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换热器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下面将为您介绍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设计步骤:

1. 确定换热器类型:根据工艺要求及介质性质,选择适合的换热器类型,如管壳式、板式、螺旋板式等。

2. 估算传热系数:根据换热器类型、流体类型、流量、温度等因素,估算出传热系数。

3. 计算传热面积:根据所需传热量和传热系数,计算指定温度下需求的传热面积。

4. 选择换热器管径及壳体规格:根据所需传热面积和换热器类型,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管径及壳体规格。

5. 设计热损失:根据换热器使用环境,计算换热器热损失量,以确保能量转化的高效。

6. 设计流路:结合工艺流程及介质性质,确定换热器内部介质的流路和流速,

以确保传热效率。

二、注意事项:

1. 选用合适的换热器类型,以确保传热效率和占用空间的合理性。

2. 估算传热系数要考虑介质性质、流量、温度等因素,更加科学地估算传热系数。

3. 所需传热面积要根据实际需要,同时结合换热器的大小、材质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

4. 选择换热器管径及壳体规格要遵循一定的社会标准及安全规范,以确保换热器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设计热损失要考虑换热器使用环境,以确保能量转化的高效。同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换热器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其作用是将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

个介质,以实现物料加热或冷却的目的。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换热器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以便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

首先,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量传递的原理。当两种介质温度不同时,热

量会从温度较高的介质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介质,直至两者达到热平衡。换热器通过设计合理的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以及确定良好的介质流动方式,来实现高效的换热效果。

其次,设计换热器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确定换热器的类型,包括管

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等,根据介质性质、温度压力要求、换热效率等因素进行选择。其次是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这需要根据介质流动性质、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差、介质流速等因素进行计算。最后是确定换热器的实际应用场景,包括换热器的安装位置、管道连接方式、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考虑。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案例分析,掌握换热器

的设计计算方法。这包括传热面积的计算、传热系数的确定、换热器的选型和性能评价等内容。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换热器设计的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能力。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还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通

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换热器的工作原理,观察不同工况下的换热效果,掌握换热器的实际操作技能。这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化工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换热器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管壳式换热器选型

姓名:

学号:10091693

班级:工092

指导老师:袁萍

前言

1.换热器的设备简介

传热是热能从热流体间接或直接传向冷流体的过程。其性质复杂,不但要考虑经过间壁的热传导,而且要考虑到间壁两边流体的对流传热,有时还须考虑到辐射传热。在化学工业中常遇到的热交换问题,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其中间壁式换热器詹用量最大,据统计,这类换热器占总用量的99%。间壁式换热器又可分为管壳式和板壳式换热器两类,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长期的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设计资料基本齐全,在许多国家都有了系列化的标准。因此,作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业设备,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换热器(英语翻译: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管壳式换热器按结构特点分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双重管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和双管板换热器等。前3种应用比较普遍。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主要有外壳、管板、管束、顶盖(又称封头)等部件构成。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没有壳

侧密封连接,相同的壳体内径排管

最多,在有折流板的流动中旁路最

小,管程可以分成任何管程数,因

两个管板由管子互相支撑,故在各

种管壳式换热器中它的管板最薄,

造价最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这

种换热器的缺点是:壳程清洗困难,

有温差应力存在。。这种换热器适用

于两种介质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及壳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的场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本文主要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涉及到的换热器的相关知识和设计思路。换热器是化工工业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实现热量的传递,从而将一个流体的热量传递给另一个流体。因此,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涉及到换热器的设计,既需要考虑流体的物理性质,也需要考虑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换热器的类型繁多,按照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对流式换热器和辐射式换热器。常用的对流式换热器包括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螺旋式换热器等。在换热器的设计中,需要首先确定换热器所要实现的传热方式和工作条件,如流体流速、进出口温度和压力等。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流体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参数的要求。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换热器的设计重点之一是热力学计算。为了实现对流体的热量传递,需要考虑流体的传热系数。传热系数与流体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包括流体的密度、比热、粘度和导热系数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计算出传热系数,并进而确定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另外,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换热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换热器的尺寸、材料和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尺寸的设计需要考虑工作流体的容积和流速等因素,以保证换热器的实现效率和安全性。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流体的化学性质,以避免流体

与材料发生反应和腐蚀。结构设计需要兼顾容易清洗、拆卸和维护的要求,以方便日常运行和维护。

总之,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换热器的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包括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运用。只有充分理解流体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参数,才能做出合理的设计并实现高效的换热效果。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工程的应用需求,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和安全的要求。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

封皮

任务书

1 引言

简要介绍换热器,包括:作用、类型、特点等内容,不少于1页。

2 设计方案及工艺流程说明

2.1 设计方案及流程图

2.1.1 设计方案

50℃,需热补偿常,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和检修,所对于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的温度差大于

以常采用浮头式换热器。

50℃采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温度差小于

所以本设计采用换热器。

本设计由于采用走壳程,走管程。

2.1.2 流程图

2-1 换热过程流程图

2.2 换热器示例图

3 标准列管换热器的选择

3.1 计算并初选换热器规格

3.1.1 物性参数的确定

热损失2%,计算另一流体出口温度。

3-1 和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参数

流体密度黏度比热导热系数温度

3.1.2 热负荷的计算

kg/s;如未知,先计算再转换单位。

列出冷热流体热负荷,如已知转换为

3.1.3 平均温差确定并确定定壳程数

按逆流计算,再校正。P131

3.1.4 初选换热器规格并核算换热面积

参照表

4-7(P132,取K选

3-2 初选换热器型号列表

壳径D/mm 管数N

公称面积A/m 2

管径 d0 / mm

管程数N p管心径 t / mm (19-25,25-32)

管长L/m 管子排列方式

折流档板间距B/m=(0.2~1)D P150

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

3.2 核算总传热系数

3.2.1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则对流传热系数

3.2.2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壳程流通截面积

B-折流挡板间距;D-壳径;do-管外径;t-管心距

当量直径正方形

正三角形

被加热取被冷却取

则对流传热系数

3.2.3 污垢热阻的确定

P134

3.2.4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换热器

1. 引言

换热器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在流体之间进行热量传递,以实现温度控制、能量回收等目的。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换热器的设计过程和要点。

2. 设计目标

在进行换热器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设计的目标。设计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确定需要传热的流体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

•确定传热后流体的温度变化范围;

•确定换热器的热传导面积;

•确定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3. 设计步骤

换热器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1 确定流体的性质参数

在设计换热器之前,需要明确流体的性质参数,包括流体的密度、比热容以及传热系数等。这些

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查阅相关文献获得。3.2 计算流体的传热量

根据热传导定律,可以计算流体的传热量。传

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m * c * ΔT

其中,Q表示传热量,m表示流体的质量,c

表示流体的比热容,ΔT表示流体的温度变化。

3.3 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根据热传导定律,可以计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传热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A = Q / (U * ΔTlm)

其中,A表示传热面积,U表示换热器的传热

系数,ΔTlm表示对数平均温差。

3.4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和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和结构。常见的换热器类型包括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3.5 进行换热器的细节设计

在确定了换热器的类型和结构之后,进行换热器的细节设计,包括管道的布置、流体的流动方式以及换热器的材料选择等。

3.6 进行换热器的性能评价

完成换热器的设计之后,进行性能评价,验证设计结果是否满足设计目标。性能评价主要包括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压降以及经济性等方面。4. 实例分析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换热器

一、设计任务书

二、确定设计方案

2.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本设计中空气压缩机的后冷却器选用带有折流挡板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适用于下列情况:①温差不大;②温差较大但是壳程压力较小;③壳程不易结构或能化学清洗。本次设计条件满足第②种情况。另外,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坚固,传热效果好,而且能用多种材料制造,适用性较强,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大型装置中。

采用折流挡板,可使作为冷却剂的水容易形成湍流,可以提高对流表面传热系数,提高传热效率。

本设计中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采用的材料为钢管(20R钢)。

2.2 流动方向及流速的确定

本冷却器的管程走压缩后的热空气,壳程走冷却水。热空气和冷却水逆向流动换热。根据的原则有:

(1)因为热空气的操作压力达到1.1Mpa,而冷却水的操作压力取0.3Mpa,如果热空气走管内可以避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

(2)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若两流体的的温度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者宜走管间,因壁面温度与对流表面传热系数大的流体温度相近,可以减少热应力,防止

把管子压弯或把管子从管板处拉脱。

(3)热空气走管内,可以提高热空气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因为管内截面积通常比管间小,而且管束易于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查阅《化工原理(上)》P201表4-9 可得到,热空气的流速范围为5~30 m·s-1;冷却水的流速范围为0.2~1.5 m·s-1。本设计中,假设热空气的流速为8 m·s-1,然后进行计算校核。

2.3 安装方式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之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之换热器

(一)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

某生产过程的流程如图所示,出混合器的混合气体经过与进料物流换热后,用循环冷却水将其从110℃进一步冷却至60℃之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其中可溶组分。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227801kg/h,压力为6.9Mpa,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 ,循环水入口温度29℃,出口温度为39℃,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已知混合气体在85℃下的物性数据如下:

))3

5

90105.10279.0297.3m

kg s

Pa C m W C kg kJ C o o o po =⋅⨯=︒⋅=︒⋅=-ρηλ

(二)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与壳体壁温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原因: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壳程流体清洁,不易结垢,或者管外侧污垢能用化学处理方法除掉的场合,同时要求壳体壁温与管子壁温温差不能太大。) 浮头式换热器能在较高的压力下工作,适用于壳体壁温与管壁温差较大或壳程流体易结垢的场合。U 型管式换热器适用于壳程易结垢,或壳体壁温与管壁温差较大的场合,但要求管程流体较为清洁,不易结垢。) 2.流程安排:从物流操作压力上来看,应使混合气体走管程,循环冷却水走壳程。但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若其流速太低,将会加快污垢增长速度,使传热器的传热能力下降,从总体上来看,应使循环水走管程,混合气体走壳程。

(三)确定物性参数:

定性温度:对于一般气体和水等低粘度流体,其定性温度可取进出口温度平均值。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台换热器

二、操作条件:

1、煤油:入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5℃。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105Pa。

4、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备型式:

管壳式换热器

四、处理能力:

114000吨/年煤油

五、设计要求:

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2、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的工艺尺寸设计。

3、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

4、设备简图(要求按比例画出主要结构及尺寸)。

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第1章设计概述

1、1热量传递的概念与意义[1](205)

1、1、1 传热的概念

所谓的传热(又称热传递)就是间壁两侧两种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问题。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差存在时,就必然发生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因此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技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

1、1、2 传热的意义

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和单元操作,都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如:化学反应通常要在一定的温度进行,为了达到并保持一定温度,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输出热量,又如在蒸发、蒸馏、干燥等单元操作中,都要向这些设备输入或输出热量。所以传热是最常见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无论是在能源,宇航,化工,动力,冶金,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还是在农业,环境等部门中都涉及到许多有关传热的问题。此外,化工设备的保温,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合理利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等都涉及到传热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热过程普遍的存在于化工生产中,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化工生产中对传热过程的要求经常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强化传热过程,如各种换热设备中的传热。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0年06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班级精化07-1 姓名

一、设计题目:无相变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某生产过程中,用循环冷却水冷却柴油。

1、柴油入口温度:140 ℃,出口温度:60 ℃

2、柴油流量:6500 kg/h,压力:0.3 MPa

3、循环冷却水压力:0.4 MPa,入口温度:29 ℃,出口温度:39 ℃已知柴油的有关物性数据:密度ρ1=994kg/m3;定压热比容c p,1=2.22kJ/(kg·℃);热导率λ1=0.14W/(m·℃);黏度μ1=7.15×10-4 Pa·s

三、设计项目(说明书格式)

1、封面、任务书、目录。

2、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换热器类型进行简要论述。

3、换热器的工艺计算:

1)确定物性数据

2)估算传热面积

3)工艺结构尺寸

4)换热器核算:包括传热面积核算和换热器压降核算

4、换热器的机械设计

5、绘制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图(CAD)。

6、对本设计进行评述。

7、参考文献

成绩评定指导教师

2010年6月8 日

目录

1 设计方案简介 0

1.1 选择换热器类型 0

1.2 冷热流体流动通道的选择 0

2 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1)

2.1 确定物性数据 (1)

2.2 估算传热面积 (1)

2.2.1 热流量 (1)

2.2.2 平均传热温差 (1)

2.2.3 冷却水用量 (2)

2.2.4 总传热系数 (2)

2.2.5 计算传热面积 (2)

2.3 工艺结构尺寸 (2)

2.4 换热器核算 (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换热器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换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在换热过程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换热器类型及适用范围,了解各类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优缺点。

3. 学生能够运用热量平衡原理,进行换热器的热力计算,掌握换热器设计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公式,对换热器进行选型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掌握换热器材料的选用原则,提高材料应用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换热器简图,提高绘图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工程,关注化工设备,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关注换热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作用。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工原理课程的一部分,侧重于换热器的原理、计算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基础,对工程问题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通过实例分析、计算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换热器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在教学评估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教学内容

1. 换热器原理: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基本概念,换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热量传递过程。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2. 换热器类型与结构:介绍各类换热器(如管壳式、板式、空气冷却式等)的结构、特点、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1)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1)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1)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

1. 选题背景

换热器作为化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热交换设备,其设计与应用非常重要。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分类、设计及实践应用非常有必要。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工原理换热器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和实践。

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能:

(1)理解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掌握换热器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换热器设计和实践。

3. 课程内容

(1)第一部分:换热器基本原理

1. 换热器的定义及分类

2. 换热器基本原理

3. 换热器的热力性能

(2)第二部分:换热器设计

1. 换热器设计的基本流程

2. 换热器设计的基本方法

3. 换热器的参数和设计要求

(3)第三部分:换热器实践

1. 换热器的制造工艺

2. 换热器的安装和调试

3. 换热器运行中的故障处理

4. 换热器的维护与管理

4. 课程方法

本课程设计采用面授课程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到化工原理换热器的相关知识,并能够掌握换热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操作技巧。

5. 课程评价

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课程设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设计报告和考试评分等多种方式评价学

生的学习效果,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6. 课程展望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工原理换热器的相关知识,掌握换热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操作技巧,为其未来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本课程设计也综合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相结合,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挑战。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_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_换热器

化⼯原理课程设计__换热器

⼀、设计任务书

⼆、确定设计⽅案

2.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本设计中空⽓压缩机的后冷却器选⽤带有折流挡板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适⽤于下列情况:①温差不⼤;②温差较⼤但是壳程压⼒较⼩;③壳程不易结构或能化学清洗。本次设计条件满⾜第②种情况。另外,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单位体积传热⾯积⼤,结构紧凑、坚固,传热效果好,⽽且能⽤多种材料制造,适⽤性较强,操作弹性⼤,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适⽤于⾼温、⾼压的⼤型装置中。

采⽤折流挡板,可使作为冷却剂的⽔容易形成湍流,可以提⾼对流表⾯传热系数,提⾼传热效率。

本设计中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采⽤的材料为钢管(20R 钢)。

2.2 流动⽅向及流速的确定

本冷却器的管程⾛压缩后的热空⽓,壳程⾛冷却⽔。热空⽓和冷却⽔逆向流动换热。根据的原则有:

(1)因为热空⽓的操作压⼒达到1.1Mpa ,⽽冷却⽔的操作压⼒取0.3Mpa ,如果热空⽓⾛管内可以避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程⾦属消耗量;

(2)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若两流体的的温度差较⼤,对流传热系数较⼤者宜⾛管间,因壁⾯温度与对流表⾯传热系数⼤的流体温度相近,可以减少热应⼒,防⽌把管⼦压弯或把管⼦从管板处拉脱。

(3)热空⽓⾛管内,可以提⾼热空⽓流速增⼤其对流传热系数,因为管内截⾯积通常⽐管间⼩,⽽且管束易于采⽤多管程以增⼤流速。

查阅《化⼯原理(上)》P201表4-9 可得到,热空⽓的流速范围为5~30 m ·s -1

;冷

却⽔的流速范围为0.2~1.5 m ·s -1。本设计中,假设热空⽓的流速为8 m ·s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环节,其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工业化学反应装置和过程的设计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各种装置和工艺条件来实现设备的最优化。其中列管式换热器是常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装置,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与原理

列管式换热器是通过管壳型构造,由许多纵向的管子构成,管子两侧通过流体工质进行换热。其主要结构包括壳体、管板、管束、进出口法兰等部分。换热原理是将热量从高温的流体传给低温的流体,实现两种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

二、列管式换热器的特点和应用

列管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容易清洗维修等特点。其在化工生产中广泛应用于热回收、冷却、加热等方面,如在石油、化工、冶金、食品、制药、造纸等行业的反应过程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三、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主要需考虑的参数有流体介质、流量、温度、压力等等,其中最核心的是确定热量传递系数与压降。常用的设计方法有总热传系数法、等效径法、NTU法等。其中总热传系数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计算的公式为:

1/U = 1/hi + Δx/k + Δy/ho

其中U为总热传系数,hi、ho分别为热传分界面内的内、外热传系数,k为扩散系数(介质传热系数),Δx、Δy为介质的平均厚度与壁层厚度。在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

四、列管式换热器的操作和维护

在使用列管式换热器时,应注意清洗维护工作。由于该装置的结构特殊,应定期进行化学清洗,以避免沉积物和腐蚀物堵塞换热器内壁。同时还应注意防止介质的过于浓缩,以免产生结晶、沉积、腐蚀等情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的设计1000字

该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换热器,用于从一种热流体中传递热量到另一种热流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热传递的效率和换热器的成本。

设计要求:

1.设定两种热流体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度。

2.根据流量和温差计算出所需的传热量。

3.选择一种合适的换热器类型并计算出尺寸和效率。

4.根据选择的换热器类型确定换热管的材料,并计算出所需的管道长度。

5.确定换热器外壳材料和绝缘材料,并计算出所需的壁厚度。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计算:

1.计算热传递量:

热传递量 = 流量 x 热容 x 温差

流量:两种热流体的流量

热容:热流体的比热容

温差:两种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差

2.选择换热器类型:

常见的换热器类型包括: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和壳管式热交换器。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传热效率、材料成本以及维护难度等因素。

3.计算换热管尺寸:

换热管的长度和直径需要根据流量和传热效率来计算,同时需要考虑到管壁的热传递系数和管壁的厚度。

4.确定换热器外壳材料和绝缘材料:

外壳的材料需要考虑到其耐腐蚀性和强度,同时需要计算出所需的壁厚度。绝缘材料需要选用热传导系数较小的材料,以提高传热效率。

5.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计算和选择,得到符合要求的换热器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图纸和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结论: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换热器的热传递效率、成本、材料选用和维护难度等因素,从而得出符合要求的总体设计方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本文设计一个换热器,实现化工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将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

首先,我们确定了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要求。换热器采用了壳程和管程的设计,分别由外壳和管束组成。热量通过管道中的热媒体流经管程,然后从外壳中的流体中吸收或释放热量。

接下来,我们选择了适用于该化工过程的换热介质。在这个设计中,我们选择了水作为热媒体,因为水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可用性。

基于化工过程的热量需求,我们确定了换热器的热负荷。热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所需传递的热量。我们计算了化工过程中的热负荷,并据此确定了设计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我们设计了合理的流体流动方式。流体在外壳和管道中的流动方式可以影响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我们通过合理设计管程和外壳的结构,以及选择合适的流道形式,来确保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均匀且高效。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换热器的传热方式。换热器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等方式进行传热。根据化工过程的要求,我们选择了对流传热作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最后,我们综合考虑了换热器的选材、工艺要求和安全性能。我们选择了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能的材料,并按照化工

过程的要求进行工艺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换热器的安全性能,包括压力、温度和材料的选择等因素。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一个换热器,包括工作原理、基本要求、换热介质、热负荷、流体流动方式、传热方式、材料选材和安全性能等内容。该设计旨在满足化工过程中的能量传递需求,并提高传热效率和安全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换热器

1

设计题目: 换热器的设计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工**

姓名张子健

学号

指导教师: ***

日期: .9.12

2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3组: 21- )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 18万吨/年煤油

2.设备形式: 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1)煤油: 入口温度110℃, 出口温度35℃

(2)冷却介质: 自来水, 入口温度25℃, 出口温度40℃

(3)允许压强降: 不大于100kPa

(4)煤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825kg/m3, 黏度7.15×10-4Pa.s, 比热容2.22kJ/(kg.℃), 导热系数0.14W/(m.℃)(5)每年按330天计, 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3.1 传热计算

3.2 管、壳程流体阻力计算

3.3管板厚度计算

3.4 U形膨胀节计算

3.5 管束振动

3

3.6 管壳式换热器零部件结构

目录

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方案设计和拟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设计计算 (9)

4.1确定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流动空间及流速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确定物性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4.3计算总传热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热流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平均传热温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 冷却水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4 总传热系数 K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计算传热面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工艺结构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 管径和管内流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5 壳体内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6 折流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7 接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换热器核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 热量核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1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3 传热系数 K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4 传热面积 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2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