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说明

合集下载

中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进行了一项详尽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介绍所调查到的土壤污染情况,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改善土壤质量,保障人民健康。

一、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涉及全国各地的农田、城市居民区、工业园区以及采矿区等地的土壤样本。

我们采用了标准化的采样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室分析,以获得土壤样本的有关数据。

调查时间涵盖了过去五年,以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的状况。

二、调查结果1. 农田土壤调查显示,农田土壤中普遍存在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

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持续积累农药残留物和化肥残留物。

此外,农田附近的工业和采矿区也对农田土壤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负荷。

2. 城市土壤城市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

交通污染、工业排放和垃圾填埋等因素导致了城市土壤的广泛污染。

特别是,工业园区附近的土壤受到工业废水和废弃物的严重影响,其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城市土壤。

3. 工业园区土壤工业园区是土壤污染的重灾区之一。

金属加工、电子制造和化学品生产等行业的工业废物对土壤造成严重破坏。

调查表明,工业园区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和毒性物质的浓度均超过安全标准。

4. 采矿区土壤采矿活动对土壤污染贡献巨大。

煤矿、铜矿和铁矿等矿山的尾矿、废渣和废水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的重金属和人工有机物含量显著升高。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和农作物,威胁到周边居民的健康。

三、解决方案针对土壤污染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持续加强监测和调查:加强土壤污染的监测和调查工作,及时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2. 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合理使用,避免过度施用。

3. 推行农田环保种植技术:广泛推广生物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减少农业对土壤的污染。

4. 加大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力度:厂家应采取更加严格的废物处理措施,避免工业废水、废气和废物对土壤造成更大的破坏。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以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全国土壤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我国土壤污染的状况,国家环境保护部于近期完成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如下:一、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覆盖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共调查了150个城市和1000个农村地区。

调查方法采用了多种手段,包括野外调研、样品采集、化验分析等,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主要调查结果(一)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有约30%的土壤样品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在城市地区,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问题相对较为严重,主要源于工业和交通排放。

而在农村地区,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不合理使用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土壤有机污染土壤有机污染主要表现为农药、化肥、工业废弃物等有机物的过度积累。

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受限。

此外,工业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和排放,也使得一些城市地区土壤的有机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三)土地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土壤质量和功能因各种因素而受到破坏和损害的过程。

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有12%的土地面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特别是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和压实,导致了土壤结构松散、透水性差等问题。

三、影响和意义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首先,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

其次,土壤污染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土壤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作用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环保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土壤污染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我国,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工业化进程、农业化进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土壤污染问题尤其严峻。

为了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及时进行相应处理,需要对各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二、目的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进行规划和设计,以达到对土壤污染状况全面了解的目的。

三、工作方案1.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城市、工业园区、农业用地以及生态用地,共计涉及面积1000平方公里。

2.调查内容:(1)历史污染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地历史上可能存在的土壤环境问题。

(2)现场取样分析在调查范围内的地区,随机抽取少量土样进行分析,对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指标进行测试分析。

(3)人工调查通过对各地农业生产情况、工业化程度、废弃物处理方式等综合因素进行人工调查,对土壤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3.调查方法:(1)现场实地考察组织专业人员进入调查范围,实地考察当地的环境情况。

(2)实验室测试将现场采集的土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测试分析,为土壤保障提供依据。

(3)网络调查通过网络等渠道,查询和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以帮助全面了解土壤污染情况。

4.调查人员:(1)调查专家:由专业机构选派,主要负责现场实地考察和指导实验室测试等工作。

(2)调查人员:由科技人员、环保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实验室测试和人工调查等工作。

5.调查数据管理:调查数据主要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实时记录调查进程、调查范围、调查人员等信息,并及时发布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

四、总结针对当下土壤污染问题问题,进行普查和调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和设计,为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状况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

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土壤污染问题,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大的努力。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篇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 年4 月17 日)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 年4 月至2013 年12 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调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 万平方公里。

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一、总体情况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 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 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二、污染物超标情况(一)无机污染物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 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

(二)有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 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土壤污染调查策划书3篇

土壤污染调查策划书3篇

土壤污染调查策划书3篇篇一土壤污染调查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特制定本土壤污染调查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全面掌握调查区域内土壤污染状况,确定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

2. 分析土壤污染原因,提出合理的治理建议和预防措施。

3. 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三、调查范围和内容1. 调查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包括农田、工业用地、城市周边地区等。

2. 调查内容: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等方面的检测,以及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污染物的含量测定。

四、调查方法1. 采样布点:采用网格布点法,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采样点数量和位置,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2. 样品采集:使用专业的采样工具和方法,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3. 分析方法:选择国家标准方法或行业推荐方法进行土壤样品的分析测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质量控制:设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五、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阶段成立项目团队,明确分工和职责。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

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和技术路线。

2. 第二阶段:采样和分析阶段按照调查方案进行采样工作。

及时送样并进行分析测试。

对分析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质量评估。

3. 第三阶段:报告编写和成果提交阶段综合分析调查数据,编写详细的调查报告。

提出针对性的治理建议和预防措施。

向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交调查报告和成果。

六、项目预算1. 采样费用:[X]元。

2. 分析测试费用:[X]元。

3. 人员费用:[X]元。

4. 设备购置和维护费用:[X]元。

5. 其他费用:[X]元。

总预算:[X]元。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一、调查对象和范围1.地理范围本调查的范围为XX市内的农村和城市,包括城市的主要工业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农田和城市建设用地等区域。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土壤样品以及与样品有关的环境数据资料。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1.调查目的本调查的目的是针对我市主要地区的土壤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意义本次调查将为我市的环境保护、土壤污染综合管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土壤样本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到我市土壤污染的实际状况及其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及时纠正和遏制土壤污染的扩散。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1.调查内容(1)采样地点选择: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2)采样方法:采用标准采样器采集每个样品,采样点的深度为0-20cm,每个采样点采集3个土壤样本混合成一个样品;(3)土壤样品处理:实验室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测定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的含量;(4)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生成图表和统计分析报告。

2.调查方法(1)现场勘查法:利用实地勘查的方法,了解采样地点的周边环境和历史情况等资料。

(2)监测分析法:通过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分析,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

四、调查计划及实施流程1.调查计划本次调查的时间为XX年6月至8月,计划采集样品共计100个左右,定位于农村地区、工业区、工业园区、城市建设用地。

2.实施流程(1)准备工作①安排和组织好调查人员;②确定采样点和采样时间,以及确定实验室测试和分析的方法;③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包括采样器、笔记本电脑、GPS等。

(2)采样和测量①按计划进行采样,需要取样的地点和区域应该涵盖本次调查的重点区域。

②在采样前应先记录下采样地点的经纬度和标高,并注意询问当地人民有关土地的历史变化情况。

③进行现场样品加工和处理。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背景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而复杂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全国土壤污染的状况,制定一套详细的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概述,包括目标、方法、实施计划等内容。

目标1.全面了解全国土壤污染的状况2.确定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类型3.提供科学依据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提供支持方法阶段一:前期准备1.确定调查范围和目标:根据国土资源规划和相关政策,确定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调查范围和目标。

2.制定调查方案:根据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制定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方法、样本采集和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

3.筹备调查工作: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准备、样品采集工具准备、调查人员分工和调查点确定等。

阶段二:实施调查1.土壤采样:按照事先制定的调查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代表性的土壤样本点,进行土壤采样。

采样时需遵循一定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点的选择原则,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实验室分析:将采集到的土壤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含量等的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3.数据处理:对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建立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估。

4.报告编制: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报告,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阶段三:结果分析和应用1.结果分析: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确定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类型,并对污染原因进行评估和分析。

2.应用支持: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实施计划•阶段一:前期准备阶段(1个月)–确定调查范围和目标–制定调查方案–筹备调查工作•阶段二:实施调查阶段(6个月)–土壤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报告编制•阶段三:结果分析和应用阶段(3个月)–结果分析–应用支持风险与挑战1.调查范围庞大,调查工作周期长,需要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土壤污染详查方案

土壤污染详查方案

土壤污染详查方案1. 引言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但目前全球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应对土壤污染问题,制定一套详细的土壤污染详查方案十分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土壤污染详查的综合方案,包括调查目标、方法与步骤、实施要点等内容。

2. 调查目标土壤污染详查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土壤污染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

- 评估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

- 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支持相关政策制定和法律法规的实施。

3. 方法与步骤3.1 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采集是土壤污染详查的基础工作。

采样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根据调查目标确定采样点位,并合理设置采样密度。

- 采集样品时,应使用清洁的工具,避免污染。

- 采样深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通常为0-30厘米。

- 采样时应注意对不同土壤类型分开采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2 污染物分析污染物分析是土壤污染详查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根据调查目标和地区特点,确定需要检测的污染物种类。

- 进行土壤样品的样品前处理,如干燥、粉碎等。

- 根据污染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等。

- 进行污染物的定量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

3.3 数据分析与评估数据分析与评估是土壤污染详查的关键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 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出各采样点的污染物含量。

- 判断土壤污染的程度,并进行风险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污染阈值和限值标准。

3.4 结果报告完成土壤污染详查后,应及时编制结果报告,报告中包括以下内容: - 土壤污染的调查目标和范围。

- 采样点位和采样方法。

- 污染物分析的方法和结果。

- 数据分析与评估的结果。

- 对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的建议。

4. 实施要点4.1 专业人员土壤污染详查需要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调查团队,包括土壤学、环境科学、地质学等专业人员。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引言•调查计划•采样和分析•数据处理和解析•结果呈现和报告编写•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和附录目录CHAPTER引言背景介绍工作方案目的和意义CHAPTER调查计划调查范围调查目标调查范围和目标检测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评估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调查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数据整理等方法,结合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和方法VS时间安排和预算时间安排预算CHAPTER采样和分析01采样点位02采样深度03采样频率采样计划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检测。

前处理技术如样品采集、运输、储存等,需确保样品在分析前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污染。

仪器分析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仪器进行定量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以评估土壤污染状况和风险水平。

分析方法和技术质量控制和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员培训与考核对分析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分析人员的技能水平。

仪器设备校准定期对分析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样品盲样处理对样品进行盲样处理,以减少人为误差和干扰。

CHAPTER数据处理和解析数据收集和完整性。

数据清洗复数据。

数据转换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流程数据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地统计分析数据备份数据销毁数据加密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安全和保密CHAPTER结果呈现和报告编写结果呈现形式表格图表数据可视化1内容全面结构清晰规范用语数据详实报告编写规范和要求发布平台选择合适的发布平台,如政府官网、社交媒体等,以便更多人获取和查阅。

分享方式采用多种分享方式,如在线链接、PDF下载等,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宣传推广通过媒体、会议等多种渠道宣传推广报告,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状况的关注度和认识。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和分布情况,本次调查对某地区进行了全面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选择了某市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工业发达,土地利用频繁,是典型的土壤污染易发区。

调查范围包括工业区、农田、居民区等不同类型的土地。

三、调查方法。

1. 采样点选择,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和工业分布情况,选择了50个不同类型的采样点。

2. 采样方法,采用方格法和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个采样点进行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的采样,保证了样品的代表性。

3. 检测项目,对土壤样品进行了pH值、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等指标的检测分析。

四、调查结果。

经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污染现状,在调查范围内,发现了多个土壤污染点,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和农田周边地区。

重金属超标、有机物含量偏高等问题较为突出。

2. 污染原因分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工业区和农田的土壤污染程度较为严重。

3. 污染影响评价,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农产品和水产品超标现象较为普遍。

五、建议措施。

1. 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废气和废水排放,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2. 土壤修复技术,对已经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采用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技术手段,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3.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和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度。

六、结论。

本次调查全面了解了某地区土壤污染的现状和分布情况,为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土壤污染问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我们的土地资源。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 国 土壤 污 染 状 况 调 查 公 报( 2014 年 4 月 17 日 ) 环境保护部 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 年 4 月至 2013 年 12 月,我国开展 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调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 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 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 630 万平方公里。

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 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总体情况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工矿 业、 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 标的主要原因。

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 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 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 11.2%、2.3%、1.5%和 1.1%。

污染类型 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1   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 82.8%。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 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 4 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 逐渐升高的态势。

二、污染物超标情况 (一)无机污染物 镉、汞、砷、铜、铅、铬、锌、镍 8 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 率分别为 7.0%、1.6%、2.7%、2.1%、1.5%、1.1%、0.9%、4.8%。

表1 污染物类型 镉 汞 砷 铜 铅 铬 锌 镍 点位超标率 (%) 7.0 1.6 2.7 2.1 1.5 1.1 0.9 4.8 轻微 5.2 1.2 2.0 1.6 1.1 0.9 0.75 3.9 无机污染物超标情况 不同程度污染点位比例(%) 轻度 0.8 0.2 0.4 0.3 0.2 0.15 0.08 0.5 中度 0.5 0.1 0.2 0.15 0.1 0.04 0.05 0.3 重度 0.5 0.1 0.1 0.05 0.1 0.01 0.02 0.1(二)有机污染物 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 3 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 为 0.5%、1.9%、1.4%。

土壤环境调查方案

土壤环境调查方案

土壤环境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和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为了全面了解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为后续的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土壤环境调查方案。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某市辖区内的农田、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区域等典型区域。

在调查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分布等因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点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三、调查内容1.土壤理化性质调查: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基本理化性质指标,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和酸碱度情况。

2.土壤重金属调查:监测土壤中的汞、镉、铅、铬、镍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3.土壤农药残留调查:检测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等残留量,评估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4.土壤微生物调查:通过对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5.土地利用类型及人类活动情况调查:收集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工业布局、企业排污情况等信息,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四、调查方法与技术路线1.样品采集:根据调查目的和范围,采用网格布点、随机布点等方法进行采样点布置。

每个采样点的土壤深度分为0-20cm、20-40cm、40-60cm三个层次进行采集。

2.样品处理与分析:采集的土壤样品需进行风干、破碎、过筛等处理,然后根据调查内容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测定方法采用国家相关标准方法或行业公认的测定方法。

3.数据分析与评价:对采集的土壤样品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等评价方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4.编制调查报告:根据调查数据和评价结果,编制详细的土壤环境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调查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及结论等。

5.成果展示与应用:将调查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为其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政策提供依据。

土壤污染调查方案

土壤污染调查方案

土壤污染调查方案一、背景介绍土壤污染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需要进行全面的土壤污染调查。

本文将介绍一种土壤污染调查方案,以帮助实施土壤污染调查工作。

二、调查目标1. 确定调查范围:根据调查目标和可行性,确定土壤污染调查的具体范围,包括调查的地域范围、调查的深度以及调查的时间。

2. 获取土壤样本:根据调查范围确定采样点位,并按照一定的采样密度和方法,采集土壤样本。

采样点位应覆盖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污染潜在源,如工业区、农田、城市公园等。

3. 分析土壤样本:将采集的土壤样本送至合格的实验室进行分析。

分析的指标包括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pH值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指标。

4. 制定土壤污染分级标准:根据土壤样本分析结果,制定土壤污染分级标准。

可以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制定土壤污染治理方案:根据土壤污染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土壤污染治理方案。

包括污染源的治理措施、土壤修复技术等。

三、调查方法1. 土壤采样:选择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污染潜在源,在每个采样点位中,根据土壤剖面深度,采取不同层次的土壤样本。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2. 分析方法:将土壤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可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分析前应制定合理的质控措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将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绘制土壤污染分布图,用于土壤污染的空间识别和分析。

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调查结果与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集成和分析。

四、预防措施1. 管理控制: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加强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和管理。

2. 调整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和调整土地利用,防止土地过度开发和利用,避免重金属的累积和污染物的渗透。

3. 治理技术:在污染源治理和土壤修复方面,采用适当的治理技术和措施,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以减少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调查方案

土壤污染调查方案

土壤污染调查方案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的情况,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了解土壤污染的分布和程度,制定科学的土壤污染调查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个针对土壤污染的综合性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和背景1.调查目的:了解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类型、分布和浓度,评估土壤污染的程度,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背景:指明土壤污染调查的原因和重要性,例如工业活动、农药使用、废弃物处理等与土壤污染相关的活动。

二、调查区域选择1.确定调查范围: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区域的边界,包括行政区划或地理范围。

2.考虑特殊因素:考虑与土壤污染相关的特殊因素,如工厂、化工厂、垃圾填埋场、农田等。

三、调查指标和方法1.确定调查指标:根据调查目的和已有资料,选择适合本次调查的化学物质指标、生物学指标和物理指标。

3.采样深度:根据调查目的和土壤污染的可能深度,确定采样的垂直深度。

4.采样工具和容器:选择适当的采样工具和容器,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采样频率:根据调查目的和工作量,确定采样的频率,如每公顷采样点数量或每个采样点取样次数。

四、采样和分析1.采样操作:按照预定的采样方法和流程进行采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样品保存:采样完毕后,将样品保存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防止样品污染和变质。

3.检测方法:根据调查指标,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进行样品检测。

4.样品分析: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和物理分析,获得土壤污染的数据。

五、数据分析和评估1.数据处理:对获得的土壤污染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包括数据的归一化、合并和计算。

2.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土壤污染的程度、分布和影响范围等信息。

3.评估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土壤污染的程度和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六、调查报告和应对措施2.应对措施:根据报告提出的建议,制定相应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土壤修复、废弃物处理措施和污染源控制措施等。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1. 技术背景和目的由于工业和农业发展,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本文提出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获取全国土壤污染的分布、来源和危害程度等关键信息,为制定有效的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方法和数据采集2.1 选择调查区域本次调查将涵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重点污染地区,以确保全面了解全国土壤污染状况。

2.2 土壤采样方案根据土壤类别、土地利用方式和污染源分布,制定土壤采样方案。

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各个区域,并在每个区域内随机选择采样点进行土壤采样。

2.3 数据采集采用标准的土壤采样工具,按照既定的采样方法和采样密度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

通过现场观察和测量,采集土壤样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土壤质地、颜色、质地等。

同时,还需收集与土壤污染相关的环境因素,如降雨量、温度等。

2.4 数据分析通过实验室对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包括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等。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并制作相应的土壤污染分布图。

3. 调查周期和组织安排3.1 调查周期本次调查以3年为周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主要是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方案设计、人员培训等;第二阶段进行土壤采样和数据采集;第三阶段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3.2 组织安排(1)中央组织机构由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共同组织协调该调查工作,负责统筹规划、监督和指导工作进展。

(2)地方组织机构各省级行政区应组织成立调查小组,负责调查区域的具体实施和数据采集工作,并全力配合中央组织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4. 成果与应用4.1 成果展示根据调查结果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报告,并制作相应的数据图表和污染分布图。

并在相关会议和论坛上宣传和展示调查成果。

4.2 报告目标用户调查报告主要面向环境保护部门、农业部门、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制定和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规模和分布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保护农田质量和生态环境,国家环境保护部决定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一、工作目标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目标是全面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情况,包括研究土壤污染的来源、类型、程度等因素,并绘制全国土壤污染图谱,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二、工作内容1. 调查范围: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范围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壤样本。

调查样本的数量将根据各地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划分。

2. 调查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和污染风险程度,选取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浓度等相关指标。

3. 数据处理:收集和整理全国土壤样本数据,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并利用GIS技术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插值处理,生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分布图。

4. 专家评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和措施。

5. 成果发布: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编制详细的报告,并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布,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三、工作进度1. 制定调查方案:年月日至年月日,研究制定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调查方案和技术规范。

2. 土壤样本采集:年月日至年月日,根据调查方案,各地开展土壤样本的采集工作,并按要求将样本送至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年月日至年月日,对采集到的土壤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建立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数据库。

4. 专家评估和建议:年月日至年月日,召开评估会议,邀请专家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治理建议和技术措施。

5. 成果发布:年月日至年月日,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报告,并通过官方媒体和网站向社会公布。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目录1. 调查背景1.1 调查目的1.2 调查范围1.3 调查方法2. 调查结果分析2.1 发现的主要污染物2.2 污染程度评估2.3 污染源推测3. 潜在风险评估3.1 对周边环境影响3.2 对人体健康影响3.3 可能的解决方案4. 结论和建议4.1 污染治理建议4.2 预防控制措施4.3 未来研究方向调查背景调查目的对土壤污染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污染物种类和分布情况,为未来的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调查范围调查范围覆盖城市工业区及周边农村地区,主要关注工业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调查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实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以确定土壤污染状况。

调查结果分析发现的主要污染物调查结果显示,土壤中主要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及农药等污染物质,其中铅、汞、六六六等较为常见。

污染程度评估通过对样品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地区土壤污染程度严重,超过环境保护标准规定的限值,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污染源推测根据调查结果和周边环境状况,推测土壤污染主要源于工业废水、废弃物排放以及农药施用等活动。

潜在风险评估对周边环境影响土壤污染可能导致周边植被凋零、水体受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进一步影响生态平衡。

对人体健康影响居民长期接触受污染土壤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变以及慢性中毒等,需要引起关注。

可能的解决方案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监测、科学治理、推行节能环保政策等综合措施,以减少潜在风险。

结论和建议污染治理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绿色发展。

预防控制措施倡导绿色生产理念,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源排放,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开展长期跟踪研究,探索更有效的土壤环境治理技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并明确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

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

2003年12月3日,曾培炎副总理曾批示要求“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就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状况恶化,查清异常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近年来,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

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环保系统监测、科研队伍为主体力量,同时联合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参与调查工作。

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全国生态现状调查、全国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探查、菜篮子种植基地、污灌区和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

2005年,环保总局在沈阳、南京、广州等三市组织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工作,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环保系统拥有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国共有2289个环境监测站、46984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型仪器设备,加上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力量,完全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项目总体目标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查明我国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状况及其成因,扩大了解我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状况,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级别,筛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

三、项目主要内容(一)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1.目标通过开展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阐明区域土壤污染的特征,为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治土壤污染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2.调查范围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全部陆地国土。

3.主要内容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开展土壤现状调查,分析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等项目及土壤理化性质,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立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和土壤样品库,绘制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图集。

4.技术要求(1)布点与采样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布点要求和编码规则进行网格法布点,并将采样点位标注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25万的数字地图的底图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土地利用类型,并对点位密度进行适当调整,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主产区开展加密布点调查。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布点一般网格密度及采样要求见表1。

表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布点一般网格密度及采样要求(2)调查监测项目调查监测项目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详见表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需要在必测和选测项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适当增加特征污染物测试项目。

特征污染物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中存在的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有毒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所带来的化学污染物,以及农产品的生物性污染物等。

表2 全国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项目一览表(3)分析测试方法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测试方法详见《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

(4)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方法和现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5)报告和制图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监测基本情况;调查监测结果分析评价;主要结论;问题及原因分析;对策与建议等。

各类图件的编制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

(6)土壤样品库按照统一技术要求,将全国土壤环境现状调查所有样品建立档案、集中保存,建立全国土壤调查样品库。

同时,各省建立省级土壤调查样品库。

全国土壤样品库以省为单位进行分区。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样品采用不同颜色的标签。

样品容器统一采用500ml棕色玻璃磨口广口瓶,石蜡封口,内外标签。

样品量为500克(过2mm筛的风干土)。

(7)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将全国土壤调查数据和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全部归档,建立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

同时,各省相应建立省级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

(8)质量保证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要求,对布点、现场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

5.预期成果(1)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报告(2)全国土壤样品库(3)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4)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图集(5)土壤调查技术指南(二)全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调查与对比分析1.目标通过对“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监测点的回顾性调查,对比分析20年来我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扩大了解我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状况,扩充全国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

2.调查范围“七五”期间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的全部点位。

3.主要内容(1)全国土壤典型剖面及主剖面对比调查根据“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中4095个土壤典型剖面和862个主剖面的点位坐标,在原调查点位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并对比分析有关监测结果。

同时,取全国土壤环境背景样品库中20%的样品进行同步分析测定。

各省要在保证调查可比性的基础上,对本地区土壤典型剖面及主剖面对比调查的点位重新进行勘查,详细记录其周边环境状况,建立新的调查点位卡片,绘制1:10万比例尺的土壤典型剖面及主剖面对比调查点位分布图。

在对比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土壤典型剖面及主剖面对比调查点位档案,绘制1:200万比例尺的全国土壤典型剖面及主剖面对比调查点位分布图。

各省“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剖面数量及分布情况见表3。

土壤典型剖面及主剖面土壤监测项目见表4。

(2)扩充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本次对比调查中采集的样品一并作为土壤环境样品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土壤环境质量对比调查土壤样品库实行统一管理,独立编码,单独建库。

4.技术要求对比调查样品采集、分析测试、质量保证的有关要求同(一)。

5.预期成果(1)全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状况及其20年变化分析评价报告(2)扩充全国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3)扩充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库表3 各省“七五”全国土壤背景值调查剖面数量及分布情况表4 土壤典型剖面及主剖面土壤监测项目一览表(三)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1.目标结合全国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专题,在重点区域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查明土壤污染类型、分布、范围、程度和污染物种类、来源,分析污染成因,提出土壤污染物优先控制清单,建立污染土壤国家档案,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级别。

2.调查范围各省在制定调查方案时,应将下列有可能受到污染的场地作为土壤污染调查的重点,以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造成的污染。

(1)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土壤;(2)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土壤;(3)固体废物集中填埋、堆放、焚烧处理处置等场地及其周边地区土壤;(4)工业(园)区及周边土壤;(5)油田、采矿区及周边地区土壤;(6)污灌区土壤;(7)主要蔬菜基地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8)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土壤;(9)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区域土壤;(10)其他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场地。

3.国家重点调查地区国家重点调查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山东半岛、成都平原、渭河平原、闽东南、海南岛以及主要矿产资源型城市。

有关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应按照各重点调查区专题组的要求,认真收集相关区域的有关信息、资料,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背景状况;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生态与环境质量状况,主要污染源及排放等情况。

各重点调查地区的范围如下:(1)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2)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顺德、佛山、中山、珠海、东莞、深圳、肇庆、惠州、江门等城市;(3)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大连、抚顺、鞍山、本溪、盘锦等辽中南城市群,吉林、长春、哈尔滨等城市;(4)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唐山、保定、沧州等城市;(5)山东半岛: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城市;(6)成都平原:成都、德阳、绵阳;(7)渭河平原:西安、咸阳、渭南、宝鸡等城市;(8)闽东南地区: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城市;(9)海南岛:海南省全部陆地国土。

(10)主要矿产资源型城市。

4.主要内容(1)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和统一表格,收集重点调查区域有关污染源的基础信息和相关资料。

(2)调查、监测分析重点区土壤污染的类型、范围、程度及土壤重污染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并分析污染成因。

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对土壤样品、地表水、地下水、农产品同步采样并进行分析测试。

(3)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将全国重点地区土壤污染调查分析数据及有关资料全部归档,建立重点地区污染土壤数据库和国家档案。

同时,各省相应建立重点地区污染土壤省级档案。

(4)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借鉴国外土壤风险评估的技术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我国污染土壤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筛选高风险区域,为污染土壤风险管理和污染土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级别。

5.技术要求(1)布点与采样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根据污染场地特征,如污染源强度、影响程度及范围等因素,单独或综合采取网格法、放射线法、带状法、扇形法等方法布点,确定点位密度和具体点位,并采集相应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样品(样品采集种类详见表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