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制备渗氮炭材料用于脱除烟气中的SO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1.36
2015年6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No.6
l126~1132
doi:10.7503/cjcu20150130
纤维素制备渗氮炭材料用于脱除烟气中的SO2
程尚增 ,郭倩倩 ,黄张根 ,申文忠 ,韩小金
(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以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孔结构发达和含氮量较高的渗氮炭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烟气脱硫.通过改变
制备温度和尿素添加量等,研究了影响脱硫性能的主要含氮官能团.结果表明,含氮基团可以有效提高炭材
料的脱硫性能.采用氮气吸附、元素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方法分析了炭材料的孔结构、含氮量和
表面含氮基团的分布.结果表明,吡啶氮在炭材料脱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吡啶氮既可以促进s0:的吸附,
又能促进s0 向SO,的催化氧化.
关键词炭材料;脱硫;含氮官能团;纤维素;尿素
中图分类号0643 文献标志码A
SO 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是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重要污染物.烟
气中的SO:是大气中SO: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在向大气排放前进行脱除控制.研究表明,使用活性
炭(AC)和活性炭纤维(ACF)等炭材料进行干法脱硫,通过对sO 的吸附并转化为H SO 可以有效脱
除烟气中的SO Ll J.
影响炭材料脱硫的主要因素是其孔结构和表面基团.表面基团主要包括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其
中含氧基团主要决定炭材料表面的酸性,而含氮基团主要决定炭材料表面的碱性 J.SO:是一种酸性
气体,碱性基团的存在有利于炭材料对SO 的吸附.研究表明,含氮基团有利于炭材料脱硫活性的提
高f6 ].引入含氮基团的方法主要通过炭材料与含氮试剂如NH,[1。。、氨水[9 和尿素 ¨等在高温下反
应,或通过炭化活化含氮原材料_l .使用含氮试剂处理炭材料的方法引入的含氮基团较少,通常不稳
定,而且主要分布在炭材料表面;炭化活化含氮原材料制备的炭材料虽然含氮量高且含氮基团稳定,
但是在炭化活化过程中很难控制炭材料的孔结构¨ .
我们以成本低廉的纤维素为原料,使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特殊表面结构的炭材料——渗
氮炭纳米片,该材料含氮量高¨ 、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发达,且片层结构厚度为几十纳米,另外,
在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条件可以制得具有不同含氮量和含氮基团分布的样品,这有利于研究含
氮基团在脱硫过程中的作用.
本文通过改变尿素添加量和温度以制备具有不同含氮量的渗氮炭材料,在模拟烟气条件下考察制
得的炭材料的脱硫活性以及含氮基团的主要作用.
1 实验部分
1.1试剂与仪器
纤维素,曲阜市天利药用辅料有限公司;尿素,天津市北辰方正试剂厂;氢氧化钾(KOH),天津
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2路60段程序控温仪(DTC 2T,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德国Elementar公司Vario
收稿日期:2015-02-05.网络出版日期:2015-04-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177136,21106174)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基金(批准号:XDA07030300)
资助.
联系人简介:黄张根,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燃煤烟气净化方面的研究.E—mail:zghuang@sxicc.ac.cn
No.6 程尚增等:纤维素制备渗氮炭材料用于脱除烟气中的S0
Macro Cube元素分析仪;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ASAP-2020吸附仪;13本岛津集团Kratos XSAM800型
x射线电子能谱(XPS)仪;英国Kane公司KM9106 QUINTOX型烟气分析仪.
1.2实验过程
1.2.1 炭材料的制备 以纤维素为原料,尿素为氮源,KOH为活化剂,按照Shen等 的方法制备渗
氮炭材料.将纤维素、尿素、KOH和水以2:3:2:2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在80 cIC下烘干后,置于管式
炉内,在N 气氛中(150 mL/min),分别在600,700和800 oC下煅烧2 h;将纤维素、尿素、KOH、水质
量比分别为2:5:2:20和2:7:2:20的混合烘干前体在600℃下煅烧2 h,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
澄清,以去除金属离子残留.烘干得到的样品按照AC—T-m—t的形式标记, (℃)为煅烧温度,m为尿
素的添加质量比例,t(h)为制备时间.
1.2.2炭材料的表征样品的c,H,N和S元素使用德国Elementar公司的Vario Macro Cube元素分
析仪进行测定,O元素的含量通过差减法计算得到.
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使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的ASAP-2020吸附仪进行测定.采用N 气
为吸附质,吸附温度为77 K,测试前所有样品均在真空条件下于200 oC处理12 h.使用BET方程计算
比表面积,并用t-plot法测得微孔孔容.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定样品表面原子状态和分布.测试条件为A1 Ka辐射,功率120 W,
分析样品面积8 mmx8 mm,全程扫描的通能1486.6 eV,窄程扫描的通能30 eV,表面原子的结合能用
表面炭的C 峰(结合能284.8 eV)标定.
1.2.3炭材料的活性评价样品的脱硫活性评价在常压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反应器为内径
18 mm玻璃管,催化剂装填量0.6 g,反应温度120℃,模拟烟气流量300 mL/min,入口模拟烟气组成
(体积分数):SO 0.05%,O:6%,H O 10%,N 气为平衡气.进出El气体中sO:的浓度使用燃气分析
仪实时在线检测.
1.2.4程序升温脱附实验样品和催化剂的质量均为0.6 g,反应温度120 oC,模拟烟气流量为300
mlMmin,人口原料气组成:SO:为0.05%,O2为6%,N2为平衡气,或者SO:为0.05%,N 气为平衡
气.进出口气体中SO 和O 的浓度使用燃气分析仪实时在线检测,至出口SO 浓度达到0.01%为止.
将0.3 g脱硫后样品置于反应管中,在100 mL/min N 气氛中吹扫30 min,在200 mL/min的N:气氛中
以5 ̄C/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520 oC,反应器出口SO 的浓度使用燃气分析仪实时在线检测.
2结果与讨论
2.1炭材料的物化性质
表1为不同温度和尿素添加量所制备的渗氮炭材料的物理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尿素的添加可以
有效提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相较于未添加尿素样品,添加尿素样品的微孔体积在总孔体积中所
占比例明显增加.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所得样品的孔隙结构越发达,微孔孔容也越大.而对比相
同原料不同温度下制备的样品(AC-600-3-2,AC-700-3-2和AC一800.3-2)可以看出,制备温度越高,样
品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越大.另外,在所有样品中微孔所占比例较中孔和大孔多,即样品中主要为
微孔结构,这有利于SO 吸附转化形成的H SO 的储存 .另外,对比AC-600-3-1和AC-600—3-2可
Table 1 Structural parameter of samples
}Sample AC-600-0-2 is without urea.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ol_36
以发现,煅烧时间的延长可以使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加.
为研究不同温度和尿素添加量对所制备样品的元素组成的影响,对样品进行了元素分析,结果如
表2所示.由实验结果可得,尿素的添加具有显著的渗氮效果,未添加尿素的样品(AC-600-0-2)的含
氮量仅为0.35%,加入尿素后样品(AC-600—3—2)的含氮量达到5.97%,AC-600-5-2和AC-600-7-2的含
氮量分别为8.13%和15.07%,说明改变尿素量可以显著改变样品含氮量.另外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
样品中含氮量降低.因而,较低的温度和增加尿素添加量有利于样品中含氮基团的引入.
Table 2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samples
口.Dry—ash—free basis;b:determined by diference.
2.2含氮官能团的分布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可用于测定炭材料表面的含氮量以及不同种类含氮官能团的分布.炭
材料表面主要含氮基团在XPS N 谱中的键
合能分别为:类吡啶氮(N-6)398.4—398.8
eV,类吡咯氮(N-5)400.1—400.4 eV,四元
氮(N-Q)(401.4±0.5)eV和吡啶氮氧化物
(N—x)402—405 eV_】n .各含氮基团的结
构如图1所示.
图2为不同温度和尿素添加量制备样品
的XPS N 能谱图.可以看到,所有样品的谱
峰带主要在396~403 eV之间,因而样品表 Fig.1
面的含氮基团主要为N-6,N-5和N.Q.
Structure of 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at the surface of carbon materials
表3为由XPS定量得到的样品表面的含氮量和不同种类含氮基团的分布,可见样品表面含氮量的
变化趋势与体相一致.改变制备温度和尿素添加量会使样品表面含氮量和不同种类含氮基团的分布发
生变化.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样品表面含氮量逐渐下降,N-6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N-Q和N.5的相
对含量逐渐降低.可能是因为制备温度升高使部分表面炭被脱除,N—Q由石墨晶层内部移至边缘形成
N-6,另外温度升高可能也会导致部分N-5转化为更稳定的N-6;而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样品表面
含氮量明显增加,N-6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N—Q和N-5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说明尿素添加量的增加
并没有使氮原子有效进入石墨晶层内部,反而有利于石墨晶层边缘含氮基团的形成.另外,N-6在炭
材料表面的含量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nitrogen species obtained by XPS analysis
a.Percentage of each deconvoluted peak in rel ̄ion to Nl3 total area;b.The N-6 content is calculated by multiplying the percentage of decon—
voluted peak by surface nitrogen content.Thus,inthe caseofAC-800-3-2,the percentage ofN-6(37.42%)multiplyingthe surface nitrogen COIl-
tent(3.66%)sives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