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从习惯抓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从习惯抓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培养
殷河学校张红梅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旧框框、勇于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经自觉反复操练或不自觉重复,逐步形成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学习行为习惯。
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和“批判”的眼光,对周围事物习惯于发现和捕捉不正确、不完善、不简便的地方。能从平常的事物中提出一个个问号,就会驱使你想方设法使之变成一个个叹号,此时就会有一项项创新!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向权威挑战。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通过学具操作得出:“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之后,学生就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不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有没有可能是圆锥体积的3倍呢?”“什么情况下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相等”等等。课堂中让学生质疑问难,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灵活的工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让学生应用分割法和拼接法,把圆平均分成8份和16份,拼成长方形后,教师提问:“还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动脑、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拼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还有个学生跳出8份和16份的圈子,把圆平均分成32份,创造性的拼出了菱形。通过这些图形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在直观中发现问题,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形式。数学题目的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题的途径却不是唯一的。课堂上有了一种解法以后,还可以要求两个、三个,直至更多。甚至能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和否定既成的答案,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时应不片面追求题量,不找“各种各样”的习题让学生操练,不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充分运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 5
4。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往回驶?”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解出了两种方法后, 教师问:“还能有其它的解法吗?”学生讨论之后,一位学生利用类比思维的方式说出了另一种解题方法:“先求出逆风行驶时的速度:30×
54=24(千米),然后把这艘轮船最多驶出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往返所用的时间关系,可列出算式: 6÷(24
1301 ),得到这艘轮船最多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通过课堂实例可以证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为思维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
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创新”需要扎实、牢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
学中引导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续发展的认知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
例如:在每堂课的最后留几分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语言归纳小结,整理所学内容,梳理所学知识。在学完例题或一单元知识之后,让学生自编提纲或练习题进行复习。在学完小数除法之后,通过自编题等活动,并结合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领悟出小数除法中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整数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除法,从而构建了小数除法这一认知结构。
这样的教学从近期效应看,学生解题思路清晰,且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解决了以往通过两个例题的教学,有些学生虽然会解答两类题目,但不能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有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只会依葫芦画瓢。从长期效应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理解了知识,再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删除、提取,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实际已是一种创新劳动。
创造性学习的习惯这四项内容(质疑问难的习惯;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它们都是以思维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且呈螺旋上升的态势。学生在学习中凭借原有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了探究知识奥秘的欲望;在实践中,手脑结合,大胆实验或验证;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找到各知识点的连接点,把它们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较为合理的知识序列;建立信息库,便于日后提取、删除、合并,进入新的实践、探究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知识点的分叉点与连接点,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新颖独特、突破常规和灵活变通的创新意识。
当然,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和任何习惯的培养一样,在培养过程中它都会自始至终地受到一些习惯势力的干扰。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因教育观念、教学经验,甚至功利思想等因素的限制,都会影响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培养;而学生虽然有创造的天性,但由于年龄的限制,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会不断的出现反复。为了较好的消除培养过程的消极因素,教师应扎实的练好“内功”,及时吸收多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