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4期(总第86期

)

[作者简介]李忠铭(19592),女,副教授,副院长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李忠铭,陈春华,路 平,范剑虹,刘继延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几方面研究探讨了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复合型、创新型

人才的思路,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合理组织教学、科研丰富教学内容等教改途径。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具有

宽厚基础、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本科教育是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编制教学大纲、组织实施教学等工作中,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等均值得探

索,以适应人才市场要求的教育观念。

[1]一、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培养宽专业面人才课程体系由对培养对象的目标期望而定。为使毕业生适应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形势,有必要对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革。在

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学校应增加专业课

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教师作为教学组织实施者,应及时地学习、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随时淘汰陈旧的、与培养目标不符的知识,避免用静止的观点对待所授知识。由于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是进行课程教学的依据,教学内容结构由课程教学大纲决定。所以,教学大纲要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动态稳定。

[2,3]

为了满足培养“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素质高”人才的目标,我们从1999级起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如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增加“现代测试

技术”、“高分子化学及工艺”等课程;减少某些必

修课的课内学时,如将“化学反应工程”

(原为64学时)更改为“反应工程原理”(40学时)和“工业

反应器开发与设计”(24学时)两部分,

“反应工程原理”作为整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工业反应器开发与设计”部分则作为专业选

修课程。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原为72学时)、“化工制图”

(原为32学时)课程合并,与新增加的“AutoCAD ”课程组合,形成“工程制图及CAD ”课程(64学时,另加32学时上机实验)等。这样的调整,在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给学生较大的扩展专业面的空间。

二、合理利用课内学时培养善于学习的人才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学的学习过程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应具有运用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将学习过程变为能力培养的过程。如“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传递过程、优化与控制等知识领域、内容不断更新的课程。课堂教学中,我们

1

1

力求把反应工程的基本观点与相关基础知识紧密联系,从工程分析角度讨论反应工程的概念。收集实际生产过程的案例,借助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反应工程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工程分析的方法,形成完整的反应工程观点。如通过对“反应级数”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进而分析工业生产中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及改进的途径。在“传递过程”课程的讲授中,通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演示、传递过程的模拟,使枯燥的模型推导变得生动,使抽象的传递理论变得直观。通过“案例”分析,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不但将“三传”的基本理论介绍给学生,而且也锻炼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在“工程制图及CAD”课程的教学中,由于总教学学时压缩,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我们认为教学方法应是开放式和启发式的,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应视具体的教学要求选定合适的方法。在“工程制图及CAD”课程教学过程中,一般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地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化工制图”课程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CAD绘图技术”部分的教学在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在教师讲授的同时可上计算机学习,师生均可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整,学生将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一些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为弥补学生实际装置见识的不足,我们采取了多种上课形式,辅以图片、参观和看录像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与此同时,我们对作业、考试也注意方式、方法的优选,作业不局限于教材内、外,考试不局限于开、闭卷形式的选择,而着重于“目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丰富教学内容 培养有创新意识人才

创新具有超前性和新颖性,要让学生们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首先,教师要关注本学科的发展现状,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以科研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加强综合型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吸收学生参加部分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激活学生的创新潜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工作中,尽可能让学生们接触实际课题,锻炼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工作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指导过程中,加强现场教学力度,利用个别指导的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设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受到启发、树立自信心、得到锻炼。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学到课堂内难以学到的知识,同时通过对学生们的现场考查,让学生们在考查中建立改革、创新的意识。

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近几年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从1999级起,各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逐渐年提高,就业行业涉及化工、工业分析、食品、医药、材料、计算机技术、环境保护等,一些用人单位很快地肯定了我们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上手快、操作能力强的优点。

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只有时刻关注学科的发展方向,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文字编辑:吴文水)

参考文献:

[1]匡国柱等.化工高校提高人才素质培养途径与方法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4,(2):39242.

[2]李忠铭等.制定地方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考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3,(1):9210.

[3]张述伟等.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4,(4):24248.

2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