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原则一、概念通俗地说,最大实体指占有的材料最多。
对于孔而言,最小孔径(即孔径下限最大实体尺寸)为最大实体;对于轴而言,最大轴颈(即轴颈上限尺寸)为最大实体。
二、原则当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可以获得补偿值的一种公差原则。
即:图纸上标注的形位公差值是被测要素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定的。
当被测要素直径偏离最大实体直径时,形位公差值可得到一个补偿值。
该补偿值是最大实体直径和实际直径之差的绝对值。
最大实体原则的符号为○E。
独立原则比最大实体原则严,如果按独立原则评定某要素的形位公差是合格的,那么按最大实体原则来评定肯定也是合格的。
三、实例CFTEC缸体OP100工艺卡举例:图中#927孔的位置度采用了最大实体原则,公差值为Φ0.5。
也就是:当#927孔的实际孔径为Φ6.5时,位置度公差为Φ0.5,则要求实际的孔中心散落在以“理论位置点为圆心,直径为Φ0.5的圆周之内”,即孔中心实测尺寸符合(X实测-28.50)2+(Y实测-48.0)2≤(0.5/2)2时表示位置度合格;如果当#927孔的实际孔径不等于Φ6.5时,例如实际孔径为Φ6.7时,孔径也是合格的,但偏离了最大实体尺寸,偏离值这│Φ6.7-Φ6.5│=Φ0.2,那么#927孔的位置度公差为(Φ0.5+Φ0.2)=Φ0.7,则要求实际的孔中心散落在以“理论位置点为圆心,直径为Φ0.7的圆周之内”,即(X实测-28.50)2+(Y实测-48.0)2≤(0.7/2)2时表示位置度合格。
CFTEC缸盖OP90工艺卡举例:图中#118孔的位置度采用了最大实体原则,公差值为Φ0.25。
也就是:当#118孔的实际孔径为Φ11.930时,位置度公差为Φ0.25,则要求实际的孔中心散落在以“理论位置点为圆心,直径为Φ0.25的圆周之内”,即孔中心实测尺寸符合(X 实测-303.7)2+(Y实测-34.37)2≤(0.25/2)2时表示位置度合格;如果当#118孔的实际孔径不等于Φ11.930时,例如实际孔径为Φ11.960时,孔径也是合格的,但偏离了最大实体尺寸,偏离值为│Φ11.960-Φ11.930│=Φ0.03,那么#118孔的位置度公差为(Φ0.25+Φ0.03)=Φ0.28,则要求实际的孔中心散落在以“理论位置点为圆心,直径为Φ0.28的圆周之内”,即(X实测-303.7)2+(Y实测-34.37)2≤(0.28/2)2时表示位置度合格。
最大实体要求的概念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要先搞清楚下列几个概念:最大实体状态:实际要素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多的状态;最小实体状态:实际要素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少的状态;最大实体尺寸:在最大实体状态时的尺寸;对外表面(轴、凸台等)最大实体尺寸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对内表面(孔、槽等)最大实体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实体尺寸:在最小实体状态时的尺寸;对外表面(轴、凸台等)最小实体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对内表面(孔、槽等)最小实体尺寸等于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边界:在最大实体状态下,具有理想形状的边界;最小实体边界:在最小实体状态下,具有理想形状的边界;实效状态:由图样上给定的被测要素最大实体尺寸和该要素轴线或中心平面的形状公差所形成的极限边界,该极限边界应具有理想形状。
实效尺寸:实效状态的边界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与形状公差的综合结果;对外表面(轴、凸台等),实效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形状公差,对内表面(孔、槽等),实效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形状公差最大实体原则:图样上标注的形位公差值是指在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定的,当被测要素偏离最大实体状态时,允许增大形位公差值的相互关系原则。
它是针对形位公差来说的,可参考包容原则等内容。
举例说明:例1. 孔径为φ10H8(+0.022/0),它的最大实体尺寸为10,最小实体尺寸为 10.022;例2. 轴径为φ10h8(0/-0.022),它的最大实体尺寸为10,最小实体尺寸为9.978;例3. 如果例2中的尺寸φ10h8(0/-0.022)标有轴线的直线度公差φ0.01,且符合最大实体原则(φ0.01后面有一个带圈的M),则它的实效尺寸为10+0.01=10.01;按最大实体原则,当轴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它的直线度误差不得大于0.01;当轴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时,它的直线度误差可达0.022+0.01=0.032。
最大实体要求(MMC)是相关要求中的一种,既可以应用于被测要素,也可以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及最小实体要求
1) 局部实际尺寸(简称实际尺寸)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对应点之间测得的距离,称为局部实际尺寸(线性尺寸),简称实际尺寸.2) 作用尺寸作用尺寸可以分为体外作用尺寸和体内作用尺寸两种.(1) 体外作用尺寸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外作用尺寸.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表面(孔)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Dfe'表示;外表面(轴)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dfe表示.对于给出定向公差或定位公差的关联被测要素,确定其体外作用尺寸的理想面的中心要素,心须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给定的方向或位置关系.其体外作用尺寸分别称为定向体外作用尺寸(Dfe′,dfe′)和定位体外作用尺寸(Dfe〃,dfe〃).(2) 体内作用尺寸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内作用尺寸.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表面(孔)的(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Dfi表示,外表面(轴)的(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dfi表示.3)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内表面(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以DMV表示,外表面(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以dMV表示,有:对于内表面(孔) DMV=DM-t○M=Dmin-t○M对于外表面(轴) dMV=dM+t○M=dmax+t○M对于给出定向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向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V',dMV').4)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和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小实效状态.对于给出定向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向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对于给出定位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位最小实体实效状态.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内表面(孔)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以DLV表示,外表面(轴)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以dLV表示,有: 对于内表面(孔) DLV=DL+t○L=Dmax+t○L对于外表面(轴) dLV=dL-t○L=dmin-t○L5) 边界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称为边界.边界的尺寸是该极限包容面的直径或宽度.⑴最大实体边界(MMB) 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⑵最小实体边界(LMB) 尺寸为最小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小实体边界.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 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⑷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 尺寸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8,独立原则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独立原则就是图样上给定的各个尺寸和形状,位置要求都是独立的,应该分别满足各自的要求.独立原则是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关系遵循的基本原则.应用独立原则时,图样上没有加注符号,但应在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注明:公差原则按GB/T4249-1996.9,包容要求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包容要求(ER)是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一种相关要求.它只适用于单一尺寸要素(圆柱面,两反向的平行平面)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采用包容要求的尺寸要素,应在其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加注符号○E.采用包容要求的尺寸要素,其实际轮廓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超出其最大实体尺寸,且局部实际尺寸不超出其最小实体尺寸.对于孔Dfe≥Dm=Dmin 且Da≤DL=Dmax对于轴dfe≤dm=dmax 且da≥dL=dmin10,最大实体要求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最大实体要求(MMR)是相关要求中的一种.既可以应用于被测要素,也可以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应在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M";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时,应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框格内相应的基准字母代号后标注符号"○M".1) 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而且,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和最小实体尺寸.对于内表面(孔) Dfe≥DMV 且DM=Dmin≤Da≤DL=Dmax对于外表面(轴) dfe≤dMV 且dm=dmax≥da≥dL=dmin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值是在该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给出的.当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最大实体状态,即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误差值可以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形位公差值,即此时的形位公差值可以增大.若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其给出的形位公差值为零,则称为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并以"0○M"表示.2) 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可逆要求(RR)是当中心要素的形位误差值小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允许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出下扩大尺寸公差.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当其实际尺寸向最小实体尺寸方向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位误差值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形位公差值,即形位公差值可以增大.当其形位误差值小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也允许其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即尺寸公差值可以增大的一种要求.因此,也可以称为"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采用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应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加注符号"○R".3)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基准要素应遵守相应的边界.若基准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相应的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其相应的边界尺寸,则允许基准要素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其浮动范围等于基准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与其相应边界尺寸之差.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基准要素应遵守的边界有两种情况:(1)基准要素本身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应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此时,基准代号应标注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的形位公差框格下方.(2)基准要素本身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此时,基准代号应标注在基准的尺寸线处,其连线与尺寸线对齐.BW 碧威股份有限公司針對客戶端改善切削方式、提供專業切削CNC數控刀具專業能力、製。
公差配合与检测技术:最大实体原则
da(mm) dM
最大实体要求的图样解释
Dfe M
Da - f几何 ≥ DM - t M
f几何 ≤ Da - DM + t M t M
t几何= Da - DM + t M
DM
DM ≤ Da ≤ DL
Da(mm) DL
应用于被测要素且几何公差值为零
应用于被测要素且几何公差值为零
最大实体要求的定义
单一要素孔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就是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的理 想轴。实际被测孔,在给定长度上的实际轮廓不得超出这个边界。
最大实体要求的定义
关联要素的轴和孔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应该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给 出的几何关系。
最大实体要求的定义
20
0 0.033
- Φ0.1 M R
最大实体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最大实体要求的定义
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尺寸要素的尺寸及其导出要素几何公差 的综合要求,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来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和 几何误差的综合结果,要求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不得超出这个边 界,并且实际尺寸不超出最大最小实体尺寸的范围。
最大实体要求的定义
单一要素轴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就是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的理 想孔。实际被测轴,在给定长度上的实际轮廓不得超出这个边界。
最大实体要求的图样解释
dfe ≤ dMV
dfe= da + f几何 ≤ dM + t M
dL ≤ da ≤ dM
Dfe ≥ DMV Dfe= Da - f几何 ≥ DM - t M DM ≤ Da ≤ DL
最大实体要求的图样解释
dfe ≤ dMV
t(mm) T+t M
da + f几何 ≤ dM + t M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当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状,定向,定位误差超出其给定的公差值的一种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被测要素的最小实效边界处于其实际轮廓内,当实际尺寸偏离最小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状,定向,定位误差值超出其给定的公差值的一种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边界:在最大实体状态下,具有理想形状的边界;
最小实体边界:在最小实体状态下,具有理想形状的边界;
实效状态:由图样上给定的被测要素最大实体尺寸和该要素轴线或中心平面的形状公差所形成的极限边界,该极限边界应具有理想形状。)
实效尺寸:实效状态的边界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与形状公差的综合结果;对外表面(轴、凸台等),实效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形状公差,对内表面(孔、槽等),实效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形状公差
最大实体状态:实际要素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多的状态;
最小实体状态:实际要素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少的状态;
最大实体尺寸:在最大实体状态时的尺寸;对外表面(轴、凸台等)最大实体尺寸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对内表面(孔、槽等)最大实体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实体尺寸:在最小实体状态时的尺寸;对外表面(轴、凸台等)最小实体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对内表面(孔、槽等)最小实体尺寸等于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原则:图样上标注的形位公差值是指在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定的,当被测要素偏离最大实体状态时,允许增大形位公差值的相互关系原则。它是针对形位公差来说的,可参考包容原则等内容。
例1. 孔径为φ10H8(+0.022/0),它的最大实体尺寸为10,最小实体尺寸为 10.022; & b8 I( . 轴径为φ10h8(0/-0.022),它的最大实体尺寸为10,最小实体尺寸为9.978;3 G- V0 `6 n# g6 j1 z- z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解释
3定义+标准隐呆附G旳T 11昭中的%\外.站用下列是^^31局部实拆足仁關弁实拆尺巾壮Z金*在真底宴《的(€盘贬《面上,萬廿应M上国利碣创地為「i 2Ctttfkni 底寸KTPPFi-il fuTiciipn siac住披利宴忒的酚定拄黑上■与鉴际内我甫皋外的ffiA理想匱或与奚际外*研悴外屣®的*小理SS的直锐或世度.討于关保?務■该理想直时*线或中心平知必^!^均彗庭惺苻图禅给定的扎獅盖«・5.3 体内 ft 用尺才i ntcfEtfl I fiLcicdw HK测枣S的皓罡拴慝上,与窑际內表加诔內tfl播舸fi小堆恕面或号粵际外表面W件慣SWft大理«面的直eosr.制干黄锁要宽、诸理卷I面的轿耀曲中心平面必朋坷5^£喘持图拝给罡的几间关余.3.4 H 大实悴状也nuxLtailm n L1 LEI J conditio r^(MMC)取际要X在给定恃笈上处範吨于HH-极限之内井昆有实^*燉大时的状态・3 5 捷大銮障尺扌mwmum ■nalPiia.l M(R(W.V1S,'5I际e«住母大?;林忒s下的根舉尺甫…对于外丧面为厳大根垠尺,对十內姜师为«小赫甩尺工 E ft*真韩杭S H?i ni&t*-rifti coiTdicknCLMC?实际尺寸:是被测要素(孔径,轴径等)的任意正截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实际用工具测量时的尺寸;体外作用尺寸:被测要素给定长度上(孔的深度,轴的长度等),孔:与轴接触的最小圆柱面的直径。
轴:与孔接触的最大圆柱面的直径。
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下,测得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轴20 ±就是最大 实体尺寸实际聲ff 崔给定笛《上牡^£位于尺寸機曜之軒幷貝有罢体*小时酋奇・ 豪小宴体尺寸 kasc materialtinfLMS )实际鼻案霍最小奚棒欣需卜啲ffi 限尺寸.对乎外老面为最小扱限尺寸,時于闵表蜀为»大&限尺mAiimvm nuterid nrtud condii ion (MM VC]在给定栓慝上’冥岳專大其堆且英中心《鑫《姬程戴^111溟笔尊于皓4公?^値时的3' 9 #亢要库里效尺寸 maiLEQurn nutcTial vuluaL aiBeCMMVS )a 大实碎实效状态下^^体卄柞用尺寸.对+芮S 面J^*大^tt 尺+««位^y«值llI^注睜号色的hS}^于外*S 为豪大实库尺寸加形世益 辛营tiiP 注科号關的).3-10 4小实悴实敢:fcS lm ( nui«rid vinual condition CL M VC )程塑皐I 殳座上■丈际吳ft 处于展小xitttsat 中心《«的障《威世》谍建葡于肆出仝豊但时的 窑令概限状烝.3.11 J5K 寸 Icatt nutcnn] virtual aiEcdMVS^«水矢棒喫股状盘下的殊内trfl 尺寸"对丁呐^^西为眾小宴悻尺出tp 爲悅咅農隹1加注皤号①的于外走瓯为*小宴岸尺寸《形恒皆 老缰ClDti 年宛怕》3-说直界 bnuM^flTy由定的具有理!&4^慣的《璃包霉更*边界腑尺寸为也暫面驹百ftStSff.1)最大实体状态 2)形位公差达到最大值(我们标注的值) 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孔: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1、图样标注最大实体要求的符号:“”当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应在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如图A所示;当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应在形位公差框格内的基准字母代号后标注符号“”,如图B所示;2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公差值的一种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1、图样标注最小实体要求的符号:“”当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应在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如图C所示;当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应在形位公差框格内的基准字母代号后标注符号“”,如图D所示;2出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公差值的一种要求。
最大实体举例1、如下图:图中位置度中第一个“”表示对自身实施MMS,第二个“”表示对基准实施MMS,对圆柱自身,公差最大/小为:Φ25.15(MMS),Φ24.85(LMS)对基准圆柱A,公差最大/小为:Φ20.10(MMS),Φ19.90(LMS)(1) 假如,实际测量得到圆柱Φ为25.10,基准圆柱Φ为20.0,则使用各自的MMS:圆柱自身 bonus=25.15-25.10=0.05基准A bonus=20.10-20.0=0.1则原位置度("")上限为0.1,实施MMS后,位置度("")扩大为0.1+0.05+0.1=0.25(2) 假如,实际测量得到圆柱Φ为24.95,基准圆柱Φ为19.95,则使用各自的MMS:圆柱自身 bonus=25.15-24.95=0.2基准A bonus=20.10-19.95=0.15则原位置度("")上限为0.1,实施MMS后,位置度("")扩大为0.1+0.2+0.15=0.452、如下图:假如,测量得到圆柱Φ为25.10,基准圆柱AΦ为29.9则使用各自的MMS:圆柱自身 bonus=25.1-24.8=0.3基准A bonus=30.2-29.9=0.3则原位置度("")上限为0.3,实施MMS后,位置度("")扩大为0.3+0.3+0.3=0.9。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解释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解释3.1 实际尺寸: 是被测要素(孔径,轴径等)的任意正截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实际用工具测量时的尺寸;3.2 体外作用尺寸:被测要素给定长度上(孔的深度,轴的长度等),孔:与轴接触的最小圆柱面的直径。
轴:与孔接触的最大圆柱面的直径。
3.5 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下,测得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轴20±0.2,20.2就是最大实体尺寸3.8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1) 最大实体状态2)形位公差达到最大值(我们标注的值)3.9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孔: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轴: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3.13 最大实体边界:轴ø20±0.2:直径为20.2的圆柱体面得边界。
3.15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以为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直径的圆柱体面得边界4.2最大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1)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如20±0.2,实际尺寸必须在19.8-20.2之间。
2)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外表面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是内表面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3)当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举例最小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3)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如20±0.2,实际尺寸必须在19.8-20.2之间。
4)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内表面时的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
被测要素是外表面时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3)当被测要素的体内作用尺寸超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解释
3.1 实际尺寸: 是被测要素(孔径,轴径等)的任意正截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实际用工具丈量时的尺寸;之樊仲川亿创作3.2 体外作用尺寸:被测要素给定长度上(孔的深度,轴的长度等),孔:与轴接触的最小圆柱面的直径。
轴:与孔接触的最大圆柱面的直径。
3.5 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下,测得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轴20±0.2,20.2就是最大实体尺寸3.8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1) 最大实体状态 2)形位公差达到最大值(我们标注的值)3.9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孔: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轴: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3.13 最大实体鸿沟:轴ø20±0.2:直径为20.2的圆柱体面得鸿沟。
3.15最大实体实效鸿沟:以为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直径的圆柱体面得鸿沟4.2最大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1)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方20±0.2,实际尺寸必须在19.8-20.2之间。
2)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鸿沟,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外概况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是内概况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3)当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举例最小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3)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方20±0.2,实际尺寸必须在19.8-20.2之间。
4)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鸿沟,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内概况时的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
被测要素是外概况时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3)当被测要素的体内作用尺寸超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MMR)及其应用
孔: 轴:
Dfe ≥ DMV 且 Dmax ≥ Da ≥ Dmin dfe ≤ dMV 且 dmax ≥ da ≥ dmin
③、当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最大实体状态时,即其实 际尺寸偏离MMS时(da﹤dmax,Da ﹥ Dmin),在被测要素轮廓 不超出MMVB的条件下,允许形位误差值大于图样时标注的形 位公差值。
(2)标注:
在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 L 。 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应在形位公差框格内的公差值和 基准字母代号后均标注符号 L 。
(3)解释:
当应用于被测要素时,标注表示: ①、图样上标注φt的是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LMC) 时给出的公差值。
②、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被测要素遵守最小实体 实效边界。即:体内作用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 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其极限尺寸。
如图所示孔的轴线对A的垂直度公差, 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该 孔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实际尺寸在ø49.92mm~ø50.13mm内; ②、实际轮廓不超出最大实体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 小于最大实体尺寸D=49.92mm。 ③、当该孔处在最大实体状态时,其轴应与基准A垂直;当 该孔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垂直度公差可获得补偿。 ④、当孔处于最小实体尺寸时,垂直度公差可获得最大补 偿值0.21mm。
Td = 0.3+0.1 = 0.4mm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最大实体要求(MMR)及其应用
(1)定义:是要求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 实效边界(MMVB),当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 尺寸时,允许其形位误差值超出在最大实体状 态下给出的公差值的一种公差要求。即形位误 差值能得到补偿。
最大实体要求的边界条件
最大实体要求的边界条件最大实体要求的边界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参考内容:1. 指定实体的种类:边界条件应明确确定所要求的最大实体的种类。
例如,可以指定为最大企业、最大国家、最大房地产项目等等。
这有助于确定问题的背景和范围。
2. 量化实体的大小:边界条件应给出对于最大实体的大小的量化要求。
例如,可以指定最大企业的年收入、最大国家的土地面积或最大房地产项目的建筑面积等。
这样一来,可以明确衡量最大实体的标准。
3. 时间范围:边界条件应明确指定最大实体的时间范围。
例如,可以指定最大企业的最近财务年度、最大国家的特定时期或最大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时间等。
这可以使分析具备时效性和对比性。
4. 数据来源和可信度:边界条件应明确指定数据的来源和可信度。
例如,可以要求最大实体的数据来源必须是来自公开可信的独立机构,如政府公告、国际权威机构的报告等。
这有助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地理范围:边界条件应明确指定最大实体的地理范围。
例如,可以指定最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业务、最大国家的领土范围或最大房地产项目的地理位置等。
这可以帮助锁定所需数据和提供数据的局限性。
6. 实体定义的一致性:边界条件应确保所要求的最大实体定义的一致性。
不同领域可能对于同一实体有不同的定义和衡量标准,边界条件应明确定义所需最大实体的概念,并确保在分析中使用的数据和衡量方法与所定义的实体一致。
7. 解释和附加条件:边界条件应包括一些解释和附加条件,以确保对于最大实体要求的理解正确和一致。
这可以包括对于术语的解释、对于边界条件的解释和说明、对于数据问题和不确定性的讨论等。
以上是最大实体要求的边界条件的一些参考内容。
通过明确确定最大实体的种类、量化实体的大小、时间范围、数据来源和可信度、地理范围、实体定义的一致性、解释和附加条件等,可以确保对于最大实体要求的分析有明确的方向和约束。
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分析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解释
3.1 实际尺寸: 是被测要素〔孔径,轴径等〕的任意正截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实际用工具测量时的尺寸;3.2 体外作用尺寸:被测要素给定长度上〔孔的深度,轴的长度等〕,孔:与轴接触的最小圆柱面的直径。
轴:与孔接触的最大圆柱面的直径。
3.5 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下,测得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轴20±最大实体尺寸3.8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1) 最大实体状态2〕形位公差到达最大值〔我们标注的值〕3.9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孔: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轴: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3.13 最大实体边界:轴ø20±:直径为20.2的圆柱体面得边界。
3.15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以为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直径的圆柱体面得边界4.2最大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1)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方20±0.2,实际尺寸必须在19.8-20.2之间。
2)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外外表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是内外表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3〕当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举例最小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3)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方20±0.2,实际尺寸必须在19.8-20.2之间。
4)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内外表时的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
被测要素是外外表时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3〕当被测要素的体内作用尺寸超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解释
3.1 实际尺寸: 是被测要素(孔径,轴径等)的任意正截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实际用工具测量时的尺寸;3.2 体外作用尺寸:被测要素给定长度上(孔的深度,轴的长度等),孔:与轴接触的最小圆柱面的直径。
轴:与孔接触的最大圆柱面的直径。
3.5 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下,测得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轴20±0.2,20.2就是最大实体尺寸3.8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1) 最大实体状态2)形位公差达到最大值(我们标注的值)3.9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孔: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轴: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3.13 最大实体边界:轴?20±0.2:直径为20.2的圆柱体面得边界。
3.15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以为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直径的圆柱体面得边界4.2最大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1)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如20±0.2,实际尺寸必须在19.8-20.2之间。
2)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外表面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是内表面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3)当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举例最小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3)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如20±0.2,实际尺寸必须在19.8-20.2之间。
4)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内表面时的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
被测要素是外表面时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3)当被测要素的体内作用尺寸超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基准
最大实体要求基准最大实体要求基准(Maximum Entity Requirement Benchmark)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个时代,数据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而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大实体要求基准(Maximum Entity Requirement Benchmark)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
最大实体要求基准是一种用于评估数据质量的指标。
它主要衡量数据中最大实体的要求和满足程度。
最大实体是指数据中具有最大实体要求的部分,它可以是一个实体、一个群体或一个事件。
最大实体要求基准通过对数据中最大实体的要求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得出数据的质量评价结果。
最大实体要求基准的分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各种渠道,如互联网、传感器、社交媒体等。
2. 数据清洗:在收集到的数据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噪声和冗余信息。
为了提高数据的质量,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的信息。
3. 最大实体定义:在清洗后的数据中,需要确定最大实体的定义。
最大实体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物体、一个事件等,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确定。
4. 最大实体要求:根据最大实体的定义,确定其所需满足的要求。
这些要求可以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
5. 最大实体要求评估:通过对数据中最大实体的要求进行评估,可以得出数据的质量评价结果。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
最大实体要求基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金融领域,最大实体要求基准可以用于评估金融数据的质量,提高金融决策的准确性。
在医疗领域,最大实体要求基准可以用于评估医疗数据的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物流领域,最大实体要求基准可以用于评估物流数据的质量,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最大实体要求基准的发展离不开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
数据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清洗、转换和建模等过程,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要先搞清楚下列几个概念:
最大实体状态:实际要素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多的状态;
最小实体状态:实际要素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少的状态;
最大实体尺寸:在最大实体状态时的尺寸;对外表面(轴、凸台等)最大实体尺寸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对内表面(孔、槽等)最大实体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实体尺寸:在最小实体状态时的尺寸;对外表面(轴、凸台等)最小实体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对内表面(孔、槽等)最小实体尺寸等于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边界:在最大实体状态下,具有理想形状的边界;
最小实体边界:在最小实体状态下,具有理想形状的边界;
实效状态:由图样上给定的被测要素最大实体尺寸和该要素轴线或中心平面的形状公差所形成的极限边界,该极限边界应具有理想形状。
实效尺寸:实效状态的边界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与形状公差的综合结果;对外表面(轴、凸台等),实效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形状公差,对内表面(孔、槽等),实效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形状公差
最大实体原则:图样上标注的形位公差值是指在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定的,当被测要素偏离最大实体状态时,允许增大形位公差值的相互关系原则。
它是针对形位公差来说的,可参考包容原则等内容。
举例说明:
例1. 孔径为φ10H8(+0.022/0),它的最大实体尺寸为10,最小实体尺寸为10.022;
例2. 轴径为φ10h8(0/-0.022),它的最大实体尺寸为10,最小实体尺寸为9.978;
例3. 如果例2中的尺寸φ10h8(0/-0.022)标有轴线的直线度公差φ0.01,且符合最大实体原则(φ0.01后面有一个带圈的M),则它的实效尺寸为10+0.01=10.01;按最大实体原则,当轴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它的直线度误差不得大于0.01;当轴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时,它的直线度误差可达0.022+0.01=0.032。
最大实体要求(MMC)是相关要求中的一种,既可以应用于被测要素,也可以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应在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M";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时,应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框格内相应的基准字母代号后标注符号"○M"。
1) 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也就是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而且,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和最小实体尺寸。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要求最小内径:
Dfe≥DMV 且DM=Dmin≤Da≤DL=Dmax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要求最大外径:
dfe≤dMV 且dm=dmax≥da≥dL=dmin
在装配中有要求的才予以标示。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值是在该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给出的。
当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最大实体状态,即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误差值可以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形位公差值,即此时的形位公差值可以增大。
若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其给出的形位公差值为零,则称为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并以"0○M"表示。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中心要素时,允许被测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增加相应的形位公差值。