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 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
建筑电气安全验收标准线路敷设与接地保护要求

建筑电气安全验收标准线路敷设与接地保护要求建筑电气安全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面,而电气线路的正确敷设与接地保护是确保建筑电气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建筑电气安全验收标准中关于线路敷设与接地保护的要求。
一、电气线路敷设要求在建筑电气安全验收中,电气线路的敷设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具体要求如下:1. 线路敷设路径:电气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确定敷设路径,避免与其他管线(如水、燃气等)相交或靠近,以防火灾和其他安全隐患。
2. 线路敷设方式:根据电气线路的用途和电流负荷,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
一般情况下,室内建筑应采用埋入墙壁或地面的敷设方式,外部建筑如花园景观照明等可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方式。
3. 线路保护:电气线路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损坏和人身意外伤害。
室内建筑线路可以采用套管、电线槽、槽管等方式进行保护,外部建筑线路应采用防水、耐腐蚀等特殊材料进行保护。
二、接地保护要求电气设备的接地是确保电气安全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接地保护可以有效防止电气设备漏电、雷击等问题。
以下是建筑电气安全验收标准中关于接地保护的要求:1. 接地电阻: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一般要求不超过4欧姆。
通过合适的接地体积和材料选择来降低接地电阻,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2. 接地导体:接地导体应选择优质的导电材料,如镀铜、镀锌等,以提高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接地导体应按照规定的间距、深度和覆土厚度进行敷设,确保接地效果良好。
3. 接地装置:建筑物应设置合适的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电极、接地网等。
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接地电阻测试:建筑电气安全验收中,对接地电阻的测试是必要的环节,应按照规定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进行,以确保接地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安全验收标准对于电气线路的敷设和接地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只有按照这些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确保建筑物的电气安全。
建筑物电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与电线敷设

建筑物电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与电线敷设一、引言建筑物的电气系统设计是确保电力供应的关键性工作之一。
电线敷设是电气系统中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电气系统设计的规范要求以及电线敷设的相关内容。
二、建筑物电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1. 规范依据建筑物电气系统设计需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用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2. 电气负荷计算电气负荷计算是建筑物电气系统设计的基础。
设计师需准确计算建筑物的用电负荷,并合理分配电气设备容量。
3. 电线选型根据建筑物的用电负荷及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选择适用的电线规格。
在选定电线时,要考虑电线的耐久性、电流承载能力以及导电材料的合理选择。
4. 电线敷设方法电线的敷设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电线应按照安全距离要求与其他管线进行布置,并保持一定的间隔。
- 电线的敷设要有保护措施,如采用管道、槽道等进行保护,以防止外力破坏或人为损坏。
- 电线敷设应考虑电线的弯曲半径,避免因过度弯曲导致电线受损。
- 在电线敷设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电线受到机械损伤、磨损或过度张力等。
5. 接地系统设计建筑物电气系统的接地设计是确保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
设计师需合理设置接地装置,并保证接地材料和设备的良好接触。
三、电线敷设1. 敷设前准备在进行电线敷设前,需进行以下几个准备工作:- 对电线进行检查,确保电线的质量和完好程度。
- 制定敷设计划,明确电线敷设的路径和方法。
- 清理敷设区域,确保没有障碍物或其他危险因素。
2. 敷设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电线敷设方法,常见的敷设方法有:- 隐蔽敷设:将电线安装在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内部,美观并且不影响室内空间使用。
- 暴露敷设:将电线安装在墙面、天花板或地面的表面,易于安装和维修,但影响室内空间的美观度。
3. 敷设注意事项在电线敷设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电线的敷设要整齐、平直,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交叉或交错敷设。
建筑物电气线路敷设规范

建筑物电气线路敷设规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电气线路的安全敷设变得尤为重要。
电气线路的规范敷设能确保建筑物的电力系统稳定可靠,提高安全性,防止火灾和其他电气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电气线路敷设的规范和要点。
1. 概述建筑物电气线路敷设规范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所制定的技术指导文件。
其目的是保障建筑物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按照规范进行线路敷设,可以有效防止短路、漏电、过载等问题,并减少电气事故的潜在风险。
2. 设计原则2.1 安全性原则在电气线路敷设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原则。
建筑物的电装置必须确保没有任何危险或安全隐患。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电流负荷、防火墙、电器设备的连接方式等因素,确保电气布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合理性原则电气线路敷设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合理敷设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电气系统的效率。
应合理布置线路,避免过长或过短的线路,确保电气系统的平衡性。
2.3 经济性原则在电气线路敷设中,也要充分考虑经济性。
应根据建筑物的用电需求、电气负荷、设备功能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用适当的电线、电缆和电气设备。
同时,应在电气线路敷设的过程中,避免浪费材料和人力成本。
3. 敷设要求3.1 线路走向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设计,电气线路应按照最短路径连接。
线路敷设需要避免和其他设备、管道等物体相交或相交。
线路的敷设高度应根据建筑物用途和相关规定确定。
3.2 线缆保护电气线缆应有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损坏和外部干扰。
常用的保护措施包括铺设线槽、安装护套和使用防火材料等。
对于埋地敷设的线缆,应按照相关规定保护和标识。
3.3 线路标识为了方便维修和管理,电气线路应进行清晰的标识。
标识应包括线路名称、用途、电压等信息,以便于技术人员快速识别和定位线路。
3.4 接地保护接地是电气线路敷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建筑物的电气系统必须确保良好的接地,以减少触电和雷击等风险。
在敷设线路时,应采取合适的接地措施,并定期检查和测试接地装置的有效性。
线路敷设

室内配线安全室内配线是指建筑物内部(包括与建筑物相关联的外部位)电气线路敷设。
有明配线和暗配线两种。
敷设方式有瓷(塑)、夹板配线、绝缘子(柱)配线、钢(塑料)管配线、铝片卡(或线夹)配线、钢索配线等。
其中用得最多的是钢(塑料)管配线和铝片卡(或线夹)配线。
一、室内配线的基本要求1.使用的导线其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
2.配线线路中应尽量避免接头,很多事故都是由于导线连接不良、接头质量不好而引起。
穿在管内敷设的导线不准有接头。
3.明配线在敷设时要保持水平和垂直(横平竖直)。
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否则应穿管保护,以防机械损伤。
绝缘电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布线方式最小距离(m)电线水平敷设室内 2.5电线水平敷设室外 2.7电线垂直敷设室内 1.8电线垂直敷设室外 2.74.导线穿越楼板时,应将导线穿入钢管或硬塑料管内保护,保护管上端口距地面不应小于1. 8 m,下端口到楼板下为止。
5.导线穿墙时,也应加装保护管(瓷管、塑料管、钢管等),保护管的两端出线口伸出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6.导线相互交叉时,为避免相互碰线,在每根导线上应加套绝缘管保护,并将套管牢靠地固定。
7.在与建筑物相关联的室外部位配线时,绝缘导线至建筑物的间距不应小于下表中所列的数值。
绝缘电线至建筑物的最小间距布线方式最小间距(mm)水平敷设时的垂直间距距阳台、平台、屋顶2500距下方窗户300距上方窗户800垂直敷设时至阳台、窗户的水平间距750电线至墙壁、构架的间距(挑檐下除外)508.采用绝缘子或瓷柱配线的绝缘导线最小间距离见下表。
室内外布线的绝缘电线最小间距绝缘子类型固定点间距L(m)电线最小间距(mm)室内布线室外布线鼓形绝缘子L≤1.550100鼓形或针式绝缘子 1.5<L≤375100针式绝缘子3<L≤6100150针式绝缘子6<L≤101302009.室内明配线敷设时,必须与煤气管道、热水管道等各种管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建筑电气工程电缆敷设【图】

建筑电气工程电缆敷设本工程对电缆的技术要求电线电缆必须为国家免检产品。
10KV的电缆选用YJV-8.7/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稀护套铜芯电力电缆。
低压出线电缆选用ZR-YJV-0.6/1KV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稀护套铜芯电力电缆,其工作温度为90℃;消防用电回路出线选用BTTZ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矿物电缆,其工作温度为105℃。
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上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电缆米数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磨,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GB6995规定。
(一)、电缆敷设流程选择导线→穿带线→清扫管路→放线与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管内穿线→导线连接→导线接头涮锡→导线包扎→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二)、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须符合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等现象。
2、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试验标准符合国家和济南供电部门有关规定。
敷设前仍需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摇测完毕,应将芯线对地放电。
电缆测试完毕,电缆端部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绝缘胶布包好。
3、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应将机械安装在适当位置,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
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好。
在桥架上多根电缆敷设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画出来,以防电缆交叉和混乱。
4、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
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
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动,以免电缆松弛。
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的选择,以敷设方便为原则,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
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
电缆沿桥架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
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电缆严禁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
截面积大的电缆放在下层,电缆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留有伸缩余量。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规范线路布线与电器安装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规范线路布线与电器安装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规范:线路布线与电器安装建筑电气安装是指将电气设备安装在建筑物中,并进行线路布线,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就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规范中的线路布线与电器安装进行探讨。
一、线路布线线路布线是建筑电气安装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线路布线可以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线路布线规范要求。
1. 用地分类标准根据建筑用地的不同分类,线路布线需要遵循对应的标准。
例如: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不同用地要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进行电力线路布置。
2. 线路规划线路布线需要详细规划每条线路的走向、截面和长度等参数。
在规划中,应合理考虑线路的功率负荷、敷设方式和线缆选择等因素,以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3. 线缆选择在线路布线中,选择合适的线缆材料非常重要。
对于不同功率负荷和使用环境的线路,应选择具备相应电气性能和耐热、耐磨损等特点的线缆。
4. 线路敷设线路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避免使用过长或过短的线缆,避免过度弯曲或过度拉伸,以免影响线缆的正常使用寿命。
并且,应做好线缆的防水、防腐、防爆等保护工作。
二、电器安装除了线路布线外,电器的安装也是建筑电气安装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器安装规范要求。
1. 进线开关进线开关是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装。
进线开关箱的选址应方便操作和维护,同时要考虑火灾防范和防腐蚀等安全因素。
2.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统一的高度标准,并遵循照明设计布置方案。
灯具的选择应注意能源效果、光线均匀性和防水等特点,以适应室内外不同的照明需求。
3. 插座与开关插座和开关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
插座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使用需求,同时考虑安全因素,避免将插座安装在易受潮湿或者易受到机械损伤的位置。
4. 电器接地电器接地是确保电气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之一。
电器的接地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接地电阻符合安全标准,并进行可靠的连接和检测,以保障电气系统的可靠接地。
建筑电气第5章 配电线路的敷设

2)护套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1所示的规定。
3)当导线垂直敷设时,距地面低于1.8m段的导线,应用导管保护
表5-1 护套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单位:m)
布线方式
最小距离
屋内
2.5
水平敷设
屋外
2.7
屋内
1.8
处置敷设
屋外
2.7
5.2.6 穿线管径的选择
表5-3 BXF、BLXF型绝缘导线及相应的最小管径
5.3 电缆布线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采用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
5.1配电线路敷设的一般规定
5.防火封堵
电缆敷设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布线系统通过底板、墙壁、屋顶、顶棚、隔墙等建筑构件
时,其孔隙应按等同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的规定封堵。 2)电缆敷设采用的导管和槽盒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T 19215.1—2003《电气安装用电栏槽管系统 第1部 分:通用要求》、GB/T 19215.2—2003《电气安装用电缆 槽管系统 第2部分:特殊要求 第1节:用于安装在墙上或 天花板上的电缆槽管系统》和GB/T 20041.1—2005《电 气安装用导管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的耐燃试验 要求,当导管和槽盒内部截面积等于大于710mm2时,应从 内部封堵。 3)电缆防火封堵的材料,应按耐火等级要求,采用防火胶泥、 耐火隔板、填料阻火包或防火帽。 4)电缆防火封堵的结构,应满足按等效工程条件下标准试验的 耐火极限。
4)导线与接地导体及不发热的管道紧贴交叉时,应用绝 缘管保护;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应用钢管保护。
建筑物电气线路敷设标准

建筑物电气线路敷设标准在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中,电气线路的敷设是一项关键性工作。
合理的电气线路布局和规范的敷设标准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也关系到后期维护和改造的便利性。
因此,制定和遵守建筑物电气线路的敷设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一、线路敷设前的准备工作1.1 线路规划和设计在开始施工之前,应当使用CAD等专业软件对电气线路进行规划和设计。
线路规划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和功能布局,确保线路的合理性和便于维护性。
设计时还应遵循国家相关电气规范和标准。
1.2 选用合适的电缆材料电气线路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选择电缆时,应考虑到线路的负载情况和线路的使用环境,确保电缆的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满足要求。
同时,还应选择阻燃性能良好的电缆,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
1.3 线路敷设路径的确定在规划线路敷设路径时,应考虑到线路走向的合理性和美观性。
尽量避免电缆与其他管线交叉布置,避免电缆过多交叉。
对于外墙面的线路敷设,应采取防水和防腐措施,以保证线路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二、线路敷设的基本规范2.1 线路敷设高度建筑物电气线路的敷设高度应满足施工规范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说,室内水平敷设的电气线路高度应为2.8米,室内垂直敷设的电气线路高度应为1.8米。
对于室外敷设的电气线路,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2 线路固定与保护电气线路在敷设过程中应正确固定和保护,避免受到外力破坏。
室内电气线路敷设应采用穿线管或线槽等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对于室外电气线路,应特别注意保护措施,如使用防水套管和绝缘层进行包裹。
2.3 线路负荷和分支电路电气线路的负荷应合理分配,避免出现负荷过大导致线路过载的情况。
同时,应根据电器设备的分布和功能需求,合理设置分支电路,方便用电和维护。
2.4 接地电阻和漏电保护建筑物的电气线路敷设应进行接地处理,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测。
室内线路敷设方式

室内线路敷设方式四、室内照明线路的敷设方式通常采用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方式。
(一)明敷设明敷设配电线路有绝缘子配线(瓷夹配线、瓷瓶配线)、槽板配线,穿管明配线、塑料护套线配线等。
1、瓷夹配线。
瓷夹配线是将导线放在瓷夹中,瓷夹用木螺钉固定在木橛子上或用粘接剂固定在墙上或天棚上。
当导线截面为1_4mm2时,瓷夹的间距不超过700mm2;当导线截面为6_10mm2时,瓷夹间距不超过800mm。
瓷夹配线适用于一般办公和住宅建筑物。
2、瓷瓶配线。
瓷瓶配线是将导线用绑线绑扎在瓷瓶上,再用木螺钉或粘接剂将瓷瓶固定在墙或天棚上。
当导线截面为1_4mm2时,瓷瓶间距不大于____mm;当导线截面为6_10mm2时,不大于2500mm。
瓷瓶配线适用于潮湿、多尘场所,如食堂、水泵房等。
3、槽板配线。
槽板配线是将导线放在槽板底板的槽中,底板用铁钉或木螺钉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上,上面再加上盖板。
槽板配线有木槽板和塑料槽板两种。
槽板配线导线不外露,使用安全,整齐美观。
适用于办公及住宅建筑。
4、穿管明配线。
穿管明配线是将钢管或塑料管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或支架上,导线穿在管中。
这种方式多用于工厂车间或实验室。
5、塑料护套线配线。
塑料护套线配线是目前民用建筑照明工程中用得较多的一种配线方式。
塑料护套线是指两根或三根导线被一层塑料包在一起的一种导线。
用铝皮卡钉或塑料卡钉将塑料护套线直接固定在墙上或天棚上。
天天跟我学(电气专业)----25 四、室内照明线路的敷设方式(一)明敷设(二)暗敷设暗敷设即穿管暗配线。
是将穿线管预埋在墙、楼板或地板内,而将导线穿入管中。
这种配线方式看不见导线,不影响屋内墙面的整洁美观,但费用较高。
一般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场所,或标准较高的建筑物中。
常用的穿线管有电线管、焊接钢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等。
穿管配线,线管管径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多根导线穿于同一管内,线管内截面不小于导线截面积(含绝缘层和保护层))决和的2.5倍;单根穿管时,线管内径不小于导线外径的1.4_1.5倍;电缆穿管时,电缆穿管时,线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建筑电气图纸中线路敷设方式

建筑电气图纸中SC15 WC CC 转SCE是什么意思以下是电气设计施工图中常用线路敷设方式:SR:沿钢线槽敷设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CLE:沿柱或跨柱敷设WE:沿墙面敷设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BC:暗敷设在梁内CLC:暗敷设在柱内WC:暗敷设在墙内CC:暗敷设在顶棚内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FC:暗敷设在地面内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一,导线穿管表示SC-焊接钢管MT-电线管PC-PVC塑料硬管FPC-阻燃塑料硬管CT-桥架MR-金属线槽M-钢索CP-金属软管PR-塑料线槽RC-镀锌钢管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DB-直埋TC-电缆沟BC-暗敷在梁内CLC-暗敷在柱内WC-暗敷在墙内CE-沿天棚顶敷设CC-暗敷在天棚顶内SCE-吊顶内敷设F-地板及地坪下SR-沿钢索BE-沿屋架,梁WE-沿墙明敷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CS-链吊DS-管吊W-墙壁安装C-吸顶R-嵌入S-支架CL-柱上沿钢线槽:SR沿屋架或跨屋架:BE沿柱或跨柱:CLE穿焊接钢管敷设:SC穿电线管敷设:MT穿硬塑料管敷设: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电缆桥架敷设:CT金属线槽敷设:MR塑料线槽敷设:PR用钢索敷设:M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穿金属软管敷设:CP直接埋设:DB电缆沟敷设:TC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暗敷在梁内:BC沿或跨柱敷设:AC暗敷设在柱内:CLC沿墙面敷设:WS暗敷设在墙内:WC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吊顶内敷设:SCE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CHSM8-63C/3PDTQ30-32/2P 这两个应该是两种塑壳断路器的型号,HSM8-63C/3P 适用于照明回路中,为3极开关,额定电流为63A(3联开关)DTQ30-32/2P 也是塑壳断路器的一种,额定电流32A,2极开关。
电气线路安全敷设要求

电气线路敷设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0.1.10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一般可采取包覆防火材料或涂刷防火涂料):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可不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2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3消防配电线路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电缆井、沟内;确有困难需敷设在同一电缆井、沟内时,应分别布置在电缆井、沟的两侧,且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消防用电”包括消防控制室照明、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或装置、疏散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设施、设备在正常和应急情况下的用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1.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Bl级以上的钢性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
11.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11.2.3线路暗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Bl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线路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槽保护。
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直接明敷。
1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竖井,宜与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
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应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和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11.2.5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穿入同一根保护管内,当合用同一线槽时,线槽内应有隔板分隔。
建筑电气图纸中敷设方式

建筑电气图纸中敷设方式以下是我收集的电气设计施工图中常用线路敷设方式:SR:沿钢线槽敷设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CLE:沿柱或跨柱敷设WE:沿墙面敷设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BC:暗敷设在梁内CLC:暗敷设在柱内WC:暗敷设在墙内CC:暗敷设在顶棚内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FC:暗敷设在地面内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一,导线穿管表示SC-焊接钢管MT-电线管PC-PVC塑料硬管FPC-阻燃塑料硬管CT-桥架MR-金属线槽M-钢索CP-金属软管PR-塑料线槽RC-镀锌钢管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DB-直埋TC-电缆沟BC-暗敷在梁内CLC-暗敷在柱内WC-暗敷在墙内CE-沿天棚顶敷设CC-暗敷在天棚顶内SCE-吊顶内敷设F-地板及地坪下SR-沿钢索BE-沿屋架,梁WE-沿墙明敷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CS-链吊DS-管吊W-墙壁安装C-吸顶R-嵌入S-支架CL-柱上沿钢线槽:SR沿屋架或跨屋架:BE沿柱或跨柱:CLE穿焊接钢管敷设:SC穿电线管敷设:MT穿硬塑料管敷设: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电缆桥架敷设:CT金属线槽敷设:MR塑料线槽敷设:PR用钢索敷设:M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直接埋设:DB电缆沟敷设:TC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暗敷在梁内:BC沿或跨柱敷设:AC暗敷设在柱内:CLC沿墙面敷设:WS暗敷设在墙内:WC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吊顶内敷设:SCE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C。
建筑电气线路敷设规范与安全要求

建筑电气线路敷设规范与安全要求建筑电气线路的敷设是建筑安装中的重要环节,其规范与安全要求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规范选择、线路敷设、安全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规范选择建筑电气线路敷设需要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线路敷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选择规范时,应优先考虑国家、行业标准,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装置标准》等。
同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地方标准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进行选择。
二、线路敷设1. 线路布局线路布局应合理规划,确保线路的路径明确,不与其他管线交叉,避免走廊、通道等公共区域敷设线路。
线路应尽量直线布置,避免过长的弯曲造成电气线路损耗。
2. 导线选择导线的选择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负荷能力、耐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并注意导线的标识。
3. 线缆敷设线缆的敷设应保持良好的弯曲半径,避免对其造成压力。
在穿过墙壁或地面时,应采用预埋管道,避免对线缆的损坏。
4. 终端设备配置线路的终端设备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各项连接必须牢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引发火灾或漏电事故。
5. 防护装置应用在线路敷设过程中,根据需要应配置合适的防护装置,如过载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等,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安全要求1. 施工前的安全措施进行电气线路敷设之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并落实好施工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专人值守,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和乱接乱拉线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完工后的验收与试运行电气线路敷设完工后,应进行验收与试运行工作,确保线路连接良好,设备运行正常,消除安全隐患。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已经投入使用的电气线路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如发现线路老化、接触不良等问题,应及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结语建筑电气线路敷设的规范和安全要求对于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建筑物电气线路规范要求与敷设方法

建筑物电气线路规范要求与敷设方法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电气线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电气线路的规范要求与敷设方法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运行,因此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与施工。
本文将从建筑物电气线路规范要求、敷设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物电气线路规范要求1.规范选择与适用性在设计建筑物电气线路时,应根据国家规范及现行标准进行选择,并确保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同时,还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负载需求等因素,确定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2.线路规划和布线建筑物电气线路规范要求合理规划线路布置,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主要包括:(1)线路敷设应尽量避免穿越易燃易爆物质区域,如厨房、储存室等。
(2)线路布线应与其他管道进行合理隔离,防止相互干扰。
(3)室外线路敷设应考虑防护及遮蔽,以减少风雨、紫外线等对线路带来的损坏。
3.线缆类型与规格选择选择适当的线缆类型和规格对于电气线路的安全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线缆时,需要考虑以下要求:(1)线缆材质应符合相关标准,如内部绝缘材料、外部护套等。
(2)线缆的截面积应满足所需电流负载,并具备一定的过载容量。
(3)线缆的阻燃性能应符合国家要求,在遇到火灾时能够尽量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
4.接地系统的规范要求建筑物电气线路的接地系统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规范要求如下:(1)大楼内部的电气线路应与地面接地系统相连,以确保电气设备在故障时能够正常放电。
(2)接地电阻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保证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3)接地系统的施工应采用专业工具和合适的接地材料,确保接地电阻的稳定性。
二、建筑物电气线路敷设方法1.敷设前准备工作在电气线路敷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1)明确线路敷设路径,制定敷设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按照计划进行。
(2)准确测量建筑物尺寸,确定线缆的长度和截断点,以确保线缆长度符合实际需求。
(3)准备好所需的线缆、接线端子、接线盒等材料和工具。
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规范在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中,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从电线电缆敷设、配电箱安装、照明系统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建筑物电气工程的施工规范。
一、电线电缆敷设规范电线电缆是建筑物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敷设规范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电线电缆敷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敷设线路前,应对建筑物的电气系统进行合理设计,确保线路布置合理、用电功率分配均衡,避免过载和短路等问题。
2. 根据线路的用途和电流负载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规格,并确保其质量合格,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电线电缆的敷设应按照规定的安装高度、间距和固定方式进行,避免与其他管线相互干涉。
4. 在敷设过程中,要注意电线电缆的保护,避免受到机械损伤或其他外力影响,确保其绝缘性能。
5. 室内电线电缆敷设应按照规定的线槽、管道等导电材料进行,避免直接裸露在室内。
二、配电箱安装规范配电箱是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安装和使用配电箱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配电箱安装的一些规范:1. 选择合适的配电箱类型和规格,根据用电负载合理配置配电箱数量和位置。
2. 配电箱应按照符合安全要求的地点进行安装,远离易燃易爆、高温、潮湿等场所。
3. 配电箱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保证箱体固定可靠、导线接触良好。
4. 配电箱的开关、插座等设备应安装牢固,避免松动和接触不良。
5. 配电箱的周围应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标明使用电流、电压等重要参数,方便运维人员操作和维护。
三、照明系统规范照明系统是建筑物电气系统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规范:1. 照明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用途,合理确定照明光源的种类、数量和位置。
2. 照明设备的安装高度和角度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照明效果良好,避免灯光过强或过弱导致的不适感。
3. 选择符合节能要求的照明设备,采用 LED 灯等高效节能光源,减少耗电量和热量。
建筑电气系统安装规范

建筑电气系统安装规范建筑电气系统是指用以传递电能和实现电气功能的设备、线路及其他配套设施的总称。
为了保障建筑电气安全、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制定建筑电气系统安装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建筑电气系统安装的一些主要规范要求。
1. 设计规范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设计人员应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合理性,合理配置电气设备和线路,确保其满足建筑的用电需求。
2. 电气设备选用所有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并具有相应的产品认证。
电缆、开关、插座等设备应具备防火、防水、防腐等特性,以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 线路敷设电气线路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敷设,保证线路的安全、整齐美观。
在敷设过程中,应留有合适的敷设余量,避免线路受拉力过大导致断裂。
不同功率的线路应分开敷设,避免相互干扰。
4. 接地系统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要符合规范要求,确保电气设备和线路良好地接地。
接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电缆敷设保护电缆的敷设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采用合适的敷设方法和保护措施,以防止电缆被机械损伤和外界环境的侵蚀。
在电缆穿越结构物或设备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磨损和挤压。
6. 维护保养建筑电气系统的维护保养是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7. 安全防护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必备的。
安全开关、漏电保护器、过流保护器等设备应齐全,并安装正确,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
同时,应加强电气系统的防雷击保护措施,以降低雷击带来的风险。
8. 应急处理建筑电气系统安装规范中应明确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事故处理流程、事故报备方式以及重要设备的备份方案等。
在发生电气故障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9. 监督检验对建筑电气系统的安装工程应进行监督检验,确保安装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中的线路敷设

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中的线路敷设一、线路敷设在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在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中,线路敷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用电安全以及建筑物整体的功能和舒适性。
合理、稳妥地敷设电线电缆,是保障电气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
本文将从线路敷设的意义、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线路敷设的意义1. 供电保障:线路敷设是建筑物电气工程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合理敷设电线电缆,保障建筑物内电器设备的正常供电。
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生活、办公和生产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线路敷设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用电供应和电器设备的可靠性。
2. 安全保护:良好的线路敷设可以避免电器设备过载、短路、漏电等安全隐患,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通过正确安装控制设备和保护装置,并采取适当的线路敷设方法,可以预防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物的用电安全性。
3. 节约能源:合理的线路敷设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布线、选择低功耗的电气设备和合适的配电方案,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有效控制和节能管理,降低电能消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三、线路敷设的施工方法1. 规划布局:在进行线路敷设前,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用电需求,确定各个区域的电气设备位置和电源位置,绘制敷设图纸。
合理进行线路规划可以减少电线电缆的长度、避免交叉敷设和过度敷设,提高使用空间的利用率。
2. 材料选用: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材料,需要考虑电流负载、环境条件、线路长度等因素。
常用的电线电缆材料有铜芯线、铝芯线、PVC电线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要注意材料的阻燃性能、耐高温性能以及耐候性等特点,确保线路敷设质量。
3. 敷设方法:线路敷设有地埋敷设和明敷两种方法。
地埋敷设适用于需要长距离传输的线路,通常采用埋地管道的方式进行,可以保护线路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明敷适用于短距离传输的线路,通常线缆使用电缆桥架或电缆槽敷设在建筑物墙面或顶面上。
电气室内工程施工强制条文

一、施工准备1. 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2. 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质量保证措施等。
3. 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4. 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
5. 施工单位应办理相关施工许可手续,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临时用电许可证等。
二、施工过程1. 电气线路敷设(1)敷设电气线路前,应检查线路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2)敷设电气线路时,应保持线路平直、整齐,不得有扭曲、折弯现象。
(3)电气线路的敷设应避开易燃、易爆区域,并满足防火、防爆要求。
2. 照明装置安装(1)照明装置的安装应遵循“先布线、后安装”的原则,确保安装质量。
(2)照明装置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不得松动、倾斜。
(3)照明装置的电源线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绝缘导线,不得使用裸线。
3. 接地与防雷(1)接地装置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定。
(2)防雷装置的施工应遵循“先接地、后防雷”的原则,确保防雷效果。
(3)接地与防雷装置的施工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和设备。
4. 施工验收(1)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自检,确保工程质量。
(2)自检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
(3)监理单位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施工管理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有序、安全。
2.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
4.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确保材料、设备的质量。
5.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四、施工环境保护1. 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施工规范中的电气线路敷设

建筑施工规范中的电气线路敷设电气线路在建筑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用于供电、照明、通信和安全等方面。
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线路的敷设必须符合建筑施工规范,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文将重点讨论建筑施工规范中的电气线路敷设。
一、电气线路敷设的基本原则电气线路敷设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安全、可靠、美观。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1. 外露线路:外露线路的敷设应尽量避免穿越人行通道和交通区域,以防止对行人和车辆造成伤害。
如果无法避免,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设置防护管或采用护套等。
2. 隐蔽线路:隐蔽线路的敷设应符合建筑设计和布局要求,避免破坏建筑结构和装饰。
在敷设前,应进行合理的测量和布线规划,确保线路长度合适,避免过长或过短。
3. 安全间距:线路与其他设施之间应保持安全间距,防止因线路敷设不当引发火灾、漏电等安全事故。
特别是与易燃、易爆物品、水源和燃气管道等的距离要符合安全要求。
4. 固定牢固:敷设的线路应固定牢固,避免松动或摇晃。
使用合适的固定夹具和支架,确保线路稳定可靠。
特别是在线路转弯、卧梁或其他特殊位置,应增加支撑以保持线路的正确位置。
5. 线路保护:敷设的线路应设置合适的保护措施,如绝缘套管、护套等。
在需要经过墙壁、地面或其他障碍物时,应设置管道或穿线槽,以保护线路免受物理损坏。
二、电气线路敷设的步骤电气线路的敷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测量和规划:在开始线路敷设之前,需要对建筑进行测量,确定线路的长度和走向。
综合考虑建筑设计、用电负荷和电气设备等因素,合理规划线路的布局。
2. 预埋管道:如果线路需要穿越墙壁、地板或其他构件,需要预先埋设管道。
管道的选材应符合建筑施工规范,并应具备防火、耐压和绝缘等特性。
3. 敷设线缆:根据建筑布线规划,将线缆逐段敷设至指定位置。
在敷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线缆的保护,避免弯曲、损坏或受到外力影响。
4. 连接和接地:线缆敷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连接和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闭式母线安装
封闭式母线工业应用
封闭式母线外观图
母线槽连接示意图
母线槽分线箱
母线槽的安装
➢ 适用于正常环境一般室内场所及混凝土 板孔布线
➢ 采用难燃平滑塑料管或波纹管 ➢ 弯曲及拉线盒设置 ➢ 其它同钢管或硬质塑料管规定
5. 穿线管径的选择
BX、BLX绝缘线穿焊接钢管管径选择表
BX、BLX绝缘线穿硬塑料管管径选择表
5.1.3 线槽布线及槽板布线
1. 线槽布线的基本规定
➢ 线槽质量要求 ➢ 塑料线槽应经阻燃处理,金属线槽应
2.电缆选择的一般原则
一般场所,铝芯电缆;特殊或重要建 筑用铜芯电缆;
埋地敷设的电缆宜采用有外护套层的 铠装电缆;
在高温场合,应选用具有耐高温绝缘 层的电缆,如耐热聚氯乙烯、交联聚 乙烯等;
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中敷设的电缆, 宜采用裸铠装电缆、裸铝(铅)包电 缆及阻燃塑料护套电缆;
当电缆敷设在较大高差的场所时,宜 采用塑料绝缘电缆、不滴流电缆或干 绝缘电缆。
5.2.2 室内电缆线路 5.2.3 电缆桥架布线 5.2.4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
电缆穿墙模块
电缆桥架布线1
电缆桥架布线2
电缆桥架布线3
梯级式电缆桥架空视图
5.2.5 封闭式母线布线
1.封闭式母线布线的基本要求 2.封闭式母线的布线方式
高层建筑采用母线槽和电缆的对比
封闭式母线安装示意图
➢靠近负荷中心,避免靠近,散热量大和或潮湿 的设施,避免靠近电梯井和楼梯间
➢防火措施
➢注意留有维护空间
➢ 注意电缆、金属保护管及母线槽的自重及建筑 物变位的影响
➢ 垂直干线和分支线的连接
➢ 竖井内的高压、低压、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应 保持0.3m的间距,并在高压线路上设置标志
➢ 强电及弱电最后设于竖井两侧或不同竖井
➢ 线路载流量应留有一定裕量
建筑物内的强电井
强电井内的电缆
强电井内的电缆
电缆通过穿刺连接器连接
5.2 电缆、封闭式母线 的敷设
5.2.1 电缆敷设的一般要求
1.电缆敷设的基本规定 选择电缆路径的原则:不受损伤,便于维护
,路径尽量短,避开或减少穿越道路、沟渠 和地下管道; 电缆根数较少时宜采用电缆直埋敷设; 在确定电缆构筑物时,需结合建设规划,预 留备用支架或孔眼; 电力电缆敷设时支撑点间的最大间距; 电缆的最大弯曲半径; 电缆的防火、防爆措施; 电力电缆的接头布置; 电缆的固定。
5.1.2 绝缘导线穿管布线及穿混凝土板 孔布线
1. 配管的一般规定
➢ 路径选择:暗敷时最短路径,少弯曲,与表 面距离大于15mm;明敷时横平竖直。
➢ 敷设在预制板内的保护管管径规定 ➢ 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建筑物基础 ➢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规定 ➢ 设置接线盒、拉线盒的规定 ➢ 塑料管材必须是阻燃型的
1.一般规定
➢适用于尾架较高,跨距大,而灯具安装高度 要求又低的工业厂房内 ➢在有腐蚀性、潮湿及纤维灰尘宜采用带塑料 护套的钢索 ➢宜采用镀锌钢索 ➢钢索截面积要求 ➢固定点距离要求 ➢终端拉环要求 ➢可靠接地 ➢钢索配线的零件间和线间距离
5.1.6 竖井内布线
1.竖井内布线的一般规定
➢高层民用建筑中强电及弱电垂直干线特有的一 种综合布线方式,竖井内常用的布线方式为金属 管、槽,电缆或电缆桥架及封闭式母线。
5.1室内低压线路的敷设
5.1.1室内布线的一般要求及规定
1.室内布线的一般规定
➢ 确定布线及敷设方式的一般原则 ➢ 穿管布线的要求 ➢ 敷设方式的分类:明敷;暗敷 ➢ 布线用塑料管应具有定的阻燃性 ➢ 布线中的所有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要求。
2.室内电气线路与其他管道的最小距离
见书P106页表5-1
2. 钢管布线
➢ 适用于要求高温及易受机械损伤的环境,不 适用于腐蚀性强的环境,一般建筑顶棚应采 用钢管敷设。
➢ 钢管的连接方法和要求:螺纹连接;套管连 接;熔焊连接。
➢ 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 ➢ 钢管的接地跨接连接:焊接跨接线;专用接
地卡。 ➢ 钢管关卡间距 ➢ 钢管穿线数量及截面积规定 ➢ 钢管穿线回路的规定 ➢ 钢管穿越建筑物的规定
➢ 必需由经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 ➢ 连接方法及规定 ➢ 在建筑物表面敷设时,应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 对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宜采取保护措施 ➢ 在砖砌墙体上剔槽敷设时的规定 ➢ 明配硬塑料管排列及管卡间距规定
硬 质 塑 料 管 各 种 组 件
线管安装示意图
硬塑料管温度补偿措施
4. 半硬塑料管及混凝土板孔布线
直管接头(用于两 根钢管对接)
螺纹管接头(用于 和接线盒连接)
两根钢管对接示意图
弯管示意图
钢管接线盒外观图
穿钢管暗敷布线图1
穿钢管暗敷布线图2
普利卡可挠金属保护套管
3. 硬质塑料管布线
➢ 适用环境:一般适用于室内和有酸碱腐蚀性 的场所,但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和高温场 所不宜采用明敷设
4. 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布线
➢ 适用于正常环境下大空间且隔断变化多 、用电设备移动性大或敷有多种功能线 路的场合
➢ 线槽内导线的规定 ➢ 和配电箱等的连接及出线连接 ➢ 接头位置
线槽组件示意图
线槽安装示意图
地面内安装金属线槽组装示意图
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布线
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布线应用
5.1.4 钢索布线
经防腐处理 ➢ 线槽敷设要求 ➢ 线槽内的导体敷设规定 ➢ 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
2. 金属线槽布线
➢ 适用于无严重腐蚀的场合明敷设 ➢ 槽内导线根数及截面积规定 ➢ 接头位置规定 ➢ 金属线槽吊点及支持点的规定 ➢ 金属槽线槽的引出线路规定
3.塑料线槽布线
➢ 适用于无高温和机械损伤的场合明敷设 ➢ 线槽内的导线规定 ➢ 导线接头位置的规定 ➢ 固定点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