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五课第一框导学案 公开课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五课第一框导学案 公开课

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能力目标能列举实例说明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及文化创新的作用。

★预习案★【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体及两点作用。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1思考交流;2、3、4书面完成,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探究案★材料新中国成立65年来,从起步、成长,直到今天的发展、繁荣,国产动画片给每一代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合作探究(5分钟)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我国的国产动画片能深受喜爱,并成为众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合作探究二:为什么不同时期我国的动画片的主题、形式各异?这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三:有人说,动画片给儿童的一种娱乐,对它创新没有太大的价值。

举例说说你的看法。

合作探究四:有人说,中国原创动画的发展振兴,不仅需要动画创作者的坚持不断的创新和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

你认同吗?【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我国的国产动画片能深受喜爱,并成为众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思考: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我国自己制作的动画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优美的写意画面,配音与音乐方面也充满时代气息。

创作者以本身的生活体验结合我国传统题材当家,在此基础上更充分地展开想象,注入现代元素。

思考: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为什么?材料:1、萌芽期(1949-1959)特点:初露光芒。

代表作品:《神笔马良》、《猪八戒吃西瓜》、《三毛流浪记》等。

主要类型:木偶片、黑白片。

2、崛起期(1960-1969),特点:美术电影盛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复习重难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作用。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要克服的错误倾向。

【知识梳理】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判断。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①文化创新可以适应和回答社会实践中出现动力的新情况、新问题文化创新与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社会实践的关系的资源和条件。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反作用于社会实践②文化创新可以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意义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发展②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否则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要求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基本途径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途径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创新要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3)人民群众与文化创新③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④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

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4)坚持正确方向【课堂探究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议一议:文化创新有的来源于社会实践,有的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提示:(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2)创作者的灵感是属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文化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归根结底来源只能是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

(3)推动文化创新,必须强化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中国当代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这是中国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高二文科政治导学案-文化创新

高二文科政治导学案-文化创新

高二文科政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

2.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理解文化创新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民族文化的繁荣。

二、基础知识阅读与掌握: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P48-492.文化创新的作用。

P49-503.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P50-51三、思维拓展(总结、归纳):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四、疑难解答: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五、当堂小测:1.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2012.8,在德国汉堡举办的中国时代系列活动中,有200多场展览、讲座、论坛和音乐会等,而我国也配合德方把京剧、中国传统饮食、中国传统茶馆等一系列中国元素在当代通过赞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深受德国民众的欢迎。

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②是否深受欢迎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4.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这种观点否定了①文化创新应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来自社会实践③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近年来,很多新词由于能够淋漓尽致、言简意赅的表达网友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期望,而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

` 唐山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年级政治导学案课题《第五课、文化创新》课型:新授课主备人:王艳军复备人:刘军审核人:王绍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3、文化创新的途径4、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二)、能力目标:能列举实例说明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四)、学习重点、难点1、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及文化创新的作用。

2、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二、知识结构根本途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为什么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必然性)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重要性、作用)三、知识链接1、传统文化的内容、特点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小组抢答四、学习过程不会填或不明白的地方用红笔标出。

自主学习部分书要详读。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创新的源泉(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________(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________。

(3)文化创造的主体:________2.文化创新的作用(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________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________的繁荣。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继承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2)面向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外来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来源:]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______主义”和“________”倾向,另一种是“________”和“________”倾向。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导学案

中华文化根 延续文化血脉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风俗习惯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知识导图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精神追求 作用 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精神动力 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文化自信的来源 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 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美的的力量在于践行序言: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第一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一、中华文化根1、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美德万年传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P59熟读)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P59背诵)考题:1.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五千年文明涵养了泱泱中华,这说明中华文化( )A.一脉相承,直古不变B.一花独放天下独尊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中西合璧、不分彼此2.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

”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内涵丰富D.历久弥新3.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包括( )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③异彩纷星的文学艺术④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判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才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优秀的文化。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凸显了中华文化的特色,是正确的。

(2)中华文化才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优秀的文化是错误的。

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为世界文明的宝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们既要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2、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揭示意识的本质。

2、结合实例认识意识的作用。

3、结合实例,明确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意识的本质;2、意识的作用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______ 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 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___的产物,_________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_____ 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________发展的产物。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_____ ,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_______的机能。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还必须有被反映的_____ _。

不管是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___________的反映,都是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离开了_________,意识就不能产生。

2、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_____________的主观映象。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_________而存在的,是本原的,是派生的,_________决定_________。

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

2、意识活动具有和。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的、的。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和。

(2)意识活动的和,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

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文化创新的必然性、意义,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能力目标:运用文化创新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自觉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积极投身到实践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自觉进行文化创新。

【课前预习案】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3、文化创新的意义①②4、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6、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___________________ 。

(2)基本途径彳I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

(3)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朱熹曾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这些都告诉我们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哪里?合作探究二:文化创新的作用材料一: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今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后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

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说:一个妇人发动了一场大战争。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教材简介《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

本教材分为五个单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生启示、历史传承和节日与文化。

全书贯穿的主线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该教材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实际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既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2. 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

3.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点本教材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2. 语言运用技巧的培养。

3. 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本教材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传承的背景、内涵及其当代意义的理解和分析。

2. 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如何应用不同的语言技巧进行表达。

3. 对于一些语言较为复杂、内容较为抽象的篇章的理解和分析。

五、教学方法本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讨论和思辨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

2. 运用多种形式的阅读,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

3. 融入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六、教学建议本教材的教学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比如:1. 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相关文化传承的搜索和学习。

2. 引导学生使用课外阅读来积累更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思想启示。

3. 运用游戏化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于语言技能的练习和加深对于文化传承的理解和认识。

4. 将一些历史文化相关的地方和景点纳入教学范围,然后带领学生去实地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

5. 结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进行语言学习和阅读解析的辅助教学。

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

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

第四课文化创新【课堂目标】1、理解、识记和应用“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2、理解、识记和应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知识归纳】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是什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2)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提示:注意区分“源泉”和“动力”的区别(看课本)。

“源泉”强调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动力”强调社会实践推动和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条件。

“动力”体现在:一方面:另一方面:2、为什么——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1)(2)3、怎么做——文化创新的要求(1)文化创新的主体是(2)文化创造者应该怎样做:〖合作探究——重点突破〗: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讴歌新时代和新人物,中国作协和有关地方作协组织开展“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大型采风活动。

组织作家亲身体验长征的艰难险阻,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征沿途各地发生的巨大变化。

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积累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多出精品力作。

结合“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大型采风活动,谈谈你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关系的认识。

考点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具体要求:(2)具体要求:3、具体要求:(1)把握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2)把握的关系,克服“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3)我们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总结升华】结合第五课所学知识,概括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文化创新可以〖合作探究——活学活用〗号称“高密四绝”之一的扑灰年画是山东高密一地仅存民间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成化年间,盛行于清代。

时至今日,扑灰年画技艺在高密地区的传承已是后继乏人。

作为一个独特的年画品种,反映了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保存了中国民间绘画的传统技艺,有必要对其进行拯救和挖掘,使其焕发生机活力。

5.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教师版

5.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教师版

班级:小组:姓名:第五课文化创新5.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学习目标】1.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作用。

2.举例说明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3.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重点难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通读课本,边理解边勾画教材,初步掌握重点内容。

构建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由科代表统一反馈给老师。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要求:利用课前25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教材,独立完成,组内互评,形成问题生成单)(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有哪些作用?(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二)文化创新的作用有哪些?(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1)新时期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2)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3)对文化工作者的要求: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一框 文化创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一框 文化创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导学案【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认真阅读课本P4~P9页勾画出主要知识,。

3.预习自学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层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层尝试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课后训练案可先不做。

4.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小组讨论、突破。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要记住文化发展的实质、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2、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3、能够把握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辨证统一关系。

(二)能力目标能够列举实例说明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难点】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课前预习案【教材助读】1、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在继承的基础上,都包含着的意义。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

文化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实践是一种、的社会性活动。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

3、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提出,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出了,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4、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又表现为。

5、文化源于,又、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

6、,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7、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谁就应该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应当关注,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和的文化作品。

【预习自测】1、文化创新是()A.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B.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C.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D.文化发展的实质2、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文化创造的主体是()A.广大文艺工作者B.人民群众C.各行各业的艺术家D.英雄人物3、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推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B.丰富发展民族文化C.推动实践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产生更多优秀文化作品4、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响誉中外,这说明()①人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②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课导学案
课程标准: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汇及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本课与第三课、第四课之间的联系,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

2、能力目标: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生活中能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努力学习并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文化创新的实践中去。

学习重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

学习方法:系统归纳法、辩证分析法
【课前知识梳理】
1、自主构建本单元知识体系
2、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创新,在文化发展创新过程中,如何把握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过程,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4、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课内合作探究】
第一小组:1、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结合漫画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第二小组: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
2、结合漫画分析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自主探究】
作为2011年最强悍的电影,《功夫熊猫2 》在中国电影票房为6亿人民币。

它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极、五行拳、针灸、算命、皮影等。

其艺术总监对中国媒体说该片制作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际团队,他们热爱中国文化,但不完全拷贝。

他们的创作人员特地到中国考查,登长城、坐黄包车;远赴成都实地考察小熊猫生活。

最终把这一切定格在电影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关知识,分析《功夫熊猫2》给我们的启示。

【走进高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高考·江苏卷20)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2.(2010年高考·江苏卷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

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2013天津卷)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4、(2010年高考·安徽卷9)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

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09·广东高考)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这表明()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6、(2008·江苏高考)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

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7、(2011高考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

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