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建立了良好的数概念认知基础。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读写;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用万或亿做单位改写整万、整亿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数字编码。为了让学生对整数有更深的认识,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做好准备,教材中特别安排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内容,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向学生介绍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发展历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而《课程标准(____年版)》在“学段目标”第二学段中提出了“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还提到: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的表示大数。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素材丰富多样,选取广泛。
第一个信息窗是“北京知多少”,分别呈现的是北京的水立方、鸟巢、奥林匹克公园、中国国家大剧院四大建筑的外景图以及相应的信息等。通过“十万是多少?”“一亿有多大?”这两个问题,引出学生对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的认识,并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素材数据都真实可考。
本单元教材提供的都是真实资料。让数学学习也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3.教材内容给学生充分的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
过程与方法: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体会用“万”或“亿”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在建立数的概念的过程中,发展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能自觉和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2.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写法。
教学难点1.中间或末尾有0的万以上数的读、写。
2.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尾数求近似数。
■教学建议
本单元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但在小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比较抽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教学的第一课时,我们要给学生提供生活中大数运用的事例,突出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接着,借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以及对“万”到“亿”新计数单位的初步了解,结合具体情境,促使学生联想,真切感受大数,培养数感。比如,播放某学校学生做广播操的情境或某个观看文艺演出的情境,让学生想想“如果学校的学生为1000人,10所这样的学校的学生有多少人?30所呢?”使学生体验大数的意义。还可以在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计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如,估计一个体育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人?估计一间教室里可以坐多少人?前者可能要用千或万做单位,估计可以容纳8千人,或可以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