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二。、扣住细节来写愁:
“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欲诉无人,唯有借两 行热泪倾泻心中的无限哀愁。那夺眶而出的眼泪,是 内心万重忧愁的外在表露。
三、运用新奇的比喻来写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哀愁本是
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
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
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
9
扣住细节
描摹动作神态
愁
新奇比喻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语言:含蓄、率真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写愁名句集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了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
小组讨论,写一个表达愁绪的句子。
4
载轻闻休晚
不舟说,倦 动,双欲梳风 许只溪语头住 多恐春泪。尘
武 陵 春
愁双尚先物香
。溪好流是花 舴,。人已 艋也 非尽
李 清 照
舟拟 事,
,泛 事日
5
分析并思考:
1、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 展开的?(文眼)
愁
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 的愁绪?
6
一、从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来写愁:
“日晚倦梳头”,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这句话采用 含蓄手法,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晨妆,反 映了词人灰暗的心境和阑珊的意绪。《望江南》中“梳 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刚好与“倦梳头”相
8
4、“闻说”、“也拟”、“只恐” 三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 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 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 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 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 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 抓住了作者的心。一波三折,耐人寻 味。
武陵春
李 清 照
1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作家。她 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 赵明诚,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 生活和谐美满。靖康之难后,她与丈夫避 兵江南,赵明诚在途中病死,她流落在杭 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卒年不 详。
2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 词以歌颂诚挚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如 《醉花 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闺中的 寂寞和离情,还有《如梦令》(“常记溪亭 日暮”)等词,描写自 然景物,轻快活泼, 富有生趣。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 遇,写得深沉哀痛。《永遇乐》(“落日镕 金”)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关切,《渔家 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表达了对故乡 故国的思念之情。这些作品反映了南渡时期 背井离乡者的共同感受,有一定现实意义。
11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2
13
3
1127年,北宋败亡后李清照来到南方,故乡青 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 毁。
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9月金兵南犯, 李清照为避战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 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 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 出游,写下了《武陵春》。
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7
3、“风住尘香花已尽”写的是怎样的景 色?这对作者写愁有什么样的作用?
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 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 芬芳,又是春意阑珊(将尽)的季节。
触景生情,以景衬情(间接 抒情,用语含蓄)。而后的“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直抒胸臆,一改含蓄为直露,这 是情怀使然,汹涌澎湃的情潮已 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 自由渲泄。
“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欲诉无人,唯有借两 行热泪倾泻心中的无限哀愁。那夺眶而出的眼泪,是 内心万重忧愁的外在表露。
三、运用新奇的比喻来写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哀愁本是
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
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
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
9
扣住细节
描摹动作神态
愁
新奇比喻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语言:含蓄、率真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写愁名句集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了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
小组讨论,写一个表达愁绪的句子。
4
载轻闻休晚
不舟说,倦 动,双欲梳风 许只溪语头住 多恐春泪。尘
武 陵 春
愁双尚先物香
。溪好流是花 舴,。人已 艋也 非尽
李 清 照
舟拟 事,
,泛 事日
5
分析并思考:
1、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 展开的?(文眼)
愁
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 的愁绪?
6
一、从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来写愁:
“日晚倦梳头”,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这句话采用 含蓄手法,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晨妆,反 映了词人灰暗的心境和阑珊的意绪。《望江南》中“梳 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刚好与“倦梳头”相
8
4、“闻说”、“也拟”、“只恐” 三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 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 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 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 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 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 抓住了作者的心。一波三折,耐人寻 味。
武陵春
李 清 照
1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作家。她 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 赵明诚,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 生活和谐美满。靖康之难后,她与丈夫避 兵江南,赵明诚在途中病死,她流落在杭 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卒年不 详。
2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 词以歌颂诚挚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如 《醉花 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闺中的 寂寞和离情,还有《如梦令》(“常记溪亭 日暮”)等词,描写自 然景物,轻快活泼, 富有生趣。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 遇,写得深沉哀痛。《永遇乐》(“落日镕 金”)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关切,《渔家 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表达了对故乡 故国的思念之情。这些作品反映了南渡时期 背井离乡者的共同感受,有一定现实意义。
11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2
13
3
1127年,北宋败亡后李清照来到南方,故乡青 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 毁。
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9月金兵南犯, 李清照为避战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 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 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 出游,写下了《武陵春》。
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7
3、“风住尘香花已尽”写的是怎样的景 色?这对作者写愁有什么样的作用?
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 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 芬芳,又是春意阑珊(将尽)的季节。
触景生情,以景衬情(间接 抒情,用语含蓄)。而后的“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直抒胸臆,一改含蓄为直露,这 是情怀使然,汹涌澎湃的情潮已 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 自由渲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