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作业 卢芳芳 耿纪鹏 201101010022

合集下载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老师:耿纪朋学生:徐珍珠学号:0147对考古学的认识考古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它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期和王朝时期。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国家多从属于人类学,也有划归艺术史的。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考古学的产生有长远的渊源,但到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作为一门近代的科学,考古学有一套完整、严密的方法论。

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球上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都曾经创造和正在创造着各自不同的文化。

其中,考古学文化便是他们的祖先曾经创造的古代文化。

对世界各地不同的遗址、墓葬、建筑群、文字、雕刻等等考古学文化的探索、调查和研究,复原各民族的古代社会、追溯各民族在史前和历史上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研究这些考古学文化,人们会发现,各民族对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都有自己的贡献。

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则限于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两者的界线在于文字的发明。

世界各地,文字的发明有早有晚,所以各地区史前考古学的年代下限和历史考古学的年代上限各有不同。

考古学研究是一个整体,田野调查发掘和室内整理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截然分割。

但是,由于调查发掘工作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而且还使用许多特殊的器材和设备,又要广泛采用自然科学的手段,这就使得田野考古学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考古学按手段来分,可以分为田野考古学、水下考古学.其他分支:类型学、考古学史、古文献学、纹章学、考古地磁学、纸草学、金石学、古文字学、考古年代学.考古学已有多种研究方法,如通过遗址、墓葬中出土的植物、动物骨骼等来分析人类的主食结构;通过对出土器物中的食物残留来推断其食物组成;通过对出土生产工具的门类、用途等的分析来研究其耕作方式,从而对其作物种类做出判断等等。

大学考古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考古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考古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历史文献B. 古代艺术品C. 古代遗址和遗物D. 现代建筑2. 以下哪项不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A. 地层学B. 类型学C. 统计学D. 口述历史3. 考古学中的“三期说”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李济B. 郭沫若C. 张光直D. 陈梦家4. 考古发掘中,以下哪种工具不常用于挖掘?A. 手铲B. 刷子C. 锤子D. 镐5. 以下哪个遗址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A. 半坡遗址B. 龙山文化遗址C. 良渚文化遗址D. 殷墟6. 考古学中,对古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分析主要依据什么?A. 遗物的年代B. 遗物的类型C. 遗物的分布D. 遗物的材质7. 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研究的分支学科?A. 古生物学B. 古人类学C. 古环境学D. 古文献学8. 考古学中,对古代墓葬的发掘通常遵循什么原则?A. 先挖后研究B. 先研究后挖C. 边挖边研究D. 随意挖掘9. 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中常用的年代测定方法?A. 碳-14测年法B. 热释光测年法C. 树轮年代学D. 地质年代学10. 以下哪个遗址的发掘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有重要意义?A. 马王堆汉墓B. 秦始皇陵C. 敦煌莫高窟D. 故宫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考古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复原古代社会生活B. 研究古代文化发展C. 寻找古代神话传说的证据D. 探索人类起源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考古发掘的结果?A. 遗址的保存状况B. 考古学家的技术水平C. 气候条件D. 社会政治环境3. 考古学中,以下哪些是研究古代人类行为的重要方法?A. 遗物分析B. 遗址布局分析C. 地层分析D. 人类学研究4. 以下哪些是考古学中常见的遗物类型?A. 陶器B. 石器C. 金属器D. 纺织品5. 以下哪些是考古学中常用的遗址分类?A. 居住遗址B. 墓葬遗址C. 宗教遗址D. 工业遗址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上耿纪朋老师考古学有感2 多鹏飞 2011010101621 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

上耿纪朋老师考古学有感2  多鹏飞  2011010101621 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

中国考古学通论课感想
杜鹏飞0162 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
考古和考古学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通过上了耿纪朋老师上的中国考古学通论的课后我明白了,考古学并非单一的一门学科,而是结合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古人类学等各个学科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所以想学好考古学有一定的的难度,不光是在课堂上的学习,在课下对知识的积累和书籍阅读,甚至生活的体验都对这门课程拥有着促进的作用。

汉语的考古学来自于欧洲,而欧洲各国文字中的考古学都源于希腊文的、在古希腊泛指古代史的研究。

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柏拉图就使用这个希腊文的单词来指古代史的研究。

这个词在一段时间内很少使用,在17世纪时又被重新使用,用以表示古物和古迹的研究。

17、18世纪的主要指的是古物中的美术品,到了19世纪才泛指一切古物和古迹。

考古学的种类有很多,有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考古学,古文字学和铭刻学,航空考古学,水下考古学等很多种门类,充分说明了考古学中包含的内容丰富,需要的知识与技术支持面广。

在学习了第一节课的知识后,我通过课后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明白了考古学研究的方向和最终目标,在于用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阐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因此,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历史研究。

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着自己的历史,当然也都非常重视自己历史的研究,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拥有者深厚历史底蕴的国家,我们的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尤其应该重视对自己国家民族历史的研究。

这就和考古学这门学科拥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学好这门课程是相当重要的。

楚地盛出漆器原因试析_刘芳芳

楚地盛出漆器原因试析_刘芳芳

10.3969/j.issn.1000-7067.2013.02.002楚地盛出漆器原因试析*刘芳芳1,孙明利2(1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2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5)摘要: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漆工艺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属于这一历史阶段的漆器主要出土于两千多年前的楚国疆域之内。

楚地出土的漆器其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制作之精、分布之广,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

笔者拟从楚地的自然条件、铁制工具的广泛运用和思想意识的变革、漆器自身的诸多优点、楚墓的埋葬条件等几个方面,对楚旧地能出土数量庞大的漆器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楚地;盛出漆器;原因;分析Abstract:Warring States,Qin and Han period is one of the golden eras of lacqu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the unearthed lacquers belonging to this era were mainly in Chu area over2,000years ago.The lacquer's scale,sorts,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un-earthed in Chu area are far more than other regions.Here the autho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causes for a huge number of lacquers unearthed in Chu,from aspects such as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Chu area,extensive use of iron tools,many advantages of the lacquer,and burial conditions of Chu tombs.Keywords:Chu area;Abundant in lacquer;Causes;Analysis我国漆器制作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作业四毕晴晴

考古学作业四毕晴晴

考古学作业四毕晴晴姓名:毕晴晴班级:2011商业策划与广告本科二班学号:201101010575 指导老师:耿继鹏课程名称:考古学通论青铜器:司母茂鼎重量:875公斤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高度: 133厘米用途: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丁文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故为孝心。

朝代:商朝青铜器。

铅2.76%,其他0.9%。

司母戊鼎是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大方鼎青铜制,高133厘米,重875公斤,制作于商朝,出土于河南安阳。

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最为著名。

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

这件《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作品的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鼎的四个立面中心都是空白素面,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

这些兽面纹又称饕餮纹,是以虎、牛、羊等动物为原型,经过综合、夸张等艺术处理手法而创造出的一种神秘的动物形象。

鼎耳的侧面雕刻有两只相对的猛虎,虎口大张,共衔着一个人头。

这种恐怖的吃人形象,渲染出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感,以显示统治阶级的无上权威。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

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

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

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

中国考古学感想1

中国考古学感想1

——探索历史奥秘的学科姓名:夏春花学科:中国考古学通论指导老师:耿纪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有五千年之久。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朝代亦或是有着战功赫赫的伟人们,都是寥寥繁星中的一颗,而作为后世人的我们想要了解他们及他们时代的历史、经济、文化等等,只有通过当时所遗留下来的东西。

自然而然,我因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学习了《考古通论》,虽然至今为止只上了一节课,了解的只是一些常识,上课的时间并不长内容也不是很全面具体,但那并不足于影响一些我的感受和想法。

首先,由我介绍一下我这节课主要听讲的内容(虽然这些内容并没有老师所要传授我们的内容丰富):考古是一门学科,而且是很重要的对于历史探究的一门学科,它是根据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的历史。

研究的对象一般是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而那些没有经过人工加工的自然物品,那么必须确定它是和人类有关的或是可以反映人类的活动。

我们所要考究的对象又要分为:1、遗物;2、遗迹;3、遗址。

这三方面有一共同的特点便是“遗”,从字面上看就是遗留下来的,或是遗传下来的,总而言之是有经历一定的年代而到现在为止仍然可以使我们所考究的,仍可证实古代人类的一些现状的可移动性的器物、不可移动性的迹象及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的集合体。

在考古学中考古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考古文化指的是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的共同体。

一种考古文化,一般有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

考古文化中又包括:考古年代(相对年代及绝对年代)、年代的分期法(二分法、三分法和六分法)、研究方法(地层学、文化学和地层关系的研究);还有很多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比如:空中摄影、遥感勘测、地下勘测、分析鉴定技术、计算机技术、、、、、、虽然我国考古这条路上的很崎岖,也不是最先重视考古这一块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考古的崎岖道路上我国取得的成绩是相当不错的。

从宋代金石学的成立到清代金石学的兴盛,再到近代考古学的诞生和现代考古学的发展。

考古学通论(2) 林芳梅 指导老师:耿纪朋

考古学通论(2)  林芳梅   指导老师:耿纪朋

产品设计本科一班林芳梅201101010200指导老师:耿纪朋考古学通论----蒋琬墓祠绵阳是一个三国遗址众多的省市,从我知道的就有庞统墓祠、富乐山、蒋琬墓祠。

这次的考古学作业,我想好好介绍一下蒋琬墓祠。

蒋琬(约168-246年),字公琰,汉族人,祖籍零陵湘乡。

是一个有才之人,二十岁左右就已经知名与当世,赤壁之战后,跟随刘备入蜀。

得诸葛亮识才称赞他说:“蒋琬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而非平庸之辈。

他推行政务皆以安定百姓为根本,也不会用表面功夫来敷衍,希望主公能再三考虑。

”刘备向来很敬重诸葛亮,听他这么说之后,就不再追究蒋琬的过失。

后蒋琬忠心为刘备效命,诸葛亮过世后,蒋琬接替诸葛亮主持蜀汉朝政,为政遵循诸葛亮遗风,明察善断,循法治国,不喜阿顺,不听谗言。

故群臣悦服,乐于效命。

延熙九年(246)蒋琬卒于涪县,谥号为“恭”。

蒋琬卒后葬于涪城西山(今四川绵阳西山)。

蒋琬的祠门有盛赞蒋琬襄助诸葛亮扶助汉室功业和高尚情操的楹联:“小心自可襄诸葛,大度尤能恕二杨”。

蒋琬陵墓曾经一度荒废。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绵州知州李象昺与州绅熊丽堂,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蒋琬裔孙龙安知府蒋德钧先后作了修葺。

墓前有一通高2米的石碑,上书“汉大司马蒋恭侯墓”。

为李象昺所立,蒋德钧在墓后立“蒋恭侯墓”碑,往前直走就可看到神道碑,上刻有蒋琬生平简介,留诗一首:“语到仙云齿亦香,蒋侯祠墓并流芳。

小心自可襄诸葛,大度犹能恕二杨。

一代名臣留片壤,千秋知己属同乡。

零陵公辅长沙守,南国文光信有光”。

在其墓后面,还有光绪十六年(1890)春,蒋琬裔孙、龙安府(今四川平武县)知府蒋德钧所书“蒋恭侯墓”石碑一通。

其碑文正楷颜体、浑厚雄劲,被后世视为书法珍品。

神道两侧立有石翁仲、石马等石刻像。

地面建筑还有距墓半里的蒋恭侯祠三间,也是清道光年间所置。

原祠内历代楹联匾额比比皆是,大多出于名家之手,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墓葬文化精品早已随祠损毁,也有听说曾经被盗墓者所盗。

谈谈我心中的考古学

谈谈我心中的考古学

谈谈我心中的考古学姓名:陈少菁指导老师:耿纪朋学科:中国考古学通论在上大学之前,对考古学的理解很模糊,大部分的认识都是偶尔看中央十套的一些科学节目。

当时在我心目中单纯的就认为考古是一群科学家在探寻中国古代的历史遗迹,不是一件很值得注意思考的事。

直到上大学之后,知道我们学校造型与设计艺术系还有一个文物鉴定与修复的专业,好像这个专业和考古还有什么联系!使得我慢慢对考古学有了更深的兴趣!上了考古学通论课之后,我觉得考古是一个很有意义很能引发思考的工作,而成为一个考古学家就一定要对考古学有很深的理解!大家对考古学的定义肯定还不是特别理解!从现今通常使用的情形来看,考古学这一名词主要有 3种涵义。

第一种涵义是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第二种涵义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搜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第三种涵义则是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中华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要想清楚的了解古人们的一切就必须研究他们遗留下的物品,这使我们又回到了对考古学的研究上。

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

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组成。

考古学真是一门学问渊源的学科,我们应当用心好好学它!从古至今,科学家们一直在对古文化进行探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其研究的范围是古代,所以它与近代史、现代史是无关的。

虽然考古学的研究是以物质的遗存为依据,但作为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范围不限于物质文化,而是在于通过各种遗迹和遗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物质文化,也包括美术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

《考古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考古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考古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考古学: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物质文化遗存,通过发掘、分析和整理古代遗迹、遗物以探索和重建人类历史的科学。

2. C14测年法:C14测年法,又称放射性碳测年法,是考古学中常用的一种绝对年代测定技术,利用生物体死亡后体内碳14衰变的速率来确定生物体或其遗存的年代。

3. 田野考古发掘:田野考古发掘是指在考古学者指导下,对具有潜在考古价值的地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揭露、记录、收集和保护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的过程。

4. 文化层:文化层是指在遗址的地层堆积中,由古代人类活动形成的包含文化遗物和遗迹的特定层次,反映了某一时期人类生活的痕迹。

5. 出土文物:出土文物是指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并出土的,能够反映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状况以及文化艺术水平的实物资料。

二、填空题1. 我国最早的一部考古学专著是《______》。

(答案:《中国考古学报》)2.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遗址有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和______文化等。

(答案:龙山文化)3. 三星堆遗址是我国______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址。

(答案:长江上游)4. 考古学家通过对______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饮食结构和社会经济状况。

(答案:动物骨骼与植物遗存)5. 在考古学中,______是一种用来观察、测量和记录遗址地貌、遗迹分布的重要工具。

(答案:全站仪或RTK等测绘设备)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

A. 红山文化B. 大汶口文化C. 商周文化D. 马家浜文化答案:C. 商周文化2. 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陶器年代的相对测定()?A. C14测年法B. 地层学C. 热释光测年法D. 树轮年代学答案:B. 地层学3. 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著名考古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B. 周口店遗址C. 半坡遗址D. 良渚遗址答案:B. 周口店遗址4. 下列哪个遗址揭示了我国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A. 河姆渡遗址B. 半坡遗址C. 牛河梁遗址D. 陶寺遗址答案:A. 河姆渡遗址5. 以下哪项不是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古代建筑研究B. 古代社会制度研究C. 古代生态环境研究D. 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答案:D. 当代艺术创作研究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或方法()。

中国考古学通论 王琳璇 指导老师 耿纪朋

中国考古学通论 王琳璇 指导老师 耿纪朋

初学《考古学通论》有感
姓名:王琳璇
班级:展示设计本1班
学号:201101010477
在上课之前我觉得考古学就是研究古人留下的东西,分析他们智慧的结晶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其实跟历史差不多。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了解了“考古学”的名称,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

最初是指古代科学,后又改指对古代文物和估计的研究,其后又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估计的研究。

现今的考古学有它特定的含义。

主要有3点:1.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事还可引申为技术这种知识的书籍;2.指接待一活的的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宝库奥资料的搜集和保存,以及资料的审定、编排、整理和考证等方法和技术;3.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包括阐明包含在个汇总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

而且考古学与历史也是相互独立的,但二者之前又存在这关系。

他们所研究的都是古代社会的历史,都属时间的科学,只是研究的对象不同,所用的资料
不同,研究时用的方法也不同。

考古学研究的事实物,是古代人类有意识的发明。

因为人类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类所创造的各种高器物和创造的物质文化,都反应了社会的生产水平和共同的文化传统,个人的创造发明,都是以他们所在的社会中经历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传统为基础的,而且这种发明创造只有被社会中的广大成员所接收,并为之继承和传播。

这一天的课学习下来我还是挺喜欢这门课程的,一方面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另一方面了解我们的祖先,他们的智慧和他们生活的环境。

有了前人的栽树,我们现在才有地乘凉,所以学习有关前人的知识,我们才能更快的进步。

李欣怡 考古学通论 耿纪朋 (2)

李欣怡 考古学通论 耿纪朋 (2)

青花瓷介绍201201010007 李欣怡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一)宋青花宋青花的胎质一般较粗,多数为灰白色胎,也有少数胎色白,胎质细腻。

底釉有影青、白色泛黄、淡青色釉等,真正纯正的白釉很少。

与元代比,宋代器物烧成质量不高,但,杭州宋墓出土的宋青花罐就相当精美,我收藏的宋代晚期的青花瓷器中也有相当精美的,与元代早期的青花基本上一致,实际上,元代青花瓷器的成熟与精美,完全是踩在宋代青花的肩膀上完成的。

宋代青花发色多数都为灰黑色或蓝灰色,有的甚至带一些黑色,我收藏的一件宋代青花山水图纹的瓷器,就是这种样子,这幅山水画相当精美。

浙江宋代塔基出土的宋青花,经化学元素分析,使用的青花色料为含氧化锰很高的国产钴料。

其他地方发现的宋青花,从它们的呈色特点来看,应该也是包含较多杂质的国产钴料。

宋青花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

宋青花的纹饰主要有菊花、牡丹、花草纹、树木、圆圈纹、波浪纹和文字等,还有山水纹,在宋代晚期,多数器物上有比较复杂的纹饰。

有人说,宋代青花纹饰题材内容单一,远不及元明清时期的青花丰富,尚未发现有人物、动物等题材的宋青花,这种说法可笑,因为,谁都可以说,明清的青花没当代的青花精美。

(二)元代的青化瓷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景德镇的瓷业生产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

从湖田古瓷遗址所遗存的大量窑具及瓷器碎片中,可以发现当时印有"枢府"字样的印花器和青花瓷片。

在这些瓷片中,有一种青花的纹饰呈灰青色调、瓷质较差,是用土料画成的;而另一种则用笔工整、构图繁复、发色鲜蓝、瓷质细腻,是当时的精致作品。

201101010097 杨俊文 中国考古学第二次作业 耿纪朋

201101010097 杨俊文 中国考古学第二次作业 耿纪朋

东汉墓室
汉代是相对繁荣稳定的封建大帝国,为强化封建统治,借助经济基础和宗法意识形态,掀起厚葬之风,使其汉代的葬礼、葬制、墓室和随葬品都超出了历代。

东汉从汉明帝显陵开始,陵园附近不建庙,而改一种临时性竹木做的屏篱。

汉明帝时,在原陵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以后成为定制,与西汉一样,原陵的附近亦有许多臣僚的陪葬墓。

东汉后期,诸侯王墓、列侯墓和地方豪强的墓的形制已经相混淆了。

东汉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

墓葬墓室由前室、后双人墓室、西侧室和东侧两个耳室组成,墓葬俨然像一个宅院,充分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基本上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挖墓坑,就是墓葬整个外侧的土框部分。

第二阶段就是修建墓葬的砖砌墓室,包括甬道和墓室以及甬道部分上侧的照壁。

第三阶段是在墓室土框内进行回填。

第四阶段就是埋葬死者,封堵甬道,对墓道进行回填。

因为这座墓葬是一个多人合葬墓,所以不排除反复多次进行这一过程。

最后的第五阶段就是在整个墓葬外围土框内进行回填,然后完成整个墓葬的修建。

例如在中江发现的东汉崖墓,墓道总长有13米,墓室长约20米,宽约1.4-8米。

墓室有形形色色彩绘和壁画,壁画内容丰富颜色也特别鲜艳,其壁画上有宴饮图等等,以此来表现墓主的身份和地位。


个墓室中,墓道、墓门、主室、通道、侧室、耳室、棺床、甚至厨房都有,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对于相对稳定繁荣的封建大帝国汉代来说,东汉的墓室都充分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班级:2011级文物鉴定与修复
姓名:杨俊文
学号:201101010097
指导老师:耿纪朋
学校:川音绵阳艺术学院。

考古学补充史料的例子

考古学补充史料的例子

考古学可以补充史料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个:
《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替周孝王养马有功劳,被封到秦邑,从此秦的名号叫了起来。

到了秦仲这一代,被周宣王命为大夫,从此跻身贵族行列。

西垂的礼乐声音响起,比喻秦登上了历史舞台。

通过考古学,学者们发现了甘肃省礼县六八图、清水县李崖、宝鸡市陈家崖、礼县大堡子山、宝鸡市阳平镇等考古遗址,这些遗址与秦早期的都邑相对应。

这些考古发现丰富了《史记.秦本纪》中有关早期秦历史记载简略的问题,补充了史料。

通过考古学与史料相结合的方法,学者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还原历史真相。

性别考古学研究综述——以中国考古学为中心

性别考古学研究综述——以中国考古学为中心

作者: 曹芳芳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版物刊名: 南方文物
页码: 113-11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女性主义 性别考古 反思
摘要: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渐趋多元化,而性别考古学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梳理了性别考古学产生以来所走过的的历程,尤其对中国考古学中的性别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

本文将中国考古学中的性剐研究划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30年代至建国、建国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90年代至今。

其中在第三个阶段,后现代视角的性别考古学真正在中国出现。

本文并对中国后现代视角下的性别考古学进行了反思,希冀能够引起学者的注意。

中国考古学通论耿纪朋

中国考古学通论耿纪朋

学号:201101010411班级:商广2班姓名:温静中国考古学通论2013年5月11日课后感-------考察方法,墓地分析在上了这节课以后,我突然感觉到原来考古出土文物的时候是从墓地上方开始发掘的,这样一个完整的墓地形状就完整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而我看到小说中大盗墓贼总是挖一个洞然后进入墓穴,然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关,然后墓穴中的耳室等处都要去一遍,给人的感觉是墓地特别大,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花园,其实在考古发掘的时候墓地也没有特别大。

在田野考察发中钻探的工具是洛阳铲,这个工具我们常在小说中看到,这个工具就是检测土层的,这样可以通过出墓地周围的土层分析出墓穴的年代,在学土样的时候我们也认识了五种土,第一种是生土,第二种是灰土,第三种是无花土,第四种是夯土,第五种是红烧土,生土就是没有经过人类动过的土,土质颜色均匀;灰土就是土中有腐殖质,土质松软含有各种杂质,无花土就是类似灰土,一般为墓葬土,夯土是居住面,被压平整的的,坚硬的土质,红烧土就是火烧后的砖红色的图,一般为灶或者窑所在的位置。

勘测方法一般是大面积勘测,根据人们口耳相传,或者一些书本的记载进行梅花点式打孔法,一般是2cm×2cm为佳;另一种方法是重点钻探法,边长定型(确定精确位置与定型);还有一些电磁法和磷酸盐分析法等。

我么还学习了堆积的形成方法,层位关系的表示方法,首先一直的堆积是从早到晚自下而上形成的,其次堆积的关系有叠压和打破,第三同时期的堆积树皮个不一定相同,同一水平深度的堆积时代也不相同,第四遗迹与遗迹内的包含物质时代可能存在差异,最后晚期堆积可出早期遗物,早期不能出晚期的。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很多图片,其中有陵墓,有遗址,有考古发掘现场,这让我觉得古代真的很神奇,说起来我也是下过墓穴的人在我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后门有开发商建楼房的时候挖出来一座官员坟墓,但是我没有记住那是什么年代的,但是我清楚的记得,我因为好奇,和我的同班同学一起进了墓穴里,而且就像盗墓小说里写的一样,是在一边挖开的洞里进去的,墓穴的甬道都是用砖垒起来的,之后地上还有很多散落的砖块,甬道很窄只能容纳下一个人,所以大家前进的时候只能是排成一列,最前面有一个人点着蜡烛,目的是试探着前方是否有空气,省的我们墓穴里都被憋死,走了一段很黑的路,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对空旷的耳室,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具有价值文物了,里面只有一座棺材,之后就是一幅壁画,衣服青色为主体的壁画,由于墓穴里的压抑感受让我们一行人都很不舒服,我们便匆匆离去了,没有就留,当我从墓穴走出来的时候才感觉到我原来也是见过古代的东西的人了,那种见到从未见过的奇妙东西的感受真的是很难以用语言表达,导致如今都大学的我对这件事情依然记忆犹新。

学考古学通论有感

学考古学通论有感

学《古学通论》有感课程:考古学通论姓名:麦海志学号:201101010181指导老师:耿纪朋以前都不知道考古学是干什么的,一说考古学就会联想到去挖古董和墓葬之类的,自从我选修了耿纪朋教授的考古学通论课以后,对考古学这门专业有了系统性的认识,“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记得小时候挺喜欢也很佩服那些考古学家的,佩服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人的胆量,让我们对以前的人们的生活和世界提供了认识。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中的一个不可欠缺的组成部分。

当今,古代史研究的进展在很多方面依赖于考古学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

这些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往往改变了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甚至于改写了部分历史,这种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不是个别的。

因此,考古学的基本常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考古学材料的使用对于广大历史工作者来说是应具备的素养之一。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第一遗物。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第二遗迹。

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

上耿纪朋老师考古学有感 杜鹏飞2011010101662 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

上耿纪朋老师考古学有感  杜鹏飞2011010101662 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

上考古学有感杜鹏飞201101010162 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对于考古这个词以前很陌生。

想到考古就一定会和古墓联系起来。

我所理解的考古就是挖墓。

还有就是各种古代的东西如瓷器、古代尸体、青铜器 各式各样的古代文字。

出于好奇,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

在真正接触考古学以前从没想过还有考古学。

在我真正接触了考古学。

才知道自己以前对于考古知之甚少。

在耿纪朋老师的详细解析下对于考古学有了新的认识。

我就说一下,上了一节课之后对于考古学理解,通过上耿纪朋老师的考古学通论课,我了解到了考古学是通过发掘、调查古代人类的遗迹遗物和参考一些文献来认识古代的生活方式和古代社会的一门学科而且考古学是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还知道了古代甚至远古时代都是考学的研究范围。

通过这次考古学的课 让我对于考古有了新的认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丰富了我的知识。

更让我了解的是考古学的划分丹麦学者汤姆森提出的三分法将历史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六分法将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这次考古学的课了解了古文物的重要性在知道了文物被毁和被盗的历史之后更让我知道了保护历史文明和历史遗物的重要性。

这次的课我知道了中国的考古发展史我国北宋就开始就有金石研究就是对于青铜器皿和石刻等的研究。

这就是我国考古的前身或者说萌芽。

此后历朝从没有间断过对考古的发展一直持续到今天。

明清时期是我国考过发展的高峰尤其是在清朝时期达到历史最多人数 单清朝以超人数就是以往考古人数的三倍之多。

在清朝还形成了“金石学”这一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它的研究范围更广了。

到了今天我国的考古研究院更是拥有水陆空三方面的考古队伍随着科技的发达和对历史认识的逐渐加深今天的考古学已经被加入了更多的对历史的了解所以被赋予的含义也是更深、研究的范围更广。

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还是只会认为考古学就是田野发掘对对古物只是起到了收集的作用。

但是要知道研究古人类生活和社会文明的具体状况。

高中历史经典考古实验题(全)

高中历史经典考古实验题(全)

高中历史经典考古实验题(全)
1. 洪荒之初
在洪荒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如何发展?请描述洪荒时期的人类社会。

2. 文明的诞生
请阐述文明的定义以及文明的诞生条件,并举例说明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中国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独特性,你认为哪些因素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希腊罗马文明
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要介绍希腊罗马文明的主要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5. 印度古代文明
印度古代文明在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你认为印度古代文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哪些方面?
6. 亚非文明
亚非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非文明的特点和发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现象,你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描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8. 科技与文明进步
科技的发展对文明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你认为科技与文明进步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9. 文明的灭亡与传承
文明的兴衰是历史不可避免的循环,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探讨文明灭亡的原因以及文明传承的重要性?
10. 当代世界文明
当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交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谈谈你的观点。

以上是高中历史经典考古实验题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屯南地甲骨》625版为误缀之卜骨

《小屯南地甲骨》625版为误缀之卜骨

《小屯南地甲骨》625版为误缀之卜骨
刘风华
【期刊名称】《语文知识》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小屯南地甲骨》625版为无名组卜辞,释文第一辞后段残失,但对应卜骨仍存,解决这种矛盾的合理解释就是此版下段接缀的残骨为误缀.
【总页数】2页(P144-145)
【作者】刘风华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甲骨新材料与旧问题——读《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 [J], 韩江苏
2.殷墟小屯南地甲骨中的截锯卜旬卜骨 [J], 刘风华
3.坑位在甲骨綴合中的應用——《小屯南地甲骨》新綴六例 [J], 李愛輝
4.小屯村南系列甲骨缀二 [J], 刘风华
5.小屯南地甲骨新缀一例兼论两组可能的缀合 [J], 常利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耿纪鹏老师-考古学通论-桂蕾蕾

耿纪鹏老师-考古学通论-桂蕾蕾

考古学通论——何为遗物,遗迹,遗址,考古学文化通过耿老师教会的,我自己在百度学习到的。

我了解了该主题的。

感谢老师这段时间的辛苦授课。

所谓的遗物呢,其定义就是是指各自分立的实体,它们的形状或出土地点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而且这些东西是可携带的,在移动或搬运的过程中不会改变形状。

同时老师教会我们遗物分,【一】按质地:1)石器——石铲、石镰、石磨盘…2)陶器——陶罐、陶壶、陶杯……3)骨器——骨针、骨椎、骨笄……4)蚌器——蚌刀、蚌镰……5)金属器——铁镢、铁釜、铜鼎……6)玉器——玉璧、玉琮。

【二】按用途分:1)生产工具——铁犁、石刀、石磨盘、陶纺轮……2)生活用具——陶炊器、象牙梳、木桌……3)武器——铁镞、铜戈、青铜短剑……4)装饰品——玉镯、金耳环、骨簪……5)乐器——编钟、骨笛、铜鼓。

我们现在生活所用的铁铲、锄头都是祖先们留下来的遗物渐渐演变成现在这样的。

所谓的遗迹呢,其定义就是指不可以携带的人工产物,也就是不可能不破坏它的原来形状和位置而把它搬迁或挪动。

如古人踩的路、挖的井等。

老师讲述了几种常见的遗迹,分为【一】房址(F):从平面看——圆形、方形;单间、多间;从剖面看——洞穴式、地面式、半地穴式、高台式、干栏式建筑等。

【二】灰坑(H):(古代人类活动废弃的垃圾坑,形成原因很复杂);从口部看: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从剖面看:竖穴式(直壁)、袋形、锅底状;从用途看:垃圾坑、窖穴、水井。

【三】墓葬(M):土坑墓、砖室墓、石棺墓、崖墓、悬棺。

然而所谓的遗址呢,其定义就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连续分布的一群遗存,我们通常称它为遗址。

遗址内包含遗迹、遗物和非人工遗存。

其中的非人工遗存定义为:非人工制造但被认为是和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物质。

老师也给我们讲了遗址的种类分为:主要种类:城址:一般有城墙(墙基)、城门及防护性设施,城内有夯土台基等… 村落:一般包括生活场所(居住址)、生产场所和墓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学第三次作业卢芳芳耿纪鹏201101010022
石器的认识
上节课,听老师讲了很多很多关于青铜器、瓷器、陶器方面的知识。

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造型奇特,精美的瓷器、青铜器、以及我个人喜欢的陶器。

上过课之后我才了解到陶器使用最多的是在新石器时代,到了五代,宋以后才将它发扬光大。

它是我们古代文化的重要标志。

宋代时期和明清时期是瓷器发展的高峰时期。

我们要想了解陶器的各方面知识就得先从它的始源地说起。

而新石器时代正是陶器使用最多的时期,那我就先从这一时代重要的地域黄河流域说起。

据目前的发展和研究,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发展的进程也不一样,文化面貌也不相同。

根据文化的差异又分为中游、下游、上游三个地区。

中原地区地处黄河中游。

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进程早,文化遗址也很多。

发现的新石器文化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陕西老关台文化等。

每个文化都有所不同。

身在北方的我对陕西的老官台文化遗址都听说过。

它出土的陶器主要有红陶和灰陶。

最有特色的就是筒
状三足罐、杯形三足器等。

大概出土于公元前4500年前。

说的陶器不得不说说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和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

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

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有小口尖底瓶、圜底钵、碗、曲腹盆、釜、瓮、细颈瓶等等。

质地很好,花纹样式也多种多样。

龙山文化是即仰韶文化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化。

这一时期著名的陶器有蛋壳陶,因其质地很薄只有几毫米所以被称为蛋壳陶。

“蛋壳黑陶”具有较多的龙山文化特征。

再说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吧。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色彩多,有红、黑、白等。

以红色为主。

主要有各种鼎,盉、高柄杯等器物。

各式各样的陶器出自不同地域文化的领域,但它们都反映了我们古人先辈的生活也凝结着他们的智慧的结晶。

向世界证明了我们华夏名族的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

古人们不朽的智慧结晶孕育着我们名族国家的发展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