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自然流产与免疫因素和遗传性凝血缺陷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CD4CD8细胞及凝血调节因子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研究

CD4CD8细胞及凝血调节因子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研究

CD4CD8细胞及凝血调节因子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研究韩利蓉;宋江勤;郭飞波;李光梅;张栋武【摘要】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蜕膜组织CD4、CD8免疫细胞的局部表达及与TM、PAI-1、F1+2、D-二聚体等凝血相关因子的关联性,为不明原因流产患者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细胞免疫芯片技术对不明原因流产患者50例子宫蜕膜组织进行CD4、CD8细胞计数并计算CD4/CD8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凝血酶原片段F1+2;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D-D)因子浓度.同时以正常妊娠无流产征兆主动要求人工流产的50人为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个群体中的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蜕膜组织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下降,CD8水平呈高表达,血浆TM、PAI-1、F1+2因子呈高表达,D-D呈低表达状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流产患者蜕膜组织局部免疫功能表达异常,血液处于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而纤溶系统受损.修复上述状态可对治疗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提供新思路.%Objective To study the local expression of membrane tissue CD4,CD8 immune cells and TM,PAI-1,F1 + 2,D-dimers coagulation related factors in 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patients and their relevance,so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abortion.Methods TheCD4/CD8 cells were counted and the CD4/CD8 ratio was calculated by 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adsorption test method in 50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abortion (experimental group,non-pregnant) for plasma thrombomodulin (TM),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prothrombin fragmentF1+2,D dimer (D-dimer,D-D) and the normal pregnancy factor concentration,and 50 women (control group) as control,the expression of the above two groups factors in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and then compared the result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M,PAI-1 and F1 +2 were highly expressed,and the expression of D-D was low.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blood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bortion was in a state of high coagulation and the fibrinolytic system wasdamaged.Restoration of the above status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treatment of unknown causes.【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7(024)011【总页数】4页(P1225-1228)【关键词】CD4;CD8;反复流产;TM;PAI-1;F1+2;D-D【作者】韩利蓉;宋江勤;郭飞波;李光梅;张栋武【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天门431700;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天门431700;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天门431700;广东吴川市妇幼保健院,广东吴川524500;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高明医院,广东佛山528500【正文语种】中文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SA)是指妊娠在28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在l000g以下且胚胎或胎儿因某种原因自动脱离母体而排出,其发生率为15%~20%。

复发性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复发性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复发性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复发性自然流产是指同一性伴侣连续自然流产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情形自然流产,近些年来该病症发生率呈现出显著上升态趋势,已经引起了临床的高度关注。

特别是我国于2015年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存在将会严重威胁夫妻双方和谐的家庭关系及社会稳定。

本文将在搜集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多个视角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针对性干预提供帮助。

标签:复发性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诱发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较多,目前临床已知的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解剖因素等均会导致该病症发生。

然而,目前现有研究成果中围绕其危险因素分析的成果较多,但是鲜少有对其进行系统总结的报道,使得该研究成果存在着较大的空白之处。

而本文此次围绕复发性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展开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丰富现有研究体系内容,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指导临床工作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1复发性自然流产危险因素分析1.1遗传因素人类的受精卵继承于双亲的23对染色体,而上述配对的染色体的传递则是经由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所组成的遗传信息。

关于复发性自然流产与遗传因素关联性的分析,张庆华等(2016)围绕收集到的928对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证实染色体异常核型的检出率为3.34%,在所有染色体结构异常之中以平衡易位为主(2.37%),其次依次为相互易位、罗氏易位、复杂易位。

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出,染色体异常核型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OR:6.891、95%CI:2.668~17.798,P<0.01)。

其原因在于虽然妊娠患者并未发生重要基因的丢失或者是扩增,但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会造成非平衡性染色体核型配子的产生,诱发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发生。

此外,Y染色体多态性分布同样被证实与复发性自然流产息息相关,原因在于配对染色体发育过程中长臂远端异染色质部分的长度存在差异所致,该区域Y染色体特有的串联重复序列DNA重复、缺失、以及螺旋化程度发生明显改变,长度发生了显著变异,继而对精子分化以及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前言复发性流产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多次发生自发性流产的一种情况。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复发性流产是一种非常多发的妇科病,其发病率高达2%~5%,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和心理健康。

而导致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拟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其病因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一、遗传因素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近年来揭示出多个遗传因素与其有关。

已经发现了与复发性流产风险增加相关的一些基因,包括母系遗传的同型半胱氨酸、基因组缺损等。

F5和F2是能够增加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风险的基因,也被认为和复发性流产相关。

二、免疫因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已经被广泛探讨。

一些研究表明,适量的淋巴细胞和白细胞的自然杀伤细胞可以抑制胎儿对母亲体内的胎盘的免疫攻击,从而促进胚胎的发育和维持妊娠。

而复发性流产患者的NK细胞显著减少,CD3和CD56的病灶间细胞增加,提示复发性流产与异常免疫功能有关。

有研究发现,血清中IWC(免疫复合物)水平升高,可导致胚胎发育缺陷和引起胎儿死亡,也与复发性流产相关。

三、内分泌因素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可以影响胚胎的发育和妊娠的维持,一些调节内分泌功能的基因是否突变也与其有关。

有研究表明,在一些复发性流产的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损害和子宫内膜异位症都与宫内环境异常有关,女性内分泌失调会导致生殖系统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大量的流产。

四、生活习惯一些研究表明,复发性流产风险增加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如过度锻炼、长期吸烟和酗酒等。

一些药物和环境污染物的接触也会增加流产的发生率。

此外,如过度紧张、压力大和情绪不稳定等情况也可能引起流产,这些生活因素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结论总的来看,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涉及众多领域,多个因素的复杂互动导致其发病病因较为复杂。

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应该基于其不同的病因与机制。

需积极针对每个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期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复发性流产。

调整免疫系统 治疗反复流产

调整免疫系统  治疗反复流产

针对病因各个击破
早在1990年,林其德教授就开始率领科研小组对复发性流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认为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主要与抗心磷脂抗体(ACL)和狼疮抗凝因子(LAC)有关,ACL和LAC可通过损伤滋养叶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造成胚胎早期受损和、流产,也可以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造成胎死宫内而流产。
林其德教授说,复发性自然流产之所以难治,难就难在其中约有50%的病人经仔细病因筛查找不到明确病因。而近年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免疫因素在生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流产可能是免疫排斥的一种形式。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主要与免疫因素有关,其中1/3可能与自身抗体特别是抗心磷脂抗体有关,即自身免疫型;另外约2/3可能与免疫耐受异常有关,即为同种免疫型。
复发性自然流产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会成为疑难病症呢?
原来是免疫系统出错
林其德教授告诉记者,复发性自然流产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3%,是严重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的疑难病症之一。他说,复发性自然流产实际上就是一种难治性不育症,这样的患者做试管婴儿也一样会发生流产。那些被丈夫或亲友半开玩笑地称为孵软壳蛋的女性,她们内心的痛楚、惶惑和无奈难为人知。
依据研究结果,林其德教授在治疗上各个击破,对自身免疫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疗法;同种免疫型患者用小剂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成功率均在90%以上。
15年来,林其德教授等已经积累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1000多例经验,总成功率一直稳定在90%左右。据悉国外的成功率一般在60%~70%。
由于所取得的上述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国复发性自然流产的防治水平,林其德教授等日前荣获2004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他们所建立的有关复发性自然流产诊治方法,多年来已经通过学术交流和举办卫生部委托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等形式,向全国进行了推广。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复发性流产是指一对夫妇在已经有过正常妊娠的基础上,连续自然流产了两次或更多次。

其病因复杂,可能涉及到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生殖系统结构异常等多个方面。

为了阐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遗传因素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病因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一些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染色体重复、染色体颠倒等,及染色体数字异常如染色体数目增加、减少等,都与复发性流产相关。

一些单基因遗传病如血凝因子缺陷、抗凝血酶异常等同样与复发性流产有关。

进行遗传学检测对于确定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因素也被认为是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病因。

一些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异常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调节失衡等都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

抗胚胎抗体是复发性流产中最常见的免疫异常之一。

抗胚胎抗体是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胚胎抗原产生的抗体,它可引起胚胎损伤,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流产。

探究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对于防治复发性流产具有重要意义。

内分泌因素也被认为是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病因。

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分泌过少或过多、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密切相关。

妇女的雌激素和孕酮水平也与复发性流产有关。

雌激素和孕酮是维持正常妊娠所必需的激素,其水平异常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从而引发复发性流产。

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测,探究内分泌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生殖系统结构异常也被认为是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分隔、子宫畸形等生殖系统结构异常与复发性流产有关。

这些结构异常影响了胚胎着床和发育,增加了流产的风险。

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生殖系统结构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结构异常,对于防治复发性流产具有重要意义。

复发性流产是一个复杂的病因群,并可能涉及到遗传、免疫、内分泌、生殖系统结构等多个方面。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并为防治复发性流产提供更准确的方案。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病因研究进展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病因研究进展

6 66 66666666文章编号:1007-4287(2010)01-0153-03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病因研究进展史青杨,李春洪,冯丽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21)近代生殖免疫研究表明当一对夫妇患有反复妊娠丢失,且不能归因于遗传、内分泌、解剖异常和感染时,常称其为 不可解释的 即 不明原因 反复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e abortion,URSA),其中约80%由免疫学因素造成,免疫治疗能使此类妇女妊娠至足月[1]。

现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URSA的免疫病因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URSA的免疫机制免疫因素引起的URSA分为两种:同种免疫型和自身免疫型;同种免疫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相容性有关,多表现为封闭抗体(blocking an tibody,BA)缺乏,约占URAS的2/3;自身免疫型通常可在患者体内检出各种抗体,约占URAS的1/3。

均可造成胚胎和胎盘组织免疫性损伤而流产。

1.1 封闭抗体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1981年Beer认为RSA夫妇共有HLA-D/DR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生育夫妇,即相容性大[2]。

可能由于夫妇间HLA相容性大,母体很难产生抗HLA-D/DR及抗辅助性T淋巴细胞受体的封闭性抗体,同时母体内抑制性细胞数目少,因而母体对胎儿免疫排斥作用强而造成流产。

近年研究热点集中在HLA-G的描述,HLA-G是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少量表达的一种非典型HLA抗原,它具有极弱的多态性及相应蛋白质结构的局限性和保守性等特征,其基因表达产物是母体-胎儿界面含量最多的HLA蛋白质。

HLA-G通过与多种自然杀伤细胞(cell natural killer cell,NK)抑制性受体结合,下调蜕膜NK 细胞对胎儿的杀伤;与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 TL)作用,保护胎儿免受母体CTL细胞杀伤;可以抑制CD4+T细胞增殖,结合CD8分子,溶解靶细胞等。

自然流产患者的免疫因素分析

自然流产患者的免疫因素分析

再次妊娠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导致青少年妊娠人流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或不全面、不正确。

青少年生殖健康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

针对目前婚前性行为不可避免的情况,加强对未婚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服务,首先要正确引导。

从初中始开设有关性知识方面的有关课程,或通过家庭、医院门诊个别指导,让她们懂得性生理、性卫生等方面知识。

其他可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通过媒体、科普读物、黑板报、小册子等形式。

提供各类避孕工具、药品及保健用品,并指导她们正确使用避孕方法,让这些少女知道人流对健康的危害,切实减少人流。

另外,医务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技术上要把好关,同时要把健康教育当作一种责任,医务人员较之往往具有权威性。

让她们掌握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人流及再次人流的发生。

针对不可避免未婚人流患者,希望人们从人性化服务出发,对她们予以同情、理解及适当照顾,使她们在较宽松的环境下身体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07-08-16收稿)1编校崔建华2自然流产患者的免疫因素分析赵芳芳蒋晓莉郭谊植枝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广西南宁)530021中国图书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411(2009)10-1380-02=摘要>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免疫因素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 A)对456例自然流产妇女(流产组)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A S A b)、抗卵巢抗体(AOA 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 b)及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H CGA b)的检测;选择正常妊娠妇女86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流产组的ASA b、AOA b、E MA b和HCGA b的阳性率分别为2811%、2512%、2611%和231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18%、112%、112%和31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1001)。

4种抗体联合检测,抗体的阳性率为4211%,与单独检测A S A b、HCGA b、AOA b和E MA b相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 01001)。

反复自然流产免疫因素及研究进展

反复自然流产免疫因素及研究进展

反复自然流产免疫因素及研究进展作者:张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32期【摘要】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非常复杂,有染色体、内分泌、感染、内生殖器官解剖异常、胎盘异常,环境因素、电离辐射和精神压力外,目前免疫方面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

免疫调控的失常将会导致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

通过对其免疫机制的研究,为临床上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提供免疫方面的新途径。

【关键词】反复自然流产;免疫治疗;细胞因子;凋亡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临床上连续发生3 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妊娠不足20 周或者胎儿体重小于500 g 而终止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0. 8%~1%。

引起RSA的病因非常复杂,病因除有染色体、内分泌、感染、内生殖器官解剖异常、胎盘异常,环境因素、电离辐射和精神压力外,还有免疫因素如增长的Th1/Th2比率、NK细胞毒素、NK细胞、B细胞的变化等[1]。

流行病学调查一个妇女如果连续发生两次的流产,下一次妊娠流产的发生率大约为24%。

连续三次流产下次妊娠流产发生率大约为30%,四次以上连续流产的发生率可能40%[2]。

目前认为,正常妊娠中母体能耐受带有1/ 2 父方遗传基因的半同种异体胎儿,依赖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直至胎儿娩出。

对于母胎界面这种免疫耐受机制一般有以下几种假说:① HLA-G 抗原(人类淋巴细胞抗原)表达学说;② Fas/ FasL与胎盘凋亡学说;③封闭抗体学说;④ Thl/Th2细胞因子平衡学说。

下面对以上学说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1 细胞凋亡与RSAFas及其配体FasL、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L)及其受体(TRAL-R)是体内重要的细胞凋亡信号,FasL和TRAL分别通过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Fas和TRAL-R结合,介导细胞凋亡。

目前认为,胎盘细胞上的TRAL 能产生FasL,提示TRAL与FasL 协同作用,参与杀死活化的淋巴细胞,从而使胎盘具备免疫豁免作用[3]。

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性抗体因素研究进展

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性抗体因素研究进展

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性抗体因素研究进展顾艳伟反复自然流产(recur rent spontaneous abo e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发生率为0.4%~ 1.0%,原因有解剖、内分泌、感染、染色体、遗传等,其中40%~80%原因不明的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1],是母体免疫排斥胎儿的结果。

从免疫学角度来看,妊娠过程如下:带有父方异性抗原的胚胎对母体来说是一种移植物,母体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直至胎儿娩出。

胚胎可看作是具有父方50%遗传物质的同种自然移植物,具有同种异体移植及自体移植的双重特性。

胎儿及其附属物不被母体排斥并可在子宫内发育成熟,母体必须形成免疫耐受。

正常妊娠期,母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形成主要由特异性免疫抑制物(封闭抗体、抑制性T细胞)与非特异性因子(雌孕激素、hCG、hPL、PG E2、A F P、P A PPA)共同组成的免疫维持系统。

各种免疫学因素通过有机协调参与维持妊娠机构。

若母体免疫平衡失调,排斥作用增强,则可能引起流产。

免疫因素中除涉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 LA)、滋养叶淋巴细胞交叉抗原(T XL)、血型抗原等主要因素,还包括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因素[2]。

本文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对自身免疫性抗体与RSA的关系新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抗磷脂抗体有研究表明,在50%~60%RSA的病人中,常可见到抗磷脂抗体(antipho pho lipid antibody,A P A)A P A,而在正常人群中其发生率仅占4%。

包括狼疮抗凝抗体(lupus anticoag-ulant ant ibody,L A)及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 lipin antibo dy, ACA)。

1906年,第一次在梅毒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抗磷脂抗体,相关抗原在后来被确定为心磷脂。

1983年,建立了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的固相免疫分析法。

正常情况下,带负电荷的心磷脂(心肌、子宫居多)位于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内层,不被免疫系统识别,一旦暴露,心磷脂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即A CA[3]。

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性抗体因素研究进展

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性抗体因素研究进展

并 引起 R A 的 另 一 重 要 因 素 。 A C S P R与 A A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P
相 关 性 , 关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I 可 能 是 R A 患 者 发 生 AP R 相 A S C 的 原 因 _ 。 目 前 已 证 实 抗 磷 脂 综 合 征 ( ni p o p oii 6 ] a t— h sh l d p s n rme AP ) 者 易 发 生 RS y do , S 患 A。 2 封 闭 抗 体
10 , 因 有 解 剖 、 分 泌 、 染 、 色 体 、 传 等 , 中 . 原 内 感 染 遗 其
4 ~ 8 原 因不 明 的 可 能 与 免 疫 因 素 有 关 [ . 母 体 免 疫 O O 是 J
排 斥 胎 儿 的结 果 。从 免 疫 学 角 度 来 看 , 妊娠 过 程 如 下 : 有 父 带
白 细 胞抗 原 ( 、 养 叶 淋 巴 细 胞 交 叉 抗 原 ( HI A) 滋 TXI) 血 型 、
抗 原 等 主 要 因 素 , 包 括 多 种 自身 免 疫 性 抗 体 因 素 j 本 文 还 。
通 过 整理 相关 资 料 , 自身 免 疫 性 抗 体 与 RS 的 关 系 新 近 研 对 A
被 认 为 是 维 持 正 常 妊 娠 所 必 需 的 封 闭 因 子 。 1 8 年 B e } 91 er
认 为 反 复 自然 流 产 的 重 要 免 疫 因 素 是 由 于 夫 妇 之 间 共 有 的
究 进 展作 一综 述 。
1 抗 磷 脂 抗 体 有 研 究 表 明 , 5 ~ 6 R A 的 病 人 中 , 可 见 到 抗 在 O O S 常
可 在 子 宫 内发 育 成 熟 , 体 必 须 形 成 免 疫 耐 受 。 正 常 妊 娠 期 , 母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摘要】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出现两次以上流产的情况,病因复杂多样。

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因素都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有关。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可能引起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胚胎,内分泌因素可能导致激素水平异常,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孕妇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饮酒等也会增加流产风险。

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预防复发性流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对病因进行干预,保障胎儿健康发育,降低患者的病复发风险。

【关键词】关键词:复发性流产、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全面评估、个性化治疗。

1. 引言1.1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复发性流产是指在妊娠前或妊娠前后多次发生自然流产的情况。

其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等。

遗传因素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

免疫因素也在复发性流产中扮演重要角色,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胚胎抗体等。

内分泌因素对胚胎着床、胚胎生长和妊娠维持等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如雌激素、孕激素等。

外部环境因素如毒素、辐射等也可能导致复发性流产发生。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过度劳累等也会增加流产的风险。

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并为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提高妊娠成功率,减少再次流产的发生。

2. 正文2.1 遗传因素与复发性流产遗传因素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遗传因素可以通过遗传家族病史来诊断,如果家族中有多次发生流产的情况,那么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

研究表明,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某些基因多态性等遗传变异可能增加流产的风险。

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数量异常,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如平衡易位、倒位等会导致固有性疾病和胎儿发育异常,从而引起流产。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复发性流产是指女性连续发生两次或更多次自然流产的情况。

其病因较为复杂,可能
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

1.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异常可能存在于胚
胎本身,例如胚胎染色体异常或者是由父母染色体异常遗传给胚胎。

一般来说,染色体异
常通常导致胚胎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导致流产。

2. 子宫结构异常:子宫结构异常也是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

子宫异常如子宫分隔、子宫先天畸形、宫颈无力等都可能导致胚胎植入受阻或胎儿发育受影响,进而引发流产。

3. 免疫因素:免疫因素也与复发性流产相关。

免疫系统异常可能会引起自身免疫性
流产,即母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胚胎,导致胚胎排斥和流产。

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功能
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胚胎着床困难。

4. 内分泌紊乱:内分泌失调也是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妊
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这些激素水平异常,就会影响胚胎的发育和着床,从
而导致流产。

5. 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也是复发性流产的潜在原因之一。

某些凝血因子缺
乏或异常活性可能导致血液凝块形成或胎盘早期脱离,进而导致胚胎营养供应不足,引发
流产。

除了上述主要病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可能的因素与复发性流产有关,如年龄、不良生
活习惯(如吸烟、酗酒)、感染、环境污染等。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可能涉及染色体异常、子宫结构异常、免疫因素、内分泌紊乱、凝
血功能异常等多个方面。

了解和掌握相关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复发性流产具有重要意义。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免疫治疗进展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免疫治疗进展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免疫治疗进展遗传、内分泌、感染性、生殖器官异常等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但免疫因素更为主要。

母体对滋养层侵入的免疫能力异常将造成胚胞毒性细胞因子产生过多,从而引起免疫系统能力的减弱、免疫球蛋白缺乏、免疫反应等,这些都将引起复发性流产。

治疗复发性流产需要结合中西医、免疫抑制剂、高压氧等多种方法治疗,以保证良好的效果。

标签:复发性流产;原因;治疗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造成复发性流产的相关原因以及发病机制认识逐渐深入,但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使得当前还有40%左右的流产原因未能确定[1]。

但专家们渐渐加强了对生殖免疫学的研究,使得对妊娠免疫、免疫性不孕、复发性流产的相关难题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了免疫因素对于孕妇的生殖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不能明确判定复发性流产时,常常与免疫失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普遍认定流产将会造成免疫排斥[2]。

笔者在文中重点研究了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原因,以及怎样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1 引发复发性流的产原因1.1 病因医学临床资料研究显示,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复发性流产,而免疫学因素就是当前极为普遍的因素[3]。

参照免疫学有关知识可知,胎儿-胎盘单位的形成大部分是受到了父母双方的遗传影响,这相对母体而言本质上就属于1个半同种移植片。

如果实施“胎儿同种移植”没有出现问题,则表明妊娠的顺利进行,这一定要借助于有害的母体免疫才能完成。

当前普遍判定同一种异体的胎儿-胎盘单位不会出现排斥的条件为:①母体形成了封闭抗体,重点是指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滋养层及丈夫B淋巴细胞等,对于致敏T细胞对胚胎的攻击能起到预防作用;②母-胎接触面相关影响原因;③母体内出现各种免疫抑制因子产生的效果;④胎儿本身存在的生理因素。

以上所提到的各种原因,只要发生了某一项都将使得滋养层或胚胎遭到免疫攻击,导致胚胎无法存活,并中止了妊娠。

从医学角度分析,流产从医学本质上来说就是出现免疫排斥的表现,意味着同种移植物没有成功。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因素研究进展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10001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通讯作者:华苓,E-mail:qiqihualing@ ·综述·临床上将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称为复发性流产,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病率占妊娠人群的1%~5%。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及病理机制非常复杂,其中有大约50%尚无明确病因,属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1]。

多年研究发现,免疫因素在URSA的病理机制中占有重要位置[2]。

细胞免疫与URSA在妊娠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子宫局部的免疫环境不同,这种免疫环境的改变和转换对成功的妊娠十分必要。

子宫蜕膜中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有自然杀伤(NK)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含量丰富)、T细胞和巨噬细胞。

在妊娠头三个月,子宫蜕膜聚集大量的NK细胞,其在胎盘植入处聚集,并与滋养细胞的植入有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正常妊娠蜕膜表型为CD56+(亮荧光)CD16-的NK细胞具有免疫抑制;分泌具有免疫营养作用的细胞因子,促进滋养细胞生长和胚胎生长发育;清除异常的胎盘细胞[3]。

而URAS患者蜕膜中不仅NK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免疫营养作用减弱,而且其细胞毒性明显,分泌的细胞因子也呈现异常。

在植入部位的NK细胞表达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后者可与滋养层细胞上的人白细胞抗原C(HLA-C)分子相结合。

研究表明,生殖的完成是由母亲的NK细胞通过KIR-HLA的相互作用对胎儿的滋养层起到调控作用。

成功的胎盘植入取决于NK细胞对滋养层抑制或活化反应的正确平衡[4]。

Le Bouteiller等[5]研究表明,在妊娠妇女子宫内膜中存在的大量NK细胞,具有以下特性:①子宫的NK细胞增值与孕酮的周期性增长同步。

②子宫的NK细胞不可能对胚胎的植入产生直接的控制。

③NK细胞在妊娠早期影响子宫血管的重建,但并非控制滋养层植入的唯一因素。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免疫因素及治疗进展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免疫因素及治疗进展

妊娠期外周血中 NK 细胞主要为 CD 56+ CD16 + 亚群 , 主要起 自 然杀伤肿瘤细胞、 病毒感 染细 胞等 异常 细胞 的作 用 ; 蜕 膜中 NK 细胞主要为 CD56+ CD 16- 亚群 , 主要通 过分泌细 胞因子和 生长因子等来诱导局部 免疫抑 制反应 以及营 养胚胎 细胞。 NK 细胞是妊娠期间蜕膜 内数量 最多的 免疫细 胞。近年 发现 , NK 细胞表面有两类受体 , 激发 NK 细胞杀死作用的杀伤 细胞活化 受体 KAR 及抑制杀伤作用的杀伤细胞抑制受体 K I R。 NK 细胞 同时表达 KAR 和 K I R, 二者 协调发 挥生 物学效 能。其细 胞表 面的抑制性和激活性 受体的表 达格局 , 决定 NK 细 胞的功 能。 目前 , 研究比较多 的是 K I R 受 体谱 , 国 内学者 采用 聚合 酶链 反应 - 单 链构 象多 态性 ( PCR - SSP ) 方 法研 究发 现 , UR SA 患 者 K IR2DL2 基 因 检 出 率 较 正 常 妊 娠 妇 女 显 著 升 高 , K IR3DL1 基因检出 率比正常妊娠妇女显著降低 1 1 3 血凝异常与复发性自然 流产
5094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年第 24卷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免疫因素及治疗进展
赵小环 ( 综述 )
中国图书分类号
张学红
R714 21
( 审校 )
A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文章编号 1001 -4411 ( 2009 ) 35 -5094-03
730000
文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码
复发性 流 产 ( R 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 SA ) 是 指 与同一性伴 侣连续发生 3 次或 3 次以上自然流产。随着免疫学 研究逐渐认识到 胚胎 不被母 体免 疫系统 排斥 的实 质是 依赖 于 母胎之间 的免 疫 耐受 关系 , 一 旦这 种 免疫 耐 受格 局 被 打破 , 将导致 RSA 的发生。现将近 几年来 有关复 发性 自然 流产的 免 疫因素及治疗进展作 以综述。 1 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因素 1 1 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 1 1 1 辅助性 T 细胞及细胞因子失衡 正常妊 娠表现为 一种 特殊的辅助性 T 细胞 T h2 现象 , T h1 处于抑制状态 , 当 Th1 型 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时 , 将导致流产的发 生。 Th1 细胞主要 分泌 IL- 2、 IL - 12 、 IFN 及 TN F / , 主 要 介导 细 胞 免疫 , 有免疫杀伤作 用 , 可抑 制胚 胎着 床、滋 养细 胞生 长和 胚胎 发 育 , 对妊娠有害。 T h2 细胞分泌 IL- 4、 IL - 5、 IL - 6、 I L - 10 等 , 主要介导体液免 疫 , 有 利 于妊 娠。齐 卫红 研 究发 现 RSA 患者外周血 及母 胎 界面 IL - 10 降低 , 而 TN F 高。在胚 胎 植 入 时 , TN F 、 IL - 8 升 、 IL - 8 作 为 辅 助 性 T 细 胞

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因素与同种免疫因素分析

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因素与同种免疫因素分析
朱庆文 施蔚 虹
江苏省南 通市妇幼保健 院( 2 2 6 0 0 6 )

要 目的 : 探讨 复发性流产 的遗传 因素和 同种免 疫 因素 的关 系。方法 : 根 据流产 胚胎 的绒毛染 色体 畸形与否 对
复发性 流产的患者进行分组 , 采用 单 向混合 淋 巴细胞 培养 方法 比较 孕前 、 孕早 期 、 流 产后不 同时 段 的淋 巴细胞转 化 率 。结果 : 胚胎染 色体异 常组 流 产后 绒 毛 细 胞诱 导 的淋 巴细 胞 转 化率 ( 1 1 . 3 7±6 . 6 5 %) 较 孕前 、 孕早期( 7 . 9 4± 4 . 1 7 %、 8 . 7 8 ± 4 . 7 4 %) 显著 升高 ( P< 0 . 0 5 ) ; 较胚 胎染色体正常组绒 毛细胞诱 导的淋 巴细胞转化率 ( 7 . 8 4± 3 . 9 7 %)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g e n e t i c f a c t o r s a n d ll a o i m m u n e f a c t o r s i n t h e r e c u r r e n t s p o n t a n e o u s a -
t h e R S A p a i t e n t s a n d s u b j e c t t o t h e t h e o n e —w a y mi x e d l y m p h o c y t e c u l t u r e s w i t h he t s t i m u l a i t o n o f h u s b nd a  ̄l y m p h o c y t e s o r

免疫因素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免疫因素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中 , 自发性 流 产 的发病 率 为 1 5 9 6左 右 j , 在 自发 性 流产 中大概 有 0 . 5 } 6 — 2 9 6的患者 为复发性流产 ( R e c u r r e n t m i s c a r r i a g e , R M) 。复 发 性 流 产 指 的是 连 续 大 于 等于 3 次妊娠在 2 0周 以前 发 生 的 自发 的流产 。在 这 些流 产 的患 者 中 , 有将近 6 0 ' 6 — 7 0 9 6 的R M 是可 以找 到致 病 的原 因 的 , 比如 : 遗传 、 内分 泌 、 自身 免疫 性 病 、 环 境 等 等 。 但 是 还 是 有 大 约 3 O %一 4 0 g o R M 经 过 相 关 的临 床 检查 没 有 发 现 致 病 的原 因是 什么 , I 临床 中有 大 量 的 研究 表 明 : R M 的 发生 可 能 与免 疫 因素紧 密相 关 。本 文 就对 免 疫 因素所 致复发 性流 产 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
2 6

Wo r l d L a t e s t Me d i c i n e I n f o r ma t i o n( E l e c t r o n i c V e r s i o n ) 2 0 1 7 V o 1 . 1 7 No . 1 2
综述 ・
免疫 因素所致复发性流产 的临床研 究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免疫因素;免疫性治疗 中图分类号 :R 7 1 1 . 6 文献标识码 :A D OI : 1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7 . 1 2 . O l l 本文引用格式 : 斯琴 . 免疫因素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I J ]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7 , 1 7 ( 1 2 ) : 2 6 — 2 7 , 3 2

复发性流产免疫相关发病因素及研究进展

复发性流产免疫相关发病因素及研究进展

李琪雁,王轶英,汪田田,魏利△【摘要】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 )一般是指孕20周前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关于RSA 的发病原因,相关研究甚多,但至今不明。

免疫相关因素是众多可能原因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与RSA 相关的免疫异常因素不仅与母体自身免疫变化有关,还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失衡有关。

因此深入研究RSA 免疫相关因素对探讨RSA 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方式、改善RSA 患者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综述RSA 发病的免疫相关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从免疫学角度为RSA 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流产,习惯性;自身免疫;自身抗体;母胎免疫耐受Immune -Related Factors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LI Qi -yan ,WANG Yi -ying ,WANG Tian -tian ,WEI Li.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enan University People ′s Hospital ,Henan Provincial People ′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3,China (LI Qi-yan ,WANG Yi-ying ,WEI L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Zhengzhou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Zhengzhou 450052,China (WANG Tian-tian )Corresponding author :WEI Li ,E-mail :*******************【Abstract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generally refers to 3or more consecutive miscarriages with same-sex couples before 20weeks of gestation.The cause of RSA is still unknown,immune-related factor could be an important cause.Those factors of immune abnormality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maternal autoimmune,but also related to the imbalance of maternal -fetal immune tolerance.Further studies on RSA immune -related factor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xploring new treatment methods of RSA and improving pregnancy outcomes in RSA patients.In this paper,the immune-related factors and progress of RSA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SA.【Keywords 】Abortion ,habitual ;Autoimmunity ;Autoantibodies ;Maternal-fetal immune tolerance(JIntReprodHealth蛐FamPlan,2020,39:499-503)·综述·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503176,201203139)作者单位:450003郑州,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李琪雁,王轶英,魏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汪田田)通信作者:魏利,E-mail :*******************△审校者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 )发病率占育龄期妇女妊娠的1%~5%,并呈逐渐增长趋势,且RSA 患者再次妊娠的成功率只有20%~30%,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复发性流产是指女性在早孕期(妊娠<28周)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流产的状况。

该病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者对其病因学的了解还有待深入,以下是对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在复发性流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染色体异常是由父母双方染色体结构异常或者亲属关系导致的遗传性问题。

染色体异常根据突变类型分为平衡性、非平衡性和染色体重排等,其中非平衡性染色体重排是复发性流产中最常见的异常类型。

二、子宫异常子宫异常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病因,包括子宫发育畸形、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这些异常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导致妊娠的终止。

三、内分泌问题内分泌紊乱也是复发性流产的常见病因。

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内分泌问题都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胚胎的发育。

四、免疫因素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免疫功能异常会导致胚胎母体免疫反应的紊乱,导致胚胎的排斥和终止。

五、血液凝固异常研究发现,血液凝固异常也是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之一。

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凝血因子缺陷等都会增加孕妇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导致胎儿的缺血和营养不良。

六、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复发性流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电磁辐射、药物暴露、重金属污染等都可能对胚胎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流产的发生。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的研究现状表明,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染色体异常、子宫异常、内分泌问题、免疫因素、血液凝固异常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病因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保障女性的生育健康。

但是目前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其潜在机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SA)是指妊娠在28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下且胚胎或胎儿因某种原因自动脱离母体而排出者,其发生率为15%~20%。

如果SA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者,可称为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发生率约1%。

如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habitual abortion)[1]。

由于发生2次与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者,再次妊娠发生流产的概率相差不显著,故目前将其统称为RSA。

RSA的病因有多种,包括:免疫因素,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APS)等;凝血缺陷,如FV Leiden突变、FⅡG20210A突变等;遗传因素,如夫妇有染色体异常配子或胚胎染色体异常等;解剖因素,如子宫畸形、宫颈功能不全、子宫肌瘤等;内分泌因素,如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感染因素,如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等;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母体全身性疾病、精液异常等。

随着基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深入,免疫性因素和遗传性凝血缺陷与RSA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

本文就RSA与免疫因素和凝血缺陷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免疫系统异常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以动、静脉血栓形成、RSA以及血小板减少为特征。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是以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和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C)为主,包含多种以磷脂结合蛋白为靶抗原且具有异质性的一组自身免疫性抗体簇。

1999年在日本札幌召开的第一次国际APS专家共识会议提出的APS诊断标准,即称Sapporo标准[2]:在间隔至少6周的2次连续检测中,LAC和中、高滴度的ACA呈阳性。

如果只有ACA阳性,则当抗体水平2次均在20u或以上时方能作出诊断。

一、RSA与ACAACA是APA的一种,也是APS的标志性抗体,免疫学分型有IgG、IgA和IgM3类,其中以IgG类ACA最具临床意义。

在RSA患者中,根据病例选择的不同和实验方法的差异,ACA的阳性检出率各家报道差异较大,从5%~50%不等。

但目前一致认为,ACA阳性率在RSA等高危妊娠人群中比正常妊娠人群明显升高。

1999年谈蕴珏等[3]检测301例RSA患者ACA,阳性率为14.29%,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的6.73%。

陈铁福等[4]报道不仅RSA组的ACA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晚期流产的RSA患者ACA阳性率要显著高于早期流产的RSA患者,说明ACA与晚期流产关系更为密切。

ACA导致RSA的可能机制是其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磷脂成分结合,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阻止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花生四烯酸(AA),从而使前列环素(PGI2)合成减少,同时血管内皮损伤使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血栓烷A2(TXA2)增强,促使血管收缩,形成血栓。

此外,ACA还竞争胎盘血管的磷脂受体,导致蜕膜血管病变及胎盘栓塞;ACA增加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合成,促进血小板聚集并降低蛋白C系统(protein C system)活性,也会加速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后引发胎盘病理改变,损伤胎儿-胎盘的功能,造成胚胎和胎儿缺血、缺氧、死亡,继而发生流产。

还有学者认为ACA还可直接作用于胎盘滋养层细胞,通过抑制滋养层细胞向合体滋养层细胞转化,减少胎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合成和分泌,抑制滋养层细胞增殖,减弱滋养层细胞的侵蚀能力,干扰子宫螺旋动脉血管重塑,导致流产[5]。

二、RSA与β2糖蛋白I(β2-GPI)β2-GPI作为一种磷脂结合蛋白,是APA的主要靶抗原。

β2-GPI及其抗体在APS的病理机制中,特别是RSA中的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McNeil等[6]在1990年发现ACA不能在无小牛血清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应体系中与反应板上的心磷脂结合,当反应体系加入血清成分后,ACA也恢复了与心磷脂结合的活性,经过成分分析,得知参与作用的是血浆中的β2-GPI。

同年,来自不同国家的3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报道ACA识别的是血浆中的磷脂结合蛋白β2-GPI,而非心磷脂本身。

国外研究表明,当不存在β2-GPI时,APS患者血清中分离出来的免疫球蛋白也可以与心磷脂结合,但是当加入β2-GPI后,可以明显增强它们之间的结合力[7]。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患者血清中的抗β2-GPI水平与ACA水平呈正相关,LAC和ACA主要是针对β2-GPI·综述·复发性自然流产与免疫因素和遗传性凝血缺陷关系的研究吴瑛婷1,陈慧芬1,王学锋2,王鸿利3(1.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检验科,上海20004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输血科,上海200025;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200025)关键词:复发性自然流产;免疫;凝血缺陷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2870(2010)03-0290-04的抗体,抗β2-GPI比LAC和ACA在APS患者中更具有特异性。

继Sapporo标准后,2006年在悉尼召开的第2次APS 专家共识会议提出了修订标准[8],修订的实验诊断标准中增加了抗β2-GPI抗体阳性。

有研究指出,抗β2-GPI抗体是血栓形成和妊娠合并症的独立危险因子[9],抗β2-GPI抗体比ACA 特异度更高,但灵敏度低于ACA[10],也有一小部分ACA和LAC均为阴性而抗β2-GPI抗体为阳性的APS患者[11],故将抗β2-GPI抗体列入诊断APS的修订标准。

国内研究表明[12],在122例RSA患者中,抗β2-GPI抗体的IgA、IgG、IgM的阳性率分别为13.1%、9.0%和15.6%,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在Bao等[13]开展的多次联合检测ACA 和抗β2-GPI抗体的研究中,RSA的诊断阳性率提高到21.8%。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新近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LAC和ACA阳性的患者存在RSA的风险显著增加,然而IgM型抗β2-GPI抗体与RSA的相关性不显著[14]。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遗传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所致。

凝血系统异常近年来有研究提示约有66%RSA患者存在至少1项凝血系统的功能异常[15]。

这些女性在妊娠期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增高[16],血液的高凝状态可以导致胎盘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影响母-胎循环,从而增加RSA的危险性[17]。

一、RSA与凝血因子V(FV)和凝血酶原(FⅡ)FV发生的Leiden突变(FVL)是FV基因第1691位核苷酸发生A→G突变导致506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谷氨酰胺,产生异常的FV分子,不能被活化的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所灭活,从而使凝血酶生成增多导致活化蛋白C抵抗(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t,APCR)的现象。

这会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影响胎盘的血流和正常妊娠。

近期1项包括3000例妇女的荟萃分析资料证实,FVL可使早期和晚期流产的风险分别增加2倍和8倍[17],而FVL突变的纯合基因携带者又比杂合携带者的风险高2倍[18]。

FⅡ基因第20210位核苷酸若发生G→A突变可使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性增高。

国外研究发现,RSA患者中FⅡ基因发生G20210A突变的概率为4%~9%,而在正常人群中为1%~2%[19]。

但是这种基因突变主要分布在白种人,亚洲人和非洲人非常少见。

二、RSA与抗凝蛋白抗凝蛋白主要包括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C (protein C,PC)和蛋白S(protein S,PS)等。

AT是血浆中最重要的生理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研究显示,AT缺陷可以使妊娠妇女发生流产的风险增加2倍[20],PC缺陷者其流产的风险增加2倍。

PS缺陷者晚期流产发生率达5%~8%,而正常对照组仅为0%~0.2%,其流产危险性增加了3~40倍[18]。

但在一些小样本的研究结果中,抗凝蛋白缺陷与流产的相关性并不大,这是由于抗凝蛋白异常十分罕见和样本选择的差异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

三、RSA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甲硫氨酸代谢是通过甲基在各物质之间的转移完成的,MTHFR是重要的参与该过程的酶。

MTHFR缺乏或功能异常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mia),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破坏机体的凝血-抗凝血平衡。

若MTHFR基因发生C677T突变,其编码的丙氨酸被缬氨酸取代,使酶的活性和耐热性下降,造成血浆中HCY浓度增高。

妊娠期HCY浓度升高可增加胎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引起胎盘栓塞,从而导致流产。

胎盘组织中如MTHFR活力缺乏,不能将体内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为5-亚甲基四氢叶酸,而5-亚甲基四氢叶酸作为一种甲基供体,参与体内嘧啶、嘌呤和核酸的代谢[21],因此,MTHFR 活力缺乏使得胎儿发育必需的生物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的甲基化不足,引起流产。

国外研究发现,MTHFR C677T突变与RSA有关,纯合的TT突变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使流产的风险增加3倍[22];国内研究也显示MTHFR C677T突变可能是中国妇女发生RSA的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23]。

还有人证实MTHFR C677T突变与早期流产有明确的相关性,而且流产次数大于3次的患者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均大于流产次数小于3次的患者,提示RSA患者流产次数与MTHFR C677T突变有密切关联[24]。

四、RSA与凝血因子Ⅻ(FⅫ)FⅫ是一种涉及凝血、纤溶和补体系统的接触活性物质[25],可被多种因素激活而由酶原变成两条链的、有活性的蛋白酶。

该蛋白酶可直接或间接地激活血液中的几个连锁反应,诸如凝血、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

研究指出,FⅫ参与纤溶系统的作用远大于其在凝血系统中的作用。

临床研究显示,缺乏其他凝血因子的患者可以出表现严重的出凝血紊乱,而缺乏FⅫ的患者并无出血症状但却有血栓形成的倾向。

如FⅫ缺乏,患者纤溶活性下降,激肽产生减少,在早期妊娠血管重塑期,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的条件下,将打破凝血与纤溶之间的平衡,导致螺旋动脉内微血栓的形成,胎盘毛细血管舒缩调节失衡,必将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有报道显示,FⅫ活性降低与早期妊娠RSA有关,而FⅫ基因常见的多态性46C/T却与之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