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进展
目录
01 引言
03 人工湿地设计原则
02 背景及研究现状 04 人工湿地设计应用
05 未来展望
07 参考内容
目录
06 结论
引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自然湿地的数量和功能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保护 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品越来越受到。人工湿地 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利用植物、微生物和介质等要素净化水质、 削减污染物,并改善生态环境。本次演示将围绕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进展展开讨 论,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结论
本次演示对人工湿地设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通过介绍人工湿地的 作用、背景及研究现状、设计原则、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研究方向,阐述了人工 湿地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人工湿地设计将在未来的污水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内容
引言
背景及研究现状
人工湿地设计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于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方 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逐渐发现人工湿地设计中需要考虑诸多因 素,如地形设计、植物选择、介质配置、运行管理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 在人工湿地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设计原则 的理解不够深入、应用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等。
人工湿地设计原则
我国湿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化 ,而且 还会 引起 物质运 动 与空间 分配 特征 的改 变 .包括
水一 沉积物 之间的交换 、 动 植 物 的 吸 收 以 及 相 邻 生 态 系 统 的
识 的提高及 对湿地功 能认识 的不断深 入 . 湿 地 已成 为 当前 的
湿地( We t l a n d s ) 指 天然或 人工 形成 的泥沼泽 ( Ma r s h e s ) 、
灌 丛沼泽 ( S w a mp s ) 、 苔藓泥碳 沼泽 ( B o g s ) 等 带 有 静 止 或 流 动
水 体 的成 片浅 水 区 .还包 括 在低 潮 时水 深 不超 过 6 m 的 水
化学物质 在湿地各环 境要素 间 . 特 别 是 在 生 态 系 统 中 的
输 入和 输 出 , 或者湿 地 各 圈层 ( 大 气 一 水 一 生 物 一 土 壤 一 岩 石 等) 之 间 进 行 的 物 质 和 能 量 交 换 统 称 为 湿 地 生 物 地 球 化 学
及生 物 资源 的过度 开发 利用 、 环 境污 染 、 城镇 化建 设 等一 系
能 . 照查 境
我 国湿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陈振 伟 1 宋 良友 2
f 1宁波 市天 象林 业规 划设 计有 限公 司 浙 江宁 波
湿地保护与研究进展
湿地保护与研究进展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独特且珍贵的生态系统。它们不仅是各种鸟类、鱼类和其他
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还是全球气候调节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土地开发,湿地受到了严重破坏。为了保护和恢复这些宝贵的生态系统,湿地保护与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首先,湿地保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承诺。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拉姆萨尔公约》等国际公约的推动下,许多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来保护和管理湿地资源。例如,中国成为了拉姆萨尔公约的缔约方,并将一系列湿地纳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些努力在促进湿地保护工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湿地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其次,湿地研究在科学界得到了日益重视。科学家通过对湿地的生态学、水文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研究,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他们发现,湿地具有重要的水质净化、防洪抗旱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作用。湿地的水陆交错特性和丰富的生态位为大量物种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同时,湿地对减缓气候变化、环境修复和碳汇的贡献也越来越被重视。这些研究成果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三,湿地保护与研究实践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在湿地保护方面,一些湿
地综合管理单位的成立和湿地保护区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保护机制。湿地保护区的划定和生态修复工作有力地维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湿地研究方面,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长期监测和实验研究,逐渐揭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和响应机制。此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通过湿地植被的种植和湿地水质的改善,一些被破坏的湿地得以恢复,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新的栖息地。
中国湿地退化与保护研究
中国湿地退化与保护研究
湿地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具生态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它为许多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稳定的栖息地,同时也对水环境的净化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湿地正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中国湿地退化与保护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湿地的退化主要源于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过度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湿地被填埋和破坏,大量湿地生物失去了栖息地。由于过度放牧、过渡农业和排放废水等原因,湿地水质污染严重,许多湿地动物和植物无法生存。同时,全球气候变暖也对湿地造成了威胁。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和温度的波动,影响湿地的水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湿地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中国开展了广泛的湿地保护研究。首先,中国加强了湿地保护的立法和政策。2002年,中国制定了《湿地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湿地保护的目标和原则,并推动了湿地保护的实施。政府还建立了湿地保护区网络,为湿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管理机制。其次,中国加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调查和监测。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湿地的面积、植被、水质和动物等指标,可以及时了解湿地的退化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此外,中国还支持湿地保护的社会参与和科学研究。通过与公众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能够提高湿地保护的参与度和科学性,推动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
在湿地保护研究方面,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旨在揭示湿地退化的原因和机制,并寻求有效的保护措施。例如,研究人员对不同类型的湿地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湿地退化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模拟和实验研究,他们发现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控制过度开发可以有效减缓湿地退化的速度。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湿地的变化情况,提供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数据支持。通过这些研究,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湿地保护经验,为湿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
重要意义。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湿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本文将从湿地生态
环境现状和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湿地生态环境现状
湿地是指陆地与水域之间过渡带上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沼泽、河流、湖泊
和沿海湿地。湿地生态环境具有水文、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特点,对生物种类的多
样性、营养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湿地正在遭受严重
的退化和破坏。据统计,近50%的湿地已经消失,而且每年还有大量的湿地正在受到破坏。湿地退化主要表现在水体的污染、湿地生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方面。
水体污染是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湿地周
边的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开始不断排放,导致湿地水体受到污染。水体污染不仅直接影
响湿地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还会影响湿地中的食物链和营养循环,甚至导致湿地生态系统
的崩溃。
湿地生境的破坏也是湿地退化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建设和农业用地的扩张,大量的
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受到威胁。湿地生境的破坏不仅影响了湿地中的
许多特有物种的生存,还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是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
多湿地中的特有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一些湿地中的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着生存困境,其
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受到威胁,生存环境已经遭受到了破坏。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因为它起着保障生物多样性并且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伴随人类对湿地认识的逐步深入,自上个世纪以来如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障湿地环境,使之长久的为人类社会服务,就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普遍关注。就湿地保护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湿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找到最为科学的湿地保护的对策。
标签:湿地;特点;进展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态特征的生态系统。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在控制污染、改善气候、抵御洪水、美化环境、調节径流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湿地仅占地球表面面积的6%,却生存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是其它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有着“文明的发源地”、“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 和“物种的基因库” 的美名。
湿地起着保障生物多样化,特别是鸟类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和维持水分循环的功能。正因为鸟类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进行迁徙的同时很可能会飞越国界,因此,湿地被视为国际性资源。为了确保人类对湿地的可持续利用,18个缔约国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湿地公约》,该公约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之一。
一、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对湿地有所认识,当时的很多地理古籍如《禹贡》、《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等已对湿地已有记载,并根据其特性的差异赋予不同的名称。国内对湿地的研究始于60年代起,首先是从对沼泽的研究开始的。其中一些比较权威研究机构如东北师范大学的沼泽教研室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的沼泽室就对三江平原、长白山、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的沼泽湿地做了许多工作。近年来,我国对湿地的生态学研究有了较大的进步。1992年7月31日,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组织,从此以后,国内的湿地保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至今我国有7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国内的一些有涉及湿地的基本理论研究的论文如湿地的结构、功能等,大多收录在《中国湿地研究》一书中,该书由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长主编,基本是国内湿地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典范之作。综上所述,我国湿地研究工作的开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其主要的研究方面如下:
人工湿地及其研究进展
图 3 直 流湿 地 示 意 图 垂
3 人工湿地 的 净化机理
31填料 、植物和微生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作用 . ( )填 料 1 人工湿地 中的填料又称滤料 、 基质 ,一般 由土壤 、 细沙 、 粗砂 、 砾石 、碎瓦 片或灰渣等构成 。填料 不仅为植物 和微 生物提供生长 介质 ,还通过沉淀 、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 去除污染物。 ( 2)植物 湿地 中生长的植物通 常称为湿地植物 ,包括挺水 植物 、沉水 植 物 和 浮 水 植 物 。大 型挺 水 植 物 在 人 工 湿 地 系 统 中主 要 起 固 定 窗 体 表面 、提供 良好 的过滤条件 、防止湿 地被淤泥淤塞 ,为微 生物
20 0 m2的中试性人工 湿地 ,用 于处理 铁矿炸药 车间排 放的含 氮污 水 【2。 l]
微 生物是人 工湿地净化 污水不可 缺少 的重 要组成部 分。随着 5 人 工湿地 系统 的发 展趋 势 污水不 断进入人工湿地 系统 ,某些微生物 的数量将随之逐渐增加 , 51 .加强污水净化机理研究 并随季节 和作物生 长情况呈 规律性变 化。人工湿地 系统 中的微生 人 工湿地作 为一项新 的污水处 理技术 ,对其处 理机理 、影响 物主要 去除污水 中的有机物 质和氨氮 ,某些难 降解 的有机 物质 和 因素认识还 没有十分 全面 ,因此 经常 由于设计不 当使 得 出水 达不 有 毒物质 可以通过微 生物 自身的变异 ,达到吸 收和分解这些 有机 到要 求或不能 达标排放 ,有 时人工湿地 甚至还会 成为污染源 ” , 物质 和有毒物质 的 目的。 所 以要进行深入研究 ,使其发挥 良好作用。 32人T湿地系统净化污水 的作用机理 . 5 开发数据库和设计指南 . 2 ( 悬 浮物 的去 除 1) 由于各地 的气候条件 、湿地规模 、负荷率 、几 何布置 、植 物 通 过过滤 和沉 淀 ,污水 中可沉降性 污染物被 快速截 留去除 , 种类 构成及废水 的类型 构成等变化 很大 ,因而对人工 湿地很难有 而悬浮性 固体则通过微生物生长 、 湿地介质表面吸附等机理去除 , 统一 的设 计和运行参数 。为此 ,美 国的 E A 目前正大力开发北美 P 悬 浮固体 出水值一般低于 lmg 。 O / L 的人 工湿地数 据库和地 方数据库 ,以减少 重复劳动 和改 良传统 的 ( 2)有 机 物 的去 除 设计 方法。此外 ,美 国 E A 出版发行 了一些有 关湿地 的设计 导则 P 污水 中的有机 物包括颗粒 性有机物 和溶解性有 机物 。颗粒 性 和指 南 “ ,但 这只是初 步的一些 成果 ,还有 必要更 细致 地研究 有 机物通过沉 淀和过 滤可迅速去 除 ,而溶解 性有机 物则 同过微 生 不 同地区特征 和运行数 据 ,以便在将 来的建设 中提供 更合 理 的参 物作用 降解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又可分为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 数。 ( 3)氮 的去 除 5 3发展 中国家应用湿地技术潜力巨大 湿地 系统 中的氮的去除 分三部分 :微 生物转化 、植物 吸收和 大部分发 展 中国家 都具有温 带或亚热 带气候 ,利 于形 成较好 介质吸收 。 的湿地系统 。 ( 4)磷 的去除 54改 良人工湿地技术 . 污水 中多 以无 机磷形式存 在 ,人工湿 地主要靠 土壤或介质 吸 人工湿 地技术 目前 仍然属 于一项热研究 但不十分 成熟的污水 附 、植物吸收和沉淀储存作为除磷主要机理。 处理技 术 ,世界各个 国家都 投入 了大量的精力 来对其 加以完善 、 ( 5)金 属 的 去 除 改 良,将 一些传统 污水处理 技术引 入人工湿地 。如北美湿 地公司 主要 去除机理 为离子交换 、植物吸 收 、化学沉淀 和微生物 氧 借鉴 污泥 回流技 术和鼓风 曝气开发 了循环湿地 工艺和通 风强化床 化后 的沉淀 。 工艺 。这 些工艺 目前 已被成 功应用 于数年前还 被认为不适 宜采用 4 人工湿 地污 水处 理技 术 的研 究 现状 人工湿地处 理污水 的地 区 ( 气候太冷或污水浓度太高 )[] 了对 1o除 6 41 . 国外研究 现状 现有 的人 工湿地 系统进行研 究以改 良和优化工 程设计参 数外 ,对 运用 人工 湿地 处理 污水 可追 溯到 10 9 3年 ,建在 英 国约克 郡 系统的长期运行 能力和管理问题 也正在得 到深入研究 。 E ry的这个被认为世界上第一处 用于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 连续 运 ab 6结 语 行直 到 19 9 2年 【】 9 3年 ,德 国 的 Ma l c 3,15 xPa k研究 所首 例采用 n 人工湿地 系统是一个 完整的生 态系统 ,它形 成 了内部 的 良好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 ,该研究所 的 S ie博 士在研究 中发现芦 苇能有 循 环并具 有较好 的生态效益 和经济��
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研究综述
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研究综
述
1 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
湿地是水在陆地上的一种独特环境,也是地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新陆块成形提供了必要的服务。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因此,湿地的水文过程可能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将综述近期国内外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2 研究进展
2009年,穆尔等以哥本哈根报告为基础,初步探究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结果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和变化将会影响气温、降雨、流域可用水量和气候物种组成等,进而引起人为发展和减少环境恶化,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 具体研究
随后,多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研究,如埃塞克斯的磨利奥等的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会加速湿地植被物种的分布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还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水量循环,使湿地环境改变,从而影响湿地演化和环境质量。
4 对策优化
此外,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机构建议,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适应措施。由负责实施,落实和评估这些措施的有关部门的参与,可以有效地促进湿地生态水文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不利影响。
5 结论
总之,由于气候变暖使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发生了变化,这将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和环境质量。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适应措施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不利影响。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
【摘要】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
和研究意义。随后分析了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发展现状,包括水资源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水资源评价模型等方面。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水资源评价的发展趋势。结论部分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并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指出水资源评价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
考。
【关键词】
水资源评价,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方法和指标体系, 模型, 发展趋势, 结论, 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重要性
1. 引言
1.1 概述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
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人口的不
断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
资源评价研究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在不断深入和拓展,涌现出了许多
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成果。通过对水资源量、水质、水生态等
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水资源
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水资源评价的研究也促进了
水资源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为解决当前和未来水资源问题
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将就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研究现状进行探讨,通过梳理相关文
献和研究成果,分析水资源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和发展趋势,以期
为未来水资源评价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背景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水资源的质
量和数量进行评估,可以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在
国内外城市湿地进展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3-0006-02
国内外城市湿地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2-09-25作者简介:张靖冉(1980-),女,北京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工程师
张靖冉
(北京市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北京100089)
摘
要: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城市湿地研究的进展,寻求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湿地的解决方案,对发挥城市湿地的生态、社会和
经济效益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指出城市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佳的利用方式。关键词:城市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交接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
发展息息相关,在世界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编制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将湿
地与森林、
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物种、很高的物质生
产力和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佳的利用方式
[2]
。
1城市湿地的概念及特点
城市湿地是位于城市区域内或城市边缘的各类湿地,包括人
工湿地、半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城市湿地面积较小,分布不均,完整的湿地往往被分成若干斑块,各个湿地斑块间连接度低,内部生境破碎化程度高;城市湿地具有明显区别于城区的小气候,集
生态服务、
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多功能于一体。2国外城市湿地研究进展
国外湿地研究是从湖沼学和沼泽学开始的。早在公元46年,
德国日尔曼人初步认识了沼泽湿地。到16世纪中期,欧洲人对沼泽湿地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如莱兰德的旅行游记就是一部较早反映湿地的著作,他提出沼泽是由森林演变而来。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是世界上湿地分布非常广泛的国家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湿地研究较为系统详尽的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
一、引言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手段,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它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水资源管理、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等功能,还能够保护和增加湿地生物多样性。本文将对人工湿地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未来人工湿地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人工湿地研究现状
人工湿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质净化
人工湿地可以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作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以及湿地土壤的过滤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质。研究者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和调控,探索了不同植被类型和环境因素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
2. 生态修复
人工湿地可以重建受损湿地的生态系统,恢复水域的生态功能。研究者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和管理,重新建立起营养物质循环系统,并引入湿地特有的植物和动物种群,促进湿地的自然恢复。在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中,人工湿地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河流和城市水体等不同类型的水环境中。
3.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人工湿地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水资源调节、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通过对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可以为湿地保
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功能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湿地在生态系统服务中的贡献量化等方面。
三、人工湿地研究展望
1. 湿地生态系统微观过程研究
目前的人工湿地研究主要关注湿地的整体生态效益以及宏观过程,对于湿地微观过程的认识还较为有限。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湿地内部微环境的观测与分析入手,深入探索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微观因素对湿地功能的维持和提升作用。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湿地是指地表覆水长期或周期性存在的土地,包括河流洪涝区域、沿海滩涂和湖泊沼
泽等。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类的福祉提供了重要的服
务功能。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简要介绍湿地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湿地生态环境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积减少:由于城市化和农田开垦等人类活动,湿地的面积不断缩小。全球湿地面
积的丧失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2.水质退化:湿地是重要的水体过滤器,能够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随着农药和化肥
的使用增加,湿地的水质逐渐恶化,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生物多样性丧失:湿地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存储和繁殖地,但由于干扰和破坏,许
多湿地物种正面临灭绝的风险。
针对湿地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1.湿地保护和恢复:国内外科学家和环保组织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采取不
同的措施保护湿地,包括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农田的合理化等。
2.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科学家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发现了
许多新物种,加深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
3.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湿地具有水资源调节、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重要的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科学家通过评估这些服务的价值,为湿地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湿地保护意识不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较低,有些人甚至不了解湿地的重要性。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加强宣传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为众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地,还担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水源涵养、净化水质、防洪调蓄等。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及气候变化等原因,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湿地生态环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水。水的状态、质量和流动性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湿地生态系统是由水动力学过程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人员通过监测水文信息、水体质量等指标,评估湿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利用数学模型模拟湿地的水动力学过程,为湿地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除水之外,土地利用变化也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人类活动导致湿地面积的减少和破碎化,导致湿地的生境质量下降,物种多样性减少。研究人员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降水变化等,对湿地的水文条件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人员通过监测和模拟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评估湿地的脆弱性,并提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成为湿地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旨在评估湿地提供的各种生态功能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研究人员通过调查、采样等方式,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为湿地管理和保护提供经济和社会的依据。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湿地是指水面覆盖土地的自然或人为造成的生态系统,其生态功能十分重要。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并面临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将对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湿地面积缩减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湿地面积正在不断缩减。例如,中国近30年来,湿地面积已经减少了近50%,这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湿地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是湿地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主要来源包括家庭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水。湿地水质污染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致使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丧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3.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湿地面积减少和水质污染等因素,湿地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减少。很多湿地动植物面临濒危和灭绝的危险,这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相关学科在湿地生态环境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
1.湿地生态功能研究
湿地生态系统是具有生态功能的重要公共资源,其主要功能包括防洪、净化水体、调节气候、保育生物等。目前,许多研究者对湿地生态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2.湿地修复技术研究
湿地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等。目前,许多学者对湿地修复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从而创造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湿地监测技术是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学者对湿地的遥感监测、生物指示剂、水质检测等监测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水平。
国内外绿色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
国内外绿色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
一、本文概述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绿色创新研究的进展,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我们将对绿色创新的定义、内涵及其重要性进行阐述,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我们将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对绿色创新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分析绿色创新的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前景。我们将提出推动绿色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球绿色创新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绿色创新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
础和实践指导。
二、国内绿色创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国对于绿色创新的重视日益增强,不仅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也在科研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国内学者和科研机构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我国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绿色技术研发方面,国内的研究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清洁能源、环保材料、节能减排等。例如,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环保材料研发方面,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也积极探索,推动了一系列环保产品的问世。
在绿色经济模式研究方面,国内学者深入探讨了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建议。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绿色创新的理论体系,也为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湿地生态工程研究进展及生态修复技术——以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
298湿地生态工程研究进展及生态修复技术
——以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吴倩
摘要: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湿地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于湿地的研究与保护也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湿地生态系统进展及修复技术,对于湿地系统及人类自身都十分有益。本文基于国内外对湿地相关的研究进展,通过理论及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如何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使湿地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作用,并在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
关键词:湿地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赛里木湖
选题背景。群落的生态系统分为多种,湿地系统作为其中一种,在群落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较大的旅游观赏价值,对整个系统而言,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分、提供补给、保护生态环境,为整个系统发展起着平衡的作用,在众多生态系统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我国具有丰韵的湿地生态资源,较全球而言,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但随着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威胁,面临破坏严重、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等现实问题,人类活动的介入更是使得湿地“千疮百孔”,对于湿地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深入研究了湿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概念、分类、作用等,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湿地现状以及湿地破坏的原因,提出了湿地生态修复的一般技术路线及步骤,本文希望通过对赛里木湖湿地资源的分析,能够对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技术有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推动赛里木湖景区长足的发展,为湿地系统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王宪礼 李秀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
Advances in Wetlands .Researches.Wang X ianli,Li Xiuzhen(I nstitute of A pp lied Ecology ,Chi -nese A cademia Sinica,Shenyang 110015).Chinese J our nal of Ecology ,1997,16(1):58-62.Wetlands are t hose area t hat inundated or saturated by surface o r gr ound w ater wit h sufficient fre -quency and duration to support vegetat ion typically adapting to the satur ated in the water soil cond-i tions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Generally ,wetlands includ swamps,marshes,bogs and similar ar eas.T he contempor ar y r esearch advances on wetlands ho me and abroad w ere ev aluated in the art-i
cle.
Key words:w etland,marsh,advnace.
作者简介:王宪礼,男,29岁,助理研究员,1985~1992年先后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硕士学位,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景观生态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土地资源评价等方面的工作,1989年至今先后参与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东部荒山的景观生态建设0和/我国北方河口湿地的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研究0以及中国科学院/图们江流域生物资源现状、潜力与保护0等课题的工作,发表论文4篇。
李秀珍,女,25岁,博士生,1991年在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取得学士学位,1994年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环境地学专业,同年10月曾赴贵阳地理化学研究所参加其环境开放实验室客座项目/石灰岩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0的/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研究0部分工作,取得较好成果,发表论文5篇。
1 引言
湿地是指那些地表水和地面积水浸淹的频度和持续时间很充分,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能够供养那些适应于潮湿土壤的植被的区域,通常包括灌丛沼泽(sw amps)、腐泥沼泽(marshes)、苔藓泥炭沼泽(bogs),以及其它类似的区域。
目前,由于人类开发和利用,湿地面积现已大大缩减。据估计,自1900年以来,地球上已消失了将近一半的湿地。在美国,在实施控制湿地开发的法律之前,湿地曾以每年1%的速率下降。我国湿地大约有5.7@107ha,其中包括1.1@107ha 沼泽,1.2@107
ha 湖泊(自然的及人工的)和2.1@106ha 滩涂、盐沼地,还有3.2@107ha 的稻田。当前由于农业开发,矿产开采,城市发展以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湿地面积(主要是自然湿地)已减少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所以湿地研究已成为新的热点。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湿地8.558@108
ha,占陆地总面积的6.4%,以亚热带比例最高,占29.3%,寒温带占13.4%,寒
带占11%,热带占10.9%(表1)。
表1 世界湿地分布[40]
T ab.1Distributi on of the w etl ands in the w orld 地带地区面积(@103ha)占陆地面积
(%)北极湿润半湿润 200
2.5寒带湿润半湿润255811.0亚寒带
半干旱5397.3干旱
342 4.2136 1.9亚热带
湿润107717.2半湿润6297.6干旱
439 4.5热带
湿润23178.7半湿润221 1.4干旱
1000.8合计
8588
6.4
生态学杂志 1997,16(1):58-62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 国内研究概况
中国湿地面积广大,居亚洲第一位,其中许多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国际性水禽栖息地。中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天然湿地类型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浅水湖泊、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涂等,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广泛分布,总面积达2.5@107ha,占国土面积的2.6%。人工湿地以潜育化和沼泽水稻田为主,还有水库、池塘等,总面积约7.0@107ha 。中国湿地主要分布在9个区域:¹东北三江地区大面积沼泽;º内蒙戈壁沙漠中盐沼湿地;»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众多滨水湖泊;¼长江口以北的中国沿海滩涂;½长江口以南的海滩和红树林湿地,¾云贵川高原地区沼泽草甸湿地;¿新疆沙漠地区中的大型咸水湖;À天山以北山区中的高山湖泊;Á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山湖泊和沼泽1)。1)5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6优先领域5O 3.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1994.5O 3O 1)5O 3O 4.
2)董厚德.辽东湾湿地的生态评价与保护.1985.
中国的湿地研究是从60年代对沼泽研究开始的。1961年东北师范大学的柴岫和郎惠清分别在5地理6杂志、人民日报等刊物上撰文倡导沼泽研究。直至80年代初,沼泽泥炭研究一直是我国湿地研究的特色。东北师范大学沼泽教研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沼泽室在三江平原[27,28]
、长白山、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做了许多工作。至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湿地问题,并使/湿地0这一概念广泛流行[2,4,6,19]2)。1995年,由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长主编的5中国湿地研究6的出版和中国科学院湿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湿地研究已经提到议事日程[25]
。5中国湿地研究6一书收录了中国科学院众多湿地科学工作者的论文,内容涉及湿地的基本理论,湿地的结构、功能、动态变化,湿地的环境效益分析,湿地的研究方法等诸
多方面,基本代表了中国湿地研究的最高水平,迄今为止是国内较为重要的一部有关湿地研究的论著。
我国学者在湿地上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滨海湿地的研究
我国由于海岸线长,分布跨度广,因而系统的滨海湿地研究还很薄弱。
1979~1984年我国进行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自然资源调查,在土壤、生物、水文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为进一步的滨海湿地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所进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黄河及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以及南方红树林的研究上。如关于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开发对策研究[5],黄河泛滥与改道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7]
;黄河
口荒地资源的开发利用[8,9],黄河口区域演变预测研究[5]。关于辽河三角洲石油和农业综合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潜力等方面的研究[11],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植被方面的研究[3]2)。南方的红树林研究[18,26]
以及珠江三角洲
基塘系统研究[10]
等,是我国滨海湿地研究
的先行工作。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我
国滨海湿地研究方面资助了一些项目:如辽河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辽河中下游平原的景观结构及潜力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中外三角洲国土开发比较研究;辽河三角洲的植被演替;中国北方河口湿地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研究等。
2.2 沼泽湿地研究
早在50年代末,东北地区的一些地理学家、土壤学家以及植物学家就已开始了
59
王宪礼等: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