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S促排卵方案的规范化应用

合集下载

促排卵药物的合理应用

促排卵药物的合理应用

正常饮食,增加体重,心理治疗
(Wiksten-Almströmer M, et al.2008 ; Berga SL, et al. 2003)
促排前人工周期治疗
GnRH脉冲治疗:首选
Gn:用于GnRH脉冲治疗失败者 起始剂量一般2 支/d (150 IU/d)
黄体支持
回顾性研究显示: GnRH脉冲治疗及Gn可使排卵率达93-97%,累计妊娠率达
47
宫内外同时妊娠
2021/3/10
B超:
宫内、右输卵管均见孕囊
48
宫内外同时妊娠,宫外间质部妊娠的处理
PCOS促排指南 (Vause TD, et al. Ovulation induction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 Obstet Gynaecol Can. 2010)
4. Gn:二线治疗 应密切监测,注意多胎妊娠及OHSS等并发症风险 (II-2A)
5.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CC抵抗、特别是并存其它手术指针PCOS (I-A)
流产
异位妊娠 黄体功能不全 出生缺陷 肿瘤……
2021/3/10
3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主要且严重的并发症(医源性)
总体发生率约20% 中度3-6%,重度0.5-2% 我院2006-2011年IVF中、重度OHSS发生率<2%
2021/3/10
34
OHSS病理生理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直径在5~12cm之间 观察,对症处理,必要时 住院
重 度 明显的腹胀,腹水 直径大于12cm
和胸水,血液浓缩,
电解质紊乱,少尿
或无尿,严重者可 出现DIC,低容量性 休克。 2021/3/10

促排卵药物及综合应用方案

促排卵药物及综合应用方案

促排卵药物及综合应用方案促排卵药物是一类能够刺激卵巢产生卵泡和促进卵子释放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被用于帮助女性排卵,从而增加受孕机会。

并且,促排卵药物也可作为体外受精或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的辅助药物使用。

促排卵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如丽珠维丁。

这类药物能够模仿雌激素对卵巢产生的信号,进而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这类药物可以模拟妊娠早期胎盘释放的激素,刺激卵巢排卵。

3. 黄体生成激素(LH):如人脑促性腺激素。

此类药物模仿我们自身大脑产生的激素,以刺激卵巢产生并释放卵子。

4. 促黄体生成激素(LH-RH):如促黄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这类药物可以刺激下丘脑产生和释放LH和HCG激素,进而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

针对不同情况和需求,促排卵药物可以与其他辅助药物和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最佳的受孕效果。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综合应用方案:1. 诱导排卵:对于那些由于排卵障碍而导致的不孕不育问题,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医生可能会使用SERMS药物来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

在这种情况下,服药周期通常持续5至10天。

2.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一种通过将精液直接注入女性子宫来促进受孕的技术。

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医生可能会使用促排卵药物来确保女性有良好的排卵情况,并在预期时间内进行授精。

3. 体外受精(IVF):体外受精是最常见的辅助生殖技术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女性的卵子和男性的精子在实验室中结合,然后将受精卵转移到女性的子宫中。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多种促排卵药物来刺激卵巢产生多个卵泡,从而提高受孕成功的机会。

4. 卵巢镜下取卵:对于那些需要捐卵或受精卵供体的患者,医生可能会使用促排卵药物来刺激卵巢产生大量的卵泡,从而提高卵子提取的数量。

然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例如,过度刺激可能导致多胞胎妊娠的风险增加,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胃痛、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促排卵药物及综合应用方案

促排卵药物及综合应用方案

促排卵药物及综合应用方案一、概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促排卵药物在辅助生殖技术(ART)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促排卵药物主要通过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促使卵巢产生和释放卵子,从而提高受孕几率。

本文将对促排卵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综合应用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广大患者了解促排卵药物的作用及其在生育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 促排卵药物的定义和作用促排卵药物是一种用于治疗不孕症和促进女性排卵的药物,它们通过模拟正常月经周期中卵巢释放卵子的生理过程,帮助患者实现排卵,从而提高受孕机会。

这类药物通常包括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等成分。

促排卵药物是一种用于治疗不孕症和促进女性排卵的药物,它们通过模拟正常月经周期中卵巢释放卵子的生理过程,帮助患者实现排卵,从而提高受孕机会。

这类药物通常包括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等成分。

hCG是一种由胎盘分泌的激素,可以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和准备受精卵着床。

在促排卵治疗中,医生会使用人工合成的hCG来模拟自然的hCG分泌,从而刺激卵巢排放更多的卵子。

LH是一种调节卵巢功能的关键激素,它可以刺激卵泡成熟并促进卵子的释放。

在促排卵治疗中,医生会使用人工合成的LH来模拟自然的LH分泌,从而促使卵巢排放更多的卵子。

FSH是另一种调节卵巢功能的激素,它可以刺激卵泡生长和发育。

在促排卵治疗中,医生会使用人工合成的FSH来模拟自然的FSH分泌,从而促使卵巢排放更多的卵子。

促排卵药物通过模拟正常月经周期中卵巢释放卵子的生理过程,帮助患者实现排卵,从而提高受孕机会。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监测方案,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达到预期效果。

2. 促排卵药物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现状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促排卵药物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促排卵药物主要包括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等。

PCOS病人促排卵的策略

PCOS病人促排卵的策略
• PCOS患者促排卵过程中的特点是小剂量使用药物则卵泡内小卵泡的 募集增加,卵泡选择障碍,小卵泡过多,无优势卵泡形成;一旦超过 某一阈值,易出现同时有多个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剧增,易出现 OHSS,,多胎妊娠,宫内外同时妊娠等不良情况。
• 医生应耐心,摸索到患者的激素阈值。
促排卵方案
• 诱导排卵的方案
PCOS病人促排卵的策略
内容
PCOS的定义和病生理特点 PCOS诊治标准的专家共识 PCOS病人的促排卵治疗 重组产品在PCOS病人中的应用
定义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生殖 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是引起不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育龄期妇女患
– 单用CC – CC+hMG,FSH – 单用hMG/FSH:递增或递减方案
• 超促排卵的方案
– 长方案 – 超长方案 – 短方案 – 拮抗剂方案
促排卵方案主要目的及原则:
诱导排卵OI
目的获得单一成熟卵泡
✓ 无排卵病人 ✓ PCO 〔WHO type II〕 ✓ WHO type I
✓IUI
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COH〕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理论
正常排卵机制_卵泡期
非长促性腺激素依赖生
促性腺激素依赖生长
在被募集的这一群卵泡中,一般只有 一个被选中成为优势卵泡能够最后发 育成熟,此称为优势卵泡的选择!
关于卵泡选择的机理,目前公认的是 “FSH阀值〞和“FSH窗口〞学说
始基卵泡 大批始基卵泡 早期窦 状卵泡
用于CC促排卵无效者 月经周期第3-5天开始使用CC50-100mg/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月经紊乱、不排卵、多囊卵巢和超重等。

PCOS的诊断标准近年来已经得到更新,采用了Rotterdam标准,即需要满足以下任意2项:①卵巢体积增大或卵泡数增多,②临床或生化表现提示高雄激素血症,③月经紊乱。

针对PCOS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因此,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十分必要。

下面将对PCOS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诊断1. 详细询问病史对于女性患者,医生需要跟她详细询问她的月经史、妊娠史、肥胖史、家族史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判断是否有PCOS的可能。

2.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睾酮、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乳酸脱氢酶、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检查项目。

3. 影像学检查主要检查卵巢体积、卵泡数目、超声图表现等。

治疗1. 调节生活方式在治疗PCOS的过程中,调节生活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建议患者加强体育锻炼、控制饮食、减轻体重、避免暴饮暴食等,以此来提高身体代谢水平,降低发生代谢疾病的风险。

2. 药物治疗①口服避孕药:可以恢复月经规律,降低雄激素水平,缓解症状,但存在静脉血栓、头痛、恶心和乳房疼痛等副作用。

②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例如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促进排卵。

③抗雄激素药:例如地诺孕酮可以抑制雄激素分泌。

3. 手术治疗对于存在子宫内膜增生或癌变的患者,可以采用子宫切除术或者卵巢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方法。

总之,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PCOS的诊断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而治疗则需要采用调节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等综合性的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失调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多囊卵巢、高雄激素水平和慢性无排卵。

PCOS患者常伴有月经紊乱、不孕、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症状。

规范化诊治PCOS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诊断、治疗和预防三个方面对PCOS的规范化诊治进行阐述。

1. 诊断(1)明确诊断标准:PCOS的诊断标准主要有欧洲人协会(ESHRE)2018年指南和美国妇产科学院(ASRM)2003年指南两种。

ESHRE指南强调了血清雄激素(如睾酮、脱氢表雄酮)、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比值、超声检查等指标的重要性,同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高雄激素、长期无排卵和多囊卵巢。

ASRM指南则更加强调月经紊乱、多囊卵巢和排除其他疾病的重要性。

(2)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了解患者的月经史、月经周期、经血量以及是否存在多毛症等临床表现,并检查身高、体重、腰围、性征发育、多毛症程度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如血糖、胰岛素、脂质谱、肾功能等)、内分泌指标(如FSH、LH、雄激素、泌乳素等)和病理生理学指标(如超声检查等)。

2. 治疗(1)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是PCOS治疗的基础,旨在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

应推荐低GI(糖指数)饮食,减少高GI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适当限制总热量和脂肪摄入。

体育锻炼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150分钟,强度中等至高强度。

(2)药物治疗:- 避孕药物:避孕药物是常用的治疗PCOS的药物之一,能够通过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雄激素水平和改善月经紊乱等途径起到治疗作用。

常用避孕药物包括环孕烷炔醇和炔诺孕酮等。

- 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抵抗是PCOS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故胰岛素增敏剂具有治疗作用。

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

- 雄烯醇类药物:雄烯醇类药物具有抗雄激素效应,能够减少雄激素水平、改善多毛症等症状。

三种促排卵方案在PCOS患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三种促排卵方案在PCOS患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三种促排卵方案在PCOS患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促排卵方案在PCOS患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人工授精助孕PCOS患者160对,依据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将其分为三组,A组采用来曲唑、B组为促性腺激素、C组采用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

比较三组不同方案的临床效果。

结果:比较优势卵泡直径大于14毫米的个数,B组最高,其次为C组,A组最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C组临床妊娠率36%显著高于A组的24%和B组的28%,差异显著(P<0.05)。

结论: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方案进行促排卵,其临床妊娠率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促排卵方案;PCOS患者;人工授精;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5-0077-0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属于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在5%~10%之间。

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导致排卵功能障碍[1]。

主要临床症状为月经不调、不孕,伴有多毛、痤疮等。

宫腔内人工授精是指用以非性交的方式将丈夫精液注入妻子宫腔内,致使女性妊娠的一种助孕手段。

本次实验通过三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应用于PCOS患者人工授精中,比较其临床效果。

具体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人工授精PCOS患者中选取160对,依据应用的促排卵药物进行分组:A组用以来曲唑(103周期),B组给予促性腺素(162周期),C组予以来曲唑联合促性腺素(187周期)。

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年龄(28.12±1.28)岁;最短不孕时间1年,最长不孕时间7年,平均不孕时间(4.68±1.18)年。

其中有118例为原发不孕,42例为继发不孕。

对比各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PCOS促排卵方案的规范化应用

PCOS促排卵方案的规范化应用

CC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多胎妊娠比较
CC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流产率比较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Issue 1, 2009,
Gns促排卵的临床指标评价

Gns应用的主要副作用是高取消率,多胎妊娠和OHSS风 险,因此作为第二线治疗。 在促排卵方案的比较中,Gns仍然是最有效的药物,但是 因为其过度刺激的风险,治疗剂量的调整必须是基于每天 监测的; 低剂量FSH方案的妊娠率与高剂量相似,但是多胎妊娠和 OHSS的风险是有限的;
White et al., 1996; Homburg and Howles, 1999;Calaf et al., 2003a

最近更严格的取消标准定在多于2枚直径14mm的卵泡; 多于3枚直径10mm的卵泡;多于3枚直径14mm的卵泡。
Farhi et al., 1996; Tur et al., 2001; Dickey et al., 2005
FSH方案优点:

LOD优点:

无创伤 可重复 方便,相对价廉
单卵泡发育和单胎率高 近期效果好 适应高雄、大卵巢、苗条者
FSH方案缺点:

LOD缺点:

多卵泡发育,取消率高 多胎妊娠率高 OHSS风险 适合IR、肥胖者


创伤性 昂贵 效果持续时间有限 一次性治疗
IVF治疗PCOS的临床指标评估
0
4.38(6/137)
4.79(8/167)
8.33(2/24)
0(0/6)
5.26(1/19)
4.41
5.84(8/137)
10.18(17/167)
4.17(1/24)

PCOS患者的促排卵治疗

PCOS患者的促排卵治疗

PCOS患者的促排卵治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孙海翔PCOS的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人群中为5%~10%,占无排卵性不孕的75%。

促排卵治疗主要方法有减轻体重或卵巢打孔恢复排卵,使用氯米芬(clomiphene,CC)、CC+二甲双胍、芳香化酶抑制剂或Gn促排卵,IVF的促排卵应用。

1、减轻体重最新统计数据表明[1],超重(BMI 25 to <30 kg/m2) 的发生率为10-37%,肥胖(BMI >30 kg/m2)的发生率为25-76%,超重或肥胖(BMI>=25)的发生率为20(中国)-90(美国、波兰)%。

PCOS患者多表现为腹型肥胖,即脂肪分布主要聚集在腹部,包括腹部内脏和腹部皮下区域。

Saleh等研究发现[2],肥胖PCOS患者减轻体重5%,89%可恢复规则月经,其中30%能自然受孕,并可改善血脂、高胰岛素和高雄激素血症。

纠正肥胖的主要措施有合理饮食、适度体育锻炼、用药物减轻体质量、以及腹腔镜胃旁路手术等。

超重的PCOS患者,降低体重对于排卵以及妊娠均有帮助,应作为一线治疗。

2、氯米芬(clomiphene,CC)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水平,通过竞争雌激素受体阻断内生性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刺激卵泡发育。

月经第5~9 日每日口服CC 50~100 mg ,可连用3~6个周期,观察有无排卵或妊娠。

对于CC耐药的PCOS患者可增加剂量。

Homburg R等[3]综述了5268名PCOS患者应用CC促排卵的临床结局,排卵率为73%,妊娠率为36%,分娩率为29%,CC抵抗率为27%,多胎妊娠率为3%。

氯米芬应用的弊端为影响子宫内膜发育、氯米芬抵抗、多胎妊娠。

氯米芬促排卵有效,为促排卵一线治疗,应告知有多胎的风险。

3、甲福明(二甲双胍,meformin)属于双胍类降糖药,是目前治疗PCOS胰岛素抵抗的的一线药物。

普通人群IR 发生率约10% ~25%,PCOS患者IR发生率约50%~70%。

多囊促排方案

多囊促排方案

多囊促排方案第1篇多囊促排方案一、方案背景鉴于当前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日益增多,为帮助患者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育几率,特制定本促排方案。

本方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医学指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旨在提供合法、合规、人性化的促排治疗方案。

二、方案目标1. 调整患者生活方式,改善代谢紊乱症状。

2. 恢复患者正常月经周期,提高排卵率。

3. 降低并发症风险,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4. 提高生育成功率,满足患者生育需求。

三、治疗方案(一)生活方式调整1. 饮食管理: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膳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油腻、高热量食物摄入,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2. 运动锻炼:鼓励患者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 睡眠质量:保证患者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4. 心理调适: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二)药物治疗1. 促排卵药物:根据患者病情及生育需求,选择合适的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来曲唑等。

2. 代谢调节药物:针对患者代谢紊乱症状,可选用二甲双胍、奥利司他等药物。

3. 激素替代治疗:对于闭经患者,可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如口服避孕药、黄体酮等。

4. 中医治疗:根据患者体质,可选用中药调理,改善症状。

(三)监测与评估1. 定期监测: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体重、血糖、血脂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2. 月经周期监测:观察患者月经周期变化,评估排卵情况。

3. B超监测:定期进行B超检查,了解卵巢形态、大小及卵泡发育情况。

4. 性激素水平监测:定期检测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评估内分泌状态。

(四)辅助生育措施1. 人工授精:对于男方因素导致的不孕,可考虑人工授精。

2. 试管婴儿:对于促排卵治疗后仍无法自然受孕的患者,可推荐进行试管婴儿治疗。

四、风险预防与处理1. 药物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多囊促排方案

多囊促排方案

多囊促排方案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主要特征为卵巢多囊、排卵障碍和高雄激素水平。

PCOS患者常常面临不孕的困扰,然而,通过多囊促排方案,许多患者可以成功地实现排卵和生育。

本文将介绍多囊促排方案的原理、适应症、具体实施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一、多囊促排方案的原理多囊促排方案主要通过控制患者的激素水平和促进排卵来治疗PCOS。

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激素调节:通过服用口服避孕药或其他抗雄激素药物来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并恢复卵巢功能的正常周期。

2. 促排卵药物:在患者的月经周期的特定时间内,使用促排卵药物,如口服的克罗米芬或注射的人工促排卵药物,以刺激卵巢发育和排卵。

3. 监测卵泡生长:通过超声波监测,追踪卵泡的发育和生长情况,以确定最佳的排卵时机。

4. 促排卵触发:当卵泡生长到一定大小时,注射促排卵药物,以促使卵泡破裂并释放卵子。

5. 排卵期性行房:在预定的时间内进行性行为,以增加受孕机会。

二、多囊促排方案的适应症多囊促排方案适用于以下情况的患者:1. 长期未排卵:患者伴有月经不规律、周期长或长期未排卵的症状。

2. 不孕问题:持续一年以上的不孕问题,无其他不孕原因的排查发现。

3. PCOS诊断:患者经过检查和相关筛查,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三、多囊促排方案的实施步骤以下是一般的多囊促排方案实施步骤,具体方案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调整:1.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病史记录,包括月经周期、排卵情况、雄激素水平等。

2. 激素调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激素调节药物,并指导患者按时服药。

3. 促排药物使用:在确定治疗开始的周期内,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使用促排卵药物,并定期进行超声波监测。

4. 促排卵触发:当卵泡达到可触发排卵的大小时,注射促排卵药物。

5. 性行为:根据排卵日期,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性行为指导,以增加受孕机会。

6. 进行妊娠测试:在预计的受孕周期后,进行妊娠测试,确认是否成功受孕。

多囊促排方案

多囊促排方案

多囊促排方案多囊促排方案是一种针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的治疗方案,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排卵功能,增加怀孕机会。

本文将从多囊促排方案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方案原理多囊促排方案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内分泌环境,破解多囊卵巢综合症对正常排卵的阻碍。

具体原理如下:1. 调节雄激素水平: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常伴随着雄激素水平升高,影响排卵。

通过使用降低雄激素水平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药物等,取消对排卵的抑制。

2. 促进卵泡发育: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常伴随着卵泡发育不全,无法达到正常排卵所需的大小和数量。

采用促排卵药物,如诺爱力视、促性腺激素等,刺激卵泡生长,增加排卵机会。

3. 辅助排卵和监测:在患者使用促排卵药物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超声监测和血液激素检测,以确定卵泡发育情况和确定最佳排卵时间。

在卵泡发育成熟后,使用触发剂促使排卵,并在此后的时间内进行性生活或进行人工授精等技术,提高怀孕机会。

二、方案步骤多囊促排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初步评估: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育史。

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激素检测、超声波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多囊促排方案。

2. 服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口服避孕药会作为第一线治疗药物使用,以调节内分泌环境。

在确定好治疗时间后,需要按时服药,坚持治疗。

3. 促排卵治疗:在服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征和检查结果,在合适的时机开具促排卵药物,如诺爱力视、促性腺激素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超声监测和血液激素检测,以确定卵泡发育情况和确定最佳排卵时间。

4. 排卵触发和性生活:当卵泡发育成熟后,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最佳排卵时间,并使用排卵触发剂促使排卵。

在排卵后的48-72小时内,患者可以进行性生活,提高受孕的机会。

5. 随访和复诊:在促排卵过程结束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了解治疗效果和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多囊促排卵方案

多囊促排卵方案

多囊促排卵方案引言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紊乱疾病,特征性的表现是两侧卵巢增大并伴有多个囊肿的形成。

PCOS患者常伴有排卵障碍,导致不孕问题。

为了帮助这些患者实现梦寐以求的怀孕愿望,针对多囊促排卵的治疗方案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多囊促排卵方案的一般流程和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流程多囊促排卵方案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患者评估:在开始治疗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身体检查、病史询问、血液检查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等。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患者的基本状况,了解她们的体征、症状以及可能的并发症,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于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排卵功能非常重要。

这包括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合理运动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调整患者的内分泌平衡,提高排卵率。

3.促排卵药物治疗:促排卵药物是多囊促排卵方案的核心。

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包括口服排卵药物(如醋酸地塞米松、克罗米芬)和注射类促排卵药物(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促卵泡激素等)。

这些药物可刺激卵巢释放卵泡,促进排卵。

4.排卵监测:为了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排卵监测。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经超声波观察卵巢排卵泡的生长情况、血液中黄体生成素的监测以及基础体温的记录等。

这些监测方法可以反映卵巢的排卵功能,帮助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5.受精和妊娠:在确认排卵发生后,患者可以选择进行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等辅助生殖技术,以增加怀孕的机会。

成功受精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妊娠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常见的治疗方法•口服排卵药物:醋酸地塞米松和克罗米芬是常用的口服排卵药物。

它们能够干扰雌激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促使卵巢释放卵泡。

醋酸地塞米松通常用于治疗无排卵症,而克罗米芬主要用于治疗排卵障碍和不孕症。

口服排卵药物使用简单方便,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少的副作用。

•注射类促排卵药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MG)和人促卵泡激素(FSH)通常被使用在注射类促卵药物中。

三种促排卵方案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临床观察

三种促排卵方案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临床观察

三种促排卵方案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临床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长期不孕,伴有多囊卵巢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目前,PCOS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患有PCOS的不孕患者,希望能够通过促排卵治疗来实现怀孕的愿望。

本文旨在讨论三种不同的促排卵方案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PCOS所致不孕的临床观察。

一、研究目的PCOS导致不孕是因为卵子无法正常排出卵巢,通过促排卵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排出成熟的卵子,提高自然受孕的机会。

而联合IUI可以将精子直接输送到子宫内,增加受孕的几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联合IUI治疗PCOS所致不孕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PCOS诊断标准的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 分组: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单纯促排卵治疗、促排卵联合IUI治疗和促排卵联合IUI加强治疗。

3.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促排卵治疗,其中单纯促排卵组患者接受口服促排卵药物治疗,促排卵联合IUI组患者在促排卵的基础上进行IUI治疗,促排卵联合IUI加强组在联合IUI治疗基础上加强辅助治疗。

4. 观察指标:观察各组患者的排卵情况、卵泡生长情况、黄体生成情况、怀孕率、临床妊娠率及不良反应情况。

四、讨论通过对三种不同促排卵方案联合IUI治疗PCOS所致不孕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促排卵联合IUI加强组在排卵情况、怀孕率和临床妊娠率上均优于其他两组,说明联合IUI治疗可以有效提升不孕患者的受孕几率。

也需要重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合理的调整用药方案可以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五、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促排卵联合IUI加强治疗PCOS所致不孕的疗效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排卵率、怀孕率和临床妊娠率。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加强不良反应的管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囊试管用短效长方案

多囊试管用短效长方案

多囊试管用短效长方案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患者常常伴有排卵障碍和不孕症。

试管婴儿技术(IVF)是一种常见的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帮助PCOS患者实现生育愿望。

在多囊试管婴儿治疗中,短效长方案是一种常用的方案,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短效长方案是一种较为简单和经济的多囊试管婴儿治疗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步骤是:首先,通过使用口服避孕药来抑制患者的卵巢功能,以减少卵泡的发育。

接下来,患者需要注射促排卵药物来刺激卵巢发育,增加卵泡数量。

然后,再次注射促排卵药物以触发卵泡成熟,并进行卵巢穿刺采集卵子。

最后,将卵子与精子体外受精,并将受精卵移植回子宫内,希望能够成功着床并实现妊娠。

相对于其他试管婴儿治疗方案,短效长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该方案的周期相对较短,减少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其次,因为不需要使用高剂量的促排卵药物,所以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风险相对较低。

此外,短效长方案的费用也相对较低,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来说更加可行。

然而,短效长方案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使用较低剂量的促排卵药物,卵子的数量可能较少,从而降低了受精和着床的概率。

其次,由于不完全抑制卵巢功能,容易导致卵巢过度反应和卵巢早衰。

这些问题可能会增加治疗失败和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提高短效长方案的成功率,医生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卵巢反应,调整促排卵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以获得更好的排卵效果。

其次,密切监测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此外,通过辅助技术如胚胎培养系统的应用,可以筛选出高质量的胚胎,提高移植成功率。

总而言之,短效长方案是一种常用的多囊试管婴儿治疗方案,适用于PCOS患者。

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通过合理调整和监测,可以提高其成功率。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囊试管婴儿治疗将为更多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卵巢多囊,导致月
经不规律、高雄激素和高胰岛素水平、不孕不育等症状。

有效的诊治可以改善患者的生育
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减少了许多潜在的并发症。

规范化的诊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早期检测和预防
对于有PCOS可能的女性,如家族中有人患有该病等,需要加强对其的早期筛查。

主要的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检查、血液生化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

二、治疗月经不规律
月经不规律是PCOS的常见症状之一,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口服避孕药物、其他激素替代疗法等。

其中,生活方式改变是治疗PCOS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改变生活方式,达到减轻症状、改善身体健康的效果。

三、控制体重和胰岛素水平
PCOS的患者多有超重或肥胖的情况,而体重的控制可以缓解症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胰岛素敏感度差也是PCOS的一个特征,因此控制胰岛素水平也是治疗的关键之一。

控制胰岛素水平的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胰岛素替代疗法等。

四、治疗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是PCOS的另一个常见症状之一,对于想要怀孕的患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生育医学辅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规范化的PCOS诊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重点,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意识,采取生活方式改变等手段,以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疾病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线
小剂量FSH递增方案诱导排卵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
第二线
辅助生殖技术—— IVF / IVM
第三线
体重控制是PCOS促排卵的优先步骤
减轻体重是PCOS伴肥胖患者的第一线治疗;理想的体重 减轻至少要达到5%;
肥胖除了伴发其它的风险,如冠心病和糖尿病,同时影响 妊娠结局;
我们目前对药物促排卵前的体重控制还强调得不够充分和 积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超监测卵泡
CC和AI的作用机制比较
FSH
CC
EERR
EERR
E2 FSH
EERR EERR
E2
AI
Day 5 CC
Day 5 AI
From Homburg, R
CC和AI的作用机制比较
CC抵抗的标准定在150mg/天×5天,无优势卵泡生长;这 个剂量可导致75%的排卵。
一般促排卵周期应达到6个周期的时间,累计6个周期的活 产率可达到50-60%。
副作用较少,多胎率<10%, OHSS罕见。内膜和宫颈粘液的 问题没有证明影响妊娠。B超监测和黄体酮支持并不是必须 的。
Claman, P.,et al. Fertil Steril 2004, 82(1): 13-6. Eijkemans MJ, et al, Hum Reprod 2003;18:2357–2362.
Homburg R. Hum Reprod. 2005;20:2043–2051. Human Reproduction 2008; 23, No.3 pp. 462–477
促排卵治疗的基本方案
克罗米芬或来曲唑
HCG B超复查
补佳乐
黄体酮
HMG↓ ↓ ↓ ↓ ↓
+--+--+--+--+--+--+--+--+--+--+--+--+--+--+--+--+--+--+--+--+--+--+--+
Days 7
7
低剂量FSH递增方案
低剂量FSH递增方案的使用原则
推荐Gns的起始剂量为37.5 IU-50 IU / 天; 坚持起始剂量持续的时间至少为14天;. 递增剂量不大于起始剂量的50%; Gns的促排卵周期通常不应超过6个; 低剂量方案对PCOS的治疗虽然效果很好,但是仍然要小心控制其
使用的安全性; 使用该方案时必须严密监测卵巢反应,以降低并发症; 取消周期的原则必须在刺激开始前告知患者并取得同意; 清醒认识到该方案不可能完全杜绝多胎妊娠和OHSS的风险; 因为显著升高的OHSS和多胎妊娠风险,患者的不便和价格等原
因,不推荐在PCOS的Gns方案中使用GnRH-a降调。
PCOS促排卵方案的规范化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
刘嘉茵
内容提要
PCOS治疗方案的共识要点解读 PCOS促排卵方案的疗效评估 PCOS促排卵方案的安全规范
PCOS合并不孕的治疗方案国内外共识
体重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 克罗米芬诱导排卵 芳香化酶抑制剂诱导排卵 胰岛素增敏剂
Human Reproduction 2008; 23, No.3 pp. 462–477
CC和FSH的妊娠率比较
CC和FSH的多胎妊娠比较
CC和FSH的流产率比较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Issue 1, 2009,
PCOS促排卵+IUI的临床指标比较
Aghssa et al, 2007 HOMBURG R, Human Fertility, March 2008; 11(1): 17 – 22
CC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多胎妊娠比较 CC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流产率比较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Issue 1, 2009,
Gns促排卵的临床指标评价
Gns应用的主要副作用是高取消率,多胎妊娠和OHSS风 险,因此作为第二线治疗。
在促排卵方案的比较中,Gns仍然是最有效的药物,但是 因为其过度刺激的风险,治疗剂量的调整必须是基于每天 监测的;
低剂量FSH方案的妊娠率与高剂量相似,但是多胎妊娠和 OHSS的风险是有限的;
克罗米芬抵抗的发生,多归因于游离睾酮升高、高胰岛素 血征、糖耐量异常、肥胖的情况,体重控制后可以很好地 改善卵巢反应和排卵;
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需注意到体重正常妇女的腹型肥胖;
Human Reproduction 2008; 23, No.3 pp. 462–477
CC促排卵的临床指标评价
CC仍然是PCOS促排卵的第一线药物,可以获得每周期7580%的排卵率,22%的妊娠率,但是仍然有15%的患者存 在CC抵抗, 50%的患者仍然不能获得妊娠。
妊娠率 %
流产率 %
宫外孕率 %
多胎率 %
PCOS
15.77* (70/444)
30* (21/70)
8.57* (6/70)
非PCOS
10.45 (261/2497)
6.84 (18/261)
1.89 (5/261)
12.86* (9/70)
4.21 (11/261)
* P < 0.05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
FSH
ER
ER
E2 FSH
ER ER
E2
Day 10 CC
Day 10
AI
From Homburg, R
CC 和 AI 的临床结局比较
周期数 妊娠率 流产率 双胎率 活产率
(%)
(%)
(%)
(%)
CC 5268 1909(36) 827(20.4)
3224(79.5)
AI
1102
368(33.4) 99(27.3) 2(0.5)
各促排卵方案IUI的临床指标比较
自然 周期
CC
CC+HMG
HMG
来曲唑
来曲唑 +HMG
妊娠率 % 流产率 % 双胎率 % 宫外孕率 %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Issue 1, 2009,
低剂量递增的诱导排卵方案
3
1 2
3.5 4 2.5
3 1.5
3
1 2
3.5 4 2.5
3 1.5
3
1 2
3.5 4 2.5
3 1.5
37.5-50 IU 14
75-100 IU 112-150 I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