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环境分析-15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青岛城市空间现状分析报告

青岛城市空间现状分析报告

青岛城市空间现状分析报告导言青岛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也是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

作为重要的沿海城市,青岛的城市空间发展日益突出,并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征。

本报告将对青岛的城市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一、城市用地结构青岛的城市用地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首先,城市中心区以商业、办公用地为主,拥有大量的高层建筑和商业中心。

其次,住宅用地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社区。

此外,还有大量的工业用地和交通设施,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然而,青岛的城市用地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城市中心区域的商业用地过度集中,导致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住宅用地过于分散,导致城市扩张过快,土地利用效率偏低。

二、交通设施青岛的交通设施发达,包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等。

这些交通设施为青岛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青岛还拥有现代化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和有轨电车,方便市民的出行。

然而,青岛的交通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车辆增加和道路容量不足,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设施的覆盖范围有限,导致出行选择不够多样化。

三、城市绿化青岛是一座以山、海为特色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绿化景观。

城市绿地和公园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青岛还拥有壮丽的海滨风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然而,城市绿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绿地面积不足。

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一些绿地被用于建设住宅和商业项目,破坏了生态平衡。

四、城市发展潜力作为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青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青岛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其次,青岛的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此外,青岛还积极引进外资,促进了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五、城市发展挑战青岛城市空间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青岛地区建筑环境分析

青岛地区建筑环境分析

青岛地区建筑环境分析《建筑环境学》课程论文地理位置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等六区)为3293平方千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四市为7989平方千米。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

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 2.1%,平原占37.7%。

气候特点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

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海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气温年较差小,极端温度和缓。

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迟、夏凉、秋爽、冬长”。

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大量暖湿空气,造成青岛雨热同期;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季风自欧亚大陆吹来,青岛在冷高压气团控制之下,气候干燥、温度偏低,显示出大陆性气候特点。

气温据1898年以来100余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

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

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日数,年平均为11.4天;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22天。

绝对湿度青岛累年年平均湿度为12.5毫巴,其中以8月的绝对湿度为最大,达到26.7毫巴;7月次之,为26.2毫巴;以一月份的绝对湿度最小,仅为3.9毫巴,青岛市全年相对湿度波动不大,基本保持在50%~100%范围内。

由于6-9月份夏季季风带来的强降水天气,因此这几个月湿度相对较大,8月份,湿度达到93%。

青岛市投资环境介绍与分析

青岛市投资环境介绍与分析

外国语学院 08日语杨扬学号200809020211青岛市投资环境评价(一)青岛市投资环境概况青岛地处中国华北经济区和华东经济区的结合地带,与东北经济区跨海相连,并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青岛拥有国家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被批准可以设立外资银行、合资开办大型商业零售企业。

青岛作为沿黄河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和信息、金融、货物集散中心之一,以其所具有的港口贸易、海洋科研、现代工业、发达农业、金融服务、旅游度假等优势与开发潜力,成为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

世界银行2006年11月11日公布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杭州、青岛、绍兴、苏州、厦门和烟台名列前六名。

在中国各种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中,青岛始终名列前茅。

隋映辉认为,投资环境最佳城市是一种建立在产业、技术、市场网络基础上的区域竞争系统,它是一个促使专业化研发、生产、营销者之间在相互技术组成的综合体中进行灵活调整的区域。

而这种混合体在青岛地区的有效配置,成为创造最具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青岛。

(二)青岛市投资环境的优势1.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势。

青岛市先后投入200多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成了前湾港、黄岛油港、胶黄铁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国际国内电话交换站等一批大型交通通讯能源设施。

青岛一直把规划作为提升土地价值、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外来投资的第一品牌。

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发展,适当进行了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进一步将工业园区进行优化整合。

2.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社会环境的打造成绩突出。

近3年来,青岛开发区大力营造项目引进建设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政府管理服务环境,极大地提升了政府管理效率,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3.政府职能改革以及改善投资环境上的提高。

“十五”以来,青岛积极实施政府“五项工程”,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像“一站式”行政服务模式的建立、“大企业直通车”制度的实施等等,使政府部门管理体系不断完备,为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青岛分析报告

青岛分析报告

青岛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青岛市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青岛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青岛的整体状况和潜力。

2. 地理位置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山东省的一个主要城市。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东临渤海,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海洋资源。

3. 经济发展青岛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条件。

近年来,青岛的经济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海洋经济和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3.1 制造业青岛的制造业发达,涵盖了多个领域。

其中,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青岛还拥有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2 海洋经济青岛作为海滨城市,海洋经济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青岛市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同时还发展了海洋工程、海洋科技和海洋旅游等产业。

海洋经济的发展为青岛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3.3 旅游业青岛富含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青岛著名的景点有栈桥、五四广场和八大关等。

此外,青岛还是中国的啤酒之都,享有盛誉。

旅游业成为青岛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人口结构青岛市的人口呈持续增长趋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青岛市的人口约为950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约占48%,女性人口约占52%。

青岛市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化,年龄分布较为合理。

5. 产业结构青岛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5.1 第一产业青岛市的农业和渔业属于第一产业。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作物。

渔业资源丰富,对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5.2 第二产业青岛市的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

制造业涵盖了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

建筑业在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3 第三产业青岛市的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市环境问题及对策

青岛市环境问题及对策

48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第 21 卷
的空气质量将有所改善. 2. 2 水环境污染趋势
饮用水源水质方面, 重点对大沽河水源地工业污染进行有效地控制. 预计 2000 年, 主要饮 用水源地: 棘洪滩水库、崂山水库、尹府水库等可保持 GB3838 ∀ 88 地面水三类标准: 大沽河水 源地及产芝水库的主要水质指标将可保持 GB3838 ∀ 88 地面水三类标准.
在各汇水区实施污水单元控制和水环境综合整治计划之前, 由于各排污河接纳城市污水 和工业排污, 河口及部分近岸湾口海域污染严重. 近年来, 青岛市城区排污河水质虽有改善, 但 超标仍很严重, 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和氨氮. 青岛近岸海域 水质无机氮超标普遍, 局部海域无机磷超标. 无机氮磷是水体营养化的重要指标, 水体中营养 盐的增加, 会促进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无机氮磷的超标, 主要是污水排放 带进水体的, 与近岸海域的开发利用也有一定关系, 尤其是浅海养殖业的发展、饵料的投放、生 物体的代谢、生物残体的腐烂等, 都能增加水体营养盐的含量. 1. 5 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1 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 1 城区大气污染依然严重 青岛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虽有好转, 但主要污染物仍然超标严重. 由于我国迄今为止尚未
对燃煤产生的 SO2 采取有效措施, 所以, 尽管市区大气中的 SO 2 浓度自 1988 年以来一直呈逐 年下降趋势, 但年均浓度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两倍, 仍然是北方城市中 SO2 污染严重、酸 雨较为频繁的地区. 目前, 城区 SO2 年日均浓度 0. 148mg / m3, 超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1. 5 倍; 总悬浮微粒年日均浓度 0. 224mg/ m3, 超标 0. 1 倍; 平均降尘量 16. 45t/ km2!月, 超标4. 22 t/ km2!月; 硫氧化物年日均值为 2. 12SO 3mg/ cm2!碱片!日, 超标 7. 5 倍[ 1] . 城区大气污染最严 重的区域是居民区和交通枢纽区域, 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 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硫氧 化物.

青岛市环境问题研究

青岛市环境问题研究

青岛市环境问题研究青岛市环境问题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城市管理081 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

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

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

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本文主要以青岛市次生环境问题为分析对象,从上述两方面来分析。

一、青岛市环境污染状况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青岛市的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污染状况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可吸入颗粒物为影响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由于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等原因,二氧化氮污染呈显著上升趋势,使得青岛的空气污染已呈现较为明显的扬尘、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特征。

2、水污染状况水污染主要有三大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海域水质的陆源因素、城市基础设施故障、部分违法排污单位以及涉油单位对海水质存在一定潜在的威胁和影响。

工业废水排入水体是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农药、化肥的施用与流失、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是次要原因。

于青岛来说,其中水体受污染最严重的是胶州湾。

3、噪声污染状况青岛的噪声污染主要集中在市区,主要的问题有:夜间建设施工噪声扰民问题;城市公共广场娱乐、集会等活动噪声扰民污染;室外商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噪声扰民污染以及机动车交通噪声扰民污染。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5城市环境分析5.1城市概况:⑴地理位置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

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⑵行政区域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⑶城市人口常住总人口845.61万人、户籍总人口761.56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 347.45 万人、户籍人口276.25万人。

⑷海岸(岛)基本情况青岛的大陆海岸线长730.64公里,加上所属海岛的岸线,全市海岸线总长862.64公里。

现有海岛69个,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32公里。

绝大多数海岛距离大陆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地约64公里。

在这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5.2城市规划5.21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显示,到2020年,青岛人口将达到1200万,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5.22城市规模《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

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由中心城区、胶州市的营海等环胶州湾地区,以及滨海公路沿线的胶南城区和琅琊、泊里、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丰城7镇组成,总面积约28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由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区组成,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

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镇,新增面积约87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到2870平方公里。

从生态角度纵观青岛海岸一线

从生态角度纵观青岛海岸一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鱼山公园 八大关风景区 青岛奥帆中心: 青岛山炮台遗址公园 崂山风景区 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在随着 各名胜 区建立 的同时, 青岛的 生态建 设也逐 步完善 起来。
海水净化的处理
空气环境的优化
街旁绿地的设计
道路绿化的完善
居住环境的改进
不为人知的努力,显而易见的改变!
No.3 文化传承
• 深厚的齐鲁文 化底蕴与现代 西方文明在青 岛交流碰撞, 孕育出独特的 青岛文化现象。 新儒学研究中 心,茂腔、柳 腔、胶州秧歌 等特色文化, 道教发源地… 无一不是值得 炫耀的资本!
NO.4 生态发展
• 都说一个城市的发展,但从生态绿化就可以很 好的展现。。。青岛,这个美丽的滨海城市对 它做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人均公园绿地(平方米)
14.58 11.08 10.86 12.77 7.90 9.42 12.79 10.9 13.88 15.48 13.7 10.36 9.07
青岛各项指标处理情况
坐标轴标题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0以前
图表标题
道路绿化, 225.2
街旁绿地, 547.21
1991-2000
2001-2010
空气处理, 124.8 污水处理, 144.5
2011至今
NO.5 发展前景
• 随着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提出,城 市的发展将逐渐 趋于自然化,环 保化,以卫星城 的形式,与自然 完美的结合。
让我们 大家一 起携手 努力, 为我们 将来的 梦想拼 搏!
• 青岛市是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重点历 史风貌保护城市、 首批中国优秀旅游 城市。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34 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有崂山风景名胜区、 青岛海滨风景区等。

青岛市内居民绿地休闲活动与环境 保护调查与分析的调研报告

青岛市内居民绿地休闲活动与环境 保护调查与分析的调研报告

休闲绿地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户外活动和人际交流的空
间需求。通过对绿地的景观设计和功能设计,使得绿地满足人们所进行的以物质和服务消
费为主的休闲活动,从而满足人们闲适、放松、愉悦、发展身心状态的需要;
其二,以绿色为主
这里的绿色不仅仅指在休闲绿地中通过绿色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合理配置及四季变化作
图3-1居民日常休闲活动与绿地相关性
从对休闲绿地的作用来说,各地区居民对于其生态作用更加熟知,能够列举出一些 绿地净化空气、减低噪音、美化环境等作用,但是对于其休闲和社会文化作用并没有深入 人心。 从对休闲绿地的保护意识来说,在我们口头访谈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意识到绿地是 该保护的对象,但是在实际的休闲活动中,又会有随意乱丢垃圾,随意践踏草坪的现象发 生。在生活中,人们不太关注保护绿地的宣传活动,其原因有可能是居民身边的绿地越来 越多,尤其是高档小区里绿化程度很高,认为绿地由专人管理维护,自己不需要过多的注 意。 从对休闲绿地的利用方面来说,各大型休闲绿地来往人群多,利用比较集中,居民 们更愿意到这些相对更广阔的、人群较多的地方进行休闲活动,休闲活动形式较为传统。 经过问卷统计,对于年轻人(30岁以下)来说,选择新颖休闲方式的比重达到86.37%,中 老年人则会选择更保守的方式进行休闲,如散步,野餐等。 综上,青岛居民对于休闲绿地这一概念理解模糊,但进行绿地休闲活动的态度是积 极的,在保护意识方面有待提高。 4青岛市区休闲绿地存在的问题 4.1 青岛市区休闲绿地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一,生态影响。休闲绿地具有自身的优点,首先,空气清新,水质清澈,使得一 些动物得以在此栖息,一些植物得以在此生长,尤其是刚刚入春的时候,景色特别迷人, 地上不是纯绿色,而是绿色里边透露着些许嫩黄色,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来此拍摄。这 里也吸引了很多老年人来此锻炼,也有一些中年人带领着小孩来此玩耍的。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引言概述这份青岛调查报告旨在对最新的青岛市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青岛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迅速。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说明,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结构、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一、经济发展1. 青岛的GDP持续增长,并逐步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2. 外贸贸易额大幅增长,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贸易港口。

3. 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活动的能力在增强,为青岛带来了更多商务机会。

4. 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内外资企业进驻青岛。

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改善城市交通,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2. 建设国际标准的港口和航空运输设施,提高物流效率。

3. 扩大水、电、气供应网络,确保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5. 建设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人口结构1. 青岛市人口规模逐年增加,人口密度逐渐增加。

2.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

3.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养老保障面临挑战。

4. 高等教育和人才引进吸纳,优化人才结构和人口结构。

5. 加强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福利。

四、环境保护1. 青岛市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

3. 推动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4.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自然水源和水生态环境。

5. 增加绿化覆盖面积,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五、未来发展规划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推动青岛的绿色发展。

2. 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和科技研发能力。

3. 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和影响力。

4. 深化改革,提高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

5.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机会和市场。

青岛市绿色发展的调研报告

青岛市绿色发展的调研报告

青岛市绿色发展的调研报告青岛市绿色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青岛市作为中国的重要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青岛市的绿色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青岛市的相关政策、发展项目和环境指标的调查与分析,全面了解青岛市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青岛市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获取有关数据和信息。

然后,我们随机选择了一些绿色发展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项目参与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最后,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总结研究发现,并提出对青岛市绿色发展的建议。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青岛市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首先,在能源领域,青岛市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积极推进,例如光伏发电和风能开发项目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其次,在交通领域,青岛市加大了公共交通建设的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和非机动车出行,有效减少了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

此外,青岛市还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园和绿地,提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青岛市的绿色发展政策执行存在一定的不足,政策目标和实际落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例如,在推广清洁能源方面,虽然建设了一些光伏和风能项目,但在全市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仍然较小,仍然过于依赖传统能源。

其次,青岛市的环境治理还存在一些难题,例如水质污染和垃圾处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此外,青岛市的绿色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协同性欠佳,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

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青岛市的绿色发展:1. 加强绿色发展政策的执行力度,强化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责任意识,确保政策目标的落地和执行。

2. 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加大水质污染和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保障人民的生态环境。

3. 加强各个领域间的协同合作,制定全面整体的绿色发展规划,促进各领域发展的协调和互补。

青岛投资环境介绍10505152

青岛投资环境介绍10505152
青岛投资环境介绍
一、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青岛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海滨城市,也是拥有9000万人口、经济发达的山东省的龙头城市。位于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地处山东半岛,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相接。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青岛是温带季风气候,有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2.2°C。最热的8月份,平均气温25°C;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3°C。年平均降雨量775.6毫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环保模范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青岛自20世纪20年代就成为享誉世界的观光旅游城市和疗养避暑胜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典型欧陆风格的多国建筑,构成青岛中西合璧的山、海、城交融的海滨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来青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商务、会展的国内外客人。交通网络便捷发达,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拥有国内航线近百条、国际和地区间空中航线16条,海上国际客运航线4条,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使青岛具有购物辐射全省、旅游辐射全国、飞机到韩国、日本只需1个小时,发展新型流通业态的区位优势明显。
六、“两主三辅”5处市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为高档百货店和专业(专卖)店的发展提供市场空间
青岛市政府确定了“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大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完善中山路、香港中路、台东、李沧、黄岛“两主三辅”5处市级商业中心及9处区级商业中心的业态布局,营造购物消费多亮点。在业态与业种的基本设置上,市级商业中心主导型商业以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店为主,辅之以大型专业店、专卖店以及文化、餐饮、娱乐等;区级商业中心主导型商业以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为主,辅之以大型专业店、专卖店以及文化娱乐、餐饮等。通过适度引导的方式,促进外资商业到新型业态缺少的城区发展新型流通业,完善业态布局,改善购物环境,拓宽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的新空间。

青岛的自然地理环境

青岛的自然地理环境

低纬度地区温度高,高纬度地区温度低;冬季是陆地温度低,海洋温度高,等温线偏向低纬度(夏季相反)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

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本市出露十分广泛。

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

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

本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

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

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

全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

海岸曲折,岬湾相间。

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40.9万,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万人。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

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无严寒。

气候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

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

据1898年以来百余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5城市环境分析5.1城市概况:⑴地理位置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

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⑵行政区域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⑶城市人口常住总人口845.61万人、户籍总人口761.56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 347.45 万人、户籍人口276.25万人。

⑷海岸(岛)基本情况青岛的大陆海岸线长730.64公里,加上所属海岛的岸线,全市海岸线总长862.64公里。

现有海岛69个,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32公里。

绝大多数海岛距离大陆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地约64公里。

在这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5.2城市规划5.21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显示,到2020年,青岛人口将达到1200万,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5.22城市规模《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

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由中心城区、胶州市的营海等环胶州湾地区,以及滨海公路沿线的胶南城区和琅琊、泊里、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丰城7镇组成,总面积约28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由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区组成,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

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镇,新增面积约87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到2870平方公里。

青岛城市规划与自然景观

青岛城市规划与自然景观

资料整理自然景观城市东有崂山、西有小珠山,市区内丘陵起伏,山峦叠翠。

城市海岸线蜿蜒绵长,海岸线长约730km,拥有良好的天然建港条件。

市区南部海岸礁石、岬角、海湾、沙滩遍布其中,近海岛屿与滨海挺拔峻秀的高山隔海相望,形成了旅游价值较高的自然景观。

城市依山傍海景色迤俪。

1.2、城市自然地貌特点。

规划:2007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战略。

青岛原为默默无闻的小渔村,1891年,清朝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建制开始。

1898年,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胶澳沦为殖民地。

1900年,德国殖民政府编制最初的《青岛城市规划》。

当时城市建设区域选址于主城区西南角,西临胶州湾,具有良好的建设港口的条件;南邻黄海,有优美的海湾岬角,礁石和沙滩岸线相间,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

德人在青岛修建了港口和铁路,规划建设了前海一带的别墅区、中山路一带的商业区、青岛路一带办公区等,配套建设了城市道路、市政基础设施。

1910年德国殖民政府制定了《青岛市区扩张规划》。

德国人在规划中把市区内各山头保留下来,直接引入青岛的城市设计中,在道路景观设计方面,则引用欧洲城市设计的布局方式,采用对景或借景的手法,将重要建筑物置于放射性道路端点或者节点,起到对景效果。

如江苏路以小青岛为对景、沂水路以信号山为对景、平原路对基督教堂等。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第一次占领青岛,城市建设基本按照德人规划进行建设,1922年南京国民政府收回了青岛主权后,于1935年由青岛市工务局制定了《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规划城市空间沿胶济铁路方向发展,城市也逐步向南北长、东西短的带形城市方向发展。

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于1940年由日本在青的兴亚院青岛都市计划事务所编制了《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母市计划设定纲要》,把沿胶济铁路周边区域规划为工业仓储区,南部地区为居住商业区,同时还作出了东扩的规划。

解放后,于1950年市政府编制了《青岛都市计划纲要(初稿)》、1956年编制了《青岛市发展远景轮廓的估计》、1957年《青岛市初步规划》和1960年编制了历史第一个《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直至改革开放前,城市空间没有明显的变化,发展相对缓慢。

青岛环境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青岛环境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青岛环境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于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不仅仅是生活所在地,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市作为中国著名的城市之一,其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青岛市的环境现状与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并探讨对相关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为青岛市的环境改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是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手段来获取数据。

首先我们将分析青岛市的环境现状,包括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市民对于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关注程度,最后通过专家访谈等手段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方法和措施。

三、环境现状分析1. 大气污染青岛市的大气质量在过去几年一直是受关注的焦点。

据环保部数据显示,青岛市区域的PM2.5和PM10浓度均超过了国家标准,尤其在冬季,污染程度更为严重。

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交通尾气、扬尘等原因导致的大气污染。

2. 水质污染青岛市的水质情况也是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

主要体现在河流、湖泊、海域等环境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导致。

3. 土壤污染我市的土壤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和农药农药的过度使用。

过多的重金属、化学物质等对土壤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环境问题意识调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市民对环境问题表示了关注,其中有78%的市民表示大气污染最令人担忧,其次是水质和土壤污染,分别占到了15%和7%左右。

另外,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近80%的市民认为需要政府加大环保力度,同时也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2. 解决环境问题的建议在专家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专家认为应该加强工业污染的治理,同时加大对于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的投入。

青岛整体投资环境分析

青岛整体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分析 6、未来城市规划-山东半岛整体规划
一体两翼 背依中原 面向大海 展 翅高飞
“一体”是指从东部沿海沿胶济铁 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这一带凝聚 了我省主要城市,总体发展水平比较 高,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 构成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 “两翼”即北翼河南翼,北翼是指黄 河三角洲及周边,南翼是指鲁南经济 带,通过全省一盘棋,一体推进,两 翼展开,使全省区域经济板块有机结 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投资环境分析 4、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 值(GDP)5666.19亿元, 比上年增长12.9%。
第一产业增加值276.99亿 元,增长1.4%; 第二产业增加值2758.62 亿元,增长12.6%; 第三产业增加值2630.58亿元,增长14.4%;三个产业 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4.7:49.9:45.4调整为4.9:48.7:46.4
依托蓝烟铁路、青威高速、烟青一级公路,形成中心城区-即墨-莱西-烟威发展 轴。重点发展即墨市、莱西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烟台、威海市相协调。
依托同三高速、204国道,形成中心城区-胶南-日照发展轴。重点发展胶南市, 并与半岛城市群的日照市相协调。
投资环境分析 7、本章小结
1、青岛是山东省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门户城市和区 域中心城市,是引领半岛城市群走向腾飞的龙头带动城 市,是整合半岛城市群成为区域统一体,实现半岛城市 群整体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投资环境分析 3、区域交通状况
公运
青岛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02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 里程的六十分之一,占全省六分之一。目前,青岛市高 速公路数量、长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占 比重等指标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一,并已初步达 到发达国家水平。

青岛形式分析报告

青岛形式分析报告

青岛形式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青岛市的形势进行分析和评估,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二、经济分析1. GDP增长青岛市的GDP增速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速达到X%。

这主要得益于青岛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

2. 产业结构青岛市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目前,服务业已成为青岛市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产业。

3. 就业状况青岛市的就业状况稳定,就业率较高。

然而,随着技术和产业升级,劳动力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社会分析1. 人口组成青岛市的人口规模庞大,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青岛市人口的流入和增长速度都在加快,人口密度较大。

2. 教育水平青岛市教育水平较高,拥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人才培养基础雄厚,为青岛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社会福利青岛市注重社会福利建设,提供普惠性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

医疗保健、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得到较好的保障和覆盖。

四、环境分析1. 空气质量青岛市的空气质量一直处于良好水平,基本保持着清新宜人的环境。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

2. 水资源青岛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已建立起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机制。

然而,随着城市用水需求的增加和水资源利用的过度,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供应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强节水意识和管理。

3. 生态环境青岛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山水相连,生态环境良好。

为了保护和维护青岛市的生态环境,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

五、政策建议1. 继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青岛市应继续加大对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青岛研究报告

青岛研究报告

青岛研究报告
青岛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沿海城市,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

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港城市和旅游胜地,青岛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针对青岛的研究报告:
1. 地理位置: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东临黄海,西依胶州湾,地势平坦,紧靠海洋,是中国东海岸重要的海上门户城市。

2. 自然资源:青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长岛、大学山、小青山等山脉,以及黄海、胶州湾等海域。

这些资源为青岛的旅游、渔业、海洋经济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经济发展: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青岛也是中国著名的经济特区和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4. 文化遗产:青岛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国风情建筑群。

青岛曾是德国的殖民地,留下了许多具有德国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如栈桥、德国总督府等。

这些建筑物成为了青岛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5. 旅游资源:青岛以其独特的海洋风光和浪漫的海滩而闻名。

青岛的海滩不仅拥有美丽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还有浪漫的情人岛、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等著名景点。

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总结: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港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其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也有着巨大潜力。

青岛以其独特的海洋风光和德国风情建筑而吸引了大量游客。

未来,青岛有望通过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成为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5城市环境分析5.1城市概况:⑴地理位置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

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⑵行政区域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⑶城市人口常住总人口845.61万人、户籍总人口761.56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 347.45 万人、户籍人口276.25万人。

⑷海岸(岛)基本情况青岛的大陆海岸线长730.64公里,加上所属海岛的岸线,全市海岸线总长862.64公里。

现有海岛69个,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32公里。

绝大多数海岛距离大陆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地约64公里。

在这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5.2城市规划5.21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0)》显示,到2020年,青岛人口将达到1200万,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5.22城市规模《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0)》,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

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由中心城区、胶州市的营海等环胶州湾地区,以及滨海公路沿线的胶南城区和琅琊、泊里、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丰城7镇组成,总面积约28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由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区组成,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

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9)》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镇,新增面积约87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到2870平方公里。

5.23城市功能结构、布局《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0)》确立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5.24空间发展战略到2020年,全市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小城镇三个层次等级结构。

中心城市1个,即青岛中心城区。

次中心城市8个,包括即墨城区、胶州城区、平度城区、莱西城区、田横组团,鳌山组团,琅琊组团。

小城镇66个,其中重点镇14个,一般镇52个。

以海岸带为主体,向海域、近海岛屿和陆域纵深延伸,以滨海城市风貌区、旅游景区、度假区为重点,形成“一线、两翼、二十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格局。

以胶州湾为生态保护核心,以崂山风景名胜区、小珠山风景名胜区为生态保护重点,依托白沙河、墨水河、大沽河、洋河四条主要的河流构筑生态控制带,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青岛,包括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主体功能为青岛市的行政、文化、金融与商业中心。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

缩小南北差距,结合青岛北站改造,逐步改造北部传统工业,加快实施传统工业搬迁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完善北部配套设施,提升北部整体环境。

黄岛,指黄岛区,主体功能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贸易集散中心、旅游度假地,现代制造业基地,西海岸地区的中心城区。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加快发展海港物流,合理控制石化产业发展规模,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

规划形成六个功能区,即唐岛湾中心区、国际物流贸易枢纽港区、修造船基地、风凰岛旅游度假区、临港产业区、重石化基地。

红岛,指城阳区,主体功能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青岛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现代化综合服务中心、出口加工基地。

规划形成东部的城阳中心区、空港经济区和西部的棘洪滩片区、高新技术产业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南部红岛片区。

其中,东部地区主要结合空港,重点发展航空服务、货运代理、商务会展等现代综合服务业,西部地区主要打造为青岛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区的集聚区,红岛片区预留为未来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旅游度假中心、会展中心,通过引进世界级项目的开发,使其成为整个红岛组团的标志性地区。

崂山,指崂山区,主体功能为青岛市旅游度假基地,科教研发中心,商务会展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发展区及孵化基地。

严格保护崂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成为青岛市旅游度假产业的核心基地。

为充分发挥奥运带头作用,适应青岛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青岛市滨海沿线及海岛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带来的新要求,编制了《青岛市游艇码头专项规划》,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旅游模式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使之成为发展高端度假旅游项目的载体,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特色,带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蓝色文明”。

5.25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主城,即青岛市的中心城区,是青岛市行政中心,是青岛市文化教育、科技研发、金融商贸、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产业综合服务等城市功能的聚集区,是青岛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规划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联系,实现新、老城区的合理分工与有机协作。

以提升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完善设施配套、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引导旧城旧村的更新改造,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旧城旧村更新改造之间的联系,积极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寻找空间,为旧城旧村更新改造寻找主题,重塑城市新形象。

5.26道路建设及未来规划⑴青岛地铁:《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9-2019年)》涉及两条线路,分别是地铁M3线和M2线一期工程,长约54公里。

一期工程(M3线,2009-2019年)自青岛火车站至青岛火车北站,全长24.9公里,全部为地下段,共设22个站点,总投资约130亿元,建设年限为2019年至2019年;据测算,2019年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日输送客流将达23.5万人次。

二期工程(M2线一期工程,2019年-2019年)自西镇至金水路,线路规划长约29.6公里,共设27个总投资约162亿元,建设年度为2019至2019年。

M2号线一期工程自市北区经市南区、崂山区到李沧区,具体的线路走向已基本确定,但站点的位置还在不断论证和调整。

⑵海底隧道:青岛海底隧道实际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海底隧道,长6.17KM,另一部分是接线工程,长1.63KM,两部分共同组成海底隧道,于2019年完成土建部分,2019年上半年正式竣工通车。

⑷⑸⑹⑶海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308国道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路线全长新建里程28.047 公里,(二期工程12公里。

)工程投资90.4 亿元。

2010年12月22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

5.3城市经济5.31城市GDP与三次产业结构根据统计局的资料,青岛市2019实现生产总值(GDP)566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0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2758.6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630.6亿元,增长14.4%。

三次产业结构为4.9:48.7:46.4。

5.32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98元,比上年增长11.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531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0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62元,增长14.2%。

5.33青岛2019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青岛2019固定资产投资302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33.1亿元,下降2.4%,第二产业投资1279.4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投资1709.9亿元,增长29.8%。

三次产业投资比例1.1:42.3:56.6。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608.1亿元,增长30.8%;非国有经济投资2414.4亿元,增长21.1%。

5.33青岛2019房地产投资青岛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02.4亿元,增长31.1%;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5058.4万平方米,增长17.4%;新开工面积1712.4万平方米,增长28.8%;商品房竣工面积1020.5万平方米,增长25.3%。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60.7万平方米,增长7.8%。

全年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50.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0.3万平方米。

2019年青岛商品房销售金额895.3亿元。

5.4城市房地产市场分析5.41政策法规⑴调控2010年4月17日,出台“新国十条”规定,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提高到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在房价过高、上涨过快或房源紧张地区可暂停发放贷款。

从此,我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一系列政策调控。

9月29日,国家多部委联合启动了房地产市场“二次调控”,内容包括将商品住房首付比例调整至30%以上,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

12月20日,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增供应,遏需求”的调控指向下,青岛在4月26日出台“青岛十四条”,10月,青岛开始全面落实二次调控政策。

一系列的“限购令”、“限贷令”、“限外令”政策不断出台,2019年成为当之无愧的调控年。

此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政府动用了金融杠杆、经济政策甚至行政手段调控楼市。

“以堵代疏”的成效如何,2019年的成交数据已给出了答案。

⑵保障房加强保障房建设成为今年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话题。

从年初制定的2019年58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再到年底公布的2019年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征询意见,我国保障房建设力度不断加码。

按照青岛市保障房第一个“三年规划”,2019年青岛共推出8000套保障性住房进行公开配租配售。

并且,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市辖七区2019-2019年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任务的通知》,未来三年,市辖七区和高新区,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各3万套。

根据计划,在2019年新增的420万套保障房建设中,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