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时期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考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快农村电子政务发展的原则,并讨论了发展农村电子政务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农村电子政务;原则

1基本概念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2发展农村电子政务的必要性

2.1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财富和竞争力的源泉和标志。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到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国家政策以及种植、销售等信息,在信息社会中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信息缺乏甚至成为民新的致贫因素。如果不考虑一次性成本问题, 网络可以为农民提供最为及时与丰富的信息服务,使得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摆脱信息贫困。促进新农村经济的腾飞,电子政务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2.2增强农村政治的民主。

电子政务在促进农村政治民主的进程中,主要有3个作用:政策传递、上情下达、政务公开。农村干群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是信息不透明,不仅仅是农民不清楚中央的政策,不知道村务,上级政府也不知道农民对政策的想法,信息传输在村委会阶段上出现断层。而电子政务就是连接这个断层的桥梁,电子政务网站具有其他类型的网站所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农村电子政务如果得以大力推行,必将打破村级工作人员的信息垄断,朝着政令畅通,上情下达,村务透明迈出一大步,有利

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2.3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文化的繁荣。

在信息社会,对于信息财富的获取,不仅仅取决于外部的条件,也取决于市场主体对信息生产要素的敏感度。目前,电子政务在农村发展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信息文化基础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脱节。村民信息意识淡薄,缺乏掌握操作电子政务的技术,或者缺少类似的职务培训,信息服务人才短缺。农村信息文化基础越是薄弱,电子政务发展自然乏力, 反过来又模糊了农村信息文化发展的目标。在中国,打破这个僵局,不能依靠村民自发地提高信息化意识,而是必须首先依靠电子政务强力的推行。电子政务的发展如能给农民带来实惠,其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也会随之高涨。农村中存在着大量受过义务教育的待业青年,其接受新鲜事务的能力较强,思想也较活跃,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必然会使之成为冲破旧文化的生力军,甚至带动整个农村文化状况的改观.村民一旦提高了对信息的敏感度,农村信息文化繁荣之基石也就存在了。

3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在城市发展相对完善,但在农村的建设就相对薄弱一些。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的电子政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中西部的大部分农村,电子政务的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大部分农村电子政务并没有在促进农村发展和为百姓提供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或产生明显的效果。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有几个特征:农村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网络基础设施较差,投入少;农村居民居住的地理位置分散;农村居民更多地侧重于需要农业生产、生活涉农的信息和行政审批。

4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施原则

参考与借鉴世界各国在农村电子政务方面的措施和政策,我国在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中要注意贯彻以下原则。

4.1基础建设原则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我国农村电子政务要改变以往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城乡差异,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纳入城乡统筹的范畴之内,改变城乡二元制。在农业信息化初级阶段,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

财政投入,确立农村电子政务发展专项资金,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给予扶持和帮助,用以解决农村地区电子政务资金匮乏的问题。

4.2制度安排原则

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还缺乏制度的安排,应尽快制定政策规范,为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提供保障。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为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有序建设和规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专门针对农村、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还处于构建阶段,对于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发展缺乏相应的指导。农业部门应该系统地制定针对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为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4.3服务原则

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对农村居民政务服务的最大化和效率化。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大多数农民不可能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即便获得信息由于知识等因素的限制,也不能很好地对未来做出预测。这就需要政府准确、及时、全面地发布一些农民急需的市场信息,与此同时,还应该主动适应农民、农业企业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预测市场行情等,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发布农产品市场供求情况和趋势分析方面的信息并及时更新,建立直接面向农户的农业商务信息服务,这对于农民增收将起到最直接的作用。因此,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施要以加强服务意识、加强导向作用、提供服务为原则。

4.4流程再造原则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传统政务必须经过流程再造,以实现电子政府的管理需要。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忽视政务流程再造和管理的情况还很突出,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利用率的提升。有些领导干部认为,买了电脑、上了网就是实现信息化了,把原来的工作流程搬到网上,不但没有发挥电子政务的优势,而且造成了电子信息资源的浪费。有些部门只注重自己部门信息建设,而忽视了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造成了“信息孤岛”。农村电子政务的建设要克服这些人为的因素,要推动政府办公流程和程序的适应性变革,对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5分步实施原则

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针对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也要制定战略计划,逐步实施。我国对于“十一五”时期的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对于我国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相应地也应有一个战略计划,该计划要有利于农村电子政务信息化的推进,从而加快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