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下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word教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名师教案1华东师大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2.理解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能力目标1.有效利用课本插图,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2.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指导学生预习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整顿经济秩序稳定经济秩序:1、在各大城市发动群众,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
2、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二)抗美援朝【师】:播放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资料。
各抒己见: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
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
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简单讲述】抗美援朝的战况。
(或播放纪录片;多媒体动画演示战役的步步推进)(展示图示:《中朝部队三年战绩表》)(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介绍志愿军战士的生活。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优质课教学设计_7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人民政权而采取的几项措施及其重要性;2.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能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把握具体学习要求;2.依据导学案知识梳理,勾划出课文要点,必要时可写上提示语;3.学习过程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以同桌交流和小组讨论;4.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识出来,以便在课上讨论解决。
▲预习导学认真阅读教材,通过自学完成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做上标记。
一、整顿经济秩序: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准确处理全国性、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问题,是一项既复杂艰难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2、措施:⑴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
⑵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
⑶统一全国、和。
3、成果: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4、意义:毛泽东称这个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
二、抗美援朝:1、背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且公然入侵我,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
2、时间:从年10月到年7月。
3、部队名称:,荣誉称号:“”,领导人(司令员):,英雄人物:、等。
4、结果:年7月,美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5、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也使新中国的得到空前提升,为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三、土地改革:1、时间:从年6月开始,到年冬基本结束。
2、法律依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的《》。
3、内容(目的):废除,实行。
4、意义:废除了,极大地解放了,推动了的恢复与发展,为创造了条件。
▲合作探究1、请列举出1949——1953年间,党和政府为克服内忧外患,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采取的重大行动。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2 人民政权的巩固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2 人民政权的巩固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如何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力下,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政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我国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民政权巩固的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新生人民政权巩固的措施和过程,以及这些措施背后的历史意义,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新生人民政权巩固的重要性,以及这一过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远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新生人民政权巩固的措施和过程;掌握相关历史事实,提高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认识到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生人民政权巩固的措施和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新生人民政权巩固的意义,以及这一过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远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图片等,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答案就是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生人民政权巩固的措施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生人民政权巩固的意义,以及这一过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远影响。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巩固》学案
有
、
。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
了
、提 高 了
,
为新中国赢得了
。
预 (5 分钟)方案一:基础知识点提问。
习
方案二:配套练习选择题快速完成并对
学 检 评。
2/4
习查
过 自 一、阅读下列材料
程主
材料: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
学 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
习 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
习 2、过程与方法:
目
课前收集有关材料,掌握通过搜集、访问获得资料
标 的方法。
通过讨论、讲故事,增强认识历史现象和组织
历史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
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及学习志愿军战士所体现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 难点: 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书
一. 稳定物价之战
新中国建立初,为巩固新生政权,人民政
府严厉打击银元投机,之后又采取一些措施,
全国物价开始稳定。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
1、
(时间),中央人民政
府 公 布《
》,土 地 改 革
课
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 1952 年底,全国的
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
基
前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
础
作业 反馈
教后 反思
4/4
教师收集有关的文字资料,剪辑有关的电影、录音片段,
课前 准备
拟定访问题目。 学生准备:访问本地区的老人,了解 1950 年本地
区土地改革的进行情况,搜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有关情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导学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自主学习学案:一、整顿经济秩序:1、措施:⑴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
⑵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
⑶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2、成果: 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3、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
二、抗美援朝:1、时间:从年10月到年7月。
2、英雄人物:、等。
3、结果:年7月,美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也使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
三、土地改革:1、时间:从年6月开始。
2、法律依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的《》3、内容(目的):废除,实行。
4、意义:废除了,极大地解放了,推动了的恢复与发展,为创造了条件。
课时训练: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被毛泽东誉为其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A、抗美援朝B、整顿经济秩序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2、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①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②美国出兵占领台湾③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进攻④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③3、小明要研究抗美援朝期间的历史,他需要阅读哪一时段的历史资料()A、20世纪40年代——50年代B、20世纪50年代——6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4、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是()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伊拉克战争5、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至今影响了几代人。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课前思考]在看过的电影、学过的语文课文中你早已熟悉了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也知道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也许你还会唱反映这段历史的革命歌曲呢!现在就请你给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小故事,好吗?[探究学习][技能提高]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在板门店正式签署,这场历时3年多的战争终以美帝国主义的失败而结束。
[学科能力训练]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中央采取了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讨论: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实践活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并肩作战。
在中朝军民的沉重打击下,1953年夏,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见左图)。
你能在右下图上指出一个最著名的战役发生地吗?并给大家说说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吧。
“你认为中国有出兵朝鲜的必要吗?”就这个话题收集你看过的电影、电视以及网上资料,和几个好伙伴一起合作,整理成文字材料,要做到观点明确,证据充分哟。
如果遇到班上有与你们观点不同的同学,你敢找他们辩论吗?[知识归纳]整顿经济秩序;人民抗美帝国主义美国纠集“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政美侵略朝鲜美国派第七舰队到台湾,阻止我解放台湾,干涉我内政。
权援的朝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时间、总司令巩打败美国中朝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固侵略者意义:增强了创造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地时间:从1950年开始,,1952年改革[检测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经过三年努力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三年指的是A、1949-1951年B、1950-1952年C、1950-1953年D、1951-1953年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把战线一直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的决定性战役是A、金化战役B、上甘岭战役C、两水洞战役D、仁川战役3、我国彻底废除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抗美援朝胜利后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D、土改完成后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方面的文件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土地改革法大纲》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法》二、填空5、1950年,美国打着旗帜武装干涉朝鲜,并公然入侵我海峡,把战火延烧到中国的东北边境。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优质课教学设计_8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学生年级八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包含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从经济上、外交上、政治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宣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不但完全有水平捍卫国家独立、恢复国民经济,而且为下一步实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好了准备。
本课在第一、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分析通过平时的测试及对学生的观察,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水平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事物充满了好奇,但主动学习的水平不强,对于较为陌生的东西的认知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整顿经济秩序的原因,理解掌握整顿经济秩序的措施;把握抗美援朝的背景、开始的标志、抗美援朝军队的名称、英雄代表及其事迹、结束的标志、历史意义;理解掌握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主要内容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综合归纳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面采取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抗美援朝的胜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国际主义、有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教学难点整顿经济秩序和土地改革牵涉到一些财经知识和专门术语,初中生不易理解,需要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引导,使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图像直观教学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另外,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有“班班通”的教室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定向导学导入新课出示三维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
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阅读课本第一段,思考分析并回答。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学案 华东师大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内容提要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二、抗美援朝: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2、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3、在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著名英雄有:黄继光、邱少云等。
(魏巍在他的文章中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称为是最可爱的人。
)4、1953年7月,美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战争结束。
5、意义:抗美援朝是巩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的又一胜利。
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是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三、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导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整理资料形成概念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讨论探索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爱国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辩证唯物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形式:新授教师讲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导入新课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民政权的巩固》是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如何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活动、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巩固的过程,认识人民政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巩固的过程,以及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巩固的过程,认识人民政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巩固的过程。
2.教学难点:人民政权巩固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民政权巩固的原因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巩固的历史背景,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故事。
2.学生准备: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预习本课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成立是在哪一年吗?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哪些困难和挑战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故事,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巩固的过程。
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说课稿华东师大版
第二课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课。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部分来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了,但新生的国家还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严重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的实施。
在“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又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掌握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提高学生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掌握土地改革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基本内容。
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加强对土地改革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斗争的历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抗美援朝精神。
难点是:土地改革运动。
二、说教法八年级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历史知识和学习经验,但还不能完全独立思考地学习。
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等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使用联想、比较、讨论等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案1 华东师大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2.理解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能力目标1.有效利用课本插图,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2.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指导学生预习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整顿经济秩序稳定经济秩序:1、在各大城市发动群众,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
2、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二)抗美援朝【师】:播放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资料。
各抒己见: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
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
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简单讲述】抗美援朝的战况。
(或播放纪录片;多媒体动画演示战役的步步推进)(展示图示:《中朝部队三年战绩表》)(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介绍志愿军战士的生活。
第2课 体验式教学【教学课件】《人民政权的巩固》(华师大)
在阵地前面…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敌人占领了山头,勇士们把枪
一摔,向敌人扑去……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 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
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
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 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
92 6200 15000 84.9
1949年产量
15.8 3200 11318 44.4
1952年产量
135 6649 16392 130.4
1952年底,顺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任务。
意义: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畅言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两,银元有1520万元,还有外汇1537万美元(存在美国联邦银行的)。 当时的黄金价格是每盎司(两)35美元。以上三笔共值10.35亿美元, 相当于现在105.5亿美元。
畅言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紧迫性:经济秩序混乱,既影响人民生活,又防碍恢复生产,更有 损人民政府的威信和政权基础。
畅言教育 导行阶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三、土地改革 1.旧中国,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 ①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②巩固新生政权、发展经济的需要(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发展) ③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内容标准】(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
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
【教学要点】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体现出的精神。
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地改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
【新课探究】一、整顿经济秩序1、背景: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 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学案 (2)
土地改革 背景 三、知识结构
背景
措施
影响
英雄人物 胜利的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实施
意义
打击投机
政治上 经济上 外交上 思想上 军事上
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创 作的时代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 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 2 课学案 班级
历史-资料-打印版
姓名
年月日
学习内容 人民政权的巩固
主备
课时
一、选择题 1、抗美援朝发生在( )A、1950 年 6 月
B、1950 年 10 月 C、1951 年 6 月 D、
1、 初稳定经济秩序的措施 2、抗美援朝的原因、经过意义
学习目标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的内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
土地改革的完成,使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地主阶 级也消灭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 产得到迅速发展。
学习小结
历史-资料-打印版
切要求得到土地。 (3)全国土改在哪一年基本完成?
到 1952 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美援朝战争开始胜利。
(4)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是采取
,严厉打击
,
在全国范围调用
、
到城市,敞开供应,
,统一财政收
支,
和现金管理。
5、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②学生可自由回答。 二、材料解析题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 )教学设计:2 人民政权的巩固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 )教学设计:2 人民政权的巩固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如何巩固和发展。
本课通过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项改革措施,展现了人民政权巩固的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的巩固过程,认识人民政权巩固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人民政权巩固的过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全面地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的巩固过程,认识到人民政权巩固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的巩固过程,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民政权巩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的巩固过程及其重要性。
2.教学难点:各项改革措施的作用及其对人民政权巩固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巩固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各项改革措施的作用及其对人民政权巩固的影响。
华师大版历史八下人民政权的巩固word教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内容标准】(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白得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良行的大体情形;明白得,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二、进程与方式:课前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把握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式;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表现了人民政府关切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掉队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
抗美援朝的成功,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
【教学要点】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和学习志愿军战士们表现出的精神。
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明白得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切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地改革有一个深刻的明白得。
【导入新课】(1)温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1949 年 10 月 1 日建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可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问题,非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域,广大农民的关切的土地问题,尚未取得全然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愿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要挟着新中国的平安。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仇敌的进攻,稳固了局势。
【新课探讨】一、整顿经济秩序一、背景: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 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给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内容标准】
(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
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
【教学要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体现出的精神。
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地改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
新中国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
【新课探究】
一、整顿经济秩序
1、背景: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 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2、措施:介绍措施时建议要注意以下两点:考虑初中生缺少有关的经济知识,因此,教师的授课应语言平实通达,举例浅近易懂,而且不必面面俱到;提醒学生注意,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应控制物价。
(1)稳定经济秩序:①在各大城市发动群众,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
②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结果】: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说明了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用三年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
【作用】:这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3、影响: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抗美援朝:
教师简介第二世界大战的朝鲜半岛的形势由于美苏两面分区受降,并在各自控制区推行不同政策,导致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双方发展道路的不同造成了矛盾的加剧,最终引发朝鲜战争。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在建国初期困难情况下,我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
朝鲜是中国近邻,又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朝鲜面临危急,我们不能生视不救,而要尽国际主义义务。
况且唇亡齿寒,早有古训。
1、原因: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入侵朝鲜,并公然派海军第七舰队武装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
美国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中国面临外部侵略的严重威胁。
2、经过①时间:1950 年 10 月——1953年7月
②参战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③指挥者:彭德怀
⑤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⑥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⑦英雄人物:着重介绍黄继光和邱少云。
并且小字部分介绍了这些人的英雄事迹。
邱少云: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焚烧而壮烈牺牲。
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飞身堵枪眼”而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
罗盛教:湖南新化人,为救朝鲜落水少年而牺牲
⑧抗美援朝精神: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
⑨胜利: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朝鲜战场成了“美国男儿的坟墓”,美国“在朝鲜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
)
3、抗美援朝的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的和平环境。
三、土地改革
1、必要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然后强调指出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陷于穷困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人民就不能得到胜利的基本果实,就不能团结农村的广大群众,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解放这一问题。
2、经过①开始的标志—— 1950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
②主要内容:(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广大农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注: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一种私有制,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才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③完成: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把收集到有关土地改革的相关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形象的认识。
)
3、意义: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的?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一些生动鲜明的史料,进行分析和引申。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②(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愿望,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⑤为新中国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⑥为以后在农村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此外,也有利于建立和谐新农村,转变人民思想观念,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等等。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要知道建国初的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要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