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介绍与培养方案doc-专业编号

合集下载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代码: 07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基础教育为主的数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它的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一)知识要求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二)素质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较高的人文、科学和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科学的思维方法、求实创新精神、综合分析的素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里素质。

(三)能力要求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高的教育教学与组织管理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独立开展应用性研究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学年,并实行3-6年弹性学制。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师范类)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毕业后能在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接受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实践训练,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2. 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4.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5. 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包括数学教育)研究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技能,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6. 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毕业后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教育领域的合格人才。

二、主干学科数学三、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近世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变函数、数值分析、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四、主要实践性环节军训、生产劳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普通话训练、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专业实践、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五、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七、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须修满183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其中课堂教学134.5学分,实践课48.5学分。

(一)课堂教学学分要求:1.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文化素质教育课)需修满50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系统的数学学科教学论知识,能应用数学理论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解决数学教育教学等实际问题,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本专业相关方向的教研新成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适宜在中等学校和其他教育部门从事教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立志献身于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伟业。

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了解本专业相关教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3、系统掌握中学数学教育课程论知识,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具备课堂教学的初步能力。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初步具有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5、了解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种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和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并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180学分。

四、主要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大学物理B、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数学建模、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学科教学论等.五、各学年周数安排表六、课程结构比例表七、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八、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表(一)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表(三)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相关金融专业知识,能应用数学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解决金融中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实际问题,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本专业相关方向的科研新成果,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培养方案学科门类: 理学专业代码: 07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 具备在科技、经济部门从事研究以及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 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 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 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

2.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 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

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 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

4.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 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 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5.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7.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具有健康的体魄。

8.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具有很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9.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1.学制: 四年。

2.学分:166。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理学,数学类,专业代码:070101 )一、专业简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办于1958年,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本科专业,为“十二五”校重点和特色专业,首批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特色专业群建设专业,“十三五”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数学学科为“十二五”校重点学科,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该专业专任教师21人,其中正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数学和教育学以及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能力,能很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的合格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三、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专业和中学数学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数学专业和中学数学教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数学专业知识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中学数学教学教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服务地方中学数学教育的卓越教师。

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如下:1.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

具有一定的心理调试、沟通交流与价值判断能力。

2.掌握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应用的技术;具有科学计算和数学应用能力。

3.掌握中学数学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具有应用数学基本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进行中学数学教学教研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适应未来数学教师发展和要求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等实践环节进行反思和研究;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意识。

5.熟悉中学数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6.了解数学学科与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专业代码:B041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数学和教师素质,具有具备数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初步具备应用数学研究能力及教学技能,能够从事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机应用和外语基础知识,受到数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和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2、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并能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3、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教育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的能力,并能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7、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

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三、主要课程空间解析几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大学物理、抽象代数、高等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育学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普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普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普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10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良好的师范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潜力,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数学教师,并为学生将来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打下良好基础。

二、人才培养规格(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观念;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二)系统掌握教育理论,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三)掌握较为宽厚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初步的学科研究能力。

(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五)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

(六)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八)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九)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程分段、分类培养”的培养模式。

在第一阶段(第一、二学年)淡化专业,主要开设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在第二阶段(第三、四学年)主要开设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公共任选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并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使专业教育得到延伸和拓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学制、学分、学位课程、毕业与学位(一)学制四年。

(二)学分本专业学生修读总学分不低于170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师范类)

数学及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师范类)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数学及应用数学(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具有运用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环节的训练,形成良好的教师素质,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运用能力,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教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修养;.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学制及授予学位学制:四年学位: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数学六、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微分方程、教育学、心理学。

七、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观摩及见习、教育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八、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科技方法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教育研究方法、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有效教学专题。

九、毕业学分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学分,其中理论学分(理论必修学分,理论选修学分),实践学分(含个综合教育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101一、专业简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本专业是以数学科学及应用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主要致力于数学教育工作者及数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主要课程包括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数学模型、数学软件、实变函数、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等。

要求学生掌握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数学理论、思想、方法和教学技术。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在中小学及有关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规格要求(1) 知识要求。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英语、计算机与科技写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能力要求。

具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3) 素质要求。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具有良好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教育心理素质;较强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心理品质;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四、修业年限、课时、学分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制为3—6年课时:2576总学分:190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专业类别:数学类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相近专业主干学科:数学、教育学相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六、核心课程数学分析2(6学分)、高等代数2(6学分)、解析几何(2.5学分)、概率论(3学分)、常微分方程(3学分)、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号070101(国家)0401(学校)一、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它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宽的数学知识面,掌握数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获取创新和科研的初步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应用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要求。

3、具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4、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懂得教育基本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尤其是具备施行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培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能力。

5、树立开拓创新、自主创业的思想,要努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和军事训练标准;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7、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二、学制:学制为四年三、授于学位: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授理学学士学士学位。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生产劳动、军事训练、社会调查、教育见习、教育服务、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doc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doc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根据国家教育部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规范》并结合当前我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改革经验,使培养计划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二)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人才发展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改善教学内容,整合优势资源,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专业情感,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专业化高级人才;(三)总结2007、2008年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实施的经验,解放思想,大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思路,突出教师教育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及其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教育、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应用以及数学教育教学上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毕业生能够在中等学校(包括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从事教学与管理,或在相关的科技、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工作。

2.基本规格(1)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自由和宽容的态度、团结与协作的精神;具有法制观念,遵纪守法,诚信为本,树立为人师表的理念。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介绍与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介绍与培养方案

考双素课
试学质程
方位课课
式课程类
1
1
1
1
1
1
1
1
1
1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时 选修课 学生应修 0
通识教育选修课
小计
通识教育必修课
专业类必修课
学 专业类 计划开设 0
分 选修课 学生应修 0
通识教育选修课
小计
180 306 266 238 269 170 0
0
0 119 119 416 750 306 272 1982
0
0
0
0
0
0
1
51 51 102 102 68 34 408 14.8
0
0 102 102 0
399 507 453 442 473 374 68 34 2750 100
13 11
8
10 18 16 14 14 10
0
0
0
0
6
3
0
23 29 27 28 26 22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
11
6
3
0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Teaching Orientation)一、学科门类:理学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代码: 070101授与学位:理学学士标准学制: 4 年修业年限: 3~ 6 年二、培育目标与培育规格(一)培育目标为地方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拥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好的数学修养,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从事数学教育与研究能力、熟习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够胜任中等学校数学教课与教育研究的特意人材。

(二)业务培育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教育教课理论,遇到教课及教育研究的基本训练,拥有优秀的数学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课能力、教课研究能力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拥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2、熟习教育法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课的基本理论并具备应用上述理论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3、拥有优秀的教师职业技术;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拥有文字办理和必定的编程能力,拥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数学教课的能力;5、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问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拥有必定的教育研究能力;6、认识本专业及有关专业的学科发展历史和本学科的新发展,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必定的外语阅读能力。

三、骨干学科数学四、主要课程数学剖析、高等代数、分析几何、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等数论、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泛函剖析、抽象代数、高等几何、数值计算方法、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

五、中心课程(学位课程,用 * 号注明)数学剖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数学教育学、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根据国家教育部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规范》并结合当前我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改革经验,使培养计划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二)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人才发展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改善教学内容,整合优势资源,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专业情感,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专业化高级人才;(三)总结2007、2008年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实施的经验,解放思想,大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思路,突出教师教育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及其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教育、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应用以及数学教育教学上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毕业生能够在中等学校(包括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从事教学与管理,或在相关的科技、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工作。

2.基本规格(1)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自由和宽容的态度、团结与协作的精神;具有法制观念,遵纪守法,诚信为本,树立为人师表的理念。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理学,数学类,专业代码:070101 )一、专业简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办于1958年,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本科专业,为“十二五”校重点和特色专业,首批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特色专业群建设专业,“十三五”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数学学科为“十二五”校重点学科,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该专业专任教师21人,其中正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数学和教育学以及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能力,能很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的合格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三、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专业和中学数学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数学专业和中学数学教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数学专业知识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中学数学教学教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服务地方中学数学教育的卓越教师。

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如下:1.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

具有一定的心理调试、沟通交流与价值判断能力。

2.掌握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应用的技术;具有科学计算和数学应用能力。

3.掌握中学数学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具有应用数学基本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进行中学数学教学教研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适应未来数学教师发展和要求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等实践环节进行反思和研究;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意识。

5.熟悉中学数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6.了解数学学科与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介绍与培养方案doc-专业编号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介绍与培养方案doc-专业编号

专业编号: 834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并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一流数学师资。

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运用手段,并通过专业理论课程、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质。

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自信宽容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判断的能力;2.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比较宽厚的数学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3.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掌握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较宽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情趣;6.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

二、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抽象代数、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拓扑学基础、微分几何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学科教学论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项目周数学分各学期分配情况(周数)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事训练 3 3 3 0 0 0 0 0 0 0 1-3周学年论文0 0 0 0 0 0 0 0 0 0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8 8 0 0 0 0 0 0 8 0 8周见习 2 2 0 0 0 0 1 1 0 0 4-6学期毕业论文(设计) 6 6 0 0 0 0 0 0 0 6 1-6周复习考试13.5 0 2 2 2 2 2 1.5 1 1入学及毕业教育 2 0 0.5 0 0 0 0 0 0 1.5学年总结 1.5 0 0 0.5 0 0.5 0 0.5 0 0机动 6 0 0.5 0.5 2 0.5 1 0 1 0.5课程教学122 161 15 17 17 17 17 17 11 11小计164 180 21 20 21 20 21 20 21 20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类别学期课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百分比%学时通识教育必修课219 201 136 153 0 0 0 0 709 25.8 专业类必修课180 306 266 238 269 170 0 0 1429 52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119 119 416 750 306 272 1982学生应修0 0 51 51 102 102 68 34 408 14.8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0 102 102 0 0 204 7.4 小计399 507 453 442 473 374 68 34 2750 100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13 11 8 11 0 0 0 0 43 26.7 专业类必修课10 18 16 14 14 10 0 0 82 50.9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6 6 24 44 18 16 114学生应修0 0 3 3 6 6 4 2 24 14.9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0 6 6 0 0 12 7.5 小计23 29 27 28 26 22 4 2 161 100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分配表周学时先行课考试方式双学位课素质课程课程课类授课实验课外通识教育课必修课31001001 计算机基础 1 3 56 34 4 1 理31004001 高等语文 1 3 52 4 1 文33001100 大学体育1 1 1 30 2 1 体34000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24 10 3 1 文3500001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1 1 2 42 3 1 文3500001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1 1 2 15 15 1 1 文31001003 高级程序语言设计 2 3 51 24 3 1 理33002100 大学体育2 2 1 34 2 33001100 1 体34000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48 3 1 文3500002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2 2 2 51 3 35000011 1 文3500002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2 2 2 17 17 2 35000012 1 文33003100 大学体育3 3 1 34 2 33002100 1 体340000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34 17 2 1 文3500003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3 3 2 51 3 35000021 1 文3500003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3 3 2 17 17 1 35000022 1 文33004100 大学体育4 4 1 34 2 33002100 1 体3400002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6 51 51 3 1 文3500004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4 4 2 51 3 35000031 1 文3500004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4 4 2 17 17 1 35000032 1 文选修课学生至少修取12个学分,其中文科类不少于4个学分,艺体类不少于2个学分,其它6个学分由学生自主选修。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理学专业代码:07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具备在科技、经济部门从事研究以及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

2. 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

3. 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

4. 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5. 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7. 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

8.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具有很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9. 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1. 学制:四年。

2. 学分:166。

四、学位授予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师范类)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101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环节的训练,形成良好的教师素质,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运用能力,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2.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教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3.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4.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修养;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学制:四年学位: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数学六、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分析I、数学分析II、数学分析III、高等代数I、高等代数II、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教育学、心理学。

七、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观摩与见习、教育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八、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科技方法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教育研究方法、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有效教学专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编号: 834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并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一流数学师资。

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运用手段,并通过专业理论课程、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质。

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自信宽容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判断的能力;
2.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比较宽厚的数学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3.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掌握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5.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较宽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6.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

二、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抽象代数、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拓扑学基础、微分几何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学科教学论
三、学制:4年
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
七、课程计划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八、说明:
1.本专业培养方向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所开专业课程选修课均为本方向选修。

2.课程教学应修满161学分:
(1)通识教育55学分:43学分必修,12学分选修;
(2)专业课程106学分:82学分必修;24学分选修,其中心理学类、教育学类(即以3开头的课程编号的课程)应修3学分,数学学科教学类不少于2学分;
3.实践教学应修满16学分:
(1)教育见习:2学分,时间为2周,在第4—6学期进行;
(2)教育实习:8学分,时间为8周,在第7学期进行;
(3)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时间为6周,在第8学期进行;
4.本专业共开设双学位课程57学分,修满双学位课程38学分,可申请本专业辅修结业证书;修满50学分并完成辅修论文及答辩,可申请本专业双学位学士证书;
5.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

素质拓展学分要求:学生需获取20个必修学分,10个选修学分,具体修取办法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中相关制度。

已核最终2009年12月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