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应遵循三大原则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于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化的高校治理体系应该具备透明、科学、民主、法治的特征,能够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建设一流大学。
一、构建透明的高校治理体系透明是高校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之一,涉及高校的决策制定、资源配置、管理执行等方方面面。
在决策制定方面,应该注重形成决策的公开透明机制,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局部决策应当通过透明的程序传达给全体师生。
在资源配置方面,应当依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在管理执行方面,应当加强对高校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监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行为的透明化。
科学是高校治理体系的核心要求之一,涉及高校的运行机制、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等方面。
在运行机制方面,应该注重建立科学的机制体系,包括教师聘任制度、任务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确保高校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
在组织架构方面,应当优化高校的职能设置和组织架构,合理分工,形成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
在管理流程方面,应当注重科学决策和执行,注重数据分析和评估,保障高校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民主是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原则之一,涉及高校的决策参与、权利保障、声音表达等方面。
在决策参与方面,应当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建立起包容、多元的决策机制,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局面。
在权利保障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的权益保护和监督机制,保障师生权益不受侵犯。
在声音表达方面,应当鼓励师生积极发声,畅所欲言,建立良好的舆论环境。
法治是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之一,涉及高校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遵守、权力运行等方面。
在规章制度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确保高校各项工作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在法律法规的遵守方面,高校要主动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化,严格执行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守法办学。
在权力运行方面,高校领导应当依法行使权力,接受法律和监督的制约,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论高等学校管理的三原则(别敦荣).
论高等学校管理的三原则作者:别敦荣主题类号:G4/高等教育【文献号】1-743【原文出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101【原刊页号】69~75【分类号】G4【分类名】高等教育【复印期号】200108【标题】论高等学校管理的三原则【作者】别敦荣【作者简介】别敦荣(1963-),男,湖北洪湖市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内容提要】知识活动是高等学校的职能活动,它要求高等学校管理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较大的自由度,与此同时,高等学校管理也应当具有相应的自律性。
所以,自主、自由和自律是高等学校管理的三条基本原则。
尽管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改革在落实自主权和扩大自由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三原则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自主/自由/自律【正文】中图分类号:G647.1文献标识码:A高等学校是学术机构。
它以知识的传授、传播、储存、研究、发展和应用为主要职能。
离开了知识活动,高等学校就不成其为高等学校,它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特殊价值。
而且高等学校所开展的知识活动,相对于中小学而言,是一种高级的专门知识活动,或者说是各门学科的前沿知识、高级知识。
高等学校的各个学院、系、所、专业所依托的就是各学科专业的知识系统,学院、系、所、专业也是各学科专门知识活动的场所。
各学科专门的知识活动是高等学校的职能活动。
这就是说,高等学校的职能就体现在这些学科的知识活动中,而不是体现在其他方面。
学校的其他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保障学校各学科的知识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服务的,包括学校的各种管理活动和后勤服务活动,都是学校的知识活动的辅助活动。
这种主从关系是不容颠倒的。
这个关系不摆正,学校是不可能办好的。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还没有见过哪一个国家、哪一所学校把学校的知识活动摆在学校的其它活动之下能够把学校办好的。
这并不是说学校的各种管理和服务活动不重要,而是说它们的功能、意义、作用是从属于学校的职能活动的,它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学校知识活动价值的实现上。
大学治理的必要与可能:治理理论的大学实践
随着 大 学从 社会 边缘 走 向 中心 , 其利 益 日趋 多
元化, 这些 利益涉及 大学与 公 民社会 、 政府 以及各类 资 助群体 之间的关 系 , 这些 利益相关 者 主要包 括 : 政 府、 社会 、 学管理 人 员 ( 大 以大 学 校 长为 代 表) 教师 、 和 学生 。大 学是 多元 利 益相 关 者共 同控 制 的组 织 。
和学术 自由 , 表现 出强烈 的学术价值 追求 、 厚 的 应 浓 学术 氛 围、 内部的学术 自由空气 、 追求科 学和真理 的
精 神 以及学 术思想 自由和探 索 自由等 精神气 质 。一 所 大学 , 如果不 重 视探 究 真理 、 展学 术 , 然会 失 发 必
不 同的利益相 关者 在 大学 有着 不 同的利 益诉 求 , 并
以大学 为代表 的高等教育 领域掀起 了一场 治理变革
的浪潮 。对正处 于社 会 转 型期 的我 国大学 而 言 , 引 入治理 理念不仅 有 助于 丰 富大 学管 理 的 内在 元 素 , 还有助 于完善大 学 管理结 构 , 立更 加 符 合学 术组 建
织特性要 求的管理 体 系。
关键 词 : 治理 理 论 ; 学治 理 ; 要 性 ; 能 性 大 必 可
中 图分 类 号 : 6 0 G 4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2 5 (0 9 0—2 90 10 —39 2 0 )60 3~3
作者 简 介 : 纳名 (9 1 ) 甘 肃兰 州 人 , 北 师 范 大 学 副研 究 员, 杨 1 7~ , 西 主要 从 事 管理 学和 高 等 教 育研 究 。
无为而治:大学治理应有之准则
“ 为而 治 ” 为 我 国哲 学思 想 库 中的 智 慧结 晶 , 无 作
对教 育 管理 , 特别 是 大学 教 育 管 理 有 着 积 极 的借 鉴 意
止; 服务 社会 能力 不 够 , 贡献 度低 。面对 此情 , 各级 教
育 管理部 门虽采 取 多 种措 施 , 收 效甚 微 , 其 原 因 , 但 究 管理 、 理方 式不 当 是 主 要原 因 之一 , 治 管得 太 多 , 得 管 太 细 , “ 为 ” “ 为 ” 宏观 上 , 欲 有 却 无 : 国家 为刺 激 内需而 疯狂 扩招 , 教 育 产 业 化 ; 追 求 “ 界 一 流 ” 大 规 搞 为 世 而 模合 校更 名 、 资 投 向个 别学 校 ; 费 分 配 基 本 上 以 巨 经 “ 目” 工 程 ” 名 义 划 拨 , 使 “ ” 为 许 多 大 学 项 “ 的 迫 跑 成 的常 规动 作 , 跑基 地 ” 跑项 目” 跑 奖 项 ” 跑 专 家”, “ “ “ “ 大学 在“ 跑步 ” 进的 同 时逐 步 沦 为政 策 指标 的奴 隶 , 前 等等 。正 如王英 杰 先 生所 言 “ 前 大学 管 理 范式 的 主 当 要 特点 是 强有力 的行政 主 管控 制气 氛和 市场优 先 的战 略选择 , 政 管理 者 的 主要 作 用 是 促进 商业 价 值 和 实 行 践 , 管理 企业 那样 管理 大 学 。 超 强 的 政府 控 制 和 社 像 ” 会 干预 无情 地 蚕食 着 大 学 的领 地 , 学所 能 涉 足 的 天 大
地 似乎 越 来越 宽 , 其 生存 与发 展空 间越 变越 窄 , 当 但 相 多 的大 学 在走 向社 会 中心 之 际 , 正在 逐 渐 被 剥 夺 自 也
教 师在 人才 培养 、 科学 研究 中过 分 追求 外在 功利 为 沦
大学内部治理实施方案
大学内部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大学内部治理是指大学内部各种管理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大学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内部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内部治理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大学内部管理水平,推动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
1. 目标,建立健全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提高大学内部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大学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原则,依法治理、内外结合、科学决策、公平公正、激励约束、透明公开。
三、实施方案。
1. 建立健全大学内部治理组织架构。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加强内部协调与沟通,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
2.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大学内部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学科研管理制度等,规范大学内部各项管理活动,保障大学内部管理的规范运行。
3. 加强大学内部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大学内部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4. 推进大学内部信息化建设。
加强大学内部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大学内部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加强大学内部监督与评估。
建立健全大学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各项管理活动的监督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大学内部管理的公平公正和规范运行。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大学内部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推动大学内部治理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
2.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励诚信守法、勤勉尽责的管理人员,加强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
3. 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持。
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投入,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大学内部治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
大学治理实施方案
大学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大学治理是指大学内部各种权力关系、决策机构、管理程序和管理方法等的运行机制和规范,是保证大学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治理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建立健全的大学治理结构,促进大学内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的治理效率和治理水平。
2. 原则:民主、科学、规范、透明、权责一致原则。
在大学治理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师生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坚持科学决策,规范管理程序,保证治理过程的透明度,实现权责一致。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大学治理结构。
明确大学内部各种权力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构和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范围,保证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加强大学内部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建立健全师生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各种沟通渠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大学事业的持续发展。
3. 完善大学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保证大学管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4. 推进大学治理的民主化。
充分发挥师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主体作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大学治理,促进大学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5. 加强大学治理的监督与评估。
建立健全大学治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大学治理的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大学治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实施保障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建立健全大学领导班子,选聘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领导人员,为大学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大学治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项规章制度,为大学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3. 增加投入,提高治理水平。
加大对大学治理的投入力度,提高治理水平,为大学治理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4. 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励师生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大学治理,推动大学治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作者:陈克恭《光明日报》(2016年10月05日07版)遵循规律回归本位为了建设“两个一流”大学,全国高校都在围绕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目标,创新探索着符合各自实际的实现形式,可谓空前活跃,形式多样。
然而,对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中“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这四句话的贯彻落实,认识上仍有概念混淆、边界不清的问题,在实践中存有体制机制与系统功能不协调,导致政策要求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更有甚者,把大学治理的主要矛盾简单地看作是处理好书记与校长的关系。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可以说,高等教育改革正处于一个步入新周期的历史拐点。
在历史拐点处,往往也是思潮迭起的时期,而这个时候的选择尤为关键,越是关键的时刻,越应该去繁就简、遵循规律、回归本位。
确切地讲,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学哲学用哲学”,把握对立统一规律,讲清楚一些基本道理,坚守住基本底线。
实践证明,只要正确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思想武器,自信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思想家园,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正确认识“矛盾”二字,把握住好两个方面,既是我们的世界观,也是我们的方法论。
既然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法则,我们就一定要有勇气面对矛盾,提高把握矛盾的能力,保证事物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也要遵循这个法则,首先要找到“对立统一”体,其次要建立起促使矛盾双方平衡的体制机制。
把握住大学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基本架构。
那么,在这个架构中它们的关系是怎样?我认为,“党委领导(党的领导)、民主管理(群众路线)”位于外层系统,“校长负责(行政管理系统)、教授治学(学术活动系统)”处于内层系统。
“党委领导、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根本保障,“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基本主体,两者关系协调统一。
学生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
学生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
1. 公平原则:每个学生应该受到公正对待,无论是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或社会背景都应被视为平等的个体。
2. 个性化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3. 教育原则:学生管理不仅仅是为了纪律而存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管理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和成长。
4. 合作原则: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以合作和尊重的方式沟通和交流。
5. 可预测原则:学生需要清晰而稳定的规则和纪律,这将有助于他们发展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6. 合理惩戒原则:惩戒应该是合理、公正和满足其目的的,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或创伤。
7. 领导原则:学生管理需要领导者有清晰的远见和目标,能够推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治理的概念
教育治理的概念教育治理是指通过制定政策、规划和管理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改革目标并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行为。
它是在国家、地方和学校层面上,通过各种机制和手段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管理。
一、教育治理的定义教育治理是一个涵盖广泛范围的概念,它包括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学校管理与运营、教师培训与评估、学生评估与教学质量保障等多个方面。
教育治理旨在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二、教育治理的重要性教育治理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它能够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
通过科学严谨的管理,教育治理可以促进学校的规范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全民教育。
三、教育治理的原则(一)多元参与原则教育治理应该强调多元参与,包括政府、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参与。
各方应该共同参与教育制定和实施,以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效果性。
(二)科学决策原则教育治理应以科学的方法和数据为基础,制定教育政策和决策。
教育治理需要充分考虑教育实践、学科发展、学生需求等因素,以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三)公正公平原则教育治理应追求教育的公正和公平,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公平竞争。
相关政策应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四)透明与问责原则教育治理应该注重信息透明和问责机制的建立。
相关决策和管理应公开透明,接受各方监督和评估。
同时,对于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应建立明确的问责制度。
四、实施教育治理的措施(一)加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应以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全面考虑教育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制度机制。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治理应注重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和资源整合,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三)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治理应注重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学校管理制度几个原则
学校管理制度几个原则
一、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
学校管理制度应以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全面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阳光的心灵。
二、科学决策、民主参与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参与的原则,通过学校各级管理机构的民主选举和决策程序,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同时保障师生员工在学校管理中的合法权益。
三、权责统一、规范管理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建立权责统一、规范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与权限,厘清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效益性和稳定性。
四、立德树人、培养人才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秉持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通过严格管理和有效服务,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事业家。
五、安全第一、维护秩序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维护校园秩序,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形成安定团结的校园氛围。
六、精简管理、服务教学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精简管理、服务教学的原则,统筹规划学校各项管理事务,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减轻学校管理工作负担,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几个原则构成了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它们是学校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只有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保证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严肃性,才能为学校的稳定、健康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治理实施方案
大学治理实施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大学治理实施方案,以确保大学的有效管理和高效运作。
该方案涵盖了大学治理的目标、原则、决策机构、职责分工、信息公开与透明度、评估和反馈机制等内容。
2. 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大学内部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优化大学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确保对大学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理代表和参与;•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促进大学的持续发展。
3. 原则大学治理实施方案遵循以下原则:•公正和公平:大学的决策应该建立在公正和公平的基础上,确保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平等的关注和代表。
•透明和开放:大学的信息和决策过程应向内外部所有利益相关者公开和透明,确保信息的流通和沟通的畅通。
•科学和民主:大学决策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民主的原则,确保合理性和多样性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大学治理应考虑长期发展的需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流程。
4. 决策机构大学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以下决策机构:4.1. 行政委员会行政委员会是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学校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
行政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大学的战略规划、决策重要事项、监督大学的运作等。
4.2. 校董会校董会是大学的监督机构,由大学管理层、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组成。
校董会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监督行政委员会的工作、审查和批准大学的决策、推荐和任命学校领导等。
4.3. 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负责学术事务的决策机构,由教授、副教授和学术界代表组成。
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审查与改进教学和科研质量、制定学术政策和标准、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4.4. 学生事务委员会学生事务委员会是关注学生利益和管理学生事务的机构,由学生代表和相关教职员工组成。
学生事务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推动学生发展和服务改进、解决学生问题、维护学生权益等。
5. 职责分工大学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定义了各决策机构的职责分工,以确保高效和负责任的决策制定和执行:•行政委员会负责制定大学战略规划、管理政策、财务决策等。
大学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规定
大学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是全校师生的共同任务,必须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实施综合治理。
第三条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坚持”教育为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学校安全综合治理目的:协调、推动各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为学校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五条校园安全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是:(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和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二)加强校园治安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努力保护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治安秩序;(三)协助公安、司法机关查处校园内发生的案件和事故,依法打击各类危害学校和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四)加强基层单位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建设,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五)及时、稳妥地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消除不安定因素,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六)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校内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和改造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六条为加强对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学校成立校园安全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简称“综治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综治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和行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任委员。
综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综治办'z),挂靠在学校保卫处,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处长兼任。
学校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保障,划拨必要的经费,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负责对全校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
大学治理的内涵与体系建设
大学治理的内涵与体系建设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大学治理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
大学治理是指大学内部管理的方式和机制,其内涵包括大学的组织结构、决策和管理过程、监管和评估机制等等。
在如今日益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治理也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
大学治理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结构:大学的组织结构应该是明确和协调的。
大学中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应该有清晰的职责和权限划分,这可以确保大学的管理和决策能够高效、合理地进行。
2. 决策和管理过程:大学治理的决策和管理应该建立在民主和透明的基础上。
即大学的管理应该是广泛、公开、透明且民主的。
成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学校管理层提出建议或意见,大学管理层也应该妥善地回应和处理他们的反馈。
3. 监管和评估机制:大学治理的监管和评估机制是确保大学顺利运作的关键。
这些机制应该能够对大学的机构和计划进行监管,评估大学的运作效果和成果,并决定大学的未来方向和目标。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大学治理的内涵,而大学治理的体系建设也需要十分重视。
大学的治理体系应该包括:1. 学校法律框架:大学应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合理法律框架,制定一系列规则和规定,以确保大学的稳定运作。
2. 参与者:大学治理的参与者是各方面人员,包括大学管理层、教职工、学生、校友和捐助者。
大学应该建立合适的机制,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的管理提出建议或意见。
3. 管理层:大学的管理层是治理体系的核心。
他们应该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管理大学,维护学校的稳定。
4. 行政领袖:大学的行政领袖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维护大学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大学治理是大学管理的核心,其内涵和体系在大学的稳定运作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治理的透明、公正、民主和高效对于大学的发展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大学应该通过建立完整的治理体系来确保大学的顺利运营以及为全球范围内的大学分配资源和合作提供稳定的基础。
基于善治的现代大学治理
基于善治的现代大学治理善治是指以道德和公平为基础,依法治理、民主参与、公开透明的治理方式。
在现代大学治理中,善治的理念被广泛应用,旨在确保大学的公正运行、高效管理和持续发展。
善治的现代大学治理要以道德为准则。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者,应以道德为基石,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大学领导、教师和员工应本着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社会道德标准,树立榜样,引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善治的现代大学治理要依法治理。
大学作为社会组织,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决策、依法办事。
大学的决策、管理和资源分配必须合法合规,遵循程序公正,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术规范。
通过依法治理,可以确保大学治理的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
善治的现代大学治理要民主参与。
民主参与是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原则之一,体现了公众对大学事务的参与和监督。
大学的决策和管理应充分尊重师生、教职员工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推进大学治理的多元化和协商民主。
第四,善治的现代大学治理要公开透明。
大学的决策、管理和运行应公开透明,及时向师生、教职员工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和数据,并接受社会监督。
公开透明是保证大学治理公正和有效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大学治理水平和公共信任的重要途径。
善治的现代大学治理强调道德、法治、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
在实践中,大学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治理体系,明确分工责任,实行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
大学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积极推进大学的创新发展。
只有通过善治的现代大学治理,才能实现大学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治理原则概述考研知识点归纳
治理原则概述考研知识点归纳治理原则是指在不同的组织和社会环境中,为了实现有效的治理而制定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规则。
这些原则在考研中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治理原则的概念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其在考研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治理原则的概念治理原则是治理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规则,它是指导治理实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准则。
治理原则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推动社会的良好发展和组织的健康运行。
治理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透明性原则:要求政府和组织在决策和行动中保持公开透明,提供信息和数据的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全面了解和参与其中。
2. 负责原则:要求治理者对其行为和决策负责,明确权责边界,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 参与原则:要求广泛参与和民主参与,重视民众的意见和利益,使其能够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来。
4. 效率原则:要求治理工作高效快捷,注重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提高组织和社会的绩效。
5. 协调原则:要求不同组织和利益相关方之间加强协调合作,避免冲突和资源浪费,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
二、治理原则在考研中的应用和意义1. 考研政治:治理原则是考研政治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和掌握治理原则的概念和内涵,对于正确理解政治学中的治理理论和实践非常重要。
2. 社会治理:治理原则是社会治理工作的基本准则,了解和应用治理原则有助于考生对社会治理的发展和实践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
3. 组织管理:治理原则对于组织管理和领导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治理原则,考生可以了解到组织管理中应注重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4. 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遵循治理原则,考生通过学习治理原则可以了解到公共政策制定的要点和程序,为将来从事公共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5. 经济发展:治理原则对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和良好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考生通过学习治理原则,可以了解到经济发展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则,为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既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源泉,又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社会领域。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两大优先方面。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治理”仍然是一个新名词。
当人们带着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思维进入到一个以“治理”为主的话语体系中时,多少会存在一些不适应,尤其对“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在近期才开始出现的新术语仍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
因此,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行动的基本原则,以便对其行为予以规范与指导。
这些基本原则是在构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动准则,能够指引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朝着既定的轨道有序地展开,最终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一、科学治理原则科学治理是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理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与手段来处理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问题。
科学治理原则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息息相关,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包含了高等教育治·新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别敦荣,韦莉娜,唐汉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厦门361005)摘要: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两个优先方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不断深化,要求日益清晰。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遵循科学治理、民主治理、依法治理和过程治理等基本原则。
关键词:高等教育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原则The Moder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System and Capacity:Four Cardinal PrinciplesBIE Dun-rong,WEI Li-na,TANG Han-qi(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Xiamen361005,Fujian,China)Abstract:In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the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are of great priority.In the course of over30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 has continuously deepened its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with increasingly clear requirements.The moder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system and capacity should follow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including scientific governance,democratic governance,governance by law and process governance.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Governance System;Governance Capacity;Modernization; Cardinal PrincipleDOI:10.13397/ki.fef.2015.03.002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过程。
开放大学综合治理管理办法
XXXX开放大学综合治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3号),中央综治委、公安部、国家教委《关于整顿高等学校治安秩序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XXXX开放大学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部门长是本部门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部门应设立一名兼职安全员,紧急情况下部门长与兼职安全员是安全工作A、B岗。
第三条校园综合治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以及奖励、教育与处罚结合,重在教育的原则。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区内活动时,都应遵守本办法,维护校园秩序,爱护校容校貌,尊重维护校园秩序、校容校貌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和正常作业,并有权劝阻和举报违反本办法的人员及其行为。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大连路校区和金水路校区。
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责任制,依据本办法加强对本部门人员的教育和管理。
第二章校园秩序管理第六条我校师生须持工牌、学生证进入校区。
校企合作单位员工须持经我校备案的工作证进入校区。
在校区内参加培训或其他活动的人员须持听课证、培训证或学校颁发的其他证件进入校区。
未持上述证件者,应向门卫出示身份证并经登记后方可进入校区。
来访人员须联系被访人员并经被访人员电话确认后,填写《车辆行人出入证》后进入校区。
离开学校时要交还经被访人员签字的《车辆行人出入证》。
第七条新闻记者入校采访,须持记者证和采访介绍信,由宣传处引领入校并陪同采访。
第八条依照本规定进入学校的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不得从事与其身份、来意不相符合的活动,不得危害校园治安。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外来人员,安保人员应要求其说明情况或责令其离开学校,必要时报警处置。
教职员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后勤保卫处。
第九条校区内所有宣传橱窗及公告栏作为学校宣传设施,用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个人不得擅自张贴。
学校治理 管理制度
学校治理管理制度一、学校治理的基本原则学校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依法治校为基础,着力提高学校科学决策水平,保证学校管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学校治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治校。
学校应当依法管理,依法进行决策,依法维护秩序。
2.公开透明。
学校的管理决策应当公开透明,促进学校内部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做到管理公平公正。
3.科学民主。
学校的决策应当充分听取相关方面的意见,重要事项决策应该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协商,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质量优先。
学校治理应当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着力解决师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问题,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
5.法人治校。
学校应当坚持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的权力和责任,健全学校内部的监督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实现规范管理。
二、学校治理的相关制度1.校长办公会制度。
校长办公会是学校决策的核心机构,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
校长办公会主要由校长、副校长和各部门主任组成,校长办公会负责学校的重大决策问题,配合校长处理学校内部的事务管理。
2.教师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代表大会是学校教师的群众组织,负责代表教师代表教师的利益,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
教师代表大会可以通过提案、建议等方式提出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学生代表大会制度。
学生代表大会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机构,学生代表大会负责代表学生的利益,维护学生的权益,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
4.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学校财务由校务常委会负责监督管理,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学校财务的安全和稳定,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实现财务公开。
5.评价考核制度。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考核制度,定期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进行评估,加强对学校教师的考核和奖惩,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6.信息公开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将学校的管理决策和管理信息公开,给师生家长提供信息渠道,保证学校内部的信息畅通和公开。
学校治理与管理制度
学校治理与管理制度一、学校治理的概念和内容学校治理是指学校内部的管理和决策机制,涉及到学校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权力分配等方面。
学校治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组织架构:学校治理的第一步是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确定各级管理机构及其职责范围,明确权力与责任的分工。
2.学校管理体制:学校治理的核心是完善的管理体制,包括学校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流程,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学校决策机制:学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策机制,包括决策的程序、权限和参与方式,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4.学校管理规范:学校治理的基础是管理规范,包括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为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二、学校治理的原则和方法学校治理的实践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才能保证学校管理的科学合理和有效。
主要有以下几点:1.依法治校:学校管理必须依法进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保护师生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的校园环境。
2.科学管理:学校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3.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应倡导广泛民主参与,依法依规设立各种管理机构和组织形式,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参与管理决策。
4.公开透明:学校管理应公开透明,保障信息公开和权力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构建公正公正的管理机制。
5.科学评估:学校管理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定期进行管理绩效评估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调整。
6.改革创新:学校管理应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时代需求和社会变化,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发展。
三、学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学校管理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1.权责不清:一些学校存在权责不分、职责不清的情况,导致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
2.决策不科学:一些学校决策缺乏科学性,缺乏系统分析和论证,影响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益。
3.管理不透明:一些学校管理缺乏公开透明,信息不对称,学生、家长和社会无法及时了解学校管理情况。
校园治理制度
校园治理制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校园环境的复杂化,校园治理逐渐成为各个学校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校园治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维护学生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校园治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建立的原则和方式等多个方面展开回答。
一、校园治理制度的定义校园治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保障学生权益和维护校园秩序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框架。
它包括了学生行为规范,教职员工管理规定,学生组织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为学校提供一种有序、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校园治理制度的重要性1. 维护学生权益:校园治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保障学生的权益,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权益受侵害的情况发生。
2. 培养社会责任感:校园治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校园治理制度的健全有助于维护校园秩序和安全,保障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校园治理制度的建立原则1. 公正与公平:校园治理制度应该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和教职员工应当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2. 依法治校:校园治理制度应当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遵循法律规范,确保学校治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 教育导向:校园治理制度的建立要以教育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四、校园治理制度的建立方式1. 立法:学校可以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和教职员工管理规定,并以校规、校纪等形式予以明确。
这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工作人员的行为,为校园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2. 宣传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对校园治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3. 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校园治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五、校园治理制度的内容丰富多样1. 学生行为规范:包括学生在校园中的基本行为准则,如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外籍院士查尔:大学治理应遵循三大原则
查德·N· 查尔
■本报记者 成舸 通讯员 蒋运高
“中国根据科研成果的数量、论文的影响因子来确定学科发展方向的做法,‘容易’却未必‘有效’。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理事会原主席查德·N·查尔教授造访湖南大学,就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若干深层次问题发表看法时如是说。
查尔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主任,有着丰富的大学内部治理实践经验。
他认为,一个学校或一个学院的学术发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也有一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必须集中资源,重点支持最有发展前景、最有希望的学科和个人。
”查尔认为,作为校长首先要思考并确定的是,哪些学科应该优先发展;作为院长则首先要思考,哪些领域或个人应该优先支持。
第二个原则是在支持重点的同时,也要考虑给其他有潜力的学科和个人予以适当支持。
第三个原则是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明确哪些研究领域需要由哪些人去做。
至于如何确定哪些学科、哪些研究领域最有希望,查尔给出的建议是,学校多咨询校外同领域专家的意见,把外部专家和内部专家的意见有机结合起来。
查尔还认为,中国在这一方面采取比较简单的做法,倾向于根据科研成果的数量、论文的影响因子来确定。
这种做法虽然“容易”,但未必“有效”。
据查尔介绍,斯坦福大学的学术事务决策主要集中在院系层面,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学业标准制定等,均由院系行政管理者与教授们来共同决定。
至于学校层面的学术事务,则主要通过学校行政管理者来决策,但行政管理者在作决策时会充分尊重校学术评议会专家的意见。
据了解,斯坦福大学的校学术评议会规模较大,有近70人参加,下设不同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均由各个学院推选产生,每届任期两年,每个月或每半年要召开一次会议,学校校长、常务副校长都参加。
在查尔看来,学校学术评议会主要起咨询作用,也就是“出主意”。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有冲突,但更多的时候需要合作。
”查尔说。
查尔介绍,斯坦福大学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教得如何;二是指导研究生怎样;三是研究成果能否得到校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亦即创新能力如何;四是沟通交往能力(包括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与国际交流)如何;五是社会服务情况,是否能体现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在评价过程中,如何避免非学术因素对教师学术评价的干扰是一个颇令大学管理者头疼的问题。
对此,斯坦福大学也有一套运行机制。
通常情况下,系主任会采取系内专家评价与校外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系内专家由年长的教授组成,校外专家一般是5至7人。
如果校内外专家意见一致,系主任就将评议结果上报学院,这时院长会召集所有的系主任开会讨论,如果一致通过,就算通过了。
如果有分歧,学院就会报学校主管学术事务的常务副校长决定。
常务副校长可能根据其自身理解,再组织一些专家,开展新一轮评价。
查尔认为,学生评教对教师评价也很重要。
在斯坦福大学,学生评教一般采取系主任直接给学生发邮件的方式进行,既包括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包括考得差的学生。
不过,“评价最好不要采取填表格、打分数的方式。
”查尔提醒道,而应让学生提些具体意见,多一些描述性的内容。
如此一来,由于评价环节设置得比较多,人情关系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自然就很小了。
《中国科学报》 (2014-02-1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