 的 斗 志 。 以 。 教 一 经 传 人 , 首 先 在 统 治 磨 所 佛 便 阶 级 中 传播 开来 , 逐 步取 得 合 法 地 位 。 佛 教 徒 为 宣 传其 宗 并 而 教教义, 然要输入印度的佛教经典 , 必 于是 佛 经 翻译 活 动开 始 了 。 ( 祖 毅 。0 4 P 8 马 20 :1) 我 国 佛 经 翻 译 始 于 东 汉 末 年 桓 帝 到 北 宋 时 期 基 本 结 束 , 历 了从 东 汉 桓 帝 末 年 到 西 晋 的 草 创 时 期 、 晋 到 隋 朝 经 东 的发展 时期 、 代的 全盛 时期 、 到北 宋结 束 的 四个时 期 。 唐 再 佛 经 的 翻 译 基 本 上 都 由各 时 期 的 高 僧 来 完 成 。 因此 . 们 在 他 某 种 程 度 上 也 成 为 了统 治 阶级 思 想 的传 道 者 。各 时 期 的 君 主 大 多予 以他 们 以很 高 的待 遇 但 不 可 否 认 的是 佛 经 翻 译 可 谓 译 事 之 折 点 , 翻译 的技 巧 、 想 等 各 个 方 面 都 发 挥 了不 可 估 从 思 量 的作 用 。 玄 奘 , 称 “ 藏 法 师 ” 时 以 对 其 西 行 求 法 之 事 熟 谙 甚 通 三 . 已 , 初 其 请 求 出 国 时 , 未 获 朝 廷 批 准 。 当时 , 朝 正 值 繁 然 却 唐 荣, 治安 稳 定 , 治 清 明 , 会 繁 盛 , 政 社 国力 较 强 , 经济 又 富足 , 统 治 阶级 已基 本 从 思 想 上 统 治 了 民众 。到 公 元 29 , 安 一 带 2年 长 出现 饥 馑 , 廷 才 准 许 饥 民可 以前 往 年 景 好 的地 方 就 食 , 奘 朝 玄 也 是 趁 此 机 会 才 私离 长 安 , 法 于北 天 竺 那 烂 陀 寺 。 次 求 法 求 此
文变染乎世情——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五四时期翻译文学
作者: 郭宁
作者机构: 兰州文理学院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版物刊名: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36-3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3期
主题词: 翻译文学;多元系统理论;五四时期;翻译策略
摘要:埃文·佐哈儿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促成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创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
翻译由于受到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不断变化。
翻译文学在“五四”前后经历了从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走向中心的特殊过程。
多元系统理论关注了隐形的社会文化力量,将翻译文学引入一个更宽广的文化领域。
论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_以五四时期为例_秦弓
论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五四时期为例秦 弓内容提要 五四时期对翻译文学价值的认识趋于全面,不仅把它当作张望异域世界的窗口,而且视之为思想启蒙的载体、精神沟通的桥梁、救治传统文学观念弊病的良药、新文学建设的范型与别致的审美对象;翻译文学的选择,既切合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要求,又对新文学有所增益;文学翻译是众多流派的共同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就;翻译文学产生了积极的思想启蒙效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和艺术天地,促成了白话文学语体的成熟,培养了作家,也哺育了读者,在诸多层面上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建构乃至历史进程。
一 问题的提出中国的翻译文学,最早可以追溯至《左传》等古典文献里的零星记载。
东汉开始的佛经翻译,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内容,诸如《法华经》、《维摩诘经》、《盂兰盆经》等堪称佛教文学的代表作。
近代翻译文学开始把外国文学作为文学来翻译,但是,存在着一些影响翻译文学质量及其发展的问题,譬如:以“意译”和译述为主,其中根据译者感情好恶、道德判断及审美习惯而取舍、增添、发挥、误译、改译、“中国化”(人名、地名、称谓、典故等中国化,小说译为章回体等)的现象相当严重;原著署名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不少译著不注明著者,或者有之但译名混乱,还有一些译著也不署译者名①;译作中只有少数用白话翻译,大多数与代表性成果则为文言;各种文体不平衡,小说居多,而诗歌、散文较少,话剧更是寥寥可数。
五四时期,由于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强力推动,新文学开创基业的急切需求,以及新闻出版业与新式教育的迅速发展,翻译文学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迈进了一个新纪元。
译者队伍不断扩大,发表阵地星罗棋布,读者群遍布社会各个阶层,翻译文体渐趋丰富,白话翻译升帐挂帅,翻译批评相当活跃,翻译质量有了飞跃性的进步,翻译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堂而皇之地步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殿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史家意识到翻译文学的重要性,把翻译文学列入文学史框架,如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4月)与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杰成印书局1933年9月),分别将“翻译文学”列为第8章与第7章,田禽的《中国戏剧运动》(商务印书馆1944年11月)第8章为“三十年来戏剧翻译之比较”,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现代出版社1947年9月)也注意到抗战时期翻译界的“名著热”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时期翻译活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摘要: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一段时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制度衔接、新旧知识衔接、新旧道德衔接的重要转折时期。
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时期,为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翻译大量西方著作,引进西学,对当时社会的文学、教育、政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特定的历史环境因素也对翻译活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催生了不同的翻译理论,使翻译作品各具特色,进而促进翻译界的大繁荣。
关键词:五四时期;翻译理论;翻译作品特色;繁荣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n Society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Abstract: The May Fourth Period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period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What‟s more, Chinese society of the May 4th Period is in the important turning period when system, knowledge and morals ar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During such a changeable era, numerous Chinese advanced intellectuals translated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from the west and introduced western knowledge to Chinese people in order to save Chinese nation from deep sufferings, which made a great impact on literature, education, politics, etc. Specific cultural factors also made a great impact o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bring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 theories into being, endowing translation works full of unique features, which led to prosperity of translation circles.
Key words: The May 4th Period;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 features of translation work; prosperity
Nowadays, we human beings are living in the global village wher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our daily life. Actually, back to ninety years ago,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re equally important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However, the situation is different because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at time were more complex as they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life at that time such as literature, education, politics, etc. The May 4th Period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ten years from 1917 to 1927, a period in which western learning flocked into China, influencing a great number of intellectual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During the ten year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presented an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and different translation theories arose freely, thus such period was regarded as a milestone in our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Though nine decades passed,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are put forward to study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at time.
1.2 Objectives and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It‟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western learning occupies an i 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learning is often realized by the means of translation. In the past ninety years, western learning and Chinese learning have changed a lot relatively. 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kinds of learning, however, we can easily find it seem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learning and Chinese learning doesn‟t change so much. Thus, studying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ociety of that tim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irstly, the analysis on type, quantity and origin country of translation works helps us learn mo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at day. Secondly,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makes sense to some historical debates, then further emphasize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meaning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Last but not least,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n society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can also draw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n present society.
1.3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The May 4th Move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a. And comparing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is period with that in late Qing Dynasty, we can fi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becaus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Generally speaking, foreign work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is period often plays the role to awaken Chinese people. Looking back in 21st century, it‟s necessary and availabl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n society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such as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politics. And before tha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various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great translators emerged in that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