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植树的故事》一章节,详细内容围绕法国作家让·乔诺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展开,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坚持不懈的植树行动改变荒漠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个人行动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坚持不懈、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学会生词和短语。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荒漠化治理成果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树的牧羊人》。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同时讲解生
词和短语。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阐述牧羊人植树的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牧羊人植树的精神品质,交流如何在
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六、板书设计
1. 课题:《植树的牧羊人》
2. 主要内容:
a. 故事梗概
b. 生词和短语
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精品公开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精品公开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
《植树的牧羊人》。本课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在荒凉的高山高
原上,几十年如一日地植树,最终将荒凉之地变成了绿洲的感人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牧羊人的坚持与奉献精神,体会到环境
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牧羊人植树的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高原荒凉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
牧羊人要在这样的地方植树?
2. 自主学习(5分钟)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
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5分钟)
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牧羊人植树的过程和意义,分析
牧羊人的品质。
4. 例题讲解(10分钟)
利用课文中的例子,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
5. 随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
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6. 课堂小结(5分钟)
六、板书设计
1. 课题:植树的牧羊人
2. 牧羊人植树过程:孤独——坚持——绿洲
3. 牧羊人品质:坚持、奉献、环保
精品公开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精品公开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植树的牧羊人》,主要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文章内容分析、主题思想探讨及语言表达技巧赏析。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赏析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牧羊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入挖掘,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森林、草原等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景色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为保护环境做出巨大贡献的牧羊人。”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工具书解决。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
(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
(2)分析文章内容,讲解文章结构,探讨主题思想。
(3)赏析文章语言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习。
4. 随堂练习
(1)请学生回答课后思考题。
(2)针对文章内容进行问答。
5. 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文章主题思想。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篇1:《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材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了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本单元的要求是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关键语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本课在阅读方法上主要运用默读,在分析文本时主要采用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本课重在学生自身从文本中获得的阅读体验,因此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引导他们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取向。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学习本单元,有助于学生美好品质的培养。再加上本单元课文内容浅显,学生都能从文本中或多或少有所收获,因此本单元侧重于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三、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
摘要: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内容。
解读:默读是七年级学生阅读的一种方法,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训练和培养,《植树的牧羊人》一文篇幅较长,适合学生默读,让学生在默读中走入文本,理解、分析内容。
摘要: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解读:《植树的牧羊人》的故事很震撼,语言虽然朴实,但很有冲击力,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悟。相信学生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从中读出自己的感受,从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四、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2)能够分析牧羊人植树的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默写和翻译。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持之以恒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牧羊人身上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内容,包括故事背景、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
2. 牧羊人植树的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进行默写和翻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内容,牧羊人植树的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的默写和翻译。
四、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牧羊人植树的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法:选取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牧羊人植树的行为。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让学生理解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让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于追求自己梦想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课文简介
课文《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将荒凉的山区变成了绿洲的感人事迹。
2.2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坚持不懈”、“改变命运”等。
2.3 教学难点
理解牧羊人植树造林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
3.1 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获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讨论法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牧羊人植树造林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
4.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导入新课。
4.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3 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4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牧羊人植树造林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
5.1 作文练习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环境保护行为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植树的牧羊人》公开课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四章《人与自然》,详细内容为《植树的牧羊人》。通过描写牧羊人坚持不懈、绿化沙漠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坚持与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牧羊人无私奉献、绿化家园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牧羊人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沙漠绿洲的图片,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牧羊人的事迹。
5. 课堂实践:学生模拟植树场景,体验绿化环境的艰辛与快乐。
6.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指导。
六、板书设计
1. 《植树的牧羊人》
2. 主要内容:
牧羊人:坚持、奉献
绿化沙漠:改善环境、造福人类
3. 生字词:绿化、沙漠、奉献、艰辛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3)以“我心中的绿色家园”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精选6篇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精选6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是勤劳的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初中语文组考生,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植树的牧羊人》进行解读。
【板书题目】
一、说教材
《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本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地种树的故事,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文章咱们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以及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好这篇文章,对于培养学生乐观坚强、勤劳坚韧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积极的意义。
二、说学情
本文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这时的他们已经拥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对于人生意义和人格品质有自己的思考。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进行,这样对文本会有一个更加丰富的感受。此外,这是初中阶段学生一次接触到小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简要补充小说的基本知识,以引导学生形成对于小说这类文体的整体印象。
三、说教学目标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在小说教学的建议,紧扣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目标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将做如下设计:
1.抓住作者对牧羊人的细致描写与高原情况的变化,把握文章线索;(是本课的重点)
2024年《植树的牧羊人》公开课教案
2024年《植树的牧羊人》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植树的牧羊人》,具体内容为第一至三自然段。详细内容包括:场景描绘、人物介绍、植树过程及行为动机分析。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形象刻画方法。
2. 学习牧羊人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分析牧羊人植树的意义及其行为动机。
教学重点:文章的场景描绘、人物刻画及主题思想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预习单、课堂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引出本课主题。
2. 预习检查:检查学生对课文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文章的基本理解。
3. 课文精读:详细讲解第一至三自然段,分析场景描绘、人物刻画及主题思想。
a. 场景描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体会作者笔下的美好风光。
b. 人物刻画:分析牧羊人的形象特点,理解其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c. 主题思想:探讨牧羊人植树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环保责任。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道关于场景描绘和人物分析的例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植树的牧羊人》
2. 内容:
a. 场景描绘:美好风光
b. 人物刻画:牧羊人形象
c. 主题思想:环保责任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分析文章中牧羊人植树的意义及其行为动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八单元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植树的牧羊人》。课文讲述了牧羊人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将一片荒漠变成了绿洲的故事,传递了坚持与奉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牧羊人的坚定信念和伟大奉献精神。
2. 掌握课文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传递的坚持与奉献精神,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荒漠变绿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的思考,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分析牧羊人的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坚持与奉献的精神。
4.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生字词,巩固阅读基础。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表达
能力。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精神付诸实践,培养学生
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
1. 《植树的牧羊人》
2. 主要内容:牧羊人的形象、坚持与奉献的精神、环保意识
3. 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坚持与奉献的作文。
答案:例文:坚持与奉献——学习《植树的牧羊人》有感
2. 拓展延伸:调查了解身边的环保事迹,分享给同学,提高环保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精选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一个牧羊人坚持植树造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持之以恒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为美好事物坚持不懈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牧羊人植树造林的艰辛与执着。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森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圈出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互相解答疑惑。
4.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句子和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设计填空、选择、简答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6. 情感体验:让学生设想自己是牧羊人,面对艰难险阻,如何坚持植树造林。
六、板书设计
1. 课题:《植树的牧羊人》
2. 重点词语:坚持不懈、绿化、责任
3. 故事脉络:牧羊人植树造林、面对困难、成果显著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牧羊人植树造林的过程。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
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
1.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牧羊人植树的坚持与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1.2 教学内容
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分析牧羊人植树的过程和动机。
探讨故事中的环保主题和人生哲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牧羊人植树精神的阐述。
2.2 教学难点
故事背后的人生哲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分析牧羊人的植树行为。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环保主题和人生哲理。
实践法: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培养行动力。
3.2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相关的环保知识。
视频材料:播放相关的环保纪录片或故事动画,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
4.1 导入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材料,引入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述故事
详细讲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分析牧羊人植树的过程和动机。
4.3 讨论与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牧羊人植树的意义和价值。
探讨故事中的环保主题和人生哲理。
4.4 实践环节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节约用水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
5.1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5.2 反馈与改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
6.1 相关阅读材料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环保题材的书籍、文章或报道,如《大自然的启示》、《环保与我》等,以拓宽视野,加深对环保主题的理解。
《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
(3)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
(1)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和寓言性质的解读。
(2)如何理解牧羊人植树的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魅力。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好奇心。
2. 阅读理解: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阅读理解情况。
3. 课文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主题。(2)剖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言性质。
四、课堂小结与拓展
1. 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提醒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做好预习工作。
2. 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寻找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升表达能力。
《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第一篇:《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教学建议:
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新选入的文章,以往的教材中是没有的。我们读到一篇文章,首先要搞清楚这篇文章在讲什么,也就是文章的主题。
就《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来讲,主题非常值得探究。
首先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主题,牧羊人坚持多年植树,最终纠正了前人犯下的错误,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是人本身的勇气、毅力和担当,牧羊人坚持不懈地植树,不仅需要毅力,更需要勇气,以及强大的担当精神。再次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主题,全本的《植树的牧羊人》中提到,正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私争夺,导致环境变坏,那么,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课文最后部分略有提及。最后是基督教传统的“基督救世”主题,为什么植树的人一定是“牧羊人”而不是“牧马人”、“种田人”?在基督教文化中,“牧羊人”(shepherd)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所以,“基督救世”也应是本文的主题之一。
鉴于本文主题的复杂性,我们建议在课堂中就前三个主题,给学生以引导,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文本的主题内涵,要让学生树立“一篇文章可以不止一个主题”的观念,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引导孩子树立这样的观念:即文学作品的创造和文学作品的赏析不是同一回事。至于“基督救世”这一主题,由于文化观念和环境的差异,可以略提,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也可不提。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本文是初一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篇目。初一的孩子,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对于长文本的把握能力不够,所以,第一课时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孩子对长文本的梳理、概括能力。教学目标: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牧羊人植树的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运用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1.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等;
4. 情境教学法: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1. 课文文本:《植树的牧羊人》;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素材:与环保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4. 实践活动所需工具:如植树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草原风光图片,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导入新课《植树的牧羊人》。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理解其含义。
3. 分享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关注牧羊人植树的过程和意义。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学会珍惜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 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主要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
1. 课文中所传达的环保意识及其现实意义。
2. 学生对课文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植树的牧羊人》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3. 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环保主题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环保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合作探讨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 课堂讲解
(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
(1)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牧羊人的环保精神,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2)教师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教学建议:
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新选入的文章,以往的教材中是没有的。我们读到一篇文章,首先要搞清楚这篇文章在讲什么,也就是文章的主题。
就《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来讲,主题非常值得探究。
首先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主题,牧羊人坚持多年植树,最终纠正了前人犯下的错误,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是人本身的勇气、毅力和担当,牧羊人坚持不懈地植树,不仅需要毅力,更需要勇气,以及强大的担当精神。再次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主题,全本的《植树的牧羊人》中提到,正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私争夺,导致环境变坏,那么,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课文最后部分略有提及。最后是基督教传统的“基督救世”主题,为什么植树的人一定是“牧羊人”而不是“牧马人”、“种田人”?在基督教文化中,“牧羊人”(shepherd)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所以,“基督救世”也应是本文的主题之一。
鉴于本文主题的复杂性,我们建议在课堂中就前三个主题,给学生以引导,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文本的主题内涵,要让学生树立“一篇文章可以不止一个主题”的观念,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引导孩子树立这样的观念:即文学作品的创造和文学作品的赏析不是同一回事。至于“基督救世”这一主题,由于文化观念和环境的差异,可以略提,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也可不提。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本文是初一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篇目。初一的孩子,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对于长文本的把握能力不够,所以,第一课时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孩子对长文本的梳理、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
2.培养学生对长篇幅文章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对长篇幅文章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
2.对话法;
3.小组探究法;
一、整体感知
1. 补充资料导入。(让?乔诺人物简介,见“助读资料”部分)
2.积累词语。
音:坍(tān)塌帐篷(peng)溜达(liū?da)琢磨(zuó?mo)
形:栋拣戳慷慨帐篷缝隙琢磨酬劳刨根问底沉默寡言
义: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流淌:液体流动。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不爱说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琢磨(zuó?mo):思考;考虑;
琢磨(zhuómó):雕刻和打磨;加工使精美;
二、梳理文章。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牧羊人几十年坚持不断种树,使昔日寸草不生的荒芜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
2.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
3.作者一共见到牧羊人几次?找到关键句。
三次。关键词:1913年、从1920年开始、1945年6月
课时作业:
1.默读课文,用“_____________”标出牧羊人情况的文字,用()标出高原情况的文字。概括后完成练习一的表格。(答案见教参)
2.就牧羊人所做的事情,以“为什么”为开头,提出至少两个问题。
如:为什么牧羊人要种树?
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在第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基本已经把握了课文的大概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孩子们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和文章主题的讨论研究。
1.分析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2.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①从环保的角度;②从人的角度。
教学重难点:
1.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2.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
一、分析牧羊人形象。
1.找出表现牧羊人品格或性格的内容,用“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P1)
明确:无私、慷慨。
②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P4)
明确:自信,平和。
③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P5)明确:干净整洁,积极生活。
④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P7)
明确:做事情认真仔细。
⑤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看起来他并不在意(P10)。
明确:无私。
⑥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P11)
明确:目标远大,质朴。
2.在这个牧羊人的坚持不懈下,当地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寸草不生的荒芜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曾经荒废的山村也重新焕发了活力,处处显露着生活的幸福与安适。
3.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语句,用波浪线标出来。
P1:……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P21: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二、理解主旨
1.结合补充资料1中作者的人生经历,谈谈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战争(P13、P14)?
战争是惨烈的、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绝望、毁灭,而文中的牧羊人所做的事是创造,带给人们的是希望、幸福。用外界的战乱纷争衬托牧羊人的不受“扰乱”,更突出牧羊人坚持植树的难能可贵。
2.这篇课文的原标题是《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后来改成了《植树的牧羊人》;同时,文中一共有两次提到“上帝”(P15,P21),为什么?请结合补充资料小组讨论。
在《圣经》中,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而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牧羊人在做着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拯救正在自我毁灭的人类。
3.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牧羊人坚持种树,最终改变了曾被破坏的环境,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②从人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对人类勇气和担当精神的赞美;牧羊人坚持不懈三十多年,终于改造了自然,这是对人类毅力的赞美。
③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人与人相处,与其在纷争中毁灭美好的事物,不如与世无争地默默创造美好的事物。
4.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结合主题,①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我们在做事情时,应该有担当、有勇气、有毅力;③我们应该尽量消除纷争,与他人和谐相处。
课时作业:
1.完成《植树的牧羊人》练习册所有内容;
2.假如你就生活在牧羊人植树的地方,在看到牧羊人坚持多年的植树行为后,你会怎么做?请用200字左右介绍一下。
助读资料?
1.人物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着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着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他的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2. 梅子涵:一个人的种植——《植树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