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决策。

3.有限型决策: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做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4.名义型决策: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浮现某个偏爱的产品和品牌,该产品和品牌随之选择和购买的决策。

5.消费者动机:由于要满足这些特定的需要,因次决定了人们购买这种商品而不买另一种。

这种影响顾客选择某种商品的原因就叫购买动机,购买动机取决于顾客的要求和需要。

6.双趋冲突:消费者具有两种以上倾向选择的目标而只能从中选择其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7.双避冲突: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是面临的冲突。

8.趋避冲突:消费者在趋某一目标是又想避开而造成的动机冲突。

9.认知质量: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

10.购买知觉风险: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

11.品牌个性:是指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

12.自我概念: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知的总和。

13.情景:是指消费者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短暂的环境因素,如购物时的气候、购物场所的拥挤程度、消费者的心情等等。

二.简答1.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有哪些?答: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景、消费者保护。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1、消费者: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获取、使用、处置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为,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3、知觉:是消费者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感觉的材料加以综合整理,从而形成的对事物的完整映像,观念。

4、感觉:是消费者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个体通过眼鼻耳舌等感觉器官对事物的外形,色彩、气味、粗糙程度等个别属性做出的反应。

5、感觉阀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叫感觉阀限。

包括绝对阀限和差别阀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阀限。

能够引起个体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变动量被称为差别阀限。

6、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首先学习是因经验而生的,其次,其的学习伴有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最后,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是相对持久的。

7、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态度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态度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特点,态度是一种后天习得的一种偏好,以不利或有利的方式对一个对象作出反应。

8、个性: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内在心理特征。

内在心理特征包括使某一个体与其他个体区别的具体品质、特征、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

9、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自我概念回答的是“我是谁”和“我是什么样的人”一类的问题,它是个体自身体验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完整版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完整版

感觉:是指我们的感受器(眼、耳、鼻、口等)对光线、色彩、声音、气味等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

知觉:是指对这些感觉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享乐消费:消费者的多个感觉器官、思绪和情绪方面与产品的相互影响。

感性工学:将顾客感觉转化为设计元素知觉过程-暴露:一个刺激进入个人感官范围内,暴露就产生了注意:信息加工行为对特定刺激的投入程度。

解释:指我们赋予感觉刺激物的意义。

绝对阈限能被感知渠道注意到的最小刺激量差别阈限感觉系统辨别变化或两种刺激间的差别变化JND(最小可觉察差别)恰能发现的最小差别量韦伯定律原始刺激越强,则需要引起注意的变化越大(变化幅度基本是恒定的)阈下知觉:人们会在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接受和理解刺激。

那些太弱或太短的刺激很难被看见或听见,但却足够一个或更多的人体感受器感知到,类似这样的过程就叫做阈下知觉。

阈下技术阈下广告信息应该既可以通过视觉通道,也可以通过听觉通道进行传播。

嵌入是通过使用高速摄影或喷绘技术在杂志广告中插入微小图形。

知觉警惕它确保消费者收到与他们的需要最相关的信息知觉防御保护个人远离威胁或矛盾的刺激刺激物的组织原则:封闭式原则、相似性原则、图形—背景原则。

封闭性(完整性)原则:指当一个刺激不完整时,感知者填补缺失元素的倾向。

消费者有完成一个完整图画的渴望,并能从依靠自己使一个信息得以完整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意。

在消费者从一个模糊广告中得出自己结论的过程中,完整化起作用。

消费者物品分组原则:接近原则、类似原则、连续原则产品定位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品牌知觉=功能属性+象征属性3学习与记忆消费者学习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活动中不断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的过程消费者学习作用:通过学习获得有关购买的信息;促发联想;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对购买的评价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指将一个能够诱发某种反应的刺激与另一个原本不能单独诱发这种反应的刺激相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与能够诱发反应的第一种刺激相联结,第二种刺激会引起类似的反应。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

(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行为: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2.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投射技术:是指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感情和态度。

4.差别感觉阀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成为差别感觉阀限或最小可觉差。

5.知觉:知觉就是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刺激,形成一种有意义的与外部世界相一致的心理画面的过程。

6.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动机:是对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的概括。

8.内驱力:驱力是一种内部的状态,它是对动物的生理需要做出的反应。

9.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10.理智感: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

11.学习: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历史。

12.遗忘:我们识记过的事物,并不是始终都能回忆或再认。

不能再认的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就是遗忘。

13.态度:态度一词最早指身体姿势或身体位置,意指一个人的物理准备状态。

后来,态度演变为专指心理状态的术语特指对一个特定客体的反应准备。

14.登门槛技巧:这是常见的一种推销术,愿意是推销员只要把脚踏进人家的大门,就能成功的实现推销的目的。

现在泛指在提出较大要求前,现提出较小的要求,通过使别人接受较小的要求,从而改变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并相应增加其接受性。

15.吃闭门羹技巧:是指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的要求后,对较小的要求的接受程度增加的现象。

16.个性:个性是在个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

它是由个人在其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并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17.投射测验:是一种对行为的无意识和对隐藏的内容尤为敏感的工具,它允许甚至鼓励被试者回答广泛,千差万别,能在测试者对测试目的的最少察觉的情况下引出他们非同寻常的,内容丰富的反应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消费者行为学: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含义:人们对服饰首饰住宅等物品的过度消费源于对别人炫耀自己的社会心理。

扩展型决策:当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性决策。

扩展性决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购买决策,它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做的购买决策。

对于特定的购买问题,消费者是否广泛收集信息合作大量的评价比较取决于三方面因素:①消费者购买介入程度②各种备选产品或备选品牌的差异程度③购买时间压力有限性决策: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了一些基本的的评价标准,但还没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收集信息,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作出较为理想和满意的选择。

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决策以及在他人影响下或在某种情绪影响下作出的购买决策也称为有限性决策。

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涉及决策。

信息来源:记忆来源、个人来源、大众来源、商业来源、经验来源选择规则:链接式规则、重点选择规则、按序排除规则、编纂式规则、补偿式规则冲动性购买:有时被称为无计划购买,通常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店面前没有购买计划或购买意图,而进入店面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用购买广告产品的数量来衡量零售广告的效果低估了广告的实际影响。

对于很多产品,绩效包括两个层面:工具性绩效和象征性绩效。

工具性绩效与产品的物理功能和正常发挥有关,象征性绩效与审美或形象强化有关。

品牌忠诚的成因:产品吸引、时间压力、风险因素、自我形象双因素理论;商品的基本功能或为消费者提供的基本利益与价值,实际上可视为保健因素。

影响注意的因素:(1)影响主义的刺激物因素:大小与强度、色彩与运动、位置与隔离、对比刺激物的新颖性、格式与信息量(2)影响主义的个体因素:需要与动机、适应性水平、态度、情境因素背景引发效果:与广告伴随的物质环境对消费者理解广告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需要
是指消费者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产生紧张状态或不舒服感,从而对商品或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对象产生的要求和欲望。商品社会中名消费者的需要直接表现为购买商品或使用服务的愿望。它具有多样性、发展性、伸缩性、周期性和可诱导性等特征。
消费者动机
在消费行为学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即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引起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一年。冬季的产生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既需要、刺激条件、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条件。
意义学习
是将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与消费者认知结构中已经存在的某些观念建立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联系
加强型学习
消费者使用某种商品,如果觉得满意,他肯呢个会对于该商品有关的知识和信息表现出更加深厚的兴趣,他对该产品的好感和音响会由此而强化,这一类型的学习被称为加强性学习。
削弱型学习
是指通过新的观察和体验,使原有的某些知识和体验在强度上减弱直至被遗忘。
信息的搜索
指的是消费者自身经验的回忆和求助于外界信息的搜索
购买
是消费者根据相关信息挑选的结果,既有购买的决策,又有实际的购买活动
购后反应
应指消费者在使用或消费阶段将该产品的工作特性跟选择标准作比较,并将结果反馈到记忆中,从而影响下次购买
开放式问卷
是让手册这人一天写答案,不做限制,问卷上只有测试的问题。有自由回答题、自由联想题、造句题、投射题等等。
消费者行为
就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反馈用以满足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
消费者
市值参与产品的购买决策、实际购买或使用整个过程的任一阶段的人
“经纪人”理论
属于购买行为理性观点的一种,认为消防日者购买商品是为满足消费生理需要,这种需要是稳定和实在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和确定购买场所上总是明智的、细心的,是完全根据现有的有关信息,而没有明显的个人努力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1、消费者:P1a、狭义的: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用品(包括服务)的个人或居民户。

b、广义的: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组织.2、消费者行为定义:P2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3、自然探询法P15是指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下,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甚至通过自身的直接参与,了解有关感兴趣的事件与活动。

4、痕迹判断法P15是指通过观察消费者的某些外显行为,掌握事实,然后根据行为与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所观察到的外显行为,来判断其内隐行为.5、介入程度P20是指消费者对购买或购买对象的重视程度、关心程度.6、心理域P25是指消费者在作出决策前某一时点上的心理状态.7、扩展型决策P20当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的几个产品上,此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8、有限型决策P21又称解决限定问题的决策,通常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的了解程度,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是没有建立起对其特定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一边在不同的品牌之间做出比较理想的决定.9、名义型决策P22实际上其本身并没有参与决策.是指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某个受偏爱的产品或品牌,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10、内部信息搜集P27是指消费者将过去储存在记忆中的有关产品、服务的信息提取出来,以服务于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11、外部信息搜集P28是指消费者从外部来源,如同事、朋友、商业传媒及其他信息通道获得的与某特定购买决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12、“搜集工具”P28是指通过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于从朋友、同事、大众传媒等信息渠道的求助程度和从这些渠道获得信息的依赖程度。

13、信念P39是指人们由于对某些事物、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而形成的意识倾向。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及重点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为获得、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特征:复杂性、多样性;可诱导性。

消费者满意—购买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它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平与认知的实际水平的主观比较。

知觉风险—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的感觉。

消费者决策过程——认知问题—(内外部)信息搜集—备选品牌评价—购买—购后评价。

扩展型决策:较为复杂的购买决策,它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

有限型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一定程度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了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之间作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习惯型购买决策(名义型决策的一种):长期重复选择某一品牌,但是遇到竞争品牌降价或者竞争企业采用强有力的促销手段,消费者可能会转换品牌且不会做太多的斟酌和思考。

忠诚型购买决策(名义型决策的一种):消费者认定某一品牌较竞争品牌能更好地满足需要,对该品牌形成了情感上的依赖,长期反复选择该品牌。

品牌忠诚的成因:产品吸引;时间压力;风险因素;自我形象。

重复购买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选择一个品牌或极少几个品牌。

主动型问题: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能认识到的问题。

被动型问题:是指消费者尚未意识到或者需要别人提醒之后才能意识到的问题。

冲动性购买:即无计划购买,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无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评价标准:也称选择标准,实际上市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是,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性,与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所追求的利益,所付出的代价直接相关。

(不同产品、不同消费者、不同购物环境导致不同评价标准)替代指示器:可被消费者察觉且能用来指示或判断另一类不易观察属性的属性,被称为surrogate indicator。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决策的类型1.扩展性决策;2.有限型决策;3.名义型决策;信息来源1.记忆来源;2.个人来源;3.大众来源;4.商业或营销来源;5.经验来源信息搜索的类型1.内部信息搜集与外部信息搜集;2.购买前信息搜集与即时性信息搜集;全部品牌域-意识域,未意识域。

意识域-激活域,惰性域,排除域。

冲动型购买,给予对某种产品的一时性情感所进行的购买,含有情感多余理智或者非理智性购买的意蕴。

无计划购买包括冲动型购买,也包括纯理性购买。

冲动型购买4个特征:冲动性,强制性,情绪性,对后果的不在意性。

逛街动机个人动机:角色扮演,消遣,自我愉悦,了解新的潮流,身体活动,感官刺激。

社会动机:家庭之外的社会体验,与具有相似兴趣的人交流,参照群体的吸引,地位与权威,讨价还价的乐趣。

购后冲突选着某一产品是以放弃别的选择为代价。

降低方法L增加对所选产品的欲求感;减少对未选产品的欲求感;降低购买决策的重要性;通过退货改变购买决定。

消费者满意与不满意的形成过程关于改产品绩效的预期,对该产品实际的绩效评价。

预期绩效与实际绩效差距的评价。

感知的绩效未达到预期水平,感知绩效与预期水平无显着差异,感知绩效超过预期水平。

重复购买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选择一个品牌或极少几个品牌的人。

两种类型:习惯性购买者和忠诚型购买者。

习惯重复购买某种产品是由于习惯,或者他们购物的地方没有更好的备选品,或该品牌是最便宜的。

忠诚型购买者是对某种产品或某个品牌产生了一种特别偏好,甚至形成了情感上的一览,从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重复选择该品牌。

品牌忠诚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非随意性的购买行为反应。

将购买偏好转化为购买行动。

品牌忠诚是某个决策单位如家庭或个人额行为。

涉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品牌。

品牌忠诚是决策评价和心理活动的结果。

消费者的收入收入的构成,一般认为由工资、奖金、津贴、红利和利息等构成。

收入的测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者行为学 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 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消费者行为: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冲动性购买:(无计划购买)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进入商店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动机: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知觉: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应,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学习: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注意:个体对展露于其感觉神经系统面前的刺激物作出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它实际上是对刺激物分配某种处理能力。

理解:个体赋予刺激物以某种含义或意义的过程。

态度:情感的表现,反映人们的好恶观。

情感和认知的统一,情感、认知和行为构成的综合体。

个人对某一客观对象所持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个性:人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自我概念: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是个体对“我”或“我自己”的看法和感觉。

社会阶层: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

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

知觉风险: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不确定感。

表象:曾经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

刺激的泛化:消费者对某种特定刺激所作的反应会扩大到其他相似刺激的反应中。

刺激的辨别:消费者将某一刺激与另一类似刺激相区分的学习过程。

消费者: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或住户。

消费者购买决策:消费者谨慎地评价某一产品、品牌或服务的属性,并进行理性选择、购买能满足某一特定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需要: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求的反映。

记忆: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信念:消费者持有的关于事物的属性及其利益的知识。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消费者行为学是指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或服务过程中的行为、决策和动机的一个学科。

以下是一些与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的重要名词的解释:1.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或服务时所展现出的行为和行为选择模式。

它涉及到消费者的需求、购买决策、购买行为及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

2. 购买决策过程:购买决策过程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之前所经历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和行为,包括需求认知、信息搜索、评估和选择、购买决策以及后购买行为。

3. 心理需求:心理需求指消费者对于宣泄、满足感和心理欲望的需要,包括基本需求(如食物、衣物和住房等)和社会需求(如归属感、自尊心和成就感等)。

4. 情感购买动机:情感购买动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时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如情感联结、社交需求、表达个性和奖励感等。

5. 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对某个特定社会群体或个人的观点、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信号来源。

6. 个人特征:个人特征是指消费者个体的特定属性和特质,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人格特征和生活方式等,这些特征可以影响其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

7. 消费者满意度:消费者满意度是指消费者对于购买和使用商品或服务后的感受和评价,包括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等方面。

消费者满意度是评价消费者购买决策效果的重要指标。

8. 忠诚度: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对于某个特定品牌或产品的持续购买和推荐意愿。

消费者忠诚度可以通过消费者行为、品牌形象和品牌认同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衡量。

9. 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指消费者对于某个品牌的整体认知和印象,包括品牌的声誉、品质、个性和价值观等方面。

品牌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有重要影响。

10. 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指将市场分割成若干个具有相似需求和特征的消费者群体,针对不同的市场细分,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定位。

以上是一些与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的重要名词的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简答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简答名词解释

简答题:1、卢因行为模式:【P20】人类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类的行为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其中,个人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类基本因素,而外部环境因素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因素。

2、少年儿童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P179】儿童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从纯生理性需要逐渐发展为带有社会性的需要2>从模仿型消费发展为带有个性特点的消费3>消费特点从不稳定发展为比较稳定总之,儿童的消费心理多处于感情支配阶段,购买行为以依赖型为主,但有影响父母购买决策的倾向。

少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有成人感,独立性增强2>购买的倾向性确定,购买行为趋向稳定3>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针对少年儿童群体的营销策略:刺激其购买动机,满足他们的心理和物质需求,积极培养、激发和引导他们的消费欲望3、老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P183】1>消费习惯稳定,品牌忠诚度高2>选购商品注重实用3>需求结构侧重健康保健4>抱有补偿性消费动机针对老年群体的营销策略:企业不但要提供老年人所需要的方便、舒适、有益健康的消费品,还要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要考虑老年人娱乐休闲方面的要求,提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娱乐用品和休闲方式。

4、消费者购买决策含义及其过程:【P144】含义: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作为决策主体,为了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在购买过程中进行的评价、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

过程:认知需求——收集信息——比较选择——择优决定——购后评价5、全球营销策略的考虑因素:【P211】1>就文化层面而言,某一地域的消费者是同质的还是异质的2>在某种特定文化下,某一产品能满足何种需要3>目标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如何4>与本产品的购买和使用有关的价值观是什么5>对产品有哪些政治法律限制6>应采取何种方式传播产品信息7>在该国销售该产品是否会引起伦理或道德上的问题6、消费者态度含义及其构成要素:【P95】含义:由于消费者通常以某类可供消费的产品或服务为具体接触对象,其态度即为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商品和服务等表现出的心理反应倾向。

消费者行为学 名解

消费者行为学 名解

1. 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冲动性购买:指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3.背景引发效果:指与广告相伴随的物质环境对消费者理解广告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4.知觉效果(认知质量):把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征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叫知觉质量或认知质量。

5.刺激的泛化:指消费者对某种特定刺激所做的反应会扩大到其他相似刺激的反应中。

6.延伸自我:延伸自我由自我和拥有物两部分构成。

换句话说,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拥有物来界定自己的身份。

7.补偿性消费:当一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挫折,个体会通过购买和消费具有地位象征意义的产品来补偿职场上的失意,以获得自尊。

8.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9.阿希现象:人屈服于群体的压力,随大家一起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10.谣言:是人们出于恐惧、不安的心理而产生的一种群体的传染,它所传播的内容与事实有很大的出入甚至与事实完全不符。

11.消费者情境:指消费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短暂的环境因素。

判断说明多选:1.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广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2.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萌芽时期、应用时期和变革与发展)三个发展时期。

3.根据消费者介入的程度,消费者决策可以分为(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和名义型决策)三种类型。

4.消费者内部信息搜集过程中,意识域可以分为三个次级域,它们是(激活域、惰性域和排除域)。

信息搜集来源有(记忆来源,个人来源,大从来源或独立来源,商业或营销来源,经验来源)。

5.评价标准是指(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征);选择规则主要有(连接式规则、重点选择规则、按序排除规则、编纂式规则、补偿性选择规则)五种。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感觉阈限:能够引起某种感觉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主观感受能力。

4、无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加任何意志努力而产生的注意。

5、有意注意:又称非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经过注意去努力而产生的注意。

6、消费诱因:能够引起消费者需要的外部刺激(或情境)。

7、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之朝一定目标和方向进行的内在心理活动,是引起行为发生、造成行为结果的原因。

8、特征:与实际购买行为密切相关的商品属性的态度。

9、非特征:与实际购买行为无关的态度。

10、逆反心理: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其所能承受的限度,使人产生一种相反的心理体验。

11、预期心理:人们在一定经济环境作用下,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信息,对自身物质利益得失进行预测、估计、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消费对策和包括投资理财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心理行为现象。

12、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又称相关群体、榜样群体,是指一种实际存在的或想像存在的,可作为个体判断事物的依据或楷模的群体,它通常在个体形成观念、态度和信仰时给其以重要影响。

二、掌握。

1、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行为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通过人为操纵某个/些因素(变量)的变化,观测、记录其它因素/变量的变化,从中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Who--谁构成市场,What--购买什么,Why--为何购买,Where- 何地购买,When--何时购买,Who--谁参与购买,How--怎样购买。

3、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1)识别需要:即消费者接受到某种刺激而对某种商品或服务产生欲望和需要。

(2)收集信息:寻找和分析与满足需要有关的商品和服务的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投射技术: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态度2、访谈法:指调查者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谈话询问,以了解消费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3、差别感觉阈限:能识别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4、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5、过度展露:由于过度重复的展露会使目标消费者对该刺激过分的熟悉,因此就会造成习惯化,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消费者的视觉疲劳6趋避冲突:当同一种目标既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对于我们有吸引力,同时又会给我们心理上带来威胁、对于我们有某种伤害的时候,我们趋近这一目标和逃避这一目标的动机同时存在并相互冲突7惠顾动机:指消费者基于感情于理智,对特定的商店,商标厂牌商品产生特殊的信任于偏爱而经常重复的购买的一种动机8情绪的认知学说:9积极强化(正强化):某些事件或结果可以增加特定性为重复发生的频率10舌尖现象: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

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现象往往就会消失11登门槛技巧:指提出较大要求前。

先提出较小要求,通过使别人接受较小要求,从而改变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并相应增加其接受行。

12低球技术: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待别人接受后马上提出一个更大的要求。

有些推销员往往在推销出低价位商品后,再抓住有利时机推荐高价格商品13经验学习层次:经验学习层次是指消费者并未事先了解品牌的属性和利益,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来对产品做出整体评估,并据此采取购买行为。

14高度参与层次::消费者高度参与时,会通过积极地搜寻信息过程发展品牌信念,在此基础上评估品牌,形成明确的品牌态度,做出响应的购买决策15延伸自我:消费者购买某些产品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某些特别重要特征简述:1举两个实例说明差别感觉阈限在营销中的应用?高档商品由于价位高,价格变化二三十元.消费者一般感受不到,在这个范围内的提价或降价不能造成大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客户:就是购买或者有意向购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群体,核心是企业在与其联系过程中掌握了部分关键信息尤其是购买意向。

2.客户关系管理:是在客户需求信息收集的原动力、买卖双方地位变化的拉动力、相关人员业务需求的牵引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下不断发展变化,并对企业和客户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 交易营销:是指制造商着眼于一次性的交换或交易,厂商的利润来源就是该次交易,是一种相当短期的市场行为。

4. 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核心是建立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5. 客户关系管理组织:是企业为了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目标,执行客户关系管理计划,服务于市场和目标顾客而设计的职能部门的一种组织形式。

6. 顾客式组织:是指依据市场的不同特性,把一个不同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的机构,顾客式组织又称市场式营销组织。

7.客户名册:又称交易伙伴名册,是有关企业客户情况的综合记录。

8.客户交易数据:是描述企业和客户相互作用的所有数据。

9.客户价值:是客户对企业销售额的影响、对未来收益率的贡献与企业为客户保持所需投入之间的比较。

10.客户长期价值:通过采用合适的客户保持策略,使客户购买行为模式向着有利于增大对企业利润的方面发展时,客户未来可望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总和的现值。

11.客户生命周期:通常是指一个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完整的关系周期。

12.优质客户:也称关键客户、大客户、重要客户等,是那些愿意帮助公司达到其战略和财务目标的客户。

具体指对企业在长期发展和利润贡献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客户。

优质客户指那些产品流通频率高、采购量大、客户利润率高、忠诚度相对较高的优质客户或对企业有重大贡献的客户。

13.客户满意:是客户对某种产品或服务可感知的实际体验与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比较后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14.客户忠诚:指客户对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产生好感,形成偏爱,进而重复购买的一种行为趋向,是客户行为的持续性表现。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

名词解释1、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求廉动机:是指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服务的价格低廉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

在求廉动机的驱使下,消费者选择商品一价格为第一考虑。

3、消费者满意:是“购买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

它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平与认知的实际水平的主观比较。

4、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需求和欲望。

5、知觉风险:实际上就是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

6、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决策。

7、意见领袖:较其他消费者更频繁或更多地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购买决策的那些消费者。

8、品牌忠诚: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9、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或群体中占有的位置和被社会或群体所规定的行为模式。

10、动机冲突: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购买动机,其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

11、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感觉的深入。

12、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为了尽量达到满意以及完美的消费效果而培养的一种能力。

主要有对商品的感知辨别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和对购买商品的决策能力。

13、“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所得总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与顾客付出总成本(包括付出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体力成本)之间的差额。

14、消费群体:指在消费者中因为某些共同特点(如收入、职业、年龄等)而形成许多具有相同或相似需求和购买特征的消费者群。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投射技术: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态度2、访谈法:指调查者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谈话询问,以了解消费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3、差别感觉阈限:能识别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4、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5、过度展露:由于过度重复的展露会使目标消费者对该刺激过分的熟悉,因此就会造成习惯化,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消费者的视觉疲劳6趋避冲突:当同一种目标既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对于我们有吸引力,同时又会给我们心理上带来威胁、对于我们有某种伤害的时候,我们趋近这一目标和逃避这一目标的动机同时存在并相互冲突7惠顾动机:指消费者基于感情于理智,对特定的商店,商标厂牌商品产生特殊的信任于偏爱而经常重复的购买的一种动机8情绪的认知学说:9积极强化(正强化):某些事件或结果可以增加特定性为重复发生的频率10舌尖现象: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

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现象往往就会消失11登门槛技巧:指提出较大要求前。

先提出较小要求,通过使别人接受较小要求,从而改变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并相应增加其接受行。

12低球技术: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待别人接受后马上提出一个更大的要求。

有些推销员往往在推销出低价位商品后,再抓住有利时机推荐高价格商品13经验学习层次:经验学习层次是指消费者并未事先了解品牌的属性和利益,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来对产品做出整体评估,并据此采取购买行为。

14高度参与层次::消费者高度参与时,会通过积极地搜寻信息过程发展品牌信念,在此基础上评估品牌,形成明确的品牌态度,做出响应的购买决策15延伸自我:消费者购买某些产品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某些特别重要特征简述:1举两个实例说明差别感觉阈限在营销中的应用?高档商品由于价位高,价格变化二三十元.消费者一般感受不到,在这个范围内的提价或降价不能造成大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学03

消费者行为学03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说明1、消费者:消费者确实是消耗、花费(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的人,是生活性消费的实体。

2、消费者市场:又称最终消费者市场、消费品市场或生活资料市场,是指个人或家庭为知足生活需求而购买或租用商品的市场,它是市场体系的基础。

3、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在从事消费活动中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4、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从事购买的活动,是以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行为。

5、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类熟悉的起点,是对事物的表面熟悉。

6、知觉:能够被看做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若是与感觉同时发生,被称为感知。

7、情绪:确实是人在熟悉事物进程中产生的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

8、意志:是指人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是有明确的目标,尽力克服干扰和困难的有选择的自觉行动。

9、需求:是指针对特定产品或效劳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欲望或愿望。

10、潜在需求:指消费者以后一按时刻内可能产生的对某种产品或效劳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要。

1一、动机:是引发个体活动,维持已引发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直接动力,是人从事某种行动的机缘和理由。

1二、爱好:是人们力求熟悉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偏向。

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踊跃性熟悉偏向和踊跃的情绪反映。

13、气质:是指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典型而稳固的个性心理和行为特点。

也确实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因素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14、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和适应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点。

1五、能力:是指人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有的直接阻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点。

1六、自我概念:也称自我形象,是以个体的自我为核心展开的,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点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17、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1、消费者:P1a、狭义的: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用品(包括服务)的个人或居民户。

b、广义的: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消费者行为定义:P2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3、自然探询法P15是指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下,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甚至通过自身的直接参与,了解有关感兴趣的事件与活动。

4、痕迹判断法P15是指通过观察消费者的某些外显行为,掌握事实,然后根据行为与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所观察到的外显行为,来判断其内隐行为。

5、介入程度P20是指消费者对购买或购买对象的重视程度、关心程度。

6、心理域P25是指消费者在作出决策前某一时点上的心理状态。

7、扩展型决策P20当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的几个产品上,此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8、有限型决策P21又称解决限定问题的决策,通常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的了解程度,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是没有建立起对其特定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一边在不同的品牌之间做出比较理想的决定。

9、名义型决策P22实际上其本身并没有参与决策。

是指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某个受偏爱的产品或品牌,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

10、内部信息搜集P27是指消费者将过去储存在记忆中的有关产品、服务的信息提取出来,以服务于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11、外部信息搜集P28是指消费者从外部来源,如同事、朋友、商业传媒及其他信息通道获得的与某特定购买决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12、“搜集工具”P28是指通过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于从朋友、同事、大众传媒等信息渠道的求助程度和从这些渠道获得信息的依赖程度。

13、信念P39是指人们由于对某些事物、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而形成的意识倾向。

14、个性P40是指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总和,它包括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多方面。

15、文化P41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社会历史在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方面的状态。

16、情境因素P42是指短暂地影响消费者某一具体购买行为的外部因素与力量。

1、消费者需要P44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他们的状态。

2、消费者动机(1918年伍德沃斯)P46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3、兴奋或唤醒P56是指个体的激活或活动水平,即个体是处于怎样一种警醒或活动反应状态。

4、成就需要P61是指人们愿意承担责任,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的需要。

5、亲和需要P61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要求与他人交往和亲近的需要。

6、权利需要P61是指个体希望获得权力、权威,试图强烈的影响别人或支配他人的倾向。

7、购买动机的冲突P62是指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动机,其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

8、购买动机受挫P63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由于遭遇障碍或干扰,致使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反应。

9、双趋冲突P63是指消费者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都倾向选择的目标而又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10、双避冲突P63是指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中一个时面临的冲突。

11、趋避冲突P63是指消费者在趋近某一目标时又想避开而造成的动机冲突。

12、攻击P65是指消费者对阻碍其动机现实的人和对象怀有敌意,并表示出强烈的不满。

13、原始驱力P54是有消费者的内部生理需要引发的驱力,它是无需学习的。

14、获得驱力或衍生驱力P54是经由学习,经由条件作用而获得的驱力。

15、感觉P67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16、知觉P67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时,人脑所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应。

17、注意P69是指个体对展露于其感觉神经系统面前的刺激物做出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它实际上是对刺激物分配某种处理能力。

18、展露或刺激物的展露P86是指将刺激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神经范围内,使其感官有机会被刺激。

19、形、底原则P73人在对刺激物进行组织的过程中,倾向于把刺激物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形或图,即在知觉范围内最受关注或得到最多注意的那些因素;另一部分,即刺激物中的其余部分或对特定个体来说具有较小意义的那些因素,则构成了知觉背景或底色。

20、完形原则P74是指即使在要素不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也有将刺激物发展成一幅完整画面或图景的趋势。

21、首因效应P77是指最先出现的刺激物会在理解过程中被赋予更大的权重。

22、近因效应P77是指最后出现的刺激物会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并在解释中被赋予更大的影响权重。

23、背景引发效应P77是指与广告相伴的物质环境对消费者理解广告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24、数据驱动加工又叫自下而上的加工P78它是指知觉加工开始于外部刺激,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25、概念驱动加工又叫自上而下的加工P79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半知识开始的。

在输入有关外部信息之后,人脑即形成对知觉对象的期待与假设。

26、认知质量又称知觉质量P81是指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管理解。

27、知觉风险P84是指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1、学习P87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加强型学习P88是指消费者对某产品或某品牌觉得满意,他可能会对与该商品有关的知识和信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对该产品的好感和印象会由此而强化。

3、削弱型学习P88是指通过新的观察和体验,使原有的某些知识和体验在强度上减弱直至被遗忘。

4、重复型学习P88是指通过学习,学习效果既没有加强,也没有减弱,只是在原有水平上重复而已。

5、联想P89是指消费者由此一事物而想到彼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6、模仿法(重要)P89就是仿效和重复别人的行为的趋势。

7、试误法(尝试-错误法)P90是指消费者通过尝试与错误,从而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系。

8、观察学习法(普遍)P90是指消费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做出或避免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过程。

9、模仿P98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它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

10、学习强度P99是指习得行为或反应不被遗忘、能够持久的程度。

11、强化P100是指能够增加某种反应在未来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任何事物。

12、刺激的泛化P103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特定刺激所作的反应会扩大到其他相似刺激的反应中。

13、刺激的辨识P103是指消费者将某一刺激与另一类似刺激相区分的学习过程,或者说,它是指消费者对相互类似的刺激予以不同反应的学习过程。

14、记忆P105是指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没必要的时候又可以把它们重现出来。

15、再认P105是指凡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吧它认出来。

16、回忆(再现)P105是指凡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

17、感觉记忆(瞬间记忆)P107是指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其持续时间往往按几分之一秒计算。

18、短时记忆P108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19、信息块P108是指可以方便的为个体进行信息处理的信息单位,它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词、一个词组,还可以是一个短语。

20、贮存P110是指将业已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中,以备必要时供检索之用。

是指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从信息加工过的角度看,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

22、莱斯托夫效应P113是指在一系列类似或具有同质性的学习项目中,最具有独特性的项目最易获得保持和被记住。

23、前摄抑制P114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24、倒摄抑制P114是指心学习的材料对原来学习的材料的提供所产生的干扰与抑制作用。

1、消费者态度P118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的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感情上的感受和行动上的倾向。

2、适应功能P119又称实利或功利功能,是指态度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趋利避害。

3、自我预防功能P119是指形成关于某些事物的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那些严峻环境或难以正式的现实。

4、知识或认识功能P119是指形成某种态度,更有利于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5、价值表达功能P120是指形成某种态度,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6、消费者信念P120是指消费者持有的关于事物的属性及其利益的知识。

是指客体所具备或不具备的特征、特性。

8、客体P120可以是人,产品、公司或其他事物。

9、客体-属性信念P120是指消费者所具有的关于某一客体拥有某种特定属性的知识。

10、属性-利益信念P121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属性能够带来何种后果,提供何种特定利益的认识和认知。

11、客体-利益信念P121是指消费者对一种产品、服务将导致某种特定可以的认识。

12、主观规范P123是指行动者对消费者认为在此情境下他应采取何种行动的主观评价。

13、行为反应测量P129是指观察和测量的被试者对于有关于事物的实际行为反应,以此作为态度测量的客观指标。

14、传递者P137是指持有某种见解并力图使别人接受这种见解的个人或组织。

15、传播P137是指已何种方式和什么样的内容安排将一种观点或见解传递给信息的接收者或目标靶。

16、情境因素P137是指对传播活动和接收者有附带影响的周围环境1、个性(施契夫曼和卡努克)P147个性有时也称人格,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内在心理特征。

内在的心理特征包括使某一个体与其他个体相区别的具体品质、特质、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

2、特质P151是指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征,作为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它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刺激作出反应。

3、品牌个性P153是指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

4、认知需要P155是指个体进行思考的努力程度,或更通俗的说它是指个体喜爱思考活动的程度。

5、自我概念P157是指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