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操作现象描述
初中化学必考80个实验现象详细总结
初中化学必考80个实验现象详细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壁上有液滴生成。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并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简述molish反应的操作方法及现象
简述molish反应的操作方法及现象
Molish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检测有机物中的酚类化合物。该反应的操作方法简单,结果明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Molish反应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取少量待测有机物溶液,滴于试管内。
2. 在试管内滴加1-2滴甲醇溶液。
3. 将试管倾斜,缓慢滴加浓硫酸沿试管壁滴入。
4. 观察反应现象。
在进行Molish反应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1. 反应开始后,试管内会产生一些气泡,气泡数量和大小与待测有机物中的酚类化合物浓度有关。
2. 试管内的溶液会变深,颜色会由无色或浅黄色变为深紫色或黑色。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于酚类化合物与甲醇在硫酸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的浓缩芳香醚。
Molish反应的原理是基于硫酸对酚类化合物的浓缩作用以及酚类化合物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在反应中,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将酚类化合物与甲醇反应生成酯类产物。这些产物具有浓缩芳香醚的结构,其颜色较深,从而可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存在酚类化合物。
需要注意的是,Molish反应只能初步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存在酚类化合物,并不能确定酚类化合物的具体种类和浓度。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定。
Molish反应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化学实验方法,可以用于初步检测有机物中的酚类化合物。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和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存在酚类化合物。然而,该方法只能提供初步信息,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定。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及答题描述技巧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及答题描述技巧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壁上有液滴生成。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并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高中化学主要实验现象总结
高中化学主要实验现象总结
高中化学主要实验现象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学主要实验现象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的同时生成白色物质。
2.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 硫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的气味。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5.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试管上有液体生成。
6. 氢气在空气种燃烧:
火焰呈现淡蓝色。
7. 氢气在氯气种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使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 钠在氯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的氢气: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 将氯气通入无色KI溶液中:
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生成。
15. 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16. 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
高中化学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化学实验文字描述语句
1、浓硫酸的稀释: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3、用试纸检验气体:(以NH3为例)用玻璃棒贴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或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大试管单孔塞为例):①微热法: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手握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时导管口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5、闻气体的气味:用手在集气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6、焰色反应:(以K元素为例)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为紫色。(注:洗涤铂丝用盐酸溶液)。
7、洗涤沉淀: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8、判断沉淀剂是否足量的操作: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现象和反应。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描述实验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
我们可以使用形容词来描述实验现象的特点。比如,当我们进行酸碱中和实验时,可以用“剧烈”、“迅速”、“明显”等词语来形容酸碱溶液的变化。例如,当我们将酸和碱混合时,可以观察到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也会发生急剧的变色,这些都是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的。
我们可以使用数量词来描述实验现象的程度。比如,当我们进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时,可以通过观察金属片上产生的气泡数量和速度来判断反应的强烈程度。例如,当我们将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以观察到大量气泡从锌片上冒出,气泡的产生速度非常快,这样的描述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反应的强烈程度。
我们还可以使用时间词来描述实验现象的变化速度。比如,在进行溶解实验时,可以观察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速度。例如,当我们将固体晶体放入溶液中时,可以观察到晶体逐渐溶解的过程。如果溶解速度较快,可以用“迅速”、“立即”等词语来描述;如果溶解速度较慢,可以用“逐渐”、“缓慢”等词语来描述。
我们还可以使用比喻来描述实验现象。比如,在进行燃烧实验时,
可以用“如火山喷发般”、“如烟花绽放般”等比喻来形容燃烧过程中的火焰形状和颜色变化。例如,当我们将镁条点燃时,可以观察到火焰呈现出明亮的白色,形状像火山喷发一样,这样的比喻可以更生动地描述实验现象。
我们还可以使用对比来描述实验现象。比如,在进行金属活动性实验时,可以通过将不同金属在同一条件下与酸反应的结果进行对比来描述金属的活动性。例如,当我们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放入酸中时,可以观察到铜片并没有产生气泡,而锌片则产生了大量气泡,通过对比可以得出锌的活动性比铜更高的结论。
化学实验报告描述
化学实验报告描述
化学实验报告描述
引言: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探索未知,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本文将详细描述一次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期能够对
读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和特点,探究不同酸碱溶液的中和
反应速率差异。
实验原理: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混合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酸和碱
的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
的影响。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a. 准备所需实验器材:量筒、滴管、试管、烧杯等。
b. 准备所需试剂: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2. 实验操作:
a. 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倒入试管中。
b. 使用滴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
c. 当试管中溶液呈中性时,停止滴加。
3. 数据记录:
a. 记录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b. 记录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1.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现明显的颜色变化,由无色逐渐转变为淡黄色。
2.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增多,溶液的颜色变化速率逐渐加快。
3. 当溶液呈中性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达到了一定值。
实验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溶液的温度会升高。
2.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增多,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3. 溶液呈中性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达到了一定值,说明酸碱反应是以化学计量比进行的。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反应现象与观察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反应现象与观察方法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和理论的重要环节,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反应现象。观察并理解这些反应现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还能提高我们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实验分析的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中的反应现象及观察方法。
1. 气体生成反应
气体生成反应是常见的实验现象之一。在实验室中,常用酸与碱反应或碳酸盐与酸反应进行气体的制备。气体生成反应的观察方法可以通过气泡的产生、气体体积的增加以及气体颜色的变化等来判断。例如,当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与加入碱溶液的试管相接触时,可以观察到气泡的产生,并且可以通过通入通明的饱和石灰水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2. 沉淀生成反应
沉淀生成反应在实验室中也非常常见,常常用于确定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观察沉淀反应主要通过观察是否有沉淀物的生成,以及沉淀物的颜色和形态等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例如,在铁离子溶液与硫酸盐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产生黑色的沉淀物,这是一种典型的沉淀生成反应。
3. 颜色变化反应
一些化学实验中的反应会伴随着颜色的变化,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的进行和反应物的消耗程度。例如,在电解铜(II)硫酸溶液的实验中,铜离子的颜色会逐渐变浅并最终消失,而同时在电极上会生成铜金属。这种颜色变化反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电解反应的进行,还能帮助我们判断电解质的浓度变化。
4. 温度变化反应
某些化学反应伴随着温度的变化,观察反应的温度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在实验中,可以使用温度计来测量反应液体的温度变化,或者直接用手触摸容器的表面来判断温度的变化。例如,溶解氨气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容器表面的降温,这是因为溶解氨气是一个吸热反应。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方法
店铺通过和在线的初中生交流了解到,化学不仅要学好,也要表达好,所以在做好化学实验的同时,还应该能用客观、准确的语言把实验现象描述出来。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中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忌以偏概全,要面面俱到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感到新、奇、特,在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时,往往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只观察到声、光、热、响等明显现象,而忽略细微变化的情况。
如镁条的燃烧,只看到“发出耀眼的白光”,而没有看到石棉网上有白色固体生成。又如钟罩内红磷的燃烧,只看到“冒白烟、发出白光”,而没有看到钟罩内水面上升的现象……细心观察每一个化学实验,再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养成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正如门捷列夫所说:“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
二、忌实验现象描述口语化,要用术语
许多同学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往往用词不当,使人啼笑皆非。如“点燃酒精灯”说成“酒精灯烧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描述成“碳酸钙化了,有泡放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描述成“石灰水变白了”等等。
这些不规范的语言描述,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讲解实验的基本操作,讲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如加热与点燃;烟与雾;溶解与熔化;组成与构成;吸水与脱水;酸碱性与酸碱度等。
另外,教师要身体力行,作好实验操作示范,语言讲解规范,用语贴切。要向语文老师学文采,向数学老师学逻辑,向政治老师学哲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化学试验现象描述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
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 通入少量氧气(或空 气),观察现象。
现象: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 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 结论:燃烧必修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⑴可燃物; 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⑶ 温度达到着火点。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 度(也叫着火点)。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
氢气:——是最轻的 气体,吹肥皂泡, 现象:肥皂泡向上升。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 色火焰,用干燥的冷 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有水雾出现。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
在硫酸铜溶液里加入铁钉。 银白色的铁钉变成红色,溶液蓝色逐渐变浅。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
镁带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所有燃烧都放出大量热)
现象: ⑴产生淡ຫໍສະໝຸດ Baidu色火焰, ⑵烧杯内有水雾; 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
在一只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 再加入5 mL盐酸,观察现象, 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 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 ⑵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 很热。 结论:金属与酸反应也放出热量。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
课本P40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把导管先放入水 中,然后用手握紧试 管(或用酒精灯稍加 热试管),水中的导管 口有有气泡冒出,松 开手后水中导管有水 柱形成)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
20XX年初中化学实验现象
小编在此整理了初中化学实验现象,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壁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并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
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李素娥
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情景体验、探究发 现、自主交流式教学法。
(四)学法指导
科学探究与分析,由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分组实验导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三、教具准备
蜡烛等实验用品 课件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展示古代及现代的化学实验室的图片,介绍实验室的 发展过程。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 和变化,寓教于乐。
课堂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亲自动 手探究实验,并通过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体现了化学课程标准 倡导的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古代的化学实验室
现在的中学化学实验室
生:观看图片,倾听
师:实验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设计, 操作、观察、描述分析实验。如何观察和描述化学实 验现象呢?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直观的图片,附之教师的旁白,使学生感知 化学学科之魂——实验的魅力所在并通过设问引入新 课。这样设计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望,也符合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以为生活服务 的课改理念
初三化学实验反应现象3篇
初三化学实验反应现象3篇
希望你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努力地读书,努力地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三化学实验反应现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实验所需要的材料】
高锰酸钾,浓盐酸,烧杯,试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知识点总结】
从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紫色的高猛酸钾溶液中注入适量的浓盐酸后,在一段时间后,紫色溶液会慢慢褪色成透明溶液,这就是很经典的氧化还原反应现象。同时,实验中产生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我们往往也是通过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来制取的。小编温馨提示,高锰酸钾是强腐蚀剂,使用时,请不要直接用手接触,以免烧坏皮肤哦。
管,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固体镁在常温、干燥空气中,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不易燃烧,但在熔融状态时,容易燃烧,并生成氧化镁MgO。在300℃时,镁与空气中的N2作用生成氮化镁Mg3N2,使镁表面成为棕黄色,并且温度达600℃时,反应迅速。镁在沸水中可与H2O作用,使水释放出H2,镁能溶解在无机酸(HCl、H2SO4、HNO3、H3PO4)中,但能耐氢氟酸和铬酸的腐蚀.盐卤、硫化物、氮化物、碳酸氢钠(NaHCO3)溶液对镁有侵蚀作用.镁在NaOH和Na2CO3溶液中是稳定的,但有机酸能破坏镁。镁能将许多氧化物(TiO2、VO2、LiO2)和氯化物(TiCl4、ZrCl4)等还原。镁和铁不形成合金,但铁在镁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增大。那么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及实验现象吧~
氧化反应的实验现象
氧化反应的实验现象
氧化反应的实验现象包括:
1. 金属氧化:当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金属表面会产生氧化物。例如,铁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黑色的铁(III)氧化物。
2. 物质变色:某些物质在氧化反应中会发生颜色变化。例如,酚酞指示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由无色转变为粉红色。
3. 气体释放:某些氧化反应会释放气体。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产生氧气和水。
4. 发热:一些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能。例如,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能。
5. 物质的腐蚀:一些物质在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腐蚀作用。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铁(III)氧化物会使铁制品生锈。
这些实验现象是氧化反应常见的观察结果,可以用来确定是否发生了氧化反应。
化学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化学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还在为
明明会做却不得分
而烦恼?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实验现象的描述马虎不可,专业的术语,准确的描述才是得分的关键,今天一起来学习化学老师给我们带来的
化学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吧。一、可以根据时间段把观察分为三个阶段: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二、可以把观察内容分三类:①形态:包括物质的状态(气、液、固)、溶解、沉淀的析出、气泡、气味等。②外观:包括物质的颜色、烟、雾、浑浊等。③能量:包括物质变化中发生的光、电、热、声、爆(炸)等。三、可以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也将化学实验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物质燃烧实验;第二种是加热固体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这三类实验的现象存在的规律:1.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①放出大量的热;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③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般:一光、二热、三生成。)例如,铝
条燃烧的现象是: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再如,硫磺燃烧(在氧气中)的现象是: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硫磺受热先熔化再汽化最后才燃烧);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加热固体物质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颜色、质量变化及产物中是否有水和气体产生例如,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①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产生;
②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③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④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消失。3.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主要包括反应物(固态)的质量和颜色变化及溶液中是否有沉淀(包括沉淀颜色)和气泡产生。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4.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注意事项(1)要注重对本质现象的观察.(2)要正确描述实验现象(3)要用科学的化学术语,不能口语化。(1)要注重对本质现象的观察。本质现象就是以提示事物本质特征的现象。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描述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如图A:将导管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
巾 T捂住烧瓶位,水中的管口有气泡溢出(装有分液漏
斗的要将其开关关好)过一会儿移开捂的手掌或毛巾,
导管末端有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2)如图B:用关闭K,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加水,
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液柱不下降,
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如图C:关闭K1,打开活塞K2,从分液漏斗向
烧瓶加水,过一段时间,水不再流下,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注:检验气密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先审题是检测全套装置,还是其中部分装置的气密性,若要装置较多时,可分段检测;②操作时一定要先将被检测装置变成一个密封体系(如关闭开关、导管口插入水中等),然后改变气压(如加热、注水等),观察现象;③回答问题时应先叙述操作步骤,再叙述观察到的现象,最后由现象得出结论。
2.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气体证明(如H2,CO ,CH4等)
收集一试管可燃性气体,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试管里的可燃性气体。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可燃性气体不纯,必须重新收集进行检验,直至听到轻微的爆鸣声(或“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可燃性气体已经纯净。
3. 洗涤沉淀的方法:(蒸馏水洗涤,无水乙醇洗涤,冰水洗涤,热水洗涤等或残留液洗涤)在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没过沉淀物,停止加水,静置使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
4. 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加入硝酸银溶液,然后看沉淀颜色判断卤素原子是哪种(氯化银沉淀是白色的,溴化银沉淀是淡黄色的,碘化银沉淀是黄色的。)
5. 银氨溶液的配制:
在洗净试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稀AgNO3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6. 醛基的检验:
洁净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再滴入几滴样品,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水浴加热。不久若看到试管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证明样品中有-CHO。
注:(1)银镜反应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试管壁必须洁净;②必须水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③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④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⑤乙醛用量不宜太多.实验后,银镜可先用稀硝酸溶解,再用水洗而除去。
银氨溶液有一个作用是检验有还原性的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也是发生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2[Ag(NH3)2OH]+R-CHOR-COONH4+2Ag↓+H2O+3NH3↑ 在制备银氨溶液时,一般用稀氨水而不用浓氨水。这是因为在配制银氨溶液时,若氨水太浓,NH3容易过量,使Ag 过度地被络合,降低银氨溶液的氧化能力。
(2)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醛基也可被弱氧化剂氢氧化铜所氧化,同时氢氧化铜本身被还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这是检验醛基的另一种方法。该实验注意以下几点:①硫酸铜与碱反应时,碱过量制取氢氧化铜;②将混合液加热到沸腾才有明显砖红色沉淀。
7. (1)如何判断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
①可以根据相同浓度下溶液的pH值来看,对于酸,pH值小的强酸。
②取少量对应的钠盐溶液,测其pH,若溶液显碱性,则酸是弱酸;若显中性,则酸是强酸。
(2)如何判断强碱和弱碱?
①可以根据相同浓度下溶液的pH值来看,对于碱,pH值大的强碱。
②取少量对应的盐酸盐溶液,测其pH,若溶液显酸性,则酸是弱碱;若显中性,则酸是强碱。
8. 喷泉实验:以NH3为例
原理: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
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
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如图安装好装置。打开橡
皮管的滴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氨气溶于水使瓶压强迅速下降,当
瓶压强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外界大气压就将烧杯的水压入烧瓶,形成
喷泉。
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
引发上述喷泉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该实验的原理是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如果只提供如图(b)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
赶出玻璃导管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9. NH4+的检验:(NH3的检验类似)
取含NH4+的盐或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后加热,使产生气体接触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或用玻璃棒蘸上浓HCl接近上述气体时冒大量白烟。
10. 萃取、分液:(了解有机层的检验)
萃取是指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把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分液是把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方法。
操作:先将要分离的物质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注入萃取剂,振荡后静置,当液体分成两层后,打开旋塞,将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关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从分液漏斗中放出少许下层液体于盛水的试管中。如果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为“油层”;如果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为“水层”。
11. 由溶液制备晶体或固体的方法:(冷却结晶,蒸发结晶,常压过滤,趁热过滤,减压过滤)
(1)若溶液为强碱强酸盐溶液,且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应将溶液蒸干,如KCl、NaCl、KNO3溶液等;
(2)若溶液为挥发性强酸的弱碱盐溶液,且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应将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如FeCl3、AlCl3溶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