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

合集下载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生理功能、血液病的分类。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

1.血液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自学

2.血液病的分类。

3.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难点:血细胞的产生。

重点:血液系统的外周血象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

第二节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

3.掌握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教学具体内容】

1.出血或出血倾向:概念、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出血倾向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2.发热:继发感染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难点:出血或出血倾向的发病机制。

重点:上述常见症状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三节贫血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贫血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2.理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及诊治要点。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口服铁剂的护理。

4.了解再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掌握再障的主要临床表现;理解血象、骨髓象、诊断和治疗要点。6.掌握再障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7.了解健康指导。

【教学具体内容】

一、概述:

1.概念;血红蛋白测定的诊断标准。

2.病因与发病机理、分类。

3.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治要点。

内科护理血液系统护理ppt课件

内科护理血液系统护理ppt课件

03
2.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护理时 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给予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
04 血液系统疾病患 者的饮食指导
贫血患者的饮食指导
总结词
补充营养,多吃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食物
详细描述
贫血患者需要补充营养,多吃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的食物,如 瘦肉、肝脏、豆类、绿叶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生 成。
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与控制
总结词: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症状,做到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
详细描述
1.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 预防出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伤,预防内脏出血 。
3. 及时就医: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贫血等症状时,及 时就医检查。
总结词: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和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包括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出血和及时就医等方面。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 总结词:了解白血病的分类、病因和临床表现, 掌握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详细描述
1. 急性白血病:多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 现感染、出血、器官浸润等。护理时需注意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出血,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给予心理支持。
碍等症状。
血小板减少症概述

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

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 症状和体征的护理
目录
CONTENTS
1
贫血
2
出血与出血倾向
3
继发感染
Baidu Nhomakorabea
一、贫血
— 13 —
贫血(anemia)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 胞(RBC)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范围的最 低值,其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最为重要。
• 分类
Ret
PLT
成人:0.5%-1.5%,反应骨髓造血功能 PIT:(100-400)× 109/L
Ret 骨髓造血功能旺盛,溶血性贫血、 PLT<100 × 109/L,血小板减少,再障、
急性失血性贫血
ITP,急性白血病, PLT>400 × 109/L,
Ret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
骨髓增生性疾病
01
— 6—
• 血细胞的作用
红细胞: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
— 7—
三、血细胞的作用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第一防线 嗜酸性:抗过敏,抗寄生虫 嗜碱性:变态反应有关 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吞噬、消灭致病微生物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起核心作用 (又称“免疫细胞”,T—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 8—
Hb(g/L) >90
60~89 30~59
<30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11

2(保持空气清新,定期空气消毒。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

4(病情轻或缓解期病人适当休息,病情严重者,需绝对卧床休息。 5(按医嘱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贫血严重者给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是否有贫血、出血倾向、发热、寒战等症状。 7(与病人建立融洽的关系,耐心细致做解释工作,解除病人的忧虑,使其振奋精神,密切配合治疗。

8(定期更换内衣及床单,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长期卧床病人应按时翻身,以免发生褥疮。

9(嘱病人每日刷牙,有出血倾向病人,应勤漱口,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擦洗口腔,有溃疡时可涂碘甘油。

10(医嘱准备并协助医师作好各种治疗,同时按要求留取各种标本及时送检。 11(实施化学药物或放射性治疗的病人,注意观察疗效及反应,并鼓励病人多饮水,加强利尿促进尿酸的排泄。

12(进行健康指导,预防疾病复发,鼓励慢性病人坚持治疗,定期复查。

第二节营养性贫血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 详细了解疾病的诱因。

2(观察面色、睑结膜、甲床颜色及脉搏等情况。

【症状护理】

1(贫血的护理

(1)严重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注意安全。

(2)贫血伴心悸气促时遵医嘱给予吸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瘦肉、猪肝、豆类等。注意色、香、味的烹调,促进食欲。

(4)观察贫血症状,如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晕眼

12

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重点难点]

一、概念: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主要包括各类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以及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特点多表现为骨髓、脾、淋巴结等器官的病理损害,周围血细胞和血浆成分的病理性改变、免疫功能障碍以及出凝血功能紊乱。

二、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

(一)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脾、淋巴结以及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和单核-巨细胞组织。

(二)血细胞的生成:骨髓造血干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包括多能祖细胞和淋巴系祖细胞。多能祖细胞进一步分化为原粒细胞、原单核细胞、原红细胞和巨核细胞,淋巴祖细胞在骨髓内分为T、B淋巴细胞。

三、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的生理功能

(一)血液的组成: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约占血液容积的45%,血浆占55%。

(二)血液的生理功能:红细胞运输O2和CO2,白细胞种类多,功能各异,具体见教材。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一、血液病分类:具体见教材。

二、护理评估:具体见教材。

第二节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重点难点]

一、贫血: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症状,具体内容见第三节。

二、出血或出血倾向

(一)出血表现:皮肤、鼻腔、龄龈和眼底出血多见,其次为关节腔和内脏出血,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危及生命。血小板异常所致出血多表现为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凝血因子缺乏引起出血多表现为内脏、肌肉、关节腔出血等。

(二)护理评估:病史、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具体内容见教材。

(三)常见护理诊断护、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见教材。

血液系统护理概述

血液系统护理概述

血液系统

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可以是原发的,其中大多数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也可以是继发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以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反应,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较明显改变者,亦属血液病的范畴。

血液病患者平常生活中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血液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发生感染,轻者需输注抗生素,增加医疗费用,重者会危及生命。

就感染部位来讲,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肛周、泌尿道以及皮肤与外界相通的部位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就感染发生的病原体来讲,细菌、真菌、病毒是常见的,有时也会有寄生虫的感染。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注意以下几方面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

1.保持愉悦的心境,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悲伤与忧愁都与病无补,而且会减低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相反,保持心情愉快则可以提高免疫力。

2.进食洁净、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抵抗力,同时要注意洁净以防“病从口入”。

3.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及空气消毒:注意口腔、鼻腔、会阴的卫生,可以减少病原体侵入的机会,每日紫外线照射三十分钟,注意开窗通风。

4.减少互串病房及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5.如已发生感染,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及治疗,正确反映情况以利医务人员判断感染的真实情况做出治疗的选择,使感染尽快控制,节约人力、财力成本,促疾病痊愈。

6.应用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免疫功能、增加身体抵抗力。

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3.男性>女性,尤其CL男性更多见。
10
急性白血病
一、急性白血病定义 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而分化阻滞
在原始或早幼细胞阶段的恶性疾 病,起病急,进展快,自然病程 <6个月,主要包括AL和ANLL。
11
二、分类 AL:L1型、L2型、L3型。 ANLL:分8型。 三、临床表现 1.贫血:首发症状。 进行性发展,就诊时已严重贫血。
23
4.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多饮水、 碱化尿液(别嘌呤醇)。
5.维持营养 (二)化学药物治疗:
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24
1.原则:早期、足量、联合、间 歇、个体化。
(1)早期与足量 (2)联合 ❖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
联合;
25
❖各药物间有相互协同作用,以最 大程度的杀灭白血病细胞;
❖各药物副作用不重叠,对重要脏 器损伤较小。
5
3.化学因素:装饰材料、空气污 染、药物等。多为急非淋。 4.遗传因素 5.继发于其他血液病:真红,骨 髓纤维化等。
6
三、白血病分类 1.按细胞的成熟程度及自然病程
分类 ❖ 急性白血病(AL):细胞阻滞在
原始或早幼阶段,起病急,病情 发展迅速,自然病程<半年。
7
❖慢性白血病(CL):细胞阻滞在 中、晚幼或更成熟阶段,病情发 展慢,自然病程>一年。
18
(6)睾丸:多见于ALL,是白血病 复发的根源。无痛性肿大。

内科护理第六章血液系统护理

内科护理第六章血液系统护理

贫 血 系 统 疾 病 病 人护 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贫 血 系 统 疾 病 病 人护 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 中内血红蛋白(Hb)浓度、 红细胞(RBC)计数和红细 胞压积(HCT)低于同性别、 同年龄地区正常的最低值。 其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最为重 要。
贫血程度划分标准
贫血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血红蛋白浓度 > 90 g/L
60~90 g/L 30~59 g/L
< 30 g/L
临床表现
症状轻微
活动后气促、 心悸
休息时仍气促、心悸
常并发贫血性 心脏病
贫 血 系 统 疾 病 病 人护 理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 贫血 【护理评估】
贫 血 系 统 疾 病 病 人护 理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二)发热
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 与 感染有关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病人体温 恢复正常。
1.休息:卧床休息,减轻机体消耗,必要时可 病人体温是否 吸氧。
2.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 下降或恢复正 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增加机体免疫力。多饮水, 常。 每日至少2000毫升以上。
贫 血 系 统 疾 病 病 人护 理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二)出血或出血倾向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1.常见疾病 常见于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等。 2.主要原因 肿瘤细胞的过度增生或局部浸润,导致骨髓腔压力增高、局部瘤块形成及压迫、骨质疏松或溶骨 性破坏、病理性骨折等。 3.主要表现 局部或全身骨、关节疼痛,压痛或叩击痛;骨折者,局部可出现畸形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以 骨痛为首发症状。
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评估
既往病史、家族史及个人史 • 既往病史:与血液病相关的疾病和/或影响患者康复或治疗效果的相关疾病。 • 家族史:类似病史或相关病史。 • 个人史:居住和/或工作性质与环境,饮食习惯等。 • 其他。
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 心理状况
• 患者的性格特征。 • 患病后患者的情绪反应及行为改变等。 ➢ 社会支持系统 • 患者的家庭状况。 • 工作单位状况。 • 出院后的就医条件等。
一、血液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造血干细胞分化及增殖示意图
一、血液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3.造血微环境 概念:造血干细胞定居、存活、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主要由微血管系统、神经成分、基质及其他结缔组织等构成。 造血微环境可直接与造血细胞接触或释放某些因子,影响或诱导造血细胞的生成。 包括正调控因子与负调控因子,维持体内造血功能的平衡。
二、发热
常用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与感染、肿瘤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因子有关。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2.增强安全感

病人能否明确出血的 原因,主动避免各种引起 出血的诱因,出血是否得 到控制,病人是否情绪稳 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评价】
三、感 染(继发性)
(一)概 念
感染
血液病人由于骨髓病变导致白细胞 成熟障碍,加之贫血、化疗等因素造 成营养不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 受病原微生物侵袭而发生的症状。
病致凝 血因子
缺乏等 评估时
还应注 意病人
的家族 史、过
敏史。
(二)身体评估
1
出血的部位
皮肤黏膜出 血最常见,内脏 出血较为严重, 尤以颅内出血多 危及生命。
2
出血程度
轻度 一次出血量小 于500ml,无明显临 床征象。中度出血 量达500~1000ml, 收缩压低于90mmHg。 重度出血量大于 1000ml,收缩压低 于60mmHg,心率120 次/分以上。
(二)病因
成熟的白 细胞数量↓ 或质量异常
与贫血、 化疗等因素
有关
感染
肿瘤细胞 所产生的 内源性致热
因子
受凉、 进不洁饮食 感染性疾病接触 史皮肤黏膜受损
组织受伤
【护理评估】
(一)病史 (二)身体评估 1.感染的症状
发热!以口腔、牙 龈、咽 峡最常见
2.伴随症状
发热伴口腔黏膜溃疡或糜烂为口腔炎 伴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为咽峡炎 伴咳嗽、咳痰,肺部干湿罗音为呼吸 道感染 伴尿频、尿急和尿痛--泌尿系感染 伴寒战多为菌血症、败血症 伴肝、脾、淋巴结肿大多为白血病

(完整)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完整)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所有内科病员,原则上都应卧床休息。

(二)入院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以后每日2次。体温在37.5o C 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有突然升高者应复查核对,密切观察体温者随时测量并记录.新病人测血压及体重(重症例外)1次,其他按医嘱执行。

(三)护理按病情分特别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

1、特别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抢救用品,随时准备抢救,及时准确地填写特别记录。

2、一级护理:适用于病危、危重及极度虚弱的病人,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高热、昏迷、抽搐的病人,心力衰竭、严重呼吸困难、肝肾功能衰竭者等,病人的一起活动需护士协助。护士每15分钟至半小时巡视1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二级护理:适用于病危、病重期已渡过,症状减轻,病情好转但仍需卧床休息者,如慢性病及年老体弱的病人,在床上可以自理但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护士每小时巡视1次,了解三情(疾病、思想及饮食情况),递送大小便器。

4、三级护理:适用于轻症等待检查的病人,恢复期和慢性病好转期已可下床活动且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护士每日巡视3—4次,观察病情.轻病人可适当到室外散步。

(四)病人入院后,于当日流出大、小便,并送病房化验室做常规检验。按照医嘱执行的大、小便化验,于次晨留出标本。

(五)每天下午记录大便1次,有次数增多者通知主管医师进行处理。3天无大便者,可常规给番泻叶10g代茶饮。必要时可灌肠通便.

(六)每周测量体重1次(重症例外).

(七)按医嘱给予饮食,并进行饮食指导.病人家属、亲友送来的食物需经办公室护士检查后方可使用。病人之间不得互换食物,以免交叉感染.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目录

(常见病)

第一节白血病护理 (1)

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 (3)

第三节缺铁性贫血护理 (4)

第四节巨幼细胞贫血护理 (5)

第五节淋巴瘤护理 (6)

第六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 (7)

第七节过敏性紫癜护理 (8)

9

10

11

12

第一节白血病护理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广泛而无控制地增生,并浸润、破坏全身各组织器官,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主

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等。

护理措施:

1.保证休息与睡眠。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

3.积极预防感染:每日监测体温的变化,加强口腔、皮肤及肛周护理。当中性粒细胞≤0.5X109/L时,进行保护性隔离,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空气和地面消毒,谢绝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4.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禁止使用酒精。

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少、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3.预感性悲哀与患白血病和感受到死亡威胁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化疗药物副作用。

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进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因起病急、病情重,病人的精神负担重,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压,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尽量避免人为的创伤。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的概述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的概述

【护理目标】
1
病人的缺氧症状减轻或消失
2
活动耐力增强
3
造血营养素的缺乏得到纠正
【护理措施】
2.输血或成分输血的护理
遵医嘱输血或输浓缩红细胞,以缓解
机做者心强(丰缺改体输脏监好心治要的励及二1富乏善缺入负测查1.理疗,病护、.轻中重对氧速荷,)维者病3饮.反与主人理方休 度 度 度和度过及工营 生 应 人心法应 护 动 正 。食息 贫 贫 或减 应 重 时作养素作全、、 理 提 视2理与 血 血 贫;轻 低 而 发护.失、相身对 方 供 疾护药活 , , 血控贫 于 诱 现理给贫 面 帮 病理物调易应状动 避 增 发1停 活血 每 发 和制氧0用血 的 助 ,0免 加 生止 照输症 小 心 处:消补况次给途的 配 。 以护过 卧 快活 顾状 时 力 理血化充。严减/认 合 讲 乐等士低予劳 床 速动 ,分。 衰 输1速重少食,m;识 等 明 观应。 时 者。 抬,l度输 竭 血于高贫(耗/物以与 , 各 态耐了间 卧高明,血 。 反k机蛋血氧g一理 及 种 度心解。保床床,显,前 同 应严病自,体白)解解 时 诊 积病休头心重须 时 。以有证人我减需、释程 发 疗 极人息,悸认 需活贫防造全应轻监度 现 护 配病及要高并以、真加血止动予心控血面,病理合情家给利气量热氧脏脉无原营以人的治,属予呼促量气负搏耐及需目疗鼓的料养生吸时吸担≥、力;,入。。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知识概述PPT(56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知识概述PPT(56张)

二、出血倾向
7、护理措施 1)饮食: 2)活动: 3)病情观察: 4)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5)输血或用药的护理
二、出血倾向
7、护理措施 1)饮食: 2)活动: 3)病情观察: 4)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5)输血或用药的护理 6)心理护理
三、继发感染
1、原因:
– 机体免疫力降低以及营养不良
2、表现:
返回
血液病常见症状体征
• 贫血 • 出血倾向 • 继发感染
二、出血倾向
1、定义:指机体自发性多部位出血和 (或)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
2、病因及发病机制 (1)血小板异常 数目减少、功能异常 (2)血管壁异常 毛细血管脆性或通透性增加 (3)凝血异常 凝血因子缺乏、抗凝血物质
增加
二、出血倾向
1、定义:指机体自发性多部位出血和 (或)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
返回
血细胞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成熟红细胞具有结合和输送O2和CO2的功
能 •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 • T、B淋巴细胞分别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功能 • 血小板对止血、凝血过程起重要作用
• 返回
血液病的分类
• 1、红细胞疾病 • 2、粒细胞疾病 • 3、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 • 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 • 5、造血干细胞疾病 • 6、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 • 7、脾功能亢进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

实验室检查
Hb 男性 120 - 160g/L 女性 110 - 150g/L
贫血分四度: 轻度 Hb<下限 中度 Hb<90g/L 重度 Hb<60g/L 极重度 Hb<30g/L
实验室检查
Ret 正常值在外周血中占0.5-1.5% 绝对值为﹙77±23﹚×109/L
Ret 增减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情况
血细胞来源
造血干细胞 HSC
原始细胞—幼稚细胞(早、中、晚)—成熟细胞
血浆

55%


成 血细胞 45%
蛋白质、酶、电 解质、抗体、补体 凝血及抗凝血因子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细胞主要生理功能
红细胞 结合、输送O2 CO2
白细胞 吞噬、参与免疫
﹙具有变形、趋化、游 走、吞噬生理特性﹚
血小板 止血
不发生出血或出血时及时发现并处理
自述恐惧感减轻或消失。
Fra Baidu bibliotek 出血
护理措施
病一 情般
皮 肤 出
观护 血
察理
的 预




鼻牙关
腔 出 血 的 预 防
龈 渗 血 的 预 防
节 深 部 组 织
及及出
护护血
理理
颅输 内血
出护 血理
出血 (二)恐惧
尽快驱除血污 保持病房清洁 守护病人 态度和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友病、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播散性
血管内凝血血液病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骨髓增
生异常综合症 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
瘤 骨髓纤维化 过敏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任 务 二:常见症状护理
内科护理学
(一)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浓度 (Hb)、红细胞计数(RRC)和(或)红细胞比容 (HCT)低于正常最低值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中以血 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2、细胞形态分类
内科护理学
分类
大细胞 性贫血
平均红 细胞容

MCV(fl)
>
100
平均血 红蛋白 浓度
MCHC (%)
32 ~ 35
平均红 细胞血 红蛋白 量MCH
(pg)
> 32
临床类型 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 贫血
80 ~ 100
32 ~ 35
26 ~ 32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
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内科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
任 务 一: 一、 血液系统组成
内科护理学
3、血细胞的组成和生理功能
(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成熟红细胞具有结合和输送O2和CO2的功能 2)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对机体起着重要的防
御作用。
3)T、B淋巴细胞分别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内科护理学
请思考: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该如何护理? ❖什么是贫血?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 ❖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二)出血倾向
内科护理学
1、定义:指机体自发性多部位出血和(或)血管损伤 后出血不止。
2、病因及发病机制 (1)血小板异常 数目减少、功能异常 (2)血管壁异常 毛细血管脆性或通透性增加 (3)凝血异常 凝血因子缺乏、抗凝血物质增加
参考值: (MCV) (MCH) (MCHC) 红细胞平均指数指数含义参考区间
内科护理学
单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单个红细胞的体积平均值80~100飞 升(fL),1fL=10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值 26~34皮克(pg),1pg=10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每升红细胞平均所含血红蛋白 浓度320~360g/L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各种原因导致造血物 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有关
5、护理措施
内科护理学
▲休息与活动:合理安排休息,减少氧耗、减轻心脏负担。 ▲合理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用药护理:输血或成分输血,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严重
贫血患者,及时给与氧气吸入。 ▲进行健康指导
任 务 一: 二、 血液病的分类
内科护理学
2、白细胞疾病: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嗜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脾功能亢 进症、骨髓纤维化。
任 务 一: 二、 血液病的分类
内科护理学
3、 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
我国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Hb<110g/L,可诊断为贫血。
1、贫血的病因
内科护理学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功能障碍:再障、白血病、淋巴瘤、骨纤维化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各种溶血 3).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大血管破坏等 ▲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
3、临床表现 (1)出血部位:
内科护理学
1)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多见于血管性疾病和血小板异常;
2)皮下软组织出血及内脏出血,多见于凝血异常性疾病。
3)鼻出血、咯血、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有出血倾向疾病均
可发生。
4)颅内出血最严重。
3、临床表现
内科护理学
(2)出血量的大小:可根据血压、脉搏情况初步判断:轻<500ml, 中 500~1000ml,收缩压<90mmHg; 重>1000ml,收缩压< 90mmHg,心率>120次/分。
内科护理学
3、临床表现
内科护理学
3.呼吸、循环系统:呼吸困难、气短,长 期严重贫血可发展为贫血性心脏病,最后 导致心力衰竭。 4.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腹胀。
临床上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 重度四级。
4、护理诊断及合作问题
( 1 ).护理诊断
内科护理学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引起的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3、临床表现 (3)出血伴随症状:
内科护理学
1)口腔黏膜血泡提示血小板减少,时严重出血秦香的征兆。
2)头晕眼花、乏力、冷汗淋漓、血压下降、尿少提示失血性休
克。
3)突然头痛、呕吐、瞳孔变化、意识障碍,尤其注意颅内出血、
4)骨骼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提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3、临床表现 常见出血性疾病的临床鉴别 内科护理学
血小板及血管性疾病
瘀点瘀斑 内脏出血 肌肉出血 关节腔出血 出血诱因 性别 家族史 疾病过程
多见(小,分散) 较少 少见 罕见 自发性较多 女性较多 少有 短暂,可反复发作
内科护理学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概述
主讲人: 陈 煌
教学目标
内科护理学
知识目标 掌握贫血与出血的护理评估 能力目标 能对常用护理诊断及相关合作问题、护理措施做出正确判断。 素质目标 熟悉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并及时做出正确处理方式。
教学任务
任务一 血液系统的组成及血细胞的生成过程 任务二 血细胞的生理功能 任务三 常见血液病的症状及护理措施
小细胞
<
低色素性 80
贫血
< <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 32 26 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
血。
3、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是贫血最突 出的体征)、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 末梢神经炎活动耐力下降等。疲乏无力是 贫血最早出现的症状。 2.神经系统: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 嗜睡等。
4)血小板对止血、凝血过程起重要作用
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二、 血液病的分类
内科护理学
任务一
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病系统疾病。 将血液病分为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三大类 1、红细胞疾病: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 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红细胞 增多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