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知识结构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2全套知识结构图(最新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2全套知识结构图(最新整理)

经济建设探 索中的失误
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 三年困难时期
文革十年,左倾思想恶性膨胀,经济损失严重

内容:三大决策

社 会
以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伟大起点


建设为
建 中心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改革
发 展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雇佣关系
重农抑商
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发展缓慢
商品经济发
闭关锁国
展 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的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第二单元知识结构
(雏资本形场市) 主的 义形 世成 界
新 航 路 : ( 1)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四 条 航 线
见 P27
殖民扩张 (1)西、葡殖民扩张
曲 折
曲折发展
表现:

1937-1945:残酷打击,沦陷区日本
,在国统区

1
1945 年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国民政府
美国
第四单元单元知识结构:
基本内容: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 造”的实施
成果:“ ”计划提前完成,56 年底,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
中国社 会主义 经济建 设的曲 折发展
成果:“一五”计划提前完成,56 年底,三 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
中国社 会主义 经济建 设的曲 折发展
经济建设探 索中的成就
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作出正确分 析,明确了党的任务,经济建设蓬勃 发展 1960 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得到好转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危机,19 世纪 60—9 完 全 沦 为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0 年代,清政府掀起 社会。
2、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的
洋 务 运 动 , 兴 办 近 代 2、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粉 斗争连遭挫败,资产阶级的
军事和民用工业,创 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 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困境。
建 新 式 海 军 和 举 办 新 计划,但落后性使其难免失 3、随着民族工业短暂而迅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912 年推翻了清王朝,建立 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为 共 产 党 的 诞 生 奠 定 了 阶 级
产生。
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性质 基础。
依然没有改变。
1、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1、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 1、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
式 教 育 、 留 学 教 育 , 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 速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
培 养 实 用 人 才 等 。 运 级 革 命 派 , 建 立 中 国 同 盟 伍发展壮大,思想觉悟和斗
动 没 有 使 国 家 走 上 富 会 、 提 出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纲 争水平不断提高,这为中国
强道路,但却启动了 领,进行反清武装起义,1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
1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19 世纪中晚期至 20 世纪早期的世界
时间、 分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 加深 (1861-189 4)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和旧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旧民主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终 结( 19 1 革 命 的 高 潮( 18 95 - 19 12 )
2-1919)
1 、经 济 :第 二 次 鸦 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知识结构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知识结构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知识结构图
时间,地点Biblioteka 过渡时期(1949—1956)
含义
新政协的召开
背景
内容
政治上的过渡
共同纲领
性质
时间 地点 内容
一届人大的召开 5.4 宪法
评价
意义
政协制度的发展 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
国民经济的恢复
经济上的过渡
时间 背景 措施
时间
作用
一五计划
背景
内容 成就 评价
三大改造
时间
性质 农业
形式 作用
手工业
形式 形式
作用 资本主义工商业 作用
建国初期的外交
评价 背景 特点 :
政策 成就
探索时期
八大的召开
时间 内容
正确的探索
评价 内容
大跃进 时间
错误
结果 评价 时间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内容
评价
时间
三年困难时期
原因
表现
文革时期
时间 调整
措施 结果
民主法治的破坏
国民经济的损失 经验教训
特点
70 年代的外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内容
意义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背景
十四大 十五大
成就
目的
开放
过程
格局的形成 内容 一国两制
邓小平理论 形成过程
新时期的外交事业
背景 特点 目标
政策方针 成就
特点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时间
时间 原因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关系正常化
背景
过程 时间
背景 过程
背景
七十年代外交新局面 表现
影响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C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地点:华北。

D少数民族抗日: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A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①背景 B中共七大召开:内容、意义C 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a1945年7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b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抗战胜利②胜利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关东军作战d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e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A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的反对外来侵略取得了完全胜利;③意义 B 洗雪了民族耻辱,扞卫了民族尊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基础: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1)背景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旧民主主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兴中会、同盟会义革命(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民国成立:时间、性质、都城、国旗、纪年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性质、法令措施(3)中华民国成立颁布时间:1912年《临时约法》制定的机构: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着的里程碑①原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学生;口号(1)五四运动②过程第二阶段:6月初,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①条件:1.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2.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3.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近(2)中共成立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代②中共一大中内容: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国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的时间:1922年民③中共二大内容: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主意义: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革①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命新民主主(3)国民革命②兴起:标志是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义革命③高潮:北伐战争:时间(1926)①南昌起义:1927.8.1 周恩来、贺龙(4)“农村包围城②八七会议:1927.7.8 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改革、武装反抗国民党市”道路开辟③秋收起义:1927.9 毛泽东在湘赣边秋收起义④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5)红军长征:国民党“围剿” 1934.10离开根据地。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1949——至今)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模范人物: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始标志:1966年,成立中央文革小组(1966----1976)结束标志:1976、10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经济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法制: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社会主义现代化政策:一国两制建设新时期成功实现:1997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1978——)统一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86年:制订“863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科教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50年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成功)。

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外交成就70年代2、1972年,中日建交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后2001年,举办上海APEC会议2001年,加入WTO原因:国家的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一单元核心知识能力框架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筹建新中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巩固新中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第1课核心知识能力框架图备政治协时间国际意义时间和意义商会议过程国内意义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助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课标要求: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及历史意义。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 沈阳 3.借口:柳条湖事件 4.蒋介石的态度:实行不抵抗政策 5.共产党方面:东北的共产党和当地武装成立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著名英雄有杨靖宇。

6.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四个月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亡。

7.历史意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对日局部抗战
课标要求:掌握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1.时间: 1936年12月12日(也称双十二事变)
2.地点: 西安
3.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4.目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5.结果: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前去调解,蒋介石最后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标要求:七七事变的史实及历史意义。

掌握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地点: 卢沟桥 3.牺牲将领:佟麟阁 赵登禹 4.历史意义: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和八路军。

九一八事变



历 史

册 第 四 单 元





西安


卢沟桥事变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1张PPT)

和兵变政移
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1115
金 与 南
女真 族 崛起
年 阿骨 打 建立 金
金灭 辽 1125 年
金灭北 宋 1127年
宋 的
1127年 赵构建立南宋 定 都 临安
对 南宋 峙的
偏安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宋高宗秦桧 杀害岳飞
宋金和议 宋金对峙局
面形成
农业 的发
宋展
代 经 手工 济 业的 的 兴盛 发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水平很高,领先世界;北 宋东(京1)郊宋外代,最建大有的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
(2世)界都上市最繁早荣的船表坞现;:南店宋铺海增船加配;备了先进的指南 针。 早市夜市出现;草市出现;商品琳琅满目。
(3)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主 要港口设置市舶司;
南宋外贸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4)最早的纸币:交子 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
1206年
蒙古灭西夏
元 1227年
朝 蒙古灭金 1234年

南宋与蒙古灭对峙 40多年
统 忽必烈 行汉法 行仁政
治 不嗜杀
元朝建立 1271年 忽
必烈
元朝灭南宋 1276年 文天祥、陆
秀夫 抗元
元朝统一全国
1279年
书法家:颜真卿、欧 阳询
玄奘 西游 天竺 西 《大 唐西 域记》
唐朝 对外 友好 往来
东 日本遣唐使来 华唐朝文化传 播到日本 鉴真东渡日本
文 化对 发 外交 达 政通 国 策便 力 开利 强明 盛
开元 盛世
承 上 启 下
贞 观 之 治
唐朝 建立 618

最新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最新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4)创新能力薄弱
“碧芝自制饰品店”拥有丰富的不可替代的异国风采和吸引人的魅力,理由是如此的简单:世界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饰品文化,将其汇集进行再组合可以无穷繁衍。
400-500元1326%
图1-3大学生偏爱的手工艺品种类分布
图1-1大学生月生活费分布
据统计,上海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03全年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250.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第三产业的增速受非典影响而有所减缓,全年实现增加值3027.11亿元,增长8%,增幅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5)资金问题
(3)年龄优势
四、影的宏观环境分析
在现代文化影响下,当今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是最为敏感的群体,他们最渴望为社会主流承认又最喜欢标新立异,他们追随时尚,同时也在制造时尚。“DIY自制饰品”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在“DIY自制饰品”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性化追求,这在年轻的学生一代中尤为突出。“DIY自制饰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更受欢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导图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导图ppt

622年穆罕默德 在麦地那建立 穆斯林公社阿 拉伯国家雏形 诞生
阿拉伯 帝国
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数字 2.《医学集成》《医典》 3.《天方夜谭》
第11课 古代日本
1--2世纪出现 百多个小国 5世纪大和统一 日本 “大王” 646年 孝德天 皇 大化改新 武士及武士集 团形成
王室贵族有领地
中央集权 封建国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 地位近似奴隶
12世纪晚期 镰仓幕府掌握实权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 时期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7世纪初 穆罕默德创立 伊斯兰教 8世纪中期 阿拉伯横跨 亚欧非三洲
西罗马帝国 灭亡
《十二铜表法》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文学 《荷马史诗》 奥林匹亚神庙宙斯像、《掷铁饼者》 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雅典帕特农神庙 罗马大竞技场、万神殿等 法学 《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学系统 罗马
古 典 文 化
雕塑 哲学
希腊
建筑
历法
儒略历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初步 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
古 代 两 河 流 域 文 明
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
汉谟 拉比 统治
建立强大的巴比伦王国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 成文法典
统一
第3课 古代印度
约公元23世纪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公元前1500年 雅利安人入侵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伯里克利 民主政治 地跨 欧、亚、非三洲
马其顿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公元前 1000年 公元前 509年 公元前 2世纪 称霸 地中海 公元前 73年 斯巴达克 起义 公元前 27年

世界古代历史知识结构图

世界古代历史知识结构图
开放交流促进文明发展

欧洲城市的兴起
琅城起义(例子)——市民阶级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措施
经济上:①“班田收授法”,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大化改新
②租庸调制,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 509 年)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霸主。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屋大维公元前 27 年
欧 的兴衰
罗马共和国时期,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后来,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罗马实行的是军事独裁统治。








罗马帝国的 分裂(公元 395年)
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灭亡)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东罗马帝国灭亡带来 启示:固步自封导致落后挨打,
帝国)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东罗马帝国灭亡带来 启示:固步自封导致落后挨打,
开放交流促进文明发展

欧洲城市的兴起
琅城起义(例子)——市民阶级形成——为
发展准备了条件
政治上,建立
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措施
经济上:①“班田收授法”,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
,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②租庸调制,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河流域 的农耕文 明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伦
雅典民主政治
尼罗河——金字塔(权利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121课学习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课件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121课学习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课件

02
CATALOGUE
基础知识梳理
古代文明发展概述
01
02
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法老、木乃伊等。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楔形文字、神话传说等。
03
04
古代印度文明
种姓制度、佛教等。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等 。
古代社会制度与文化特点
01
古代埃及社会制度:法 老专制、等级制度等。
02
古代两河流域社会制度 :城邦制度、商业发达 等。
理解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如古丝绸之路、罗马帝国的扩张
等。
如何评价古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政治制度
古代文明的政治制度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 中国的皇帝制度、西方的 民主政治等。
文化传承
古代文明的文化传承对后 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 中国的儒家思想、西方的 基督教文化等。
科技发展
古代文明的科技发展对后 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 中国的四大发明、古希腊 的数学和哲学等。
古代文化与艺术的繁荣,如古希腊 哲学、古埃及建筑和古印度宗教,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古代文明衰落的原因及影响
01
02
03
外族入侵
如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 许多古代文明遭受外来侵 略,社会动荡不安。
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频发,对古代文明造成重 大损失。
社会矛盾
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 日益激化,导致社会动荡 不安,文明逐渐衰落。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历史学习
梳理知识结构
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历史知识结构,将 知识点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清晰的 知识网络。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快速找到知识点和 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进 行复习和巩固。

高中历史知识点结构联系图

高中历史知识点结构联系图

高中历史知识点结构联系图高中历史知识点结构联系图欣赏高中历史知识点结构联系图2高中历史知识点结构联系图4高中历史知识点二讲述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

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都不高,企业缺乏活力。

2.内容:① 大致经历两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现在)。

②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一是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③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3.作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企业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1.主要内容:①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百年不动摇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第 1 页共 2 页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⑤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1.高中必修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2.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3.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框架图4.高考历史知识点框架归纳图5.必修一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第 2 页共 2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知识结构图1、中国史时期划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9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十年文革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世界史时期划分:
1640 世界近代史 1917 世界现代史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9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结构图
4、八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结构图
筹建新中国建立新中国巩固新中国
5、九上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结构图
6、九上第14课工业革命结构图
7、九下经济危机结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