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数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春潮》
第五小学语文八册教学案第二单元说明本单元以“春潮”为主题,从春潮的形成,春潮涌动的景色、春潮到来时人们的活动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赞美春天的活力,赞美春天一样的新生活。
“笔下生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春天。
“金钥匙”辅导学生做好讨论主持人。
课文包括一片抒情散文、一首散文诗、两首古诗和两篇记叙文,《泼水节》是说明性的,另一篇《抢春水》是记事的。
《春潮》描写了春潮的形成过程和磅礴的气势,引导人们感受春天到来的不可抗拒,充满了阳刚之气。
《三月桃花水》,描绘了江南春天农村的诗情画意,洋溢着阴柔之美。
《泼水节》和《抢春水》则从民俗的角度展示春天到来时人们内心的欢乐,以及人们对纯水的真爱。
“语文天地”引导学生继续积累词句,积累古诗。
课文后面的“金钥匙”辅导学生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针对课文有条理提问;还辅导学生自读时把自己的心得简要的写在课文旁边---这是批注笔记的重要内容。
写作方面,一要练习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人物心情,二要围绕春水写纪实和想象作文,三要学习修改的的三个重要标准---有条有理。
单元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领略春潮涌动时的景色,感受春潮带给人们的兴奋与愉悦,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
2、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
认字17个,写字14个。
3、继续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理解“进攻、撤退、威力、衰竭、汹涌、山崩地裂、耳语、崩溃、禁锢、驯服、映照、回旋、轻柔、应和、纤细、催促、沉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5、练习用拟人的方法表达人物的心情;习作;知道习作应有条有理。
6、在同学交流中学做主持人。
单元教学时间:8——9课时第一课《春潮》教学目标:1、认字8个,写字6个。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进攻、撤退、威力、山崩地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一课时:数的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数的级别、数位和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十进制计数法,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学会数数的方法,比如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等等。
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亿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方法。
对于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我们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比较数大小的方法也是我们这一课的重点。
如果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第三课时: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改写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去掉,再添上亿字。
这样改写的目的是为了读数、写数更加方便。
第四课时:求近似数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而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我们还将研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即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定义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线的基本定义。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只有一种读法,即从端点读起,读作“射线AB”。
总复习-第二单元(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总复习-第二单元(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分数的概念和简单应用,并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分数口算、分数加减法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和实用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简单应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加、减法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练习、情境设计等,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参与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分数的概念(10分钟)首先,我将介绍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图形和实际情境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其中,我还会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如一个面包被切成若干份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这一环节的讲解将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之后的掌握和应用打下基础。
2.分数的计数方法(10分钟)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后,我将重点介绍分数的计数方法,并配合具体的图形和例子,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计数方法和技巧。
针对学生掌握程度不同,我还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和差异化教学。
3.分数的加减法(20分钟)接下来,我将重点介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计算和实际问题,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本质和运算方法。
同时,我还将设计一些情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掌握的知识点,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境设计(15分钟)在教学中,我还将通过情境设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和实用性,增强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例如,通过制作小糖果、披萨和蛋糕等情境来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5.练习与巩固(15分钟)最后,我将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分组或个别完成,以便及时地发现困难和缺陷,拓展教学效果。
总复习-第二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总复习-第二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二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时间和空间。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改写和求近似数。
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及运算定律。
3.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认识、计算;空间位置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2. 教学难点: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时间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教具展示数学知识。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第二单元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时间和空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演示:通过实物或教具演示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演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及运算定律;演示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演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第二单元的练习题。
2. 预习第三单元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第二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校:姓名:时间:数学教学计划(四年级数学)学校姓名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
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认识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3、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5、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分数:______ 小数:______
分数:______ 小数:______
分数:
32 100
0.32 小数:
1
+
0.6 =
1.6
3
+
0.3 =
3.3
填小数
1
+
0.7
=
1.7
2 +
0.9
填一填
+
0.05
=2.95
练一练:课本P4
看图写出分数和小数。
分数:
6
10
小数: 0.6
读出下面的小数,并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小数
把“1”平均分成10份
分数
3 其中的3份是 10
,
也可以表示0.3。
小数
把“1”平均分成100份
分数
1
1 其中的1份是 100 ,
也可以表示0.01。
小数
把“1”平均分成100份
23 其中的23份是( 100 ),
也可以表示( 0.23)。
1 10=0.1ຫໍສະໝຸດ 1 100=0.01
1 1000
想一想:
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 1 0.001 份是( ) ,也可以表示( )。 1000
59 其中的59份是( 1000),也可以 表示(0.059)。
1.把下图中涂色的部分分别用 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分数: 7
10
小数: 0.7
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
分数:______ 小数:______
=0.001
分母是10、100、1000 ‥‥‥的 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 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 一‥‥‥分别写作0.1、 0.01、0.001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分类》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导语】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认识了⼀些⽴体图形、平⾯图形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主要是让学⽣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些图形进⾏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教案 教材分析: 学⽣在四年级之前已经认识了长⽅体、正⽅体、圆柱、长⽅形、正⽅形、三⾓形、圆等图形,这些知识在学⽣头脑⾥是零散的。
本节课是在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对这些学过的图形进⾏整理归纳,把这些图形练习在⼀起,建构初步的图形知识体系,培养学⽣⽐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
同时通过学⽣动⼿操作,发现三⾓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利⽤⽣活实例,让学⽣认识到三⾓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活中的应⽤。
教学⽬标: 知识⽬标: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常⽣活中的应⽤。
情感⽬标:在图形的认识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应⽤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
技能⽬标: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图形按⼀定的标准分类。
教学重点: 能够按照⼀定的标准对图形进⾏分类。
教学难点: 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形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 由硬纸⽚做成的各种平⾯图形,长⽅体、正⽅体、圆柱、球等⽴体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引⼊新课。
展⽰课件,提问: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哪些图形? 教师根据学⽣回答画出或找出相应的图形模型。
想⼀想:你能不能根据各图形的特征进⾏分类呢?教师板书课题:图形分类 (⼀)分⼀分:让学⽣独⽴尝试分类,采⽤标号的⽅式进⾏。
(也可以画出图形来分类)。
并与同桌交流分类的⽅法。
汇报与交流:分⼩组汇报分⼏类及分的理由。
⽴体图形和平⾯图形 (1)⽴体图形; (2)平⾯图形的长⽅形、正⽅形、三⾓形和平⾏四边形(线段围成的)。
师:刚才我们分出的平⾯图形还能再分类吗?试⼀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1《小数的意义(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1《小数的意义(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点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一些小数的概念,但他们对小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与分数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点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难点: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小数卡片、计数器、练习题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数学实验室,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价格。
学生可以提出使用分数或者整数来表示价格,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入小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例子,如1元等于100分,1角等于10分,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小数卡片和计数器,进行小数的读写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第二单元练习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练习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数的前后顺序并能进行“多少比多少”比较。
2.能对数进行分解并理解数的组成。
3.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概念。
教学重点1.数的前后顺序。
2.“多少比多少”比较。
3.数的分解。
教学难点1.序数词的应用。
2.数的分解思维。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数字卡片。
3.数线。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教师手持数字卡片,对学生进行前后顺序的比较。
示范:“2和5,哪个数字更大?”要求学生举手回答并解释。
再类似验证中,多次引导学生将数字进行排序,练习前后相对比较。
体验数的组成1.教师出示图中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对组成的数字进行探究和分解。
2.学生自由组合数字卡片,构造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如31,65,99),将组合方法讲述出来。
3.教师根据学生上述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虚拟数的概念。
原始数的面貌1.教师根据数线出示数的位置,并进行数值的对比,说出数的大小。
2.学生自己计算比较练习(教师可能需要再引导中给出模拟的数值)。
“多少比多少”比较引导学生使用较熟悉的数字进行比较,如29比36多少,29比21多少等。
课堂练习1.完成教师出示的各种数值组合,如94+15=?等。
2.听教师的口算题,进行答题。
作业布置1.完成所提供数学作业,能进行数字的分解和运算,巩固新知。
2.根据所学课程对一段文字进行童话写作,要求在里面涉及数字的使用(如树干有十多个小鸟住在枝头上)。
教学反思在课程中,我尝试提供了多种实例分析,并以实际操作形式进行模拟,更好地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现实中的数值。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操作,并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现实气息。
在巩固新知方面,我采用口算方式进行练习,为更好的培养学生运算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比大小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小数的意义(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
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1.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绿点)2.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3.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的。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练习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图形分类》教学设计+反思+点评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图形分类》教学设计+反思+点评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图形分类》教学目标:1.经历对已学图形分类整理的过程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能把图形进行分类整理,认识图形的类别特征,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拼接小棒若干、小剪刀、长方形纸片若干、各类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溯源入境尝试疏通1.谈话引入:2.把班里的同学分成两组,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3.老师点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二、问津竞渡各显神通1.出示课本第20页主题图。
2.学生回顾一下每一种图形的名称。
3.学生按教师的要求独立操作进行分类。
4.两名学生分别展示不同的分类结果。
5.学生口述分类的过程和标准。
6.小结:在生活中对一些物品进行分类时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标准则由各种物品的共同特征决定。
(板书)7.谈话引入,教学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
(1)先让学生两人小组合作,用3根拼接小棒做一个三角形框架,拉一拉。
(2)两人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归纳小结三角形的特征。
(板书)(4)让学生两人小组合作,用4根拼接小棒做一个四边形框架,拉一拉。
(5)两人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6)学生归纳小结四边形的特征。
(板书)三、共济互补彼此沟通1.完成书本第21页练一练第2题。
2.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吗?3.观看视频。
四、踏浪求事融会贯通完成书本第21页练一练第3题。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动手操作。
3.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解说。
4.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远航活用触类旁通1.观看牙签桥的制作视频。
2.布置拓展性实践作业:小组合作用牙签搭一座桥,比一比谁的桥承重力最大。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
通过研究,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小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能够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质量等,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法的估算等。
通过研究,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七单元:认识方程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方程、天平游戏、猜数游戏、邮票的张数等。
通过研究,学生能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能够理解数量关系和运算定律,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本教材旨在通过具体情境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该单元通过生活情境和直观教具的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通过分类活动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第六单元“游戏公平”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在“综合应用”领域中,教材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良好情感。
重点和难点包括小数意义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小数的乘法运算、引导学生观察游戏中的规律,探索出等式的两个性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等。
全册六个单元共计67课时,其中第一单元占据了一定的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小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一)第2—3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进行操作来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的意义的过程。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际操作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事先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全班交流。
2、教师引入:在老师身上藏着一些小数呢~出示课件:体重48.5千克;身高1.57米;眼镜的厚度0.003米。
师提问:谁能来读一读这些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尝试读数,并思考。
3、再次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有关小数的信息,写出小数。
教师并强调写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4、师揭题:看来同学们既会读小数,又会写小数了,那这些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具体感知小数的意义。
1、师引导并提问: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是什么意思,请同学利用附页1,做一做,并进行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二)建立模型,体会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组交流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千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用分数表示千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 0.001米。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名称: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进位与借位运算;
2. 能够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进位与借位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教学准备:
1. 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小黑板、彩色粘贴纸、玩具小汽车、实物金、十位数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两个两位数的数,让学生计算其和与差,并回顾进位与借位的概念。
2. 学生口算并回答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二、引入新知(15分钟)
1. 教师将进位与借位的概念进行简单解释,利用小黑板上的图表进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几个进位与借位的运算示例,巩固概念的理解。
三、拓展运用(20分钟)
1. 学生分小组合作,使用彩色粘贴纸制作进位与借位的标志,如\。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33-34页第一课时《买文具: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借助人民币模型换单位,将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感悟转化思想;借助面积模型,经历探索简单小数乘整数乘法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
2.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借助乘法的意义、人民币模型和面积模型,理解小数乘整数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熟悉课题:小数乘整数,出示文具用品及价格图。
请学生发现价格特点,提出一个用小数乘整数解决的数学问题。
发现所提问题的共同点:都可以用小数乘法计算,都是求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是多少。
2.解决问题: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学生列算式:0.2×4=【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结合题目提问题,结合问题感受小数乘法的特点,为利用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做铺垫。
】二、讲授新课(一)师生共学1.计算:0.2×4=师:大家都知道0.2×4=0.8(元),那你能写出你计算的过程吗?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计算过程。
全班交流:方法一:利用乘法的意义将小数乘法转化成加法4个0.2元相加。
0.2+0.2+0.2+0.2=0.8(元)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为什么可以用加法计算?引导理解:我们可以把不会算的小数乘法转化成会算的整数乘法。
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方法二:利用人民币模型将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0.2元=2角2×4=8(角)8角=0.8元也就是0.2×4=0.8(元)师提问:为什么用人民币模型帮助计算呢?引导理解:用人民币换模型单位可以把不会算的小数乘法0.2×4转化成会算的整数乘法2×4=8。
2.理解面积模型法笑笑是这样做的,你能看懂吗?(出示面积模型法)师:笑笑是怎样利用面积模型帮助计算的?出示学习要求:(1)请学生同桌讨论交流,理解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数的意义(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2、小组交流: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平均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5.思考题:请学生思考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举例说明。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探究、善于发现。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善于用数据说话。
4.通过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深入讲解,突破难点
-针对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性。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学生做题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计算准确性,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平均数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平均数的概念,并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平均数的作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种一片太阳花》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种一片太阳花》第一课时种一片太阳花(第一课时)孟盖迪,丰庄镇张地小学教材分析:种植一片向日葵是单元3,花卉,2卷,4年级的主要文本。
这是一篇文字优美、意境隽永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关于住在机关四合院种植向日葵的“工人”的。
全文由四部分组成。
首先,它解释了种植向日葵的原因,然后写了向日葵从种子落地到一起开放的过程,然后写了一棵向日葵的寿命非常短,最后写了向日葵将在来年种植,这体现了人们对花的热爱和花对人们的启迪。
文章虽然短小,但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生物对人类精神的慰藉和心灵启迪。
学术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师生共同“披文入境”,感悟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指导学生品词品句地读书,使他们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独立学习本课的15个生词,并能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理解单词的含义。
2.能够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出示容易写错的字的笔顺及组词。
不耐烦不耐烦的汁液不能不滋长。
2.展示文字。
焦躁斑斓多姿花圃服侍缤纷五彩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炽热贪婪充沛兴旺发达繁荣昌盛三、播放mp3《种一片太阳花》,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关于太阳花的什么?我们院里种太阳花的原因。
描写太阳花开放的景象。
描写单独一朵太阳花。
四、课堂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板书:六、课后反思:个别词语个别学生还读不准,课下还要辅导。
禁字的规范性写的不好。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第一课时)(课件)
她们说得对吗?
有三筐桔子,平均每筐24个。 第一筐大于24个,第二筐大于 24个,第三筐小于24个。
我国不少城市规定:每名乘客可以免费带一 名身高不足120的儿童乘坐车、船。篮球运 动员姚明发现他女儿7岁时身高已知达到 160厘米,所以他建议把规定修改为160厘 米以下比较合理。
平均水平8
平均数变大
A:9米 B:37米 C:43米
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学以致用
大成小学校级田径队决定从明明和亮亮中选拔一人参加区级男子乙 组垒球比赛。
明明 亮亮
测试1 35米 42米
测试2 36米 40米
测试3 37米 43米
测试4 38米 41米
测试5 39米 9米
平均成绩 37米 35米
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谁参赛?
移多补少
一 二 三四 五
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六天的跳绳水平
个数 5 8 9 6 12
8
(5+8+9+6+12)÷5=8(个)
次数 个数
一二三四 7 9 10 6
第七天的跳绳水平 8
(7+9+10+6)÷4=8(个)
活动二
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七天跳绳水平 个数 7 9 10 6
第五次她可能跳了几下?平均数会 发生变化吗?
学以致用
大成小学校级田径队决定从明明和亮亮中选拔一人参加区级男子乙 组垒球比赛。
测试1 测试2 测试3 测试4 测试5 平均成绩 明明 35米 36米 37米 38米 39米 37米
学以致用
大成小学校级田径队决定从明明和亮亮中选拔一人参加区级男子乙 组垒球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图形分类
宜都市清江小学魏智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图形?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
你会给这些图形分类吗?试试看吧!
二、实践操作
1、小组活动:把上面的图形进行分类。
将学生分成4人活动小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将学具进行分类,每分一次,都要说明分类的依据和标准。
2、汇报交流:
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曲线围成线段围成
3、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各类图形的特点。
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了解各种图形的特性:
1、看一看,说一说:
生活中你见过运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吗?
桥上的三角形拉杆防盗门上的平行四边形墙壁上的四边形挂钩
2、用活动的长方形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架实验后得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这些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桌凳上的斜拉条,固定作用。
四、活动小结
对自己的活动表现自我评价,再谈收获。
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
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
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
平行四边形不稳固三角形具有稳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