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PSE:分组交换设备 PAD:分组装配、拆卸装备

NCC:网络控制中心

FEP:前端处理机

IMP:接口信息处理机

PSTN:电话交换网

ADSL:非对称用户环路

DDN:数字数据网

FR:帧中继

ATM:异步转移模式

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

VOD:电视点播

WAN:广域网

LAN:局域网

MAN:城域网

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模型

ITU:国际电信联盟

IETF:英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

第2章

1。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三要素的含义与关系。

答: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协议。协议三要素:

(1)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3)定时: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理由是什么?有何好处?

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系统,然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

分层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简单而且易于实现和维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分层结构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

6.请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面向连接服务和电话系统的工作模式相类似.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的节点的地址。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手法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需通信开始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编著---习题解答

第一章概述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1、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2、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

3、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4、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③分组交换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部分课后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部分课后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部分课后习题含答案

1. 课后习题一

答案:

a) 网络边缘即指连接着终端设备的那一层网络,它是网络的边界部分,负责处理终端设备与网络的通信。

b) 网络核心即指网络中承载着传输数据的主干部分,它是网络的中间部分,负责路由数据、转发数据以及进行网络调度。

2. 课后习题二

答案:

a) 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范围内,由某个组织或机构所拥有和控制的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它通过局限范围内的高速物理介质连接,并保证了较低的传输延迟和更高的带宽。

b) 广域网(WAN)是指覆盖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公共或专用的通信链路来连接不同地域的网络。WAN通常由多个LAN组成,并使用路由器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

3. 课后习题三

答案:

a) Huffman编码是一种变长编码方法,它根据信源符号出现的概率

分布来构造编码表,使得出现概率较高的符号获得较短的编码。这样

可以有效地压缩数据,减小数据传输的带宽。

b) 奇偶校验是一种简单的错误检测方法,它通过在数据中添加一位

校验位来判断数据中的错误。奇偶校验位的值取决于数据中1的个数,使得数据的总位数为奇数或偶数。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和校验位

的奇偶性来判断数据是否出现错误。

4. 课后习题四

答案:

a) 延迟是指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传输延迟(发

送数据所需的时间)、传播延迟(数据在传输介质中传播所需的时间)和处理延迟(数据在网络设备中处理所需的时间)。

b) 吞吐量是指网络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它可以用字节

/秒或位/秒来表示。吞吐量取决于网络的带宽和网络的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新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新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络技术及应⽤新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络技术及应⽤》

第1章认识计算机⽹络参考答案

⼀、填空题:

1.计算机⽹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组合的产物。它可以把在区域上分散的单个计算机有机的连接在⼀起,组成功能更强⼤的计算机⽹络,以此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的。

2.计算机⽹络的功能表现在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实时的集中处理、提⾼可靠性、均衡负荷和分布式处理及增加服务项⽬等6个⽅⾯。

3.通常根据⽹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络分为局域⽹、城域⽹和⼴域⽹。

4.从⽹络功能上,计算机⽹络由通信⼦⽹和资源⼦⽹两部分组成。

5.信号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双向传送,只能交替进⾏。在任何时刻,通道中只有在某⼀⽅向传输的信号,这种通信⽅式叫做半双⼯通信。

6.OSI的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层提供服务。

7.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 协议和UDP协议,其中后者提供⽆连接的不可靠传输任务。

8.在传输⼀个字符时,有⼀个起始位,⼀个停⽌位,中间由5~8位组成,这种传输⽅式称为异步传输。

9.报⽂交换和分组交换均采⽤存储转发的传送⽅式。

⼆、选择题:

1.公⽤电话⽹属于(C )。

A.局域⽹B.城域⽹

C.⼴域⽹D.因特⽹

2.Internet采⽤的是(A )拓扑结构。

A.⽹状B.树型C.星型D.环型

3.⼀座⼤楼内的⼀个计算机⽹络系统,属于(B )。

A.PAN B.LAN C.MAN D.W AN 4.⼀所⼤学拥有⼀个跨校园中许多办公楼的⽹络,其中⼏座办公楼分布在各个城区,它们组成⽹络教育中⼼,这种⽹络属于(C )。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

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谢希仁第五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谢希仁第五版

<> 谢希仁编著---习题解答

第一章概述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1、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2、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

3、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4、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③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

第1章概述作业题1-03、1-06、1-10、1-13、1-20、1-22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0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点。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层功能大体相似。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

①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而TCP/IP具体分五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和物理层。严格讲,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

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答案

计算机⽹络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章计算机⽹络概论

第⼆章数据通信技术

1、基本概念

(1)信号带宽、信道带宽,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

答:信号带宽是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信道(通频)带宽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信道(通频)带宽>信号带宽。

(2)码元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关系?

答:码元传输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是数据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数据传输速率(⽐特率)是每秒传输⼆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b/s或bps;两者的关系:⽐特率=波特率×log2N,N为电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3)信道容量与数据带宽

答:信道容量是信道的最⼤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W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由介质的质量、性能决定。

(4)数字信号的传输⽅式、模拟信号的传输⽅式

答:数字信号传输:数据通信

1)数/模转换-->模拟通信系统-->模/数转换

2)直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

模拟信号传输

1)模拟通信:直接通过模拟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模/数转换-->数字通信系统-->数/模转换

2、常⽤的多路复⽤技术有哪些?时分复⽤与统计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常⽤的多路复⽤技术有空分多路复⽤SDM、频分多路复⽤FDM、时分多路复⽤TDM 和波分多路复⽤WDM;

时分复⽤与统计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

时分多路复⽤:

1)时隙固定分配给某⼀端⼝

2)线路中存在空闲的时隙

统计时分多路复⽤(按排队⽅式分配信道):

1)帧的长度固定

2)时隙只分配给需要发送的输⼊端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计算机网络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计算机网络教程试题及答案】

=txt>计算机网络教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共20小题,每题各2分) 1、计算机

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a)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2、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d)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

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时序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3、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4、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c)

a、报文(message)、比特(bit)

b、分组(packet)、报文(message)

c、帧(frame)、比特(bit)

d、数据报(datagram)、比特(bit)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osi参考模型分层的是(b) a.物理层b.网络接口层 c.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

6、下列协议不属于icp/ip协议簇中的协议是(d)

a、icmp

b、tcp

c、dns

d、hdlc

7、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b)

a、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8、dns协议主要用于实现下列哪种网络服务功能?(a)

a、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b、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

c、ip地址到域名的映射

d、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a、用户名,主机名,机构名,最高层域名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解决网络上的冲突问题,需要引入一种冲突检测机制,以避

免冲突的发生。而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就是一种解决冲突问题的机制。

2. 答案:C

解析:广域网(WAN)是指覆盖范围较广、连接较远的计算机网络。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

3. 答案:A

解析:局域网(LAN)是指覆盖范围较小、连接较近的计算机网络。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

二、填空题

1. 答案:网关

解析:网关是连接两个不同网络的设备,它能够将来自一个网络的

数据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并且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换和协

议转换。

2. 答案:192.168.0.1

解析:私有IP地址是指在局域网中使用的IP地址,其中

192.168.0.0/16是一个私有IP地址段,可以在局域网中自由使用。根据题意,选择192.168.0.1作为答案。

三、简答题

1. 答案:OSI七层模型

解析: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一种划分方式,它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和协议。这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 答案:TCP/IP协议族

解析:TCP/IP协议族是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一组协议,它包括多个层次的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协议是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 (网际协议)。TCP负责可靠的数据传输,而IP则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

四、综合题

题目1:

甲、乙两台计算机通过一个集线器连接在一起,并使用同一条网线接入Internet。甲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A

5.C

二、填空题

1.资源,通信

2.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

4.金税金桥金关

5.服务器

三、思考题

1.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为星型网,环型网等,根据网络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等。

在这些分类标准中,最常用的是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不同类型网络的技术特征。由于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它们所采用的传输技术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网络技术特点与网络服务功能,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星型,总线,环状,树状和网状等,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是星型,总线,环状3种。

星型结构存在一个中心结点,每台计算机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形成星型的拓扑结构,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来转接。

总线型结构中,LAN的节点均连接到一个单一连续的物理链路上,所有节点均在同一线路中通信。

环形结构是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信息在网络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间有唯一的通路,可靠性高。

习题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E

4.B

5.A

二、思考题

1.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是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它要求形成适当的波形,使数据信号在带宽受限的信通上通过时不会由于波形失真而产生码间干扰。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目录

第一次作业 (2)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哪四代?其特点是什么? (2)

第二次作业 (2)

2、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

4.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作用是什么? (2)

4.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3)

2G、3G、4G、的含义是什么? (3)

第三次作业 (3)

6.什么是传输信道?目前数据通信中经常使用的有线信道主要有哪些? (3)

7.什么是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二者相比较宽带传输的优点有哪些? (4)

第四次作业 (4)

8.分别简述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4)

9.当给出的数据信号为00101101时,试分别画出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

波形图。 (4)

10.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简述时分多路复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5)

第五次作业 (5)

13、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

14、计算机网络拓扑可分为哪几种?每一种的特点是什么? (5)

第一次作业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哪四代?其特点是什么?

答: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特点: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但通信线路昂贵,主机负担过重。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网络

特点: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相互共享资源,这样就形成了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特点:OSI标准确保了各厂商生产的计算机和网络产品之间的互联,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化的计算机网络

(完整)计算机网络技术(自考02141)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计算机网络技术(自考02141)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1.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

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包括提供资源的主机HOST和请求资源的终端,它们都是信息传输的源节点或宿节点,有时也通称为端节点);

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单个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和多个没有自主处理功能的终端组成网络。

第二阶段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组成独立的网络系统。

第三阶段为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特点是由多个计算机组成容易实现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开放式网络系统。

第四阶段为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是网络系统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机制,网络覆盖范围广泛。

3。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中,哪些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的ARPANET、TCP/IP、PDN的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①硬件资源共享:存储器、打印机等;

②软件资源共享:文件传送,数据库等;

③用户间信息交换:收发邮件收发消息等信息交换。

5。名词解释:

PSE:分组交换设备

PAD:分组装拆设备

NCC:网络控制中心

FEP:前端处理机

IMP:接口信息处理机

DTE:数据终端设备

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PDN:公用数据网

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SNA:系统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1-5章

(清华大学出版社复习专用)

注:全部手打,有错别字请谅解。以下答案来自上海大学计算机中心。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一个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通信通道。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1.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

频分多路复用。

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3.接收端发现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

方法称为自动请求重发。

4.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全双工。

5.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有0或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对

应关系。与位串101110对应的多项式为:x^5+x^3+x^2+1

6.在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中,采用4相位技术,可获得的数据传输速

率为3200b/s。

7.下列编码中,属于自同步码的是曼彻斯特码。

8.每个输入信号源的数据速率假设为9.6kb/s,现有一条容量达153.6kb/s的线路,如果采

用同步时分复用,则可容纳16路信号。

9.数据报和虚电路属于分组交换。

10.下列差错控制编码中,CRC是通过多项式除法来检测错误。

11.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1Gbps等于1000Mbps。

12.调制解调器中使用的调制方式有幅移、频移、和相移键控3种。

13.用一对传输线传送多路信息的方法称为复用,常用的多路复用方式有频分复用、时分复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

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

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1.网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它实现了网络的哪几层协议?

网卡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是最基本的网络设备,是单个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桥梁。它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实现。采用不同拓扑结构,对于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介质的

访问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有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来规范介质的访问方式,从而使网络用户方便、有效地使用传输介质传递信息。

(3) 串/并行转换。因为网卡通过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与计算机联系,而网卡与网络的通

信线路采用串行传输方式联系,所以网卡应具有串/并行转换功能。

(4) 发送时,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数据转变为适于通信线路传输的数字信号形式,即编

码;接收时,将到达网络中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形式,即译码。

2.网卡有几种分类方式?

1.按连接的传输介质分类

2.按照总线类型分类

3.使用粗缆、细缆及双绞线的网卡接口名称分别是什么?

粗缆网卡使用AUI连接头,用来连接收发器电缆,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网卡的使用了。

细缆网卡使用BNC连接头,用来与BNC T型连接头相连,现在也很少使用,在一些布网较早的单位还可以见到。连接同轴电缆的网卡速率一般为10 Mb/s。双绞线网卡是现在最常用的,使用RJ-45插槽,用来连接网线的RJ-45插头。

4.简述安装网卡的主要步骤。

对于台式计算机,若使用USB网卡,则只要将网卡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中就可以了;

若使用ISA或者PCI网卡,则需以下安装步骤:

(1) 断开电源,打开机箱。

(2) 在主板上找到相应的网卡插槽,图3.8所示为ISA插槽和PCI插槽。选择

要插入网卡的插槽,将与该插槽对应的机箱金属挡板取下,留下空缺位置

(3)将网卡的金属挡板朝向机箱背板,网卡下方的插条对准插槽,双手均匀用

力将网卡插入插槽内,这时网卡金属挡板正好填补了上一步操作留下的空缺位置

(4) 根据机箱结构,需要时用螺丝固定金属挡板,合上机箱即可。

对于笔记本电脑,网卡的安装较为简单。首先找到笔记本的PCMCIA 插槽,如图3.10所示,然后将PCMCIA网卡有金属触点的一头插入PCMCIA

插槽,这样网卡就安装好了

5.集线器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

6.在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中,级联与堆叠连接方式有什么异同?

1.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他集线器相连,堆叠是通过集线器背板上的专用堆叠

端口连接起来的,该端口只有堆叠式集线器才具备。

2.距离不同堆叠端口之间的连接线也是专用的。堆叠连接线长度很短,一般不超过1 m,

因此与级联相比,堆叠方式受距离限制很大。

3.但堆叠线缆能够在集线器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再加上堆叠单元具有可管理

性,这使得堆叠方式在性能方面远比级联方式好。

7.交换机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交换机是二层网络设备(即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它的每个端口,起数据存储与转发的作用。 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当网络中有冗余链路时,它会按照生成树协议(STP ),阻止低优先 级的端口转发数据帧,避免广播风暴的形成。这时的端口工作在监听状态。 存储转发与监听可以在链路拓扑发生变化时自动转换。这有赖于生成树协议。 交换机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被用来扩展端口数。 8.路由器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路由器是网络互连设备,工作在第3层网络层,实现不同网络间的互连。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有: (1) 网络互连。路由器支持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可以用于局域网和广域 网的互连,实现不同网络间的相互通信。 (2) 分组的转发。将一个网络中的某个发送源产生的分组经由网络发送到属于另一个网络的某个目的站,会经过一个或多个中间路由器,中间路由器要转发该分组并且要知道如何传输这个分组,在路由器中确定一个包从什么路径转发出去,这就是路径选择。

9. 路由器的端口有哪几种?其用途分别是什么? 路由器的端口主要分为配置端口、局域网端口、广域网端口三类。 10.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什么? 调制解调器,它能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翻译成可沿普通电话线传送的脉冲信号,而 这些脉冲信号又可被线路另一端的另一个调制解调器接收,并译成计算机可懂的语言。 这一简单过程完成了两台计算机间的通信。

第四章

1.什么是网络通信协议?它主要由哪几个要素组成?

(1)开放系统互联协议中最早的协议之一,它为连接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 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TCP/IP 协议定义了 在互联网络中如何传递、管理信息(文件传送、收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 并制定了在出错时必须遵循的规则。

(2)网络协议三要素:

1.语法,确定通信双方"如何讲",定义了数据格式,编码和信号电平等.

2.语义,确定通信双方"讲什么",定义了用于协调同步和差错处理等控制信息.

3.同步,确定通信双方"讲话的次序",定义了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2.按照TCP/IP 网络体系机构,网络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层次?

物理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

3.IPv4中规定IP 地址由几位二进制数字组成?IPv6中规定IP 地址由几位二进制数 字组成?

IPv4:32位,8位一组,共4组

IPv6:128位

4.一网络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40,该网络能够连接的主机数目为多少?子网掩 码255.255.255.0是否可以代表B 类IP 地址的子网掩码?

(1)首先这要确定为对C 类子网的改造,240写成二进制是11110000,所以子网 的数量是2的四次方为16个(这是全0、全1子网都用的情况,否则应该是 14个),每个子网的主机数是2的四次方-2,有14台。

5.某个IP 地址的十六进制的形式为B7C24CFD ,其点分十进制的形式是什么?它是哪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OSI 参考模型应用层TCP / IP 参考模型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OSI 参考模型应用层TCP / IP 参考模型传输层

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