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中医学题库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考
中医学题库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考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考点
1.防治原则的治疗总则。
2.中医治未病的含义。
3.未病先防的内容。
4.治病求本的概念。
5.正治与反治的概念。
6.标本缓急的含义。
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8.三因制宜的含义。
9.中医基本治法中“汗、和、温、清、补”的定义。10.清法、补法的注意事项。
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防治疾病的总原则:(B )A未病先防B清淡饮食
C既病防变D治病求本
E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于:(D )A早期治疗B治病求本
C急则治其标D先安未受邪之地
E扶正祛邪
3.“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A )
A假寒证用寒药B虚寒证用寒药
C实寒证用寒药D虚热证用寒药
E实热证用寒药
4.以下哪一项不是未病先防的内容:(B )
A“避其毒气”B审因论治
C调摄精神D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E加强锻炼
5.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一般采用:(B )Axx为主B先xx 后祛邪
C祛邪为主D先祛邪后xx
Exx与祛邪
6.用“扶正祛邪并用法”所治疗的病证有:(A )
A邪气盛,正气已衰B邪气盛,正气未衰
C正气虚,邪气未盛D邪祛正虚
E邪正俱盛
7.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D )A热因热用B 通因通用C寒者热之D未病先防8.下列哪个病证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A )A大出血Bxx热
C脾虚腹泻D气血两虚
Exx外寒
9.疾病的标与本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C )A本质与现象B原发病与继发病
C外感与内伤D先病与后病
E原因与结果
10.素体气虚感受寒邪用益气解表法治疗属:(B )A急则治其标B标本兼治
中医学题库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考点题库(临一)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考点
1.防治原则的治疗总则。
2.中医治未病的含义。
3.未病先防的内容。
4.治病求本的概念。
5.正治与反治的概念。
6.标本缓急的含义。
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8.三因制宜的含义。
9.中医基本治法中“汗、和、温、清、补”的定义。10.清法、补法的注意事项。
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防治疾病的总原则:(B )
A未病先防B清淡饮食
C既病防变D治病求本
E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于:(D )
A早期治疗B治病求本
C急则治其标D先安未受邪之地
E扶正祛邪
3.“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A )
A假寒证用寒药B虚寒证用寒药
C实寒证用寒药D虚热证用寒药
E实热证用寒药
4.以下哪一项不是未病先防的内容:(B )
A“避其毒气”B审因论治
C调摄精神D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E加强锻炼
5.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一般采用:(B )
A扶正为主B先扶正后祛邪
C祛邪为主D先祛邪后扶正
E扶正与祛邪
6.用“扶正祛邪并用法”所治疗的病证有:(A )
A邪气盛,正气已衰B邪气盛,正气未衰
C正气虚,邪气未盛D邪祛正虚
E邪正俱盛
7.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D )
A热因热用B通因通用C寒者热之D未病先防E寒因寒用8.下列哪个病证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A )
A大出血B阴虚内热
C脾虚腹泻D气血两虚
E阳虚外寒
9.疾病的标与本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C )
A本质与现象B原发病与继发病
C外感与内伤D先病与后病
E原因与结果
10.素体气虚感受寒邪用益气解表法治疗属:(B )
防治原则与治法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明确地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的原则。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中医治疗学,分为治则和治法两大部分。
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即是治则的具体化。
我国历代医学家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出“八法”。
八法是针对八纲辨证以及方药的主要作用而概括出来的基本治疗方法(治疗大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实践的需要,现代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早已超出“八法”的范围。本章仅介绍属于临床上常用且具有共性的。
第一节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阴阳与气血、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的治疗总则。
由于疾病的证候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变化极为复杂,病变过程有轻重缓急,不同的时间、地点与个体对病情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变的本质以治之,即“治病求本”;根据体内邪正斗争所产生的虚实变化,以“扶正祛邪”;按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用以“调整阴阳”;按脏腑、气血失调的病机,来调理脏腑功能,调整气血关系;按发病的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的病人,来“三因制宜”。
一、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就是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
中医学历来就重视预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中医药学--防治原则 PPT课件
点滴积累
1.治未病的思想包括两个内容即未病先防和既病
防变。
2.未病先防即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来 防止疾病的发生。 3.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后应早期诊断、早期 治疗和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疾病传变。
第二节 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
(一)养生
东汉名医华佗模仿 虎、鹿、熊、猿、鸟 五种禽兽的动作,创 立了“五禽戏”,用 以强身健体。
(一)养生 3.顺应自然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一)养生 4.起居有常
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起居有常,饮食节制,劳逸结合的强身 健体原则,既有益于扶助正气,又能促进病体早日康复。生活 起居要有规律,作息时间适宜;饮食不可过饥过饱,谨和五味, 切忌偏嗜,做到营养均衡;适量的劳动和运动可使气血流通, 有益健康。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节的饮食,过分的劳逸,往往 直接导致人体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
第七章 防治原则
(1)寒者热之:是指寒证出现寒象,用温热药治疗 的一种治法。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里寒证用 辛热温里法等。 (2)热者寒之:是指热证出现热象,用寒凉药治疗 的一种治法。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里热证用 苦寒清里法等。
第七章 防治原则
(3)虚者补之:是指虚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法治疗 的一种治法。如阳气虚证用温阳益气法,阴血虚 证用滋阴养血法等。 (2)实者泻之:是指实证出现实象,用泻邪法治疗 的一种治法。如食滞证用消导法,水饮停聚证用 逐水法,血瘀证用活血化瘀法等。
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 7 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尽管有预防措施和宿主防御功能,但细菌感染性疾病经常发生。因此,快速、
准确地作出病原学诊断,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防治方案。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采集合
适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在确诊病因上极为重要。特异性防治
是应用获得性免疫的原理,给机体注射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包括类毒素)、抗原编码基因或特异性抗体血清等,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以达到有效防治感染性疾病的
目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治疗主要是采用抗菌药物,但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日
趋严重。
第一节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以检测致病菌及其抗原、产物或核酸为目的的细菌学诊断,以及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为目的的血清学诊断。
一、细菌学诊断
(一)标本采集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采集时间及方
法、实验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经验。临床医生应该知道何时和怎样采取标本,需
作哪些实验室检查,以及如何解释结果。为提高致病菌检出率,避免诊断错误或漏
检,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应遵循下列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患者正常菌群或外界环境中杂菌污染标本。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宜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材。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伤口或体表分离可疑致病菌时,应与其特定部位
的正常菌群及临床表现一并加以考虑,因为目前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
2.根据致病菌在患者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表
7-1)。例如流行性脑膜炎患者取脑脊液、血液或出血瘀斑;伤寒患者在病程第 1~2周内取血液,第 2~ 3 周时可取粪便。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中医学-治则治法(2016年春季2013级临床)
• 吐法,也叫催吐法,是利用药物涌吐的性能, 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疗方 法。
第二节 治法
• (二)吐法
• 吐法适用于食积停滞胃脘、顽痰留滞胸膈、痰 涎阻塞于气道而病邪有上涌之势,或误食毒物 尚在胃中等病证。
第二节 治法
• 应用吐法注意事项: • 1.是急救方法,应慎用。 • 2.病势危重、老弱气衰、失血证、哮喘、幼儿、
适应症:凡外感热病,无论其热在气 分、营分、血分,只要表邪已解而里 热炽盛者,均可应用。
第二节 治法
• (六)清法(清热法)
清热泻火:适用于热在气分的实热证。 清热解毒:时疫温病、热毒疮疡等证。 清热凉血:适用于热入营血的证候。 清泻脏腑:适用于邪热入于脏腑之证。 分别有泻肺清热、清心降火、清肝泻 火、清泻胃火等不同治法。
2019年春季中医教学
(2019级临床五年)
• 知识
• 成就
•
未来
大医精诚
迎接辉煌
中医学
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
• 防治原则是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是在整体观念 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临床治疗立法、处方、 用药的普遍原则。
• 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共八法),是治则 (是治疗疾病的总原则)的具体化。
• “证”不同则“治”不同。
六、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 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 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 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如久泻脱肛、崩漏、 子宫脱垂、胃下垂等均采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 疗。
中医学题库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考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考点
1.防治原则的治疗总则。
2.中医治未病的含义。
3.未病先防的内容。
4.治病求本的概念。
5.正治与反治的概念。
6.标本缓急的含义。
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8.三因制宜的含义。
9.中医基本治法中“汗、和、温、清、补”的定义。10.清法、补法的注意事项。
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防治疾病的总原则:(B )A未病先防B清淡饮食
C既病防变D治病求本
E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于:(D )A早期治疗B治病求本
C急则治其标D先安未受邪之地
E扶正祛邪
3.“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A )
A假寒证用寒药B虚寒证用寒药
C实寒证用寒药D虚热证用寒药
E实热证用寒药
4.以下哪一项不是未病先防的内容:(B )
A“避其毒气”B审因论治
C调摄精神D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E加强锻炼
5.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一般采用:(B )Axx为主B先xx后祛邪
C祛邪为主D先祛邪后xx
Exx与祛邪
6.用“扶正祛邪并用法”所治疗的病证有:(A )
A邪气盛,正气已衰B邪气盛,正气未衰
C正气虚,邪气未盛D邪祛正虚
E邪正俱盛
7.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D )A热因热用B通因通用C寒者热之D未病先防8.下列哪个病证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A )A大出血Bxx热
C脾虚腹泻D气血两虚
Exx外寒
9.疾病的标与本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C )A本质与现象B原发病与继发病
C外感与内伤D先病与后病
E原因与结果
10.素体气虚感受寒邪用益气解表法治疗属:(B )A急则治其标B标本兼治
中医学防治原则及治则
(2)反治 塞因塞用
指用补益药物治疗闭塞不通的病症,适 用于因虚而闭阻的“假实真虚”证的治 疗。
脾虚不运 气虚血亏
脘腹胀满(健脾益气) 闭经 (补气益血)
(2)反治
通因通用 指用通利药物治疗通泄症状的实证。
u食积腹痛,泻下不畅(泻法) u瘀血所致的崩漏(活血化瘀法) u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清利湿热 法)
风寒束肺 风热袭肺 暑热郁表 气虚邪侵
治疗
发散风寒 疏散风热 清热解暑 补气解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3.病治异同
(2)异病同治 对不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 同证候采用相同的治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疾病
久泄脱肛 崩漏出血 子宫脱垂 胃下垂
证候 中气下陷
治疗 补中益气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同病异护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应用要点 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适用病例
外感病中往来寒热之 少阳证
肝脾不和证
调理胃肠
肠胃不和证
调和胆胃
胆胃不和证
代表方剂
小柴胡汤
逍遥散 半夏泻心汤 篙岑清胆汤
施护要点
1.明确适应证 2. 服药护理 3.病情观察 4.饮食护理 5.情志护理
第二节 治 法
八、补 法
(一)概念 补法,也叫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养作用的方药,以补 益人体阴阳气血之不足,增加抗病能力的一种方法。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所谓治未病,包括和两个方面的内容。
2.防治原则是、、、、、等的治疗总则。
3.养生又称为,即是和的意思。
4.八法包括、、、、、、、等。
5.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的而治的,同属于的范畴。
6.治则与治法不同,治则是治疗立法、处方、用药的,治法是治则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以“√”表示,错误的以“×”表示)
1.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它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八法是针对八纲辨证以及方药的主要作用而概括出来的基本治疗方法。()
3.治病求本,就是要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来进行治疗。()
4.由于疾病变化的复杂性,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而在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的区别。()
5.损其偏盛,主要是对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采用“损其有余”的治法。如用滋阴以制阳法,运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法则。()
6.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7.因人制宜指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治疗。()
8.使用汗法时,如果病人正气素虚,则应根据其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的具体症状,在解表剂中适当配伍滋阴、助阳、益气、养血等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三、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A.寒者热之
B.热因热用
C.寒因寒用
第七章_防治原则与治法
标本病并重,应标本兼治 气虚外感;胃肠实热夹阴伤
三、调整阴阳
损其有余
对阴或阳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采用“实则泻之”的 治疗法则
实热证;实寒证
补其不足
对阴或阳一方偏衰、不足的病证,采用“虚则补之”的 治疗法则
虚热证;虚寒证
一方的偏盛偏衰,可导致另一方的相对有余或不足
阳亢、阴盛、阳虚、阴虚 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先祛邪后扶正 如瘀血所致崩漏,先活血后补血 先扶正后祛邪 如正虚虫积,先扶正后驱虫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
一病多方 风寒、风热、暑热、气虚感冒
异病同治
多病一方 久泄脱肛、崩漏、子宫脱垂、胃下垂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确定治则
夏季不宜过用辛温;冬季慎用寒凉;暑季宜化湿、渗湿
适应症:一切外感表证,水肿病腰以上肿甚、疮疡 病初起、麻疹透发不畅而兼表证者
分类:辛凉发汗(解表)、辛温发汗(解表)
体虚者;“表里双解”(理气、清热、消食与发汗并用)
注意事项:
宜汗出邪去为度,不可发汗太过,损伤正气 对表邪已解、麻疹已透、疮疡已溃,或自汗、盗汗、失
血、吐泻、热病后期津亏者不宜使用 服药后避风寒,忌食油腻厚味及辛辣食物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补之 实则泻之
反治:“从治”,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 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相一致的病证
中医学-防治原则和治则
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袭表,卫阳被郁所表现出 的证候。
[证候]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腰痛,骨
节疼痛,无汗而喘,精脉选PP浮T课紧件 。
13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阳明病证
(一)阳明经证
阳明经证是指邪客阳明,邪热弥漫 全身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面赤心烦,身大热,汗大出,口 大渴,舌苔黄燥,脉洪大。
[证候]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冷 饮、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发 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精选PPT课件
返回本节
6 返回目录
• 营分证
• 为温热病邪内陷营阴的深重阶段, 病位多在心与心包络。以营阴受损,心 神被扰为特点。
精选PPT课件
7
三、营分证
[病理]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证候]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 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苔黄、 脉细数。
[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
精选PPT课件
返回本节
8 返回目录
• 血分证
• 为邪热深入血分而引起耗血动血的 证候,是卫气营血病变的最后阶段,也 是温热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 段。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精选PPT课件
22 返回目录
第一节 防治原则 预治 调 扶 病 三 防病 整 正 治 因 为求 阴 祛 异 制 主本 阳 邪 同 宜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教学要求
1.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与主要生物制品。
2.熟悉
(1)病原菌的检验程序、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
(2)特异性免疫获得方式。
(3)常用抗菌药物的杀菌机制。
3.了解
(1)细菌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临床常见的耐药菌及耐药机制。
教学要点
[教学引导]
1.病原菌标本采集的原则是什么?常用的检验程序是什么?血清学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2.人工免疫的概念,种类及比较
3.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各有何优缺点?
4.类毒素的概念及其用途?
5.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品有哪些?
6.常用抗菌药物的杀菌机制有哪些?
一、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一)细菌学诊断
1.标本采集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患者正常菌群或外界环境中杂菌污染标本。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宜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材。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伤口或体表分离可疑致病菌时,应与其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及临床表现一并加以考虑。
(2)根据致病菌在患者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3)应在疾病早期和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4)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若不能立即送检,应将标本置于特殊的转运培养基中,低温保存。
2.致病菌的检验程序
(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法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致病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和染色特点。凡在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致病菌,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有助于初步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所谓治未病,包括和两个方面的内容。
2.防治原则是、、、、、等的治疗总则。
3.养生又称为,即是和的意思。
4.八法包括、、、、、、、等。
5.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的而治的,同属于的范畴。
6.治则与治法不同,治则是治疗立法、处方、用药的,治法是治则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以“√”表示,错误的以“×”表示)
1.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它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八法是针对八纲辨证以及方药的主要作用而概括出来的基本治疗方法。()
3.治病求本,就是要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来进行治疗。()
4.由于疾病变化的复杂性,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而在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的区别。()
5.损其偏盛,主要是对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采用“损其有余”的治法。如用滋阴以制阳法,运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法则。()
6.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7.因人制宜指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治疗。()
8.使用汗法时,如果病人正气素虚,则应根据其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的具体症状,在解表剂中适当配伍滋阴、助阳、益气、养血等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三、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A.寒者热之
B.热因热用
C.寒因寒用
D.塞因塞用
E.通因通用
2.患者久咳,兼有便溏、乏力,医用六君子汤,属于()治法
A.治病求本
B.益火消阴
标本兼治C.
D.塞因塞用
E.虚则补其母
3.“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C.寒因寒用
D.寒者热之
E.热者寒之
4.扶正与祛邪兼用,适于下列()病证
正虚邪实A. 阴虚内热B. 气血亏虚C. D.邪气壅实为主 E.正气亏虚为主属于治则的是()5. A.治病求本 B.扶正祛邪 C.调理气血 D.活血化瘀 E.调治脏腑) 6.“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A.虚寒证用寒药实寒证用寒药B. 假寒证用寒药C. 假热证用热药D. E.虚热证用热药)7.“塞因塞用”不适用的病证是( A.脾虚腹胀血枯经闭B.
C.食积腹胀
D.肾虚癃闭
E.以上均非 8.“通因通用”适用于() A.脾虚泄泻 B.肾虚泄泻食积泄泻C. D.肠虚滑脱以上均非E. ) 9.“热因热用”属于(阴病治阳A.
B.阳中求阴
C.阴中求阳
D.逆治法
E.反治法
10.下列属从治法的是()
A.寒因寒用
B.寒者热之
C.用热远热
D.攻补兼施
E.阳病治阴
11.下列属逆治法的是()
A.热因热用
B.热者寒之
C.用热远热
D.用凉远凉
E.塞因塞用
12.适用“急则治标”治则的情况的是()
A.阴虚咳嗽
B.持续低热
C.大小便不通
D.慢性胃痛
E.下肢水肿
13.下列哪项不属于扶正治则指导下确定的治法()
A.发汗
B.滋阴
C.养血
D.益气
E.扶阳
14.属祛邪的治法是()
A.发汗
B.阳病治阴
C.阴病治阳
D.扶阳以制阴
E.壮水之主
15.不同病人分别表现脱肛、眼睑脱垂等病症,治疗时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此称为()
因人制宜A. B.因地制宜 C.辨病论治 D.异病同治同病异治E.
[B型题]
A.既病防变
B.未病先防
C.扶正祛邪
D.调理气血
E.调整阴阳
16.“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难经·七十七难》),属于()
17.温热病伤及胃阴后,主张在甘寒养胃的方药中加入某些咸寒滋肾之品,此即()具体应用
18.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属于()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未病先防
E.辨证论治
19.暑季多雨,气候潮湿,故病多挟湿,治宜加入化湿、渗湿之品,此属()
20.小儿生机旺盛,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故治疗时忌峻攻、进补,用量宜轻,此属()
21.东南地低气温多雨,病多温热或湿热,治宜清化,而温热及助湿之剂必须慎用,此属()
A.以补开塞
B.通因通用
C.寒者热之
D.热因热用
E.热者寒之
22.血枯闭经,治则当以()
23.膀胱湿热所致尿频、尿急、尿痛,治则当以()
24.脾虚便秘,治则当以()
A.急则治其标
B.缓者治其本
C.标本兼治
D.调整阴阳
E.调理气血
25.素体气虚又患外感,治宜益气解表,属()
26.肺痨咳嗽,治宜滋阴,补益肺肾,属()
27.大出血,急宜止血,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