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计划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计划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计划

Plant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Curriculum.

Introduction:

This Plant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curriculum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volved in sustainable plant production. The curriculum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soil science, plant physiology, nutrient management,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Objectives:

Upon completion of this curriculum,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lant science and plant production.

Apply scientific principl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of plant production systems.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一 )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植物生产与环境》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一门重要基础

平台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奠定了基础。其任务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掌握与植

物生长相关的环境因子的特点、变化以及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 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学会用仪器对各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并能对各观测结果做出分析评价。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目标:

(1)具备使用仪器观察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结构和形态的能力。

(2)具备环境因子观测与测定仪器的使用、调试、维护能力。

(3)具备观测与测定植物环境因子的能力。

(4)具备分析和评价植物环境因子观测与测定结果的能力

(三 ) 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类别教学内容考核要求参考学时

项植物细胞 1.认识植物的细胞 1.能规范使用显微镜,正确绘制20目与组织 2.认识植物的组织园艺植物细胞结构图

一 3.实训 2.能正确区分植物组织类型

(1)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 植物细胞的结构观察

项植物的器 1.认识植物的营养器官 2. 认 1.认识植物的各种器官12目官识植物的生殖器官 3.实训 2.能准确描述植物各个器官的功

二(l)植物营养器官的观察能

(2)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

项植物的生 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掌握植物生长发育周期10目长发育 2.植物的新陈代谢 2.掌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植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植物保护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生物学》《种植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农作物、园艺植物、园林植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108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植物生产技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植物保护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农作物、园艺植物及园林植物生产等专业素养及创新务实的职业精神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植物保护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农业技术员等岗位需求,围绕农业生产上常见的植物生产与管理等具体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农业生产上常见植物种类识别、用地的选择、繁殖方式、栽培管理等的综合运用为主线,将植物生产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主要农作物、园艺和园林植物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与植物生产相关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具备植物生产的操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植物生产在环境中的重要性。

(2)掌握植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培养学生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植物生产对环境的重要性。

(2)植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1)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投影或展示图片的方式,呈现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讨论。

2.植物生产对环境的重要性(20分钟)

(1)植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通过实际案例说明植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和影响。

(2)植物的功能与环境的关系。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功能对环境的重要性。

3.植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30分钟)

(1)植物种植对土壤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2)植物种植对水资源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3)植物种植对大气的影响。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4.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20分钟)

植物生长环境课程标准_ppt课件

植物生长环境课程标准_ppt课件
植物生长环境 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适用于高职高专作物生产技术及其他相关专 业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种植类专业如园艺、园林、植物生 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 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理 论、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会结合当地生 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生产 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专业课学习以及将来 从事现代林业和农业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七、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围绕专业岗位技能展开理论教学,按照 “必须、够用”与“拓宽知识面”相结合的 原则,合理安排课程理论知识内容,实现理 论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重点突 出,学以致用。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 节,完成教学任务。
八、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
序号
1
章节
植物生 产的土 壤环境 植物生 产的营 养环境 植物生 产的光 照环境
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的机械组成、 土壤生物、土壤有 机质 土壤孔性、土壤结 构性、土壤耕性、 土壤胶体、土壤酸 碱性 主要农业区土壤类 型及特点、土壤培 肥、低产土壤的改 良技术 土壤质地测定 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

一、 二、 三 四、 五
土壤的基 本性质
土壤容重测定 土壤酸碱度测定
中国主要 农业区土 壤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植物生产与环境 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 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教案标题:植物生产与环境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 理解植物对环境的依赖和适应能力。

3. 掌握植物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

a. 植物对环境的依赖

b. 环境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2. 植物的适应能力

a. 植物的生长需求

b. 植物的适应策略

3. 植物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a. 土壤管理

b. 水分管理

c. 光照管理

d. 温度管理

e. 营养管理

4. 环境保护与植物生产

a. 环境污染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b. 可持续农业与植物生产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植物与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分别介绍植物对环境的依赖、环境对植物生产的影响以及植物的适应能力。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植物生产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讨论植物的适应策略。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生产实验,例如种植一些常见的蔬菜或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5. 教学总结:总结植物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强调环境保护对于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环境污染对植物生产的影响,并探讨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实践。

7. 课堂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8.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1. 图片或视频素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等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植物生产与环境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农艺专业

【学制】三年

【建议学时】102学时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农学专业和土地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经济规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现代农艺技术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

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课程结构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农业生产为背景,体现现代农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论,反映农业化思想。以“必需、够用,兼顾发展”为原则,形成相应的

职业能力。课程内容农业概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宏观管理,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学活动设计以案例说明概念及知识点,理念先进,贴近实际,生动易懂。重点突出实际的培养,同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相关基本技能。教学效果教学效果重点评价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以特别鼓励,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阐述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等生理作用;

(2)能描述五大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以及其他主要生长物质的生理作用;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教学计划

一、讲授的主要内容

讲授植物基础知识、植物生产与光、植物生产与温度、植物生产与水、植物生产与土壤、植物生产与营养、植物生产与气候等与植物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

二、教学安排

理论授课150学时,其中集中面授辅导20学时,自学130学时。技能60学时,由学员在工作中进行,教师在网上答疑或电话答疑。

三、授课计划

讲义目录

第一章植物基础知识...............................2

第二章植物生产与光...............................6

第三章植物生产与温度.............................8

第四章植物生产与水...............................11

第五章植物生产与土壤.............................13

第六章植物生产与营养.............................15

第七章植物生产与气候.............................18

讲义内容

主要讲授植物生产发育和遗传变异基础知识;光、温、水、土、肥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与现实农业可持续发展。讲授以够用为原则,力求通俗易懂,深浅适宜。培养学员的实践与技能。

第一章植物基础知识

第一节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教学重点:

◆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

◆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在不同类型植物上的表现和差异。

一、根的形态与功能

(一)根的形态

1.根的发生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便形成根。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融汇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等学科知识。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作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与收获器官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掌握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各种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掌握各种环境因子的观测技术、调控技术,制定有效防御自然灾害的技术措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具体目标如下:

1.能描述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

2.具有利用和调节环境资源、改善作物生产环境条件的能力。

3.具有正确使用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用仪器、设备、工具的技能。

4.具有植物环境因子观测能力、分析和评价测定结果的能力。

5.具有对土壤理化性质判定能力和主要营养成分的简易测定能力。

6.具有认识各类肥料和科学施肥的能力。

三、参考学时

136学时

四、课程学分

8学分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发育与调控象

(3)了解植物种子的休眠现象

(4)理解种子发芽出苗过程,发芽、

出苗标准

(5)掌握种子发芽出苗条件

(6)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如生

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季节周期

(7)了解植物衰老的机理与表现

(8)掌握植物生长相关性的基本知

识与应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

长相关性,主茎与分枝生长相关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本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本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本

第一节: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2.掌握植物对光、温度、水分等因素的适应机制;

3.认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教学内容:

1.植物对光线的适应性;

2.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3.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性;

4.植物对其他环境因素的适应性。

教学步骤:

1.引入: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讨论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3.知识讲解:讲解植物对光、温度、水分等因素的适应机制,并给出实例;

4.实验展示: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观察植物对光线的反应;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植物对其他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并汇

报讨论结果;

6.总结:总结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7.提问: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8.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关于植物的适应性的资料,并整理成报告。

第二节: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2.认识到环境污染对植物生产的危害;

3.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

1.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2.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3.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危害;

4.保护环境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植物生产情况,引起学生对植物生产的

重视;

2.知识讲解:讲解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包括砍伐森林、过度

放牧、土地开垦等;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课程全本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课程全本

目录绪论2

第1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5----24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25----32

第3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32----46第4章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47----53第5章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54----58第6章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59----64第7章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65----78

第8章植物生产与农业气象79----84

绪论

教学目标:

◆掌握:植物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植物生产的特点。

◆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生产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教学过程:

一、由学生讨论对农业的认识导入新课

二、新授

Ⅰ、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人们生活消耗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全部来自于植物生产;服装原料80%来自于植物生产。

(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植物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我国40%的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植物生产。

(三)农业的基础产业

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生产。

(四)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门

植物生产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植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

Ⅱ、植物生产的特点

植物生产是以植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人工调控为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社会性产业。与其他社会物质生产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的复杂性

植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系统,受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是由各个生产环节所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理论教案-植物生产与环境

理论教案-植物生产与环境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

理论教学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

专业:种植

班级:

教师:张婷

学年:2012——2013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理论教学教案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理论教学教案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理论教学教案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理论教学教案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理论教学教案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理论教学教案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理论教学教案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理论教学教案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理论教学教案

植物学课程标准(二)

植物学课程标准(二)

植物学课程标准(二)

植物学课程标准

简介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也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植物学课程

标准是教育部规定的对植物学课程教学的统一规定。本文主要介绍植

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植物学课程标准内容

植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部分包括植物的形态解剖、发育过程、生理生化过程、

生态学和分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内容,注重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验技能

实验技能部分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植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重视实验环节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教学中应注重实际应用的情境设置,培养学生的应对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部分主要规定教学中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植物学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拓展,切实贯彻课程标准。同时,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开展一些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对植物学课程标准的介绍,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具体实践案例

为了更好地贯彻植物学课程标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措施,具体如下:

我们在课程中加入了植物的食用部分,通过让学生品尝植物,帮

助他们了解不同植物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二、学时与学分
150学时,9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植物生产环境调控过程中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L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植物生产的岗位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6.评价应紧扣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课程特点,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要重视发现、分析与解决植物生产环境调控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达成。
7.注重将评价结果的运用,及时、客观告知学生需要改进的方面,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要充分肯定、有效引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L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学生,在整体教学设计过程中,建议安排学生参观当地先进的现代农业园区和企业,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生产流程,体验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带来的农业生产力的革新,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做中学、做中教。并不断补充植物生产与环境调控方面在科研、生产、推广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保证课程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教案标题: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植物生产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理解环境因素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植物生产的定义和意义;

2. 植物生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4. 环境保护与植物生产的关系。

教学步骤: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生产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探究:

2. 学生小组讨论植物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记录下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3. 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情况,分析环境因素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知识讲解:

4. 教师讲解植物生产的定义和意义,以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5. 教师介绍环境保护与植物生产的关系,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6.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环境因素对植物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讨论与分享:

7.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交流。

总结:

8.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植物生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作业:

9. 学生针对自己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设计一份环境保护方案,并写一篇小论文,介绍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积极性;

2. 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

4. 学生设计的环境保护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教学资源:

1. 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2. 植物生长观察实验材料;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集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集

一、教案名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培养学生了解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教学难点: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环境。(2)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光照、水分、土壤等。(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总结:强调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二、教案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态环境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光合作用。(2)新课导入: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如公式、过程等。(3)案例分析:分析光合作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总结:强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三、教案名称: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生态环境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了解呼吸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植物生产与环境》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一门重要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奠定了基础。其任务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掌握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环境因子的特点、变化以及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学会用仪器对各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并能对各观测结果做出分析评价。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目标:

(1)具备使用仪器观察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结构和形态的能力。

(2)具备环境因子观测与测定仪器的使用、调试、维护能力。

(3)具备观测与测定植物环境因子的能力。

(4)具备分析和评价植物环境因子观测与测定结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教学实施

1.教学建议

(1)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2)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植物生长环境的基本知识,并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实操项目,创设条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植物生长环境的前沿科学与先进技术。

(4)教学活动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人深,将总结性的知识放在最后,各章节的安排要注意整本教材知识的连贯性、完整性,注意教材横向、纵向的关系。

(5)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教学成果的共享,使先进的、可行,的、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能在各学校间快速推广。

2.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按工作

任务的需要,结合培养职业技能组织教材内容。通过活动设计,根据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内容,强调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教材要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并立足于植物生长环境的发展现状,将前沿性的科技成果及时编人教材,并关注最新农业技术措施,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五)考核与评价

1.改革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学习结果评价手段,注重学生表现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侧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因为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所以以学习过程评价为主,最后的成绩主要是各个任务评价成结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