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1 浮力11-鲁教版(五四学制)

合集下载

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评卷(第七、八章)含答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评卷(第七、八章)含答案

阶段测评卷(第七、八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济宁模拟)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C)

2.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B、C、D四点液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

A.p A<p B<p C=p D

B.p A<p B=p C>p D

C.p A<p B<p C<p D

D.p A>p B>p C>p D

3.图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D)

4.(2018·烟台中考)图中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B)

A.受浮力的作用

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C.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

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5.(2020·广东中考)如图所示,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B)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所示用吸管吸饮料

C.图丙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D.图丁所示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6.(2020·泰安质检)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2 阿基米德原理12-鲁教版(五四学制)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2 阿基米德原理12-鲁教版(五四学制)

《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知识的核心内容,也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是对前面一节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成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进一步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基础。上一节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已经使学生明确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的定性关系。

本节由“阿基米德的灵感”和“浮力的大小”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应该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建立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过程。阿基米德原理写成公式为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因为公式中涉及前面学过的较多物理量,学生在利用公式计算浮力问题时常出现错误,这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秤测力。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教学难点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问题

课前准备

空易拉罐、小容器、弹簧秤、纸杯、固体物块、溢水杯

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浮力 综合能力提升测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浮力  综合能力提升测试题(含答案)

第8章浮力综合能力提升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如图,将同一个空心铝球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则空心铝球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___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ρ乙。(均填“>”、“=”或“<”)

2.为了安全航行,远洋轮船船体上都有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和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如图所示船体上的三条线代表着“淡水线”、“冬季海洋线”和“夏季海洋线”。中_______号横线表示“淡水线”。船在码头边卸下货物后,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如图所示,把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的体积浸入水中,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如果把该木块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静止时,如图所示.那么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

与受到酒精的压强p酒的关系为p水_________p酒(填“大于”、“等于”、“小于”).

4.在“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用手将重1.5 N,体积为1.6×10-4m3

的苹果压入水中,直到苹果浸没在水中,苹果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N。松手后苹果将_______(上浮/悬浮/下沉),最后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N。(g取10N/kg)

5.一个重为10N的物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为2kg,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N,待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g=10N/kg).

6.如图,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 N;如果直接将物体放入水中,它将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水能和风能-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水能和风能-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水能和风能-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 学习目标

•了解水能和风能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转换和利用水能和风能的方法和技术。

•掌握水电站和风力发电的原理和构造。

2. 预备知识

•了解能量的概念和公式。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电能守恒定律。

3. 学习内容

3.1 概述

水能和风能都是我们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它们来自于太阳能的直接或间接转化。本节我们将学习水能和风能的特点和利用方法。

3.2 水能

水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物质之一,水能是指水储存和沿流动方向高低差形成的潜在能量。水能可以转化为动能或电能,常用的水能转换方法有水轮发电机和水电站。

3.2.1 水轮发电机

水轮发电机是一种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它主要由进水管、水轮、轴承、电动机和发电机等部件组成。当水流经水轮时,水的动能被转化为水轮的机械能,然后通过轴承传递到发电机,最终转化为电能输出。

3.2.2 水电站

水电站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的工厂设施,它包括水库、水渠、调节水闸、进水管、下闸、发电机等。水电站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水库式、河道式和泵发电式等。其中,水库式水电站是最常见的,它主要是利用水库堆积的水位高度差,通过引水管转化成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

3.3 风能

风是气体在地球表面的运动,它是由气压差和地球自转产生的。风能是指风的动能,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3.3.1 风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它主要由风轮、齿轮、电动机和发电机等部件组成。当风吹到风轮上,风轮叶片的转动被传递到齿轮上,然后通过电动机和发电机传递至电网。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7.1 压强8-鲁教版(五四学制)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7.1 压强8-鲁教版(五四学制)

二、压强
压强的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速度 运动快慢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压强 压力作用 效果
单位面积 上受到的
压力
如果压力为100N,受力面积为1m2, 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为多少?
如果压力为100N,受力面积为2m2, 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为多少?
如果压力为F,受力面积为S,单位面 积上所受到的压力该怎么表示?
1 KPa= 103Pa
1 MPa=106Pa
【疑难诊治】
三、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p F S
p F S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一起动起来
切鸡蛋
踩纸杯
你有轻功吗?
四、公式熟用 : 一辆坦克受到的重力是2×105N,每条
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问:
坦克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解:F=G=2×105N
S=2m2×2=4m2
P=
F S
=
2×105N 4m2
wk.baidu.com
=5×
104Pa
答:坦克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5× 104Pa

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8.2阿基米德原理

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8.2阿基米德原理
LK版 八年级下
第八章 浮 力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习题链接
1C 2B 3C 4C 5B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6 不变;变大
7 2;3
8
9C
10 400
Biblioteka Baidu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1 12 3;1.5×103 13 14 15
答案呈现
夯实基础逐点练
1.【中考•邵阳】潜入海底观光是人们现代旅游休闲方 式之一。某潜水爱好者从水下2 m深继续下潜的过程 中,他受到的浮力和海水对他的压强变化的情况分 别是(不考虑海水的密度变化)( C ) A.浮力逐渐变大,压强不变 B.浮力逐渐变大,压强逐渐变大 C.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大 D.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
整合方法提升练
10.【中考•襄阳】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 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静止(均未接触容器),弹簧测力计 两次示数相差0.8 N(ρ水=1.0 g/cm3,ρ酒精=0.8 g/cm3, g取10 N/kg),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cm3。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设金属块的重力为G,体积为V,金属块浸 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水=ρ水gV,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F1=G-F浮水=G-ρ水gV ①;金属块 浸没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酒精=ρ酒精gV,此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G-F浮酒精=G-ρ酒精gV ②;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1 浮力10-鲁教版(五四学制)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1 浮力10-鲁教版(五四学制)

《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浮力是学生自小就接触到并且相对熟悉的一种力,相关的物理现象并不陌生,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在浮力的学习与运用中,既涉及到前面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压强等有关知识,又是后面学习物体浮沉条件的基础,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接触浮力之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开始由单一知识点的考核慢慢向复合知识点的综合题型过度,在开始讲课时夯实基础,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浮力知识的另一方面作用,体现在它的实用性,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航海船舶、盐水选种、探空气球、解释潜水病和减压病等。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也是初中生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浮力这一节内容由“浮力”与“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两部分内容构成,浮力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教材中浮力的引入、想想做做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建立浮力的概念和研究浮力的规律,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体验和感悟实验的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浮力”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密度”、“液体压强”等部分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浮力”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学习过的“二力平衡”有利于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判定浮力的方向。“木块能够浮在水面,铁块却会沉入水中”学生的这一前认知往往让其认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这是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五四学制-鲁教版-8年级下册-说考点-第9章简单机械功

五四学制-鲁教版-8年级下册-说考点-第9章简单机械功

9.6机械效率
说 考 点
二.考点分析与探究
9.3功 9.4 功率 在探究动滑轮的作用时 ,, 可以按照丙 在探究实验中 ,为了保证示数的稳定 都让弹簧测 通过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这里要注意 力拉动钩码匀速上升。 的是:跨过动滑轮的两端绳子一定要平 9.5功的原理 探究定滑轮的作用时 ,可按照图甲先用弹簧测力计 9.2滑轮 行。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才可忽略不 直接把钩码提起来 ,再按照图乙那样用定滑轮把钩码 计。因此,实验时钩码应尽量重些,但不能 提起来,在误差范围内弹簧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可以认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时 , 道理 考点分析 超过弹簧测力计的称量范围。 为是相等的。 9.1杠杆 与探究动滑轮的作用相同 , 但确 9.6机械效率 与探究 为了避免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时 , 注意 , 实验时,应把拉绳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而不可以 不要把最后从定滑轮引出的那段 在提环上。这样实验误差主要来于转动部位的摩擦 , 绳子数上。 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 说
考 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考点分析与探究
9.3功
9.2滑轮 9.1杠杆
9.4功率
9.5功的原理
考点分析 与探究
9.6机械效率
说 考 点
二.考点分析与探究
W Fs P Fv t t
9.3功 9.2滑轮 9.1杠杆 9.4功率 9.5功的原理

《第二节 液体压强》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第二节 液体压强》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液体压强>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选自鲁科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2节。本节主要介绍了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及其大小和应用;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压强和压强的计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而本节课作为对压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也为以后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通过分析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会计算、归纳和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用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第二课时,液体压强的计算与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液体压强公式,掌握压强公式计算方法;

(2)理解不同形状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3)运用压力压强的公式比较不同容器及其中液体压力压强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新知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力与重力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2)通过分析压力压强公式,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2)密切联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本节课重点放在应用液体压强及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液体压力的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第六章力和运动-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共26张PPT)

第六章力和运动-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共26张PPT)

考点五 二力平衡
例6.如图所示,星期天小明去海洋馆观看海狮表演, 看到海狮将球顶在头上静止不动.分析此时受力情 况,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 A ) A.球受到的重力和海狮对球的支持力 B.球受到的重力和球队海狮的压力 C.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 D.海狮的重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
点拨: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初中物理教研组
跟踪练习5.(2019•江夏区)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重力为1 N的物体,其质量为9.8 kg B.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所含的物质多少成正比 C.质量相同的木块与铁块,铁块所受重力比木块所受 重力大 D.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因此物体的质量 与它的物重相同
初中物理教研组
初中物理教研组
跟踪练习3.(2019春•安康期中)关于弹力产生的条 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并接触就一定产 生弹力
初中物理教研组
例4.(2019•大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2 N。
初中物理教研组
考点一 力的认识
例1.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中“头球攻门”的情景,当运
动员用头球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十校联赛”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十校联赛”一等奖

鲁科版五﹒四学制

第八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过程

环节

新课引入1.准备圆柱形容器装水,将一个金

属挂件沉入水底,拿一个带挂钩

的乒乓球,让学生思考用带挂钩

的乒乓球将挂件打捞上来。

2.追问乒乓球再多一点,能不能打

捞沉船,观看视频

引入问题:这3500个乒乓球浸没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有多大呢

学生完成实验

学生观看视频

让学生体验借助其他

物体的浮力打捞物体

引起学生思维冲突

以小实验、视频双重方

式导入新课,容易启发

学生的思维,也易于激

发学生的兴趣,容易展

开新课。

新课学习一、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关系

演示盐水浮鸡蛋实验

准备烧杯、清水、鸡蛋、盐;将鸡

蛋放入清水中下沉,让学生想办法让

鸡蛋浮起来。

2、分组实验感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

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1)动手实验将易拉罐压入装有水

的烧杯中。回答两个问题

错误!易拉罐浸入水的体积增大时,手

感受到的力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错误!易拉罐浸入水的体积增大时排

出水的体积如何变化

学生思考动手实验,其

他同学思考,观察实验

获得浮力大小与液体

密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小组实验感受浮

力大小的变化,思考交

流回答问题

以生活小实验为载体

让学生从生活情境入

手获得物理知识,自然

而有趣

让学切身感受浮力变

化情况,经历知识的获

得过程

(2)实验探究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二、探究F

浮与G

1、总结课前的小实验,让学生意识到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其质量就越大。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质量密切相关,而液体的重力跟液体的质量成正比,因此可以进一步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有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册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册


15.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 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为 5 N,当物体 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 N,现将物体从弹

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9
密度为 0.75×103
3
3
3
N,该物体的
kg/m 。(ρ水=1.0×10 kg/m ,g 取 10 N/kg)
浮力大小的计算
6.在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质量为30 g的实心物块,从容器中溢出20 g水,
则该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g取10 N/kg)( B )
A.0.1 N
B.0.2 N
C.0.3 N
D.0.5 N
7.(2023普陀区模拟)将重为14.7 N、体积为1×10-3 m3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
计下方,并缓慢浸入水中直至浸没(不触底),此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6 N。(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
(1)石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解析:(1)石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10 N-6 N=4 N。
答案:(1)40 N
(2)这个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解析:(2)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 F
面所处的深度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压强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压强

第九章第1节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1)手压橡皮泥,观察现象?

(2))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

(3)用一只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观察气球如何变化?

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压力是差不多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分析

跟 踪 练 习

1.三块砖的尺寸材料完全一样,把它们分别放在水平

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对地面的压强(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2.(2015·兰州中考) 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向右缓慢推动木板,使其右端逐渐露出桌

面,如图乙所示。

在推动木板使其右端逐渐离开桌

面边缘至木板中心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______,(选填“变大”

3.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小”或“不变”)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如图 (选填“丙”或“丁”)所示的实验

F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3浮力的利用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3浮力的利用

第三节浮力的利用

一、教材分析:

《浮力的利用》选自鲁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浮力》第三节。

本章主要学习与浮力有关的知识,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本节是在已经认识浮力和浮力大小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的进一步应用,本节课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是前两节课知识的深化与应用。

教材共分为四部分——“由独木舟到木船”,“轮船的发明”,“潜水艇的浮沉”,“气球和飞艇的应用”,本节开头的“想想议议”以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课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的理念;引导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和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分析问题,为接下来学习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原理打下学习基础,课本为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是这样设计的:(一)如何调节浮力和重力来增加可利用的浮力,课本先由从古至今人类对浮力的利用,在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基础上,由此引出“空心”办法的利用价值,紧接着课本利用“空心”的方法推广到密度大于水的材料“金属箔”,通过金属箔实验,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轮船的发明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引入现实生活中轮船的发明;(二)利用浮力及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释轮船、排水量的知识,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三)课本由海上轮船转入海下潜水艇的发明以及空中浮力的利用,各部分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最后的“想想议议”意在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浮力-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浮力-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浮力-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浮力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3.掌握浮力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浮力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浮力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方法的关系;

2.掌握浮力的应用,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一张船只、浮标、游泳圈等物品在水中浮起的照片,引出浮力的概念。

2. 导入新概念

介绍浮力的定义和性质:任何液体中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浮力,在物体重量等于浮力时浮起。

3. 计算浮力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方法。

(1)原理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浮力与液体密度、物体体积和重力的关系。

(2)公式

介绍Archimedes原理,并推导浮力计算公式,让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公式计算浮力。

(3)习题

让学生通过习题,巩固浮力计算方法。

4. 应用浮力

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了解浮力的应用。如:潜水、船只运输等。

5. 总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五、课堂练习

1. 材料准备

各种器材(秤、皮筏子、滑轮、木块、细绳等)及清水、容器等。

2. 操作方法

(1)在水中放置一个木块,测量木块的体积和重量,并用木块挂秤控制浸入水中的深度,将上述结果记录下来。

(2)将木块放到滑轮上,用皮筏子挂取,向上拉滑轮,使木块在水中浸入的深度等于前一次的深度,将读数记录下来。再用同一个秤称量拉滑轮所需要的物体重量。

(3)请学生用实验数据计算木块所受的浮力,以验证Archimedes原理。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7.4 大气压强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7.4 大气压强
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把人压坏呢?
宇航员为什么要穿宇航服?
3.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水 银 气 压 计
金属盒气压计 (又称无液气压计)
课堂小结
大气压强 的存在
大气压强 的测量
谢谢
否发生变化?
高度怎样变化?
76cm
76cm
水银长度增大但高度不变
九年级物理课件
水银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无关
●将玻璃管向上提一些或向下压 ●向槽内加些水银水银柱竖 水银柱竖直高度是否发生变化? 直高度是否发生变化呢?
不变
76cm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
讨论问题
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吗?
第八章 第4节 大气压强(一)
马德堡半球实验
九年级物想理课一件想: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q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定义:大气内部的各个方向也存在压强, 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且有流动性
3.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
能不能利用下面的器材测出大气压的数值呢?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原理: 测量的物理量: 实验步骤: 测量结果: 误差分析:
二、大气压的测量 1.最早测定大气压的是哪位科学家?
2.大气压的数值
1标准大气压(p0 )=760mmHg= 1.013×105 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问题,在“探究”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历程,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最终归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科学探究的要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究中敢于质疑、勇于辩论,在充分交流中比较、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指导作用突显出来,从而使师生互动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实质意义。这样一堂鲜活的课上完后,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提高。

二、学生情况、学习任务分析

对于浮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认识,但这些认识很肤浅,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学生对于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有直观的感受,但对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却不清楚。当然,更不清楚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等问题了。因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浸在(漂浮、悬浮、下沉)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知道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这些知识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做好探究实验,尤其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问题的提出、猜想、实验设计、分析论证等环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浸没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浮力的方向;

③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浮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体验浮力的存在;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方向。

(2)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浮力,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理解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五、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鸡蛋、食盐水、乒乓球、大烧杯、红毛线、水桶、钩码、弹簧测力计,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器材:铝块、烧杯(100ml)、弹簧测力计、水、细线。

六、教学准备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教学(PPT)课件,准备各种实验器材。

2.学习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

七、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视频播放踢足球,足球落入深坑中,学生想办法把足球拿上来?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事例中的足球是怎样浮上水面的?

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浮在水面上的轮船、人、空中的热气球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现象与浮力有关;不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而且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

2.新课教学

模块一:感知浮力的存在,建立浮力的概念

让学生对浮在水面上的浮在水面上的轮船、人、空中的热气球进行受力分析

第一环节:感知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浮力。

引导学生分析漂浮在水面的木块或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寻找物体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尝试运用平衡力的知识解释现象,进而得出:漂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探究一: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

第二环节:猜想和假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水对它的浮力。有的学生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水对它的浮力,理由是物体没有被浮起来。还有的同学则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的浮力,因为物体下沉的速度比较缓慢……到底哪种猜想正确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第三环节:实验设计。

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

实验器材:烧杯、水、弹簧测力计、石块、绳。

实验过程:将石块用线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变化。

学生交流实验注意事项:不要将石块放在容器底部,否则容器底部对石块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会影响实验结果。

第四环节:进行实验。

明确实验过程之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第五环节:交流评估。

各小组学生代表交流实验现象:实验发现当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教师可以用手托住石块,利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更深刻领悟弹簧秤

的示数变小了,说明有一个力量向上托起了石块,在水中正是水向上托起了石块,因此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

评估: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实验中石块偏大,卡在烧杯壁上,影响了实验效果.

反馈练习一

物体A所受的重力为N,物体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为N,

物体在水中所受的力减小了N。

浮力的方向

第一环节:浮力的方向。

演示实验:找一段较粗的红毛线,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乒乓球和大烧杯的底部,将水注入大烧杯,直到将乒乓球浸没,观察红毛线被在竖直方向拉直。将大烧杯的一端垫高,发现红毛线仍旧被在竖直方向拉直。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第二环节:浮力大小的测量。

通过受力分析总结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F浮=G-F拉。

反馈练习二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重为9.8N,浸在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其示数为2.9N,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物体的沉浮条件

木块等物体为什么能在水中上浮?铁块在水中却下沉呢?从力的角度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物体在液体中受几个力的作用,又是怎样沉浮的?(重力和浮力)

观察乒乓球、石块在水中和鸡蛋在盐水中的状态并对他们逐一进行受力分析F浮>G时,物体上浮;(乒乓球)

F浮<G时,物体下沉;(铝块)

F浮=G时,物体悬浮或漂浮。(鸡蛋悬浮、乒乓球漂浮)

反馈练习三

例3小玲将一块体积为的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然后又将此矿石浸没在水中,测力计两次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矿石受到浮力的大小多大?

3.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解答,最终梳理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